- 庫存 = 9
放入購物車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本書適用活動
分類排行
-
律師帶你看校園大小事: 老師和家長必知的44個霸凌防制和性平觀念指南
-
基督的奧秘:一個被遺忘的事實,如何改變我們所見、所信與盼望的一切
-
西藏女性上師的隱密世界
-
神經科醫師的名畫探案:美學×醫學×歷史的疾病探案之旅!偵探醫師解剖東西藝術珍品,自人物的表情、肢體、動作與感官線索,拆解神經疾病密碼
-
不死拉丁語:生物學名、現代民主、長春藤大學校訓、日本漫畫……從政治、宗教到近代大眾文化,拉丁語並非死去的語言,而是通往知識的大門
-
圖解易經:讀懂《易經》的第一本書,全譯插圖暢銷版
-
世界民藝之旅:看見手作工藝的風土與文化之美
-
人生的坑,都在歷史課本裡:人體圖像化記憶,從此輕鬆讀通歐洲史
-
東亞大競逐1860-1910:中日俄三國環伺下的朝鮮半島,塑造現代東亞權力版圖的另一場大博弈
-
口袋沒你想得那麼簡單:從功能配件到文化象徵,小小口袋如何裝進性別、權力與身體政治
最近瀏覽商品
-
卡內基快樂學:如何停止憂慮重新生活(最新全譯本)
-
讓部屬甘心跟著你:寫出蘋果、微軟、YouTube、Netflix都在用的願景劇本,帶領團隊邁向高峰
-
小學生高效學習原子習慣(附贈小學生考試學習自學手冊):拆解8大策略X23個實作心法,引導孩子學習如何學
-
可以善良,但你要有底線不當好人:人際關係斷‧捨‧離,勉強自己和別人好,不如找人真心對你好(暢銷特藏版)
-
醣胖:最被忽略的老化風險,新生活型態養出活力慢老,減脂、增肌、平小腹、控血糖
-
考試腦科學:日本腦科學權威教你最強海馬迴記憶法,幫助備考者輕鬆過關!(學生、老師、家長超有感力薦!各級考生、職場人士、終身學習,必備好書)
-
地球寶寶抱抱:幾米給孩子的溫暖故事(附中英朗讀音檔線上聽)
-
黃越綏的意外人生:與壓力共存的人生哲學(全新增訂版)
-
穿越時空的名畫對決
-
中年哲學:寫給所有與不可逆的時間搏鬥的人
內容簡介
不只是外在的裝飾,也不只是珍貴的材質,
必須是流露著愛的書,才是美麗的書。
本書特色
✦多本臺灣早期特殊與稀有裝幀書物清晰圖片公開
✦全彩印刷、豐富的裝幀細節圖片
✦從書籍裝幀的視覺效果,仔細解析臺日藝術家製作書籍的熱情、執著、與創意迸發所在
✦從未被關注裝幀效果的工具書也那麼美:臺灣美術展覽會圖錄、臺灣名所寫真帖、臺灣歷史畫帖、金銀細工實用圖畫大全……裝幀,還能說什麼?
✦從裝幀回望百年前的臺灣文化界,美術與文學聯手合作的出版力量
✦首刷限定,精美復刻《貓寺》扉頁版畫藏書票,交付每一位愛書人百年前的裝幀家信念,願對美的追求,永不止息
走進現代裝幀藝術東西文化交會的激盪時代
一部讓人愛不釋手的東亞與臺灣書籍裝幀史
看見各種書衣、裝訂、插畫、附件的設計巧思;遇見致力出版美書的狂人;看見製作一本書、珍藏一本書、每一次打開書本的怦然心動。
臺南藝術大學教授、東亞書籍裝幀策展人林素幸,結合文化、藝術、物質、感官、歷史等不同角度,再現臺灣史上首次凝聚出「造書一輩子」的高度信念與熱情,華麗的裝幀時代。
◆裝幀,是關於書的藝術,是人類思考如何以美善表達知識的結晶,也是文化品味與美感精神的展現。臺灣現代書籍裝幀藝術的起點,是在什麼樣的時代境遇下形成的?
◆臺灣早期以漢式線裝書為主,直到日本藝術家如鹽月桃甫、西川滿、宮田彌太朗、立石鐵臣等藝術家,將日本藝壇當時吸收轉化自歐洲,並大為流行的繪畫風格和書籍裝幀風潮帶到臺灣,結合臺灣特殊的在地文化,誕生了連日本藝文界人士也發出驚嘆的書。他們如何讓傳統的線裝書華麗轉身,成為充滿創意與想像力的書物?
◆臺灣藝術家,如林玉山、李石樵、藍蔭鼎等人,如何受到這股思潮浸潤,也參與了這波書籍裝幀的浪潮?本書收錄臺灣藝術家參與設計的文藝雜誌與書物,以解讀裝幀,看見編輯人與出版人的身影和理念。
◆看書籍裝幀設計如何創造美感、參與社會互動,激發閱讀文化創造力。
目錄
推薦序 書物是藝術與設計的美好載體 ◎林磐聳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設計學系名譽教授
第1章 裝幀是一個人品味的展現
‧專欄1 重視「縫綴」的「大和綴」與「龜甲綴」
‧專欄2 在東方的出版市場製作西式精裝書
第2章 讓人眼睛一亮的意匠
‧專欄3 進入大眾生活圈的美術
第3章 最初的東亞現代裝幀家
‧專欄4 竹久夢二的臺灣畫展
第4章 出版市場的新風景
‧專欄5 為兒童創作的畫
第5章 臺灣裝幀藝術的現代性起點
第6章 臺灣愛書會
‧專欄6 臺灣日日新報的學藝部長
第7章 造書一輩子
‧專欄7 什麼是「地方主義」?
第8章 美麗的書來自臺北
‧專欄8 受歐美歡迎的日本新版畫運動
第9章 官方出版品的精緻裝幀
‧專欄9 民間之力自製的精裝本
第10章 文學與美術的聯手
‧專欄10 將純藝術精神融入應用設計
‧專欄11 歷史物語的再造
總結章
後記
致謝
參考文獻
作者資料
林素幸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藝術史系博士,現任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教授。研究領域為臺灣藝術史、近現代東亞書籍裝幀史、臺灣宗教與廟宇彩繪藝術、二十世紀中國視覺藝術與日本及西方的交流、近代臺灣與中國水墨畫等。對「美術」與「設計」之間的糾葛,一直保持高度的好奇心。近年因為被兒童純真與無限寬廣的創意吸引,又一頭栽進繪本藝術的研究。其曾為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策畫「鯤島天光:複訪霧峰林家百年」、國立臺灣文學館策畫「無巧不成書:裝幀易容的旅程」、並與國立臺灣圖書館合作策畫了「面面俱到:近現代書籍裝幀藝術展」,以及擔任臺南市美術館「幻.畫:繪本的奇藝世界」特展的策展人。專著有《豐子愷與開明書店:中國20世紀初的大眾藝術》、《越籬:采青窯20年》等。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