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死亡日記
- 作者:傑佛瑞.尤金尼德斯(Jeffrey Eugenides)
- 出版社:時報出版
- 出版日期:2012-11-30
- 定價:260元
- 優惠價:79折 205元
- 優惠截止日:2025年5月27日止
-
書虫VIP價:205元,贈紅利10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194元
- (更多VIP好康)
內容簡介
◆普立茲小說獎,暢銷書《中性》作者 傑佛瑞.尤金尼德斯,撼世青春經典
你們懂嗎?對少女來說,這世界比死還孤獨
十三歲的少女西西莉雅自殺了───
沒有人知道為什麼。其後一年之內,她四個漂亮的姊姊也相繼向世間告別。一直以來,鄰居男孩只能遠遠觀察她們,在迷戀窺看的目光中.五個姊妹美麗、古怪;死亡事件令一向安寧的底特律小鎮住宅區騷動不安,男孩們震驚、迷惘,他們努力從彼此口中、從左鄰右舍眼中,從學校老師、同學、甚至精神科醫師等生活在姊妹周遭人們的記憶,還有,他們費盡心力找來,西西莉雅生前的一本日記中,去拼湊里斯本家致命的憂鬱謎團。
《少女死亡日記》是一部當代經典,一個關於青春愛戀、不安與死亡的故事,關於性與自殺的抒情傳說。傑佛瑞.尤金尼德斯以敏銳的感性和黑色幽默,喚起青春年華的情愫,並增添神話般的色彩。一本令人癡迷難忘的小說,導演蘇菲亞.柯波拉曾改編同名電影,讓本書影響力更深遠觸及跨世代的青春心靈。
三十年寫作生涯,傑佛瑞.尤金尼德斯只出版三部長篇小說,部部蔚為經典;尤以捕捉青少年荷爾蒙強烈的虛無輕狂,甚至是傲嬌,無人能出其右,奠定他在當代美國文學難以撼動的大師地位。
【名家推薦】
◎朱天文
◎陳雪
◎駱以軍
◎易智言
◎楊雅(吉吉)
【好評推薦】
「尤金尼德斯擁有說書人最神奇的天賦,能夠將平凡無奇的事轉化為超凡脫俗。」
──《紐約時報書評》
「引人注目……以不尋常的方式喚起青少年苦澀的聲音。一種混合了好奇、情慾、溫柔、病態、嘲諷及純真的氣氛,包圍著這些詭異的事件。」
──《華爾街日報》
「展現了不容疑惑的才華……尤金尼德斯的敘事口吻,充滿了神話的夢幻,敘事觀點卻又呈現青少年的辛辣,兩者融合的效果則是既優雅又詭譎,讓他的處女作充滿了從容、理性的自信……惆悵、陰沉、黑色幽默兼而有之……是一本極度反田園牧歌的小說,隱藏著令人震驚的哀傷。」
──《波士頓環球報》
「有如史詩……筆法靈巧,處處幽默……時而令人沉醉,時而令人憂傷,讓小說保持了高度的懸疑性,絕對是令人驚艷的處女作。」
──《時人》
「非常傑出……一本既黑暗又閃亮的小說……儘管全書散發令人不寒而慄的氣氛,讓人覺得讀起來應該不會太享受,但尤金尼德斯引人入勝的筆法,卻又讓人忍不住一直讀下去。」
──《圖書館學刊》
「一個具有催眠能力的說故事高手……一本美麗、有趣、感人的小說……傑佛瑞.尤金尼德斯以看似平凡無奇的美國中產階級生活為素材,創造了一則神話……可說是專屬於他的、美國版的魔幻寫實風格。」
──Jay McInerny
「筆觸銳利……《少女死亡日記》以宛如咒語般的文字、青春悲劇的魅力,以及充滿記憶、慾望與失落的氛圍,像一齣小巧但強而有力的歌劇,巧妙地滲透進我們的心靈,是一本形式出人意表的小說。」
──《紐約時報》
「前途無量……就像菲利普.羅斯的《再見,哥倫布》,或譚恩美的《喜福會》,是讓你會很高興買到第一版的那種處女作。」
──《娛樂週刊》
「不容錯過……小說新秀尤金尼德斯絕對是個重量級作家,在這本驚人又傑出的作品中,幾乎每一個句子都無懈可擊,就足以證明這一點……他寫出了幾乎每個人在少年時代都會有的慾望、神話想像,以及半理性的想法……可說是自威廉.霍頓的《鳥人》以來,最離奇古怪,卻又洋溢抒情氣息的精彩處女作。」
──《科克斯書評》
「尤金尼德斯施展了曲折離奇的魔咒……大多數的成長小說都會用一條細細的黑線把強烈的情感與平凡陳腐區隔開來,但本書獨有的充滿荷爾蒙氣息的抒情體,銳利地劃過那個界線,再加上驅逐多愁善感和社會規範的黑色幽默……所有成長時期可笑又悲傷的臭氣,全都濃縮淨化,成為一本細緻又令人陶醉的書。」
──《君子雜誌》
「這個城市即將衰敗,這個世界就要頹圮,從某個角度來看,少女的死亡猶如先知預言一樣神聖。」
──李維菁(作家)∕專文推薦
「此書少女的求死與求生、求愛、求偶是交纏分不開的線。正是末日當頭,少女才特別欲仙欲死。」
──紀大偉(政大台文所助理教授)
「那群花樣年華的女孩,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她們不可逆轉的宿命。那群為她們深深著迷的男孩,在長大以前,告別純真年代的最後一個夏天。」
──陳德政(作家)
「那些對美麗女孩充滿幻想的男孩,以一種平淡卻又溫暖的行動和口吻,去碰觸這些脆弱的靈魂,稚拙而單純反而成了複雜環境中最美麗的風景。」
──Money(錢怡廷),北一女二年級
「這並非只是她們的故事,在每個青春期的少女讀來,都會有種令人毛骨悚然的感同身受。」
──橘橘(高偉庭),北一女二年級
「本書帶給我極大的震撼與胸口的壓迫,好像在閱讀自己的內心深處,一個奔放色彩繽紛的自己。」
──曾立婷,北一女二年級
「青少年對如同身陷囹圄的命運無情控訴,是對偏頗價值觀與體制的撻伐,是對外界、乃至對這整個社會發出病危的宣告。」
──昕空(李明珊),北一女二年級
「也許每個青春期的孩子都曾有想將自己拋出這個世界的衝動,成人與青少年間永遠都有一條暗不見底的鴻溝,試圖跨越而成功者卻寥寥可數。即便如此,我們仍然得繼續共存,以這樣的方式活下去。在這桎梏的枷鎖之下。」
──林鳳儀,北一女二年級
「流轉而逝的青春是里斯本姊妹與「我們」的少年的──可不僅僅於此,我所看見的更多,那是關乎你與我,我與妳自身的倒影。」
──十荇(周儒婷),北一女二年級
「作者帶著青少年特有的嘲諷看世界,隱約感覺平淡之下有什麼在洶湧。沉思許久,才明白,這不過是作者為本書打的結,真正的寓意,應是「生命時常沒有真相」。」
──綿離(林語芊),北一女二年級
「年少的我們試圖以自己獨一無二的方式感知、質疑,抑或是逃離這個世界,這本令人驚豔的處女作以纖細的筆觸,帶我們淺嚐如許青春的美麗與哀愁。」
──Trista(張瀞月),北一女二年級
「作者以旁觀者的角度全程見證了里斯本姊妹的死亡。死亡成為她們奔向自由的唯一途徑。」
──蔡金樺,中山女中二年級
作者資料
傑佛瑞.尤金尼德斯(Jeffrey Eugenides)
生於美國的底特律。其袓父母為從小亞細亞來的希臘移民,父親生於美國,然而母親也是外國移民的後裔。尤金尼德斯曾就讀於布朗大學,並於史丹佛大學獲得英文碩士學位。1993年出版小說處女作《少女死亡日記》(The Virgin Suicides),書一上市即佳評如潮。該書獲得1993年懷汀獎,及同年美國藝術協會年度風雲書,並由美國名導演柯波拉之女Sofia Coppola改拍成電影《死亡日記》。2002年出版的《中性》是尤金尼德斯的第二本小說作品,這本以希臘移民的三代人為背景的故事,與尤金尼德斯自身的經驗十分相似。《中性》一書獲得2003年的普立茲小說獎,售出超過三十五國版權,並被BBC選為本世紀最好的十二本小說之一。《結婚這場戲》是他繼《中性》後暌違十年最新長篇小說,依舊獲獎無數,並再度登上全美暢銷書榜冠軍。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