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10
- 放入購物車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當代戰略全書5.後冷戰時代的戰略: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與科技變革帶來的全新戰場
- 作者:霍爾.布蘭茲(Hal Brands)
- 出版社:商周出版
- 出版日期:2024-09-05
- 定價:599元
- 優惠價:79折 473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2月25日止
-
書虫VIP價:473元,贈紅利23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449元
- (更多VIP好康)
本書適用活動
分類排行
內容簡介
──《當代戰略全書》系列──
民主世界的地緣政治霸權和基本安全,正面臨著幾十年來最嚴峻的挑戰
在局勢渾沌不明的世界中,戰略讓我們的行動有明確的目標
並賦予我們實踐目標的力量
★綜覽由古至今各大戰略理論與戰役精髓★
★深入理解軍事、政治戰略與現代世界的形塑★
《當代戰略全書》(系列)是關於戰略的新世代權威著作,集結數世紀以來塑造戰爭和治國方略理論與實踐的關鍵人物。本系列共五冊,收錄了世界一流學者的全新研究,提供從古代到今日的戰略思想的全球視角,並審視經典和當今的主要戰略議題,同時對冷戰和後九一一世代的戰略思想給予更多關注。
本書於1943年發行第一版,當時正處於歷史上最糟糕的戰爭時期。第二版則於1986年發行,係因二戰後美國成為超級大國,且核武發展引起了深思問題:戰爭用途以及武力與外交之間的關係,因此新一代的學者紛紛研究並修訂了這門學科所仰賴的歷史知識體系。在全球地緣政治的重要性日益增加的此刻,對戰略及其歷史研究的重要性達到新高,故推出本書第三版。
《當代戰略全書》(系列)由知名歷史與戰略研究者們撰稿,包括:《戰略大歷史》(Strategy: A History)作者勞倫斯.佛里德曼(Lawrence Freedman)、《大戰略》(On Grand Strategy)作者約翰.路易斯.蓋迪斯(John Lewis Gaddis)、牛津大學國際歷史名譽教授瑪格麗特.麥克米蘭(Margaret MacMillan),以及「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外交及防衛政策研究主任柯瑞.謝克(Kori Schake)等人。
《當代戰略全書》(系列)從歷史上最富有影響力的戰略家身上吸取重要教訓,從修昔底德、孫子到克勞塞維茨,從拿破崙、邱吉爾、毛澤東、馬歇爾到習近平。重新檢視從古至今的軍事與政治戰略的發展,以及其對現代世界的形塑所扮演的關鍵角色。
▌【當代戰略全書5】後冷戰時代的戰略
冷戰結束後,美國贏得所向披靡的主導地位,卻也面臨著新舊交雜的各種問題。恐怖主義、核武擴散、叛亂橫行、非常規戰爭與網路安全。新科技的出現與戰爭模式的改變,考驗著過去長久以來的理解與認知。中國的霸權野心與來自俄羅斯的威脅,在在都對美國所帶領的國際秩序提出挑戰。隨著地緣政治的風險不斷升高,全球似乎再次朝多極世界的方向傾斜。因此,本書重新思考戰略的意義與功能,讓我們在動盪的世局中持續站穩腳步。
▌國際權威作者群(第五冊)
克里斯多福.葛里芬(Christopher J. Griffin)是史密斯.理查森基金會(Smith Richardson Foundation)的資深企劃主管。曾擔任外交政策計畫的執行總監,也曾在參議員約瑟夫.李伯曼的團隊中工作。畢業於奧斯汀學院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高等國際研究學院。
迪瑪.阿達姆斯基(Dmitry Adamsky)在以色列瑞克曼大學(Reichman University)的政府外交暨戰略學院擔任教授,著有《軍事創新文化》(The Culture of Military Innovation)和《俄羅斯核武正統學說》(Russian Nuclear Orthodoxy)。
卡特.馬卡山(Carter Malkasian)著有《美國在阿富汗發動的戰爭史》(The American War in Afghanistan: A History)、《戰爭降臨加姆塞爾:阿富汗邊境的三十年衝突》(War Comes to Garmser: Thirty Years of Conflict on the Afghan Frontier)、《勝利的假象:安巴爾省的覺醒與伊斯蘭國》(Illusions of Victory: The Anbar Awakening and the Islamic State)。現在是美國海軍研究所的教授。
艾哈邁德.哈希姆(Ahmed S. Hashim)是迪肯大學的戰略研究系副教授,同時也在澳洲國防學院的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任教。專攻軍事歷史和戰略研究,尤其是暴動、鎮壓叛亂、南半球的正規戰爭以及亞洲國防體系的議題。
易明(Elizabeth Economy)在史丹佛大學的胡佛研究所擔任資深研究員。目前,她在休假期間擔任美國商務部的中國資深顧問。最新著作是《中國的世界觀》(The World According to China)。
賽斯.瓊斯(Seth G. Jones)是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資深副總裁和哈羅德.布朗教授(Harold Brown Chair)。著作包括《三大危害:俄羅斯、伊朗、中國,以及非正規戰爭的崛起》(Three Dangerous Men: Russia, Iran, China, and the Rise of Irregular Warfare)。
蘇米.特里(Sue Mi Terry)在威爾遜中心的現代汽車韓國基金會中心(Hyundai Motor-Korea Foundation Center)擔任韓國歷史與公共政策的負責人。曾經是中央情報局的分析師,也曾經在二○○九至二○一○年加入國家情報委員會,以及在二○○八至二○○九年加入國家安全委員會。
賈森.斯特恩斯(Jason K. Stearns)在西門菲莎大學擔任國際研究系的助理教授,也在紐約大學擔任剛果研究小組的負責人,著有《不明的戰爭:剛果的無盡衝突》(The War That Does Not Say Its Name: The Unending Conflict in the Congo)。
喬書亞.羅斯納(Joshua Rovner)是美國大學的副教授。他負責指導和撰寫情報和戰略相關的內容,同時擔任H-Diplo的《國際安全研究論壇》(International Security Studies Forum)主編和《戰略研究期刊》(Journal of Strategic Studies)的副主編。
湯瑪斯.里德(Thomas Rid)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高等國際研究學院擔任戰略研究系教授,以研究有衝突的資訊科技的歷史和風險而聞名。著作包括《積極措施》(Active Measures)、《機器崛起》(Rise of the Machines)、《網路戰爭不會發生》(Cyber War Will Not Take Place)等。
約翰.路易斯.蓋迪斯(John Lewis Gaddis)在耶魯大學擔任軍事與海軍史的羅伯特.洛維特教授(Robert A. Lovett Professor)。目前,負責指導大戰略、傳記以及歷史研究方法等課程。近期著作包括《喬治.凱南的一生》(George F. Kennan: An American Life,二○一一年)和《論大戰略》(On Grand Strategy,二○一八年)。
▌當代戰略全書系列
【第一冊】《戰略的原點》
【第二冊】《大國競爭時代的戰略》
【第三冊】《全球戰爭時代的戰略》
【第四冊】《兩極霸權時代的戰略》
【第五冊】《後冷戰時代的戰略》
▌磅礡推薦──
公孫策/歷史評論家
王 立/「王立第二戰研所」版主
張國城/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副主任
張榮豐、賴彥霖/台灣戰略模擬學會理事長、執行長
黃欽勇/DIGITIMES董事長
蘇紫雲/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
(依姓名筆畫排序)
讀過的所有書名有「當代」二字(或英文modern)的都落伍了,除了本書──從第一版於一九四三年出版,到這次第三版,它持續增修內容,堪稱與時俱進而無負於「當代」。對於正處於美中兩強爭鋒浪尖位置的台灣,本書更可以用來對照檢視──我們當前的國家戰略對不對、好不好。對戰略有興趣的讀者,本書肯定有助於時事戰略分析;對歷史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加入國際現勢關鍵人物的性格來研判。
──公孫策,歷史評論家
▌國際讚譽
2023年最佳讀物
──國際議題評論媒體Project Syndicate
(布蘭茲)聚集了四十五位這樣的專家。這些專家都是各自領域的智者,每個人都嘗試像歷史學家那樣,如同貓頭鷹旋轉著脖子──掃視著過去和現在,也展望未來……戰略學術研究已經國際化,而布蘭茲先生的視野超越了熟悉的理論家和實踐者,也超越了戰場。
──多米尼克.格林(Dominic Green),《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當代戰略全書》(系列)長期以來一直是理解軍事戰略與政治結果之間的關係的寶貴資源。最新版結合了過去的戰略與一群當代傑出學者的見解,無疑在未來數十年內都將是重要的讀物。
──康多莉扎.萊斯(Condoleezza Rice),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所長、美國前國務卿
這是雄心勃勃且範圍廣泛的卓越努力。新版書廣泛構思、權威且精心編輯,保留並重新獲得了原先經典版本的相關性和力量。
──保羅.甘迺迪(Paul Kennedy),《海上勝利》(Victory at Sea)和《霸權興衰史》(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的作者
這部出色的合集即時協助恢復戰略競爭力。隨著地緣政治的競爭在全球加劇,我們不能讓《當代戰略全書》(系列)中的寶貴教訓停留在書頁中,這些文章需要被閱讀、討論並應用於我們今天面臨的挑戰。
──赫伯特.麥馬斯特(H. R. McMaster),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全球戰場》(Battlegrounds)和《失職》(Dereliction of Duty)作者
挖掘歷史的殘酷教訓、強調偉大戰略思想家歷久不衰的智慧,並提供關於民主國家如何在深刻的技術變革和政治不確定時代中茁壯、成長的新見解,《當代戰略全書》(系列)是面對二十一世紀地緣政治挑戰所不可或缺的指南。
──艾美.澤加特(Amy B. Zegart),史丹佛大學教授暨資深研究員,《間諜、謊言與演算法》(Spies, Lies, and Algorithms)的作者
你可能對戰爭不感興趣,但戰爭一直對你有興趣。這是一本(系列)絕妙的戰略思想和行動的個案匯集,很難想像會有更好的書能像它這樣帶領我們認識這個充滿衝突的年代。這部(系列)著作從古代世界講到數位時代,聚焦於理論與實務的關係,主題和寫作者的選擇都極具想像力,實在令人欽佩。
──麥葛瑞格.諾克斯(MacGregor Knox),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在經典之上再求進步並不容易,但撰稿者們在更新《當代戰略全書》(系列)以適應二十一世紀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新版書彰顯了原著的精神,同時提出了新的問題,這將使兩本書在未來數十年內都能互相呼應。
──麥可.內伯格(Michael S. Neiberg),《法國淪陷》(When France Fell)作者
▌美國Amazon暢銷書
「國際外交」類
「軍事戰略史」類
目錄
致謝
國際權威作者群
推薦序/ 了解過去的決策方式,啟發面對未來的判斷/王立(「王立第二戰研所」版主)
推薦序/ 戰略的本質、意義與影響力/張國城(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副主任)
推薦序/ 藉由經典史籍,一探領袖人物的戰略思維/張榮豐、賴彥霖(台灣戰略模擬學會理事長、執行長)
推薦序/ 以全面的視野,理解戰爭、戰略及其深層原因/蘇紫雲(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
前 言 無可取代的一門藝術:現代戰略的三代制定者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特聘教授霍爾‧布蘭茲
Chapter 1 主導的困境:從老布希至歐巴馬執政時期的美國戰略
──史密斯.理查森基金會資深企劃主管/克里斯多福.葛里芬
Chapter 2 兩個元帥:奧加可夫、馬歇爾以及軍事事務的革命
──以色列瑞克曼大學政府外交暨戰略學院教授/德米特里.亞當斯基
Chapter 3 九一一事件後的反叛亂及反恐戰略
──美國海軍研究所教授/卡特.馬卡山
Chapter 4 從先知穆罕默德至當代時期的吉哈德戰略
──迪肯大學戰略研究系副教授/艾哈邁德.哈希姆
Chapter 5 習近平及中國的復興戰略
──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易明
Chapter 6 蘇萊曼尼、格拉西莫夫及非常規戰爭戰略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資深副總裁/賽斯.瓊斯
Chapter 7 脆弱的力量:金氏王朝與北韓生存戰略
──威爾遜中心現代汽車韓國基金會中心韓國歷史與公共政策負責人/蘇米.特里
Chapter 8 持續性衝突的戰略:卡比拉與剛果戰爭
──西門菲莎大學國際研究系助理教授/賈森.斯特恩斯
Chapter 9 新領域中的戰略與大戰略
──美國大學副教授/喬書亞.羅斯納
Chapter 10 情報革命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等國際研究學院戰略研究系教授/湯瑪斯.瑞德
Chapter 11 準則、邏輯及大戰略
──耶魯大學軍事與海軍史羅伯特.洛維特教授/約翰.路易斯.蓋迪斯
註釋
內文試閱
Chapter 8 持續性衝突的戰略:卡比拉與剛果戰爭
戰爭是為了取得勝利而戰,這似乎是大眾文化和軍事歷史共同支持的真理。克勞塞維茲的格言曾表示,目標戰爭是「強迫對方滿足我方之意志的行為」。這在大多現代軍隊的戰術中都得到體現。
但如果有些戰爭並非為了取得勝利,而是作為統治的一種手段,戰爭本身就是目的呢?如果各方在戰場上交戰,但同時也陷入某種扭曲的共生關係,沒有一方希望戰爭結束呢?這種情形越來越顯現在剛果民主共和國(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DRC)及其他弱國上。在這些國家,政府因戰爭產生的政治代價較低,發動戰爭成為一種生活方式,也是政治生存的基本工具,為異議管理和論功行賞提供了方法。
某種程度上,這種暴力模式近似瑪麗.卡爾多(Mary Kaldor)著名且備受爭議對「新戰爭」的論述。組織犯罪和武裝團體間的界限模糊,而且援助衝突的資金已來自其他國家,涵蓋毒品、僑匯,以及各種形式的走私,雖然很少有大規模的正面交戰,但是這些衝突對當地人民的生命同樣具有威脅,全球大多數難民和流離失所的人民可能都是這類型戰爭的受害者。在哥倫比亞、剛果民主共和國、緬甸,敘利亞以及其他國家裡,許多交戰都是零星發生的,是小規模、非常規的勢力與弱國間的衝突。
許多此類型的衝突都顯示出政府與其武裝反對派間明顯的共生關係。在所有情況中,叛亂行動包含權力外圍的反叛份子與國家體制中心的政治精英們,以一種暴力平衡的形式進行互動。
這種方式自然地對我們理解軍事戰略的方式產生影響,它將戰場上為了勝利這個確定且可實現的目標,轉換成國家中心的不同派系間管理政治野心的層面,與其說是一種有限的解決方案,不如說更像一種過程,因此它處在於政治、經濟和軍事層面的交叉點上。對交戰方而言,衝突是一種治理的手段,而非通往勝利的道路。此外,這使得代理權分散且變得複雜,如果衝突是有系統性的,超越任何參與方的意圖,那麼軍事戰略就不再是官方文件上所紀錄的那樣,也不是在作戰室中進行辯論,相反的,政府不同派系能私下制定互相競爭的戰略,而且從不會有官方的說明。一九九六到二○二一年間剛果民主共和國內的戰爭即展現出這些動態現象,也讓我們能夠洞察非洲大陸裡更廣大的趨勢。
I
一九九六年九月在剛果(當時國名為薩伊[Zaïre])爆發的首次全面戰爭遵循了克勞塞維茲的模型,試圖擊敗敵人並佔領領土。這場戰爭發起的原因有三個因素:蒙博托.塞塞.塞科(Mobutu Sese Seko)長達三十一年統治下的政治腐敗;剛果東境內爆發地方勢力的鬥爭,因而醞釀出哪些人能有權獲得剛果公民的想法;以及來自安哥拉(Angola)、盧安達(Rwanda)、蒲隆地(Burundi)和烏干達(Uganda)的叛軍在剛果境內引起的區域緊張。
叛軍的後方基地正是引發第一次剛果戰爭的原因,特別是兩年前參與盧安達種族滅絕的那些軍隊。盧安達和烏干達政府在背後支持一支小規模的剛果叛軍,即由洛朗-德西列.卡比拉(Laurent-Désiré Kabila)領導的「解放剛果-薩伊民主力量聯盟」(Alliance des Forces démocratiques pour la libération du Congo-Zaïre; AFDL)。儘管不清楚這支叛軍和背後支持者最初目的是否為推翻蒙博托,但是在打敗東部的叛軍後,他們的目標很快地轉變為推翻政府。當他們從衣索比亞(Ethiopia)、厄利垂亞(Eritrea)、安哥拉及坦尚尼亞(Tanzania)獲得額外的支持後,終於在一九九七年五月推翻蒙博托,隨後卡比拉上台就任總統。
一九九八年八月到二○○三年六月,第二次剛果戰爭爆發,而這次一開始的目標即是取得國家政權,此戰起因為總統卡比拉與他盧安達和烏干達前盟友間的矛盾關係。到了一九九九年,戰爭陷入僵局,國家因此分裂為幾個主要部份:西部由卡比拉政府控制,並獲得安哥拉、辛巴威(Zimbabwe)和納米比亞(Namibia)支持;東部受控於盧安達軍隊和反叛軍同盟剛果民主聯盟(Rassemblement congolais pour la démocratie, RCD);北部及東北部則由烏干達軍隊和不同的同盟反叛軍團體控制,其中最重要的盟友是剛果解放運動(Mouvement de libération du congo, MLC)。
第二次剛果戰爭的期間,這些交戰團體間的衝突及戰略開始出現關鍵的轉變,從將衝突視為達到目的的手段,轉換成將衝突本身當成目的。戰爭從前線轉移到遠離城市地區的叛亂和反叛亂行動,特別是東部的基伍(Kivu)和伊圖里(Ituri)地區。交戰各方深度地進行各種形式的經濟活動,包括敲詐勒索和徵稅,加上對當地居民的暴力行為,使得他們大幅失去正當性。
軍事、政治和經濟上的轉變是造成此種情勢的關鍵,而特定的軍事局勢具有重要地位。一九九九年七月路沙卡停火協議(Lusaka cease-fire)簽署時,各方都清楚知道一場完全的軍事勝利難以達成,甚至可能根本不存在。在此階段,盧安達和烏干達的進攻已被更加強大的安哥拉和辛巴威軍隊所阻,後者不希望看到金沙薩(Kinshasa)落入對手的手中,也不願冒風險佔領東部而造成人員死傷和經濟損失。與此同時,烏干達和盧安達依賴的西方捐助國也堅持要求停火。根據當時聯合國和平進程的藍圖,外交官們推動各方進行和平談話,希望能達成權力共享協議和國家的統一。一九九九年聯合國進行一項維和任務,任務起始於監督停火協議,目的在於推動和平談判,進一步裁減軍隊、監控人權、加快人道援助,以及保護面臨危險的平民。
這種和平進程的藍圖在後冷戰的世界中影響了衝突的發展軌跡,更塑造交戰方的期望。有些學者甚至主張,西方捐助者對權力分享協議的傾向無意中激勵了反叛份子,為這些反叛份子鋪上一條可接受的權力之路,也降低了叛亂造成的代價。雖然這項發現仍有爭議,但是很明顯的,國際規範導致這些曠日持久的軍事衝突更難以取得軍事勝利,部分因素是因為西方捐助國在全球邊緣地區的影響,在這些地區中,他們援助的資金和政治支持是當地政府重要的支持來源。
同時,剛果內部已經出現重要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形塑了衝突的輪廓。到了一九九○年代初,因為國有公司崩解,薩伊共和國對礦業失去了壟斷,手工採礦開始蓬勃發展,並得到國際財務機構所起草的結構調整方案所支持,同時受到資金短缺和幾近崩潰的薩伊政府尋求外國資助的行為所推動。再者,手採礦業的成長吸引了大量男性移民到剛果東部的礦區。新的貿易網已然建立,將廣州和杜拜等城市與剛果東部的戈馬(Goma)、布滕博(Butembo)和布卡武(Bukavu)連結起來,首先是黃金,然後是錫和鉭等大體積的礦物被運出,而電子產品、汽車和建材則換之流入該地區。隨著剛果-薩伊民主力量聯盟入侵造成武裝團體擴散,這個蓬勃發展的私營行業迅速成為透過走私、保護勒索和非法徵稅獲取收入的途徑。
延伸內容
推薦序》了解過去的決策方式,啟發面對未來的判斷
王立/「王立第二戰研所」版主
很榮幸可以向各位讀者推薦這套《當代戰略全書》,可說是戰略的教科書入門。本書歷經時代考驗,收集從古代到現代的戰略名家學說,不論是對戰略有興趣,或是想研究地緣政治的朋友,都不能錯過。
戰略學到底是不是一門學問,關鍵在戰略是否能被定義,很可惜的是至今戰略的定義仍是沒有公論,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定義不停地被擴張。因為戰略一詞的使用是在近代,若我們從戰略思想史追溯源頭,會發現戰略的本意很接近「謀略」,是一種為了追求目標而制定的手段,也可以說是思想方法。
會被納入西方戰略思想研究內容者,多是其思想方法被推崇,而不是手段本身。也就是戰略的本質,更接近於方法論,每個時代的大戰略家不外乎兩種,一種是結合當代社會發展、技術層次、政治制度諸多不同要素,完善了一套軍事理論,使其可以應用到軍隊;另一種則是在軍事思想停滯的年代,找出突破點並予以擴大。
這也是讀者在閱讀本書時會產生的疑惑,更是多數人對戰略的困惑。談到戰略(Strategy),中文的「戰」字給人連結到軍隊上,強烈的暴力氣息,但原意其實偏向策略。故可說國家政策本身就是一種戰略,為了追求國家目標制定的手段也是戰略。
回到戰略本質是思想上,那麼用兵手段、軍隊編制、政治改革,其實都可以算進戰略中。而要了解戰略,從這就可發覺需要接觸的範圍太廣了,於是了解戰略史、地緣政治史、重要決策者如何判斷,統統變成戰略教科書的一部分。於是戰略研究的第一步是歷史,第二步則是了解當代環境,從中抽絲剝繭,追尋決策者為何在當下的環境中,做出正確或錯誤的決策。而為了還原情境,現代戰略學已經納入人類學、民族學、心理學、行政學諸多領域,不停地更新過往的論點。
無論戰略研究變得多複雜,起步都是戰略思想史,從古代到現代,唯有了解過去的決策方式,才能啟發我們面對未來的判斷 。而不同時代的戰略思想史,看似沒有重複之處,實則處處相合,我們不是在找尋模板套用到現代上,戰略研究是希望從過往,確認做計劃的方向,是否合乎古今中外的原則。
有人會覺得遺憾,本書除了孫子兵法外,沒有收錄任何的中國古代戰略史。這其實沒有影響,戰略至今仍然無法明確定義,恰好證明大道歸一,東西方戰略思想,最終追求的都沒有差別。
《當代戰略全書》,收錄各家學者對古今戰略思想、重要決策的詮釋,對於初窺戰略一道者有極佳幫助。你不見得能認同詮釋者的意見,但透過專家的解讀,對已有一定程度者更能有所啟發。
推薦序》戰略的本質、意義與影響力
張國城/台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副主任
《當代戰略全書》系列(原文書名為The New Makers of Modern Strategy: From the Ancient World to the Digital Age),集結了當代西方戰略、軍事學者的一時之選,合計四十五位的重要著作,二○二三年五月於美國出版。這類大部頭的書(原文書高達一千二百頁),雖然是研究戰略、軍事及安全者的寶書,畢竟和一般讀者的閱讀習慣有些差異。因此商周出版將繁中版拆為五冊,將原文書中的五篇各自獨立成冊,對於這種普及知識的作為,筆者要表達最大的敬意。
「戰略」這個詞,經常為人所聞,但究竟什麼是「戰略」,根據書中所述,是指一種操縱和利用某個國家資源(或幾個國家組成的聯盟)的技巧,包括軍隊,以確保重要的利益能有效地維持,並免受敵人的威脅,無論是實際、潛在或假設的情況都一樣。重點是「資源」和「利益」這兩者之間的衡量與運用,因此,「戰略」是一門涉及治國方略的多樣化學科,適用於和平與戰爭時期,也適用於國家、團體與個人的策略規劃。
就筆者看來,本書的價值在於:
首先,明確闡述了戰略的意義,以及戰略思想家形成這些思想的脈絡,還有他們產生這些思想的歷史背景。戰略思想多半源於「思想家對於當時的重要戰爭和國際衝突的分析與詮釋」,關於這點,這套著作提供了完整的歷史敘述(如第二冊),許多是在相關歷史著作中也不易論述完整的。因此,本書還可作為重要的歷史參考書使用。
其次是與時俱進。原文書於一九四三年發行第一版(書名為Makers of Modern Strategy),一九八六年發行第二版。一九八六年時冷戰還沒有結束,眾所周知冷戰結束後,全球的軍事與安全環境都面臨了巨大的變化,因此又推出第三版,這次由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高等國際研究學院霍爾‧布蘭茲(Hal Brands)教授主編,堪稱是西方戰略學者所共著、在這一個領域的九陰真經。
第三,本書內容非常豐富。揭露的原則不僅是研究國際關係和安全者所必知必讀,同時也能運用在管理甚至人際關係上。譬如書中揭櫫一個重要的戰略原則,就是「……當你擊敗一個對手,另一個對手又出現,或者優先事項有所變化之際,正確列出主要對手的順序非常重要。」對筆者這種無論工作還是興趣都是戰略研究的人來說,這個原則並不陌生,但對一般讀者來說,釐清「要解決的問題其順序」,不僅是毛澤東擊敗國民黨的指導原則,在日常工作上也適用。但是,作者用了大量的歷史資料去論證這一個簡單卻清晰的原則,這對於易於淺碟化思考的現代社會,更是令人心折。
對於台灣的讀者而言,對韓戰、越戰、波斯灣戰爭等多半耳熟能詳,但世界上仍有許多地方有衝突,對於國際關係的影響一樣重要,譬如許多殖民地的反殖鬥爭。書中提出印度和許多國家在反帝國主義殖民做法中「自我去殖民化」的過程,非常寶貴。此外,書中指出國家權力只要採取脅迫、專橫的手段,就會面臨各種形式的異議與抗爭,事實上從中東到香港,異議和抗爭始終是國際新聞長期的焦點;但反殖民思想家也提醒我們,相較於「策略」(結果論)考量,去殖民化的關鍵更在於找回倫理思維的能力。對台灣讀者來說,幾百年來的歷史充滿著外來政權,今天許多問題根源於此。另一方面,要理解中國領導人的想法,也不能僅從西方人的角度出發,理解(當然不一定要同意)中共長期「反帝反殖」的民族主義號召也是非常必要的(所以他們對香港人爭民主會有那樣的詮釋)。本書是在這一方面提供台灣人反思並找回倫理思維的重要工具。
今天中國實力的崛起,從本書中可以看出,雖然中國實力大幅躍進是近二十年(軍事方面),但是其來有自。潘恩(S.C.M. Paine)在第三冊第八章(原文書第二十六章)中指出,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會在整個總統任期中尋求與蘇聯合作的原因。他認為蘇聯缺乏海軍實力,對美國不構成軍事威脅;也因為蘇聯是獨裁者中唯一處於其他獨裁者之間的國家,他預見到蘇聯有朝一日可能會樂於協助美國,甚至提供協助。後來美國撤銷對台北的外交承認,和北京建立外交關係,和羅斯福與蘇聯合作的邏輯相同。目前美中間的關係,也和二戰後杜魯門(Harry S. Truman)和蘇聯進入冷戰很類似。但是之後會如何?
克里斯多福.葛里芬(Christopher J. Griffin)在第五冊第一章(原文書第三十五章)中寫道,「……冷戰結束後,美國的國防戰略基本上都離不開國防部長理查.錢尼(Richard Cheney)和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科林.鮑爾(Colin Powell)首次闡述的政策路線。簡單說,就是美國會尋求捍衛並擴大在冷戰中取得勝利的「自由區」(zone of freedom),同時將其軍事力量從圍堵與蘇聯的全球戰爭轉向於因應區域危機上。」但是本書認為,這個做法主要是因應冷戰後國防資源的減少,不是真的意會到新的地緣政治。在面臨中國這種霸權崛起時,筆者認為就會捉襟見肘。因為因應區域衝突的軍事力量,壓倒伊拉克、塔利班(Taliban)並無問題,但很難壓倒中國這種大國。但美國長期卻是習慣成自然,把美國在冷戰後成為唯一主導大國的事實,很快地看作是影響其他政策選擇的前提假設。但現實狀況是和區域霸權客觀實力對比,美國作為唯一主導大國的地位已經相當削弱。
這些都是我們身處台灣,不得不認清的殘酷現實。但這並不等同於簡單地化約為「疑美論」或「親美論」,要做的是在和他國互動的過程中,釐清手中資源和利益的相對關係。畢竟國際關係理論中有具體定義的「後冷戰」時代已經結束,一個尚未命名或定義的新時代已經開始。在這個時代,國際關係的發展對台灣的每一個普通人來說,影響力會超過以往;所以,我們有必要對影響國際關係的「戰略」增加更多了解。對於無暇進入學術環境研讀,但又不想被片面、局部的知識所誤導的聰明人來說,本書是無與倫比的選擇。
推薦序》藉由經典史籍,一探領袖人物的戰略思維
張榮豐、賴彥霖/台灣戰略模擬學會理事長、執行長
對於何謂「戰略」,東西方文化長期以來存在著各式各樣的詮釋與說法,過去多年從事國安工作的經驗告訴我,凡是定義不明確的概念,都難以實際操作,最終只能成為抽象的名詞。因此,我個人認為對「戰略」二字最適當、通俗且實用的定義就是:根據明確的目標,在對的時間、對的地點、投入正確的資源。
在制定戰略時,首先必須要有清晰的願景與/或明確的目標。「目標」是整個戰略中最關鍵的部分,所以美國陸軍參謀指揮學校在訓練學員時特別強調,在擬定戰略方案的實務操作上應投入至少三分之一的時間針對目標進行討論。其次則是必須盡可能地了解「未來的戰場」和「對手的行為模式」。接著則應對「現況」進行客觀、完整的盤點,包括自身的優劣勢、所掌握的資源,以及在執行方面的限制條件。最後,在上述關鍵元素都確認後,再利用動態規劃(dynamic programming)的概念,以逆向推理(backward induction)的方式,從「目標」逐步往「起始點」逆向推導出最佳的戰略路徑,在此路徑上,包含了每一個子局所需要達成的次目標與相關的戰術方案及資源配置。至此,一個完整的戰略規劃方可完成。
在《當代戰略全書》系列中可以看到,歷史上許多具備戰略思維的頭腦,其實都呼應了我們對於戰略制定程序的理解。這些被世人冠以「雄才大略」的領袖人物,具備明確的願景與目標作為引導,熟知自身的優劣勢,並能夠客觀分析當下所處的戰略地位及未來的戰略環境,因此能制定出各種影響深遠的偉大戰略。以馬漢(Alfred Thayer Mahan)為例,他分析出未來的戰略競爭為海權的競爭,美國面臨的軍事威脅最好發生在領土之外,因此呼籲無論在和平或戰爭時期,都必須充分準備好海軍的實力。這不僅影響了美國建軍發展,更奠定了美國近百年來國家戰略最關鍵的底層邏輯──決戰境外,保持戰略優勢。
國家戰略的考量自不限於軍事層面,事實上,就國家整體戰略的規劃與執行上,更著重的會是國與國之間在政治、經濟、社會、產業等方面長期政策的博弈。以過去李登輝總統時期為例,李總統在進行通盤考量後,為當時的台灣所訂定的國家整體戰略目標就是「民主化」,當時身為李總統幕僚的我曾問總統「要如何處理統獨問題?」李總統明確地告訴我:「統獨議題和民主化無關,所以我不會處理,事實上目前也沒有處理這個問題的條件」。由此可見其對目標有清晰的理解。為了達成此目標,李總統首先宣布終止「動員戡亂時期」,讓凌駕於憲法之上四十三年的《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例》走入歷史,但為了不讓此動作的「副(負)作用」影響到推動民主化的目標,因此提出了《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且設立了「國統會」、頒布了《國統綱領》。此外,為了達成民主化最關鍵的績效指標(KPI)──總統直接民選──也透過民主機制修憲,來推動國會全面改選,讓所謂的「萬年國會」走入歷史。除了在政治上讓台灣完成民主化,李總統亦在兩岸戰略競爭上提前布局,提出當時被工商界質疑、批判的「戒急用忍」政策,限定「高科技、五千萬美元以上、基礎建設」這三類的對中投資,其戰略作用有二:其一是盡可能保持台灣對中國在科技上的優勢,其二是避免台灣的資金與人才於短時間內大量流入中國,導致對本國的產業與市場產生負面效果。最後,為了最大限度減低中國對我們推動民主化所可能施加的阻礙,李總統也在任內提升國防,尤其針對海、空軍的強化以及新式飛彈的研發。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國家整體戰略的規劃不但需要有清晰的願景,其規劃與執行上更是需要整合諸多不同領域與部門,而當所有預期的結果在不同的時空逐步產生時,其所獲得的綜效就會形成一股「看不見的力量」,推動著國家達到預定的戰略目標。
實務經驗有助於培養戰略思維,然而我們的生命經驗有限,沒辦法親自參與歷史上每一場戰爭和戰役的規劃,也不可能親身走過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那些足以影響世界或區域發展之大戰略的年代。每個時代根據時空背景、國家發展目標的不同,領導者制定出不同的戰略,但其規劃原理卻有相似之處。藉由閱讀高品質的經典史籍,能夠幫助我們俯視不同時空背景下,不同戰略理論的興起背景、互動,以及不同國家所制定的戰略方針,推薦《當代戰略全書》給對戰略思維有興趣的讀者。
推薦序》以全面的視野,理解戰爭、戰略及其深層原因
蘇紫雲/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
晶瑩剔透的光芒在身著德國灰軍服的士兵手中顯得格格不入,但是德軍官兵異常小心地捧著這些精緻琥珀,這是來自元首的直接命令。經過一番苦戰攻入列寧格勒(Leningrad),目標之一就是要將俄國視為國寶的琥珀宮給搬回德國,發現這藝術瑰寶令德軍欣喜不已。零下二十度是一九四一年十月德國北方集團軍面對的戰場氣溫,這只是俄國早冬的開始。同一時間,遠在半個地球外的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一位學者看著窗外的美國晚秋,思索著希特勒(Adolf Hitler)的軍事戰略,以及人類文明史中占據重要地位的戰爭。
這位學者正是厄爾(Edward Mead Earle),當然不會知曉希特勒掠奪藝術是戰爭願望清單的小心思,但在二十世紀的前四十年美國就第二次面對大型現代戰爭令他憂心忡忡,於是嘗試著手解釋情勢的發展過程,以利更加了解並協助戰略的制定,他構思的《現代戰略制定者:從馬基維利到希特勒的軍事思想》(Makers of Modern Strategy: Military Thought from Machiavelli to Hitler),就是由一群學者共同寫就,跳脫傳統純軍事框架,寫手包括經濟、政治、外交乃至於地理學者,這本書詳細地介紹了自文藝復興時期以來,歷史上具代表性的戰略制定者和思想家,以及他們對戰爭和國際關係理論的重要觀點。其後跨越世代多次改版,由全領域來透視國家競爭與戰略的規劃,對新時代的戰略進行補充。可以說,這本書從馬基維利到核時代,探討了一系列戰略制定者的思想和行為,讓我們一窺歷史上的戰略大師們是如何指點江山、謀劃戰略,堪稱是總統級的教科書。
傳統的戰略著重軍事領域,就如同經典的「坎尼會戰」(Battle of Cannae),迦太基(Carthage)將領漢尼拔(Hannibal)只有一萬餘名雜牌部隊,對上的是四萬名重裝羅馬軍團,在依靠鐵器與肌肉能量的冷兵器時代,人多好辦事是戰場鐵律,任誰也不會看好劣勢的迦太基可以擊潰羅馬大軍。但是漢尼拔跳脫戰場規律將老弱部隊置於方陣中央,精銳部隊則配置於兩翼,因此兩軍接觸後,強勢挺進的羅馬軍團將迦太基中央陣線擠壓後退,但迦太基青壯兵力則在兩翼奮力抵擋,使得戰場呈現新月型將羅馬軍隊包圍在中央,勝利女神開始向原本居於劣勢的迦太基招手,漢尼拔的騎兵再由後方包圍,造成羅馬大軍團滅,以寡擊眾的勝利為軍事研究者所樂道。
但拉高視角來看,迦太基與羅馬的戰爭是因著地緣政治與經濟衝突的深層原因,也就是地中海區域的貿易與制海權爭奪導致兩國長期的布匿戰爭(Punic War),這就說明了「戰爭構造」,軍事只是其中的一項手段,也是使用暴力改變現狀的激烈選項。此正是本書作者以跨領域方式闡明戰略的初衷。
與一般的經驗法則不同,戰略從來不會是直線思考,反而是曲線的思維。軍師燒腦的是,戰略需同時考慮所處環境、政治、外交、經濟、軍事條件以設定目標,困難的是由於資源並非無限,因此這些條件的運用往往是相互制肘,需要拿捏優先順序。更傷腦筋的是,外部環境的情報資訊也是有限,因此即使是「情報國家隊」也不乏預測「翻車」窘況,英法誤信希特勒「善意」並縮減自己軍費導致二次大戰,美國蔑視日本帝國海軍新興的航艦戰力,使珍珠港遭到突襲,以色列梅爾(Golda Meir)政府誤判戰略情報遭突襲幾近亡國,以及二十一世紀二○年代的俄烏戰爭,都是輕忽敵人遭致侵略的實證。
或許可以這麼說,只想倚賴敵人的善意,或過度自信、貶抑對手,都使己方成為攻守中的弱勢,誘使對手軍事冒險。進一步說,筆者借用社會學領域的「自證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理論,潛在敵對雙方對於情感的投入不同,形成「避戰」、「備戰」的不同認知,一旦實力失去平衡,雙方認知交集的「戰爭」惡夢就會成真。因此,在經歷一、二次大戰災難後,西方國家面臨核大戰恐懼發展出較為成熟的「嚇阻」模式,以確保足夠反擊的「第二擊」能力作為靠山,就可避免先下手為強的誘惑,也同時阻卻對手的偷襲意圖。事實也證明「相互保證毀滅」的確成功避免核大戰的爆發。
整體而言,這本書有著讓人無法停止閱讀的魔力,除了對歷史上戰略思想回顧與綜整,筆觸紙間更訴說著當代戰略問題的思考和探討。比較戰爭史中的不同戰略思想與國際情勢分析,作者們提煉出的戰略原則與規律即使在技術進步的今日依然適用。不同的年代與案例,作者將戰略思想置於歷史切片和文化的底蘊中進行解讀,可以帶著讀者穿越時空,廣泛地與不同思想家對話,身歷其境地感受君王、總統、將軍的視角以及其觀點背後的思路。再以春秋之筆對各個時期的戰爭和衝突深入描繪,從而使讀者理解並體會應對實際戰爭和國際關係問題時,戰略家出謀劃策的底氣何來。如同北京派遣海警船、軍機、軍艦騷擾台灣,並不是因著誰當台灣總統而改變,其真正企圖是國家戰略的轉型:由一個陸權國家走向海權強國,就此而言北京可說是海權論之父馬漢(Alfred Thayer Mahan)的好學生,也符合人類發展由江河文明走向海洋文明的歷史脈動,但軍力擴張與國家權力槓桿的過度操作將可能重蹈希特勒敗亡的風險。
從古代到現代,每位戰略大師都有自己獨到的思路和手路。從馬基維利的城府機心、拿破崙的軍事天才,到冷戰時期的核戰略,再到今日醞釀中的新冷戰,每一個時代都有獨特的挑戰和策略。戰略思維伴隨著人性和權力的思考。這些戰略大師的故事,刻劃人類本性和權力本質的糾結,如同量子纏繞般地啟發人心,我們可以從中汲取智慧,並將其應用到我們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也許你不是一位將領、政治家或企業家,但是你也可以從大師們的成功或失敗中,領悟、掌握自己的人生戰略,採取明智的決策,做自己的軍師。
作者資料
霍爾‧布蘭茲 Hal Brands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學院全球事務的季辛吉傑出教授(Henry A. Kissinger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of Global Affairs at the Johns Hopkins School of Advanced International Studies),也是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的學者。曾撰寫與編輯多本著作,包括《川普時代的美國大戰略》(American Grand Strategy in the Age of Trump)、《創造單極時刻》(Making the Unipolar Moment: U.S. Foreign Policy and the Rise of the Post-Cold War Order)、《大戰略有什麼好處?》(What Good is Grand Strategy? Power and Purpose in American Statecraft from Harry S. Truman to George W. Bush),以及《拉丁美洲的冷戰》(Latin America’s Cold War),同時也是《彭博觀點》(Bloomberg Opinion)的專欄作家,並曾擔任國防部長戰略規劃特別助理,以及美國國防戰略委員會的主要撰稿人。 相關著作:《當代戰略全書2.強權競爭時代的戰略:多極化世界的國際競爭與現代戰略概念的建構》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