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10
- 放入購物車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本書適用活動
內容簡介
「為什麼身在蔗農家,摘自己種的甘蔗竟是犯法的?」
從日治、戰後到現代,看見臺灣百年的苦甜日常
蔗農家的長女、為愛奔走的少女、混血的轉學生女孩
九歌現代少兒文學獎榮譽獎得主、
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推介作者彭素華最新作品:
我想要訴說百年來,在歷史洪流裡,我們臺灣少女的故事。
感動推薦
尹萱/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博士
林文寶/台東大學榮譽教授
吳宜蓉/《開箱臺灣史》作者、歷史教師
傅宓慧/桃園龍星國小圖書館閱讀推動教師
廖淑霞/再興小學研究教師
謝鴻文/兒童文學作家、遇見小王子書房創辦人
深度解說——黃雅淳/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
特別收錄——特邀「戀風草書房」店主邱慕泥撰寫「讀書會討論題目」
=內容簡介=
藏在古老的五斗櫃裡,泛黃的紙頁上留著百年前的藥方;
一塊小小的黑糖,即將扭轉三名少女關鍵時刻的命運?
彰化二林媽祖宮前,擠滿了蔗農,傳聞文化協會的林獻堂會長要來演講,跟著踮腳張望的阿蓮,卻被阿爸告誡「囡仔人有耳無嘴,別多話」。阿蓮未曾上過學,靠弟弟的課本自學,成了村裡少數識字的女孩子。然而她不明白,為什麼身在蔗農之家,摘自己種的甘蔗,熬煮成黑糖,卻是犯法?
捧著熱呼呼的碗,濃郁香醇又甜辣的滋味,為了這一小碗黑糖薑汁,為何整個家族承受如此巨大的代價?百年之後,三個女孩,因為藏在五斗櫃深處的黑糖藥方,命運將如何緊密相連?黑糖的焦香苦甜,是她們成長的滋味,也是她們的夢想、她們的歌聲,而她們也將見證歷史上的關鍵時刻。
從心碎、堅毅到大膽迎向時代挑戰,以日治時代的農民抗爭事件為起點,結合在地文化、生命奮鬥,以及歷史視野的成長元素,一股溫柔與不凡的力量正發出屬於她們的聲音……
=本書特點=
1.溫柔動人的成長小說
從日治、戰後,到現代,想像百年來臺灣女孩的生活滋味,看見不同時代女孩的勇敢與成長。
2.食物X歷史
以臺灣史上第一個農民抗爭事件「日治二林蔗農事件」為故事背景。南臺灣盛產甘蔗,為什麼蔗農家砍甘蔗煮糖卻要偷偷摸摸?小小一塊黑糖,牽動著代代人的生活與命運,從而看見「二林蔗農事件」、「嘉義南靖糖廠事件」等與「糖」相關的歷史事件。
3.語言X歷史
忠實以臺文、日文、北京話、印尼語等,呈現人物間的對話,並加入地方俗諺、童謠、經典歌曲……展現不同時期台灣的獨特聲響。
4.特別收錄共讀題目
特邀「戀風草書房」店主邱慕泥撰寫「讀書會討論題目」:從「閱讀素養」、「文學」、「歷史」三個面向,提供共讀討論題目。
=本書目錄=
第一部 焦甜色的青春——黑糖薑汁(大正14年)
第二部 若是聽見她的歌——黑糖糕(民國38年)
第三部 阿祖的五斗櫃——黑糖珍珠鮮奶(民國110年)
=各界推薦=
本書引人之處為既有二林蔗農、二二八等以男性視角為主的大歷史事件書寫,也能細細咀嚼一個個底層家族女性因此而生的破碎生活與情感經歷,那些操持家務與夫家生活的描寫依隨女性角色面對成長的心路歷程、探索自我內在等視野,從而在私密書寫框架中建立屬於母性的、永恆的時間感。——尹萱/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博士
以歷史為經度,「黑糖」為緯度,巧妙串聯刻畫台灣三個時代的女性臉譜……詳盡的歷史爬梳,精確的語言運用、細膩的情感刻畫,讓這本小說極具分量,可說是青少年版的女性歷史小說,非常值得推薦。——林文寶/臺東大學榮譽教授
《黑糖的女兒》是一本深具感染力的小說,是臺灣歷史活生生的見證,是一首女性力量的讚歌。故事嘗起來有如黑糖般微焦微苦,亦不多掩飾現實的褐濁晦澀,但好在總伴隨著溫暖的回甘。你能在故事裡頭充分感受到現實的艱辛與無奈,卻也還是看得到處在動盪時代裡發出的希望之光。請嘗試代入自身進到小說裡與主角們一起共鳴五感,投入沉浸式的歷史體驗,帶領自己感同身受的理解臺灣過去與那些看似嚴肅卻再也生活不過的社會議題。——吳宜蓉/《開箱臺灣史》作者、歷史教師
讀者沉浸於《黑糖的女兒》的閱讀中,將感受到一種對個人主體性的召喚,也找到一份可依賴的成長地圖。——黃雅淳/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教授
甜滋滋的甘蔗,熬成一鍋糖蜜,這氤氳撲鼻的香甜,原本應該是充滿了喜悅歡快,在這本書,一張黑糖糕食譜卻串起了三個世代三位女人堅毅的生命故事,書中常民生活的甘苦,說著簡單的家庭故事,卻可以讓我們一覽百年台灣的歷史,也可以看出那個時代的無奈與勇敢。——傅宓慧/桃園龍星國小圖書館閱讀推動教師
甘蔗製糖過程中第一道產品——黑糖,釀出黑糖薑汁的辣甜,揉出黑糖糕的軟香,更調出黑糖鮮奶珍珠的濃郁。三種黑糖製品,道出了三段臺灣歷史中女性的故事……歷史的洪流湮滅了盛「糖」的榮光,也讓我們遺忘「黑糖」高度精煉下微苦卻焦香的氣味,藉由此書中我們回顧蔗糖產業下農民的甘苦,也望見臺灣女性不向時代宿命低頭與屈服的堅毅。——廖淑霞/再興小學研究教師
近年致力青少年小說多元議題和形式探索的作者彭素華,意不在只是想像與重構歷史事件而已,她更著墨於描繪歷史現場中生活的人們。「黑糖」作為一個物件前呼後應,彷彿也是臺灣社會歷史演變的「呈堂證供」……穿插於三部曲故事中,各有一首時代反映時代與角色情感的歌曲,歌曲揚聲,再細讀歌詞與小說文本的牽繫,更顯見彭素華做足了功課,也用情至深,才能慢慢熬煮成這部作品。——謝鴻文/兒童文學作家、遇見小王子書房創辦人
內文試閱
阿蓮躺在床上,雙手抱著肚子,膝蓋幾乎頂在胸口,臉色鐵青,五官擠在一起,嘴裡不斷發出「哎喲!哎喲!」的呻吟。
阿蓮的爸爸——阿通,和同是蔗農的阿義、阿順從外面走進廳堂,他們邊走邊情緒激動的說話。廳堂裡,阿蓮的弟弟明財和明雄,正趴在地上玩弄剛捉來的蚱蜢。
阿通踢了一下明財的屁股,「去外面玩,大人有事情要講!」
明財揉揉屁股,嘟著嘴,正要走出門,忽然想起什麼,回頭說:「阿爸!阿母講,阿姊肚子又痛了!問你到底什麼時候才要帶她去先生(醫生)那拆藥仔(抓藥)?」
「阿姊怎麼每個月都吃壞肚子?」明雄邊說邊用力一吸,把掛在脣上的兩條黃色鼻涕吸回鼻子。
「我哪知道啊!」明財漫不經心的回答,眼睛盯著手中少了一條腿的蚱蜢。
「囡仔人(小孩子)黑白講什麼!出去啦!」阿通作勢要打明雄的腦袋,明雄趕緊抱著頭竄出門,嘴裡還在碎碎念,「我哪有黑白講,她就真的常常肚子痛啊!」
阿通收回拳頭,皺著眉頭抱怨,「窮到快被鬼抓走了,哪有錢去拆藥仔?」
這時,房間傳來「嘔——!」一連串嘔吐,接著是大口喘氣夾雜呻吟的聲音。
「你們阿蓮喔?怎麼吐成這樣,」阿順用手指指房間,「破病(生病)喔?」
「沒啦!就查某囡仔(女孩子)轉大人的代誌啦!」阿通嘆一口氣,「說不定忍一陣子就會好,要不聽人家講,嫁人後就不會痛了!」
「不是才十三、十四歲嗎?現在嫁人還太早啦!再說阿蓮聰明懂事,三不五時去找庄仔頭的昌寶伯學習,還靠著明財的課本就學會一些漢文和日文,你們家很多事都靠她發落,就連我們厝邊隔壁(左鄰右舍)都需要她幫忙讀信寫信,現在阿通嫂又大神大命(懷孕),沒有她是不行啊!」阿順說。
「十四了啦!唉,豬不肥,肥到狗,查某囡仔再聰明也是別人的,有什麼用!」阿通說。
一旁的阿義焦躁的拿斗笠當扇子,不斷搧著臉頰。其實現在不過是四月天,氣溫不算高,阿義卻滿臉脹紅,青筋浮露,顯然不想再聊阿通家女人的事,憋得受不了,直接切入之前的話題。
「我剛剛講的,林會長要來我們二林演講的事,你們到底要不要參加啦?」
「會長?哪一個會長?」阿順拉過椅條坐在桌邊。
「嘿,我在講,你們都沒在聽欸!」阿義順勢坐到椅條的另一端。「你們什麼都不懂,就只會種甘蔗。甘蔗種得再好又有什麼用,還不是都被『會社』黑去,可憐我們流血流汗賺不到幾圓錢,人家講:第一戇,吃菸吹風。第二戇:吃檳榔吐紅。第三戇:插甘蔗給會社磅。講的就是我們啦!」阿義罵了一句髒話,「呸!」一口痰飛吐在地上,繼續說:「日本人欺負我們臺灣人,他們有槍有刀,我沒話講;沒想到連臺灣人也欺負我們臺灣人。我家查某(妻子)的後頭厝(娘家),明糖給他們的甘蔗價錢是每一千斤五塊九,這樣一年下來都沒賺到多少了,我們這裡的林糖卻只給四塊七。林糖欸,頭家(老闆)是臺灣人,竟然買我們的甘蔗價格壓得比別人低,還強迫我們買他們的肥料,他們叫來的剉蔗工也是我們付的錢,工資都比別的地方高,這到底是怎麼了?」
說到氣憤處,阿義握緊拳頭往桌子使勁敲下,桌上的杯子應聲跳起,差點傾倒,他愈說臉愈紅,雙眼幾乎爆出眼眶。「一隻牛剝好幾層皮,這樣我們二林蔗農還活得下去嗎?」
延伸內容
【型男老總私讀小碎念】摘自己種的甘蔗竟犯法?
◎文/城邦書虫總經理 林福益
曾經有段時間,我特別喜歡喝黑糖珍珠鮮奶。明明知道含糖手搖飲的熱量爆表,對坐在辦公室的上班族的身材絕無益處,可是午餐後來上一杯卻能帶來滿滿的療癒感。不知道是黑糖鮮奶的神奇效果,還是咬著珍珠時彷彿像對工作的報復?(笑)。
黑糖,是為珍珠鮮奶增添風味的靈魂;以黑糖熬煮出的薑汁,也是氣虛體寒者的養生飲品;更能讓軟香柔嫩的黑糖糕散發出獨特香氣。在《黑糖的女兒》一書中,作者巧妙地將這三樣黑糖食物,連結起臺灣百年歷史事件下的社會樣貌,以虛構與真實交織出的故事敘說,娓娓道出蔗農家女兒經歷的世代歲月與人生苦甜。
「為什麼身在蔗農家,摘自己種的甘蔗竟是犯法的?」這句話深深撼動我。甘蔗製糖過中第一道產生的黑糖,創造了經濟價值的起點,讀完此書,看見背後竟有著如此悲痛的歷史。而書中描述的堅毅女性勇敢,無疑是臺灣土地上最強韌的生命故事。黑糖珍珠鮮奶,對你來說,是什麼?作者資料
彭素華
曾從事新聞採訪工作十餘年,喜歡當孩子王,自認身體裡同時住著大人與小孩的靈魂。善於觀察兒童,常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 曾獲桃園兒童文學獎、九歌現代少兒文學獎榮譽獎。著有採訪文集《名人檔案》、小說《一直愛妳》、少兒小說《遇見莫那.魯道》、《當豬頭同在一起》、《赤腳的日子》、《3號坑道的騙局》、《紅眼巨人》等,並以《奶奶們的比基尼》榮獲好書大家讀、中小學生讀物選介。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