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10
放入購物車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孩子的性別啟蒙繪本:我的身體我自己決定!(建立身體意識.尊重彼此差異.學習自我保護)
- 作者:波琳.奧德(Pauline Oud)
- 出版社:水滴文化
- 出版日期:2025-03-27
- 定價:420元
- 優惠價:78折 328元
- 優惠截止日:2025年5月7日止
-
書虫VIP價:315元,贈紅利15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299元
- (更多VIP好康)
分類排行
-
媽媽,為什麼要快一點?(時間觀念+親子關係+共讀繪本)
-
帕可好愛雷鬼樂(隨按即聽高音質樂曲,收錄16段音樂,全球暢銷幼兒音樂啟蒙書)
-
屁屁丹迪08:傳說中的忍者!
-
妹妹是恐龍(首刷限量附贈:恐龍書衣海報,《媽媽是房子》作者新作)
-
AI學習一本通:從幼兒園到高中 50個AI班級課堂教學策略
-
幼兒生活技巧與感覺統合遊戲2遊戲、學習篇:〔圖解〕30個生活遊戲+127個問題解決方案,協助孩子學習不卡關
-
5分鐘玩出專注力遊戲書1〔暢銷修訂版〕:輕鬆玩遊戲,讓專心變容易
-
帕可好愛看電影(隨按即聽高音質樂曲,收錄16段音樂,全球暢銷幼兒音樂啟蒙書)
-
豆腐(文化繪本)
-
愛搶第一的小火龍(情緒教養繪本:暢銷紀念版)
內容簡介
從小就要學!
最適合孩子的性別啟蒙繪本
學習勇敢說不,也能聽見別人說不!
引導孩子覺察情緒,勇敢表達自身感受,建立保護自己並尊重他人的身體意識。
當你希望某件事情停止,你該怎麼做?
別人說不要的時候,你該怎麼做?
如果有了不舒服的祕密,你又該怎麼做?
◆什麼是要?什麼是喜歡? →希望某件事情繼續,喜歡某樣東西,你會點點頭說:「要,我喜歡這樣」,譬如吃到美味的食物,或者跟朋友互相搔癢玩耍。
◆什麼是不要?什麼是不喜歡? →不想要某個東西,希望某件事情停止,你會搖搖頭說:「不要」或「停止」,譬如同學取笑你,或者跟你打架。
◆想要就可以去做嗎? →有些事必須在只有自己的時候才能做,像是挖鼻孔;有些事做起來很刺激但有點危險就不應該做,像是自己剪頭髮;有些事會讓別人感到不舒服就不能做,像是摸別人身體或說人壞話。
◆不想要就可以不用做嗎? →有些事情雖然不好玩,但它們對你很有益處,就應該做,像是準時上床睡覺、把玩具收拾好。
◆你的身體屬於誰? →你的身體是你自己的!當別人碰你的身體,就算是好朋友,只要你不喜歡,就要說:「不要,請停下來。」如果沒有用,必須趕快離開,然後告訴你信任的人,讓他們幫助你。
◆誰跟你是同一國的人? →同一國的人會照顧你,幫你做你還無法自己完成的事,會讓你開心。找出同一國的人,就算是醫生、髮型師碰你,也要有跟你同一國的人在一旁陪你。
◆除了學習說不,聽見別人說不一樣重要! →有時候,你真的很想做某些事,但你的朋友不想。雖然很難停下來,還是必須做到。當別人說不要或請你停下來時,一定要尊重對方的意願。
◆祕密有兩種:愉快的祕密和不舒服的祕密! →你知道了某些事,但你不能或不敢說出去,心裡覺得不開心,這就是不舒服的祕密。如果有,務必告訴跟你同一國的人!
孩子被侵犯的新聞總是讓家長心驚膽戰,如何做到預防憾事發生,為孩子建立起身體界線、理解身體自主權正是關鍵。
這本書透過貼近日常的簡單故事,引導孩子覺察,什麼是喜歡、想要,什麼是不喜歡、不想要,循序漸進建立起身體自主權的認知,同時也學會尊重與體貼他人感受。
藉由具體案例,讓孩子理解遇到問題時的應對,像是不跟不信任的人走;不吃外人給的食物;遇到不舒服的事情,能夠勇敢說不、制止對方,如果對方沒有停止的打算,要如何想辦法求助他人。
同樣重要的是,平時就要為孩子建構出「信任圈」,讓孩子知道在誰身邊是安全的,任何非信任圈中的人都不能隨意碰觸自己的身體,逐步為孩子建構出不受傷害的安全機制與網絡。
▍醫師.老師.性平教育專家 大拇指推薦
王玥好|勵馨基金會執行長
王嘉琪|芸光兒少性諮商中心經理、台灣性諮商學會理事長
吳淑娟|羅東博愛醫院新生兒暨小兒加護病房主任、台灣醫起育兒愛閱協會創辦人
李毅評|新光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
邱瓊慧|台北護理健康大學嬰幼兒保育系助理教授
洪菊吟|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前理事長
翁麗淑|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理事、新北市鷺江國小教師
張東君|科普作家、推理評論家
陳鈺萍|好孕工作室負責人、好孕助產所創辦人、高雄容婦產科主治醫師
郭駿武|親子共學教育促進會創辦人
游乾桂|親職教育專家
楊俐容|親職教育專家
鄭玉玲|南海實驗幼兒園前園長
劉育豪|高雄市港和國小教師、性教育工作者
諶淑婷|作家
戴 曼|台灣大學附設幼兒園前園長
魏瑋志 (澤爸)|親職教育講師
(依姓名筆畫排序)
▍本書特色
◆沉浸式圖像學習,潛移默化認識身體奧祕:藉由可愛插畫吸引孩子目光的特點,在圖像裡埋入訊息,讓孩子在不知不覺間吸收正確知識與觀念。
◆生活化故事引導,有系統的導入健康知識:作者擅長與孩子對話,以能讓孩子同理、貼近日常的故事情境,循序漸進學習健康知識。
◆不只性別教育,更多角度延伸至生活教育:透過巧妙安排的文字或故事,一邊學習身體知識,一邊細膩帶出其他面向的生活教育。
◆高互動性強化學習成果,讓孩子思考為什麼:故事與故事之間穿插提問,讓孩子在共讀內容後,想一想相關的問題。書末小遊戲,能在趣味中複習前面所學。
◆循序漸進不說教,親子一起自在討論性:透過一系列不同主題,漸進式學習性別知識,進而懂得保護自己、尊重他人。專為三到八歲孩子量身訂作,讓關於性別的一切都能自在討論。爸媽輕鬆教、不尷尬。
學習領域 自然科學、健康與體育、社會
議 題 性別平等教育、人權教育、家庭教育、多元文化
SDGs 性別平等、良好健康和福祉、優質教育
關 鍵 字 性教育、性別啟蒙、認識身體
延伸內容
◆「身體自主權」是性教育很重要的一部分,家長可以依循本書章節,漸進式的陪伴孩子練習「覺察與辨識」關係中的情緒感受,鍛鍊表達「要」「不要」的人際技巧。──王嘉琪(芸光兒少性諮商中心經理、台灣性諮商學會理事長)
◆隨著年紀增長,我們如何慢慢失去勇敢說不要、積極爭取要、清楚表達喜歡、誠實說出不喜歡的自我覺察呢?孩子們在建立身體界線與自我價值觀的過程,「大人們」能否做到尊重與適切的引導?無論大人或小孩,都可以從這本繪本中,得到一些思考的方向。──(好孕工作室負責人、好孕助產所創辦人、高雄容婦產科主治醫師)
◆惶惶時代,疫情或許會有盡頭,不友善的身體接觸與侵犯,卻永無止息之日──於是,孩子從小就該有積極同意之概念,而這需要的是從「感覺」談起。《我的身體我自己決定》從身/心的各式感覺角度切入,引領孩子建立意識,真正成為自己身體的小主人。──劉育豪(高雄市港和國小教師、性教育工作者)
◆在教育孩子身體界線時,我們常以保護為最高原則,要求孩子勇於拒絕。但孩子要拒絕成人是多麼困難,他們的拒絕常被忽略、責備。這本書從孩子的感受開始,談喜歡與不喜歡、要與不要,不僅能讓孩子釐清身體的感受,也可讓成人學習尊重孩子,當孩子說不要,就是真的不要。──諶淑婷(作家)
作者資料
波琳.奧德 Pauline Oud
畢業於荷蘭烏特勒支藝術學院,投身童書作家已有25年的時間,作品累積超過250冊,尤其擅長針對幼兒的圖文創作。圖像充滿情感,色調溫暖而愉悅,至今仍喜愛單純用畫筆在畫紙上創作的感覺。 會在每一本書中添加許多元素,確保孩子願意進入故事的世界,參與互動。期待自己的圖像或文字能幫助幼兒獲得與外界溝通的語言,而非無力的哭鬧。現與丈夫和兩個孩子住在荷蘭比爾特霍芬。 相關著作:《孩子的性別啟蒙繪本:這就是我的身體(建立身體意識.尊重彼此差異.學習自我保護)》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