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藝術設計 > 建築/空間設計
大坂城:天下第一名城
left
right
  • 不開放訂購不開放訂購
  • 大坂城:天下第一名城

  • 作者:宮上茂隆
  • 出版社:馬可孛羅
  • 出版日期:2006-07-31
  • 定價:450元

內容簡介

◆ 榮獲日本第28回「產經兒童出版文化賞」! ◆榮獲全國學校圖書館協議會選定圖書! ◆榮獲日本圖書館協會選定圖書! ◆榮獲中央兒童福祉審議會選定圖書! ◆ 在日本銷售已超過60萬冊! 本書藉由一張私人收藏的珍貴史料建築圖,帶領讀者一窺暗藏了370年未曾曝光、屬於豐臣秀吉的大坂城的真實風貌。 西元1583年,豐臣秀吉在賤岳會戰打敗織田軍的柴田勝家之後,成為織田信長的繼承人,正式入主大阪,統一天下。大權在握的豐臣秀吉,認清自己必須展現實力,蓋一座比織田的安土城更氣派巍峨的大坂城,於是一宗長達十年的興建工程就此展開。涵蓋本丸、二之丸、三之丸、總構的大型城廓,在戰事頻仍的歷史背景下,從備戰防禦的面向規畫興建,聘請精湛工匠和技師,結合壘石和木材,造就擁有五層樓天守、御殿、城牆、護城河的大坂城。這座展現日本本土建築技術的城廓,當時有「三國第一大名城」之稱,所謂的三國,指中國、日本和印度,足見其規模之大與氣派之豪華。 只是在兵馬紛擾的年代,大坂城也不免成為戰火覬覦的對象,在德川家康勢力竄起之後,發動連番的「大阪冬之陣」、「大阪夏之陣」,摧毀城廓,只留下本丸殘遺。德川家康雖然重建大坂城,但是對大坂的百姓來說,豐臣秀吉苦心修築的舊大坂城才是他們心目中的大坂城。 舊城掩藏在漫長歷史之後,真實樣貌始終無緣得見,直到從當年築城木匠工頭後裔家中找出了一張建築古圖,豐臣秀吉的大坂城才能再見天日。 研究這團謎霧長達二十年的作者宮上茂隆,以其專業剖析這張建築古圖,實際調查考證,為世人還原舊大阪城的整體結構和建物風貌;再搭配穗積和夫花費一年才大功告成的五十餘幅插畫,當年的大阪城宛如浴火重生再現眼前。 翻開這本書,從字裡行間、從插畫描繪,得以了解日本戰國時代背景、日本傳統建築技術、當時的社會活動、日常生活文化等,是一本值得輕輕鬆閱讀的有趣建築繪本。 【推薦導讀】 ◎審定、導讀:王惠君(日本國立橫濱大學建築博士,現任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名家推薦:李清志(知名作家、實踐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阮慶岳(知名作家、實踐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目錄

【前言】
【導讀】大坂城的故事是時代的一個縮影 ◎王惠君
【推薦文】從豐臣秀吉的大坂城到我生命中的城堡  ◎李清志

.昔日的大坂
.戰國時代出現的石山本願寺
.戰國時代的城廓 之一
.戰國時代的城廓 之二
.織田信長進京
.信長興建安土城,並將本願寺勢力逐出大阪
.豐臣秀吉取得天下,堂堂入主大阪
.豐臣秀吉著手統籌築城事宜
.黑田官兵衛負責圈繩定界
.普請工程正式展開
.採石作業
.砌石牆
.中井正吉負責設計超大型的御殿
.蒐集木材進行加工
.興建御殿
.興建天守 之一
.興建天守 之二
.天守的屋瓦與牆壁
.天守落成
.建設城邑……

導讀

大坂城的故事是時代的一個縮影  ◎文/王惠君 (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到過現代商業都市大阪的朋友都會注意到,在市中心矗立著展現新科技成就的超高層大樓之間,一定會吸引人目光的正是跨越時代的大坂城;大坂城使得大阪不只是一個繁榮的國際都市,也透露出大阪的文化縱深。不只是外來的觀光客,即使是在地的大阪人,儘管城廓的防禦功能性盡失,對大坂城卻永遠有割捨不去的濃郁情感。是誰,為了什麼原因興建了大坂城?大坂城裡面有些什麼?它和都市有什麼關係?一定是來訪者想知道的故事


  由於像大坂城這樣的城廓的興起與消逝,都是發生在日本的戰國時代(十六世紀末期);許多的城快速興建,卻在來不及記錄的情形下就因戰火而燒毀,使得許多城廓興衰的真相在塵封了數百年之後,近數十年來才由學者逐漸由遺址、文獻資料等等的搜尋分析中一步步解開。

  少數能保存下來的城,像兵庫縣的姬路城,有華麗交錯的屋頂和壯觀的壘石,被譽為日本最美麗的城,也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而其他多數難以保存原物的城廓,也在曇花一現的歷史中,留下驚豔的傳說,使得當地人一直在心中有希望重現城廓的夢想。戰後日本經濟發展之後,掀起了復原城廓的熱潮。而大坂城正是戰前就發起的第一個重建城廓的例子。

  大坂城充滿戲劇性的變化過程,先是在豐臣秀吉興建了大坂城之後,被德川攻破而遭燒毀,而德川家族又在原地興建超越原有建築之壯麗城廓,表現出德川家族凌駕於豐臣家族之上的威勢。在安定的江戶時代,城廓中最高大的天守閣卻因打雷引起的火災而燒毀,最後在江戶末年政權交替的混亂中,幾乎所有的建築都被燒毀。今天的大坂城天守閣是昭和三年(一九二八年)在市長的提議下,募得市民捐款一百五十萬日幣,以鋼骨與鋼筋混凝土重建而來。重建的建築卻是在尚存的德川時代遺址上,興建豐臣時代的建築形式,而豐臣時代的遺址多埋在現有建築之下。

  本書作者經過二十年的實際調查與考證,才將大坂城興建過程之謎揭開。過去這些學術成果多只以學術報告書的方式出版,一般人即使有機會閱讀也難以了解。而本書作者為使一般大眾也能理解,以較為淺顯的文字,以及容易看懂的圖繪呈現,將複雜多變的戰國歷史,以及獨特的傳統築城技術、日本空間特色,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娓娓道來,無論建城的社會經濟背景或是城廓建築之興建過程與功能,都能在輕鬆的閱讀過程中體會,使參觀過日本城廓的朋友會有原來如此的感覺,即將去日本旅行的朋友也能為深度旅遊預作準備。
雖然每一座城都有自己特別的故事,不過從本書中,不只是能了解大坂城,還能了解當時日本有勢力的諸侯(大名)爭討天下的情形與戰爭方式,以及城廓建築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大坂城的故事正是時代的一個縮影,日本其他的城廓幾乎都和大坂城一樣經歷過戰火,當時日本全國各地興廢的城廓數量與規模,會讓人深深的驚異於戰爭所爆發出來的巨大能量。

  日本的木造建築技術是由中國經朝鮮傳播而來,而像大坂城這樣的日本城廓建築,是因應戰爭和建築技術之發展,而由日本本土創造出來的新建築,結合壘石與持續發展而來的木構造技術,呈現出與中國或歐洲的城廓都截然不同的獨特型態。外觀是雄偉的防禦性建築,而內部仍有延續自平安時代的書院建築,以及在武士之間形成的茶室文化;在本書中也可以看出城廓建築的這兩面。

  日本建築文化和中國之間,一直有一種既熟悉又陌生的微妙關係,這是因為日本對外來文化採取選擇性吸收以及後續的本土性發展。本書中還會看到熟悉的漢字卻代表特殊意義的日本特有建築與文化之專有名詞,像是「天守」、「天主」、「台所」、「床之間」、「押板」、「違棚」等等;漢字也是一樣,發源自中國,而在日本發生了變化,成為日本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了解這些名詞的意義,也能更進一步了解日本文化的特質。

序跋

【前言】


  在日本大阪市的中心,尚遺留著護城河、石牆等輪廓的大阪城,今日已成為民眾運動休憩的一塊綠意盎然的大公園。在城廓中心的本丸(即本城之意──譯註)舊址,矗立著一座由鋼筋混凝土所打造的天守閣。此乃昭和六年(西元一九三一年)由市民捐款重新完成的建設。歷經半個世紀的淬煉,如今這座城堡儼然成為大阪城的象徵,每年來自全國各地的觀光客絡繹不絕。今日我們所看到的是如此寧靜祥和的景象,又怎能聯想到過去它也曾經烽煙密布,放眼之處盡是血流成河?

  說到大阪城的歷史,起源自戰國時代即存在此地的石山本願寺,首先興建了類似城廓的雛型。後來,在與織田信長交戰的末期,建築物陷入了大火。繼織田信長之後接手天下大業的豐臣秀吉,便直接在石山本願寺城的遺址興建大阪城,成為人人口中有如銅牆鐵壁的要塞。不幸的是,到了豐臣秀吉之子秀賴主政時,城廓遭受德川幕府的軍隊攻破了。建築物不僅遭到大肆破壞,甚至為祝融焚毀。

  經過這場戰役(大阪之戰)之後,德川幕府雖曾重建這座巍峨的城池,奈何仍躲不過江戶幕府末期維新之戰(戊辰戰爭)所引發的一場大火,建築物又再度被摧毀了大半。明治時代以後,這裡一度成為陸軍兵營,到了太平洋戰爭爆發時,因遭遇空襲,剩下的建築物又燒掉了一部分。戰爭結束後,這裡成為美軍駐紮的中心,一直到昭和二十三年,大阪城才真正回歸市民所有。當時的大阪城可說是一片荒蕪,但隨即在市政府的規畫下,以公園預定地為目標,一點一滴建設,直到成為今日的規模。

  大阪城現存的石牆,乃是由德川幕府所興建的。關於這一點,其實早在明治時代就有一位學者小野清對外主張過,但直到昭和三十四年所施行的綜合學術調查,一份關於古蹟石牆的研究報告,才算真正確立了這個事實。
不過,到底豐臣秀吉所蓋的大阪城,其原始樣貌究竟為何呢?為了解開這個謎團,我從昭和三十八年著手研究,距今正好有二十年的歷史了。在當年擔任德川幕府京都木匠工頭的中井家,我很幸運地在其所收藏的建築圖中,找到了解開這個謎題的關鍵古圖。

  這張古圖紙質纖薄,大小僅四十公分長、三十公分寬,上頭描繪的也只有本丸的部分而已。雖然外型看上去和德川時代的大阪城本丸相去不遠,但仍有若干明顯的出入。例如,圖上明確記載著石牆各部位的長度和高度間數(一間等於一.八一八公尺──譯註),還包括建築物在城裡的配置,乃至御殿的空間規畫等等,皆一目了然。但仔細調查後發現,原來這張「本丸圖」是複本,它是照著尺寸更為精確的底圖所描繪下來的。
  關於複本的石牆長度間數,可說正確無誤。根據是,當我將本丸圖的城堡與現在大阪城城堡的實測平面圖重疊在一起時,發現本丸外圍石牆的描線幾乎一模一樣。從以上種種的測試得知,本丸圖實際上乃是按照一間(當時六尺五寸約等於一.九七公尺)比五厘五毛(約一.六五公釐)的比例縮小的實測圖(比例尺約一一八○分之一)。   在進行綜合學術調查的過程中,調查小組有了一樣新發現。那就是在本丸中央部位的挖掘工程,發現在地下約七.五公尺的地方,存在著一道由天然岩堆積而成的石牆。由於現存由德川幕府所建造的護城河石牆,乃是利用加工的石頭堆積而成,故這道地下石牆很可能屬於豐臣時代所有。當我應用本丸圖來對照石牆的位置時,發現它應該是屬於本丸西側「中段帶狀曲輪」的一隅。於是,當我們以這道地下石牆的高度為基準,對照本丸圖所記載的石牆高度間數時,將可得知本丸各個部分的高度值。

  結果發現,數據與當今的本丸果然有著密切的關係。換句話說,本丸圖所記載的石牆高度間數,可說是十分精確。可是,這樣一幅正確無誤的豐臣時代古建築圖,怎麼會流落到中井家呢(首位木匠工頭中井正清已是德川家康時代的事)?又為何圖上僅僅描繪本丸和內護城河,卻沒有其他部分?上述疑問可透過文獻研究得到解答,那是因為豐臣秀吉時代首批的建築工程,的確只包含本丸和內護城河的部分。

  根據這個結果我們發現,原來中井正清之父正吉,正是擔任本丸興建工程的木匠工頭。由此可以推斷,這幅本丸圖應該是在中井正吉的指揮之下,於本丸石牆蓋好時所描繪下來的。有了這幅本丸圖,使我們在模擬豐臣秀吉的大阪城時,至少在本丸與內護城河這部分,有了非常具體的依據。在這幅本丸圖曝光之前,考古學家都是應用描繪大阪冬之陣與夏之陣景況的畫作,或是可以看出大名(日本封建時代的諸侯──譯註)在沙場布陣情形的「大阪之陣圖」,作為具體呈現豐臣時代大阪城的史料。

  其中,一幅原本由福岡藩主黑田家所收藏的「夏之陣圖屏風」(現存於大阪城天守閣)頗為知名。它描繪的是夏之陣的最後一日,豐臣軍與幕府軍決一死戰的慘烈景象。而畫面的一隅,正好出現大阪城本丸。若將此圖與本丸圖予以參照比對,會發現兩者在本丸的基本結構並無二致,因此也間接證實了,此圖確實是曾參與戰役的黑田長政命畫家所繪的傳說。我們甚至可以確定,當年黑田長政的父親官兵衛孝高,與豐臣秀吉築城之間必定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除了上述的發現外,透過與本丸圖的兩廂對照,更大幅提高了「大阪之陣圖」若干的真實性。包括:包圍在本丸外側的二之丸(即外城、外廓──譯註)與外護城河,乃至更外圈的總構究竟是何模樣,我們都能略知一二。當年,凡是來訪大阪城的客人,如大名等,豐臣秀吉均會親自帶領導覽城內風光,所以才會有大分的大名大友宗麟和基督教傳教士弗洛伊斯(Luis Frois)等人,分別留下描述詳盡的大阪城見聞錄。此外,一些斷簡殘篇的文獻史料,亦可找到相關的記載。

  本書的內容即以上述相關史料為基礎,除了將豐臣秀吉建造大阪城的整個經過,以及它消失在世上的原委,一五一十地為讀者揭露;同時,還要設法還原豐臣時代那個富麗堂皇的大阪城的整體結構,以及主要建築物的風貌。希望透過這番歷史的呈現,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日本戰國時代到近代城廓建築風格的演變,並探究近代城廓的建築方式究竟隱含何等意義。

內文試閱

豐臣秀吉取得天下,堂堂入主大阪


  織田信長想在大阪築城的夢想,最後卻在豐臣秀吉的身上實踐了。豐臣秀吉,於天文六年(西元一五三七年)出生在尾張(愛知縣)中村的一戶貧窮農家。當他長大離家,於天文二十三年(西元一五五四年)十八歲時,來到時任尾張那古野城(今名古屋城堡)城主的織田信長身邊服侍。到了永祿四年(西元一五六一年),豐臣秀吉與同樣侍奉於織田信長的淺野又左衛門長勝的養女寧寧(生父乃杉原氏)成親。

  當織田信長一路從美濃(岐阜縣)、北伊勢(三重縣)、近江(滋賀縣)打到越前(福井縣)的過程間,豐臣秀吉屢建奇功,並於天正元年(西元一五七三年)在小谷城殲滅了北近江大名淺井長政(其妻為織田信長的妹妹阿市)的大軍,織田信長認可他的貢獻,於是將淺井氏的舊領地賜與豐臣秀吉。翌年,他便在琵琶湖的岸邊興建了長兵城,正式晉升為城主。也就是在此時,他將自己的名號改為「羽柴筑前守」。

  在當時那個動輒以下犯上的時代,像豐臣秀吉這樣出人頭地的歷程可謂特例,若不是織田信長這位主君用人特別重視能力與實績,想要在亂世熬出頭,恐怕難如登天。天正五年(西元一五七七年),豐臣秀吉以織田軍的司令官身份在播磨(兵庫縣)一役上陣,企圖打敗在中國地區擁有十個國家統治權的大大名──毛利氏。當時,姬路城主黑田官兵衛孝高決定與織田軍站在同一陣線,於是大方讓出城堡供豐臣秀吉發落。

  而豐臣秀吉在重新改建了姬路城之後,便以此為根據地,接二連三地攻陷周邊隸屬於毛利陣線的城堡。天正十年(西元一五八二年)六月,豐臣秀吉一方面持續以水攻戰法(在城堡四周築堤,利用大水淹沒城堡的一種戰術),對付備中(岡山縣)的高松城,一方面於內部做準備好與毛利家的主力軍對決,只待織田信長到來便可指揮大局。豈料,織田信長卻在六月二日投宿於京都本能寺的時候,遭到手下部將明智光秀的突襲,最後被迫自盡(史上稱為「本能寺之變」)。就連以奢華著稱的安土城建築,也在這場混亂當中遭到火燒崩塌的命運。

  豐臣秀吉透過探子回報得知織田信長已遭遇不測的消息後,便火速展開應變措施:首先便是與毛利氏和談,並快速折返姬路城。回到城堡後,立刻將收藏在三層樓天守的金銀財寶,以及糧倉內的米糧全都分給了部下。再次向大家重申放棄姬路城的決定之後,便馬不停蹄地一路從尼崎奔至山崎(位於京都和大阪的中途)。而後,在天王山與池田恒興(織田信長乳母之子)等多位部將會合後,聯合打敗明智光秀的軍隊。   在這段奔波期間,豐臣秀吉不忘差遣使者給駐守在大阪城的部將捎訊息。信中指示:「大阪城必須交給織田信長大人的後繼者,在此之前,務必盡全力守住城池」。發生本能寺之變的當時,出兵至四國的織田信孝(織田信長的三男)與織田信澄(明智光秀的女婿)的軍隊皆駐留在大阪,當發生動亂的消息一傳出,人在城外的織田信孝便與駐守在本丸的丹羽長秀聯手,出奇不意地襲擊駐紮在二之丸千貫櫓的織田信澄軍隊,並將信澄殺害。

  這裡所說的「千貫櫓」,源自本願寺時代因織田軍始終攻不下這座城,於是在軍隊便流傳著「縱使傾家蕩產用千貫文來買,也要設法得到這座城堡」的說法,從此後人便以「千貫櫓」稱之。經過山崎會戰之後,所有織田家的部將便齊聚在清洲城,開會研商有關織田信長的繼任人選與領地分配的問題。結果,由豐臣秀吉所推舉的三法師丸(織田信長的長男信忠之子)順利成了繼任者,而大阪一地則賜與池田恒興。至於豐臣秀吉,他把原來的領地長兵讓給了柴田勝家,自己則獲得山城(京都府)等地,並著手在山崎的山上建築一座城堡,好用來監視京都、大阪方面的動態。

  後來,身為織田信長的首要家臣,也是北陸方面軍隊司令官的柴田勝家,與實際為主君織田信長報了仇的執行者豐臣秀吉,關係對立日益緊張。
於是,在翌年天正十一年(西元一五八三年)四月,雙方在琵琶湖北方的賤岳展開會戰,最後由豐臣秀吉取得勝利。戰敗的柴田勝家無奈地回到北之庄城(福井市),將自己關在天守的九樓,並放火燒屋。同時間身亡的還有他的妻子阿市。

  織田信長的妹妹阿市是在夫婿淺井氏於小谷城落難之後,經人伸出援手將她與三名女兒一起救出,後來因緣際會成了柴田勝家的繼室。北之庄淪陷時,只有幾個女兒幸運被救出,其長女茶茶(淀殿)後來還成為豐臣秀吉的側室。在這場戰役之後,豐臣秀吉曾經捎信給好友前田利家(織田信長的家臣,曾一度追隨柴田勝家)的女兒,信上提及:「接下來當我取得大阪,並逐一攻下各諸侯的城池之後,希望往後的五十年裡能夠天下太平,不再有叛亂與戰爭的發生」。

  至此,豐臣秀吉身為織田信長繼承人暨天下統治者的地位已然確立,他開始重新分配眾家大名的領地,並將池田恒興的勢力挪到美濃大垣城去。然後,趁著織田信長逝世一週年的忌日法會在京都大德寺舉辦之便,豐臣秀吉也於六月四日正式入主大阪。隔沒多久,他便開始著手興建大阪城及建設周邊商鎮,也算完成了織田信長的心願。 興建天守 之一


  織田信長所蓋的安土城天主,把過去用來彰顯城主權威的象徵──櫓,改造成具中國風的宮殿形式。關於織田信長為何會有這番構想,豐臣秀吉並無從得知。不過,由於天主華麗的外型確實很適合表現城主的財富與權勢,因此豐臣秀吉也樂於繼續沿用同樣的風格來建築大阪城。根據豐臣秀吉的想法,天守應該是城內遭敵人攻破時最後的據守地。

  因此,在天守的東南角落應設有櫓的功能,以利衛兵隨時得以對四周發動攻擊,或者可以從櫓直接來到天守內部(北側),監視本丸北方的一切動態。天守台並非架設在自然的地形上,而是在本丸的地表用石頭堆積做成的。它的石牆內部實際是位在地下一樓,唯獨西南角為了打造成地下二樓,刻意不在此處砌石牆。於是,地下二樓便成了奧御殿用地登上天守的入口。

  地下二樓的建築方式,是先在地面擺放礎石,然後才在上面立柱子;而地下一樓則是以較粗的角材為地基,再於其上立柱。諸如此般將柱子立於地基的做法,據判斷應始於當初蓋多聞櫓的時候,因為要將建築物蓋在石牆的一端,造成貼近石牆的位置難以擺放礎石,才會局部改用這種架設地基的方式。不過,在整棟建築物底下架設完整的地基,大阪城還是日本史上頭一遭。以安土城的例子來說,天主台利用的是天然地形,所以它的柱子是立在地下一樓的礎石上。

  相對地,大阪城的天守台卻是以人工方式在平地打造起來的,地基自然少不了;因為地基有助於將上面樓層的重量,平均分布到整座天守台。自此之後,凡是碰到興建天守時,架設地基幾乎已成為常規。大阪城天守一樓的平面面積,若是扣除東南角的櫓,則為:東西十二間(約二五.二公尺)、南北十一間(約二三.一公尺)。大小正好和安土城一樣。

  設想若是每層樓都分別立柱,徜若地震一來,上、下樓層豈不是就要錯開來?為了解決安全上的疑慮,大阪城的天守特別採用「通柱」,也就是讓柱子貫穿上、下樓層作為共同的支撐。若以地下樓西南方的外側柱子來看,其長度一根就足以貫穿三個樓層。今日我們住的二層樓式房屋,用的也是這種通柱。採用「通柱」來架屋時,柱子的上方必須架設桁,且桁與桁之間的空隙須用梁來加以補強。粗度在一尺(約三○公分)以上的梁柱,則要特別用吊車來吊。

興建天守 之二


  經由使用通柱,使得天守的一樓、二樓至三樓,得以結合成為一體,並能承受上方巨大屋頂的重量。而蓋在屋頂裡的四樓,與下方樓層之間並沒有柱子貫穿銜接,反而是從四樓、五樓至六樓,又再度使用通柱結合成一個單位。換句話說,整棟天守的構造實際上可分為三段,即:地下樓的部分、一樓至三樓的部分、四樓至六樓的部分。

  為了有效預防風災及地震對天守造成水平搖晃的壓力,不僅柱子得用貫木貫穿來強化聯繫,在兩根柱子之間尚得架上橋木以為穩固。另外,搭建在各樓層外側柱子上的梁,由於呈些微向上的傾斜角度,故對於內側柱子也可以發揮輔助支撐的力量。各樓層戶外屋簷下的椽條,除了角度傾斜之外,上方還用釘子牢牢地固定住,對整棟建築物來說,一樣具有鞏固凝聚的效果。

  像大阪城天守這樣平面面積接近於正方形、整體結構又近似於塔狀的建築,照理說應該要採用類似佛教五重塔那種四方對稱的構造,才能有效避免歪曲,但這一點偏偏在天守又是不可行。於是,只好把屋外的梁盡可能朝向四方,或是將東西向與南北向的梁,在數量與配置上取得平衡,以降低可能的風險。

延伸內容

從豐臣秀吉的大坂城到我生命中的城堡  ◎文/李清志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專任副教授)


  人們總是說:「家,是一個男人的城堡。」以前我總是不明白這句話的真正意涵,因為關於城堡的想像或記憶,在我們的腦海中,只有迪士尼的粉嫩色彩以及樂高的塑膠質感,似乎所謂的城堡就是彩色積木的脆弱組合而已。

  有一年我工作繁亂,身心俱疲,和妻子在假期逃到大坂休息,那次的旅行並不想做任何的建築研究,純粹只是想換個城市,轉換身心的壓力;週末上午,我們為了逃避嘈雜的市井聲囂,搭JR環狀線鐵路到大坂城公園散步,占地寬廣的大坂城公園綠意盎然,漫步其間心情頓時舒緩許多。只見公園邊緣樹林間,許多流浪漢搭起藍色帆布帳棚,在如此幽靜環境中,這些流浪漢的住處,還有些令人生羨!

  老實說我到大坂許多次,卻從未好好去端詳過這座城堡,這次我們悠閒地漫步園區,穿過護城河上的極樂橋,進入城內開始登坡,路邊草地上散落著大大小小的城牆石,石頭上還刻印著不同姓氏,代表著負責採石的工人;我慢慢發現想攻入這座城堡真的是不可能的任務,因為登上石牆遠眺之際,我才驚覺這些石頭的巨大與堅固,而置身其中所鑿出的槍眼後,又是何等的安全,有著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的氣勢。歷史上記載著,這些巨石有一部分是由瀨戶內海的小豆島運來的,當時運送巨石的船隊,揚著帆從大坂灣一路進入運河而來,最高紀錄一天就有一千艘船進入,動員的石匠更是不可勝數,才能塑造出如此一棟巨大堅不可破的城堡。

  用手撫觸著城牆的巨石,我甚至感受到一股強大的力量,一種讓人重拾信心的能量;我才了解原來真正的城堡,是如此的厚重與堅實,是充滿穩固與安全,原來這才是所謂「家」的感覺。我想到外公最喜歡的聖詩「上主是我堅固保障」,其原文詩歌歌名是「A Mighty Fortress Is Our God」,講的就是上帝信仰正如一座堅固城堡,是我們可以倚靠藏身之處。大衛王在詩篇中也曾寫道:「耶和華啊!我投靠你……求你作我堅固磐石,作拯救我的保障;因為你是我的巖石,我的山寨……」過去這些創作者一定也都感受過石頭城堡的力量與保障,才能寫出這樣的詩歌。

  所有的人,不分男女,都試圖為自己以及自己的家人建造城堡,豐臣秀吉動員成千上萬工匠為他建造大坂城,而後代的大坂人,安藤忠雄,也創造出另一個現代清水混凝土的住家城堡,「住吉的長屋」。「住吉的長屋」是一座狹窄的老舊街屋,安藤忠雄在設計時,以盒子般的清水混凝土牆將住家與四周混亂的環境分開,在住家中間創造了一個天井,天井中央種了一棵樹。房屋雖小,卻十分有安全感,猶如一座現代的方形城堡,居住其中,隔絕了塵世的一切喧囂,但是自創的中庭天井,卻讓身在城堡中的人們,仍舊可以享受自然界的陽光、風雪,以及夜晚的月光,中庭的小樹同樣在春天萬物復甦之際,帶來新綠的訊息。

  《大坂城》這本圖文並茂的的有趣書籍,帶領我深入體會當年建造城堡的費心費力,也讓我重新去思考城堡對人類的另一種意義。德川家康雖然昭告天下不得再建造新的城堡,但是直到如今,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活中試圖建造屬於自己可以安身立命的城堡空間;這樣的努力與嘗試,相信將永遠繼續下去,而大坂城的偉大建築表現,也將是我創造自己城堡時,心中長存的參考藍圖。

作者資料

宮上茂隆

一九四O年出生於東京。畢業於東京大學工學部建築學科。本身為工學博士,並任竹林舍建築研究所之代表。作者對於大坂城的建築研究已超過二十年,並陸續完成本丸地形與主要建築物的復原設計圖。在撰寫本書的時候,更特別採用一般讀者較容易理解的方式來編撰。

基本資料

作者:宮上茂隆 譯者:張雅梅 繪者:穗積和夫 出版社:馬可孛羅 書系:日本經典建築系列 出版日期:2006-07-31 ISBN:9789867247346 城邦書號:MJ0001C 規格:方背硬皮精裝 / 單色 / 148頁 / 17cm×23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