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萬物的名字:博物學之父布豐與林奈的頂尖對決,一場影響日後三百年生物學發展的競賽【普立茲傳記類獎】
-
生命的催化劑RNA: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破解生命最深沉謎題的探索之旅
-
打造苔蘚微景觀:生態瓶、苔球、盆栽與苔蘚牆的手作療癒時光
-
麵包有可能是負三個嗎?用最有趣的方式認識日常生活中無所不在的數學觀念、應用與啟發
-
與眾不同的大腦:為什麼我們能理解科學和藝術?電腦與AI會影響大腦的演化嗎?
-
愛因斯坦冰箱:從科學家故事看物理概念如何環環相扣,形塑現代世界(修訂版)
-
愛因斯坦的骰子與薛丁格的貓:友誼、競逐與背叛,兩位偉大物理學家為統合自然的不懈努力,如何引領對萬有理論的終極追求
-
蘇東坡顛沛流離植物記
-
科學素養:看清問題的本質、分辨真假,學會用科學思考和學習
-
重力簡史(長銷改版):牛頓的蘋果如何啟發重力法則、相對論、量子論等重大物理學觀念
內容簡介
科學是支持現代文明的要素之一,認識科學有助於我們深刻體會自然的奧妙與人類的智慧。不同於過去僅提供片面知識的科學史作品,本書涵蓋古今中外科學各領域,串聯起一個個科學事件,拉近科學知識與普羅大眾的距離。
跨界科學的時代已經悄然來到。當我們認識「複製羊桃莉」時,我們已經涉獵到生命科學、生物技術、醫學等領域;當我們討論「奈米」時,我們已經延伸至物理、化學、材料科學、資訊科技等範疇。在跨領域的科學時代,我們需要一本跨領域的科學史,帶領我們認識科學發展的整體脈絡,豐富我們的背景知識,得以繼續吸收科學新知。本書網羅了數學、物理、化學、天文、醫學、地球科學、現代科技等領域,就東西方地區別深入探討,闡述科學與各時代背景、以及與當時人們的關係。書中並補充歷史上著名科學家相關軼事,增加閱讀時的樂趣。
《圖解科學史》嚴格篩選出概觀科學史時必須掌握的重點事項,以平易近人的內容敘述、提綱契領的圖解、生動有趣的插畫,引領讀者進入浩瀚美麗的科學世界,描繪出科學史的具體輪廓。
【名家推薦】
◎「《圖解科學史》並非大部頭的科學史,正因為其篇幅不大,非常適合做為科學教學時的補充教材。教師更可以利用本書所提供的資源,輕易地將其融入一般的教學之中。此外,讀者可以將本書視為一張科學史的「地圖」,循著這張地圖進一步來了解各種科學事件。」
—楊文金(台灣師範大學科學教育研究所所長)
作者資料
橋本浩
一九六○年生於京都,高崎經濟大學中輟,一九八七年自奈良縣立醫科大學畢業。曾先後任職於同大學附屬醫院小兒科、NICU及其關係醫院,一九九五年於福井縣敦賀市開設「橋本小兒科診所」。 主要從事小兒過敏性疾病、傳染性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及血液系統疾病之診治。除一般小兒科外,亦進行漢方診療。對日本現行醫療體制抱持懷疑,曾退還日本小兒科學會授予之醫師資格證書,自稱「怪人」。第一次接觸電腦是在一九八零年。 相關著作:《圖解科學史(修訂版)》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