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1月會員日
目前位置:首頁 > > 文學小說 > 推理小說 > 歐美推理小說
第三死罪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內容簡介

發生在飯店的連續殺人案,受害者都是男性,年齡、長相、職業都沒有關聯性,每件命案的行凶手法雷同,死者都是全身赤裸,都慘遭割喉致死,下體還有多處刺傷。這名在紐約不同飯店作案的凶手,行凶手段日趨凶殘,媒體與警方稱之為「飯店開膛手」。 約約市警局迫於破案壓力,找上了退休的前刑事組小隊長艾德華.X.狄雷尼出馬幫忙,他從多樁命案歸納出幾個重點:死者全身赤裸,疑與性有關,但現場沒有財物損失,所以不像是妓女所為;凶器為小型的瑞士軍刀,這是女人會用的武器;命案間隔時間大致為25到27天,這點疑與女性的月經周期有關。 柔伊.凱樂,棕髮、無趣、保守、寡言、中規中矩,年紀近三十七歲,結過一次婚,是個不會讓人多瞧一眼的平凡女人,在格蘭傑飯店保安組工作。她有長期的經痛問題,服藥後症狀不會完全紓解,醫生懷疑是心理問題。柔伊的第一次夜獵冒險讓她的經痛不藥而癒,她覺得恐懼、緊張和解脫,全身充滿了一種溫暖的平靜,一種近乎酒醉的狂喜。 就她記憶所及,她一直對血有深深的恐懼感。當她十三歲生日那個可怕的月經來臨時,她確信她自己會死去。母親告訴她說:「從此妳是女人了,妳必須扛起當女人的十字架。」從小母親就告訴她要當個好太太,她自認婚後都做得很好,凡事忍耐、忍氣吞聲,但仍被一腳踢開。現在黏稠的經血成了她唯一的救贖,經痛成了她自我懲罰的方法。 她的經期蠢蠢欲動,下腹開始傳來陣陣劇痛,於是,她畫上濃妝,戴上假髮,穿著低胸性感禮服外罩一件大衣,揹着裝了凶器的側背包走進夜色中,走進飯店的酒吧,她開始尋找這個月的獵物……

序跋

讀來,正是時候


文/冬陽

  簡介《第三死罪》一書之前,先和各位來聊聊書名。

  既然名為「第三」,想必前頭還有第一第二,往下還有四五六七八囉?噢,答對一半。《第三死罪》前作確為《第一死罪》與《第二死罪》,不過以紐約警局分局長狄雷尼為主角的處女作,則是《The Anderson Tapes》一書──彼時他還只是個尚未升官的警探,風格也較偏「正統」的警察小說,紮紮實實辦一樁豪宅搶案──後來受好萊塢青睞,1971年改拍成電影《大盜鐵金剛》,由正準備擺脫007身分的史恩康納萊主演。

  為何後來書名就此拐了彎,本本掛上「死罪」之名呢?

  這是個老套但仍具一定功效的策略,既具特色又容易辨識,跟歐美推理界的字母天后蘇‧葛拉芙頓一樣,書名從26個英文字母發想(首作《A is for Alibi》,不在場證明,用在推理小說上真是再適合不過了);或同樣是美國作家的老前輩范達因,書名必稱《XX殺人事件》;連日本作家也仿效,森村誠一的「證明系列」當年同樣是票房保證(台灣曾譯有《人性的証明》,帥哥竹野內豐主演的日劇當時亦大受好評)。

  除了作為書系名,「死罪」(Deadly Sin)還另有所指。

  記得多年前(1995),由布萊德彼特、摩根費里曼、凱文史貝西主演的《火線追緝令》(Se7en)嗎?裡頭發生七樁凶殘的謀殺案,便是緊扣西方天主教教義之一的「七死罪」(七宗罪、七罪宗)延伸發展而來。《第三死罪》的作者勞倫斯‧山德斯便以此為據,開啟了「死罪系列」。

  然而,如果你以為「死罪系列」的宗教說教意味很濃厚,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曾當過新聞工作者、科學雜誌編輯的山德斯,對社會脈動的敏感度極其強烈,書中充滿前衛的紐約的描述,無論是物質上或情感上,處處流露出不同於其他犯罪小說家的深入與洞悉。以《第三死罪》的「飯店開膛手」身分來說,跟前陣子Discovery播映的「罪犯22級剖析」介紹因精神病變引發的凶殘殺人行為,便是書中凶手最真實的寫照。山德斯早在27年前就將此一題材寫入犯罪小說中,且同前作《第一死罪》一樣,採雙線敘事的方式,一開始就揭露凶手的身分,以第三人稱的筆法描述其行動,讓讀者清楚犯罪動機;另一線則從退休分局長狄雷尼的觀點出發,從警方的調查報告與新聞媒體的報導推敲真凶身分,找尋可能的嫌疑犯並布局將其逮捕。

  要是沒有精湛的書寫技巧與說故事能力,這很可能成為一部爛小說。

  原因很簡單,推理小說最大的魅力,往往來自不知名的凶手、不清楚的動機、不可預知的犯行云云,從古老的福爾摩斯探案到花招百出的CSI犯罪現場一小時單元劇,讓你捨不得放下書或切換頻道的原因,不正是如此?但山德斯很豪邁的揭露真凶,將凶手丟進玻璃屋任君觀賞式的書寫策略,就個人閱讀的經驗來說,寫得夠好的大概只有宮部美幸的《模仿犯》可比擬,他們的共同特色便在於深入人心、理解人性的敏感熟練,讓字字句句充滿閱讀無可自拔的魔力。

  以上講的是答對的這一半,答錯的那一半是哪裡錯了呢?

  憑「死罪系列」與「麥克納利家的秘密」系列走紅英美的勞倫斯‧山德斯,寫完《第四死罪》(1985)幾年後便去世了,並與「傑森包恩(神鬼XX)系列」風靡大眾的羅勃‧陸德倫一樣,另找作家代筆延續「麥克納利家的秘密」系列,唯獨「死罪系列」不知為何在第四本嘎然而止,個人私下忖度,或許因書寫的困難度與山德斯的風格太過強烈,以致於後繼乏人吧?

  不過還好,臉譜才正準備出《第三死罪》,現在讀來正是時候。

作者資料

勞倫斯.山德斯

1920年3月15日生於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區,1970年以紐約警局警探艾德華.X.狄雷尼為主角,出版《The Anderson Tapes》一書,獲得1971年愛倫坡最佳新作獎(Edgar Best First Novel),風光出道。三年後,山德斯再以狄雷尼為主角,創作膾炙人口的<死罪系列>,躍升美國暢銷書作家行列,《第一死罪》一書亦入選美國推理作家協會(MWA)百大推理書單,足見山德斯作品叫好又叫座的堅強實力。 新聞工作者、科學雜誌編輯出身的山德斯,累積了長達二十年的工作經驗,將真實世界的浮華、虛榮、腐敗與罪惡,灌注在他膾炙人口的著作中,尤其以<死罪系列>、<戒律系列>、<麥克納利系列>最受讀者喜愛。山德斯藉由紐約警局警探艾德華.狄雷尼的行動,深入繁華紐約的真實底層,挖掘看似光鮮的上流社會,實為被金錢、權力、慾望所包裹出的黑暗世界,並進一步揭開警務系統權力傾軋的陰險詭詐。如利刃般犀利且細膩的寫作風格,不但一出道就受到美國推理界最高榮譽愛倫坡獎的肯定,長銷不墜的佳績更是山德斯穩坐暢銷作家寶座的有力憑藉。

基本資料

作者:勞倫斯.山德斯 譯者:呂亨英 出版社:臉譜 書系:山德斯犯罪懸疑小說系列 出版日期:2008-03-31 ISBN:9789866739279 城邦書號:FR4304 規格:膠裝 / 單色 / 536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