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序跋
〔中文版序〕《創意城市》的緣起與未來(節錄)
◎文/查爾斯.蘭德利Charles Landry
筆者很高興能向中文讀者獻上《創意城市》的構想。將近二十年前,我們的城市當時正需要重建,並重新省思自身的角色與目標,而筆者最初就是為了回應那時歐洲所出現的戲劇性經濟、社會及文化轉變,才會開始談起這想法。當筆者2000年著手寫《創意城市》時,並沒有想到它會蔚為一種概念,甚至對許多人來說,成為一種觀察城市發展的新方法。
筆者為中文版重新寫了一章概觀性序文,以使這構想跟得上時代,其中不僅說明這概念如何又為何會產生,也闡述了城市如何能發揮創意,來看待他們潛在的資產。
過去十五年來,無數城市已產生戲劇性的轉變,而中國城市的崛起,更是這蛻變的象徵。各地大大小小的城市,都面臨主要因全球化捲土重來的活力,以及世界城市階級的改變,而導致的脫胎換骨期。至於引領這波風潮的,則是建立如觸角般遍及全球的製造網,還有相關供應鏈的跨國企業,有時甚至是半國營機構。
任何真正擁有野心的城市,都會想在價值鏈上步步高昇,以爭取自身的核心地位,並藉由遙控出口、低成本活動,同時吸引諸如研究與知識創造中心、總部、先進製造,或文化及藝術創意等高價值活動進駐,而搖身一變成為某種中樞。此外,地方(territory)也能激發人們的想像力,而有些中國城市就做得很好。
野心城市的整體目標,就在於提升自身的「吸引力」,並成為眾所關注的目標。這所要評估的是吸引動能、保有與流失能力、資源與人才。適當的組合藉由種種層面來吸引政治掮客、投資人、實業家、顧客、觀光客、房地產開發商、意見領袖等不同的支持者,使城市顯得既富有吸引力,又令人嚮往。整體來說,這為城市製造了共鳴。而獲得吸引力的結果,則會顯現在能左右事物的經濟、政治與文化力量,甚至是績效及財富上。
如今城市藉由利用自身的有形、硬體,以及無形、軟體資產基礎與計畫,並「象徵性」地加以協調,來相互競爭,但鮮少有城市了解這點。而本書的目標就是要讓城市擁有吸引力,製造豐富的聯想力與認同感,並掌握概況。
以創意為通貨
在嶄新的城市架構下,創意是主要的通貨之一。好奇心(Curiosity)、想像力(imagination)、創意(creativity)、創新(innovation)與發明(invention)這五個關鍵詞,則形成了無懈可擊的五重奏;無論「好奇」(curious)、「富創意」(creative)、「充滿想像力」(imaginative)、「善於創新」(innovative),或是「有才幹」(talented),都是同義詞。它們雖是不同的辭彙,但卻有類似的意義,稍加釐清將會有所助益。
金融資本僅有狹隘的單一層面,而創意則宛如比金融資本更複雜、更強大的新通貨。發揮創意的流程,結合不屈不撓與專注等特質,不僅營造了先決條件,也激發出賺錢獲利的能力;雖然如此,但創意流程的功能還不僅於此。原則上,它有助於解決任何問題,並能緊緊把握潛力。它有許多呈現方式,有卓越的設計、建築或交通系統等實質事物,也有諸如能提供動力,或激發信心的自我表達能力等無形層面。此外,由於創意所促成的創新有助於塑造一個地方,因此它也能協助發展文化與特性。
對創意來說,其中最重要的條件,就是開放的心胸與傾聽的能力。多數《財星》(Fortune)五百大企業都已認清這項資產,並應用種種獨創的解決問題理論,以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在構想日益成為關鍵通貨的社會中,只要文化願意改變,並加強將概念化為創新的基礎,構思能力就能促進榮景。一旦地方擁有廣大的人才庫、大批以創新為導向的企業、重要的研究中心,以及有助於冒險的商業與社會風氣,就能擁有較多的創新。
創意經濟
21世紀經濟的特徵包括:創新、對密集知識交流與技術轉移的開放,以及富適應力的全球技術性勞動人口。而知識則與勞動效率,或是天然資源相抗衡,成為經濟成長與財富創造的來源。
創意經濟是發展經濟,甚至城市的平台,而它的核心涵蓋三大領域:
․媒體與娛樂業
․藝術與文化遺產
․創造性企業對企業服務
由於後面這些領域能增加每樣產品或服務的價值,因此或許是最重要的。而在較廣泛的經濟,還有形成所謂的「體驗經濟」(experience economy)中,尤其是設計、廣告與娛樂得以激發創新。這不僅使城市變得更引人入勝,也使藝術家逐漸習慣提供創造力。
創意經濟涉及四種「創意產業」的創造性產品交易:
․版權業:諸如廣告、電腦軟體、攝影、電影等以製造著作權為主要產品的產業
․專利業:諸如製藥、電子、資訊技術、工業設計、工程等,創造或買賣專利的產業
․商標業:仰賴保護自身商標或品牌的各式各樣創意企業
․設計業:倚靠個人設計的五花八門創意企業
在舊經濟中,由於輸入日漸稀少,成本相對增加,因此隨著生產規模提高,報酬也開始下降。而在創意經濟裡,則毫無限制:從構思更多創意,並激發促成更多交易的後續創新中,報酬可能不斷增加。
協調軟體資產
在城市聲譽的經營上,正開始產生劇變。如同我們在「創意、設計或藝術價值」的眾多研究中所見,無論是設計、生態、藝術、文化提倡者,或是軟體基礎建設專家,如今都比較不需要主張自身工作的「價值」。眼前相關辯論已轉移至:「設計不良要付出什麼代價?」、「不將藝術融入城市發展要付出什麼代價?」、「缺乏文化意識與對多元性的了解,究竟要付出什麼代價?」,或是「如今缺乏環保意識要重新付出什麼代價?」等。現在風水輪流轉,設計、藝術或環保團體毋需再證明自身的正當性,反倒是那些並未大幅提升設計品質,或是在城市發展上運用藝術手法的人,才需要解釋「為何不這麼做」。
圖像學(Iconics)
在人們幾乎沒有心靈空間的注意力不足時期,城市領導人需要了解,如何精心安排「自我圖像」(the iconic),以使自家城市保持領先。如今城市藉由「圖像化地」(iconically)呈現自我來競爭,而成功可能取決於如何精心安排他們的「自我圖像」。所謂圖像(icons),就是具有強烈不辯自明性,並能激發想像力、令人驚奇、促成挑戰,同時引人企盼的方案或創舉。多數令人難忘的事物都是實體,人人都能看到,能不斷喚起人們的記憶,你一眼就會注意到它。而要達到這個目的,最強而有力的往往是藝術手法。自我圖像遲早會立即吸引人們的目光,並產生象徵性,例如北京的奧運設施、上海浦東的開發,或是台北101大樓。雖然最令人難忘的圖像是實體,但它可能是具體、有形,也可能是無形、看不到的,如建築、活動、傳統、市內的重量級組織總部、某人與一座城市的關聯,或是如奧運、世界博覽會等計畫或活動,都可能具圖像化。甚至當城市擁有許多環環相扣的聯想,形成強大的合成圖像時,也可能具有圖像化。因此,當我們提及「巴黎」、「倫敦」、「紐約」、「東京」,或甚至「杜拜」時,一大串聯想便會浮現腦海。而象徵性創舉透過構思與象徵的力量,得以跳過冗長的了解過程,並避免大費脣舌的解釋。由於傳播需要與地方、當地傳統及特色相連結,因此圖像化的作業無法一成不變,並加以模仿。
設計意識(Design awareness)
對於設計的看法,也從視設計為裝飾、可有可無的玩意兒,或是附加物,變成視它為不可或缺的要素。最起碼,圖像狂熱大大促進了有關設計標準的討論。而對品質與深思熟慮的設計漫不經心,只會減少城市的資產基礎。至於在良好的設計上投資,則會創造經濟與社會價值。以建築或地方的整個壽命來衡量,它並不會增加成本,但會激發文化辯論。 「環保意識」(‘Eco-awareness’)
對環保意識的看法,更由「有也不錯」,改為「絕對必要」。它不再是無聊環保鬥士,或是崇尚自然者的專屬領域。至於那些最強烈擁護環保意識的人當中,正有城市領導者需要吸引到當地的人。對永續性毫不在乎的城市,在其他各方面也同樣缺乏競爭力。而在流動的專業人士間,則深深渴望著重新與自然連結、回饋這世界,並信守實踐永續性的諾言。
藝術與藝術性思維(Art and artistic thinking)
在以創意與想像力為基礎的經濟中,藝術的種種關聯顯而易見。除了科學外,藝術是少數能名正言順發揮想像力的領域之一。而我們從中所得到的教訓,就是發自藝術最強烈的訊息,或許正是藝術性思維。至於藝術主張的路線,也由去聽交響樂「對你有好處」等,反映了開化與教育使命的典範思維向外轉移。接踵而來的概念則是,只要有文化活動或文化建築,就能吸引人。隨後人們體認到,新建或整修過的建築能成為一個地區的活化要素。而與這大同小異的,便是人們衡量起藝術的經濟影響。現在大家認清,藝術有包括社會影響在內的多重影響……如今這概念一路延伸,進而了解到:當我們進入感官、經驗與創意年代時,藝術思維會產生最大的影響。
而這遠遠超越了「藝術身為城市發展戲目一部分」的老生常談,藝術有助於建立目標、促進城市的形象,並產生經濟影響等,凡此種種不一而足。無論是設計、媒體、藝術或零售都正在融合,但藝術究竟是獨立、批判性的活動,還是商業、娛樂與附屬性社會事務,則始終存在著爭議。
氣氛與經驗(Atmospherics and experience)
諸如城市氣氛等問題,並未由任何特定的部門負責。而氣氛則是由構成都市的感官經驗所形成,就像經濟狀況般,需要加以檢討、管理與監督。它們是地方認知中舉足輕重的一部分,並能決定一個地方的成功機率,而不良的氣氛或許會降低城市的可投資性。不過,城市卻個別看待諸如安全顧慮、噪音或垃圾等形成整體氣氛的層面,並分別加以處理。而這忽略了事物與中間細節間的關聯及關係,好比高品質設計如何能減少犯罪等。
城市領導人在思考氣氛時,需要從心理層面來看當地城市,猶如他們可能設想如自家等個人環境的方式般。而城市,尤其是以較全球性規模運作的城市,則需要執行既富激勵性,又能提供反省的棘手策略。它不但需要有家的感覺,使人感到自在心安,同時也要令人振奮、內心充滿渴望,並產生動力。
城市在尋思氣氛時,需要發展一套不同的語言,而這將能促成不同,甚至非傳統的對策。你所探討的不是土地利用、規畫區域,或是旁道,而可能是:我的城市富激勵性,還是令人沮喪?它激發的是渴望還是冷漠?它使感官活絡還是變得遲鈍?它建立了市民的驕傲,還是令人退避三舍?
聯想的豐富性與製造共鳴(Associational richness and resonance creation)
在資訊世界裡,超載的訊息需要明確、清晰地傳達。多數城市鮮少有深入的外部認知,因此愈往前進,就變得愈茫然,也愈無法聚焦。
當你能命名一座城市,洶湧而至的關係與聯想便如巴黎的紐約般,層層呈現在世人眼前,而認知也接踵而來。它們共同創造了一個故事,這一切都成為現實與認知的綜合體。整體來說,城市是成串的聯想,並擁有從實質到無形、故事、形象、產品,或甚至概念的種種涵義。
激發聯想不僅複雜,也需要耗費很長的時間。巴黎花了三十年的時間,才使其藝術聲譽成熟,並以此為基礎,建立起自身與愛情的聯想,接著這達到延續了數十年的高峰期,如今卻又逐漸退燒。而聯想可能是負面的,並可能縈繞太久不去。如芝加哥與黑手黨老大艾爾‧卡彭(Al Capone)的聯想,便與當地的現況無關。城市要打破不樂見的聯想,就需要果敢與熱情。芝加哥意圖成為眾人眼中的綠化城市,就需要建立諸如千禧公園(Millennium Park),或是摩天樓綠色屋頂等引人入勝的地標,還有從垃圾回收到汽車共乘等,許多既不起眼,也不迷人的永續性創舉。
文化深度(Cultural depth)
某些地方有源自歷史的文化深度。而藉由確立特色、讓城市運用經年累月的古色古香感,以及靠市民自豪感所激發的信心,都能使歷史向前推進。它能賦予機構權威與可信度,如波士頓附近的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群聚學府般,變得具有自我強化能力。由於聲譽,尤其是教育界的聲譽需要長時間建立,因此不會輕易被新興的城市或機構所奪走。
另一方面,歷史也可能形成阻礙。人們可能緬懷往日,歌頌自身的歷史,但這並未留給野心勃勃的年輕人太多空間,讓他們自覺能創造未來。城市的權力結構可能阻礙初來乍到者,對新構想的保守態度或許會根深蒂固,接踵而來的可能是傲慢自大。至於其中的挑戰,正在於睿智地利用傳統與歷史。
如果夠果敢,縱使是新興地區,也能建立文化深度。當你檢視近百年的兩大全球創新浪潮時會發現,電影與媒體產業,還有資訊科技經濟組織,都在洛杉磯與矽谷等新興地區生根。
創新與歷史可能難以並存,舊城市的挑戰在於,就未來的競爭優勢而自我調適。就像綠色新摩天樓般,特別是綠色出現在實質環境中時,綠色產品便是一個領域。
建立網路的能力(Networking capacity)
在歷史上這是前所未見的第一次,大小與規模不再重要。大城市不再必然擁有優勢,這為許多只要與全球接軌的次級城市製造了機會。的確,由於建立網路困難,交易太過麻煩,加上流動的容易度受限,因此如今規模反倒可能成了劣勢。總之,生活品質還不夠好。這也正是為何在世界最佳城市調查中,諸如哥本哈根、蘇黎世、斯德哥爾摩、溫哥華等地始終名列前茅。其中多數雖只有不到兩百萬居民,但卻能行動自如、出入方便,網路也四通八達。
任何地方的任何地點只要鍥而不舍、具備巧妙的連結性,並富有遠見,無論是僅有微不足道的利基,或是較重大的優勢,都可能成為世界中心。
而克服人才流失的方式之一,便是培養,並促進地方化關鍵多數能獲得的超強利基。在全球化的市場中,城市是可以小些,但必須具備競爭力,好在全球運作。
城市可以在創意界裡,藉由攻占想像力版圖來壯大自身的力量。它可以成為活動的中心地、重要實體的總部,或是令人聯想起他人嚮往的地區。
由於在我們的認知裡,建立網路是以開放性的方式來聯繫,因此「網路」(networks)與「建立網路」(networking),都成了主要具有正面涵義的真言。然而,由於網路太緊密,具有封閉性或自我參考性,只能嘉惠那些身為團體一分子的人,因此可能有反效果,而這正降低了創造力。
溝通及語言技巧(Communication and language skills)
最後,城市要進行全球性運作,就需要高度的語言能力。這也正是為何如阿姆斯特丹,或是鹿特丹等城市能提高自身份量的緣故之一。
城市領導人需要了解這種種層面。但整體而言,他們並未做到這點。那不是丟給行銷人員去做,就是遭到遺忘,而被歸入「太模糊,或難以處理的檔案盒裡」。
〔代序〕營造一個普遍存在創意的城市
◎文/周錫瑋
《創意城市:打造城市創意生活圈的思考技術》是Charles Landry書寫其改造歐洲城市經驗的著作,書中網羅全世界重要案例作為基礎,提出治理城市的典範,稱之為「創意城市」。
錫瑋在閱讀本書原文後,心欽羨之、意嚮往之,認知打造宜居的環境,需要創意,以創意治理城市會衍生出不同的經驗模式,進而形塑新的文化。以淡水河整治為例,河川的淨化,其實是價值觀重建的過程,當河水被整治乾淨了、環境打造好了之後,目睹乃至參與整個過程的居民,心態會隨之改變,對生活和生命的質感與境界亦隨之提升與擴張,過程中創意因子及元素的激盪和累積,也能使「消費經濟」轉化為「體驗經濟」,進而延展商機與產值的深廣度。
本書作者以創意突破框架的思維與作為,將帶領讀者進入歐洲城市面對「後工業」的城市改造運動,並且目擊Charles Landry曾經在歐洲打造的種種奇蹟。過去15年來,世界各地的城市已有戲劇性的轉變,在這全球性的新動能中,無論大小城市都需要重新評估並省思現今所面臨的問題與契機。感謝城邦出版集團馬可孛羅文化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創意城市:打造城市創意生活圈的思考技術》翻譯出版,讓廣大的讀者得以共享這本充滿創意點子的好書!
快樂,是錫瑋勾勒北縣遠景的起點,也是終點。營造臺北縣成為創意城市,也是文化創意產業的發生地,讓北縣不僅是藝術家生存之地,更是一個普遍存在創意的城市!
延伸內容
與創意生活在一起的城市
◎文/劉維公(東吳大學社會系專任副教授)
觀念的力量
當我答應出版社為《創意城市》寫序的時候,就在想要如何讓台灣的讀者瞭解到這本書的重要性。在台灣,創意城市已經不是一個完全陌生的字眼,早有不少的研討會、媒體報導、出版品等,介紹了創意城市這個二十一世紀非常興盛的城市發展趨勢,讀者老早就接收了許多相關的資訊。然而,本書既沒有大量引人入勝的圖片與插畫,也沒有幽默風趣的旅遊雜記內容,那麼,它還能夠引發什麼樣的興趣,讓讀者想要閱讀這本書?
我相信,當讀者採取「觀念的力量」(the power of ideas)這個角度進行閱讀的時候,將會深深地喜歡上這本書。創意城市的打造,迫切需要的不是鋼筋水泥,而是觀念想法。創意的出現一開始都是觀念的轉變。在每個國際知名的創意城市案例中,不論是在西方或是在東方,包括倫敦、巴塞隆納、哥本哈根、都柏林、東京、曼谷、杜拜等,我們都可以發現到,真正讓人對這些城市感到讚嘆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它們推動了讓人刮目相看的大型硬體建設,或是規模驚人的開發案,而是因為這些城市擁有其他城市所沒有的新觀念。觀念的力量讓創意城市壯大、巨大、進而偉大。
在新世紀,城市的競爭必須比「觀念」、比「想法」。每個創意城市都會提出新的觀念,用觀念建立競爭力的優勢條件。創意的觀念之所以能夠產生源源不絕的競爭能量,是因為這些觀念提出了深刻打動人心的前瞻願景與人文價值,讓市民有強烈的共識,積極採取行動,共同來實踐這些理想。由於創意城市的出現,人們才知道,城市的生活可以是樂活的、慢活的、幸福的、健康的、永續的、風格的……。人們渴望生活在創意城市,因為他們可以享受更為優質的理想生活方式。
創意的生活
每一個創意的城市都是一個「觀念的城市」(the idea city)。創意城市勇於嘗試新觀念瞭解問題與解決問題,在新觀念的帶領下,啟動城市的變革。創意城市用新觀念去改造城市,樹立新的城市發展典範,成為其他城市競相仿效的對象。
如何與創意的觀念力量結合,已經是當代每個想要提高競爭力的城市的必要課題。世界各地有越來越多的城市投入到此一發展的趨勢之中。台灣的城市當然也不例外。然而,在台灣,人們逐漸體會到,想要打造一座美麗的創意城市,光是靠成立大大小小的推動委員會、規劃五花八門的建設方案、或是舉辦熱熱鬧鬧的活動事件,絕對是無法達成目標,反而是適得其反,造成城市的去創意化。
創意城市的推動本身即需要新的觀念。創意城市的形成靠的不是魔法,而是正確的方法。台灣極迫切需要創意城市的推動指南,從觀念上導正錯誤的發展方式。對於關心台灣城市發展的人,Charles Landry的《創意城市》是一本極具參考價值的著作。作者Landry不僅擁有令人欽佩的學術涵養,能夠提出精闢的見解想法,以及紮實的學理分析,同時還有相當豐富的實務經驗,在全球各地擔任諮詢顧問、計畫案規劃等相關的工作。在創意城市的全球發展熱潮中,本書作者Landry扮演著幕後的推手,具有舉足輕重的專業權威地位。有興趣的讀者可以上Landry所設立的網站COMEDIA,獲得更多更詳細的相關資料。COMEDIA的網址是https://www.comedia.org.uk。
本書是推動創意城市的工具書,實務導向是Landry撰寫本書的基本出發點。書中的內容除了闡釋創意城市的基本內涵之外,更大的篇幅是在說明創意城市推動實務工作的重點項目、策略方法、執行步驟等。為了讓讀者能夠更充分地掌握到書中的論點,Landry大量的引用實際的創意城市案例,同時提出創意城市的等級、評鑑指標等有助於推動工作操作的概念工具。
我個人認為,本書的中心思想在於創意生活圈(the creative milieu)(參考第六章)。創意城市永續發展的基底不是在於大有為的政府或是具有強烈企圖心的政治人物,也不是在於仰賴城市的大企業、大資金,以及大建設,而是在於創意的因子深植於人們的城市日常生活之中。如果一個城市可以讓人在生活中,隨時接觸到創意,體驗到創意,以及發揮到創意,這個城市將擁有其他城市望塵莫及的創意優勢。Landry主張,城市必須在軟硬體的基礎建設上,營造能夠讓創意觀念滋養的生活圈。讓創意在城市的生活中找到生命力(vitality)與活力(viability),讓人們與創意生活在一起,是推動工作的當務之急。
在台灣,創意城市的推動往往變成是搞大型的硬體建設,而不是發揮觀念的力量;創意往往變成是表面熱鬧的活動,而不是鑲嵌在生活之中。本書將有助於提升台灣對於創意城市的理解深度。透過這本書,台灣可以學習到國外許多值得仿效的規劃概念與作法,不僅可以打開原本偏狹的視野,更可以破除既有的錯誤思維。想要推動創意城市的人,都應該人手一本《創意城市》。
作者資料
查爾斯.蘭德利(Charles Landry)
出生於1948年,先後在英國、德國、義大利接受教育。1978年創立「傳通媒體」(Comedia),擔任執行長。「Comedia」被譽為歐洲最具權威的文化創意規畫諮詢機構,其宗旨在於藉由激盪想像力與新的思維激發城市創意潛能,使城市完美地結合傳統與創新,並兼顧到城市的獨特文化與全球化趨勢,創造出具有競爭力的”創意城市”。 多年來,蘭德利與他的團隊跑遍全世界,推展了無數的專案;他在全球45個國家發表過演講,包括:阿爾巴尼亞、澳洲、保加利亞、加拿大、杜拜、芬蘭、德國、挪威、比利時、瑞典等等。近幾年,則專注於輔導亞洲國家推動城市的創意發展。例如,日本、中國、香港和台灣等。 Landry擅長於幫助城市改變它們的想法,並且具備相當多的實務經驗;他不但能刺激城市本身的創意,使城市能轉變自己,同時發展未來的想像潛力。 著作有: 《創意城市》(The Creative City: A toolkit for Urban Innovators ,2000)、《城市建設的藝術》(The Art of City Making,2006)、《掌握先機:複雜年代的都市生活》(Riding the Rapids: Urban Life in an Age of Complexity,2004),以及與菲爾.伍德合著的《跨文化城市:多元文化的優勢》(The Intercultural City: Planning for Diversity Advantage,2007,)、與和馬克‧派克特(Marc Pachter)合著的《文化十字路口》(Culture @ the Crossroads ,2001)等書。 其中《創意城市》自2000年出版至今,一直持續再刷不輟。
基本資料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