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內容簡介
◆2003年巴瑞獎年度最佳英國犯罪小說!
◆《愛爾蘭時報》書榜第一名!
◆《週日泰晤士報》書榜TOP5!
生者與死者,一起站在蒼白冥途上。
我以為他們離開了,但是他們在等待。
他們一直都在我們身邊,除非正義得到伸張,否則不會瞑目。
那就是蒼白冥途,
是正義得道之處,是生者與死者並肩同步的地方。
古早的惡魔、嶄新的暴行,真相,就在生死交會的蒼白冥途上……
南卡羅來納州一名黑人因涉嫌強暴和謀殺年輕的白人女子而即將面臨死刑判決,律師艾略特.諾頓相信這位黑人青年的清白而挺身而出,卻遭當地居民私刑攻擊,使得調查與辯護工作陷入僵局。諾頓轉而向好友私家偵探查理.派克聯繫,請求協助追查命案的真凶,為了忠於自己的信念,派克不得不拋下懷孕待產的妻子瑞秋,前往這塊白人與黑人埋下世代仇怨的土地尋找真相。
誰知迷離的事件背後包藏著另一樁駭人聽聞的殘酷血案,派克毫無防備地正朝布好的陷阱走去……這段旅程充斥著狂熱又詭異的復仇手段,威脅著派克的愛人、未出世的孩子,以及他自己的靈魂,除非他找到埋藏在最最陰暗處的真相,否則這將會是一場擺脫不去的夢魘……
然而,真相就在生者與死者的交會之處,那條蒼白冥途上……
【好評推薦】
◎約克夏晚報
「約翰.康納利的小說都應該要附上一紙官方的健康警告書!會讓你的心臟狂跳、呼吸窘迫,然而讀至最後一頁時,你會感覺虛脫無力並迫切期待他的下一本書!這就是康納利作品的力道!《蒼白冥途》是一本令人毛骨悚然、坐立難安的讀物。康納利筆下的世界使但丁的《地獄》相形之下猶如公園裡的一場野餐。」
◎英國獨立報
「英美犯罪作品中最卓越的執筆者之一。本書將文學和詩作與毛骨悚然的恐怖合而為一。」
◎時代雜誌
「康納利將私家偵探的天性和本能,導向對於邪惡的感受力,且成為這本內容紮實的驚悚小說的中心所在。一個無庸置疑、不落俗套的故事……令人興奮卻又苦樂參半。」
◎好書指南
「令人毛髮直豎卻又難以釋手……詩般的文體和快動作場景中間或出現的對白極其亮眼。」
◎都柏林週日商業郵報
「使人毛骨悚然的書……確立了康納利在新浪潮犯罪小說寫作的重要地位。」
◎愛爾蘭時報
「陰鬱的氛圍,險惡的故事。」
導讀
驚悚的滋味 ◎文/冬陽
若要論近兩、三年來在台灣最熱最夯的漫畫,莫過於以葡萄酒世界為背景的《神之雫》了,融合製酒、品酒知識加上美形畫風,掀起的閱讀風潮從日本一路席捲到台灣,其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應屬故事中兩位主角神咲雫與遠峰一青在品飲葡萄酒時,將原屬於味覺與嗅覺的感受轉換成言語的描述,透過漫畫的表述形式進而勾勒出一幅讓人目眩的畫面,或是一段動人心弦的故事。
這類「美食漫畫」創作在日本已有好一段時間,九○年代紅極一時的《將太的壽司》更是筆者學生時代特別的回憶,雖然其內容不脫少男漫畫力爭上游、一路過關斬將(且循序漸進地提升功力,不會一開始就遇到大魔王)、危急時偶有貴人相助云云公式化劇情,但在美食節目還沒全面進駐有線電視頻道的那個年代,三五好友吃飯時總會七嘴八舌的仿效漫畫的對白:魚肉在我的舌頭上蹦跳著、濃稠的醬汁滲入我每一顆味蕾之中、融化的油脂在嘴中肆無忌憚的漫溢等等……一邊配合著肢體語言陳述,那畫面現在回想起來還真有些搞笑又三八。
有趣的是,如此一來,那些從沒啜飲過的紅酒、不知魚名的生魚片壽司,腦海裡突然湧現了酸甜苦辣鹹冷熱之外的知覺,唾液倍增,食慾悄悄開啟,彷彿近在眼前伸手就能取之入口,體會如嘉年華會般熱鬧繽紛、化妝舞會般神祕鬼魅,或宛如置身傳來潺潺流水聲的幽幽森林之感。
透過文字,將主觀且難以言喻的感受具象為多數人能理解的情境,畫面油然而生,情緒隨之牽動,這不僅僅是文字修辭上的技巧展現,更是考驗陳述者的轉化功力,傳遞飲食的美好滋味,讓人心生想望。
美食的滋味如此,那驚悚的滋味該如何描繪?
驚悚同樣來自個人的主觀意識,我們或可從瞳孔張縮、呼吸心跳的緩急來記錄;也可以從人物的行動或場景來描述,諸如不知從何傳來的腳步聲、逼近的黑影與呼吸氣息等等。
如此「直觀」的驚悚,是早期小說與電影中常見的橋段、特寫,加上張力十足的襯底音樂,是希區考克式的驚悚風格。這種讓人腎上腺素飆升的敘事情境試圖營造出「感同身受」的氣氛,但始終停留在旁觀者的立場,只要闔上書本、關掉電視、走出電影院,就可以回到正常又安全的世界,畢竟絕大多數人都不想經歷那段令人神經耗損的遭遇。
然而,這類犯罪驚悚故事也同前述的美食漫畫般,有了新的說故事方式,展開新的演化。
約翰.康納利就是其中一位擅說故事者,將犯罪驚悚小說中的死亡、犯罪與正義加以實境化。
從處女作《奪命旅人》開始,康納利塑造了一位遭逢人生巨變的角色查理.派克。派克原是個紐約警探,家有貌美的妻子與年幼可愛的女兒,在一次與妻子的爭吵後離家買醉,返家時只見兩具冰冷的屍體橫陳屋內,臉皮慘遭凶手剝除……派克自此退休,離開警界當起私家偵探,踏上尋凶之路。由於工作經歷與自身悲慘的遭遇,派克不時見到妻女及其他受害冤者的身影,那究竟只是夢境所見還是他具有超自然的靈異能力?對派克而言,只要能揪出真凶,這已無分別……
康納利的書寫已跳脫出類型寫作慣常保有的「寫實」框架,就像品味一瓶醇美的葡萄酒,優異的風土條件與釀造技術是酒體原本具有的元素,但在一流品鑑者的描述中,必得跳脫出常人較難理解的技術與知識門檻,哪怕是缺乏科學、量化的說法,卻能更精準地表現其特出美好,就值得突破顛覆。因此,將超寫實的靈異元素加入寫實犯罪驚悚小說中,約翰.康納利雖非第一人,但肯定是近代英美小說家當中最成功的一位。
康納利成功的因素之一,來自「用如詩的文字描繪黑暗的邪惡」。就以書名《蒼白冥途》(The White Road)來說,除了取自T. S.艾略特的長詩〈荒原〉中代表的隱喻外,更藉由故事中的人物口中說出這條理應不存在的一條路的意涵:
「就在第五天,」他說,「在他們將我綁在落馬栓上時,我看到蒼白冥途。柏油路發亮,接下來就好像有人把世界倒頭翻了過來一樣。黑暗成為光亮,黑變成白。我看到眼前的道路以及工作中的人,敲打著岩石,監獄人員把口中咀嚼的菸草吐在地上。
「我也看到別的。我看到游移在他們之間的人影,女人和孩童,老人和少年,還有脖子上套著繩索,身軀上有彈孔的人們。我看到士兵、黑夜騎士,還有穿著上好衣服的女人。我全看到了,先生,生者與死者,並肩一起站在蒼白冥途上。我們以為他們離開了,但是他們在等待。他們一直都在我們身邊,除非正義得到伸張,否則不會瞑目。那就是蒼白冥途,先生,是正義得道之處,是生者死者並肩同步的地方。」
那條蒼白冥途,是只存在一個老眼昏花的敘述者想像之中,還是他意外看到了不屬於這個世界的景象?亦或有其他可能?
我們不妨從故事的第一頁細細讀起,看一個精采的故事,一嚐可能是你從未感受過的驚悚滋味。
若要論近兩、三年來在台灣最熱最夯的漫畫,莫過於以葡萄酒世界為背景的《神之雫》了,融合製酒、品酒知識加上美形畫風,掀起的閱讀風潮從日本一路席捲到台灣,其中最讓人津津樂道的,應屬故事中兩位主角神咲雫與遠峰一青在品飲葡萄酒時,將原屬於味覺與嗅覺的感受轉換成言語的描述,透過漫畫的表述形式進而勾勒出一幅讓人目眩的畫面,或是一段動人心弦的故事。
這類「美食漫畫」創作在日本已有好一段時間,九○年代紅極一時的《將太的壽司》更是筆者學生時代特別的回憶,雖然其內容不脫少男漫畫力爭上游、一路過關斬將(且循序漸進地提升功力,不會一開始就遇到大魔王)、危急時偶有貴人相助云云公式化劇情,但在美食節目還沒全面進駐有線電視頻道的那個年代,三五好友吃飯時總會七嘴八舌的仿效漫畫的對白:魚肉在我的舌頭上蹦跳著、濃稠的醬汁滲入我每一顆味蕾之中、融化的油脂在嘴中肆無忌憚的漫溢等等……一邊配合著肢體語言陳述,那畫面現在回想起來還真有些搞笑又三八。
有趣的是,如此一來,那些從沒啜飲過的紅酒、不知魚名的生魚片壽司,腦海裡突然湧現了酸甜苦辣鹹冷熱之外的知覺,唾液倍增,食慾悄悄開啟,彷彿近在眼前伸手就能取之入口,體會如嘉年華會般熱鬧繽紛、化妝舞會般神祕鬼魅,或宛如置身傳來潺潺流水聲的幽幽森林之感。
透過文字,將主觀且難以言喻的感受具象為多數人能理解的情境,畫面油然而生,情緒隨之牽動,這不僅僅是文字修辭上的技巧展現,更是考驗陳述者的轉化功力,傳遞飲食的美好滋味,讓人心生想望。
美食的滋味如此,那驚悚的滋味該如何描繪?
驚悚同樣來自個人的主觀意識,我們或可從瞳孔張縮、呼吸心跳的緩急來記錄;也可以從人物的行動或場景來描述,諸如不知從何傳來的腳步聲、逼近的黑影與呼吸氣息等等。
如此「直觀」的驚悚,是早期小說與電影中常見的橋段、特寫,加上張力十足的襯底音樂,是希區考克式的驚悚風格。這種讓人腎上腺素飆升的敘事情境試圖營造出「感同身受」的氣氛,但始終停留在旁觀者的立場,只要闔上書本、關掉電視、走出電影院,就可以回到正常又安全的世界,畢竟絕大多數人都不想經歷那段令人神經耗損的遭遇。
然而,這類犯罪驚悚故事也同前述的美食漫畫般,有了新的說故事方式,展開新的演化。
約翰.康納利就是其中一位擅說故事者,將犯罪驚悚小說中的死亡、犯罪與正義加以實境化。
從處女作《奪命旅人》開始,康納利塑造了一位遭逢人生巨變的角色查理.派克。派克原是個紐約警探,家有貌美的妻子與年幼可愛的女兒,在一次與妻子的爭吵後離家買醉,返家時只見兩具冰冷的屍體橫陳屋內,臉皮慘遭凶手剝除……派克自此退休,離開警界當起私家偵探,踏上尋凶之路。由於工作經歷與自身悲慘的遭遇,派克不時見到妻女及其他受害冤者的身影,那究竟只是夢境所見還是他具有超自然的靈異能力?對派克而言,只要能揪出真凶,這已無分別……
康納利的書寫已跳脫出類型寫作慣常保有的「寫實」框架,就像品味一瓶醇美的葡萄酒,優異的風土條件與釀造技術是酒體原本具有的元素,但在一流品鑑者的描述中,必得跳脫出常人較難理解的技術與知識門檻,哪怕是缺乏科學、量化的說法,卻能更精準地表現其特出美好,就值得突破顛覆。因此,將超寫實的靈異元素加入寫實犯罪驚悚小說中,約翰.康納利雖非第一人,但肯定是近代英美小說家當中最成功的一位。
康納利成功的因素之一,來自「用如詩的文字描繪黑暗的邪惡」。就以書名《蒼白冥途》(The White Road)來說,除了取自T. S.艾略特的長詩〈荒原〉中代表的隱喻外,更藉由故事中的人物口中說出這條理應不存在的一條路的意涵:
「就在第五天,」他說,「在他們將我綁在落馬栓上時,我看到蒼白冥途。柏油路發亮,接下來就好像有人把世界倒頭翻了過來一樣。黑暗成為光亮,黑變成白。我看到眼前的道路以及工作中的人,敲打著岩石,監獄人員把口中咀嚼的菸草吐在地上。
「我也看到別的。我看到游移在他們之間的人影,女人和孩童,老人和少年,還有脖子上套著繩索,身軀上有彈孔的人們。我看到士兵、黑夜騎士,還有穿著上好衣服的女人。我全看到了,先生,生者與死者,並肩一起站在蒼白冥途上。我們以為他們離開了,但是他們在等待。他們一直都在我們身邊,除非正義得到伸張,否則不會瞑目。那就是蒼白冥途,先生,是正義得道之處,是生者死者並肩同步的地方。」
那條蒼白冥途,是只存在一個老眼昏花的敘述者想像之中,還是他意外看到了不屬於這個世界的景象?亦或有其他可能?
我們不妨從故事的第一頁細細讀起,看一個精采的故事,一嚐可能是你從未感受過的驚悚滋味。
作者資料
約翰.康納利(John Connolly)
一九六八年生於愛爾蘭都柏林,經歷豐富,曾擔任過記者、酒保、服務生、倫敦哈洛德百貨公司的雜工、地方公務員等等。他曾於愛爾蘭三一學院修習英語,並於都柏林市立大學主修新聞學,之後五年在愛爾蘭時報擔任自由記者。 一九九九年,康納利以《奪命旅人》出道。這本驚悚小說以追查殺死妻女真凶的退休警探帕克為主角,創下了英美版權史上第二高價的新人預付版稅紀錄,令康納利成為夏姆斯獎首位非美籍得獎者,並奠定其「愛爾蘭驚悚大師」之地位。 二○○三年以《蒼白冥途》獲得巴瑞獎年度最佳英國犯罪小說。此後十年間又陸續榮獲阿嘉莎獎、愛倫坡獎、安東尼獎等國際大獎肯定。 康納利才華洋溢,左手寫驚悚,右手跨領域、跨類型書寫。二○○六年出版的首部獨立作《失物之書》,內容融合童話、驚悚、成長故事、恐怖元素、寓言體例,可說是一部陰森美麗的成人童話,也為康納利的寫作生涯開啟了全新篇章。另一獨立作《魔鬼的名字》則為康納利贏得「史蒂芬.金接班人」之譽。 作者網站:www.johnconnollybooks.com
基本資料
作者:約翰.康納利(John Connolly)
譯者:蘇瑩文
出版社:臉譜
書系:約翰.康納利驚悚小說作品集
出版日期:2009-01-15
ISBN:9789862350010
城邦書號:FR6304
規格:膠裝 / 單色 / 416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