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暢銷金句牌卡版】(全新完整譯本)隨書附贈52張「金句能量卡」
-
Rewire-神經可塑性:用神經科學突破行為模式迴圈,終結焦慮、恐慌和憂鬱,實現最佳的心理健康
-
我為什麼離不開?:高敏感、情感匱乏、習慣與屈從……識破有毒關係中九種掠奪伎倆與八種獵物特質,看清無法離開的原因,透過心像練習擺脫控制
-
如何好好告別生命:《斷食善終》3,一百九十個台灣個案接觸經驗、十八個故事分享,斷食自然往生的執行步驟與觀念釐清,臨終者最需要的善終指引
-
走在推廣善終的路上:國內外先行者與他們的創見,「增進醫學知識、提升死亡識能」的最佳指引(《斷食善終4》)
-
有一種愛是放手——《斷食善終》2,從第一手個案經驗、觀念迷思到法規醫療協同,拿回生命自主權,有尊嚴、無懼無憾的安詳離世
-
終活筆記ENDING NOTE,不留遺憾的人生四道備忘錄:道謝、道歉、道愛、道別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涼夏限量版】(暢銷500萬冊!英國心理諮商經典,附《蛤蟆先生清爽一下藏書卡》組)
-
請問財富‧無極瑤池金母親傳財富心法【暢銷紀念版】:為你解開貧窮困頓、喚醒靈魂的富足意識!
-
丁寧的轉念學:30個日常練習,培養轉念體質,逆轉能量與慣性,陪伴自己度過情緒風暴,人生不卡關
內容簡介
在唯識的原典中,波羅蜜的意思是從此岸到彼岸。也就是說,六波羅蜜是幫助一個人,透過反省、自律和實踐,讓潛能得以施展,智慧因之而開啟,去過清醒、有覺察力、能自我實現的生活。本書擷取唯識論中的六波羅蜜法,對增進適應力、發展潛能、保持樂觀乃至經營成功人生,提出具體方法和技巧,包括:
.從付出做起(布施):以豐富自我價值,充實情性生活,帶來身心健康。
.自我控制(持戒):能在多元的價值觀中,把握正確人生方向。
.培養耐力(忍辱):包括實現抱負的堅持,寬容忍耐的胸襟。
.力圖振作(精進):主動的責任和實踐,發展成堅毅力和後勁。
.定的修煉(禪定):透過定力的培養,建立周延的思考、冷靜的判斷。
.彈性思維(智慧):具備適當而不僵化的回應能力,能有效解決問題。
這六個精神成長的因素,提供現代人全新的生活態度,或謂六項精神體操。精神體操的觀念建立在它的實踐性和具體性上,努力學習和積極修煉,就能使生活品質提高,心靈生活水準提升,享受幸福人生。
佛教的信仰和修持,必須配合現代生活的需要,信仰和生活相融,才能做到「解」與「行」相應。唯識心理學提供了科學和清晰的解釋,讓修持者有清楚的實踐方法。其宗旨和重心,在發展一個人正向的性格、態度、情緒和優點,引導個人作正向的人生覺悟(正等正覺),找出有限生命的無盡希望。
作者資料
鄭石岩
宜蘭縣員山鄉人,政治大學教育學碩士,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研究,當過中學老師,也在大學任教多年,並擔任教育部訓育委員會常務委員,負責學校輔導及訓導工作,現已退休。從事心理諮詢與教學研究三十餘年,曾獲頒教育部輔導工作優良貢獻獎;七歲即接觸佛法,對佛學與禪學素有修持;半工半讀完成學業,務農做工經商,人生閱歷豐富,是融合心理學、教育學與禪佛學於日常生活應用的倡言人。他理論與實務並具,著作超過四十本,曾獲行政院新聞局優良圖書金鼎獎,是積極入世,以書文度人的最佳見證。每年有兩百場以上的演講,其著作在海內外廣受歡迎,自詡為踏實悅樂的生活者。目前研究與旅行是他的學習方式,寫作與演講是他的工作,助人與講經則是他的行持。
基本資料
作者:鄭石岩
出版社:遠流出版
書系:鄭石岩作品集-唯識心理系列
出版日期:2010-06-01
ISBN:9789573266488
城邦書號:A1200342
規格:平裝 / 單色 / 232頁 / 15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