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雙11寵粉購物節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宗教 > 基督教/天主教
默觀,看見生命的實相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內容簡介

默觀,是一種面對生命的全新態度! 對於人生的苦難和自我的陰影,人們通常會選擇這兩條路:對抗的路,以及逃避的路。然而,這兩條路都不是面對生命的最佳路徑。 選擇對抗,會讓人執著於控制與對立;選擇逃避的人則會被自我蒙蔽,因而被恐懼、憤怒和各種批判牽著走。於是,我們在人生的路上走得愈久,離生命的圓心就愈遠,許多人不知該如何面對人生的各種低潮與困境,也不知道該如何走下去。 其實,除了對抗與逃避,我們還有第三條道路可以選擇──默觀之路。默觀之路不是否認和丟棄,而是承認、尋回我們的陰影和苦難,接受現實生活中發生的一切,並且活出現實。唯有如此,才能帶來意識的改變和心靈的轉化,得到真正的平靜與自由。 在本書中,理查.羅爾神父以他擔任靈修導師四十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們,如何培養一種全新面對生命的態度──默觀的生活態度。在這個境界中,我們將學會保有「初心」,並藉由默觀祈禱淨化自己的心靈,擺脫先入為主的成見,以嶄新的眼光去看一切事物。我們也將瞭解「活在現實中」的真義,在真實生活中尋找神聖的空間,現實的苦難是靈性成長的基石,而生命的創傷,正是超越苦難的道路! 書中運用許多偉大思想家與宗教經典中的智慧,帶領我們從自我走向靈性,從片面、個別的「小胸襟」,融合進整合、宏觀的「大胸襟」,而這正是默觀祈禱帶給我們的美好贈禮。 透過本書,我們將看見自己生命的真實樣貌。 本書也將引領我們重返圓心,做回真實與完全的自己,然後在生命的實相中,結出豐碩、完整的靈性果實。 【內容特色】 .本書雖是神父所寫,但涵蓋了眾家思想智慧,任何宗教、甚至沒有信仰的人,都可以從中獲益。 .內容字字珠璣,值得一再深思、反覆咀嚼。本書可以獨自研讀,更適合用於讀書會的討論。 【專家推薦】 ◎李純娟(聖功修女會修女、靈修輔導) ◎張日亮(天主教輔仁中學校長暨神父) ◎鄭存琪(台中慈濟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劉錦昌(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聖經學院院長) (依姓氏筆畫排列) 【好評推薦】 「理查.羅爾的中肯,以及對基督宗教誠實的直言是很珍貴的,不但令基督徒省思,也會給讀者一股而回歸神聖的動力。」 ──李純娟,聖功修女會修女、靈修輔導 「對長期走在默觀道路上的修行夥伴,本書關於觀念上的澄清與正確態度上的分享,是極大的鼓勵與支持。希望透過閱讀本書,讀者都能收到理查.羅爾神父這份愛的禮物。」 ──張日亮,天主教輔仁中學校長 「此書難能可貴的地方在於,作者將豐富的學識與深刻的體驗融入福音引導中,『文字只是狀態的標籤,指月的手指』,在閱讀此書之時,感受到的是超越宗教的清晰與滿滿的感動。」 ──鄭存琪,台中慈濟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羅爾神父以輕鬆地談話的方式,一步步介紹闡釋默觀的本質及其對生命的影響,以及生命可以發生的改變及歸位,最終我們的生命將於寬恕、愛與平穩中,走向神聖之境。」 ──劉錦昌,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聖經學院院長 「本書教導我們如何學會看見、以嶄新的眼光去看、承認自己是初學者,以及開放自己接受生命的轉化。本書字字珠璣,值得一再深思,可以獨自研讀,更適合用於讀書會的討論。」 ──美國網路書店Bookfinder 「羅爾神父深入基督信仰和默觀意義的核心,本書值得推薦給所有想在靈性成長上追求更多的人。」 ──基督徒慈善組織Monos 「羅爾神父引導我們走向更深入的祈禱生命。對於那些剛開始接觸靈性成長的入門者,本書協助他們瞭解默觀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以及該怎麼做才不會阻擋追尋靈性的道路。」 ──《聖安道通訊》(St. Anthony Messenger) 「這是一本真正有幫助、值得一讀再讀的著作。根據羅爾神父的說法,真正的奧秘者所體驗到的,不是充滿比較、區別和評斷的神;相反地,他們體驗到的是充滿愛的擁抱。」 ──《心靈與生活》雜誌(Spirit and Life) 「本書中的挑戰與訊息並不困難,卻非常深刻。作者告訴我們要「要醒寤」,在萬事萬物中察覺到神的存在。」 ──《天主教圖書世界》(Catholic Library World) 「羅爾神父在書中以簡單的文字,向我們提出了一個高難度的挑戰:察覺到神的極致恩典,是建立在『現實』的基礎上。」 ──《門諾月刊》(The Mennonite) 「身為靈修指導與帶領避靜的導師,本書凝聚了羅爾神父的祈禱經驗與安撫人心的智慧精華。」 ──聖公會週報《教會時代》(Church Times) 「本書是來自羅爾神父的寶貴贈禮。透過流暢、鮮明的文字與發自內心的健康靈修道路,邀請我們一同進行靈性的成長。」 ──公益組織Resources Hotline 【目錄】 第一章 生命的圓心與圓周 第二章 充滿喜悅的願景 第三章 自我和靈魂 第四章 擦拭靈性的鏡片 第五章 不要改變生命的河流 第六章 歸返神聖 終曲與結論 省思指南

內文試閱

  我過去在亞伯奎基市中心住所的一條街外,就是遊民盤據、曬太陽的地方。我曾經在那裡的人行道上,清楚地看到一段才剛寫下的塗鴉文字。那段文字給我的震撼之大,足以讓我立刻衝回家,將句子抄錄在筆記上。那是這麼寫的:「我目睹人們多麼愚蠢地捍衛他們的一無所有──以將我們排除於外。真的,神在這裡不受歡迎。」我簡直無法想像是什麼樣的生活經驗,能讓這位塗鴉者寫出這樣犀利又坦誠的文字。我再度體會到,為什麼耶穌會認為那些被排擠的人能夠領先一步體會到他的訊息。文化帝國主義將人們劃分成主流的人與非主流的人、勝利者與犧牲者──而那些人通常已被排除在「非真實」之外。

  在神的統治下,萬物各得其所,甚至連那些破碎、不良的部分也一樣。除非我們打從靈魂深處承認這一點,否則我們只是延續外在政治與階級世界的排他系統而已。這種二元性的思考,從靈魂開始,然後轉向心智,最終顯現在街頭上。但是,真正的祈禱能斬除尚未綻放的謊言花苞。而那通常是透過淚水、順服或寬恕來體現。

  生活在這個消費主義的世界中,我們很容易得到「富貴病」──一種有毒、讓人看不清,並且更難進入圓心的疾病。被我們的皮囊所包裹的自我,往往是我們唯一認識的自我,而我們總是陷溺其中。心智與思想上的陷阱,和所謂酒鬼和妓女的「罪行」一樣,都是有毒而讓人盲目的。會陷入這種情況其實並不為過(雖然前者較難以辨別)。我們必須學會如何去「看」:在今日,真正的明辨乃是靈修的核心。

  我們要如何尋獲那些已然存在的事物?為什麼它那麼朦朧而難以看見?為什麼我們必須喚醒最深沉、最深刻的自我?我們該怎麼做?是透過祈禱和冥想嗎?還是透過靜默、獨處還有聖禮?答案是:以上皆是,但是最重要的方法是,活出我們的現實,並且完全接受它。這個解決之道聽起來很簡單,簡單到讓大多數人捏造出各式各樣的宗教儀式,以避免扛起自己那不光彩、平淡無奇且時時存在的十字架。

  我們找不到自己生命的圓心,是它找到我們。我們的心智是無法理解的。唯有當我們赤裸裸而自由的時候,我們才會伏服於真理面前。我們無法用思考讓自己進入新的生活,我們是藉由生活來進入新的想法。換句話說,環繞並穿越我們的現實的這段旅程,將引導我們抵達現實的核心,並在那裡見到最真實的自我和最真實的上主。

  相對地,最能清楚顯示出一個人缺乏圓心的,坦白說,大概就是他們很難相處。他們每一個自我的界線都必須要捍衛、協商或是被崇拜,包括他們的名聲、需求、國家、安全感、宗教,甚至他們支持的球隊。他們說服自己,這些界線是自己僅有的一切,因為那是他們身分認知的總合。如果你經常受到傷害或是被冒犯,你就知道自己把太多雞蛋放在這些脆弱的籃子裡。你幾乎無法傷害聖徒,因為他們活在圓心之內,無須去保護圓周的感覺與需求。而缺乏圓心的人,只能等待傷害發生。事實上,他們會創造悲劇,好讓他們覺得自己還活著。有人告訴我,人事工作耗費美國企業百分之八十的時間和精力。你甚至可以說,某種程度的默觀視覺,其實對於機構或是社會的效率是必須的。

  我相信,除了在上主之內,我們別無其他道路可以求得自己的真實身分。唯有在神的懷中,我們才能尋獲足夠的安全感、空間與驚人的自由,去做真實的自己、完全的自己、超越的自己,以及不足的自己。唯有當我們活在神之中、以神的眼光來看的時候,萬物才「各得其所」。其它的系統都藉由排除、驅趕、懲罰和保護,來為它們的成員(在完美意識形態或某種「純淨」中)找到他們的身分認知。為此,它們必須不斷地尋找、斥責汙染的元素。除了浪費許多不必要的時間和精力之外,這種努力還將我們與我們唯一的任務「愛和結合」隔絕開來。正如猶太教哈希迪克教派大師所教導的:「把髒東西往這邊掃,把髒東西往那邊掃,髒東西仍舊是髒東西。當你在那兒煩悶憂傷的時候,其實你可以為天堂的喜樂穿起一串珍珠。」

  我希望本書能幫助你串起美好的珍珠,而不是浪費太多時間在那兒煩悶憂傷。   默觀的秘密,就在於學會如何活在當下。所謂當下,並不是表面上看起來那樣空洞,也不是我們害怕、想像它可能是的模樣。試著去理解,一切就在眼前、就在此刻。當我們正確地過生活時,就意味著現在已然完備了,因為就在此時此刻,神以寬容而毫無責備的姿態與我們同在。當我們能夠體會、品嘗並且享受這一點時,我們就不需要再緊抓著它不放。此刻的下一刻,自然會有其獨有的滋味與享受。

  因為我們都沒有好好地品嘗自己的時間,我們的時間不飽滿、不真實,甚至也沒有被用心體驗,所以我們永遠感到不滿足。我們創造人工的滿足,然後努力緊抓不放。但是,一旦我們嘗到此時此刻的飽滿之後,就沒有什麼需要抓住不放了。神要不就存在於此時此刻,要不就根本不存在。隨著我們年紀漸長,我們傾向於想要掌控一切。我們需要去掌控每一個人、每一件事物、每一刻,然後才能感到快樂。如果「當下」從來不曾完整或是足夠,那麼我們將永遠都在瞎抓,甚至是上癮般或是著魔般地亂抓。如果你還在壓迫自己或是別人,那就是還沒有找到快樂的秘密。明白事物已然盡它所能的完好,知道這一刻已然盡它所能的完美。聖徒將之稱為「聖潔的當下」。

  我們沒有人能全然地處於當下,所以不需要有罪惡感。這是一個偶而會降臨的理想、開悟的時刻。但是我們確實知道,當我們仍在操縱、改變、掌控、或是修正時,我們就還沒有到達那一刻。算計的心靈是默觀的心靈的相反。前者是體系的想法,而後者則是聖神(聖靈)的想法。

  我用以下的祈禱文,引導自己和他人進入默觀的狀態:

保持靜默,並明白自己即為神。
保持靜默,明白自己。
保持靜默,明白。
保持靜默。
存在。

  想要更加地活在當下,就必須先進入更內在的空間,然後才能以更睿智、更明澈、更少的自我和更少的個人目的發言。我希望我能說「自我」其實並不壞。自我是必要的。唯一的問題是,我們文化的教導,讓自我成為唯一的遊戲。我們太認真地對待自我,然後以為這個私人的自我就是全部的真實。自我的本性,就是會為自己去試圖修正、定義、控制並確保一切。我們想要的是可預期性。但是,那會將我們鎖定在過去,讓過去成為現在,使我們困在重蹈覆轍中,於是什麼新鮮事物都不會發生了。

  宗教性的自我中心,是確保正確性,以及想要掌控。要放棄那一點,可需要重大的手術切割才行。我們必須先放棄一個渺小的「我」,一個真實的「我」才能誕生。如果我們全然地活在渺小的「我」之中,簡單來說,就不會產生愛。在那裡,愛幾乎是無法存在的。渺小的「我」只知道透過比較、形象以及外貌來認識自己。然而,只要我們不斷地在與他人比較、區分,我們就不可能彼此相愛。我們只會彼此評斷。而一旦進入評斷模式(較高/較低、較好/較差),我們就無法去愛。渺小的「我」不允許愛自由地綻放,它茂密綻放的是控制、比較還有競爭──這一切都會讓我們對愛盲目。

  如果生產和消費就是我們唯一玩的遊戲,那它們就會在我們的現實之中逐漸地實體化。沒錯,那是個虛假的現實,但是隨著我們年齡增長,它對我們而言會變得越來越真實。如果等到我們年近半百時,仍舊相信生產與消費是真實的世界、也是唯一的世界的話,我們幾乎就無路可逃了。如果我們一直活在一個比較、區分、評斷和控制的生命中,那就需要重大的意識轉換,才能學習到如何放開這虛假的現實。輸/贏是大多數人唯一理解的遊戲。我們有一種持續不斷、無法撤除的需求,要去主宰、控制一切,這讓我們在雙贏(贏/贏)的情況下無法感到喜悅。愛與自由無法存在於這種自以為是和算計的心靈之中。當我們活在自我之中,就是將自己的需求凌駕於真實之上;但是當我們活在神的面前時,就是等待真實的現實對我們提出請求。

作者資料

理查.羅爾(Richard Rohr)

美國的方濟會神父,也是百萬銷售作家和國際知名的演說家。一九四三年出生於堪薩斯州,一九七○年晉鐸,一九八七年在新墨西哥州的阿布奎基市創立了「行動與默觀中心」(Center for Action and Contemplation),目前擔任該中心的主任。 他至今已出版二十多本著作,包括極受好評的《踏上生命的第二旅程》、《默觀,看見生命的實相》與《放下對立,遇見喜樂的內在世界》。他經常造訪世界各地演講,講授主題包括基督宗教靈修學、政治與靈修、自然與地球保護、方濟神學、跨宗教對話、非二元思考以及九型人格。他也常受邀參加廣播節目,例如知名的「歐普拉節目」(Oprah and Friends)與「奧茲醫師秀」(The Dr. Oz Show)等等。 他運用多種不同平台來溝通以福音改變生命的世界觀,以許多影音教學和文章著稱,作品散見於各媒體,在《赫芬頓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也常見他的文章。

基本資料

作者:理查.羅爾(Richard Rohr) 譯者:王淑玫 出版社:啟示 書系:Soul 出版日期:2012-10-17 ISBN:9789867470720 城邦書號:1MA033 規格:平裝 / 黑白 / 240頁 / 15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