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媽媽是房子(法國千頁獎童書大獎)
-
兒科專業醫師陪寶寶健康長大!0~1歲嬰幼兒照護全寶典:從觀察、預防、照護到治療通通有解的育兒完全祕笈
-
校外教學到海底(國際十一項大獎肯定《校外教學到月球》系列作)
-
戒吃、戒抓,告別異位性皮膚炎(暢銷修訂版):台大過敏免疫風濕科權威醫師 生活、飲食止癢觀念、經驗分享
-
AI賦能新學力
-
火雞的感恩節
-
校外教學到火山(國際十一項大獎肯定《校外教學到月球》、金鴨子圖畫書獎《校外教學到海底》系列作)
-
活成自己的光
-
幫助每個孩子學習:實戰篇:雅麗老師的「三把刀高分祕技」!一~九年級 國、數、英、社、自,學科+寫作一點通
-
幫助每個孩子學習:用大腦喜歡的方式啟發動能,孩子開竅、爸媽不累,雅麗老師的減壓高效邏輯讀書法
內容簡介
目錄
.親子關係互動的最佳示範 文/林蕙瑛
.那些紅豆冰老師教我們的事 文/陳莉莉
.最親近孩子的親子教養書 文/廖唯喻
◎自序 永遠住在孩子國 文/洪仲清
◎〔第一章:人本理念,以孩子為師〕
.人親土親:人際互動,永遠從家庭開始
.心貼著心:運用同理,站在孩子的立場說話
.溫暖接納的環境:真心地互動,傾聽孩子的聲音
.親近生侮慢:依照孩子的個性,選擇溝通方式
.論理談情說愛:身教,為孩子示範如何尊重人
◎〔第二章:親子關係,努力營造〕
.不應有恨:讓孩子心中充滿愛,建立與人的信任感
.缺席的爸爸:建立男性認同,父親是最好的範本
.老祖母法則:間隔安排不喜歡和喜歡的事,提升效能
.穩定的愛:花時間,給孩子持續且優質的陪伴
.手牽手:維持良好的婚姻關係,讓孩子感受家的溫暖
.讓小孩成為小孩:別急著逼孩子長大,只需要讓他做自己
.都跟你說不是了:尊重孩子,讓孩子慢慢長大
.在困境中的孩子:和孩子情緒同步,建立深層親子關係
.不要打擾我:學習尊重孩子,打斷他前先預告
.再給我一次機會:處罰孩子,是為了給他機會補救
.罵自己的小孩給別人聽:花時間陪伴、說理,才是教養之道
◎〔第三章:孩子的情緒,用心體會〕
.當然可以生氣:允許孩子用適當的方式表達情緒
.關於無助:孩子的情緒,常隱藏著他的需求
.婚姻諮商:引導孩子在生活中適當地表達情緒
.等:耐心等待,給孩子暢談的時間及空間
.可以原諒我嗎?說謊,是人生必經過程,解決問題才是關鍵
.孩子的情緒控制:做好情緒教育,營造個人與社會間的和諧氣氛
.解放壓抑:有發脾氣時間,才能學習表達、掌握情緒
.消融害怕:模擬想像遊戲,幫助孩子掌控自己的情緒
◎〔第四章:人際互動,從小處培養〕
.一個紅茶杯的社交量:測試孩子的社交容忍量,找到與人互動的節奏
.我喜歡少女時代:製造跟孩子之間的話題,互動、溝通就不是問題
.天真女孩與害羞男孩:以孩子的步調,優雅地融入社群
.濃情巧克愛:教孩子自立、感恩,培養獨立與自主
.千般難解潛規則:了解社會規範,幫助孩子適應社會
.獨孤王子:演練應對方法,陪孩子走過人際低潮
.不要不理我:積極處理,終止孩子間的關係攻擊
.君子之交:認識、接納、喜歡自己,展現自己的優點
.開不起玩笑:會讓別人難過的,就不是玩笑
◎〔第五章:演練,家庭教戰守則〕
.天生慢活1:鼓勵比責罵,更能讓孩子主動完成作業
.天生慢活2:簡單、收納整齊的環境,讓分心的孩子專心
.搞不清楚狀況:先理清衝突過程,才能提升社交技巧
.說到做到:尊重自己說出來的話,孩子才會認真看待
.愛的處罰:處罰加肯定,雙管齊下效果加倍
.嚴厲的愛:調和溫柔與嚴厲,讓孩子在關愛中自然進步
.莫名其妙被處罰:先跟孩子釐清原因,再執行處罰
.難道我一無是處嗎:維持優點和改進缺點,同等重要
.適性學習:先培養出興趣,再鼓勵孩子追求夢想增強物的種類
.增強物的種類:靈活運用增強物,改善孩子的行為
◎〔專欄目錄〕紅豆冰老師談人際
.當孩子壓力過大時,家長應該怎麼幫助孩子?
.和孩子溝通無效,他一直尖叫或耍賴怎麼辦?
.當孩子心中有恨時,該怎麼排解?
.如果無法暫停喜歡的事,改做不喜歡的事怎麼辦?
.雙薪家庭父母都很忙,如何維持穩定的給予?
.當父母想和孩子分房時,該怎麼做?幾歲才恰當?
.青春期的孩子常急於想成為大人,該怎麼對話及協助?
.當孩子只肯說「不是」時,該怎麼讓對話順利進行?
.家長該怎麼做才能與青少年的情緒同步?
.如果有急事,一定得打斷孩子時,怎麼做?
.孩子每次犯錯說「我下次不敢了」,該怎麼處罰或鼓勵?
.在外面處罰孩子時,該怎麼拿捏,才能顧及他的自尊?
.如果孩子情緒一來就會暴怒,如摔東西、打滾、大哭大鬧怎麼辦?
.要怎麼做,親子關係才不會一直陷入惡性循環?
.從生活中怎麼教孩子適當地表達自己的情緒?
.在「等待」的過程中,父母是否有需注意的事項?
.孩子開始說謊時,該怎麼引導他說實話?
.當孩子不知如何紓解情緒時,家長應該怎麼幫助孩子?
.父母是否也可以從遊戲中發現孩子的情緒?怎麼做?
.家長如何判斷孩子的社交容忍量為高或低?
.如果想請孩子整理或念書時,該怎麼說?
.如何幫助個性過於害羞、不善交際的孩子融入團體?
.如何從小處教孩子感恩及自立?
.孩子因為潛規則而受挫時怎麼辦?
.如果孩子已經被孤立怎麼改善?
.當孩子被排擠時,如何與師長及其他家長溝通?
.孩子因為同學不喜歡他而傷心時,該怎麼勸導?
.應該怎麼讓孩子看場合講話?
.孩子如果作業老是寫不完怎麼辦?
.有什麼方法可以提高慢吞吞孩子的效率?
.兄妹吵架,家長是否也需仲裁,怎麼做?
.以愛為基礎來處罰孩子,但他就是不領情怎麼辦?
.如何與孩子嚴肅地講道理?
.家長在盛怒時,要怎麼看見孩子的優點?
.孩子對學習老是興致缺缺,怎麼提高他的興趣?
內文試閱
CH2-親子關係,努力營造
罵自己的小孩給別人聽 ——花時間陪伴、說理,才是教養之道
有一次,幫一個孩子評估,最後跟媽媽說明我的看法。這孩子的脾氣大,媽媽請孩子不要拍桌子,孩子越講越故意。我當時說,如果是我,指令一下的時候,就會準備要擋住孩子的手。拍第一次還有可能,但應該不會拍第二次了。我說,這是為了讓孩子知道我們認真面對我們所說過的話。
媽媽說:「我知道這個孩子就是講不聽,但是有時候,在外面要做給人家看。」
我高興地說:「媽媽,你這樣沒有錯,只要你知道拿捏分寸就可以了!」
我認識一位媽媽,跟公婆住在一起。婆婆重視嚴格管教,本身是老師退休,所以對於媽媽教養孩子的方式很有意見。孩子鬧脾氣,媽媽常要先罵一頓,然後再作勢要打,婆婆才會覺得媽媽盡到管教之責,開始出手阻止,這時媽媽就順勢停止,這場戲才算落幕。
只有母子單獨相處的時候,媽媽才能好好講道理,適度忽略孩子的哭鬧,進行民主式地教養。
其實,媽媽也覺得很累。可是,一個家族的人住一起,大大小小事都要看長輩的臉色。如果不合長輩的意,輕微一點的,就是要承受長輩的負面言語,稍微嚴重一點的,就是把「孝順」這件事拿進來講,家族成員在人前人後議論紛紛,團體壓力很大。
有時候確實要演給別人看,要不然,別人會說你沒有認真管教孩子,反過來,對你、對孩子都沒好處。可是,不得已,棍子舉了起來,不見得一定要重重落下。
我以前有一個朋友,因為受不了別人的眼光,狠狠修理了孩子一頓,然後,一點效果也沒有,這實在是我最不想見到的事。人都有自尊,當你不尊重家人,家人對你,頂多是因害怕而遵從,沒有辦法打從心底認同。最終,還是要花時間陪伴、說理,才是根本的教養之道。
紅豆冰老師談人際
在外面處罰孩子時,該怎麼拿捏分寸,才能顧及他的自尊?
一般來說,我鼓勵家長要願意承受別人的眼光。畢竟現代台灣社會,還處在權威到民主的過渡期,價值觀有些混亂。每個人都有很不同的看法,社會學校也都跟大眾與孩子宣導,適當管教的重要性,例如:孩子被打,可以打家暴專線。
在實務面,我們根本不可能面面俱到,符合所有人的意。我們只能不斷反省自己的價值觀,時時檢視我們採取的教養行為是否達到目標,我們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就可以了! 對我來說,只有鼓勵能建立好行為,處罰是非必要不使用的手段。尤其是在外人面前處罰孩子,非常傷孩子的自尊心。要制止孩子在外的不當行為,例如:打人、破壞東西,用說理又完全沒效,對我來說,處罰不是立即要進行的事,而是把孩子帶到比較安靜的地方,或離開現場,讓孩子情緒平靜,先同理、說理、解決問題,最後才考慮處罰的必要性。如果我們原先並沒有做過行為約定,那就要討論,盡量在孩子同意的情況下,再實施處罰。
我們常常很急著處理事情,所以會希望,孩子能在不當行為產生的當下,就立即認錯或道歉。然後,孩子如果沒辦法馬上做到,就打罵威脅。
事實上,我們將心比心,如果我們自己正跟他人吵架,能夠馬上在長輩的幾句言語下,就立即道歉嗎?這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
有時候,當孩子同意我們的想法,在情緒穩定的時候,認錯或道歉的態度也會比較有誠意。有些跟「人」有關的事情,等情緒平復一點,再處理,會比較妥當,不必急在當下。
在某些不得已的情況下,得要在他人面前處罰孩子,才能給他人一個交代,例如:長輩等著看、對方孩子被打的家長要求道歉。我們也只好演一場戲,虛張一下聲勢,藉機會離開現場,再私底下處理了!
CH3-孩子的情緒,用心體會
以原諒我嗎?說謊,是人生必經過程,解決問題才是關鍵
孩子說謊,是人生中的必經過程。大部分的說謊,是因為很清楚說謊會得到什麼好處,或者可以逃避什麼壞事,所以把事情講得對自己比較有利,或是直接扭曲事實。一般孩子大概四歲會開始說謊,他會說謊,表示他的心智理論能力開始在發展了!可是,人際互動困難的孩子,還有兩種狀況。
第一,現實與想像分不清楚。一般孩子進入小學,大概就沒問題了。可是,有些孩子,差不多要到小二,才能慢慢區分清楚現實與想像的差異。甚至,我認識一個聰明伶俐的孩子,現在小四了,還常活在幻想裡面。所以,他不是說謊,他只是還活在幻想裡面。
第二,語言與情境理解弱。常常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可是,不斷被逼問,為了給大人一個交代,只好開始胡謅亂蓋。或是想當然爾,天馬行空,煞有其事地講一個故事。所以,他不是說謊,他根本搞不清楚狀況。
只是,有些孩子到後來,慢慢地透過練習與模仿,學會藉由謊言來得到好處。所以,我們開始生氣,我們開始不原諒他了!
親愛的老師、家長,即使是一般孩子說謊,也不是馬上就要處罰。而是聽聽他說什麼,重新把事件的全貌再還原、強調一次,等他認知清楚之後,再談處罰。
等到孩子承認過錯,也得到該有的處罰,我們可不可以,再相信他一次?!
一個覺得自己不被原諒的孩子,好可憐喔!
紅豆冰老師談人際
孩子開始說謊時,該怎麼引導他說實話?
在一般的情況下,孩子說實話就要予以鼓勵,這樣才能讓孩子繼續說實話。過多或過度的處罰,當然會讓孩子常想要「避重就輕」。平常就要進行行為約定,跟孩子說明說謊的嚴重性,讓孩子自己提出合理的方式,讓自己接受適當的教訓。此外,請千萬記得,如果我們說謊,就該道歉,才能讓孩子學到好的榜樣。
在不了解事實之前,我們得要相信,孩子說出了屬於他心裡的事實。切莫輕易用質疑的態度對待孩子,那總是像一把會傷人的箭。在少數情況下,我們無意中會用許多問題,讓孩子用大謊圓小謊,最後編成了完美的自欺欺人的故事。某種角度來說,謊言是我們大人造成的。
所以,我們得要盡可能地了解事件的脈絡。平常要跟老師保持連絡,大部分情況下是導師,有時是輔導老師、特教老師。有空到學校走動,多認識一些班上同學、同學家長,建立關係,以便需要的時候,可以詢問學校發生的事、功課,或者週末假日約出來一起玩。
知道事實之後,告訴孩子我們所知道的訊息,直接切入重點,盡可能減少模糊的空間。
不管我們知不知道事件的來龍去脈,聽完孩子的說法之後,我們都要把重點放在解決問題上面。
譬如:「你覺得玩具是他借你的,可是,他認為是你偷了他的東西。你覺得我們應該怎麼做?」
如果孩子沒辦法回答,我們就要出選擇題,讓孩子選擇:「我們要把玩具還給他,跟他當面道歉?還是把玩具還給他的時候,跟他說清楚,當初是他自己說要借的?」
這考驗了我們本身的問題解決能力,我們自己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做,就要問老師的意見,或者跟親朋好友討論。我們提升我們自己,我們要先學會怎麼面對人際衝突,才能教導孩子,千萬冷靜以對,因為我們是很重要的示範。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從後現代的講法,每個人看事情的角度不同,都有屬於各自的真相。我們盡可能了解相對客觀的事實,但別太執著,把重點放在解決問題──找出讓大家能夠和諧相處之道,才是關鍵。
CH4-人際互動,從小處培養
不要不理我——積極處理,終止孩子間的關係攻擊
攻擊,或是現在比較流行的講法叫霸凌,可以分三種:肢體攻擊,以肢體直接傷害他人,譬如,打人、推人、踢人……。或者,間接地傷害他人的財物,譬如,把孩子的鉛筆盒丟掉、破壞孩子的美勞作品……。口語攻擊,包括:取綽號、嘲笑、被罵髒話……。
最讓孩子無所適從的、不知道怎麼處理的,是關係攻擊。直接的關係攻擊,譬如,對著孩子說:
「如果你不照我的話做,我就不想跟你做朋友了!」用這種方式來操控孩子。
或者,鼓動其他人,不要跟某人做朋友:
「她很花痴,沾到她的人就會跟她一樣,最好離她遠一點」。
有些孩子因為互動的需求沒有被滿足,所以特別希望融入團體。但是,因為社交技巧不好,也許不懂得判讀表情,或者抓不到團體的潛規則,不得其門而入,反而讓其他孩子,在中間有操作的空間。
「孩子不明所以,被叫去打另一個小朋友,莫名其妙成了跟班打手……」
「孩子加入遊戲,就要當鬼,不然,遊戲沒你的份……」
「孩子明明被一群人欺負,卻笑嘻嘻,好像在玩遊戲……」
親愛的老師、家長,這種狀況,我聽過太多次了!每聽一次,心就如刀割一般。心裡暗暗罵著其他孩子,但想想,他們也可能是需要被幫助的一群。想來想去,只能藉著文章,讓老師理解,讓家長警惕,讓我們一起來遏止關係攻擊。
如果我們是當事人,跟老師好好談談,如果對方家長願意一起談更好。如果我們是旁觀者,也有能力,兩邊都要教導,讓雙方的各說各話,變成一個清楚的故事之後,引導孩子講出自己這方應有的適當行為,或者至少,要告知老師或當事人家長事件的始末。
目前各級學校,都相當重視攻擊或霸凌事件。理想上,雙方都應被輔導,而不是只有寫悔過書就算了,記過了事的心態更不可取。不過,學校的輔導資源還在提升當中,希望將來能有效幫助孩子。
處理關係攻擊,考驗師長的智慧。常有親師之間、家長與家長之間,鬧得不愉快的結果出現,實在協調不成,最後常會有人因此轉學。
就我的經驗來說,有時候對方的家長不出面,喜歡欺負人的孩子依然故我,導師處理也無效,比較弱勢的孩子,為了避免累積過多挫折與痛苦,重新開始也是不得已的停損策略。
人與人之間,從來沒有一定的答案,我們只能盡力。
紅豆冰老師談人際
以愛為基礎來處罰孩子,但他就是不領情怎麼辦?
不管孩子得到處罰或鼓勵,不管是環境或我們給予的,最終是希望,孩子能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適應這個社會。也就是,孩子表現什麼行為,對他自己最好。
簡言之,孩子之所以跟我們的期待有落差,要不然就是我們與孩子在「對他好」的認知上不同,或者,只是孩子的自我控制差,他也知道怎麼樣比較好,但是做不到。
人與人之間,在期待上有落差,本來就是很正常的事。孩子如果都能做到我們的要求,那就不是孩子了。在提出要求前,請想一想,
「你的要求是否合理?」
「如果你自己,就處在孩子現在的狀況,能不能做到?」
對我來說,還蠻常碰到非常值得討論的要求。譬如:
「考試成績,只能進步不能退步。」
「大人可以看電視,但小孩不可以看,要把時間花在功課上。」
「大人打小孩、講髒話,卻要求小孩不能打人、講髒話。」
「大人脾氣大,卻要求孩子不可以生氣。」
「平常沒時間陪孩子,卻要求孩子任何事都要找父母討論。」
如果是孩子的自我控制較差,這比較簡單,就是要根據孩子目前控制力的基礎,再加上環境的提醒,以及一定要有的耐心。
可以跟孩子談,他需要怎麼樣的提醒與協助,
「是不是在上學前要再提醒你一遍?」
「寫紙條在鉛筆盒裡面可以嗎?」
然後,跟孩子討論:「如果有了這些提醒,你覺得你就可以做的到嗎?」有時候,請老師、同學幫忙提醒,也是一種方式。記得,孩子如果做到了,請給予鼓勵與稱讚。
在某些狀況下,孩子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特別是情緒來的時候,就忘掉了所有人的提醒。那麼,情緒管理對孩子就很重要。可是,我們得要理解與相信,所有人,包括孩子,都希望做對自己好的事,都願意付出努力,只是結果不盡如人意罷了!
CH5-演練,家庭教戰守則
天生慢活1 ——鼓勵比責罵,更能讓孩子主動完成作業
我們來談談寫功課這件事!孩子有以下的狀況嗎?寫沒幾行,就開始發呆、看窗外、轉筆、畫畫、用鉛筆戳橡皮擦。
已經教導孩子訂正,下次又犯同樣的錯。
拖拖拉拉,總是臨睡前,才發現還有許多來不及完成。這是某些孩子常出現的狀況!
最基本要提醒家長的是,如果,孩子已經有這樣的狀況幾年了,方法用過N種,都沒有效,也沒比較好。那麼,我們就要接受,這就是孩子的個性,我們要試著包容他。
通常遇到這種慢吞吞的狀況,剛開始,家長會用兇的、用罵的、用高壓逼迫的,會有一點效果,但一沒盯著孩子,他就又故態復萌。親愛的家長,您有注意到,日復一日,您也累,孩子也痛苦,誰都沒好處嗎?
孩子越痛苦,寫功課就越會拖,這是人性!
一個人常常被罵,就會越來越沒自信,這也是人性!
您罵他,他不高興,親子關係就會變差,這正是人性!
要包容,要接納,如果今天孩子不是故意的,我們也知道,再逼效果也有限,就想想,這個世界,除了功課之外,還有其他更重要的事,
譬如,親子關係、孩子的自信自尊。在合理的範圍內,跟老師討論,減少作業的量。如果量不能減少,
那就降低一點對品質的要求。還有,要思考我們是不是給孩子安排太多課後活動,如果是,那我們就得權衡輕重。
有家長會說:「我希望培養孩子負責任的觀念。」
這個我贊成,現在的孩子特別需要這種概念。但,前提是,孩子如果做得到,我們當然希望他負責;孩子如果做不到,我們又要他負責,這說不過去。
有家長會說,現在就這樣,將來怎麼辦?唉︙︙眼前度過再說吧!現在這個時代,成績再差都能上大學。
我這一輩的親戚裡,在求學時代,有些成績實在不是太好看,單純以學業成就來論,我的成績、學校都比他們好看許多,
但是,以現在他們的薪水來說,是我的好幾倍。學歷很重要,但是,學校學不到的東西也很多!
再來,要考慮體力、生理狀態這些因素。有一個孩子,通常是在早上第四節課有狀況,而老師、家長,可能剛好沒有從這個方向思考,原來,孩子一直以來的注意力不集中,跟飢餓有關。
同理,一個體力很差的孩子,上課怎麼可能專心?寫功課怎麼可能會有效率?曾經一位很有經驗的特教老師這樣說,如果到他班上的孩子是因為注意力問題而來,他會帶著孩子開始爬樓梯,一個半月之後,會有一定的比例,專注力開始改善。 有時候,一個孩子沒精神,反而是先讓他動一動,再開始靜態工作會比較有幫助。
還有,時間概念的培養也很重要,對動作慢的孩子來說,要善用「進度表」與「計時器」。
先概算孩子寫一行生字、算一頁數學需要的時間,以此為基礎,把課業分成幾小段,時間倍數計算,讓孩子與時鐘競賽,看能否在每段時間內,把預計的分段作業完成,中間記得安排休息時間,若順利完成則有獎勵,這招通常能提升喜歡勝負輸贏的孩子的動機。
到最後,我們會希望孩子有能力去衡量,自己是不是花了太多時間在一件事上面,是不是該跳過,甚至求助?平常在孩子寫功課的時候,就要有「進度」的概念。也就是,跟孩子說:
「我們應該在長針指到多少的時候,就完成作業到哪裡?」
孩子的進度表,常常要修正,家長要很耐心。通常我們先幫孩子擬好大概的進度,跟孩子討論,完成了就可以把某項工作打勾或劃掉。進度的設定有幾項原則:要具體清楚、操之在己、合理可達到、可以測量、有彈性,每天跟孩子一起檢視。寧可剛開始簡單一點,讓孩子容易達到,建立信心,一下子訂太難,進度訂完可能就束之高閣了!特別是這樣的孩子,生活層面也要一起兼顧,一起學習作時間管理!如果大人也一起訂生活作息表,那就更完美了!
還有,要教孩子求助,這樣他就不會「卡住」。比較內向、搞不清楚狀況、動機不高的孩子,往往要等到大人問,才會講他不知道怎麼寫。碰到這種情況,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往前複習,找幾個相同主題但較簡單的題目測試,看看是哪個環節產生問題。時間有限或者對於教學內容不熟悉的家長,也建議「請教或求助」學校老師、安親班老師,甚至是其他同學或家長。這個過程,一方面可讓老師知道孩子功課上的困難;二來也順便討論教學方法,親師協力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效果肯定比單打獨鬥好。
還有,我們的孩子常有疑惑,有些可能有情緒困擾,要主動關心孩子,多跟孩子聊聊,讓他把心裡的事講出來,讓他能更沒有負擔地完成課業。譬如,寫到一半發呆,有可能是擔心明天的考試、或回想在學校發生的事等,透過聊天,您可更親近孩子的內心世界,營造關心的氛圍。
例如:「怎麼啦?你好像有心事,要不要講一下,休息一下再繼續?」有時候,也許孩子有些委屈,幫他按按摩,或許讓孩子吃一點小點心,可以稍微舒緩一下孩子的情緒,然後再繼續。對於常恍神、分心的孩子,用舒服的觸覺輸入讓孩子重新振作精神,是很好的事。有時候,孩子在學校的糗事,從某個角度想想,也是趣事。換個想法,換個心情,我們擔心在心裡,但外表輕鬆,讓孩子也能學習用幽默來度過自己的困難。
紅豆冰老師談人際
孩子如果作業老是寫不完怎麼辦?
目前在台灣,根據我的經驗,約有一半左右的孩子,作業在安親班完成。因為家長常反映,孩子在家寫功課很慢,容易分心。有少數熱心的導師,還有特教老師,會輔導孩子,在學校完成功課再回家。
所以,如果非得要完成功課,親子關係常因為功課搞到瀕臨破裂,假如經濟條件還許可,那可以考慮另請老師指導。 在某些特殊的情況下,包括:孩子有注意力缺陷、情緒起伏大、精細動作發展不佳、認知發展落差大、學習障礙……等,可以跟老師討論作業減量的必要。不是每個孩子,都可以順利完成功課,特別在有先天限制的情況下。
有些老師的作業量,可能是全年級最多的;有些老師,常要求孩子訂正、罰寫,對字體工整度要求很嚴格,寫不好就要重寫;有些安親班或資源班老師,會額外再給孩子作業;有時孩子代表學校參加比賽,或者忙其它學校的事物,需要不斷練習或額外花時間,實在無法兼顧;有些孩子,則是要跟家人一起工作,以維持家計……等,有各種非孩子個人可掌控的狀況,導致作業無法完成,就要去溝通。不管是改善源頭的問題,或是減少作業量都可以。
寫作業依次要從簡單到難的順序來寫,以建立信心。先把作業完成,再做孩子比較有興趣的事,可以讓孩子更有動機。孩子的注意持續時間短,就要分段進行。常因困難的題目而「卡住」,父母親就要在旁邊待命支援。
桌上東西收拾整齊,遠離玩具,減少噪音,讓孩子更能專心。自動鉛筆常是注意力殺手,時間常浪費在拆卸、修理,桌上的不必要裝飾常讓孩子看到發呆,都要視孩子的狀況替換或移除。
鼓勵永遠比責罵,更能讓孩子願意主動完成作業。有些孩子,需要先運動才能靜得下來;有些孩子,吃高油、高鹽、高糖分的食物,就會躁動;有些孩子,要提供足夠的誘因,才能打起精神;
有些孩子,則要父母不斷打氣、鼓勵,才能克服挫折、焦慮,再試一下。熬夜寫功課,沒有必要,因為效率低,大家疲累,還可能引起無端爭吵。寧可養足精神,隔日再戰,才能有更好的學習效果。寫作業本身是為了學習,而不是為了寫而寫,為了抽查而寫。
愛的處罰——處罰加肯定,雙管齊下效果加倍
處罰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給孩子不喜歡的東西,我們叫正處罰。一種是拿掉孩子喜歡的東西,我們叫負處罰。
正處罰,譬如說,打、罵孩子,給予一支警告︙︙等。負處罰,譬如說,取消孩子看電視的權利,禁足,不能打電動等。
從負處罰的角度來說,我們每天都在進行處罰。我們不可能在孩子提出要求,就滿足他,那麼,我們不給孩子預期要或想要的東西,就是處罰。孩子只要干擾到別人,別人就會責備他;孩子只要錯過報名的時間,就無法參與活動。這些,都是環境自然而然會有的處罰型式,沒有人可以躲得掉。
但是,處罰孩子,要先學會鼓勵或增強孩子。處罰要以鼓勵為基礎,效果才會更明顯。譬如,我們處罰孩子不專注的行為,但是同時鼓勵孩子專注的行為。像是,孩子雖然在聯絡簿上被老師寫到上課不專心,可是,我們還可以從其他角度鼓勵孩子,譬如,整體來說,可能頻率變少了;或者,孩子雖然這次考試粗心,可是,他這次都記得訂正錯誤。處罰加肯定,雙管齊下,效果加倍。
如果我們跟孩子保持良好的關係,那麼,處罰會更有效果。也就是,孩子做錯事,就會害怕失去大人的肯定。所以,不但會得到犯錯該有的處罰,同時也會失去大人的肯定,這是雙重處罰。
譬如,孩子在學校做錯事,可能已經被同學、老師或自己責備過,甚至處罰過,在回到家之前,更是會擔心自己該怎麼跟父母交代,跟父母關係越好,就會越怕父母對自己失望。
親愛的老師、家長,我們要了解所謂「處罰」的本質,有時候鼓勵的效果有限,特別是衝動控制的訓練(簡單來說,通常就是沒辦法忍耐,就沒辦法得分或得到好處的遊戲)。學習以愛為基礎的處罰,才能更有效率地幫孩子建立好行為。
延伸內容
親子關係互動的最佳示範
◎文/林蕙瑛(東吳大學心理系兼任副教授、台灣婚姻與家庭輔導學會理事長、資深婚姻.性諮商師)
今日社會呈多元化現象,家庭的樣貌已較以往不同,父母大多為雙生涯,生活忙碌;新移民家庭數量日增,夫妻教育孩子的方式不盡相同;再加上一般人對性愛感情婚姻的觀念不正確,以致易因婚姻有問題而離異,孩子們受到大人教導方式及情緒的影響,感情容易有波動,卻因年紀小認知不足,往往造成抑鬱寡歡、情緒失控或有偏差行為。
洪仲清心理師天生喜愛兒童,專業生涯中,每天與孩子互動,他很清楚地看到孩子身上的症候,往往是父母性格及行為的反映。因為他的愛心及耐心以及同理的態度,使他得以逐漸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感受孩子的感覺,自己的感覺也被觸動,每天心裡總是裝得滿滿的,因此乃臨床/諮商優而寫作,《讓孩子有好人緣,人際力養成法》這本書就是這樣而誕生的。
心理師不是全能,他也不能代替父母來教育孩子並建立親子關係,而有良好臨床訓練及熟練諮商技術的洪心理師,以其熱愛與關心去接近每一個孩子,自孩子言行中抓到孩子的喜愛,用心地上網蒐集資料,以找出孩子有興趣的共同話題,與之展開對話,也形成連結,進而瞭解孩子的需求。最了不起的是,他做了良好的示範給父母,讓父母有個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切入點。
《讓孩子有好人緣,人際力養成法》是本簡單易懂的書,其實就是洪心理師的心靈手札。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的心老是被觸動,許多父母的表現,我在婚姻諮商的案主身上亦常見到,大人本身固然有很多問題,但要注意不要轉移或加諸壓力到孩子身上,以致於孩子封閉了情感的表達及溝通的管道。
我最喜歡的句子,其實也就是本書的精要,就是「我們不斷猜測,用簡單清楚的口語表達,企圖去瞭解孩子內心的想法,孩子感受到家長的關心,也瞭解自己,更學會了好的表達,為情緒管理建立好的基礎。」就是這麼簡單的道理!《讓孩子有好人緣,人際力養成法》是本好書,父母必讀,看了心有戚戚焉,讀了實用,讓我們人手一本,輕鬆閱讀吧!
那些紅豆冰老師教我們的事
◎文/陳莉莉(資深文字工作者)
從我知道自己擁有一個特殊的孩子到現在,剛好滿十年。
起初的那兩年我悶著頭跑療育,忙著帶孩子上醫院,忙著應付生活,似乎刻意不讓自己停下來思考:生命給我出的這一題究竟寓意何在?直到孩子入小學,爆發第一次嚴重的環境適應困難,我才真正意識到,我的後半生,將因這個孩子,走上一條與眾不同的路。
猶記那時,女兒的主治大夫鄒國蘇醫師人在國外出差,我苦無參商對象,身旁親友眾說紛紜,每個人的意見聽起來都很有道理,我六神無主的在轉學與否間擺盪,舉足無措,等不到專業醫生來背書,我真沒勇氣把哭了三週的小孩從學校帶出來。
直到現在,我腦中仍停留著著這個畫面——當年那個如親子台大哥哥般年輕,已在早療中心擔任心理師的洪老師(綽號紅豆冰老師)主動在走廊上把我攔下來,問:「媽媽,孟母都可以三遷了,為什麼我們不能幫孩子選擇友善學習的環境?」
是啊,為什麼不能?紅豆冰老師的這個提問讓我紛亂的心定了錨。
我已經知道女兒的需求跟多數小孩不一樣,但是我對自己的判斷沒有信心,我也不夠堅定,我不知道我能不能接受孩子未來的表現都不夠「傑出」?我不知道我是不是真不擔心她日後變成一個比平庸還更平庸的人?
說到底,我就是害怕離開群眾,獨自去走一條人跡稀少的路。 但是紅豆冰老師的真摯和熱情鼓舞了我,爾後每遇困境,這句「為什麼我們不能?」就會跳出來提醒我:不要害怕跟別人不一樣,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當然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路。
我也是有了孩子以後才學著當媽媽的,手忙腳亂的摸索著各種教養方式,四處蒐羅補強課程,其間難免走了冤枉路,但堅持讓孩子持續上紅豆冰老師的課,應該是我此生最明智的決定。老師的課,像是有某種安定的神奇力量,讓孩子那麼快樂,她從不抱怨上課路途遙遠,也不覺是在做什麼「療育」,於是這般樂此不疲了五年。
我這個陪孩子上課的媽媽,也因為老師的影響,逐漸意識到:「教養」不是只用力聚焦在嬰幼時期就萬事OK,「教養」也不該只關注孩子的智力和學業表現;「教養」是父母終生的功課,是一種浸淫濡染,是一種長期耕耘。如果希望孩子有好人緣,我們自己就先得有好人緣;如果希望孩子懂得控制情緒,我們自己就要先學會控制情緒;如果希望孩子悅納自己,我們就要先能悅納自己和孩子。
我開始感恩,覺得擁有這樣的孩子,其實是一種美妙的祝福。我的童年過得辛苦,生養陪伴這個孩子,等於重新補養自己彼時缺乏的種種愛。我感謝她願意來,願意給我做母親的機會,因為她的到來和陪伴,我才有可能調整自己,重新學習——沒有人是完美的,但我們永遠可能成為比昨天更好的人。
身為臨床心理師的紅豆冰老師很少正經八百的對孩子進行「心理治療」,他最常做的就是跟孩子聊天,聽他們說話,陪他們遊戲,玩Wii,從這些讓孩子歡喜的活動中暗暗使力,一點一滴的幫孩子做調整。他也鼓勵家長們要好好過生活,凡事都先照顧好自己,再考量其他。 這兩年,孩子大了,無法再繼續跟著老師上課,我才約略明白,原來老師致力建構的「人本遊戲治療」,是在為孩子打下「好好生活的底子」,為陪伴的家長示範「好好生活的例子」;而我們的一生,最該努力的,不就是好好生活嗎?
我從紅豆冰老師處學習好好生活,學習看見孩子的純良、悅納孩子,同時肯定陪伴孩子的自己,然後「安於平凡,日復一日的把眼前的每一步走好,讓因緣牽引著我們,到我們該走的路上。」
然而即便走在這樣的路上,也會有突如其來的坍方,幸而一路有他,我才能夠挺過人生意外的陷落,帶著和孩子度過一次又一次的情緒風暴,紅豆冰老師不只是孩子生命中的「重要他人」,也是我的「重要他人」。
與紅豆冰老師相識八年,始終覺得他的心理專業和柔軟悲憫是「渾然天成」的,即使在那段他說「自己只是一個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心理師」的時間裡,我也從不覺得他有什麼地方「不夠成熟」。他總是能夠迅速覺察出孩子的困難和需要,同時不著痕跡的療癒家長們疲憊緊繃又脆弱的情緒。
我很少看見老師穿白袍,但他精神上的白袍,卻彷彿從未脫下。在孩子無法前去上課的時日裡,他多用電話及email和家長用交換訊息,老師牢記每一個孩子的性情喜惡,熟知每一個家庭的背景故事。即便有堆積如山的報告要寫,他也從不隨便「打發」求教的家長,或纏著他不肯下課的小孩。說實話,這樣「深愛個案」的心理師,我在別處還真沒見過。
稍微熟識紅豆冰老師的朋友都知道,這個傻氣的年輕心理師是個無可救藥的理想主義者,他很早就決定要「一輩子」幫助孩子,所以他要成立一個「夢想機構」,在這個機構裡,孩子從出生、入學、就業,到進入婚戀,都會受到妥善的照顧,為了讓這個夢想成真,他一直默默耕耘。
今年初,老師離開了醫院,開設了「佳家人際智能開發心理治療所」,創業維艱之際,仍勉力接下酬勞微薄的校園服務工作,又不計路程的遠至新竹、台南、高雄、金門等地演講;原本以為遙不可及的「夢想機構」,在這個癡心人一本初衷的日夜打造下,竟真的築夢踏實起來。
這本《讓孩子有好人緣,人際力養成法》,也是他努力的成果之一。
書中集結的兒童人際互動故事,看似隨筆抒發,實際上都是源自治療現場的深刻觀察與反省,為了讓更多朋友瞭解「人本遊戲治療」理念,老師避開了艱澀的醫學用語,也不使用瑰麗的詞藻堆疊文句,所有討論的議題均以孩子、家長、老師三者的互動和教養問題為軸心,提供的建議既非教條,也不唱高調,都是確實可供讀者師法依循的執行策略。
這不僅是一本徬徨家長的教養指南,也是所有為人父母師長必備的教養錦囊。有了紅豆冰老師溫柔堅定的提醒,雖然前路迢迢,我們尚不知終將行往何方,但也定能確信自己,是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最親近孩子的親子教養書
◎文/廖唯喻
在我的一生當中,很幸運的巧遇許多貴人,而本書的作者洪仲清心理師是我最重要的貴人之一。
當我第一天在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早療中心上班的時候我只認識鄒國蘇主任,其他的同事我都不認識,本來就容易緊張的我在一群陌生人中更是手足無措,不知如何是好。這時洪老師出現了,帶著他慣有的笑容及誇張的表情走向我,並跟我打招呼,跟我說:「嗨!唯喻,我是紅豆冰老師!」一時之間我被逗笑了,好奇特的名字「紅豆冰」。一下子,我們的距離拉近了。從此以後,他成了我在早療最親密的朋友,也是幫我解答疑難雜症的老師。
我協助洪老師拍攝他跟小朋友上課的情形,他發現我對他跟小朋友互動方式相當有興趣,於是就安排我在週三的夜診學習跟小朋友互動,如兩隊要比賽時, 我就加入其中的一方,洪老師常會用有趣的詞語,如象棋,「炮」就是「包子」,「車」就是賓士車、BMW 或LEXUS,譬如說如果要把對方的「炮」吃掉的話,洪老師就會問:「要不要吃個包子?」。他是個有趣的好老師。
他還訓練我用我特有的誇張表情和如同電影配音般的情境聲音說故事給小朋友聽,吸引一群注意力不太容易集中的小朋友如癡如醉的聽我講故事,讓我有無比的成就感。很可惜隨著我業務量的增加只好喊卡,我覺得非常遺憾。
當的製作小組請洪老師推薦一個適當的人選時,洪老師想到了我的成長過程,以及我目前在早療工作的狀況或許很適合來當片中的主角,於是就來徵詢我的意見。我想如果我的現身說法能幫助別人對自閉兒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對家長也有鼓勵的作用,我何樂而不為呢?!
於是就展開了近一年的南征北討的拍攝工作。
洪老師也接受了訪問,同時影片中也看到了洪老師和我的互動,我想只要能幫助自閉兒開啟他們心中的那一扇門,發揮他們的潛力,洪老師無不全力以赴,這就是我愛洪老師的原因。
洪老師離開早療去發展自己的中心「佳家人際智能開發心理治療所」,我失去最能跟我談心的工作夥伴,我當然很難過,但我更祝福洪老師能幫助更多的孩子,完成他人生夢想。
作者資料
洪仲清
臨床心理師 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心理系、心理所臨床組畢業,領有臨床心理師合格證書。曾任心理治療所所長5年、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臨床心理師近7年。 專長在協助自我探索與覺察、情緒教育、親職教養諮商、人際與家庭溝通等。 工作之餘,仍希望透過書寫,和大家分享自己觀察、自省的心得,以及利用心理學的專業知識,幫助在人生旅途中感到困惑、痛苦、不安的朋友們,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療癒之路。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的臉書粉絲專頁,目前人數已突破25萬。常有來自世界不同地區的網友在此留言、討論,學習面對情緒,學習覺察自己與原生家庭間的課題,學習在溝通中傾聽、在忙碌的生活中靜心,以及如何寬解苦痛,跟自己和好。 著有: 2016年《靜下心去愛:在靜定中找到自己,也圓滿身邊的關係》 2016年《我想傾聽你:懂得傾聽,學會不過度涉入,讓我們用更自在的陪伴豐富彼此》 2015年《謝謝你知道我愛你:在關係中,面對愛,接受愛,學習愛,放下愛》 2015年《找一條回家的路:從跟家庭和解出發,再學會修復自己與關係》 2015年《跟自己和好:為情緒解套,了解生存原來可以有很多種方式》二版 2014年《跟自己和好:為情緒解套,了解生存原來可以有很多種方式》 2013年《讓孩子有好人緣,人際力養成法》 FB粉絲專頁: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