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目前位置:首頁 > > 生活風格 > 居家生活
建築師的100個居住智慧:現代人幸福有感的家宅初心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 建築師的100個居住智慧:現代人幸福有感的家宅初心

  • 作者:丸谷博男
  • 出版社:積木文化
  • 出版日期:2013-10-16
  • 定價:320元

內容簡介

「要設計出完美的家,不需要花很多時間,只要有讀完這本書的時間就夠了。或是,跟我聊一個小時。」 ──丸谷博男 (東京一級建築師) 與建築界的松浦彌太郎並肩坐下,聽他娓娓道來家與人、與社會、與地球的親密關係。 日本人是個重視家庭氣氛、常常必須與天災搏鬥的民族。居住品質對他們而言,是幸福生活的一大關鍵。歷經多次摧毀性的地震,造就了日本建築師謹慎謙卑的性格,精準節約、重視收納、擅長借景的日式住宅精神,也逐漸成為全世界的建築師與空間工作者學習的對象。 丸谷博男是東京一級建築師事務所Arts and Architecture負責人,他用超過35年的執業經驗,與讀者分享100個最切身的居家問題與解決方案。 住居環境是一個無比深邃的宇宙,設計者、施工人員、居住者都要面對所有細瑣的問題,包含空間的邏輯性、材料合理性、空調訣竅、甚至是人的五感體驗和行為模式等。任何一個小細節都容易被輕忽,但所有細節合理搭配才有可以創造出一個平實而有深度的住宅。本書的100則提醒並不需要依序翻閱,可以任選自己感興趣的部分,慢慢建立起對於家居細節的概念──這些概念都是建築師長年累月從第一手現場體會出來的心得。 如何檢視自身的生活習慣,安排出最完美的居家空間,又如何為未來可能的變動預留餘地,如何創造舒適的屋內環境包括溫度、濕度、光線、便利性、安全性甚至是聲音環境……。抱持著對「家」的初心,丸谷博男的設計以人的需求出發,用地理環境和天然材料滋養靈感,最後孕育出來的是完善的生活解答。無論是對人還是對土地都必須友善無傷,這是丸谷博男堅持的設計理念。 如果您…… 正在找屋、看屋或計劃要買地造屋, 家中有成員變動,正在煩惱該如何重新規劃格局, 屋子遇到漏水、發霉、白蟻、收納空間不足等大大小小的問題, 決心想要讓自己的生活空間有一個全新的面貌…… 丸谷博男的100個居住智慧,將給刷新您對住宅的智識與觀念。

目錄

前言

1 關於家居設計
結構與造型/隔間重要還是造型重要?/現今流行的造型與外觀/由材料中自然孕生的造型/由環境中自然孕生的造型/關於我們自己的家

2 打造屬於自己的家經驗談
001.設計左右一切
002.透天厝與公寓
003.家的打造者
004.該委託誰蓋房子?
005.如何選擇承包商、看懂估價單與施工合約?
006.地鎮祭與上樑儀式的含意
007.工程中的留意事項與心得
008.從完工到後續維修

3 讓家人住得舒適經驗談
009.什麼是隔間?
010.彈性化隔間
011.最後的家
012.單身女子的家
013.孩子離巢後的家
014.三角漆桌

4 打造溫暖住宅經驗談
015.空調非萬能
016.暖氣溫度低一點比較舒服
017.挑高空間不見得冰冷
018.輻射暖房的祕密
019.雪是天然的羽毛衣
020.穿上毛衣跟襪子
021.重視地熱能源
022.壁爐真的溫暖嗎?

5 建構涼爽住居經驗談
023.炎熱時調低氣溫並沒有用
024.潑水原理與屋頂綠化
025.通氣工法與倉庫原理

6 對付濕氣經驗談
026.高架地板的祕密
027.梅雨時節首重通風
028.加濕與除濕的陷阱
029.使用可調節濕氣的建材

7 水道問題經驗談
030.用水處也隱藏著歷史與智慧
031.做好排氣,但進氣糟糕一樣沒用
032.真的大小全包嗎?
033.存水彎之戰
034.一言難盡水龍頭
035.廚房是家裡唯一勞動與生產的空間

8 生活收納技巧經驗談
036.收納心得
037.把東西收在要用的地方
038.腰到眼睛高度的空間最常使用
039.從重量決定收納場所
040.大開大闔式收納法
041.多用點心,到處都是收納空間

9 節能生活經驗談
042.高氣密、高隔熱及外部隔熱
043.太陽能利用
044.活用晝夜溫差

10 會呼吸的建材經驗談
045.自然材質最好
046.會呼吸的榻榻米無可取代
047.原木最好
048.從土牆裡發現無限可能
049.有趣的傳統灰泥
050.塗裝是為了防止髒汙
051.從聲音著手,創造出寧靜空間。

11 創造寬敞空間經驗談
052.建具多樣化才是聰明做法
053.和室的多樣性
054.善用家具而非牆壁來隔間
055.提供單一用途的臥房
056.善用與保留基地長邊
057.避免製造死角
058.以楣窗串連空間
059.可動式隔間:紙門、紙窗門
060.消弭垂直、彰顯水平
061.延伸與相互融合的收尾
062.延伸與相互融合的收尾
063.創造出明暗(濃淡)與深度
064.器具與家具的隱藏配置
065.壁面的連續性與消逝帶來的暗喻
066.與建材諧和
067.拉門或推門?
068.不使用超過三種以上的材料
069.天空:所有人都能使用的無限空間
070.玄關愈大愈好用

12 內外融合的雋永住居經驗談
071.讓庭院將內外空間融為一體
072.閒坐邊廊樂黃昏
073.古今皆借景

13 豐富空間層次經驗談
074.內外場域的區分使用
075.坪庭的作用
076.隨著照明變幻的空間
077.舒暢的挑高、壓迫的挑高

14人類的習性經驗談
078.沿著牆壁若即若離,即能尋到出路
079.沉重的牆壁、輕盈的牆壁
080.沉厚的門輕輕開

15 如何確保隱私經驗談
081.町家的直格窗
082.垂簾效果
083.隔音與遮音

16 居家保全經驗談
084.塑造安全住居與鄰里環境
085.往內開或往外開?
086.用綠籬取代水泥圍牆
087.遮雨窗的功過與對應犯罪的方法

17 延續生命週期經驗談
088.用法決定耐不耐用
089.打造永續住居與鄰里環境
090.下雨漏水最頭痛
091.保持居家周圍通風、確保住居健康
092.到處都有白蟻?

18 耐震經驗談
093.阪神淡路大地震的見聞
094.平衡的住宅、失衡的住宅
095.構築於石墩上的柱子(石場立)
096.隔震工法、減震工法
097.抗震強度偽造事件的警示

19 從庭園、圍牆到街景經驗談
098.打開圍牆,別把自己包起來
099.前庭、中庭、後庭與間距
100.久居才能孕育出美好街廓

後記

內文試閱

【編輯室報告】用心住好宅
  房子就像是家人,若瞭解不夠深,沒有花時間彼此磨合調整,便很難順利愉快的共同生活在一起。冬天總是太濕冷,夏天總是太悶熱,廁所時不時傳來陣陣臭味,樓上的鄰居偏偏都那麼晚睡……。要瞭解房子,首先要先瞭解自己的身體對﹁舒適﹂的感受。正確的通風、排濕、控溫、隔音觀念,其實老早就在祖先們的智慧裡。

  最安全的保全系統,是保持良好關係的左鄰右舍,家中最美的藝術品,是窗外的景色,玄關和廚房掌握著我們在家的勞動活力,孩子的房間愈小愈好。房子不只是一個休息睡覺的場所,而是影響著我們日常的行為模式、甚至是養成孩子性格的空間。在這本書裡,丸谷先生不會告訴您系統櫃怎麼組,而是談智慧收納的關鍵;不會告訴您如何設計房間,但會剖析家是如何把親友團聚起來;不會告訴您如何挑選冷暖氣,但會說明可以如何為身體和房子降溫、保溫……。

  一位執業了35年的東京老建築師,在歷經許多成功與失敗的設計,和幾次毀滅性的大地震後,以總整理的心情慢慢寫下一百道居住與人生的課題--用建築的眼光分析,從人本的角度出發,一點一點揭露何謂一棟好房子,好房子又是如何伴隨我們走過人生的每一個階段、療癒我們疲憊的身心,推薦給所有愛家的讀者。

【前言】
  要用三言兩語簡單說明「住宅設計」這件事,不免讓人不知該從何說起、又該說到什麼程度。因為這牽涉到世上幾乎所有的學問,沒辦法用「一百則經驗」全部囊括。因此,我從設計一棟住宅時必須了解的概念與龐雜的知識中,選出如今蔚為話題以及大眾比較感興趣的,並從最基本的面向談起。

  每一次我設計住宅時,總是會碰到新的課題,深深體認到這真是門深不可測的學問。與人類活動相關的一切、工藝及工業,全都是我們會碰到的課題。再加上最近大家開始重視地球環境議題,尋求可以永續發展的社會,因此採用再生建材、活用自然資源也成為必要課題。

  自然科學、地理學、心理學、保健衛生學、造型論……這些全是建築會碰到的問題。每一道問題都必須對症下藥,視不同情況解決。我想沒有什麼工作比這更困難,卻也因此讓它成為一件很有趣的工作。

  希望這本書能為讀者帶來一百種靈感與一百項契機,幫你打造出一個教你心滿意足的家居環境。如此筆者也與有榮焉。

  二○○七年二月吉日 丸谷博男

002=透天厝與公寓
  說到從前的居住習性,大家慣於住在獨棟的透天厝裡,不過最近有愈來愈多人基於各種便利考量,比較想住公寓。

  居住的價值觀會隨著時代而轉變。許多人對能讓自己實現住在市中心美夢的超高層公寓抱持著極大興趣。可是碰到地震時,家當毀損、電梯罷工時,每天為了購物或取得資訊等等大事小事,不曉得得爬上爬下多少次。在地震後對民眾所做的調查裡,有將近七成的居民不願意再繼續住在公寓。

  從前有些老百姓住在一種叫做「長屋」的房子裡,大家必須遵守共同的生活公約、彼此尊重。就是這種生活打造出具有人性化的居住空間,也讓可疑人士不易滲入。

  現今很多公寓的住戶只要繳交管理費,什麼事也不用做,統統委託管理公司代勞就好。這麼一來,住戶之間不容易產生社群意識,也不會對建築物心生愛惜之情。於是使用建築物時開始粗手粗腳,使得住居環境不易維持。換句話說,建築物的資產價值便會下降。

  這種問題對獨棟住宅而言一樣會有。如果鄰里間不守望相助,同樣無法形成社群意識。所以想享有安全舒適的居住環境,一定要有良好的社群環境。

  要形成社群意識,則必須塑造出能讓大家共同參與、一齊合作的環境。目前已經出現各種做法,例如設置停車場或社區花園,也有各種先進案例。不管空間或設施多小,只要是居民共有的,便能讓大家產生團體意識,就算只是一棵象徵性的樹木也好。 (此篇未完,請見本書)

003=家的打造者
  要蓋起一個「家」,需要各種工匠的幫忙,如果把建材也包括進來,所牽涉到的工匠、工廠工人與產地工人就更多了。

  最近的住宅開始重視機械設備與管線管路,因此牽扯到的職業更多;再加上如今房子流行綠化,綠化與二樓水道設施都需要進行防水作業。不過,先讓我們回到稍早之前的年代,看看戰前的房子是怎麼做的。

  首先進行的是整地作業。將地盤整理鞏固好,以便後續打上地基。通常我們會鋪上十到十五公分的堅石,將地面夯實後,鋪上砂粒,把地盤整平。如果基地的地盤原本就不穩固,還會以打樁等措施補強。

  整頓好一塊地盤後,接著就是基礎工程。整地與基礎工程都屬於石工的責任。基礎工程結束後,則開始木建築的鷹架搭建。在這之前,木工師傅會先在臨時搭建起的小屋裡把結構材上墨線或加工。上梁作業要進行一天左右,這一天,以石工與木工為主的所有接受承包商委託的工匠都會出席,因為這是住戶與工匠在現場會面的唯一機會。

  接著石工便在基地周遭架起施工架,掛上帆布、防護網等。

  之後的工作,有一段時間會以木工為主。直到地板與牆壁的粗胚做好後,才輪到機電設備的師傅進場,這些人是水電與空調師傅。另外,如果有一些特別的需求,則由專業人士負責,例如防蟻處理工程、防水工程、地板暖氣設備工程等。

  屋頂粗胚做好後,板金師傅與屋頂工人就上場了。首先要保護房子不受雨害,接著是固定外牆,再來則是地板、牆壁與天花的施作。木工結束後,開始進行家具、廚房與設備工程的部分。一旦應當架設在牆壁與地板上的東西都架好後,就開始處理內裝。此時會有粉刷工、內裝師傅、泥水匠、磁磚師傅等參與。

  到這一步,我們已經看得出房子的大略輪廓,此時也會開始拆除房子四周的鷹架。等到內裝工程結束,剝掉養護紙、架好設備器材,接著就可以開始打掃。外裝工程也會在這時候同步進行。這些都進行完畢後,整棟房子於焉大功告成。在這一連串作業裡,有許許多多的工匠參與,更重要的是這麼多工匠必須合作無間,因此現在有承包商與現場監工負責統籌溝通。更由於有建築師的存在,才能把屋主理想中的「家」化為現實。 005=如何選擇承包商、看懂估價單與施工合約?
  就在你馳騁於﹁家﹂的想像之間,設計圖終於畫好了。為了實現心頭的夢想,接下來要做的,就是請各行業的師傅依據設計圖施工。要讓這麼多師傅有效而安心地在同一個現場工作,需要一位具有組織協調能力的現場管理者,也就是俗稱的監工。

  先前我也說明過,工地現場需要各門行業的工匠,而且每個類別各有不同的施工順序。例如貼磁磚的師傅要等壁面粗胚做好後才能施工,壁面與地板上如果有木作家具,也要等木工做好後才能貼磁磚,當然,設備的配管配線也要完成後才輪得到磁磚師傅。就是有這麼多工作必須先完成,才能讓磁磚師傅上場一展長才。

  從前建築設備不像現在這麼受重視的時代裡,負責統整全部工作的人是木工工頭。當建築設備愈來愈複雜之後,便需要有專門監管現場工作的人,於焉出現 了「統合承包業」,也就是簡稱的「統包」。
  承包商這麼多,到底該找哪一家才好?接下來,且讓我為各位讀者介紹幾種 方式:
● 請承包商介紹幾個過去的施工案例,並打聽一下對方包含維修在內的評價如何。

● 鎖定幾家業者後,請對方就估價提出競價。仔細檢討估價書的內容,選擇可靠的承包商。如果你另有委託的設計監工,便可以請監工就估價單提出意見。請 小心,便宜不見得就好。

● 如果覺得對方可以信任,不妨統統委交同一家做,對方也會更設身處地調整估價。同樣的,如果有設計監工,監工便能將估價單推敲得更詳實而符合需求, 追求更高的效益表現。

● 工程合約分成很多種,必須簽訂一份明確規範業主(起造者)、施工者、設計者各自職責的合約。現在日本最受信賴的,應該是「民間聯合施工承包契約 書」。

  承包商自行擬定的施工合約裡,密密麻麻記載著所使用的資財機器及數量、工匠費用、搬運費、假設工程費、清掃費、廢棄處理費、現場經費、公司經費與保險費等,一般沒受過專業訓練的人很難看得懂這些東西,加上數量核對也是門學問,所以最好還是請設計監工幫你過目。

  估價與施工合約可以說是擁有一棟自宅時的第二道關卡,而第一道關卡,自然是實現夢想的設計圖。

摘自第3章
讓家人住得舒適經驗談

  我認為「隔間」這個詞在思考一個家的設計時,是個很合適的字眼。因為「間」這個字就代表「空間」。隔間是描繪我們生活的起點。比方說,煮飯、用餐、整理、歇息、團聚等行為,並不是這些行為需要劃分到一個個不同的空間裡,而是我們的一連串生活需要有空間來承載。這麼一想,每個家庭的生活方式應該都有各自適合的形態—這就是隔間。

● 畫出人與家具:
將我們的生活化為實體的建築圖裡,並不會把人畫出來,可是大家在想像時,應該想像一下自己的生活起居將是什麼狀態,因此可以在圖裡畫進人與家具。這麼一來,你對生活起居的鋪陳就會帶出你對不同場所及空間該如何串連的想像。接著牆壁、建具位置與形狀就會慢慢浮現。

● 充滿彈性的建具與牆壁:
建具(門、窗、柵杆等)與牆壁的作用,正在於讓房間與房間之間建立起關係。有時候想讓空間完全封閉、有時想彼此連通,光靠安排就能知道各自的關係。這種關係的建立,正是日本居住空間的巧妙之處。

● 用空間隔開房間與房間:
光靠一面牆壁所建立的隱私似乎有點薄弱。要是像商務旅館那樣,察覺得到隔壁房間的動靜,那可就不太舒服了。在住宅裡頭,最美好的相對關係是在自己房裡聽音樂也不會打擾到隔壁房間的人。這種時候,除了一片薄薄的牆壁,最好再加入衣櫥,以創造出適宜的距離感。
(此篇未完,請見本書)

013=孩子離巢後的家
  現在我在設計住宅時,最注重的就是「孩子離巢後的家」,在這前提之下的,則是一個家庭的出發點:夫妻。絕不可以犧牲夫妻倆的空間去滿足孩子的生活空間,畢竟據說現在每三對就有一對離婚哪。

  我認為整個時代應該從把擁有兒童房當成目標,進步到把整個家都當成兒童房才對。每個人只要有一間最低限度的房間就夠了,裡頭只要放衣櫃跟床,多出來的空間則做成圖書室等大家共用的空間,要用功的人可不只是小孩子呢。最重要的,是全家人有地方可以聚在一起。

  以我家為例好了,我家沒有客廳,一張大餐桌就界定出了用餐空間,那裡也是客廳。我們看電視時在餐桌前看,讀書、工作都來這裡,就連待客也在這裡。可是我家養出很優秀的孩子,訪客也源源不絕。
  家愈小愈好,這麼一來不管打掃或維修都很輕鬆。小一點,孩子大了就不得不搬出去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家庭。孩子離巢後,這兒又成為只有兩夫妻的家。這時候,一定會發覺小空間的好處。這種孩子獨立後的家,就是夫妻倆「最後一個家」。

014=三角漆桌
  我家的餐桌是請木曾平澤(日本知名漆器產地)那邊的人製作的,是一張很大的三角形桌子。

  這張餐桌在我們蓋這個家的時候製作,已經用了十六年,最常用的部分連上頭的紅漆都已經磨掉,露出底下的黑漆。這是所謂的根來塗法(譯註:在黑漆上塗上一層紅漆的漆工法),也是真品,用久了就會這樣。

  這張大桌子,讓我們全家人齊聚一堂。

  不管是讀書、吃飯、看報、文書工作、甚至待客全在這裡,我們用得很愉快。我家小孩子準備考試時,這裡是家裡唯一全天不關燈的地方,桌上擺滿了孩子唸到一半的書和用具。
  小孩子只有跟女朋友講電話時會待在自己房間,講完了就回到這裡和大家在一起。

  有一次我參加一場風水讀書會,很驚訝的是發現有個對家族座位排列的指示。我家三個孩子全是男孩,那時收到的指導是把最會撒嬌的么子安排在離父母最遠的位子,旁邊坐長男。最令人擔心的次子則坐在父親身邊。其實在那之前為止,我家么子一直坐在我們夫妻之間,一聽到這樣的安排,我立刻想通其背後用意,之後就這麼決定了我們家的座位順序。

  每當有客人,這桌子最多可以容納十二個人。一開始大家先乾杯,接著聊得興起了,一桌子人分成三個角落,各聊各的,等到有人說「喂喂,大家聽我說、聽我說」時,又再度融成一個團體。

  三角桌與方桌的不同之處就在於人們的視線不會不自然地直接接觸。 只要想聊天的時候再看著對方就行了,當然也就不覺得拘束。四角形方桌則比較適合開會,不宜擺在家裡這種需要放鬆的空間。

  相較於方桌,三角桌在遞大盤子、鍋子時都比較方便,可以說是更有「居家性」呢。

041=多用點心,到處都是收納空間
  牆厚只要有十到十五公分,就能擺放許多物品。

  例如化妝品、袖珍版平裝書、家居洗潔淨、芳香劑、衛生紙、面紙、罐頭、保存食品等等,很多東西都放得進去。
  只要有心,玄關、廁所、洗手檯、走廊、廚房︙到處都找得到合適的收納空間。
  和室地板只要抬高三十公分以上,地板下就能放很多東西了。這種空間放座墊和暖桌的被子剛剛好,有些人擁有比較長的釣魚用具等,也適合放在這裡。

  至於像深度比較深的廚房,只要從另一個立面下手,也能創造出許多擺放空間。
  樓梯扶手的牆壁也是,只要有十公分,就能塞進小開本的書籍。
  除了做為結構用或隔熱用的外牆,我們也可以利用隔間牆的厚度打造出收納或裝飾空間。最近又多了LED 照明燈具,更有利於打造出令人印象深刻、充滿魅力的角落或內凹式空間。

重點永遠在於自由地發揮你的想像力。

(更多安心住家的貼心建議,請詳見本書)

作者資料

丸谷博男

一級建築師事務所(股)Arts and Architecture負責人 NPO梅丘Art Center協會代表 日本工藝中心評議委員、日本工藝設計協會會員 1948年生於山梨縣。畢業自東京藝術大學美術學部建築科,並修畢同校研究所碩士學位。於藝大奧村研究室、藤木研究室研習建築設計、家具設計、空調技術等,並時常參與環境共生及光熱利用等先進計畫。目前擔任東京藝術大學與千葉大學的兼任教師,教授設計、材料與造型論。 為提供創作者交流廣場而成立NPO梅丘Art Center協會,擔任代表,與日本各產地及工藝家維持來往。並參與九州的醫療福利設施與環境共生住宅計畫,最近更提出各項宣導社群重要性的計畫案。也參加關東地區的高齡者設施計畫(Group Home+Day Care Center)。除此之外,有十年時間左右擔任松下電工的燈光設計顧問,開發Home archi系列燈具,回溯日本燈光設計原點,推廣樸實燈具。 於東京都世田谷區及福岡縣福岡市設立事務所,提供設計服務。 ◎主要著作有《實踐──木造住宅細節》《居住好點子素描本》《成功造屋》(合著)彰國社出版,《男、女建築師的造屋絮語》(合著)與工業調查會刊等。 ◎主要設計作品包含大泉學園之家I、環境共生住宅「向日葵之家」、宮城野山莊、櫻坂之家等。

基本資料

作者:丸谷博男 譯者:蘇文淑 出版社:積木文化 書系:Design+ 出版日期:2013-10-16 ISBN:9789865865344 城邦書號:VQ0035 規格:平裝 / 單色 / 256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