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之書
- 作者:金貝爾(Jim Bell)
- 出版社:時報出版
- 出版日期:2014-06-20
- 定價:580元
- 優惠價:9折 522元
-
書虫VIP價:493元,贈紅利24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468元
- (更多VIP好康)
-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分類排行
內容簡介
史上最強百科系列
繼《數學之書》、《物理之書》、《醫學之書》後
最新力作《太空之書》
趣味故事+詳解天文太空歷史+精采圖片
從閱讀中了解天文、體會太空
天文學和太空探索的悠長歷史,充斥著足以回答我們最大且最深層疑惑的慾望。
我們很幸運生在人類歷史中的此一文明和時刻,
可以主動尋求這些問題的解答,並嘗試追求探索過程中所需的技術。
——金貝爾
我們的月球從何而來?
在其他恆星周圍是否有類地行星存在?
什麼是光害?
在這本圖文並茂的好書中,提出了一些發人省思的問題,讓我們一起加入行星學會會長金貝爾的行列,和他一同探索250件最有趣的宇宙現象和天文成就。除了有令人訝異困惑的事件,例如巨石陣的史前遺址以及黑洞;時間軸還涵蓋了多樣性的議題,例如恐龍的滅絕、土星環的發現、哈雷彗星、太陽閃焰、液態燃料火箭、史波尼克1號、探險家太空船的壯遊、麥哲倫號拍攝金星表面的雷達圖,以及2012年8月好奇號漫遊者登陸火星。影響了天文學和太空探索歷程、才華洋溢且堅韌不拔的科學家也是本書的特色,包括托勒密、阿里亞哈塔、哥白尼、伽利略、卡西尼、霍金以及薩根。
本書按時間先後順序的規劃,每則條目有精要短文搭配幾張全彩圖片,同時每頁底下的「註記和延伸閱讀」,提供了更深入研究的資源,是太空與天文知識入門的理想讀物。
【本書特色】
1.豐富條目:250項太空史上重大里程碑一次收錄。
2.編年百科:條目依年代排序,清楚掌握太空發展演變。相關條目隨頁交叉索引,知識脈絡立體化。
3.濃縮文字:每篇700字左右,快速閱讀、吸收重要太空觀念和大師理論。
4.精美插圖:每項條目均搭配精華全彩圖片,幫助記憶,刺激想像力。
5.理想收藏:全彩印刷、圖片精美、收藏度高,是科普愛好者必備最理想的太空百科。
【名家推薦】
貝爾博士的《太空之書》將我們人類最好的成就,依編年史的方式記錄下來,隨著幾千年來的發現,甚至距今數十億年所發生的事,如果這都無法使你感到謙遜、讓你滿懷敬畏,並對即將到來的發現感到興奮,那就把書拿起來,從頭再讀一遍吧!
——比爾奈(科學小子與行星學會執行長)
這是一本有關、曾經有關或將會有關於宇宙所有事物的非凡編纂書籍,儘管它是資訊的絕佳來源,金貝爾的《太空之書》仍是一本以瀏覽為樂,甚至閱讀起來趣味橫生的書。
——尼爾.戴森(天文物理學家與《太空編年史:面對最終前沿》作者)
金貝爾的《火星3D》一書,帶領我們踏上一趟穿越神秘、有時危險,但大部分是迷人的火星表面驚奇之旅,對曾夢想探索這顆紅色行星的人來說,這是必讀的。
——巴茲.艾德林(阿波羅11號太空人)
序跋
基本上是不可能僅用250件劃時代事件來總結天文學和太空探索的整部歷史,但我並不因此而不做這樣的嘗試,我所研究的領域擁有豐富和令人振奮的歷史,為這樣的歷史編年卻是一件令人氣餒的任務,但從一位有幸從事太空科學的熱愛者的觀點,它是如此豐富!單單在過去的五十年間,我們已經見證人類探索歷史中最深遠且重要的一次大爆發——太空時代。人類已經可以離開地球(有些人現在正住在地球以外的地方),有十二人曾在月球上漫步。使用機械代理和巨型望遠鏡(有些是放置在太空中),我們已經能夠遠觀、近看所有典型已知行星的外星地貌,造訪小行星和彗星,以及檢視所有壯觀燦爛的宇宙。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以上所有成就全因為我們如牛頓(Isaac Newton)爵士所述,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果沒有我們的祖先建立起近代科學和實驗的深沉思想,對於近代天文學和太空探索驚嘆發現的正確評價,是難以完成的。許多人在大量的個人或專業努力上,獲得自己的成就,有許多人則是在數十年,甚至數個世紀之後才被認可。有些地方是不切實際地認可特定個人的貢獻,我加入一些項目,最起碼認知到關鍵的一群人的重要性,他們在為未來的成就上設立舞台的重要性。這樣的例子包括仍保存在一些早期人類洞穴內的星圖;蘇美人對五千到七千年前宇宙學誕生的貢獻;建造類似巨石陣的古代天空觀測站的謎樣石器時代文明;來自中國夏、商、周朝(西元前2100年~西元前256年)天空事件的細心編年史家;以及來自早期埃及,印度、阿拉伯、波斯和馬雅社會的各種數學和天文學派,都已經對近代天文學、天文物理學和宇宙學做出深遠的影響。
當然,在一般科學思想、或特別是物理學和天文學發展上,找到並認知出扮演關鍵角色的特定個人,這是有可能的。若不考慮科學史,則根基於上的近代天文學將不完備,比方說不提及古代哲學家、數學家和天文學家的持續性貢獻,如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柏拉圖(Plato)、亞里斯多德(Aristotle)、阿里斯塔克斯(Aristarchus)、埃拉托斯特尼(Eratosthenes)、依巴谷(Hipparchus)和托勒密(Ptolemy),更近一點時期的科學家,例如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伽利略(Galileo Galilei)、克卜勒(Johannes Kepler)、牛頓、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哈柏(Edwin Hubble)、霍金(Stephen W. Hawking)和薩根(Carl Sagan)已經成為家譽戶曉的名字,在近代物理學、天文學以及太空科學的驚人進展上都非常有名,這些巨人都是本書許多詞條的顯著特色。
但有許多可能僅在教科書上出名的其他人,也對重要進展或發現以及他們關鍵里程碑的工作做出貢獻,這些卓越的科學家包括發現土星薄平環及其大衛星泰坦的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發現木星大紅斑、土衛八以及土星環本質的卡西尼(Giovanni Domenico Cassini);每76年回歸內太陽系的周期性彗星,並以他為名的哈雷(Edmond Halley);最後一位望遠鏡之前的天文學巨人,擁有的資料促使克卜勒發現行星運動定律的第谷(Tycho Brahe);第一位將天空中超過100顆著名星雲列表的多產彗星搜捕者梅西耳(Charles Messier);預測太空中特殊的萬有引力平衡點,現今以他命名的數學家拉格朗日(Joseph-Louis Lagrange);發現天王星及其衛星的赫歇爾(William Herschel);光譜學的先驅們夫朗和斐(Joseph von Fraunhofe)、都卜勒(Chiristian Doppler)和斐索(Armand Hippolyte Fizeau),他們為天文學家提供了測量天體成分和速度的基礎;發現放射性的居禮夫婦(Pierre & Marie Curie)及其同事貝克勒(Henri Becquere);被忽略的量子力學之父卜朗克(Max Planck);第一位真正認知到銀河系驚人尺寸的天文學家沙普利(Harlow Shapley);液態燃料火箭先驅戈達(Robert Goddard);天文物理學家和宇宙網共同發現者蓋勒(Margaret Geller);協助重新認知我們行星和其他行星上受撞擊的重要性的行星科學家舒梅克(Eugene Shoemaker)。因此我嘗試紀錄這些對天文學、天文物理學、行星科學和太空探索進展有重要貢獻的人,儘管他們可能尚未達到一般大眾所認知的頂尖科學名聲。
被遺忘的巨人
然而也有一群被遺忘,或者最少是不恰當地被忽略的男性和女性,他們已經有了新發現、發展出新理論、做出典範轉移的實驗、或是像是大海撈針式地埋頭努力一些關鍵性科學發現,但不管什麼樣的原因,這些人尚未獲得公眾目光或適合他們貢獻的科學讚譽。這些更加無名的天才包括六世紀的印度數學家和天文學家阿里亞哈塔(Aryabhata);令人尊敬的八世紀曆法專家賈羅的比德(Bede of Jarrow);十世紀阿拉伯繪製星圖的蘇菲(‘Abd al-Rahman al-Sufi);因為堅持其他可居住世界的存在,於1600年在火刑柱上焚燒的異教徒布魯諾(Giordano Bruno);十七世紀做出第一次光速準確測量的丹麥天文學家羅默(Ole Roemer);預測1639年金星凌日的天文學家霍羅克斯(Jeremiah Horrocks);1794年正確推論出隕石地外起源的德國物理學家克拉德尼(Ernst Chladni);第一位理解恆星內部的英國天文物理學家愛丁頓(Arthur Eddington);還有美國電波工程師顏斯基(Karl Guthe Jansky),在1931年因為一項實驗而有了一個想法,進而導引出電波天文學的創立。
類似的埋沒也包含一些極具影響力的女性天文學家,她們經常比男性同儕更加努力,以克服男性主導領域的偏見和歧視。這些值得重視的女性包括卡洛琳.赫歇爾(Caroline Herschel),她是威廉.赫歇爾的妹妹,一位富有成就的十八世紀末英國彗星搜捕者和星圖繪製者;全世界第一位女性天文學教授米切爾(Maria Mitchell);二十世紀初在哈佛的女性「計算員」團隊,包括坎農(Annie Jump Cannon)、勒維特(Henrietta Swan Leavitt),發展至今仍廣泛使用的恆星分類方法,以及發現所謂的標準燭光恆星,可作為估計宇宙中的距離。在整本書中,我嘗試提及許多其他重要、但經常被忽略的天文學家、物理學家、哲學家和工程師,但我唯恐仍沒有給予他們應有的功勞。作為一位專業天文學家和行星科學家,我得承認即便是在寫這本書所作的研究之前,仍有一些了不起的科學家是我未曾聽聞的。
從天文巨人到「大科學計畫」團隊
在這研究過程中,我注意到可以挑出來讚揚的個人數量隨著時間減少,尤其是在1950年代以後的詞條,也就是太空時代的開始。我認為這反應出在天文學和太空探索的一項最新趨勢,或許也是所有科學領域的趨勢。科學和探索曾是相當個人化的事業,經常是富人獨自從事、有君主或某種形式的贊助者,並且通常是和其他富有的紳士科學家激烈競爭。當然也確實存有例外:著名的合作(例如第谷和克卜勒之間的合作、或居禮夫婦和貝克勒之間)和研究團隊(例如圖西在伊朗馬拉給天文台的十三世紀研究團隊,或者十六世紀印度的喀拉拉邦數學學院)。但整體來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在我的領域中,大多數的科學進展主要是由個人所完成的。
相反地,二十世紀後半葉的技術進展,更多在物理、天文和太空探索的進展開始落到許多現今稱做大科學(Big Science)的範圍。大科學是一群或團體公司,在計畫中特定區塊的個別科學家擁有特定的專門知識,但這個計畫包括了很大範圍的學科,沒有一個小組成員是所有學科的專家,一個在物理學中的早期相關例證,是1940年代美國陸軍的「曼哈頓計畫」,它著重在發展第一個原子武器,所需要的專家有工程、材料、和航空專業技術,並且陸軍也需要一些了解在極高溫度和壓力下的核反應的科學家。當然,許多這樣的科學家是天文學家,這些天文學家在數年以前就已經發展出這些技巧,了解恆星是如何發光。其他早期的大科學計畫則是仰賴擁有天文物理或太空探索專長的個人團隊,這些專長包括軍方雷達系統和火箭的發展,像是次軌道飛行以及軍用和民用地球軌道衛星所使用的洲際彈道飛彈。
天文相關的大科學民用歷史,主要是由1957年設立的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的成就所主導,本書充滿了NASA在人類和自動太空科學和探索的劃時代成就,以及少數直接與個人相關的成就。的確如此,我個人對NASA自動的天文學和行星科學任務的經驗,了解到大部分的尖端近代天文學和太空探索的工作需要大型團隊來完成,我的經驗包括使用哈柏太空望遠鏡或繞行月球、火星、和小行星的軌道者,以及火星漫遊者精神號、機會號、好奇號上的儀器。所需要的專長領域令人印象深刻,例如一項火星漫遊者任務需要行星科學家(包括物理學家、化學家、數學家、地質學家、天文學家、氣象學家、甚至生物學家)、電腦科學家、程式設計師、各種不同的工程師(包括專長於軟體、材料、推進、動力、熱學、通訊、電子、系統以及其他)、以及管理、財務以及行政支援職員。需要類似的專長領域以建造、發射和操作太空望遠鏡、太空梭、大型粒子偵測器和撞擊器、以及國際太空站(一般估計,這是人類嘗試過最昂貴以及最複雜的計畫)。此外,這類大科學計畫的每一個計畫在整個執行期間花費數億到數百億美金,或者更多。當這類計畫成功或失敗時,通常都不會挑出當中的個人,因為這個團隊的整體努力就是要求讓工作完成。蘇聯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太空探索計畫的成功是類似團隊導向方案的結果(雖然更像是軍方執行),最近十九個國家的歐洲太空組織以及加拿大、日本、巴西、南韓、印度和中國等國家,已經在國際性天文學導向的大科學計畫、甚或它們各自的小型天文學和太空探索計畫,成為最大的玩家。
挑選歷史的關鍵事件
就像找出關鍵個人,在天文學和太空探索的歷史中找出關鍵事件也一樣極具挑戰性。有一些是非常容易的,例如地球和行星的形成、或第一批進入太空的人類、或第一批登陸月球的人類;但大部分事件是一連串重要性的集合,從一個人變化到下一個人,對一些這樣的事件確定出真正發生的時間,以及將這些事件放在簡單的編年表內也是相當困難的,不僅因為它們只是史前事件最好的推測(例如地球何時出現生命),或因為它們是被預測發生在未知的未來時刻,例如宇宙的終結!為了避免關鍵事件的編年時刻表是不確定或廣泛的,或兩者皆是,我在列出來的時間前面加了「約」(circa的拉丁字縮寫,表示大約的意思)這個字眼表示不確定性。
歷史上的,以及特別是近代事件的定年通常都比較清楚了解,但要從似乎永無止境的科學發現、理論和發明,以及過去數個世紀,尤其是在最近五十年的天文學和太空探索任務中,確認特定事件放入這樣的手冊中,仍是相當富挑戰性的。因此這或許是無可避免的,在任何嘗試聚焦在這些驚人成就的一小部分時,應該會不知不覺中產生偏見,我將是第一位承認這樣的偏見存在於我們自己編排的里程碑中:我是一位崇尚太陽系的人。我在工作上的熱誠是研究行星、衛星、小行星和彗星;對許多別的天文學家來說,這些實際上只是四十五億到五十億年前,無法掉入新生太陽的少量殘留碎片。沒錯,太陽占了太陽系99.86%的質量(木星佔了剩下的大部分),但不可諱言,剩下這0.14%是非常有趣的。部分是因為生命在這碎片的一小角落得以發展和茂盛,並且可能曾存在(或許仍存在)於其他地方。當我的天文物理學或宇宙學朋友,為我必須在這樣無足輕重的鄰近天體專注我的研究而感到惋惜,我很容易會用以下的事實加以反駁,那就是在系外行星研究的最新發現顯示太陽系可能在其他恆星四周也是很常見的。我們的太陽系可能是我們銀河系中數百萬,或可能是數十億中的一個,但我們不知道當中是否有類似我們一樣,適合生命居住的系統,即使我們是非常渺小,這也會讓我們變得非常特別。
踏入「宇宙海的岸邊」
當你探遊這部天文學和太空探索的歷史,你可能在我所收集的里程碑中感受到這樣的偏見,發現、理論和冒險都與我們太空中最接近的鄰居有關:我們的太陽系。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好的偏見,部分是因為我們科學上認識最多的就是太陽系天體;部分是因為認識附近鄰居以便了解和領會更大的共同體,這是很重要的。這需要物理、化學、天體力學、地質學、光譜學、工程和其他技巧來探索我們的太陽系,以及望遠鏡、無人太空船、高速電腦模擬、尖端實驗室實驗、或人類探索成員,提供探索我們鄰近恆星、我們銀河、我們鄰近星系、和宇宙現今或遙遠未來的基礎。對我來說,這些重要的時刻,是太空探索中最值得稱做劃時代的事件:當一丁點的光可以被解析出真正獨一無二的世界(我們鄰近區域存有超過五十個相當大,以及數百萬個較小的珍稀世界),或者當我們首次造訪這些世界,可以是虛擬地透過我們無人特使的眼鏡,或者親自造訪。太陽系是某種類似我們的運動場,藉由了解我們周遭的世界,我們正將我們的腳趾踏入薩根著名的用語——「宇宙海的岸邊」,準備未來某一天更進一步涉水深入這個宇宙。
最終,必須指出這些天文學和太空探索歷史中的里程碑收集,絕對不是徹底完善的。本書篇幅的實際限制使得這個收集僅有250項條目,僅代表了部分的人、歷史性發現、和典範轉移事件,這些代表了過去這段時間空間歷史中令人激奮的領域。不同的作者無疑會收集不同的里程碑,但所有人都應當面臨相同的困境:如何決定哪些不該列入?當我設定這項計畫的大綱時,我決定嘗試不僅涵蓋許多太空時代的傑出成就,也包括和認知來自跨越美索不達米亞、中國、印度、埃及和美洲古代王朝科學家的許多基礎成就的樣本,我也想要確定能捕捉到來自中世紀、文藝復興,以及最近的歷史,從前工業時期到工業革命的一些主要成就。在嘗試平衡時間序列,我可能少提了許多來自更近代時期的有功之人、發現、或者事件,為此我希望獲得你們的諒解與寬容,就像我一開始所寫的,基本上是不可能僅選擇250件劃世代事件,就能一覽天文學和太空探索的完整歷史,但讓我們不要因此而停止我們的嘗試!
內文試閱
約西元前137億年前
大霹靂
哈柏(Edwin Hubble,西元1889年~西元1953年)
沒有比時空真正的起始點更適合來綜觀天文的歷史,二十世紀的天文學家(例如愛德溫.哈柏)藉由觀測類似星系這樣的大尺度結構會沿著我們的視線方向相互遠離,從而發現宇宙正在膨脹。這意味著以前的宇宙是比較小,並且在很遠的過去,所有的物體都是從時空的一個點(稱做奇異點)開始,透過哈柏太空望遠鏡和其他天文設備多年的仔細觀測,已經顯示宇宙誕生在137億年前的一次猛烈爆炸。
一開始,大霹靂學說(the big bang theory)在1930年代受到天文學家的質疑,現今的學說受到數十年的天文觀測、實驗室裡的實驗和數學模型的嚴格考驗,這些考驗來自於研究宇宙起源與演化的宇宙學家和天文學家。我們從這些研究學到的宇宙早期歷史是令人感到深刻的,包括宇宙存在的第一秒內發生的事、宇宙溫度從10^15度掉到僅有10^10度、宇宙現有所有的質子(氫原子)和中子都來自這個原始電漿。當宇宙年齡只有三分鐘的時候,氫已經以核融合過程產生氦和其他輕元素,這種核融合過程仍然在今日的恆星深處進行著。
想到時間和空間都是在137億年前的一瞬間誕生是令人興奮的,是什麼樣的原因造成的?大霹靂之前又是什麼?宇宙學家告訴我們,我們不能認真地對這個問題提出疑問,因為時間本身就是誕生在大霹靂這一刻,我們也要謙卑地理解到,我們每個人的身體內最多的元素,也就是氫,是在大霹靂後的第一秒內產生,我們是亙古的老朽。
參照條目:哈柏定律(1929),核融合(1939),哈柏太空望遠鏡(1990)
圖說:繪圖描述宇宙的誕生,就像瞭解宇宙一樣的極富挑戰性,這裡是一位藝術家想像地捕捉大霹靂受到另一個三度空間宇宙碰撞的概念,這個宇宙隱藏自更高的維度。
約西元前137億年前 復合紀元
宇宙早年有一段時間是極高溫、極高壓和強輻射,整個空間浸淫在高度游離的原子和次原子的原始光子中,這些粒子在高溫下相互作用、碰撞、衰變和復合。在宇宙歷史的這段時期經常被當成是輻射時代。在宇宙約是一萬歲的時候,空間的膨脹以及許多高能粒子的衰變使得宇宙冷卻到約12,000K(克氏溫度或K,是測量絕對零度以上的溫度),這是一個重要的門檻,因為宇宙持續降溫,來自於熱和游離輻射的能量會變得少於所有物質本身的靜止質量能,具體概念來自於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著名公式E=mc2。經過數十萬年,宇宙主要仍是不透明、稠密的、高能量湯,游離的質子和電子持續相互碰撞。但當膨脹和冷卻繼續下去,與靜止質量能相比,輻射能是繼續減少。
在大霹靂後四十萬年,溫度已經掉到只有數千K,能量低到可以允許電子被穩定的氫原子捕獲,並且數個氫核可以形成宇宙第一個分子:氫氣,或稱H2,宇宙早期歷史中的這段時期稱為復合紀元(recombination era)。
有關復合最酷的事是它允許宇宙剩下的輻射(主要是高能光子和一些次原子粒子)和物質去耦合(decouple),這些輻射終於通暢無阻地穿梭在宇宙空間。宇宙在之後的數億年,愈來愈冷、愈來愈暗,這段時間被宇宙學家稱作黑暗時代(the dark ages)。這個早期宇宙釋放的輻射能所殘留的3K餘輝,就是著名的宇宙微波背景(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這輻射至今仍可被偵測到。
參照條目:大霹靂(約西元前137億年),愛因斯坦奇跡年(1905)、宇宙微波背景(1964)、繪製宇宙微波背景(1992)、宇宙年紀(2001)
圖說:航太總署的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探測器(WMAP)衛星繪製出這幅早期宇宙初始膨脹後所留下來的餘溫全天圖,這裡所看到的溫度微小擾動是作為宇宙最早恆星和星系的種子,這微小擾動只有數十億分之一度。
約西元前135億年前 第一代恆星
在歷史上,文藝復興總是終結了黑暗時代,宇宙早期的歷史也不例外。宇宙學家相信,這所謂的黑暗時代延續了將近一億年到二億年,黑暗時代結束之後,在復合紀元期間所形成的氫分子和其他分子開始重力塌縮而聚在一起,也可能是透過紊流的效應,但沒有人知道詳細原因。氣體塊就像是種子,可以透過萬有引力吸引更多氣體,使得氣體塊長得越來越大,最後終將便成龐大的分子雲,由於來自周圍氣體逐漸增加的壓力,使得氣體雲內部逐漸變熱。這時給雲氣一點推力,比方說,從另一個鄰近雲氣的萬有引力推力,該雲氣將會移動,最後開始自旋。在某個階段,可能是在大霹靂後三億年到四億年間,某些緩慢自旋的巨大氣體雲的內部溫度升高到數百萬度,約是大霹靂發生後的第三分鐘的溫度,這些原球氣體雲的內部溫度和壓力高到足以將氫融合成氦,第一顆恆星於焉誕生,黑暗時代得以終結。
這些第一代恆星有時也被天文學家稱做第三星族(Population III),不僅只是詭異的局部現象,它們非常巨大,可能比我們太陽的質量還要大上一百倍到一千倍,因此它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很大,輻射出巨量能量到周圍的氫氣雲和團塊,從外部加熱它們,將原本在黑暗時代初期被捕獲的電子游離出來,這段時間稱做再游離紀元(era of reionization ),由於宇宙再次發光,這光並不是來自宇宙創生時的光與熱,而是像現今一樣,來自於恆星的光與熱。
參照條目:大霹靂(約西元前137億年)、復合紀元(約西元前137億年)、愛丁頓質光關係(1924)、核融合(1939)
圖說:在這個超級電腦模擬中,游離氫氣泡(藍色)和分子氫雲(綠色)形成早期宇宙第一個有系統的大尺度結構,最後透過塌縮形成第一代恆星。
約西元前133億年前 銀河
天文學家將星系定義為一個受到萬有引力約束的系統,系統是由恆星、氣體、星塵和其他更多的神秘成分(見〈西元1933年╱暗物質〉)組成,共同地在宇宙中穿梭運動,就像是單一物體一樣。當第一代恆星誕生,只是時間上的問題,這些恆星受到之間的萬有引力吸引,無可避免地會形成星團,然後是形成更大的星團,最終,巨大的恆星集合體會繞著共同的重心旋轉。
我們所在的銀河是由約四千億顆恆星所構成,有一個棒旋星系的典型結構(見〈西元1959年╱螺旋星系〉)。銀河有一個由中心擁擠的恆星所組成的類球體核球(bulge),四周繞著扁平的螺旋狀恆星盤(包括我們的太陽)、氣體和星塵,最外頭則是圍繞著一個由年老恆星、星團所構成的瀰散球狀暈,還有兩個較小的伴星系。它是一個巨大的結構,幾乎是十萬光年寬,以及一千光年厚的星系盤(光走一年的距離為光年,約是十億又十億英里),我們太陽約是在離銀河中心一半的位置,一個星系年軌道約需要二億五千萬個地球年。
天文學家還不知道銀河確切形成的時間,已知銀河最老的恆星是位在暈內,約132億歲,位在盤面的最老恆星較為年輕,約是80億到90億歲,銀河的不同部位似乎在不同的時間形成,雖然最基本的結構似乎在很早的時候就開始動起來。
我們古老的祖先對這條主宰夜空的發白亮帶感到敬畏,經常在創世紀神話當中,將它視為一條光和生命之河,雖然我們現在知道我們就處在這個大質量、刻意匯集的恆星,從中間向外看,它仍然很容易在我們銀河的尺度和雄偉中感受到敬畏。
參照條目:暗物質(1933),螺旋星系(1959)
圖說:銀河的人馬座旋臂的廣角照片,來自十億顆恆星的光造成銀河明亮、瀰散的光輝,星系盤內的暗星塵遮住我們視線方向的一些星光,在畫面底部可以看到一顆流星劃過天際。
約西元前50億年前 太陽星雲
恆星形成是一種混亂的過程,當巨大分子雲塌縮,幾乎所有的氣體和塵埃最終掉入一個中心原恆星,幾乎!一小部分的氣體和塵埃仍在軌道上,繞著正在形成的恆星,而整個系統自轉並且逐漸冷卻下來,殘餘的雲氣碎屑緩慢地變扁,成了一個氣體、塵埃和冰(遠離恆星的地方)盤。在恆星形成的期間,它看起來好像所有的年輕恆星都是從一個伴隨的盤開始,通常稱之為太陽星雲盤(solar nebular disk)。
最終形成我們太陽的星雲可能在50億年前開始塌縮,雖然確切的時間並不確定,觀測顯示類太陽恆星要花1億年的時間形成,星雲盤僅約1百萬年的時間在年輕恆星四周形成。一旦形成這個盤,它就變化地很快,微小的塵埃以及(或)冰顆粒相互碰撞,相互沾黏,並且長成彈珠大的粒子,電腦模型顯示這個過程(稱做吸積)僅花數千年。這些小粒子相互碰撞,有時黏在一起,這個過程看起來是以不完全瞭解的脫韁奔逃方式持續進行約僅數百萬年,直到微行星(公里大小的塵埃、冰、岩石以及╱或金屬顆粒塊),然後是100∼1000公里大小的小行星形成。
太陽星雲盤似乎沒維持太久,大部分的塵埃在約1千年內吸積或消散。太靠近恆星,對冰來說太過溫暖而無法凝結,因此微行星大多是岩石,並且太小,無法靠萬有引力捉住太多的氣體。更遠的地方,冰和塵埃可以吸積成較大的微行星,有足夠的質量來吸積大量的氣體,最終長成氣體巨行星。這樣混亂的開始如何導致如此精緻的行星系統,並且在如此短的時間完成,是現今天文學家間爭論和思索的課題。
參照條目:第一批恆星(約西元前135億年),暴烈原太陽(約西元前46億年),拱星盤(1984),第一批系外行星(1992)
圖說:太空藝術家狄克森(Don Dixon)的原太陽以及太陽星雲盤概念圖,自轉的氣體、塵埃和冰雲氣形成太陽系所有的行星、衛星、小行星和彗星。
約西元前46億年前 太陽的誕生
太陽星雲中心區域的溫度和壓力劇烈上升了約一億年,直到它們通過一個門檻,也就是氫原子被包得很緊密,以致於進行核融合,形成氦並且以光和熱的形式釋放能量,這時我們的太陽就誕生了!
我們傾向將太陽想成是特殊的,是理所當然的,太陽對我們行星的所有生命的產生和持續存活是必要的,很難想像太陽是典型的、一般的,甚至很普通的,但在很多方面它的確如此。我們的恆星是在已知宇宙超過百垓(1022)顆恆星中的一顆,看起來是物質,大多數是氫,是在高壓高溫的狀況下,萬有引力交互作用下的自然結果,釋放出大量能量到它們周圍的太空中,恆星是我們宇宙的引擎。
一旦恆星誕生,它們會相當穩定地活著,然後死亡,通常都是以相當可預期,並且有時是壯麗的方式。太陽並不特別,它將持續另一個50億年融合氫原子成氦原子,當氫用完了,太陽將擺脫它的外層(吞沒地球和其他內行星),並且開始融合核心的氦,當氦用完,太陽緩慢地變成白矮星,然後黯淡成灰燼。
天文學家已能推論我們銀河系約每年有一到三顆新恆星,以及約一到三顆年老恆星死亡,如果我們外插到所有已知的星系,並簡單計算一下,整個宇宙約每年有五億顆恆星誕生,五億顆恆星死亡,這是難以想像且卑微的想法,應該使我們珍惜在我們自己的恆星—太陽生命中的每一珍貴的日子。
參照條目:中國人觀測客星(185),看到白晝星(1054),行星狀星雲(1764),白矮星(1862),核融合(1939)
圖說:NASA太陽動力天文台 UV太空望遠鏡拍攝我們太陽的紫外線影像,流光(streamer)、迴圈、較熱點(較亮的區域)和較冷點(較暗的區域)是一個極端活躍,但相當典型的中年恆星的證據。
約西元前38億年前 地球上的生命
沒人知道最開始的生命是如何、何時、或為什麼在地球上出現,但我們知道幾乎是在可能發生時,它就發生了。地球上最老的生命跡象是化學上的,不是化石,因為在這個行星上所有的生命都基於一個共同的化學架構所推論的,尤其是特定生化過程和反應對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是相同的,這些反應包括特定的氨基酸大多與DNA或RNA相關,例如在碳和其他元素的同位素會產生可辨認的圖案。本質上,生命傾向於利用(和製造)特定物質以及異常的化學反應,例如格林蘭島的一些38億年前的石頭內,相較於碳13,有較多的碳12的出現,對我們行星歷史上,非常早期的生命提供了詳盡卻有爭議的化學化石(chemofossil)證據。
在我們行星上,已知最老的微生物化石證據可追溯到約35億年前,它被保存在古老的疊層石(stromatolites)內,這是一種由簡單的有機體群體,例如藍綠藻所建構的岩石礦物結構,疊層石仍在我們行星某些地方的最老生命形式內形成,例如西澳大利亞的鯊魚灣。
最近研究地球非常早期的歷史(冥古代),提供海洋和大陸可能比之前所認定的時間更早形成的證據,就在地球形成後數億年的時候,這些條件是適合生命的。38到40億年前的後重轟炸期可能消滅了早期的生命形式,或者阻止它們蓬勃生長的嘗試。不管哪種情況,在地球的地殼冷卻後沒多久,海洋形成了,後重轟炸期結束,地球開始穩定地支持生命。生命繁茂,並演化出許多型態的事實是值得注意的,現在的天文學家、行星科學家和天文化學家都正在其他的類地球世界尋找生命的證據。
參照條目:地球(約西元前45億年),後重轟炸期(約西元前41億年)
圖說:一個疊層石化石的斷面,紅色層被認為是古老藍綠藻的殘骸化石,藍綠藻是地球上保存最古老的生命證據,這來自西澳大利亞奧德山脈的特別破片約2.4英吋(6公分)高。
西元前6千5百萬年 恐龍滅絕撞擊 路易.阿爾瓦雷茨(Luis W. Alvarez,1911-1988) 瓦爾特.阿爾瓦雷茨(Walter Alvarez,西元1940年生)
災難性改變地球氣候和生物圈的大撞擊作用一直不受到重視,直到阿爾瓦雷茨父子檔地質團隊以及他們同事的發現,他們認為的確鑿證據顯示大型小行星撞擊地球可能和約6千5百萬年前的恐龍以及其他物種滅絕有關。發現的關鍵是遍佈全世界的一層薄沈積物,當中富有稀有元素銥,所訂出的年份被定義為白堊紀和第三紀之間的邊界(經常簡稱為K-T邊界)。銥是鉑族金屬,在岩石礦物中經常與鐵在一起,當地球正在形成的時候,地球大部分的鐵(可能和銥)會沈在深層的地函和地核內,因此一個大規模分佈的同時期富銥地殼沈積是相當不正常。阿爾瓦雷茨假說表示銥是來自一顆大型含鐵小行星,它撞擊地球後蒸發掉,劇烈改變氣候,並且在許多植物和動物物種造成浩劫。
這場撞擊將蒸發的岩石和塵埃揚起,並送進大氣層,引發大規模的火災,進一步增加的煤煙和煙霧將太陽遮蔽,長年降低全球的表面溫度,這個效應沒有像二疊紀三疊紀滅絕那樣嚴重,但依賴太陽光以及光合作用生活的物種在K-T邊界大量死亡,摧毀了其他掠食者的食物生物鍊,有些物種,例如哺乳類和鳥類能夠尋找或靠昆蟲、腐肉,或其他非植物食物鏈,就不會受到這場事件的嚴重瓦解。當塵埃清除,這些存活者能夠趁虛而入,佔領它們之前無法佔領的地位。
恐龍被一場小行星撞擊給滅絕的想法是個假說,可以持續受到檢驗,其他地質學和氣候效應,例如一場嚴重的海面下降,或者火山岩的大規模噴發都可以發生在同一時間,但比假設的撞擊時間早,可能也會對足以毀滅如此多物種的環境條件有所貢獻。
參照條目:寒武紀大爆發(約西元前5億5千萬年),亞利桑那撞擊(約西元前50,000年),通古斯爆炸(1908),SL-9彗星撞木星(1994)
圖說:藝術家筆下的大型小行星撞擊地球,標示出地質年代的白堊紀結束以及地三紀開始的準確時刻,約在6千5百萬年前。
約西元前3000年 古老天文台
儘管古人已經清楚認知天象,一直要到青銅器時代(約西元前3000∼600年),才出現大型天文題材的歷史遺跡,當中最有名的是南英格蘭的史前巨大石柱群遺跡,這是全世界各處發現具有文化、宗教、和(或)天文重要性的古老石頭環狀物、墓地石堆和土木架構之一。
巨大石柱群的建造令人印象深刻,特別是用某種方式將25噸楣石放在13英尺(4公尺)高度的50噸豎立柱石上。近代的經驗和模擬顯示使用新石器時代和青銅器時代的工具和方法是可以建造這樣的架構,無須魔法或外星人的建築餽贈。但它一定已經接近當時可用技術的極限來建造這樣空前的架構。
它也顯現一種令人敬佩的史前設計技藝,仔細檢查現場一些不同的石頭、柱石立孔、凹處、路徑和突起的方位,被考古學家解釋成天文台的證據,它被設計成一種巨大的日晷來標示季節的遷移,及冬至和夏至的特定日期。儘管遺跡當成天文台使用的細節是熱門研究和爭論的課題,在考古學家和天文學家之間存有明顯的一致性,那就是結構的基本排列是跟著太陽和月球的軌跡。
史前天文台的其它例子包括在愛爾蘭的紐格萊(Newgrange)奇墓和蘇格蘭的梅肖韋(Maeshowe)古墓,它們的排列使得僅在冬至上升的太陽光能照在內部的墓碑;在葡萄牙,沿太陽排列的三石牌坊(trilithons)和通行石堆;以及西班牙米諾卡島上堆放的巨石台(taula stones)。建造這些非凡紀念碑的文明可能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沒有留下有關他們或他們的傳統和信仰的書寫記錄,但他們留下石頭和土地的永久記錄,顯示他們多麼重視他們對天空的認知。
參照條目:埃及天文學(約西元前2500年)
圖說:在南英格蘭的一些砂岩三石牌坊(巨石立起來的高度約25英尺[8公尺]),上頭放置著平楣石,以及在史前巨石建造結構內圈裡頭的較小藍灰沙岩記號。
沒有比時空真正的起始點更適合來綜觀天文的歷史,二十世紀的天文學家(例如愛德溫.哈柏)藉由觀測類似星系這樣的大尺度結構會沿著我們的視線方向相互遠離,從而發現宇宙正在膨脹。這意味著以前的宇宙是比較小,並且在很遠的過去,所有的物體都是從時空的一個點(稱做奇異點)開始,透過哈柏太空望遠鏡和其他天文設備多年的仔細觀測,已經顯示宇宙誕生在137億年前的一次猛烈爆炸。
一開始,大霹靂學說(the big bang theory)在1930年代受到天文學家的質疑,現今的學說受到數十年的天文觀測、實驗室裡的實驗和數學模型的嚴格考驗,這些考驗來自於研究宇宙起源與演化的宇宙學家和天文學家。我們從這些研究學到的宇宙早期歷史是令人感到深刻的,包括宇宙存在的第一秒內發生的事、宇宙溫度從10^15度掉到僅有10^10度、宇宙現有所有的質子(氫原子)和中子都來自這個原始電漿。當宇宙年齡只有三分鐘的時候,氫已經以核融合過程產生氦和其他輕元素,這種核融合過程仍然在今日的恆星深處進行著。
想到時間和空間都是在137億年前的一瞬間誕生是令人興奮的,是什麼樣的原因造成的?大霹靂之前又是什麼?宇宙學家告訴我們,我們不能認真地對這個問題提出疑問,因為時間本身就是誕生在大霹靂這一刻,我們也要謙卑地理解到,我們每個人的身體內最多的元素,也就是氫,是在大霹靂後的第一秒內產生,我們是亙古的老朽。
參照條目:哈柏定律(1929),核融合(1939),哈柏太空望遠鏡(1990)
圖說:繪圖描述宇宙的誕生,就像瞭解宇宙一樣的極富挑戰性,這裡是一位藝術家想像地捕捉大霹靂受到另一個三度空間宇宙碰撞的概念,這個宇宙隱藏自更高的維度。
約西元前137億年前 復合紀元
宇宙早年有一段時間是極高溫、極高壓和強輻射,整個空間浸淫在高度游離的原子和次原子的原始光子中,這些粒子在高溫下相互作用、碰撞、衰變和復合。在宇宙歷史的這段時期經常被當成是輻射時代。在宇宙約是一萬歲的時候,空間的膨脹以及許多高能粒子的衰變使得宇宙冷卻到約12,000K(克氏溫度或K,是測量絕對零度以上的溫度),這是一個重要的門檻,因為宇宙持續降溫,來自於熱和游離輻射的能量會變得少於所有物質本身的靜止質量能,具體概念來自於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的著名公式E=mc2。經過數十萬年,宇宙主要仍是不透明、稠密的、高能量湯,游離的質子和電子持續相互碰撞。但當膨脹和冷卻繼續下去,與靜止質量能相比,輻射能是繼續減少。
在大霹靂後四十萬年,溫度已經掉到只有數千K,能量低到可以允許電子被穩定的氫原子捕獲,並且數個氫核可以形成宇宙第一個分子:氫氣,或稱H2,宇宙早期歷史中的這段時期稱為復合紀元(recombination era)。
有關復合最酷的事是它允許宇宙剩下的輻射(主要是高能光子和一些次原子粒子)和物質去耦合(decouple),這些輻射終於通暢無阻地穿梭在宇宙空間。宇宙在之後的數億年,愈來愈冷、愈來愈暗,這段時間被宇宙學家稱作黑暗時代(the dark ages)。這個早期宇宙釋放的輻射能所殘留的3K餘輝,就是著名的宇宙微波背景(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這輻射至今仍可被偵測到。
參照條目:大霹靂(約西元前137億年),愛因斯坦奇跡年(1905)、宇宙微波背景(1964)、繪製宇宙微波背景(1992)、宇宙年紀(2001)
圖說:航太總署的威爾金森微波各向異探測器(WMAP)衛星繪製出這幅早期宇宙初始膨脹後所留下來的餘溫全天圖,這裡所看到的溫度微小擾動是作為宇宙最早恆星和星系的種子,這微小擾動只有數十億分之一度。
約西元前135億年前 第一代恆星
在歷史上,文藝復興總是終結了黑暗時代,宇宙早期的歷史也不例外。宇宙學家相信,這所謂的黑暗時代延續了將近一億年到二億年,黑暗時代結束之後,在復合紀元期間所形成的氫分子和其他分子開始重力塌縮而聚在一起,也可能是透過紊流的效應,但沒有人知道詳細原因。氣體塊就像是種子,可以透過萬有引力吸引更多氣體,使得氣體塊長得越來越大,最後終將便成龐大的分子雲,由於來自周圍氣體逐漸增加的壓力,使得氣體雲內部逐漸變熱。這時給雲氣一點推力,比方說,從另一個鄰近雲氣的萬有引力推力,該雲氣將會移動,最後開始自旋。在某個階段,可能是在大霹靂後三億年到四億年間,某些緩慢自旋的巨大氣體雲的內部溫度升高到數百萬度,約是大霹靂發生後的第三分鐘的溫度,這些原球氣體雲的內部溫度和壓力高到足以將氫融合成氦,第一顆恆星於焉誕生,黑暗時代得以終結。
這些第一代恆星有時也被天文學家稱做第三星族(Population III),不僅只是詭異的局部現象,它們非常巨大,可能比我們太陽的質量還要大上一百倍到一千倍,因此它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很大,輻射出巨量能量到周圍的氫氣雲和團塊,從外部加熱它們,將原本在黑暗時代初期被捕獲的電子游離出來,這段時間稱做再游離紀元(era of reionization ),由於宇宙再次發光,這光並不是來自宇宙創生時的光與熱,而是像現今一樣,來自於恆星的光與熱。
參照條目:大霹靂(約西元前137億年)、復合紀元(約西元前137億年)、愛丁頓質光關係(1924)、核融合(1939)
圖說:在這個超級電腦模擬中,游離氫氣泡(藍色)和分子氫雲(綠色)形成早期宇宙第一個有系統的大尺度結構,最後透過塌縮形成第一代恆星。
約西元前133億年前 銀河
天文學家將星系定義為一個受到萬有引力約束的系統,系統是由恆星、氣體、星塵和其他更多的神秘成分(見〈西元1933年╱暗物質〉)組成,共同地在宇宙中穿梭運動,就像是單一物體一樣。當第一代恆星誕生,只是時間上的問題,這些恆星受到之間的萬有引力吸引,無可避免地會形成星團,然後是形成更大的星團,最終,巨大的恆星集合體會繞著共同的重心旋轉。
我們所在的銀河是由約四千億顆恆星所構成,有一個棒旋星系的典型結構(見〈西元1959年╱螺旋星系〉)。銀河有一個由中心擁擠的恆星所組成的類球體核球(bulge),四周繞著扁平的螺旋狀恆星盤(包括我們的太陽)、氣體和星塵,最外頭則是圍繞著一個由年老恆星、星團所構成的瀰散球狀暈,還有兩個較小的伴星系。它是一個巨大的結構,幾乎是十萬光年寬,以及一千光年厚的星系盤(光走一年的距離為光年,約是十億又十億英里),我們太陽約是在離銀河中心一半的位置,一個星系年軌道約需要二億五千萬個地球年。
天文學家還不知道銀河確切形成的時間,已知銀河最老的恆星是位在暈內,約132億歲,位在盤面的最老恆星較為年輕,約是80億到90億歲,銀河的不同部位似乎在不同的時間形成,雖然最基本的結構似乎在很早的時候就開始動起來。
我們古老的祖先對這條主宰夜空的發白亮帶感到敬畏,經常在創世紀神話當中,將它視為一條光和生命之河,雖然我們現在知道我們就處在這個大質量、刻意匯集的恆星,從中間向外看,它仍然很容易在我們銀河的尺度和雄偉中感受到敬畏。
參照條目:暗物質(1933),螺旋星系(1959)
圖說:銀河的人馬座旋臂的廣角照片,來自十億顆恆星的光造成銀河明亮、瀰散的光輝,星系盤內的暗星塵遮住我們視線方向的一些星光,在畫面底部可以看到一顆流星劃過天際。
約西元前50億年前 太陽星雲
恆星形成是一種混亂的過程,當巨大分子雲塌縮,幾乎所有的氣體和塵埃最終掉入一個中心原恆星,幾乎!一小部分的氣體和塵埃仍在軌道上,繞著正在形成的恆星,而整個系統自轉並且逐漸冷卻下來,殘餘的雲氣碎屑緩慢地變扁,成了一個氣體、塵埃和冰(遠離恆星的地方)盤。在恆星形成的期間,它看起來好像所有的年輕恆星都是從一個伴隨的盤開始,通常稱之為太陽星雲盤(solar nebular disk)。
最終形成我們太陽的星雲可能在50億年前開始塌縮,雖然確切的時間並不確定,觀測顯示類太陽恆星要花1億年的時間形成,星雲盤僅約1百萬年的時間在年輕恆星四周形成。一旦形成這個盤,它就變化地很快,微小的塵埃以及(或)冰顆粒相互碰撞,相互沾黏,並且長成彈珠大的粒子,電腦模型顯示這個過程(稱做吸積)僅花數千年。這些小粒子相互碰撞,有時黏在一起,這個過程看起來是以不完全瞭解的脫韁奔逃方式持續進行約僅數百萬年,直到微行星(公里大小的塵埃、冰、岩石以及╱或金屬顆粒塊),然後是100∼1000公里大小的小行星形成。
太陽星雲盤似乎沒維持太久,大部分的塵埃在約1千年內吸積或消散。太靠近恆星,對冰來說太過溫暖而無法凝結,因此微行星大多是岩石,並且太小,無法靠萬有引力捉住太多的氣體。更遠的地方,冰和塵埃可以吸積成較大的微行星,有足夠的質量來吸積大量的氣體,最終長成氣體巨行星。這樣混亂的開始如何導致如此精緻的行星系統,並且在如此短的時間完成,是現今天文學家間爭論和思索的課題。
參照條目:第一批恆星(約西元前135億年),暴烈原太陽(約西元前46億年),拱星盤(1984),第一批系外行星(1992)
圖說:太空藝術家狄克森(Don Dixon)的原太陽以及太陽星雲盤概念圖,自轉的氣體、塵埃和冰雲氣形成太陽系所有的行星、衛星、小行星和彗星。
約西元前46億年前 太陽的誕生
太陽星雲中心區域的溫度和壓力劇烈上升了約一億年,直到它們通過一個門檻,也就是氫原子被包得很緊密,以致於進行核融合,形成氦並且以光和熱的形式釋放能量,這時我們的太陽就誕生了!
我們傾向將太陽想成是特殊的,是理所當然的,太陽對我們行星的所有生命的產生和持續存活是必要的,很難想像太陽是典型的、一般的,甚至很普通的,但在很多方面它的確如此。我們的恆星是在已知宇宙超過百垓(1022)顆恆星中的一顆,看起來是物質,大多數是氫,是在高壓高溫的狀況下,萬有引力交互作用下的自然結果,釋放出大量能量到它們周圍的太空中,恆星是我們宇宙的引擎。
一旦恆星誕生,它們會相當穩定地活著,然後死亡,通常都是以相當可預期,並且有時是壯麗的方式。太陽並不特別,它將持續另一個50億年融合氫原子成氦原子,當氫用完了,太陽將擺脫它的外層(吞沒地球和其他內行星),並且開始融合核心的氦,當氦用完,太陽緩慢地變成白矮星,然後黯淡成灰燼。
天文學家已能推論我們銀河系約每年有一到三顆新恆星,以及約一到三顆年老恆星死亡,如果我們外插到所有已知的星系,並簡單計算一下,整個宇宙約每年有五億顆恆星誕生,五億顆恆星死亡,這是難以想像且卑微的想法,應該使我們珍惜在我們自己的恆星—太陽生命中的每一珍貴的日子。
參照條目:中國人觀測客星(185),看到白晝星(1054),行星狀星雲(1764),白矮星(1862),核融合(1939)
圖說:NASA太陽動力天文台 UV太空望遠鏡拍攝我們太陽的紫外線影像,流光(streamer)、迴圈、較熱點(較亮的區域)和較冷點(較暗的區域)是一個極端活躍,但相當典型的中年恆星的證據。
約西元前38億年前 地球上的生命
沒人知道最開始的生命是如何、何時、或為什麼在地球上出現,但我們知道幾乎是在可能發生時,它就發生了。地球上最老的生命跡象是化學上的,不是化石,因為在這個行星上所有的生命都基於一個共同的化學架構所推論的,尤其是特定生化過程和反應對地球上的所有生命都是相同的,這些反應包括特定的氨基酸大多與DNA或RNA相關,例如在碳和其他元素的同位素會產生可辨認的圖案。本質上,生命傾向於利用(和製造)特定物質以及異常的化學反應,例如格林蘭島的一些38億年前的石頭內,相較於碳13,有較多的碳12的出現,對我們行星歷史上,非常早期的生命提供了詳盡卻有爭議的化學化石(chemofossil)證據。
在我們行星上,已知最老的微生物化石證據可追溯到約35億年前,它被保存在古老的疊層石(stromatolites)內,這是一種由簡單的有機體群體,例如藍綠藻所建構的岩石礦物結構,疊層石仍在我們行星某些地方的最老生命形式內形成,例如西澳大利亞的鯊魚灣。
最近研究地球非常早期的歷史(冥古代),提供海洋和大陸可能比之前所認定的時間更早形成的證據,就在地球形成後數億年的時候,這些條件是適合生命的。38到40億年前的後重轟炸期可能消滅了早期的生命形式,或者阻止它們蓬勃生長的嘗試。不管哪種情況,在地球的地殼冷卻後沒多久,海洋形成了,後重轟炸期結束,地球開始穩定地支持生命。生命繁茂,並演化出許多型態的事實是值得注意的,現在的天文學家、行星科學家和天文化學家都正在其他的類地球世界尋找生命的證據。
參照條目:地球(約西元前45億年),後重轟炸期(約西元前41億年)
圖說:一個疊層石化石的斷面,紅色層被認為是古老藍綠藻的殘骸化石,藍綠藻是地球上保存最古老的生命證據,這來自西澳大利亞奧德山脈的特別破片約2.4英吋(6公分)高。
西元前6千5百萬年 恐龍滅絕撞擊 路易.阿爾瓦雷茨(Luis W. Alvarez,1911-1988) 瓦爾特.阿爾瓦雷茨(Walter Alvarez,西元1940年生)
災難性改變地球氣候和生物圈的大撞擊作用一直不受到重視,直到阿爾瓦雷茨父子檔地質團隊以及他們同事的發現,他們認為的確鑿證據顯示大型小行星撞擊地球可能和約6千5百萬年前的恐龍以及其他物種滅絕有關。發現的關鍵是遍佈全世界的一層薄沈積物,當中富有稀有元素銥,所訂出的年份被定義為白堊紀和第三紀之間的邊界(經常簡稱為K-T邊界)。銥是鉑族金屬,在岩石礦物中經常與鐵在一起,當地球正在形成的時候,地球大部分的鐵(可能和銥)會沈在深層的地函和地核內,因此一個大規模分佈的同時期富銥地殼沈積是相當不正常。阿爾瓦雷茨假說表示銥是來自一顆大型含鐵小行星,它撞擊地球後蒸發掉,劇烈改變氣候,並且在許多植物和動物物種造成浩劫。
這場撞擊將蒸發的岩石和塵埃揚起,並送進大氣層,引發大規模的火災,進一步增加的煤煙和煙霧將太陽遮蔽,長年降低全球的表面溫度,這個效應沒有像二疊紀三疊紀滅絕那樣嚴重,但依賴太陽光以及光合作用生活的物種在K-T邊界大量死亡,摧毀了其他掠食者的食物生物鍊,有些物種,例如哺乳類和鳥類能夠尋找或靠昆蟲、腐肉,或其他非植物食物鏈,就不會受到這場事件的嚴重瓦解。當塵埃清除,這些存活者能夠趁虛而入,佔領它們之前無法佔領的地位。
恐龍被一場小行星撞擊給滅絕的想法是個假說,可以持續受到檢驗,其他地質學和氣候效應,例如一場嚴重的海面下降,或者火山岩的大規模噴發都可以發生在同一時間,但比假設的撞擊時間早,可能也會對足以毀滅如此多物種的環境條件有所貢獻。
參照條目:寒武紀大爆發(約西元前5億5千萬年),亞利桑那撞擊(約西元前50,000年),通古斯爆炸(1908),SL-9彗星撞木星(1994)
圖說:藝術家筆下的大型小行星撞擊地球,標示出地質年代的白堊紀結束以及地三紀開始的準確時刻,約在6千5百萬年前。
約西元前3000年 古老天文台
儘管古人已經清楚認知天象,一直要到青銅器時代(約西元前3000∼600年),才出現大型天文題材的歷史遺跡,當中最有名的是南英格蘭的史前巨大石柱群遺跡,這是全世界各處發現具有文化、宗教、和(或)天文重要性的古老石頭環狀物、墓地石堆和土木架構之一。
巨大石柱群的建造令人印象深刻,特別是用某種方式將25噸楣石放在13英尺(4公尺)高度的50噸豎立柱石上。近代的經驗和模擬顯示使用新石器時代和青銅器時代的工具和方法是可以建造這樣的架構,無須魔法或外星人的建築餽贈。但它一定已經接近當時可用技術的極限來建造這樣空前的架構。
它也顯現一種令人敬佩的史前設計技藝,仔細檢查現場一些不同的石頭、柱石立孔、凹處、路徑和突起的方位,被考古學家解釋成天文台的證據,它被設計成一種巨大的日晷來標示季節的遷移,及冬至和夏至的特定日期。儘管遺跡當成天文台使用的細節是熱門研究和爭論的課題,在考古學家和天文學家之間存有明顯的一致性,那就是結構的基本排列是跟著太陽和月球的軌跡。
史前天文台的其它例子包括在愛爾蘭的紐格萊(Newgrange)奇墓和蘇格蘭的梅肖韋(Maeshowe)古墓,它們的排列使得僅在冬至上升的太陽光能照在內部的墓碑;在葡萄牙,沿太陽排列的三石牌坊(trilithons)和通行石堆;以及西班牙米諾卡島上堆放的巨石台(taula stones)。建造這些非凡紀念碑的文明可能可以追溯到五千年前,沒有留下有關他們或他們的傳統和信仰的書寫記錄,但他們留下石頭和土地的永久記錄,顯示他們多麼重視他們對天空的認知。
參照條目:埃及天文學(約西元前2500年)
圖說:在南英格蘭的一些砂岩三石牌坊(巨石立起來的高度約25英尺[8公尺]),上頭放置著平楣石,以及在史前巨石建造結構內圈裡頭的較小藍灰沙岩記號。
作者資料
金貝爾(Jim Bell)
美國天文學家,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天文學教授,主要研究是以望遠鏡和多個太空探測船資料研究太空地質學、地球化學和礦物學。身為行星學會會長,他是一位在科學和太空探索上,既活躍又富創造力的公眾評論家,因此從美國天文學會獲頒2011年卡爾蕯根獎。金曾出現在許多廣播電台和電視的節目,包括NBC的《今日秀》,PBS的《新聞時刻》,以及探索頻道、國家地理頻道和歷史有線頻道的節目。他也是來《自火星的名信片》、《3D火星》和《3D月球》的作者,同時參與了許多NASA的無人探索任務,例如近地小行星任務(NEAR),火星拓荒者號,火星精神號,機會號和好奇號漫遊者,以及月球勘察軌道者等。主帶小行星「8146 Jimbell」就是以他命名的。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