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引人入勝……這是讀者了解真實海盜生活的機會。」
——《紐約時報》書摘盛讚
《航海王》《神鬼奇航》《金銀島》的浪漫想像中,
男子漢為了追逐夢想的財寶,一起航向偉大的航道!
真實版的海盜頭子,
出身反抗船長凌虐的水手、背叛皇家威權而的海軍。
骷髏旗飄揚,攪亂大西洋貿易網,
撼動大英帝國海上基業,點燃初期民主之火,
他們是從底層崛起的贏家,被壓迫者的希望。
大航海時代開始,歐洲強國西班牙、法國、英國互爭海權,這場生存競合,除了台面上的海戰,還在官方默許下得海盜暗助。英國正是靠著獲得「私掠許可」的海盜(稱「私略船」)劫掠西班牙船,奠定日不落殖民帝國的基礎。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01 - 1714)造成西班牙衰落、法國海軍幾乎全滅,英國獲得海權的壓倒性勝利。戰爭結束,大量失業的海軍與不滿船長惡意虐待的水手,在加勒比海這片暗礁密佈的謎樣海域,幹起了洗劫商船、襲擊海軍戰艦的勾當。
他們做到的,不僅是累積驚人財富,還在巴哈馬建立自己的海盜共和國,阻斷英國、法國、西班牙等國的貿易路線,遏止奴隸運販,還反覆北上封鎖南卡羅萊納,部分海盜還買下了商人、大農場主人,甚至是殖民總督本人的忠誠。
官方版的海盜是殺人不眨眼的魔頭,事實並非如此,殖民地許多百姓視海盜為充滿魅力的英雄。相較於等級森嚴的商船,海盜船以民主方式經營,例如投票選罷船長,准許黑人與逃跑的奴隸加入,掠奪而來的財寶「同攻同酬」、平均分配,重大抉擇由公開會議決定。在一個普通水手得不到任何社會保障的年代,海盜還提供船員傷殘撫卹金。他們撼動帝國主義的根基,激發民主,最終孕育出美國革命精神。
1715-1725為期10年的海盜黃金年代,如何開始?如何結束?《海盜共和國》挖掘四位領袖人物的生平,三位海盜:黑鬍子、海盜王子黑山姆、以及查爾斯范恩,如何在加勒比海這塊區域呼風喚雨,如何競爭、同時也通力合作抵抗皇家海軍;還有另一位要角:伍茲.羅傑斯,前私掠船船長,他忠心耿耿侍奉英國皇室,為建立海上秩序誓言剷除海盜。
海盜故事流傳相當廣,但大多穿鑿附會,缺乏實地考察。伍達德為了撰寫本書,遍查史料、造訪海盜出沒地,甚至深入史上第一遭被發現的海盜船維達號打撈現場,從對話到衣著,無一不考究。鉅細靡遺的說明真實的海盜的身世、戰術及戰略、規定及罰則、生活情況等。在一個個介乎在罪犯/大盜/愛國者/冒險英雄的海盜身上,讀者將親歷這豐富多彩的神秘世界。
【本書特色】
1.NBC影劇《骷髏旗》(Crossbone)原著熱映
海盜題材深受觀眾喜愛,除了《航海王》、《神鬼奇航》,NBC於2014年將本書改編為電視影集,由巨星約翰馬可維奇(John Malkovich)飾演靈魂人物「黑鬍子」。場景極盡考究、劇力萬鈞,話題不斷。
2.這是玩真的!海盜歷史經典之作,中文版終於上市
最詳實、最考究,深獲史學界好評,真實回顧黑鬍子、海盜王子貝勒米以及范恩集結海盜,建立那個原始、獨特卻又短暫的海盜共和國,真實呈現比文學還精彩的冒險世界。
3.原始的民主,道地的平等
天生反骨的海盜,不論階級、不問出身,船長靠票選,財寶就均分。在三百年前這個特別時代激發的原初民主,讓人眼界大開。
4.黑道、白道、無間道,海權爭霸背後故事
英國皇室原本透過劫掠手段削弱西班牙海上貿易,逐步建立基業。海盜勢力興起後,官方無法掌握後轉而鎮壓。本書帶領讀者認識17、18世紀歐洲強國圖謀海洋霸權的背景,以及全球資本主義金流、物流、人流(傭工、奴隸)的貿易運輸網。
5.無限浪漫想像的源頭
無數羅曼史、影劇、動漫,甚至線上遊戲,源頭來自海盜,來看他們到底是帥氣船長、冒險家、英雄豪傑,還是罪惡滔天的人類公敵?或者,他們是大航海時代不得不參與生存遊戲的玩家?
6.裝幀特殊設計,值得珍藏
書封設計採18世紀木刻畫風格,輔以具手感美術紙印刷。展卷,彷彿置身那個越洋冒險的年代。
【國際媒體讚譽】
「本書是海灘上的終極讀物——輕鬆愉快、豐富有趣,充滿豐富歷史細節與冒險犯難。」
——《基督科學箴言報》(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令人欲罷不能的海盜故事,處處是黃金、背叛與雙面人。」
——《波特蘭新聞先驅報》(Portland Press Herald)/《緬因週日電信報》(Maine Sunday Telegram)
「精彩萬分……詳實的研究,刺激的故事……伍達德以栩栩如生的方式,呈現這段亡命之徒的光輝歷史。所有學過海盜發出『啊』喉嚨低吼的人,不要錯過這本好書。」
——巴爾的摩城市報(Baltimore City Paper)
「伍達德在這本做了絕佳研究的書中,依據年代呈現十八世紀海盜簡短的一章。在那個時期,各國海盜齊聚一堂,成為一個政治團體,培養出種族寬容的氛圍,甚至試圖振興英格蘭的斯圖亞特王朝。對我的錢包來說,這比《金銀島》的故事還棒。是真的!」
——大衛.伍德(David Wood),威斯康辛《河瀑日報》(River Falls Journal [WI])
「忘掉史傑克船長,忘掉迪士尼電影遊樂設施的海盜。今年夏天最好的海盜娛樂是這本你可以帶到海灘上的書,而且裡頭的故事是真的。」
——《新聞紀錄報》(Journal Register)
「伍達德運用來自英格蘭、西班牙與美洲的檔案資料,述說加勒比海海盜真正的故事。他們的歷史雖短,他們對抗自然與帝國。」
——《丹佛郵報》(The Denver Post)
「寫得好。」
——EW.com
「令人欲罷不能。公海上的行動,精彩的生活,古老的船隻,為時數月的海上之旅,帶著你前行。」
——《多倫多星報》(The Toronto Star)
「如果你熱愛海盜,以及經過深入研究的歷史與好故事,伍達德的書是正確選擇。」
——北卡羅來納伊麗莎白市《進步日報》(The Daily Advance, Elizabeth City, NC)
「最佳敘述史。」
——《溫斯頓塞勒姆日報》(Winston-Salem Journal)
「看了電影、急著想了解真實《神鬼奇航》(Pirates of the Carribean)生活的人,現在可以拿起科林.伍達德的《海盜共和國》。身兼記者與作家的伍達德,述說海盜船長愛德華.「黑鬍子」.蒂奇與「黑山姆」貝勒米引人入勝的故事。他們在一七〇〇年代時,在加勒比海建立起海盜合作組織。《海盜共和國》是海灘上的終極讀物——輕鬆愉快、豐富有趣,充滿豐富歷史細節與冒險犯難。」
——《基督科學箴言報》(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不要管史蒂文生吵吵鬧鬧的海盜,不要管迪士尼工廠精力充沛的惡棍,不要管《潘贊斯海盜》(Penzance)歌舞劇裡唱唱跳跳的小夥子:這裡有貨真價實的加勒比海海盜,事實和小說一樣豐富有趣又令人興奮。」
——《柯克斯評論》星號書評(Kirkus Reviews [starred review])
「伍達德的書解釋了這個脆弱的民主制度如何出現,以及為何相較於海盜傳說想讓我們相信的事,生活於其中的海盜事實上更適合這樣的組織。」
——《亞歷山大公報》(Alexandria Gazette Packet)
「本書挑戰我們對這幫萬惡之徒的認知,讓我們不再以為船上施行獨裁統治,而是較為平等主義的景象。」
——《Boston Magazine》(波士頓雜誌)
「步調緊湊的史實故事,主角來自我們的童年生活。他們被放在陽光燦爛的海灘,有著棕櫚樹,不時穿插點綴的航海傳說,以及澆不熄的蘭姆酒渴望。」
——緬因州《水濱》(Working Waterfront, Maine)
「步調緊湊的敘事,熱愛海盜傳說以及跑到巴哈馬度假的人士,將特別感興趣。」
——《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
「這本輕快、一氣呵成的書,充滿令人興奮的冒險犯難,以及多彩多姿的人物。一般讀者以及對這個時期特別感興趣的人士,將可享受眾多樂趣。」
——《書單》(Booklist)
「詳盡的研究,令人欲罷不能……對海盜故事有興趣的人一定不能錯過。」
——《卡羅來納潮流報》(Carolina Currents)
「伍達德詳細描述伍茲.羅傑斯的一生,歷史上他最終看著海盜共和國滅亡。不過要知道那個終結是如何來臨,你得讀這本書。」
——威斯康辛州麥迪遜《首府時報》(The Capital Times, Madison WI)
「[伍達德]提供我們一七一五至一七二五年間海盜黃金時代的詳細歷史研究。在時代的捉弄下,商人、水手、逃犯、士紳、逃跑的奴隸,以及幾個異裝癖女子,成為海上造反者。」
——《緬因船隻、家庭與港口》(Maine Boats, Homes & Harbors)
「伍達德的書百分之百純正……讀起來樂趣十足……魔鬼藏在細節裡,伍達德抓到了。」
——《航海雜誌》(Sailing Magazine)
「這本詳盡、迷人的書,述說加勒比海海盜黃金時代的興衰……伍達德挖掘許多著名海盜令人驚訝的事實,包括班哲明.霍尼戈、愛德華.蒂奇、山謬.貝勒米、斯蒂德.波內……只要你對海盜有一丁點興趣,這本書能幫助你了解歷史極少被真實呈現的那一面。我賭這本書會讓你想在船桅上也升起黑旗!」
——《旌旗》雜誌(The Ensign Magazine)
「美洲海盜自一六〇〇年代一直延續到近十九世紀尾聲,然而真正的全盛時期是短暫的一七一五年至一七二五年。科林.伍達德在《海盜共和國》一書中精彩描述了這段時期。這是第一次有人中肯地看著黑鬍子、斯蒂德.波內、安妮.伯尼以及他們的同伴的世界,前所未有地探討人類史上這段流傳最多故事、但也最被誤解的時期。」
——威廉.C.戴維斯(William C. Davis),《海盜拉菲特》(The Pirates Laffite)作者
目錄
序言 海盜黃金年代
加勒比海域島嶼,沙洲和海峽密布,彷彿迷宮;
一群群海盜在此掠奪。
迥異於刻板印象中的殘暴蠻橫,
海盜選罷船長、均分搶來的財寶、甚至給傷殘的同伴撫恤。
甚至被老百姓視為人民英雄。
第一章 埃弗里傳奇(一六九六年)
出身英國海軍的埃弗里、獲聘為遠征隊大副,
水手因為船主付不出薪水而集體叛變,
襲擊印度蒙兀兒帝國商船獲得天價珍寶,
又偽裝成奴隸船主騙倒拿索總督,
他的下落成謎,成為永遠的傳奇。
第二章 乘風破浪(一六九七~一七○二年)
英國正值資本主義興起,
田野與牧場被圈占,
原本自給自足的農夫,受迫當水手或海軍。
但薪水苛扣、船長暴橫和瘟疫肆虐,
逼他們起而造反,亡命天涯。
第三章 海上大戰(一七○二~一七一二年)
英國私掠船長羅傑斯大膽遠征:
率護衛艦到太平洋擄獲馬尼拉大帆船。
環球航行冒險二十二個月,奪得十萬英鎊珍寶。
卻被東印度公司以侵害壟斷權為由拿走近半,
混戰中殘廢、口袋空空的羅傑斯,
因出版日誌《環球之旅》,成為聞名全國的英雄。
第四章 和平(一七一三~一七一五)
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落幕,歐洲強權停戰;
失業的海軍、水手組成海盜幫,
巴哈馬群島成為海盜窩。
一艘由西法聯合艦隊聯合護衛的西班牙寶船,
遭遇颶風失事在佛羅里達海岸。
海盜一湧而出瓜分寶物,誰也擋不了。
第五章 海盜聚集(一七一六年一~六月)
一艘法國大型武裝商船在古巴港口補給,
海盜頭子詹寧斯、范恩、貝勒米和威廉斯第一次攜手,
喊出「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奪船,
分贓後各走各的。
第六章 海岸弟兄(一七一六年六月~一七一七年三月)
貝勒米以「海盜王子」名號揚威,
歡迎黑人與逃跑奴隸加入,
給予自由身分,打劫成果公平分享。
「黑鬍子」則與師傅霍尼戈聯合征戰,
另一頭的羅傑斯正計畫率皇家海軍掃蕩……
第七章 貝勒米(一七一七年三~五月)
貝勒米拿下武裝巨船維達號,
前往北美出發會情人,
卻在黑夜風暴中失事,
船上無一倖存,財寶全被岸邊居民撈光。
第八章 黑鬍子(一七一七年五~十二月)
野心最強的黑鬍子,
碰上一心嚮往海盜生涯的富商波內,
借用他的「復仇號」,
擄獲法國大戰艦「協和號」,
成為大西洋最壯盛的海盜隊伍。
第九章 請求赦免(一七一七年十二月~一七一八年七月)
英王聽了羅傑斯建議頒布大赦令,
海盜只要自首,罪行可獲赦免。
赦免派與死硬派陣營各行其是,
皇家海軍艦長此時卻被詐降的范恩擺了一道。
第十章 危險邊緣(一七一八年七~九月)
赦免派的霍尼戈、博格斯迎接羅傑斯遠征軍,
拿索暫時回到皇家海軍之手。
范恩雖然僥倖逃往巴哈馬,波內卻被活捉。
黑鬍子則悄悄轉移陣地到北卡羅萊納……
第十一章 亡命天涯(一七一八年九月¬~一七二○年三月)
黑鬍子在奧克拉寇克灣遇襲戰死,
頭顱高掛示眾之地,稱為「黑鬍子之岬」。
波內被絞死,范恩因怯戰被罷免領導權,
偽裝成水手卻仍被逮。
尾聲 海盜末日(一七二○¬~一七三二年)
羅傑斯如願成為巴哈馬總督,
卻未得英國皇家奧援,財力已空,
竟因破產鋃鐺入獄。
化名「查爾斯.強森」出版海盜史,
國王恢復他的名譽,二次任命為總督。
在殖民地終老的他,
留下「驅逐海盜,恢復貿易」的箴言。
致謝
內文試閱
序言 海盜的黃金年代
在仰慕者的眼中,海盜是充滿浪漫氣息的惡棍:這群令人聞風喪膽的流氓勇於創造人生,超越法律與政府,他們從勞務工作與社會束縛中解放,去追求財富、歡樂與冒險。海盜自海上消失已有三個世紀,然而,黃金年代的海盜,依舊是吸引大批粉絲的民間英雄。冒險故事裡頭最厲害的角色,也拿他們當藍本,像是虎克船長(Captain Hook)跟獨腳海盜頭子史約翰(Long John Silver)、鐵血船長布拉德(Captain Blood)跟史傑克船長(Jack Sparrow),這些神奇的角色,幻化出鬥劍、走木板、藏寶圖,以及一箱箱的金銀珠寶。
這些角色引人入勝的傳奇故事,在經由《金銀島》作者羅勃.路易斯.史蒂文生(Robert Louis Stevenson)與華特.迪士尼(Walt Disney)之手後,更令他們廣為人知。不過,加勒比海海盜真實版的故事,甚至比那些傳奇更令人目眩神迷:失傳已久的反抗暴君故事、撼動基業初創大英帝國(British Empire)的海上叛變事件、被迫陷入停頓的跨大西洋貿易,以及點燃日後美國革命的民主觀點。海盜共和國是這一切叛逆的中心,那裡是威權時代的一個自由區。
從一七一五到一七二五年的海盜黃金年代(The Golden Age of Piracy),為期僅十年,主要人物是由二十到三十位資深海盜船長形成的小集團,以及數千名船員。所有船長幾乎都彼此認識,他們並肩為商船或海盜船服務,又或者,在他們的共同基地活動:巴哈馬(Bahamas),英國殖民失敗的據點。大部分的海盜是英格蘭人或愛爾蘭人,但也有大量蘇格蘭人、法國人、非洲人,以及其他國籍人士,例如,荷蘭人、丹麥人、瑞士人與美洲原住民。儘管這些人的國籍、種族、宗教,甚至語言各異,仍然培養出一個共同文化。海盜船在海上相遇時,時常會結合力量,彼此援助,即使一方船員主要是法國人,而一方是宿敵英格蘭人也一樣。他們以民主方式經營船隻,大家共同投票選出並罷黜自己的船長,平均分配掠奪而來的財物,並在公開會議上作出重大抉擇。這所有的一切,與其他船隻上的獨裁政體形成強烈對比。在一個普通水手得不到任何社會保障的年代,巴哈馬海盜還提供船員傷殘撫卹金。
海盜由來已久。從古希臘時代、羅馬帝國、中世紀歐洲,到中國的清朝,都有海盜。即使是今日,海盜依舊騷擾著這個世界的航道,扣押貨船、貨櫃船,甚至是載客郵輪。劫掠船上物品、殺害船員之類的事,也時有所聞。不過,取得政府許可,在戰爭期間劫掠敵人船隻的是私掠者(privateer),他們與海盜不同。有些人以為法蘭西斯.德雷克爵士(Sir Francis Drake)或亨利.摩根爵士(Sir Henry Morgan)是海盜,但其實他們是私掠船長,這些劫掠行為的背後,有伊莉莎白女王(Queen Elizabeth)與查理二世(King Charles II)的完全支持,身分與非法之徒相去甚遠。德雷克與摩根都因服務王室而封爵,摩根甚至被任命為牙買加副總督(lieutenant governor of Jamaica)。就像一六○○年代晚期大多數的英格蘭加勒比海海盜(buccaneer)一樣,威廉.丹皮爾(William Dampier)也是私掠者,就連惡名昭彰的威廉.基德船長(Captain William Kidd),也是出身良好的私掠者,只是在與英格蘭最大企業東印度公司(East India Company)起衝突時,意外成為海盜的。
黃金年代海盜與摩根世代的加勒比海海盜,以及先前世代的海盜都不一樣。跟加勒比海海盜相比,他們是惡名昭彰的亡命之徒,每個國家都認為他們是竊賊與罪犯,連他們自己也這樣覺得。他們也與先前的海盜前輩不同,不只參與單純的犯罪行為,還從事幾乎等同於社會與政治的反抗活動。他們是水手、契約傭工(indentured servant),以及反抗壓迫者的逃跑奴隸。他們反抗船長、船主,以及美洲與西印度大型奴隸農場的獨裁者。
商船上瀰漫著一股沖天怨氣,因此,在海盜擄獲商船時,通常會有一部分船員興高采烈地加入海盜陣容,就連英國皇家海軍(Royal Navy)也不例外;一七一八年,英國鳳凰號(HMS Phoenix)在海盜的巴哈馬老巢遇上他們時,戰艦上許多水手棄船後,晚上就偷偷投奔到海盜旗下。的確,海盜能日益擴張,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這些棄船水手的加入,而這又與海軍與商船上的殘忍待遇有著直接關聯。
並不是所有海盜都是牢騷滿腹的水手。奴隸船遭到海盜攻擊、船上多人加入海盜,並成為地位平等的成員後,經由口耳相傳,逃跑的奴隸因而也大量遷徙到海盜共和國。在黃金年代的高峰,海盜船員裡往往有四分之一以上是逃跑的奴隸,甚至有好幾名黑白混血兒,成為可獨當一面的海盜船長。這個自由區威脅到巴哈馬一帶的奴隸大農莊,一七一八年,百慕達的代理總督就這麼呈報過:「黑人最近(已經)變得非常無法無天,膽大妄為,我們有理由懷疑他們即將反叛(我們以及)……讓人擔心他們與海盜勢力的結合。」
除此之外,部分海盜也有政治上的動機。黃金年代是緊接著安妮女王(Queen Anne)駕崩後爆發的,當時,安妮女王同父異母的弟弟詹姆士.斯圖亞特(James Stuart)試圖成為繼任者,卻因為天主教徒的身分無法取得王位,最後由新教徒喬治一世(George I)繼任,成為英格蘭與蘇格蘭的新國王。喬治一世是德國王子,對英格蘭不甚關心,也不懂當地語言,許多英國人無法接受這個結果,依舊效忠詹姆士與斯圖亞特家族;其中,就包括許多未來的海盜。好幾位早期的黃金年代海盜,其實是由牙買加總督亞契勃.漢彌頓(Archibald Hamilton)扶植的,而漢彌頓正是斯圖亞特家族的支持者,顯然希望利用這群反叛的海上勢力,支持後來意圖推翻喬治一世的起義。美國麻州普羅文斯敦(Provincetown)維達遠征隊博物館(Expedition Whydah Museum)的肯尼斯.肯寇(Kenneth J. Kinkor)表示:「這些人並不只是那些酒館的鬧事之徒。」
巴哈馬的海盜幫派極為成功。在全盛時期,他們成功阻斷英國、法國、西班牙等國,前往新世界建立帝國;他們切斷了貿易路線,成功遏止奴隸運送到美洲與西印度的大型農場,並中斷了兩座大陸之間的資訊流通。英國皇家海軍原本只是捉不到海盜,後來變成害怕遇上他們。當時的錫福德號(HMS Seaford)護衛艦,儘管配備了二十二門大砲,受命前往保護背風群島(Leeward Islands),但艦長報告說,航行時如果得對抗這批海盜,會面臨「被壓制的危險」。一七一七年,海盜勢力強大到不僅會威脅船隻,還能威脅整個殖民地。他們占據背風群島的英國前哨站,威脅入侵百慕達,還反覆封鎖南卡羅萊納(South Carolina)。部分海盜在這個過程中累積驚人的財富,買下商人、大農場主人,甚至是殖民總督本人的忠誠。
官方把海盜塑造為殘酷危險的怪物、強暴犯與殺人狂,這群人會因一時興起而殺人,並以虐待孩童為樂。有些海盜的確如此,不過,這類故事大多經過刻意誇大,目的是動搖半信半疑的人民。美洲的船東與大型農場主人驚駭地發現,殖民地有許多老百姓把海盜視為人民英雄。麻薩諸塞的領袖人物、清教徒牧師科頓.馬瑟(Cotton Mather)對波士頓「有罪的」平民普遍支持海盜而感到憤怒。一七一八年,南卡羅萊納當局準備審判海盜幫時,結果同情人士劫獄救出海盜船長,還幾乎控制了首府查爾斯頓(Charleston)。同一年,維吉尼亞總督亞歷山大.史波斯伍德(Alexander Spotswood)也抱怨:「人們在懷抱分享不正當財富的希望時,非常容易被導向支持這些人類害蟲,」並宣稱自己的殖民地裡有「眾多海盜支持者」。
海盜的遺跡浮現
我第一次動念,想寫下這群特別的海盜時,是與未婚妻坐在貝里斯(Belize)海岸外一座小島的棕櫚樹下。貝里斯是英格蘭海盜與加勒比海海盜建立的中美洲國家,在今日的日常生活中,這個國家仍使用著十七世紀晚期的海盜用語。在三百年前,這裡和我的家鄉美國緬因州一樣,是個無人地帶,荒涼的海岸線上布滿小島,這裡稀稀落落的土著人口,尚未受到歐洲人統治。我幻想著,島嶼遠方出現一根船首斜桅(bowsprit),接著,一片片船帆及瀝青接合的船身映入眼簾,小船側面突出一排砲口,象徵死亡的骷髏頭旗幟,在主桅上飄動。那艘船看起來再真實不過了,船上設備一應俱全,散發著帆布氣息,粗麻繩上有著粗糙絨毛,不過,船員的面貌就沒那麼清晰了,反而看起來是一堆流行文化塑造出來的形象,像是頭巾(bandana)與耳環、一眼戴眼罩、一腳是假腿、船長肩上站著鸚鵡、到處都是刀劍與蘭姆酒瓶;再不然,就是身上掛滿飾品的男人,帶著一絲邪惡微笑,不時叫嚷著陳腔濫調,發出彷彿正字標記的叫聲:「啊啊啊!」我發現,雖然電影與周邊商品讓海盜十分熱門,我依舊不清楚他們的真實面貌。他們來自何方?是什麼動力驅使著他們的行動?他們如何劫掠財物?有哪些人帶著金銀珠寶逍遙過活嗎?
我們沒有現成的好答案。大部分的海盜書籍、電影與電視節目,持續利用相關的海盜神話,而且沒能區隔文獻與可證實的虛構事件。那些故事大多可回溯到一七二四年的《最惡名昭彰的海盜搶劫謀殺通史》(A General History of the Robberies and Murders of the Most Notorious Pyrates),這本書的作者,化名為查爾斯.強森船長(Captain Charles Johnson)。那些作品關注的對象,一般不是真正的海盜,而是早期的加勒比海海盜跟私掠者,他們是比較體面的人,而且行動大多獲得官方許可。亨利.摩根、威廉.基德,或是威廉.丹皮爾等人的生平,則有浩如煙海的文獻記錄著。史上的確留下優秀的綜述,然而,關注的重點是海盜制度,而不是特定海盜的生平,本書採取的傳記式寫法,則提出一套完全不同的問題,呈現一般忽略的關聯、動機與事件。
本書資料來自英國與美洲檔案。沒有任何對話是憑空造假的,從城市、事件、服飾、船隻、天氣,每一件事的描述,都原始文件作為依據。我透過整合法律證詞與官司文件;英格蘭與西班牙總督、殖民長官、海軍艦長的信件;當時的說明小冊、報紙,以及書籍、潦草記錄的海關帳目、教區登記冊與皇家軍艦檔案文件的描述,重建海盜史先前不為人知的面向。
我引用十七與十八世紀的資料來源時,採用現代標點,有時也採用現代拼法,以便讓二十一世紀的讀者也能理解。文中提到的所有日期,都採用當時英語世界使用的儒略曆(Julian calendar),法文或西班牙原始資料的日期,因為它們已經使用今日的格雷果里曆(Gregorian calendar),則必須減去十天或十一天。
我的研究帶我到書中的許多場景,包括倫敦、布里斯托(Bristol)、波士頓、查爾斯頓與巴哈馬。我造訪海盜經常出沒的北卡羅萊納州東部,該州文化資源部(Department of Cultural Resources)的潛水員,正在探索據信是黑鬍子(Blackbeard)的海盜船殘骸。來自另一艘黃金年代海盜船維達號(Whydah)的文物,依舊出現於鱈魚角(Cape Cod)海灘。與這些及其他地方考古學家、歷史學家的對話,使我獲益良多,他們不斷篩選證據,尋找更多過往海盜的線索。
黃金年代的四大主角
本書從四位領袖人物的生平,講述海盜黃金年代的故事。其中有三個人是海盜:山謬.「黑山姆」.貝勒米(Samuel “Black Sam” Bellamy)、愛德華.「黑鬍子」.蒂奇(Edward “Blackbeard” Thatch)、查爾斯.范恩(Charles Vane)。他們三個人是互相認識的。貝勒米和黑鬍子是朋友,一起在他們的師父班哲明.霍尼戈(Benjamin Hornigold)底下做過事,這個人建立了新普羅維登斯島上拿索(Nassau on New Providence Island)的海盜共和國。此外,貝勒米和黑鬍子也與范恩相熟,范恩則是亨利.詹寧斯(Henry Jennings)的門徒;詹寧斯是霍尼戈的敵人,也是喬治國王宣布為罪犯的暴烈私掠船船長。范恩與他的老師有許多共通點:酷愛不必要的殘忍暴力,而這種虐待狂的傾向,最終害得自己一蹶不振。貝勒米與黑鬍子跟隨霍尼戈的榜樣,使用武力時較為小心謹慎,一般只在迫使受害者屈服時會使用恐怖手法,不會那麼依賴暴力解決。在大量有關貝勒米與黑鬍子攻擊船隻的描述中,儘管一共有近三百艘船遭受攻擊,卻沒有這兩個人殺害俘虜的紀錄。受害者事後大多表示,海盜對待他們不算壞,一般來說,也會歸還不需要的船隻與貨物。
在這樣的過程中,海盜建立起數量龐大的追隨者,他們與這個年代幾乎所有的重要海盜一起航行,或是一起花天酒地:奇裝異服的約翰.「印花布傑克」.瑞克翰(John “Calico Jack” Rackham)、奇特的斯蒂德.波內(Stede Bonnet)、惡名昭彰的奧利維.拉布斯(Olivier La Buse)、戴假髮的葛雷福.威廉斯(Paulsgrave Williams),以及女海盜安妮.伯尼(Anne Bonny)。在他們事業的高峰,每個人都有一支小型海盜艦隊及數百名船員可以發號施令。除此之外,貝勒米與黑鬍子還指揮著足以挑戰美洲所有軍艦的旗艦。他們的行動十分成功,總督、奴隸商人、大農莊主人,以及貨運鉅子,等於是英屬美洲(British America)的整個權利結構,很快都吵著必須解決他們。
就在這個時候,本書第四位,也是最後一位主人翁伍茲.羅傑斯(Woodes Rogers)登場:他被皇室派來對付海盜,以及鎮壓巴哈馬。羅傑斯是海盜黃金年代結束的主因。當然,他不是海盜,然而,他曾在英格蘭與法國、西班牙最近的戰爭中擔任私掠船船長,了解海盜的想法與手法。羅傑斯是戰爭英雄與著名作家,曾成功襲擊西班牙城市,並在與巨大寶船的太平洋激烈戰役中毀容,還是少數幾個曾環遊世界的人。羅傑斯自己雖然有著逞兇鬥狠的過去,對海盜卻從不手下留情。相反地,他代表著海盜反抗的每一件事。他與許多同儕不同,他勇氣十足、無私,而且出人意表地愛國,完全把自己奉獻給國王與國家。在眾多總督、海軍軍官、政府大臣不斷靠著王室發大財的同時,羅傑斯則自掏腰包,支持他認為會增加公共利益,以及建立年輕大英帝國秩序的計畫。但這位為國服務的英雄,最後卻因上級與同僚而受害。
貝勒米、黑鬍子、范恩並不是從零開始建立海盜社會。亨利.埃弗里(Henry Avery)是他們的榜樣,據說這位「海盜王」(pirate king)曾帶領船員脫離甲板上的壓迫,在自己的海盜王國裡,過著想像不到的奢華生活。
埃弗里成就功業時,貝勒米、黑鬍子與范恩還只是個孩子。他成為傳奇人物時,貝勒米等人則是年輕人。他的冒險啟發了戲劇與小說、歷史學家與報紙作家,最終還啟發了黃金年代的海盜。海盜的浪漫神話,不是在黃金年代之後才出現,而是直接鼓舞了黃金年代。因此,從亨利.埃弗里開始的海盜故事,必須從三世紀前,拿索出現的一艘神秘船開始說起。
延伸內容
海盜是好人?
◎文/褚士瑩(本文作者為作家、國際NGO工作者)
「你知道十七世紀末、十八世紀初英國海盜的歷史嗎?」我在閱讀《海盜共和國》這本書的時候,恰好在巴哈馬航行,也就是書中描述當年海盜共和國的場景,我問船上的英國水手史提芬。
「不知道。」史提芬說。「在學校的時候歷史課本並沒有教。我是開始到加勒比海航行以後,發現每到一個港口,都看到各式各樣歐洲海盜的遺跡跟歷史,才開始比較曉得自己祖先幹的壞事。」
我笑了一笑。選擇性的史觀,其實每個國家、每個版本的歷史教科書,都做著同樣的事,我既不驚訝,也不會苛責,畢竟,我們自己的歷史教科書並沒有比較高明,有什麼條件五十步笑百步呢?
然而,或許因為我喜歡航海的關係,對於海盜這件事情特別有趣。
海盜的生態,就像土地的植被,隨著時間和各種環境條件的改變,原生種逐漸會被外來種覆蓋消失,因此今天的海盜,已經跟三百年前有非常大的不同,但海盜仍然存在,只是當年的歐洲海盜如今成了「好人」,而當年海盜控制的非洲索馬利亞「奴隸」,從小弟變成大哥,接掌了海盜的事業版圖,還好不怎麼成氣候。
我不會天真到認為所有的水手都是好人,同樣的,我也不會認為所有的海盜都是惡人。
我相信,只是一群普通人在特定的時代條件下,選擇了不同的謀生方法,就像戰後失去工作的英國士兵,大多數告老還鄉,但有些則轉行做了海盜,這跟國共戰役後,決定不跟著撤退到台灣,卻留在泰緬邊境的國民黨軍隊,轉行在毒品金三角成了毒梟大哥,其實是一樣的道理。戰爭的結束,和平的到來無寧意味著失業,往往是每一場拖拖拉拉的戰爭到了後期,難以順利結束的原因。
無論海盜還是毒梟,都不見得是壞人,只是選擇性幹一些壞事的普通人,所以海盜專用信用合作社的存在,並不讓人意外。
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是貝勒米與威廉斯在他們朝著向風海峽回巴哈馬的途中,讀船上的規定給從聖麥可號那裡搶來的俘虜聽,並且要他們宣誓保證不會竊取共有的戰利品。仔細清點過數量後,船需長向俘虜宣布:「如果有任何人想要錢,都可以拿。」然後在一本記帳本上,記錄被提出來的錢,並從當事人的那一份贓物中扣除提款,這就好像他在經營某種海盜信用合作社一樣。新來的人宣誓過後,兩艘海盜船就這樣平安無事返回維京群島。
也就是說,俘虜不知不覺改變角色,成了海盜船上的新夥伴,而夥伴之間要講求公平跟信用,即使是海盜同業之間也一樣。
另一個我喜歡的故事,是詹寧斯拒絕攻擊英格蘭的船隻。儘管在一次古巴之旅時,詹寧斯不得已扣留了一艘英格蘭船隻「漢彌頓戰艦號」,當時是因為海盜還有好幾天才能進港,而船上已經沒有酒了,所以他的船員登上那艘英國船,卻只拿了二十加侖的蘭姆酒,其他貨物則完全沒碰。詹寧斯「溫和有禮地(對待船長),說他們不會傷害英格蘭人」,離開時還回贈超過二十加侖蘭姆酒價值的貴重物品。
這根本不是搶奪,是交易買賣。
在這些海盜歷史故事的鋪陳,我珍惜看到所謂的「壞人」的人性面。現代商業社會的你爭我奪,並沒有跟十七世紀末的海盜共和國如此不同,也因此有機會去思索在不同情境之下,好人有可能會做的壞事,已經壞人可能會做的好事,在這表面上衝突的觀念中,梳理出世界趨近於真實的面目,二○○三年瑞典的一個民間反版權組織海盜署(Piratbyran)成立, 後來發展成爲獨立的組織「海盜灣」(The Pirate Bay),並自稱「世界最大的『BitTorrent tracker』(BT種子伺服器)」,提供的BT種子除了有自由版權的蒐集外,也有不少被著作人聲稱擁有版權的音訊、視訊、應用軟體與電子遊戲,成為網路分享與下載的重要網站之一,說明了歐洲強權的海盜共和國,或許只是從加勒比海域,遷移到網路上而已。
也或許,這世界上只要有好人,就永遠有海盜,而海盜不一定全是壞人,只是跟你我一樣的普通人,遇到了不大普通的境遇而已。
海權時代的背後傳奇
◎文/陳小雀(本文作者為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海洋,勾起無窮的遐想,同時激起無窮的欲望,令人勇往直前,而醉心於乘風破浪、出海遠征。海洋,不只是海軍的世界,亦是冒險家的舞台,更是海盜的天下。海盜是一項相當古老的犯罪行業,其悠久歷史與人類的航海史同行。誠如希臘神話奧德秀斯(Odysseus)海上冒險所記,當奧德秀斯一行人因欠缺食物,而登陸一島嶼覓食,在山洞口發現羊群及乳酪,便狼吞虎嚥,不料,主人回來怒而叱喝:「來者何人?是商人?還是海盜?」此外,北歐維京人(Vikings),即「海上冒險者」之意,由於善於航行探險,為族人四處捕魚掠食,而引起歐洲海岸騷動,因此又被視為海寇。從希臘神話及維京文化,不難窺見海盜的英雄膽識和無畏特質。
西班牙拓殖美洲之際,也開啟了航海新紀元,軍艦、商船熱鬧揚帆。由於西班牙帝國壟斷大西洋航道之間的貿易,加勒比海一夕間成為「西班牙海」。伊斯帕尼奧拉島(island of Hispaniola,又譯為西班牙島。今日,島之西邊為海地Haiti與多明尼加共和國,東邊則為多明尼加共和國the Dominican Republic)的聖多明哥(Santo Domingo)、古巴的哈瓦那(La Habana)與聖地牙哥(Santiago)、墨西哥的韋拉克魯斯(Veracruz)、哥倫比亞的加爾達赫納(Cartagena de Indias)、巴拿馬的波爾多貝優(Porto Bello),均為西班牙當時的重要港埠,是船隊往返大西洋必經之道。一艘艘滿載珍寶的船艦,引起歐洲列強的覬覦,加勒比海成了競技場,在震天價響中,海盜乘亂加入戰局,顛覆了世界,譜出驚心動魄的海寇詩篇。
一五二二年,三艘西班牙帆船滿載從阿茲特克(Azteca)帝國所掠得的金銀珠寶,自韋拉克魯斯起航,橫渡大西洋準備返回西班牙,卻在亞述群島(Azores)遭法國海盜傅勒希(Jean Fleury, 1485?-1527)洗劫。傅勒希被西班牙人喚為弗羅林(Juan Florin),本為法國海軍軍官,後來獲得法王法蘭西斯一世(Francis I)所頒發的私掠特許狀,而投入海盜行列,攫奪西班牙及葡萄牙帆船,孰料在一五二七年遭西班牙艦隊圍捕,被押到西班牙的塞維亞(Sevilla)受審,最後上吊自殺,結束戲劇性的一生。法國的海盜策略成效頗佳,英國於是仿傚,不僅威脅西班牙船艦的安全,也成為加勒比海沿岸城市的夢魘。即便有巍峨城堡、厚實城牆與重兵駐紮,不少城市仍難逃遭海盜蹂躪的命運,而不斷在砲火中重建。
海盜船在驚濤駭浪中熙來攘往,流洩出些許興味,也為冒險犯難重新作了註解,而那個源自拉丁文「pirāta」(海盜,本指「冒險者」、「有膽識之人」或「攫取財富者」。)的傳統字彙,已不足以形容詭譎多變的海盜世界,更無法詮釋出歐洲強權採取海盜策略的政治算計。於是,衍生出更多與海盜有關的字彙。以西班牙文為例,「corsario」乃指私掠者,主要出没於北非一帶,等於英文「privateer」,即領有國家授予私掠許可證的武裝民船,得到政府的批准,可攔截、攻擊、劫掠他國的船隻。「bucanero」本與海盜無關,原指伊斯帕尼奧拉島西邊的原住民,由於善用一種名為「boucan」的烤架燻烤肉品,而有「燻烤行家」(bucanero)之稱。十七世紀初,一群法國暴徒落腳至此,以獵捕野牛為生,並採用這種傳統燻烤方式,將烤肉賣給過往手水,因而也被稱為「bucanero」。西班牙勢力擴及整座伊斯帕尼奧拉島後,為了驅離這群暴徒,而撲殺島上的牛隻,導致他們聚集於海地西北側的龜島(Isla Tortuga,又譯為托爾圖加島),改行搶劫西班牙船艦;因此,「bucanero」就被用來稱呼加勒比海的私掠者。至於「filibustero」,則指十七世紀流竄於加勒比海大小群島的海盜,只是這類海盜以掠奪港埠為目的,不參與遠洋航行。
約翰.霍金斯(John Hawkins, 1532-1595)、法蘭西斯.德雷克(Francis Drake, 1540-1596)、亨利.摩根(Henry Morgan, 1635-1688)等早期的私掠船長,受到英國皇室重用,多次搶劫西班牙船艦有功而加官晉爵。一五八八年,西班牙無敵艦隊入侵英格蘭,約翰.霍金斯與法蘭西斯.德雷克的船隊加入英國海軍,共同擊敗西班牙。亨利.摩根以牙買加為基地,洗劫了多座西班牙的重要港埠,晚年甚至擔任牙買加代理總督。然而,這些在英國人心中的英雄,在西班牙人眼中卻是不折不扣的匪寇,而被冠上「海上之狼」或「海上之犬」。一六九七年,西班牙、法國、英國簽定瑞斯威克條約(Treaty of Ryswyk),為加勒比海的海盜策略畫下句點,但海盜的黃金年代緊接著登場。
西班牙帝國終究阻擋不了歐洲其他強權染指美洲的意圖,西、葡、英、法、荷各自擁有殖民據點,加勒比海不再是「西班牙海」,而是「美洲地中海」。十八世紀以降,隨著美洲殖民地的繁榮,新舊大陸之間的跨洋貿易日益熱絡,進而促使海盜更加活躍,聚集成一個個規模龐大的海盜集團。顛覆一般人對海盜的刻板印象,海盜集團並非一幫烏合之眾,而是有其先進的管理方式,不僅建立完善的經濟制度,也實施民主,可以投票選船長,也可以罷黜暴虐的船長,儼然海上共和國。尤其,一七一五至一七二五年之間,堪稱海盜的黃金十年,出沒海域從大西洋擴及全球,投入這個行業的人口多到令人嘆為觀止。的確,一旦成功攻船剽掠,人人論功分贓,海盜生涯機會無窮;時而巨浪狂瀾、時而刀光劍影,海盜生涯險象環生;明明是狼子野心,卻服膺於嚴刑峻法,海盜生涯充滿挑戰。多采多姿的海盜生涯,令亡命之徒、叛逃奴隸、機會主義者,甚至海軍與商船上的水手趨之若鶩,而紛紛加入海盜集團。
海盜故事是如此引人入勝,而成為文學家的創作藍本,幻化為一部部膾炙人口的作品,同時也勾勒出一張張鮮明的海盜輪廓。例如:《金銀島》中,那個裝著木腿的海盜頭子史約翰(Long John Silver);或者,《小飛俠》(Peter and Wendy)中,以一個鐵鉤作為斷手義肢的虎克船長(Captain Hook);還有,《鐵血船長》(Captain Blood: His Odyssey)裡,一名外科醫生在因緣際會下被送到加勒比海服役,身經百戰,終於成為海盜。晚近,賣座電影《神鬼奇航》系列以及線上遊戲等,亦掀起海盜熱。木腿、鐵鉤、獨眼、刀疤等身體特徵,頭巾、披風、大耳環等特殊裝扮,手持馬刀、西洋劍、毛瑟槍之類的武器,再加上蘭姆酒助興,或者一隻站在船長肩上觀看戰局的鸚鵡…… 諸多流行文化符碼為海盜神話增添無限的想像空間。
誠如馬漢(Alfred T. Mahan)於《海權論》(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Upon History, 1660-1783)所云,統治海洋等於統治世界,遙想三百年前,海盜共和國的管理制度與戰略技巧,足以媲美大航海時代的任何一個海事強權。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曾說過:「如果可以當海盜的話,為何要加入海軍?」一語道破年輕小伙子血液裡與生俱來的冒險精神。
雖然海盜時代已遠,記者出身的科林.伍達德以學術研究的精神,完成《海盜共和國》。彷彿一艘由文字所鋪陳的帆船,引領讀者遠征加勒比海,掀開海盜世界的神秘面紗,體會骷髏頭旗幟的象徵意義,近身觀察「黑鬍子」(Blackbeard)、「黑山姆」(Black Sam)、查爾斯.范恩(Charles Vane)等海盜頭子的真實故事,也見識到伍茲.羅傑斯(Woodes Rogers)的勇氣與愛國心,發現更多海上之王的奇航軼聞以及海權時代的背後故事。闔上書頁,海盜傳奇不斷縈迴腦海!
作者資料
科林.伍達德(Colin Woodard)
美國記者、作家,畢業於塔夫茨大學與芝加哥大學。2012年獲頒由紐約長島大學頒發的喬治.波克新聞獎(George Polk Award)、2016年入圍普立茲獎釋義報導類決選名單。長期駐外的伍達德曾為多家媒體撰寫報導,擔任過《基督教論壇報》、《舊金山紀事報》、《高等教育紀事報》的特派員,走遍六大洲超過五十個國家,他的文章廣見於《經濟學人》、《史密森尼》、《華盛頓郵報》、《新聞週刊》、《野獸日報》、《衛報》、《彭博觀點》、《華府月刊》。伍達德另有兩本專書,分別是《海盜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Pirates,中譯本由商業周刊出版),《北美十一國》(American Nations,書名暫譯),後者將由八旗文化出版。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