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藝術設計 > 繪畫
江賢二PAUL CHIANG
left
right
  • 已售完,補書中
    貨到通知我
  • 江賢二PAUL CHIANG

  • 作者:江賢二
  • 出版社:天下文化
  • 出版日期:2014-12-26
  • 定價:2000元
  • 優惠價:9折 1800元
  • 書虫VIP價:1700元,贈紅利85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1615元
  • (更多VIP好康)

內容簡介

本畫冊收錄江賢二油畫作品,創作期間橫跨1964~2014

導讀

生命之歌──論江賢二的藝術
◎文/王嘉驥   1957年,江賢二年僅15歲,仍就讀初中三年級,卻已立定志向走藝術之路。同一年,「五月畫會」和「東方畫會」相繼成立。受政治上的白色恐怖影響,1960年加入東方畫會的秦松(1932-2007),意外因為在歷史博物館參展的一件作品,而被扣上污辱國家元首的政治黑帽,繼而引發台灣現代藝壇的寒蟬效應。等到江賢二如願進入師大藝術系學習,東方畫會多數的核心成員從1963年開始,已陸續離台赴歐。即使以師大藝術系畢業菁英為主要班底的五月畫會,也在1964年達到高峰之後,便告一段落。苦悶而肅殺的藝術環境之下,江賢二在學院學習的孤獨和寂寥也可見一斑。   1966年,從師大畢業後的隔年,江賢二於省立博物館(今之國立台灣博物館)舉辦生平首次個展。展出的作品,多年後因為颱風肆虐,不幸毀於水患。如今,透過倖存的幾張黑白照片記錄,約莫能夠看出,江賢二當時對保羅‧克利(Paul Klee, 1879-1940)的風格情有獨鍾。較有不同的是,克利作品具有更鮮明的圖案符號傾向;除了追求幾何的抽象性與詩意的圖畫語言,兒童般的拙趣和質樸更是他作品令人玩味之所在。江賢二雖也取法線性用筆,卻更顯出表現主義的變形特質。對比於克利作品時有所見的奇想和夢幻氣息,江賢二呈現了更多的苦澀、憂鬱,甚至帶著強烈的人間悲劇意識。   1967年冬天,江賢二滿懷憧憬,飛抵法國巴黎,亟思在西方藝壇綻放光芒。很快地,他的理想瀕臨幻滅。首先,他一心崇拜的藝術家賈克梅蒂(Alberto Giacometti, 1901-1966),也是促使他赴法的重要動力,遺憾地已於前一年病逝。其次,他才抵達法國不久,巴黎就在1968年五月爆發了政治改革訴求的學生抗爭運動,並蔓延為全國性的大罷工。苦悶、徬徨,連帶現實生計上的危機感,他無奈地轉往美國紐約發展。儘管後來曾短期回到巴黎作畫,江賢二自1968年赴美,從此定居紐約長達30年。   江賢二坦言從中學時代就景仰賈克梅蒂,更成為他終身的藝術典範。賈克梅蒂的創作無疑給了江賢二精神上的啟示。尤其是,賈克梅蒂1940年代以降的後期作品,對於人存在狀態的深沈挖掘,開啟了極為幽森、荒涼,甚至令人戰慄的精神空間。此一人形面貌的揭露,同時也成了法國──尤其是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存在主義」哲學至為鮮明的視覺寫照。江賢二在台灣求學期間,存在主義及其文學也廣泛在大學校園流傳,成為知識份子精神苦悶的出口。無怪乎,他對賈克梅蒂塑造的人物形象深有所感。   值得注意的是,賈克梅蒂採取了一種現象學的手段,從外在形象入手,向內探索存在的本質。「人」一直是他關注的核心主題。江賢二早期作品也有明顯的沈鬱傾向,色彩的表現極為壓抑,甚至陰暗,或許正是賈克梅蒂的影響。除此之外,江賢二的畫風,乃至於技法表現,實則與賈克梅蒂相去頗遠。題材上尤其明顯;以他離台之後,目前已見的絕大多數作品來看,人物或肖像始終沒有成為江賢二的主題。甚至可以說,他作品中絕少出現人形;即便偶爾描繪,譬如《遠方之死82-01》(1982),也顯得比例微小,而且是一種概念性的簡化。   1968年轉居紐約之後,江賢二面對的是一個多元並存與匯流的當代藝術環境。「抽象表現主義」(Abstract Expressionism)經歷變化,繼之而興的,包括「色面繪畫」(Color Field Painting)和「後繪畫性的抽象」(Post-Painterly Abstraction)等,不一而足。與之抗衡的「普普藝術」(Pop Art),則是緣起於對資本主義商品及傳媒行銷文化的關注及反思。而普普藝術蓬勃之時,「低限主義」(Minimalism;也譯作「極簡主義」)也在1960年代出現;之後,還衍生出了「觀念藝術」(Conceptual Art)的潮流。江賢二抵達紐約之時,正值觀念藝術興起;不僅如此,「照相寫實主義」(Photorealism)也在同一時間蔚為短期流行。台灣不少旅居紐約的藝術家,便趕上了照相寫實的熱潮;不過,江賢二的選擇有所不同。   相較於賈克梅蒂沈重而抑鬱的觸痕,甚至帶著一種人性迷途的悲劇感,抵達紐約之後的江賢二,透過羅斯科(Mark Rothko, 1903-1970)極富精神性與神秘感的作品,發現了心性和秉氣都與自己較為相近的另一典範。儘管江賢二旅美之後兩年,羅斯科因故自戕身亡,後者的繪畫風格,特別是色彩的美學,連帶其藝術所涵蘊的對生命終極信仰的關懷,可能對他起了更深刻而廣泛的作用。倘若說,賈克梅蒂的藝術直指生命難以救贖的困境,羅斯科則是透過深具宗教氛圍感的大幅色面,賦予其圖像學上的象徵能指,顯現了終極的和諧,讓人得與自身、與上帝和解,進而淨化、昇華與安頓。就此而言,江賢二更明顯而直接地受到了羅斯科影響。   然而,羅斯科容或在形式上提供了可能的靈感、參考或揣想,真正讓江賢二的藝術獨一無二,最核心也最無可取代的美感根源,其實還來自音樂。從青少年時期開始,音樂一直都是撫慰江賢二心靈的重要媒介;他還曾經學習過大提琴。從中學到大學,不管是面對生命與死亡議題,持續在精神上掙扎與衝突的馬勒(Gustave Mahler, 1860-1911),或是執著於信仰和救贖主題的荀白克(Arnold Schoenberg, 1894-1951),乃至於感性、浪漫,給人「印象主義」自然氣息的德布西(Claude Debussy, 1862-1918)等,都是他聯想和感受生命的重要泉源。   自抽象藝術成為20世紀現代藝術重要的發明以來,音樂本身也是一種去物質性的抽象形式,經常成為視覺藝術家有意結合的標的。原本就擅長音樂的抽象藝術開創者康丁斯基(Wassily Kandinsky, 1866-1944),不僅嘗試在色彩及畫面結構之中,注入音樂性,並以音樂曲式的名稱,例如「即興曲」(improvisation),為自己最具代表性的繪畫系列命名。上述影響江賢二學生時期甚多的克利,同樣深受音樂啟發,也嘗試在畫中注入此一特質。早自1965年起,江賢二已借取荀白克著名樂曲《淨化之夜》(1899)的標題,作為他畫作的系列名稱,並沿用多年,直到1990年代。江賢二與音樂的不解之緣,乃至於在創作上受惠,明顯也與他的妻子范香蘭息息相關。從大學時代開始,他們因相知相愛而結縭,而范香蘭的專業正是音樂,尤其主修聲樂。   至少在2008年之前,江賢二封窗作畫的習慣,維持了長達40年的時間。雖然刻意阻絕自然光線的進入,音樂卻始終伴隨他的創作。除了作畫時聆聽,音樂實際也在他作品內部作用。展現為一種具體的畫面,「音樂」並不是以任何造型化或風格化的視覺技法,模擬為音符跳動或曲式流轉的形式聯想。更進一步說,江賢二作品中的音樂,既不是為了讓人看見,也無法得見,而是散發為一種氛圍的感受和空間的體會。   實際就形式的表現而言,江賢二的畫作儘管有大面積的抽象,卻往往不忘導入聯想性的半抽象或半具象符號。觀者不難在其中發現指涉現實或自然世界的象徵圖像,譬如教堂、十字架、棺木、窗、椅子、水紋、花草植物,甚至是表達心靈感受的文字──”lonely”(孤獨)——等等。更正確地說,江賢二旅居紐約時期的這些作品,大多屬於有形象的抽象。潛隱在此一視覺形式內裡的,才是那個無象的抽象──音樂。不僅如此,江賢二將音樂視同個人創作的內碼,這一點也可以從他為兩個女兒取名「良韻」和「良詩」的用意,進一步推敲其美學追求。不難揣摩,兼及音樂、文學雙重美感的「詩意之韻」,應該就是江賢二致力為藝術注入的理想。   去國30年,他長期以紐約為家,生活雖然和樂美滿,作品卻經常透露如清教徒般的自抑自苦之感。直到1997年,他終於返台再度個展。數十年如一日,早已成為他個性一部份的孤獨意識,如今轉化為一種鄉愁的解放。在「百年廟」的空間氛圍當中,他找到了自身的回家之路。透過《百年廟》系列的大幅畫作,他在傾吐個人心內聲音的同時,也昇華了人們可能早已認為世俗,甚至庸俗化的儀式及信仰。   誠如江賢二在音樂的抽象性之中,找到了對個人而言,再具體不過的心靈慰藉,物質世界的種種,連帶人性追逐物質的慾望,從來都不是他思考的主題。藉由視覺形式,如何展現淨化的狀態或昇華的境界,使觀者得以聯想,進而想見並通往?這種超越物質的精神傳達,明顯才是他有意趨近的創造。事實上,江賢二把「光」當作一種視覺性的介質,亦賦予精神信仰上的光明之喻。在光的映照之下,現實世界的物質景觀,乃至於人們投射其中的諸種慾念和想望等等,往往呈現為一種如沙如幻的朦朧色光,再也沒有實體感,遑論物質性。有時,光實在太過幽微,觀者視野受無盡的闇黑籠罩,彷彿世界已墜入漫長的虛無,而亟待救贖。   千禧年之後,江賢二選擇更常態地在台定居。同時,他尋尋覓覓地希望找到安頓身心及創作的終極之鄉。2007年,他如願在台東找到了一片依山面海的夢土,但也遺憾地於次年發現罹癌。所幸,術後療癒,他逐漸恢復康健。此刻之後,他生命中彷彿需求更大量的光與空氣。等到正式遷入新居,他不但迎接熱情的陽光,也正向吸取含氧量豐沛的海洋空氣。別具意義的是,江賢二也就此解除畫室封窗的習性,甚至在作畫牆面左右兩側的翼牆上,開啟了兩扇面積不小的落地窗。除了將自然光迎進畫面之中,台東終年日照,海天均藍,旺盛的自然野性,加上他在庭園中栽種了色彩繽紛的花卉,這些都成為他創新的重要元素。   《比西里岸之夢》、《台灣山脈》、《乘著歌聲的翅膀》,以及向古典音樂作曲家致敬的《德布西──鍵盤》和《向巴哈致敬(平均律)》等,都是江賢二定居台東之後,幾個持續發展的系列代表作。《比西里岸之夢》系列裡,有部分作品直覺地讓人想起他在2007至2008年間,以美國加州洛杉磯的銀湖為題,所完成的一系列大幅畫作。在《銀湖》系列當中,江賢二將他對銀湖的具體印象,轉化為高度抽象化的畫面。劇烈的明暗對比創造了強大的視覺反差。觀者在幽明之際,在水天互映、雲氣與湖面交相運作之間,目睹了一幕幕波瀾壯闊,如海、如鏡、如雪,亦如星雲的宇宙奇觀。相近的技法表現,來到台東時期的一些近作裡,譬如《比西里岸之夢10-05》(2010)、《比西里岸之夢10-07》(2010)、《比西里岸之夢10-41》(2010)、《比西里岸之夢11-41》(2011)等,在色彩上增添了更豐富的變化,尤其是海天之藍混合晨昏之光以後的表現。此外,以花卉的形象為基礎,取其繁茂、燦爛、明亮的五彩之姿,據以熱情綻放的爆炸性視覺,更是江賢二透過《比西里岸之夢》系列所創造的全新氣象。面對這一幅幅繁花似錦的瑰麗畫面,他有時還揮灑許多光亮的色點,營造如浩瀚銀河的點點繁星之感。觀者在《比西里岸之夢》中所見,雖是人間世界的自然盛景,卻已接近天啟之光照拂的天堂樂園。   《台灣山脈》系列以山群峰脈的天際線為視覺主體,採取概念化的手法,將山脈的結構與形體簡化,意在突顯日夜晨昏之色。畫面整體盡量以單色為主,捕捉自然色光的細微變化。當然,此一再現過程中,藝術家也注入個人的感受性,而不純粹只是客觀描摹。對照《銀湖》系列的厚重與沈澱感,油彩幾乎凝結為物質性極為明確的量塊,《台灣山脈》的韻致恰恰相反。在此,江賢二似乎有意表達景物因為光照的緣故,而顯現出一種彷彿聖靈充滿的通透性。即便是月光較為微弱的夜景也不例外。必要一提的是,《台灣山脈》系列雖以油彩繪成,卻給人如水墨畫暈染的流動印象。   儘管大自然自有其天籟之韻,古典音樂仍是激發江賢二創作的首要泉源。2011年,他從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經典的《十二平均律》發想,以手指取代畫筆,作出了《向巴哈致敬(十二平均律)》。巴哈嚴謹、均衡、和諧的音律結構中,不時還透出感性的肌理層次,細膩且富於變化。江賢二更像是一位演奏者,以指尖點彩,直接在畫布上塗擦。相較於《十二平均律》明亮、厚實、鏗鏘的鍵盤音,江賢二譜出的美感較為柔細,同時,其觸跡也讓人感覺更為輕盈、自由,甚至游離。如此,點、線、色彩三者不規律的交織,形構了樂音流動的視覺聯想。雖然是全抽象的表現,技法也南轅北轍,江賢二此作仍然勾喚了保羅‧克利畫作的色彩韻味。   將音樂的聽覺轉譯為繪畫的視覺,江賢二以德布西的鋼琴曲為觀照對象,所創作的《德布西──鍵盤》系列,明顯是更進一步的嘗試,而且十分精彩。德布西的鋼琴音樂很容易讓聽者對演出者的彈奏動作,亦即指尖在鍵盤上接觸與移動的軌跡,產生極為直接的視覺連結。不同的是,演奏者以琴鍵為譜,物理音串連為各種節奏、韻律、曲式,在三維的空間之中,依時間的線性流動,傳進聽者耳內之後,繼而轉換為一種聽覺的印象,甚至勾起視覺聯想。江賢二則是以畫面為譜,以近乎「繪事後素」的儀式,淨空全部畫面──此舉猶如正式演出前的那一須臾片刻,一切歸於靜默。面對眼前這片虛白,江賢二化身成為詮釋德布西音樂的演奏家。原本的琴鍵觸技表現,如今改以畫刀或畫筆結合油彩,隨著時間流轉,劃出輕重有致的變化之跡。   熟悉現代和當代藝術發展的觀者,或許很快就能想到,法國藝術家克萊茵(Yves Klein, 1928-1962)曾經結合交響樂曲的現場演奏,讓裸體模特兒在身上塗抹藍色顏料,並於鋪滿白色紙張的地面上,進行偶發的行動演出。江賢二雖然獨自一人創作,他實踐《德布西──鍵盤》畫作的做法,在慨念上似乎與克萊茵不無淵源。無獨有偶,他也採用了類似「克萊茵藍」的用色。經過江賢二的轉化之後,德布西的音樂變成一種更為遼闊的畫面。而且,大量的留白也提供畫作更多的想像空間,一如音樂餘韻的迴旋。   同樣從2011年開始發展,江賢二在《乘著歌聲的翅膀》系列當中,繼續結合以詩作為題的音樂。此一系列的規模更加龐大,視覺的複雜度更高。就音樂文本而言,《乘著歌聲的翅膀》是德國作曲家孟德爾頌(Felix Mendelssohn, 1809-1847)根據詩人海涅(Heinrich Heine, 1797-1856)同名之作,所寫成的一首藝術歌曲。事實上,從1980年代末期到1990年代中期,江賢二就引用過孟德爾頌極富盛名的鋼琴獨奏曲集《無言歌》,作為他另一畫作系列的標題。兩者相去二十餘年,只要稍作比對,很容易便可以看出:多少年來,江賢二慣於視覺性的減法,以極簡為手段,期能臻於不言而喻的境界;如今,他一改形式和技法的運用,轉向視覺性的加法,以複數的美感取代昔日的純化與單一。   回到《乘著歌聲的翅膀》所造的詩境,主人翁偕其戀人乘著歌聲的翅膀,夢幻神遊至東方的國度,流連在印度恆河岸邊。聖地的明月高照,繁花盛開,靜謐突顯了恆河的喧囂,使得羊兒也好奇地靠近傾聽。孟德爾頌將這首編織浪漫愛情,渴望甜美幸福的詩歌,譜為一支獨唱曲。傾訴的獨白歌聲,悠揚而充滿愛意。江賢二以這首獨唱曲作為發想,不知是否也有獻給與己偕老的愛妻之意?   倘若熟悉江賢二過往以來的創作,應當也會察覺《乘著歌聲的翅膀》與稍早《百年廟》一些作品的微妙關連;譬如,最具代表性的《百年廟98-16》(1998)和《百年廟98-17》(1998)等。除了延續《百年廟》作品中所見的「聖光」,《乘著歌聲的翅膀》進一步融入自然。就近體會這些新作,悠揚的樂音依然在畫面的深處繚繞。最明顯的變化還在於,觀者滿目所見與所聞,盡是自然世界的日月星辰之光、爭奇鬥妍的五彩花卉、海天交會的萬千氣象,以及隨四時、氣候、晨昏而變幻,聽似噪雜,不成曲調,然卻自成和鳴與交響的萬籟之聲。創造目不暇接的璀璨與繽紛的同時,江賢二也為自己的藝術導入源源不絕的盎然生機。如此大膽的風格轉變,想必也反映了他在療癒重生的過程中,對生命已有新的體悟和詮釋,而且,一點也不遲疑地全心擁抱及歌頌。

序跋

序言
◎文/嚴長壽   二〇一四年,對於江賢二老師真是一個繁花綻放的一年。   在這一年當中,江老師出版了他第一本人生著作。這本書中記敘了他一生的故事,閱讀過的讀者都深深為之動容,它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藝術家如何經過不同的磨難及各種心境的淬鍊,用全部的生命去追尋、執著於他的藝術之路。   這一年的十二月二十日,江老師在台東美術館,對台東的觀眾舉行了第一次的公開畫展。更重要的是,也就是在這一年,江老師把他一生的所有的精彩作品,首次整理公開,集結成《江賢二 PAUL CHIANG》、《江賢二:紙上作品.雕塑.地景藝術》二本作品集。將他一生創作的油畫、雕塑、紙上作品以及地景藝術,傾其所能地做了一個最完整的呈現。   如果説江老師的新書發表,讓我們看到一篇篇感人的故事,與徬徨磨練的心歷路程。那麼,這二本畫冊,就是讓我們看到他經過辛苦栽植、逐步成熟的甜美果實。每一幅畫作,每一個作品,都直接反應了畫家當時的心境。   早年,江老師在一種完全沒有自然光的環境下作畫,作品灰黑濃郁,內心抑鬱不得其解。回到故鄉台北之後,他以一幅幅作品抒發內心濃烈的鄉愁;不料,在生命的晚年,他卻在因緣際會落腳台東之後,因著每天身處大自然的美麗環抱,讓整個人的心都放開了。而我,也見證了他從「封窗作畫」到「打開窗戶」的過程,作品湧現出更多繽紛的色彩與溫柔的光線。   這些作品,一步一腳印累積出江老師的藝術高度;他對藝術世界的敬虔與奉獻,更是始終如一!七十多歲的他,往往一大早帶著一杯茶、兩根香蕉,就走進畫室創作。有好幾次,我親眼見他結束一天的創作,從畫室裡走出來,全身衣褲鞋子沾滿油彩,身形雖略顯疲憊,但卻是一臉的滿足,洋溢著某種光采,那種在藝術創作中的自得、陶然與愉悅,可以說是上天給他最好的祝福。   全世界有很多著名的藝術大師,偉大的作家,音樂家,舞蹈家等,他們的居所、宅第、畫室或花園,往往吸引無數世人絡繹不絕地朝聖、回顧、欣賞、追尋,而逐漸匯集成一種文化傳奇,成為心靈沉澱的所在。如今,江老師的畫室已然成為台東的新文化地標,這兩本作品集的發行,更是讓觀眾一窺藝術家一生成果的最快捷徑。   台東何其有幸,能夠在此時此刻,成為大師藝術生命中最精華的心靈家園及創作靈感的啓點;尤其對台東來說,能夠以其美麗壯闊的自然風景及淳厚的原生文化,吸引像江老師這樣的國際級大師在此落地生根,可說是自然文化與現代藝術在此有了最美麗的交會。   二〇一四年,對台東又何嘗不是一個繁花綻放的年代!
心的淨煉與美的湧現
◎文/吳錦勳   絕少有人能夠少年時代就決定好自己一生要走的路道,而且堅持至今,江賢二便是少有的特例,他在十五歲,還在就讀初三時,便下決心以藝術做為一生追求的目標。這個決志,並非年少輕狂的臆想,相反地,它一如老式時鐘的銅質鐘擺,以分分秒秒沉重篤實的垂墜力量,驅動著他的生命,窮一生時光,證明了這個決志的重量。   江賢二早年喪母,又曾一度染上肺結核,內向、孤僻的個性更蒙上一層翳鬱的色彩,之後他開始向前輩李石樵習畫,找到關於藝術的美的慰藉。一九六六年,江賢二於省立博物館舉行生平第一次個展,展出大學時期約三十件作品。這些原作雖已佚失,但從現有的圖檔仍可以看出,幾幅受保羅・克利(Paul Klee)啟發的「尋」與「茫」,便充滿徬徨、自疑的色彩,另有一幅以荀白克名曲《淨化之夜》創作的同名作品「淨化之夜」,更滿佈荊棘般尖刺,足見他內心蒼涼苦痛。   可以說,江賢二從踏出創作的第一步,便意欲透過藝術反省、表達對生存意義的探究、質問。或許出於心靈的投契,江賢二視雕刻家賈克梅蒂(Alberto Giacometti)為心靈偶像,對他的名作「行走的人」濃烈的存在主義風格極為崇敬,甚至為了想親見大師,討論關於藝術的種種,江賢二畢業不久即帶著新婚妻子范香蘭,加上幾句生疏的法文,興沖沖飛往嚮往多年的花都巴黎。出國前,他以鑄山煮海的氣魄,發誓三年後要成為畢卡索,也打算自此不再回故鄉。   他從台灣封閉的環境一下子來到這個美麗的文藝之都,為他帶來強烈的文化衝擊。興奮沒有幾天,他逐漸感受到藝術創作的艱難。然而,令他更不能承受的壞消息是,賈克梅第居然在前一年過世了,此時他內心忽然踏空,頓失依憑。同一年,巴黎學潮襲捲全國,大規模的罷工、罷課致使百業蕭條,他們連謀生都有問題,加上無法創作的連番打擊,江賢二帶著范香蘭倉惶逃往紐約。   對江賢二來說,巴黎代表過去,紐約則指向未來。他一到紐約,等著他的是一次更強烈的文化大衝擊,他在各式各樣迎面衝擊而來的藝術新浪潮中,既興奮又心虛地看到了自己的渺小,過去他視為理所當然對於藝術的認知、概念也都受到強烈的挑戰。初來紐約,他也只能先將自己倒空,一切從零開始,他勉強由「極簡主義」找到藝術的切入點,那近乎平塗的廣大色面,或許正好讓他得以藉此抒發內心的鬱悶,同時整理自己。   同時為了專注面對內心,江賢二逐漸養成封窗閉門作畫的習慣,以隔絕掉一切外界的干擾,與他溝通的只有飄浮在空氣中、不可視見、只能以心靈感受的音樂,尤其,他特別鍾情綿密繁複、浪漫而帶著悲劇氣息的馬勒(Gustav Mahler)的作品。   對江賢二來說,美是他的宗教,而創作一如宗教祭儀,一切過程嚴守神祕,作品全部完成之前絕不示人。他逼自己從絕對的孤獨出發,不斷內觀對話,傾聽內在的聲音。他日復一日如此,簡直是對藝術「禪坐」,眼前的畫布對他來說,只是內心的投射,他描繪的,其實是自己的心象。   他創作速度可以用「極慢」來形容,絕對是量少質精,但這不是出於他的怠惰荒疏,而是他毀掉或覆蓋重來作品,永遠比看得順眼而倖存留下的多得多。旅居紐約三十多年的時間,他只舉辦過二次嘗試性質的個展,除了日復一日,忍受創作寂寞與挫折,還得掙扎於現實間人夫、人父、人倫的職責與藝術家內在激情之間永恆無解的拔河。   他的個性注定「不與時人同調」,江賢二鐘情的褐黑濃稠、嚴肅冷硬的抽象風格,在風靡流行「照相寫實主義」(Photo Realism)彼時,顯得極為格格不入,當然也從未賣出任何一張畫。何其有幸,他有一位完全相信他的妻子,范香蘭以獨到的審美眼光,在紐約成功開創高級定製服裝事業,全力在心理上和經濟上,無怨無悔的支持著丈夫。   江賢二只想做他自己、追求自己內心的美,甘於做一個紐約藝術圈的局外人,並不在乎別人的讚賞或輕蔑,作家七等生的人生箴言「冷眼看繽紛世界,熱心度灰色人生」或許便是他內心的寫照。甚至他一度與妻子范香蘭、二位女兒避居長島,構築自己的一方生活及創作的天地,打算就此在異國落地生根。   在這段跡近閉關自守的年歲,亦是他自我刻苦求索、鑽研考崛的「淨煉自我」的時期。江賢二一直懷抱「藝術可以淨化人心」信念,「淨化」對他來說,不僅是信念,更是他為自己的藝術立下的使命,然而首先他要淨化的對象便是他自己,他像一位老僧人說:「心,是一輩子的事。」   在這條宛如薛西佛斯推石頭上山、漫長苦刑的求藝之路程中,江賢二其實並沒有徒勞無功,畢竟他留下不少足以傳世佳作,如一九八二年在巴黎孤獨逆旅中創作出的「巴黎聖母院」、以及同一年的「遠方之死」,這些作品已脫胎於簡極色面,往前跨進,找到屬於他內心的表徵符號,他一直企圖在極簡中找尋到一點「人的溫度」,也點出他根深柢固的東方性格和西方純粹極簡不同之處。他像跨過一個險峻的門檻,初獲一點身為藝術家的信心。之後,他又以兩年時光,閉關紐約皇后區的一間大倉庫(Loft),每天反覆聆聽荀白克的前衛作品《淨化之夜》(Verklarte Nacht; Transfi gured Night),最終留下二幅和大學畢業作品同名的畫作。   果如其言,「淨化」或「淨煉自我」的主題,纏繞江賢二幾近半個世紀,一直是他創作生命中反覆迂迴、不斷向上盤昇的主旋律,像辯證法的精神往自我超升之路邁進。他窮一生之力於打磨、錘鍊其心,不管是焠鍊或淨煉、或是冰與火兩種極端的鍛燒,他無非想讓自己內心去蕪存菁、明透澄淨。正如一切對自己的懷疑、否定,並不是為了摧折或毀滅自我,真實的目的乃在於追尋更高的自我肯定及超越。   江賢二追求三種繪畫境界:技巧,用色,以及更進階、更崇高的精神性。對他來說,「技巧」不是最難的,難在於作品呈現、凝聚的「精神能量」。這也是他「灰闇時期」特別漫長的原因,儘管如此,藝術家不能等到有了風格才開始創作。在摸索過程中,江賢二還是給自己設定了一個基本目標:「用色」。   江賢二畢生創作,靈感得自於音樂甚多,由他幾個主要畫作系列都以曲目命名便可以了解。音色與色音並蒂而生、一體兩面。他從弦樂四重奏得到啟發,他要求自己用色要純淨、透明、且有豐富的層次。如同音樂家在「塑音」的過程中,反反覆覆斟酌、拿捏,思考每一個音符的意義,甚至音與音之間看似無物的留白,都有其特別的意義,必須細心揣摩,江賢二意欲用色彩達到宛如弦樂般澄澈明透音色、同樣的美。他說:「音樂已經夠難了,平面作品更難表現這種境界。音樂有時間性,但繪畫呈現的是沒有時間性的永恆瞬間,我所要追求的境界,就是這種寧靜與純美的瞬間。」   江賢二原本從來沒想到有一天會回台灣,故鄉,像是抛在身後的石頭,永遠不再回頭看一眼。一九九五年,江賢二的父親於捷運地下道意外跌倒受傷,他不得不回來探望、照料生病的父親,沒想到卻意外引爆他的創作能量的大解放。   獨居台北的江賢二終日流連龍山寺、保安宮等古廟,如同過去在歐洲各地參訪教堂一般,神聖空間一直是他永恆的鄉愁,然而台灣畢竟是他曾經生活成長的地方,這些民間信仰尋常再不過的龍柱、燃香、光明燈等,源源不絕召喚出他的童年往事,燃起他濃烈的鄉愁,過去三十年淬鍊的純熟的技巧,正好和原鄉之情撞擊在一起,他在燭火點點香火繚繞的氛圍裡,創作出了他在台灣藝壇得以傲然立足的「百年廟」系列。不同於「巴黎聖母院」時期的幾道白光,「百年廟」裡開始點燃起古銅色溫暖的「永恆之光」,訴說他內心回到母親國度的溫暖,表達他對故鄉、對台灣這塊出生土地的仰慕、讚歎之情。這些作品中的普世美感,大大超越地方性的侷限,也宣告了「江賢二風格」的成立。   之後他以旺盛的能量,幾乎每一、兩年便辦個展。他接連創作了「蓮花的聯想」、「對永恆的冥想」、九二一地震後安撫亡靈般的「淨化」、以及接續登場的「四季」「宇宙」等系列。之後,彷彿為了證明用色能力般,江賢二在二○○三年展出的「聖德諾拉」系列,一改過去幽闇深黑的苦澀風格,轉為全面的熱情的紅!這樣簡練溫暖的紅色,也延展到「對永恆的冥想」十連作系列。除了大膽用色外,他在之後的「心經」系列,他亦利用油彩未全乾時,在畫面刮寫出form(色)、consciousness(識)、emptiness(空)等心經的英文字,在不少畫作中,他都直截在畫面寫字,將文字化為一種表徵符指,與畫面的形形色色對話。   二○○七年他創作出另一高峰「銀湖」系列,更達到精神性的頂峰、自我救贖的高點,整個系列作散發出一股宇宙性的精神氛圍,令觀者如同置身寺廟或教堂一般,在靜觀凝視之間,也獲到深沉的療癒與撫慰。   江賢二一生愛海,也逐海而居,在台北創作多年之後,他仍難以忘情於之前的長島夢想,亟思想找一個山濱水涯的看海之地,做為自己藝術及創作的永恆居所。他費時五年尋尋覓覓,終於在都蘭山一隅落腳,一磚一瓦親手構築他畢生所求理想的藝術創作淨土。也因為覓地,經常開車穿梭山脈之間,沉澱多年後,他創作出沉靜而美好的「台灣山脈」系列。   如今,七十多歲的江賢二,終日偎傍台東大山大海,身心飽受豐饒、壯闊的自然稟性浸潤,尤其是台東海邊的光線,給予他更多用色的啟發。台東時期,可以說是江賢二畢生創作最為「眾彩交響」的時期。   光是色彩的精魂,光成就了一切。日月星辰輪替、海天交互輝映,讓台東成為高明度與高彩度的繽紛世界。他以自然為師,找到一個可以釋放藝術能量的場域,同時一改多年封窗作畫的習慣,打開窗,邀請更多光線一同參與他的藝術饗宴。還不只是光,台東的植物自然意象,潛移默化中,也慢慢影響他,活在台東的空氣裡,江賢二感到一種特殊的快樂,他神采奕奕,煥發多年積蘊的底氣,時時處於一種「湧現」的狀態,「比西里岸之夢」系列作品即為他新的藝術生命一次盛大之綻放。   江賢二從早年的「向內觀省」,轉為對外開展、從嚴肅轉為天真;從晦澀濃稠的心象描繪,走向明麗開朗歌詠自然,因之尺幅愈畫愈大,表現方法愈來愈不受限制,他也似乎脫去老僧人的袈沙,回歸稚真的嬰孩。長居台東多年之後,更有了「乘著歌聲的翅膀」系列之喜悅的、歡娛的、包容著一切的自由翱翔。   江賢二認為,所謂的「抽象」,究極來看,仍是源於自然性,「這個世界有什麼形或什麼象,是在大自然中找不到的?所有的形、所有的象,都逃不出大自然。」江賢二移居台東這幾年來的近作,表面上雖然是「映現自然」,但藝術的再現,已經不再是如同鏡面反射的純粹、素樸原始的自然,而是經由意識中介之後的「自然」,換言之,他作品呈現出的,都已是被他精神渡化之後的自然,屬於精神性的自然。   江賢二說:「創作是一種直觀」,這時候他連筆都丟棄了,「乘著歌聲的翅膀」畫面裡飄浮的圓圈,其實是用畫室隨手可得的顏料罐底壓出的;「向巴哈致敬(平均律)」甚至純粹用手指頭沾顏料創作;又再如「德布西-鍵盤」十二張連作,用刀子做出磨擦性的、用圓的、用點的等音樂的效果,以呈現琴鍵彈奏的泛音,呈顯德布西音樂中如詩如畫的漣漪、月光、倒影、躍動……種種意象。   不論是他早年刻描心象,或是晚年映現自然,都在音樂中找到了美的共鳴點。江賢二創作的活水源頭,來自於他那顆時時觀照自然的「心」,早年他內心存在主義式苦澀的精神面目,最終反差地以美獲得抒情的展演。   最終來看,江賢二這位老僧人仍然是「入世」的,有了橫跨前半生對於自我的淨煉,歷遍一切人生及藝術的掙扎苦鬥,才有他晚年湧現的豐饒與創作的自由,江賢二帶給世人對於美永遠的追想與眷愛,從十五歲立志至今,始終不變的是他的心,「我盡我的能力、我的一切,一輩子創作到最後,只求無憾於我的藝術。

作者資料

江賢二

師大藝術系畢業,旅居巴黎、紐約三十年,現定居台東持續藝術創作。

基本資料

作者:江賢二 出版社:天下文化 書系:藝術設計 出版日期:2014-12-26 ISBN:9789863206330 城邦書號:A1500558 規格:精裝 / 彩色 / 311頁 / 29cm×29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