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哲學
國學與人生
left
right
  • 已售完,補書中
    貨到通知我
  • 國學與人生

  • 作者:傅佩榮
  • 出版社:天下文化
  • 出版日期:2015-08-26
  • 定價:350元
  • 優惠價:9折 315元
  • 書虫VIP價:298元,贈紅利14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283元
  • (更多VIP好康)
  •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內容簡介

台灣最有影響力的哲學大師, 為你講解國學, 為你的人生解惑。 對自己要約,對別人要恕,對物質要儉,對神明要敬。 與自己要安,與別人要化,與自然要樂,與大道要遊。 存自己以誠,待別人以謙,觀萬化以幾,合天道以德。 國學帶來的,不僅是智識上的學養, 更是古人承先啟後的智慧 若要探討國學對人生有何啟發,首先要做的是正本清源,須以儒家為主,並以道家為輔。在源遠流長的文化發展過程中,不能忽略從起源到流變的重要材料。 所謂以儒家為主,是說關於《易經》、《書經》、《詩經》、《禮經》與樂論的詮釋,皆採取儒家觀點,同時也側重介紹孔子、孟子等先秦儒家的學者與經典,兼及朱熹與王陽明。以道家為輔,則是充分發揮老子與莊子的思想,旁及其對道教與佛教的影響。至於《山海經》與墨子、韓非等思潮,也附帶做一介紹,使國學的架構雖未能全面兼顧,亦可稍顯完整。總之,今日談論國學,側重的是其對人生的啟發,並且是正面而積極的啟發。

目錄

序 承先啟後的智慧 【引論】 文化.國學與人生 一、《易經》:群經之首,學會可以終身受用 二、《易經》的象數:養成達觀心態看待自身的處境 三、《易經》的義理:觀天道以立人道 四、《尚書.洪範》的政治規劃 五、《尚書》所呈現的理想 六、《詩經》使人溫柔敦厚 七、《詩經》:孝是最恆久的情感 八、禮儀之本:在於真誠的心意 九、大同與小康:政治家該有的社會關懷與理想 十、樂教:感通人心,人文化成 十一、《山海經》的神話思維 十二、天人之際:現代人該如何面對天? 十三、孔子(一)自我的覺醒,人人皆可超凡入聖 十四、孔子(二)成功沒有捷徑,需好學、深思、力行 十五、孔子(三)修養是快樂的保證與保障 十六、孔子(四)展現宗教情操 十七、孟子(一)人生需要修養 十八、孟子(二)「性善」在說些什麼? 十九、孟子(三)關於「仁政」的理解 二十、孟子(四)快樂的祕訣 二十一、《大學》:修身乃為人生之本 二十二、《中庸》: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二十三、老子(一)天下大亂有處方 二十四、老子(二)成為你自己的聖人 二十五、老子(三)道法自然,使人因悟而無所執著 二十六、老子(四)上善若水,柔弱勝剛強 二十七、莊子(一)修行要兼顧身心 二十八、莊子(二)有用與無用之間 二十九、莊子(三)看清「死亡」這一回事 三十、莊子(四)天人合一與悟道契機 三十一、墨子的兼愛:全面而平等的愛護眾人 三十二、荀子是儒家嗎:人性向善或人性本惡? 三十三、荀子思想的轉折:「二千年之學,荀學也」 三十四、韓非的法家:最大的盲點在於遷就現實的君主 三十五、三綱五常:並非儒家思想 三十六、道教:依託於古代的民間信仰 三十七、佛教:不再輪迴的涅槃境界 三十八、中國佛學的特色 三十九、朱熹的儒家詮釋 四十、王陽明的修行心得 【結論】 國學面對三大挑戰

序跋

序  承先啟後的智慧
  從一九九九年《論語解讀》出版之後,我就一直在介紹及推廣國學。「國學是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難免見仁見智,我只能依個人經驗說明我對發揚國學的看法。   (一)談國學的三個「不必」   首先,不必開書單。許多前輩學者都列出「國學必讀書目」,這些書目洋洋灑灑,頗為壯觀,但是時序已入二十一世紀,除了大學本科的學生或專門研究的學者,一般人對此只能望洋興嘆。我們念書有一個目的,就是明白書中道理,看它能「具體」告訴我們什麼人生啟示。我也曾多次應邀列出國學書目,我的回答不外乎「四書三玄」。因為我認為國學中「必讀」的,是塑造中國人「理念」的七本書,那就是:儒家的《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道家的《老子》、《莊子》;以及作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的《易經》。我對這七本書都做了詳細研究,將其譯成通順的白話文,並且闡釋其中的哲理。換言之,我不是在開書單,而是在做橋梁,使讀者可以明白國學的理念。   其次,不必唱高調。我不是文化沙文主義者,不會宣稱國學是「世間最偉大的學問」,不會幻想中國文化是「世界的最高境界」。在我看來,國學必須落實在生活中,改善及提升我們的生命素質。譬如,談到儒家,要強調「真誠」二字,由此引發主動行善的力量,由修養個人推及造福社會,並且保障了內心的悅樂之情。談到道家,則凸顯「真實」二字,在肯定萬物平等而值得欣賞時,也不忘修練身心以抵達「外化而內不化」的勝境,消解各種情緒的干擾與外來的壓力。至於《易經》,則須兼顧義理與象數,既能「居安思危、樂天知命」,又可「觀化知幾,掌握未來」。學到上述三方面,才可驗證國學之大用。   第三,不必裝大師。我一向認同韓愈所說的:「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國學的範圍何其廣泛,經史子集無所不包,因此「國學大師」之名若非出於誤會就是純屬客套,根本不具任何意義。我長期推廣國學,向來謹守分寸,只談四書三玄,並且一再表明自己只是「橋梁」,要使讀者與聽眾利用我的介紹,可以直接向原典請益。我自己呢?一直在學習之中,常常縈繞心頭的是:這句話我有沒有說錯?我自己能不能做到?我可以負責的是:我所解釋的每一句話都是我充分理解的,也都是我努力在實踐的,雖不能至,心嚮往之。願與讀者共同勉勵。   以上三個「不必」,是我在介紹國學時的自我要求。現在,要談國學對人生的啟發。   (二)國學與人生   國學代表中國文化的「理念」,這種理念之中最精純的是儒家、道家與《易經》。我近年研究國學與人生的關係,可以總結為以下幾句扼要的話。   儒家提醒我們:1.對自己要約;2.對別人要恕;3.對物質要儉;4.對神明要敬。前兩者涵括人類世界,後兩者指涉自然界與超越界(神明包含祖先在內)。四點合而觀之,人生安穩踏實。   道家期許我們:1.與自己要安;2.與別人要化;3.與自然要樂;4.與大道要遊。相對於儒家之重視德行修養,道家所要求的是智慧覺悟。要覺悟,不妨使用減法、消除執著,或可體會「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易經》號稱難學難精,但也可以勉強用四句話來描述:1.存自己以誠;2.待別人以謙;3.觀萬化以幾;4.合天道以德。先說「誠」,有「閑邪存其誠、修辭立其誠」二語;次說「謙」,六十四卦只有謙卦是「非吉則利」,最受歡迎;再說「幾」,察知幾微、預見吉凶,正是象數之妙用;最後是「德」,像「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無一不是勸人修養以合乎天道。   我對國學的簡單心得既如上述,那麼若要撰寫一本名為《國學與人生》的書,其基本立場與主要內容也已不言而喻了。   (三)本書的局限   如果有人想了解有關「國學」全面的入門介紹或整體大綱,請不必看這本書。這本書所談的,是作者個人基於文化理念的關懷,認為國人應有的國學知識。其主軸在於儒家與道家。為了追溯源流,特地闡述了《易經》、《尚書》、《詩經》、禮、樂,旁及《山海經》、天人之際。接著,其重點集中於孔子、孟子、老子、莊子這四位中國大哲。然後,再談到《大學》、《中庸》、墨子、荀子、韓非、三綱五常、道教、佛教。最後,則殿以今日仍有影響力的朱熹與王陽明。   撰寫這本書的心意,是希望跨越二千二百年帝王專制政體對傳統理念的扭曲與壓制。本書毫無保留地推崇儒家與道家,而對其他學派與後代學者多持批判態度。我盡量做到同情的理解,但是累積四十多年在中西哲學方面的訓練,使我必須負責地對各家各派有所評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學術是天下的公器,也是人生智慧之典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儒道二家的啟示得以如實展現,並使生活充實而有意義,實是作者的虔誠願望。

內文試閱

《山海經》的神話思維
  宇宙之間,萬物有如生命共同體,相互轉化,彼此感應。山海之所經,神明之所成,人類寄託其間,可以和諧均調。夸父逐日、精衛填海,人力有限而心願無窮,尊嚴由此確立。   「神話」一詞由外文翻譯而來,所指的是一個民族在理性尚未發展的遠古時期,經由口耳相傳之有關神的故事。這些故事沒有固定的作者,也沒有標準的版本。人有理性,想要解釋一切現象;但理性尚未發達時,只能發揮想像力,設法描繪自然世界與人類世界中所有產生重大影響的事件,由此形成各種故事。稱之為「神話」,是因為其中的主要角色即使是歷史上的人物,也都具有神的樣貌與能力。   神話思維的特色,一是萬物都有生命;二是所有的生命可以互相轉化;三是主導神話故事進展的不是理性,而是情感,是人的一廂情願投射在其想要了解的現象上;四是神話顯示為一齣齣戲劇,展演不同的主題,如創世、造人、災難、救世、文化超人、民族英雄等。   神話的目的何在?在於提供原型,使人在時間的流變與空間的局限中,可以不斷回歸原始的與完美的理想。神話不是歷史,歷史受制於時間而一去不復返;神話的開頭常是「在起初」,其故事正是為了超越歷史而展現永恆的原型。神話的場所也不是一般所見的凡俗世界,而是某種神聖空間,使人可以接上神明的領域。於是像山、海這些宏偉的自然景觀,就顯示了超自然的色彩。   (一)《山海經》這部書   根據西漢劉秀(即劉歆)《上山海經表》所說,《山海經》出現在堯舜時代。當時洪水氾濫,百姓無法生活。經過禹治平洪水,益驅逐禽獸,並考察山川水土,「內別五方之山,外分八方之海」,記下變怪之物與奇風異俗,寫成《山海經》。   劉秀為何上此表?因為當時漢宣帝在位,有人於郡無意中發現一座石室,其中有一屍,雙手反縛,用頭髮繫住;雙足赤裸,右足有腳枷。劉秀之父劉向為諫議大夫,上前報告宣帝,說「這是貳負之臣」。問他何以知之,他回答出自《山海經》。「朝士由是多奇《山海經》者,文學大儒皆讀學,以為奇,可以考禎祥變怪之物,見遠國異人之謠俗。」   那麼,《山海經》所描繪的都是事實嗎?《山經》的神多為「人面馬身」、「人身龍首」之類,豈能當真?《海經》有許多奇怪的國家,如大人國、不死國、黑齒國、無腸國等,又如何可信?司馬遷在《史記.大宛列傳》最後說:「故言九州山川,《尚書》近之矣,至《禹本紀》、《山海經》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古時交通不便,難以得知遠方的情況,司馬遷的說法是「不知為不知」,十分可取。由今日看來,天下之大固然無奇不有,但《山海經》的記述「絕大多數」並非事實。不過,如果從「神話」的角度來看,《山海經》又具有重要價值,反映了中國先民的宇宙觀與人生觀。   根據專家的說法,《山海經》不可能是禹與益所作,也不是一人一時之作;而是成書於戰國中期到漢初,作者應是戰國時的楚國人與漢初的楚地人。成書年代雖晚,但其來源依然是遠古的神話。   有關《山海經》的研究,有兩個主要方向:一是把它當作地理資料,描述古人所見的山與海,以及各地的奇風異俗;二是把它看成小說想像的產品,其中混雜了歷史人物與故事。這兩者各有所見,並且不妨礙從神話角度來看這部書。   (二)神話呼應人的需求   在原始時代,人要面對三方面的挑戰:   1.源於自然界的壓力,風雨雷電與洪水猛獸隨時在威脅人的生存;   2.緣自部族之間的戰爭,戰敗則族群將被消滅;   3.個人生命無法避免的疾病與死亡。   以下略做敘述:   自然界的力量太大,使人心生敬畏,視之為神。《山海經》除了像各國神話一樣,相信山、海、風、雷、日、月,這些自然物皆由神力在主導。另外有兩點特色:一是把天災人禍的原因推給某種自然現象;二是想像各種不同組合的神的形貌。   譬如,遇到水災、旱災、風災、蝗災、火災、兵災、亂災時,都要強調是因為先出現了某種特別的動物。有一種鳥,「名曰蠻蠻,見(出現)則天下大水」( 《西山經》);有一種魚,「其音如豚,見則天下大旱」( 《東山經》)。這一類記述不勝枚舉。相對於此,吉祥的事也有原因,如鳳凰「見則天下安寧」( 《南山經》),文鰩魚「見則天下大穰(豐收)」( 《西山經》)等。由此可知,世人最擔心的不是具體的吉凶事件,而是「無法理解其原因」,所以要推源於自然界的特定現象。   由此進一步,就出現無數奇形怪狀的神。說是奇形怪狀,但特色很清楚,就是「人與動物的組合」。最常見的是「人首」(人面)加上「獸身」(如龍、虎、馬、牛、羊、豕、蛇、鳥等)。另外也有少數「龍首」加上人身、鳥身、馬身的,也偶有「鳥首」龍身的。「人首」最常見,顯示人希望這些神能夠擺脫其動物軀體,並像人一樣可以說話與溝通。只要神可以溝通,人就可以免於完全的無知、無奈與恐懼。   談到部族之間的戰爭,則黃帝與蚩尤之戰占了相當多的篇幅。蚩尤兄弟有八十一人或七十二人,可見它是一個部族;蚩尤的形相異於常人,其狀如獸;蚩尤有超能力,能夠搬動風雨。最後也最重要的是,蚩尤代表惡,而黃帝代表善。黃帝時期,指南車、紡織、文字等陸續發明,其成為文化超人的原型,而中國歷史也找到明確的起點。   接著,遇到個人生命的困境時,自然界提供了各種藥方。列於《山海經》之首的《南山經》,一開頭就說:有一種名叫祝餘的草,「食之不饑」;有一種名為迷穀的樹花,「配之不迷」;有一種名叫狌狌的動物,「食之善走」。這一類的植物與動物很多,可以分別使人「停止」腹痛、嘔吐、耳聾、風寒、生瘡、長瘤、發狂、心痛等;還可以分別讓人「不會」憂慮、迷惑、害怕、嫉妒、痴呆、貪睡、作惡夢、怕打雷等。這些未必都是幻想,中醫與中藥應該可以由此找到不少有用的資料。重要的是,古人相信人的生命屬於自然界,所以身心的任何問題都可以在自然界找到解決的祕方。   (三)人力有限而心願無窮   《山海經》並無盤古開天闢地與女媧造人補天之類的神話,其中除了混雜黃帝、帝俊(帝舜)、禹這些歷史人物的故事之外,讓人印象較深的是「夸父逐日」與「精衛填海」。   關於「夸父逐日」,原文是:「夸父與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飲,飲於河渭;河渭不足,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化為鄧林。」( 《海外北經》)另一段則說:「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影)……」( 《大荒北經》)這一則神話的啟示是:人要與自然界爭勝,雖然不自量力,注定失敗而死,也要努力一試。人的對手如果是神,那麼即使失敗,人也把自己提升到接近神的高度了。   關於「精衛填海」,原文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於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於東海。」( 《北山經》)女娃溺死,化為精衛鳥,這種鳥代代相傳的任務就是要填平東海。這則神話類似「愚公移山」,要集合人類微小的力量,經由長期的、累積的努力,設法克服自然界龐大的阻礙。   《山海經》所錄者,應為我國最早的神話。孔子說:「鳳鳥不至,河不出圖,吾已矣乎。」( 《論語.子罕》)他所謂的「鳳鳥」,正是《山海經》中一再出現的天下太平的吉祥象徵。《莊子》書中材料所參考的神話更多,從混沌到西王母,到河神、海神、山神、鯤、鵬與委蛇等,都可以在《山海經》找到清楚的線索。另外,本書有關長壽、不死、仙人、人間樂園的描述,對民間宗教有深刻的影響,同時也啟迪了後代文人的想像空間,創作出寓意豐富的作品。譬如,清代李汝珍所寫《鏡花緣》一書,描寫大人國、君子國、兩面國、長毛國、不死國等奇談怪論,顯然是由本書取得靈感,成為諷諭小說。   最後還須說明一點,《山海經》的「經」字,不是指古代經典的「經」,而是指「經歷」,描寫山海之所經。以欣賞神話的心情閱讀,懂多少算多少,不必有什麼壓力。   孟子快樂的祕訣   儒家有憂患意識,總是擔心百姓生活困難、教育不足、未能擇善固執。但是儒家出於真誠,修己安人,心中永遠洋溢悅樂之情。「君子三樂」,意在成己成人;「反身而誠」,其樂操之於己;「人生六境」更是終身修養的目標。   儒家對於快樂,向來深具信心。孔子過著簡樸生活,但是「樂亦在其中矣」( 《論語.述而》);他的學生顏回生活窮困,但是「不改其樂」( 《論語.雍也》)。關於快樂,孟子提出更多描述,只要略加察考,便能發現一個特色─孟子會同時注意「樂」與「憂」。   他鼓勵齊宣王多為百姓著想,他說:「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同天下人一起快樂,同天下人一起憂愁」,這是稱王天下所必須做到的。但是,如果「樂」成為安樂或享樂,「憂」成為憂患或患難,情況就不同了。孟子談到「天降大任」一段話時,肯定考驗是必要的過程,結論則是「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 《孟子.告子下》),憂患中能獲得生存,安樂中會招致滅亡。   孟子認為自己飽經憂患,並且得到天降大任。他說:「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吾何為不豫哉?」( 《孟子.公孫丑下》)他的口氣充滿自信,像他這樣的人怎麼會不快樂呢?以下試述孟子的快樂觀。   (一)君子有三樂   孟子宣稱:君子有三種快樂是超過「稱王天下」的,這話值得認真傾聽。分別為:1.父母俱存,兄弟無故;2.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3.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孟子.盡心上》)他說的有道理嗎?   第一,父母都健康,兄弟都無災無難。這聽來像是狹隘的家庭主義,只管自己的家人平安。這種快樂會勝過君臨天下嗎?天下具備這項條件的人比比皆是,但為何不見他們如此快樂呢?原來孟子另有深意。父母俱存時,遇到老年人,比較容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孟子.梁惠王上》),因而真誠表現出尊敬與禮讓的態度。在兄弟無故時,遇到同輩的人,比較容易把他們當成兄弟看待。然後,與「別人」之間的適當關係也就比較容易實現了。   簡單說來,人性是向善的,而「善」是我與別人之間適當關係之實現。因此,要實現善,必須先關懷及珍惜「別人」。父母俱存與兄弟無故,使大家更容易做到這一點,更有可能行善以完成人性的要求。所以,孟子所說的快樂,不是只在意家人平安,而是考慮到自己的人性能否順利實現其潛能。這是身為人最根本的快樂。   對上無愧於天,對下無怍於人。天給了我這樣的人性,向善的人性,所以我走在行善的路上,即可無愧於天。同時,善涉及了我與別人之間的適當關係,所以行善即可無怍於人。孔子認為,君子要知天命與畏天命( 《論語.季氏》);到了孟子,把天命與人性做了合理的連繫,「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 《孟子.盡心上》)能夠事天,其快樂自然勝過君主了。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這裡把教育當成快樂,其實也是在奉行天命。孟子引述《尚書.泰誓上》所云:「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惟曰其助上帝寵之。」( 《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說的屬於「作之師」,這不是在回應天命的要求嗎?至於「英才」,則儒家向來認為「有心上進者為英才」,如此可以培育優秀的下一代,使未來更有希望。   因此,以上三種快樂,代表了「順天命以完成人性」的三種作為。至於稱王天下之樂,在此實在相形失色。   (二)反身而誠,樂莫大焉   未必時時與人相處,即使與人相處也未必事事皆可如意。因此,懂得如何自處或對待自己,是人生必學的一課。孟子說了一句心得,可謂發人深省。他說:「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孟子.盡心上》)這句話分為三小段,其中第一句最抽象,第二句最讓人嚮往,第三句則比較落實。   「萬物皆備於我」在說什麼?「我」是指每一個人,萬物在每一個人身上都齊備了。表示每一個人都沒有缺憾,都具備了所需要的一切。換言之,即是對萬物一無所求。只要取得最低限度的生活條件,像顏淵那樣,「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 《論語.雍也》),然後天地雖大、萬物雖多,與我有何關係?富貴榮華、名利權位,又與我有何相干?   「反身而誠」是說反省自己做到了真誠,不為任何利益而損傷道義,也不為任何理由而委屈別人,保持光明坦蕩的心胸,那麼就可以體會「樂莫大焉」的意境了。當然,所謂真誠,並非自以為是,而是隨時可以展現為具體的善行。孟子談到,在做到「仁、義、智、禮、樂」之後,就會快樂起來,到「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的地步( 《孟子.離婁上》)。   然後,努力實踐推己及人的恕道,就是行仁的最近途徑。孔子所謂的「恕」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衛靈公》),不可脫離人我之間的關係。孟子談到真誠時,也不會忘記由恕(將心比心)來實踐仁。   由此觀之,儒家的快樂觀很清楚,就是在明白人生正途之後,堅定心志往前走。人生正途是順著人性的要求而展現的。這樣的人生始於明白善是什麼,再出之以真誠,由內而發產生力量,使自己主動行善。為了完成這個目的,有所犧牲在所不惜。所以孔子會說「殺身成仁」( 《論語.衛靈公》),孟子會說「舍生取義」( 《孟子.告子上》),明明是犧牲生命,但卻使用「成、取」兩字,反而像是大有收穫。學會上述思想,人生操之於己,快樂自然也將如影隨形。最後,在抵達生命終點之前,人還可以朝什麼境界去修養呢?   (三)人生六境   孟子評價他的學生樂正子是「善人也,信人也」,接著說了一段人生六境,原文如下:   「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 《孟子.盡心下》)下文依次分析之。   1.「可欲之謂善」。這句話的主詞是人的心,而不是人的身。孟子說過「理義之悅我心」( 《孟子.告子上》),可見人心覺得可欲的即是理與義,可通稱之為「善」。人的行為(如孝、悌、忠、信)使我心覺得值得欲求,此一行為即可稱為「善」。但是,這種行為是否出於別人的要求呢?   2.「有諸己之謂信」。善行不是出於別人的要求,而是自己真誠去做的,是由真誠引發內在力量去完成的,這樣才可算是「信」。信是真實之意。   3.「充實之謂美」。由真實到充實,是說在「一切」人我相處之事上,都能做到善,由此彰顯人格之美。   4.「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長時期彰顯人格之美,以致發出光輝,足以照亮四周的人。這樣才可稱為「大」。孟子口中的「大人」常指德行完備的人,即是此意。   5.「大而化之之謂聖」。不僅發出光輝,還能進而產生感化人們的力量,造成化民成俗的效果,這樣的人即可稱為聖人了。孟子所謂的「聖之清者,聖之和者,聖之任者,聖之時者」( 《孟子.萬章下》),皆有類似的表現。   6.「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在聖之上還有「不可知之」的境界,表示人性的潛能是無法限制與難以想像的。古人以為「人是萬物之靈」,孟子這句話是對「靈」字的最高禮讚。儒家肯定人可以做到「止於至善」,只是無從描述罷了。   孔子曾感嘆「莫我知也夫」( 《論語.憲問》),孟子確實了解孔子,他的學說可以化解孔子的感嘆。孟子也曾聲稱「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 《孟子.滕文公下》),世人只須靜下心來仔細省思孟子的言論,就可以領悟他的學說要旨。孟子不需要別人為他辯解,他自己的言論即可構成一個圓滿的體系。

作者資料

傅佩榮

民國三十九年生,上海市人。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臺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暨教授。傅佩榮教授的教學深受學生歡迎,曾獲頒教育部教學特優獎、大學生社團推薦最優通識課程、《民生報》評選校園熱門教授等獎項,另外在學術研究、寫作、演講等方面,都有卓越成就。作品深入淺出,擅長說理,曾獲國家文藝獎與中正文化獎。 著作甚豐,範圍涵蓋哲學研究與入門、人生哲理、心理勵志等。 著有《哲學與人生》、《轉進人生頂峰》、《活出自己的智慧》、《那一年我在萊頓》、《珍惜情緣》、《宇宙的舞者》、《向孔子學做人》等數十本書。並重新解讀中國經典,著有《究竟真實──傅佩榮談老子》、《人性向善──傅佩榮談孟子》、《人能弘道──傅佩榮談論語》、《樂天知命──傅佩榮談易經》、《逍遙之樂──傅佩榮談莊子》、《止於至善──傅佩榮談大學.中庸》、《孔子:追求人的完美典範》、《孟子:浩然正氣與成功人生》、《老子:在虛靜中覺悟人生智慧》與《莊子:以自在之心開發無限潛能》、《易經入門與國學天空》、《國學與人生》、《人生,一個哲學習題》、《品味人生12講》、《傅佩榮易經課》等書(以上皆由天下文化出版)。 ★傅佩榮國學官方頻道:https://reurl.cc/mEZgl

基本資料

作者:傅佩榮 出版社:天下文化 書系:文化文創 出版日期:2015-08-26 ISBN:9789863208044 城邦書號:A1500650 規格:軟精裝 / 單色 / 264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