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目前位置:首頁 > > 親子教養 > 教養/育兒
善用獎懲的教養新配方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內容簡介

80%父母都在問:為何我家孩子叫不動、講不聽、罵不怕? 心理治療師傳授:孩子老是講不聽,就用『獎』的試試看! 帶孩子,就像帶兵。父母是長官,長官要有堅持、有原則, 不能過度順從士兵想法。完全民主的教養模式,絕不是王道! 為什麼要有「獎」還要有「罰」? 因為,獎勵可以中和懲罰帶來的副作用。 「懲罰」及時且直接矯正孩子的偏差行為 過度依賴講理,只會讓孩子面臨更多危險, 所以,在家裡,「有限體罰」是必要之惡。 「獎勵」讓孩子知道自己被肯定、有價值 即使孩子表現真的很差、問題行為一大堆, 父母還得盡可能量挑出孩子的優點來獎勵。 我都照做了,為什麼獎懲無效? 診斷無效獎懲模式的5個準則 1_獎賞已經太飽足了 例如,每週給孩子300元零用錢,準時起床只有10元獎金,那孩子根本不會被吸引。 [配方] 提高任務獎金,零用錢都得靠孩子自己賺 2_目標太難,獎賞得之不易 例如,每次段考都班上前三名,國中畢業時才可以出國玩。獎勵夠吸引人,但是目標太遠大。 [配方] 及時獎勵,孩子努力有感,才願意繼續拚 3_沒有確實執行獎懲規則 例如,孩子大哭大鬧、耍賴撒嬌,父母覺得可憐可愛而難堅持、暫不罰。這也凸顯父母缺乏權威。 [配方] 一切都照著規則走,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懂 4_獎懲的規則被人破壞了 例如,父母想要照規則走,祖父祖母卻出身阻擋,或者,孩子表現雖差,卻有人私下給他禮物。 [配方] 大人要先講好,避免孩子不把規則當回事 5_父母花費的心思不夠多 例如,規則、獎懲訂是訂了,但父母只顧執行,不曾關心,以為改變偏差一蹴可幾,輕鬆容易。 [配方] 了解孩子好惡,詳細擬訂計畫後再來執行 【專業推薦】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目錄

【PART A教養的哲學】 帶孩子,就像帶兵一樣,父母就是長官。長官要有自己的主見,要有一定的堅持與原則,不能過度順從士兵想法。完全民主的教養模式,絕對不是王道! 我曉得,父母愛孩子是理所當然的,但愛要以智慧為依歸,沒有智慧的愛就成了傷害。如何是帶?如何是愛?如何又是害?正是我想要繼續說下去的。 01 教養的「基本原則」是什麼?——「要求」品行,「激勵」學習。 02 高要求,能帶來「高成就」?——高要求,加深孩子的挫折感。 03 好,還要更好。其實不太好?——單純讚美,讓孩子相信自己有價值。 04 完善規劃,孩子贏在起跑點?——盡情的玩,才是最好的潛能開發。 05 會「叛逆」是因為人性本惡?——叛逆是孩子肯定自我的合理過程。 06 問題小孩源自「問題教養」?——孩子有狀況,父母要先反思。 07 「民主教育」才是教養王道?——兒童更適合用「權威式領導」。 08 孩子時而講得通時而講不通?——教養三階段:簡單說、用權威、輕責打。 09 親子之間最好保有「界限」?——溺愛讓孩子遺失面對問題的能力。 10 到底是愛孩子,還是害孩子?——沒有智慧的愛是一種傷害。 11 孩子的IQ與EQ哪一個重要?——EQ的好與壞,關乎孩子未來成敗。 12 孩子的EQ怎麼教都教不好?——紮實地付出心力,才能提升孩子EQ。 13 擁有比人多,卻不一定快樂?——教孩子分享,他的人際關係會更好。 14 自私的天性,可以後天矯正?——透過獎勵,讓自私的孩子願意分享。 15 智力測驗測到的「假智力」?——生活問題測到的才是「真智力」。 16 智能發展慢,是因為沒開竅?——正視,才能及早幫孩子規劃未來。 【PART B用錢獎勵孩子,太好了?!】 當孩子發現父母的計畫「有甜頭」,多會心甘情願照著走。用錢獎勵能微調孩子的偏差,又不會使他過度壓抑而反彈,也算把親子衝突的風險降到最低。 我不是說光靠「錢」就能成功教養。要養出一個人格健全的孩子,關心最重要。當父母很關心孩子,卻覺得孩子不太好教,金錢獎勵就派上用場了。 01 光講道理、不獎勵,孩子講得通嗎?——過度理想的模式,反讓親子更挫折。 02 不符現實的實驗,被奉為教養圭臬?——理想模式難適用於不理想人性。 03 父母有義務無條件給孩子零用錢嗎?——賺來的零用錢,孩子更懂得努力。 04 不小不大的缺點要怎麼幫孩子導正?——賺錢,加強孩子想改變的動機。 05 父母不打不罵,孩子可以乖乖聽話?——扣錢,有效管理孩子失控行為。 06 如何設定「效果最佳」的獎勵規則?——任務很簡單,獎勵很優渥。 07 孩子要求加薪(獎金),該怎麼辦?——設定配套措施,提高獎金變合理。 08 如果孩子亂花錢,家長怎麼辦才好?——孩子有權管錢,就會知道精打細算。 09 獎懲制度會不會破壞手足間的感情?——公平的獎懲規則,就不會彼此競爭。 10 孩子為錢討價還價,就是忤逆前兆?——斷然拒絕孩子超出合理範圍的要求。 11 孩子總是自動自發,就不用獎勵了?——加上獎勵,塑造孩子的正向性格。 12 沒獎勵的大孩子,變好動機就歸零?——小時靠父母塑造,長大靠社會強化。 13 光用金錢獎勵,就能教出好孩子嗎?——關心孩子,才是最紮實的基本功。 【PART C執行獎勵與懲罰的小撇步】 孩子的心像株脆弱小樹,容易長偏長歪,「有限體罰」是必要之惡。獎勵,則可以中和懲罰帶來的負面效應,也讓孩子知道自己被肯定、有價值。 懲罰要把握原則。沒有講過的規則,就不該處罰。即使教過很多次,也要給孩子犯錯空間。花些時間跟孩子解釋「為什麼被罰」,這個懲罰才能延續效果。 01 為什麼一定要有「獎勵制度」?——獎勵會中和懲罰帶來的副作用。 02 為什麼懲罰要先數1、2、3?——給孩子緩衝,協助他練習控制自己。 03 立即給予孩子獎勵的效果最好?——延後獎勵,讓孩子變好的動力消失。 04 如何要善用「小貼紙」來獎勵?——及時獎勵,讓孩子持續好的行為。 05 怎麼讓孩子樂意接受你的規範?——重點行為一次只列兩項,孩子不反彈。 06 孩子總是把父母的話當耳邊風?——目標循序漸進,孩子願意照著做。 07 高標準只會讓孩子想直接放棄?——設定合理目標,孩子反而進步快。 08 如何有效設定「增強物」菜單?——依孩子的喜好程度,設立「獎勵點值」。 09 孩子網路成癮能規範他的行為?——用「點數卡」來管理孩子的上網時間。 10 什麼狀況下,非處罰孩子不可?——當孩子刻意挑戰父母的權威時。 11 孩子「點頭說懂」就是真的懂?——柔性勸導易使孩子處於危險情境。 12 言語警告愈激烈,孩子愈不怕?——可執行的威嚇,有效管理孩子行為。 13 孩子「當街哭鬧」時該怎麼辦?——堅定回應,讓孩子知道父母的原則。 14 如何給孩子易懂好執行的指令?——避免4個給指令的錯誤說話法。 15 為什麼孩子的態度總是這麼凶?——父母的縱容換來孩子的不重視。 16 當孩子的情緒激動時該怎麼辦?——把孩子帶離現場,用中斷法解除危機。 17 「體罰」到底需不需要存在呢?——在家裡,體罰孩子是必要之惡。 18 只要打小孩,就是父母的罪過?——有限體罰導正孩子的失控行為。 19 打得愈凶狠,孩子就會愈聽話?——漸進式的體罰,孩子更容易懂。 20 為什麼懲罰的一致性非常重要?——不一致的態度,讓孩子弄不清對錯。 21 我都照做了,為什麼獎懲無效?——診斷無效獎懲模式的5個準則。 【PART D值得省思的個案分享】 我把諮商過程中,經常出現的類似個案統整,並將我曾給予的建議與協助文字化,或許可以作為父母在教育(教養)上的參考。另外,近年來患有「注意力缺陷過動症(ADHD)」的孩子愈來愈多,因此我也收錄數則「過動兒」家庭常有的疑問及迷思。期待這個章節所舉的個案、相關建議,能為身處教養困惑中的讀者們,開闢一條更為平坦的道路。 01 無法堅持原則的教養就是「寵」?——愈寵,孩子未來要面對的困難愈大。 02 不須經歷困難磨練的孩子最幸福?——被過度保護的孩子永遠長不大。 03 「寵子不孝」全因孩子不知感恩?——悲劇的形成,父母的責任很重大。 04 孩子偏差的價值觀,怎麼養成的?——大概都是孩子從父母身上學來的。 05 用相同標準教家中孩子才算公平?——要搭配孩子的個性因材施教。 06 如何調適孩子事事搶第一的心態?——教孩子建立「跑馬拉松」的精神。 07 如何導正孩子扭曲的「用錢觀」?——孩子體驗缺錢苦,就知道錢的價值。 08 無法兼顧時,該重品德或重成績?——好品德是立足社會的重要關鍵。 09 父母該怎麼給孩子一個幸福人生?——給孩子磨練,刺激他去追求幸福。 10 為何孩子老講不聽、犯一樣的錯?——孩子也許有注意力缺陷過動症。 11 長期吃藥治療,傷腦傷肝又傷腎?——ADHD藥物副作用幾乎等於零。 12 有藥物治療,過動兒長大就會好?——父母教養模式,是孩子好壞關鍵。 13 協助注意力不足孩子的最佳策略?——先替孩子做計畫,再教他擬計畫。 14 面對過動兒,只能包容與忍讓嗎?——搭配獎懲,孩子行為才能上軌道。

內文試閱

不符現實的實驗卻被奉為教養圭臬? 理想的模式難適用於不理想的人性
  一九七一年Edward Deci 等人進行一個研究——「獎勵對內在動機的影響」,其所得到結果,在心理學上稱為「過度辯證效果(Over-justification effect)」。   Wikipedia(維基百科)對「過度辯證效果」定義有清楚說明: 過度辯證效果指「外在的誘因」(如錢或獎品)降低一個人做事的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   套用在教養層面上,會發生的狀況可能是「一個孩子本來就喜歡某項活動,如畫圖,而父母為了使孩子持續進行(或畫得更好),以金錢或獎品來鼓勵,這反倒讓孩子失去最初喜歡畫圖的動機。之後,一旦抽掉獎勵,孩子也不會再喜歡畫圖了」。   當時共進行3天實驗,過程是「請受試者解謎題」。受試者隨機分兩組,一是普通組,只解謎題,全然不給獎勵。另一是獎勵組,第1天不給獎勵,第2天告知會有獎勵,第3天又變成沒獎勵。    此外,實驗者刻意在實驗進行中,設計一些「休息時間」,並觀察受試者的表現。「休息時間」的行為表現,就是觀察重點。   透過實驗,Edward Deci 等人發現,獎勵組因為告知第2天有獎勵,所以「休息時間」比普通組認真許多,花較多時間在解謎題。但是第3天在得知不會有獎勵後,獎勵組在「休息時間」比普通組還懶散,根本不願意花時間解謎題。   重點來了。實驗者將這種現象做了詮釋(interpretation):   外在的金錢獎勵,會減少一個人做事情的內在動機(intrinsicmotivation)。講白一點,就是當你用一些外在獎金獎品去鼓勵一個人的時候,他就不再那麼喜歡「這件事情本身」了。   這個實驗後來被其他研究心理的人重複地做,證明的確會有這種現象。所以,就開始有「過度辯證效果」這個名詞出現。   我個人認為,雖然實驗的結果與其驗證的現象都是真的,但就實用的角度來看,它仍是一個瑣碎、無用的研究。很無奈的是,這樣的實驗結果,在臺灣卻被教育專家高度引用,他們建議父母: 「別獎勵孩子本來喜歡的事,否則孩子就不喜歡做那事了。」   「父母不可能一直都在獎勵孩子啊!」   「不要獎勵孩子,要讓孩子喜歡這件事情本身。」……   最常被談論到的例子是「讀書」。專家說:「用獎金或獎品鼓勵孩子讀書,他可能有動機讀書。可是未來呢?他讀大學時,你的獎勵還能滿足他嗎?那時,他不就完全不讀書了?」   為什麼我認為這個研究結果是瑣碎無用的呢?試想,一個人做某件事的頻率(如背單字、算數學),從小到大怎麼可能只有三次或三天?至少也要有三○○~三○○○次(天)才貼近現實吧!   假設實驗改為三○○天,情況會如何?第1天不獎勵,第2天獎勵,第3天不獎勵,第4天獎勵……,長久下來,受試者會掌握獎勵的規則(每隔一天就有獎金),這將使他們「動機高昂」。因為「可以做一項有趣的事,又能賺錢,是很棒的」。   相反的,隨著時間過去,普通組必然會「動機低落」。一直沒有獎勵,會讓他們這樣想:「這是什麼爛工作?努力也得不到什麼。我真的那麼喜歡嗎?我寧願找一些有獎勵的事來做!」   我想說的重點是,研究者竟想用三天實驗,就要論斷人性,實在誇張。若其他專家又引用實驗結論,據此教育孩子,就更離譜了。   以人為操作的實驗,來推論複雜的人性,得到的結論不僅偏頗,也常常是無法被應用的。   第一,在一個相當人工的環境,受試者是否會表現真實心態,這很難說。第二,如此簡單的情境,往往無法代表一個人所處的生態系統。因此,用簡單的實驗去推敲人性,得到錯誤結論的機率很高。   真的要研究人性,應該要用「大樣本」、「長時間」、「真實情境」來觀察,才能得到切近現實的結論。   針對「獎勵是否會讓內在動機消失」,我倒可以提供一個非常大型的實驗結果。這實驗歷時久(超過一百年)、樣本大(橫跨各大洲,參與人數超過百億),且受試者都在真實情境中生活(有人甚至出生到死亡,都在實驗裡)。這個實驗是一百多年前開始風行,近年來逐漸消失的「共產制度」。共產制度摧殘無數家庭、洗劫百億人,最後得到的結論就是「缺乏獎勵,人們就沒有動機做事」。   共產主義一開始的理想是相當美麗的——「每個人都為全體奉獻。共同努力,創造的果實也一起分享」。說多美麗就多美麗。但推行幾十年後,卻造成了一個個赤貧的社會,人民苦不堪言。為什麼這個理想會落魄成這樣?理由很簡單,因為它違反了人性。   人性是「追求自我利益」的,自我利益滿足了,才願意去幫助別人。天經地義,幾乎沒例外。但共產主義卻要大家無私奉獻,工作所得充公,再平均分配。正常人都會失去工作的意願。想像一下:   有群人在一塊農地上工作,大家懷抱理想,共同努力。一開始確實很美好。但時間久了,總有人會偷懶,偷懶者把勞務推給別人,自己卻在旁納涼。整天下來,辛勤工作的人很累很疲倦,偷懶的人卻輕鬆得很,偏偏他們的報酬,並不因為工作量而有差異。這種不公平的感覺,便會發酵。這時候,又加入一些複雜的人際因素。偷懶的人雖不會做事,卻很會奉承上級,因而得到地位,獲得更多私吞資源的機會。可想而知,辛勤工作的人心理更不平衡了。   這樣的情景不只在共產社會中層出不窮,也在某些僵化機構裡上演,這就是人性。共產主義不可能有好的生產效率,問題出在這個制度「缺乏獎勵」,又「一視同仁」。如果懶惰的人與勤勞的人享有同樣待遇,誰想要辛苦的工作?   共產制度驗證「缺乏獎勵,人們就沒有動機工作」這個結論。那相反的,提供優渥的獎勵又會如何?這問題也有一個人數多達百億、耗時數百年的另一個實驗可以驗證,那就是「資本主義」社會。   資本社會裡,強調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努力者,有機會得到高回報。懶惰者,就會落入貧窮。主張「獎勵」的資本社會,讓人失去做事的內在動機了嗎?並沒有。資本社會的人們工作動機高昂,百業欣欣向榮。資本主義成功說明:「優渥的獎勵讓人們的工作動機高昂」。   咦?這兩個真實社會的現象,怎麼跟Edward Deci 等人的研究結果完全相反?誰對誰錯?答案呼之欲出。現象對了,理論錯了。   我得不客氣的講,心理學家真想了解人性,觀察社會現象比做實驗準多了。靠人工操弄的實驗來探究,總會落入瞎子摸象的困境。   另外,心理學家雖專精人的心理,也應該要張開眼睛看看身旁世界,了解其他領域早就確定的知識。例如,資本主義的成功,就是「獎勵制度」的施行,任何一個經濟學家都知道這點。   優渥的薪水會讓高科技研發人員失去熱情嗎?超高獎金會讓運動選手討厭他們的專長嗎?不帶成見地觀察這些人,就會知道「優渥金錢與實質獎勵可以激發人的潛能,讓他們充分展現自己」。缺乏獎勵,看到的只剩一群愛抱怨、不情願工作的人。   有的學者堅持理想,「不需獎勵,而是父母要多開導,告訴孩子讀書跟做家事的意義,他總有一天會理解的」。這一點,爭辯無用。   身為父母的你,可以拋開成見去做實驗。嘗試和孩子講道理,想辦法「說服」他去做你所期待的事。如果你真的試了,卻發現根本沒用,並不是你的表達技巧不好,也不是努力不夠,而是真相本來就是如此。那個聽了道理就自動自發的完美小孩,根本不會出現。   現代的小孩面對的誘惑很多,電腦、電視、手機、平板……,這些東西都會增加教養難度。你猜,孩子有自由選擇的30分鐘,他會去做家事,還是看卡通?他會去讀書,或是滑手機?也許該擴展一下父母的同理心:「換成你的話,你會選哪一個?」
「民主教育」才是教養王道? 兒童更適合「權威式領導」
  崇尚民主教育的父母,主張事情要跟孩子「好好講」。不過,他們也常會發現︱「民主教育很累」,因為孩子總是講不聽。   不少兒童就像是貪求無度的生意人,重複地索取他要的東西。不管你說什麼,他都有辦法反駁。而且,他也永遠不會滿足,你讓步愈多,他往往就要得更多。   相反的,有些父母偏向「權威式領導」,對孩子有點嚴厲,會堅定地跟孩子說「不」。堅持自己的原則,孩子反而好帶。   上述迥異的結果,是相當合理的。以兒童的心智狀態而言,「權威式領導」遠比「民主教育」來得適合。   年紀小的孩子,對事物缺乏判斷力,自然無法做出適當的行為。這時,直接告訴孩子怎麼做,孩子會迅速接受。長篇大論的道理,他不但不懂,還會覺得生氣。   孩子可能會一直要糖吃、要買玩具、搶別人東西、發脾氣……,因為他缺乏生活經驗,無法理解這些事情是錯的。   這時候,如果父母始終堅持「民主教育」,堅持跟孩子要「講道理」的話,事情就會變得很麻煩。畢竟,孩子年紀小、生活經驗少,很難理解父母的觀點。   若孩子過往都不曾有蛀牙的經驗,如何理解「蛀牙」的嚴重性?若你光說「亂買玩具很浪費錢」,他怎麼知道金錢可貴?   更複雜的問題是,許多事情很難有對錯之分,父母搞不好連說服孩子的立場都沒有。像是「買玩具」有何對錯?父母可能說「你的玩具已經很多了」「我們沒有錢啊」「這個玩具又不好」等,但孩子也能說「我就是要啊」「我們有錢」「這個玩具好」等。   這樣一來,父母要如何說服孩子?很難。   畢竟,喜好本來就是主觀感受。喜歡就是喜歡,想要就是想要,不需要理由。因此,遇到這類問題,講道理是行不通的,堅定且迅速的跟孩子說「不」,反而會讓孩子穩定下來。   父母若一直解釋,跟孩子爭辯,反而讓孩子更生氣,因為他會覺得——可以買,父母卻故意不買」。   當下父母若堅定地說:「你的玩具已經很多了,『不能』再買了」,孩子反而很快就會安定下來。   為什麼以堅定的態度跟孩子說「不」時,反而能夠讓孩子情緒平穩呢?這是因為孩子感受到你正在「領導」他。   一旦給了孩子具體指令,他就能迅速地接受。   帶孩子,就像帶兵一樣,長官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見、原則,最重要的是堅持,千萬不能過度順從士兵的想法。   當士兵問「為什麼我不能打架」時,你可以解釋「因為這樣子會受傷」「你的母親會很傷心」「你會受軍法處罰」等。   不過,你認真解釋,士兵的感覺反而是「聽不下去」。因為,他並沒有感覺到你在領導他。士兵的行為可能會更失控。   相反的,若你直接表明「不能打架,就是不能打架,這是我的規則。你若是違反,我就要處罰」。這樣士兵反而安定。   「權威式領導」適用於幼兒及兒童階段。愈接近青少年時期,父母就要逐漸少用。隨著孩子長大,父母要開始跟孩子講道理。這時候,孩子思考成熟,有生活經驗,道理也講得通了。   等到孩子成年,判斷力更成熟,「權威式領導」就完全過時。要跟孩子溝通,「講道理」就是唯一的方式了。
自私的天性,可以後天矯正? 透過獎勵,讓自私的孩子願意分享
  「自私」是一個父母容易忽略的品行問題。相較於「暴力」「偷竊」「說謊」等行為,「自私」似乎不是那麼嚴重。一個孩子比較自私,不願意把東西分給別人,大人通常理解為正常的。畢竟,人性的確是自私的,孩子會「捨不得」分享,這也沒什麼錯。   但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自私」往往會對他們日後的人際關係造成影響。為什麼會這樣子呢?   因為人在年紀小的時候,對於彼此個性的缺點,大多沒有什麼特別感受。偶爾討厭一個人,過幾天就忘記了。   當孩子上了國中,對於人際之間相處有更多的經驗,也更容易形成對人的成見。這時,一個自私的孩子就很容易遭受排斥。因此,人緣好的孩子大多是友善、樂於分享的,人緣差的孩子,大多是自私、不顧慮別人感受的。   對於「自私」的問題,父母應該要「獎勵」,還是「懲罰」?   我的看法是,應該是以「獎勵」為主。例如,孩子不願意分享玩具。父母可以說,如果願意分享,就給他兩倍的禮物。這就是獎勵。   有時覺得孩子真的太自私了,父母會說:「這玩具是我買的,如果你不願意分享,我以後就不買給你了。」   這樣講當然可以,也是一種方式。但是,顯得有點太嚴格了。畢竟,自私是一種本能。以「獎勵」為主的引導方式,父母傳遞給孩子的訊息是,「我可以理解你的自私行為,但是如果你願意分享,我會給你更優渥的獎勵喔」。   有人可能會問,「透過﹃獎勵﹄來塑造孩子的行為」,這不就是讓孩子因為「外在的力量」,而修正行為嗎?如果有一天,外在的力量不見了,孩子會不會被打回原形啊?   這樣的擔心,乍看之下非常合理,但卻是不必要的。   主要原因是,當孩子的正向行為出現,他必然會從環境中,得到許多力量,來強化這個正向行為。   例如,一開始孩子確實是因為父母的獎勵而分享,但隨後他的朋友喜歡他、大人讚美他……,這些反應,都會強化他的分享行為。久而久之,「分享」就會變成他性格特質的一部分。   如果不藉助獎勵,單純想靠「講道理」矯正孩子的行為,常常都是講不通的。我在工作上,看到許多父母都面臨到這個問題。   不管父母道理講的多清楚、口才多好,孩子依舊自私。為什麼?很重要——「自私」是一種本能,本能的行為是很難矯正的。用重賞嚴懲來塑造,效果可能不錯。但靠講道理,大概是沒用的。
光講道理、不獎勵,孩子講得通嗎? 過度理想的模式,反讓親子更挫折
  日前讀到國內心理學知名教授H女士所寫的一篇文章,主旨大概是「勸父母千萬不要用錢獎勵孩子」。對此,我深感遺憾。   這類「不要鼓勵孩子」的論點,在臺灣廣為流傳。我在工作上遇到許多父母,都服膺這個觀點,以致陷入教養的泥沼。   我所讀的這篇文章,主要的論點是說「﹃用錢獎勵孩子﹄會讓他失去做某件事的內在動機」。   H教授主張,孩子做家事、考好成績不應該獎勵,而是要讓孩子「打從心裡」看到這些事的意義。會設立如此理想境界,顯示出H教授對於「人性」的了解是不夠徹底的。   每位父母都希望孩子能自動自發地讀書、做家事、聽從父母的教誨,不需任何獎勵。這是終極理想。只是,要孩子達成如此高的目標,有可能嗎?文中,H教授並無好好說明——何」(how)才能讓孩子自動自發的做到這些父母的期待。   「不要獎勵,單純講道理,能讓一個人打從心裡喜歡工作。」這個觀點我第一眼看到覺得奇怪,再看一眼,還是覺得奇怪。   以職場為例,你努力工作一年,幫公司創造好的業績,而老闆只是說:「非常好,你是公司的榮耀,明年繼續加油!」   爾後每年你的業績依然領先。若幾年過去,你的薪資、職等與其他平庸員工並無差異時,你的感覺如何?老闆每年一句「你是公司的榮耀」,就會讓你「打從心裡」喜歡這間公司、這份工作嗎?   我猜,大多數人的答案是否定的,心裡肯定感到「極度不平」。久了別說要「打從心裡」喜歡,搞不好想要逃走呢!   人的感受都是一樣的,大人小孩都是。如果你家有兩個孩子,一個勤勞乖巧,另一個懶惰叛逆,兩個人得到的待遇總是相同。那麼,這個乖巧孩子會「打從心裡」喜歡自己做的事嗎?   我舉個實務上的例子來說明吧!   在某個單親家庭裡,有兩個就讀國中的男孩,媽媽秉持著「孩子得自發性地讀書、做家事」的主張。   只是這個媽媽很快就面臨了一個常見的問題,兩個孩子的個性有所差異,哥哥懶惰,弟弟勤勞。   要請哥哥做事很難,弟弟則很聽話。即使如此,媽媽依舊是奉行「不鼓勵政策」,頂多「口頭上」讚美弟弟,說他很棒。僅止於此,對於領零用錢、吃點心等,媽媽仍然一視同仁。就這樣持續好幾年。當弟弟愈長愈大,也愈覺得「非常不公平」:   「為什麼哥哥可以坐著看電視,我卻要辛苦拖地?」   「為什麼哥哥可以打電動,我就要去讀書?」   然後,弟弟不想做家事,也不想這麼認真讀書了。當然,媽媽還是搬出那一套道理,「讀書是為了你自己啊」、「做家事是體諒媽媽的辛苦啊」。但弟弟心思早被不公平的感覺占滿,也開始叛逆。   會有如此結果,百分之百的責任在於媽媽。弟弟會產生不公平的感覺,則是相當合理的。媽媽讓勤勞孩子跟懶惰孩子享有同樣待遇,誰還要當那個辛苦付出的人呢?   曾經接觸過受挫的父母,並嘗試幫助他們的人,很快就會知道,「理想的小孩」根本不太可能出現在現實的生活中。   這些充滿說教意味的教養方式,除了讓父母與孩子更加的挫折外,幾乎不存在任何功能。   H教授說,「不要獎勵,要讓孩子看到做家事的意義」。可是,父母遇到的問題是:「孩子就是看不到做家事的意義啊!」   這才是成千上萬父母,每天都在面對的挫折。   父母好言相勸,孩子最初會幫忙,後來就不願意了。接著,他們只好改以怒罵方式,灌輸孩子罪惡感,孩子又開始做一段時間。但久了之後,孩子又不肯做了。……   也許H教授會說,「要再說服孩子,告訴他為什麼要幫忙做家事」。我說,講道理如果那麼有用,就不會有那麼多難教的孩子了。

作者資料

楊順興

擔任心理治療師已經將近二十個年頭。一路以來,透過臨床服務的機會,看見許多社會問題與多數人共同的心聲。 進而提筆撰書,提供符合現代人面對心理世界的原則與觀念,期待引導讀者善用書中方法,解開煩躁、焦慮與憂鬱的困境,重拾樂觀的人生。 【現職】 屏東基督教醫院身心內科心理治療師 【著作】 《不用更好,只要剛剛好的教養哲學》(新手父母出版) 【學歷】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研究所畢業 【證照】 衛生署臨床心理師證書(證號000433) 【曾任】 高醫大附設醫院精神科心理治療師 高雄阮綜合醫院身心內科臨床心理師 屏東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兼任講師 相關著作:《念頭一轉,心就不煩:走出那些隱藏在職場、情場、家庭、人際中的情緒盲點【暢銷修訂版】》

基本資料

作者:楊順興 出版社:新手父母 書系:好家教 出版日期:2015-12-22 ISBN:9789865752354 城邦書號:SH0141 規格:平裝 / 單色 / 288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