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雙11寵粉購物節
目前位置:首頁 > > 生活風格 > 影視偶像 > 明星書
紫色大稻埕︰繁華之夢的時光旅圖
left
right
  • 已售完,補書中
    貨到通知我
  • 紫色大稻埕︰繁華之夢的時光旅圖

  • 作者:三立電視青睞影視
  • 出版社:圓神
  • 出版日期:2016-08-01
  • 定價:350元
  • 優惠價:85折 298元
  • ※本商品已最低價,恕不再打折

內容簡介

◎ 施易男、柯佳嬿主演╳葉天倫導演,2016年最受矚目,一齣用人情與戲味烘襯大時代跌宕變遷的歷史大河劇。 ◎《紫色大稻埕》幕後製作全紀錄,完整蒐錄郭雪湖珍貴畫作與晚年照片、陳澄波珍貴畫作、蔣渭水及臺灣民報、大安醫院珍貴歷史照片等,最值得珍藏的大稻埕影像歷史! ◎書中並有影視小說,將主要劇情梗概以文字呈現,搭配經典劇照,讓讀者重溫《紫色大稻埕》裡難忘的感動! 大稻埕,台灣百餘年繁華與變革的縮影,這裡繁榮了商業,孕育了美術、音樂、文學,進而推進了民主與夢想。這張時光旅圖,將帶您細細體驗大稻埕的舊日風華。 日治時代的大稻埕因鄰近港灣,成為北台灣重要的商業貿易中心,其中更以茶葉貿易聞名。繁榮的貿易為大稻埕帶來人潮與財富,以及異國的文化與建築,讓她成為一個極具特色的城市,在美術、音樂、戲劇等方面蓬勃發展,在自由民主的追求上,更有蔣渭水等人領為先驅。 《紫色大稻埕》便是一齣以日治時代大稻埕為背景的歷史大河劇,劇中的角色如郭雪湖、陳澄波、蔣渭水、陳植棋皆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在真實與虛構間,交織出追求理想、自由民主的青春人生,更呈現出大稻埕的時代面貌。 製播戲劇的同時,製作單位也用最嚴謹的考據,將那些隱身於建築、服裝、美術、音樂、戲劇之後的歷史大稻埕,一塊塊拼湊了起來。本書透過這些珍貴的資料,不但讓讀者了解這些知名畫家的故事,更能一窺大稻埕的過去與現在。 最嚴謹的考究,最珍貴的史料,最值得珍藏的大稻埕影像歷史! ◎影像︰蒐錄郭雪湖基金會、蔣渭水文化基金會、陳澄波文化基金會授權提供之珍貴畫作與影像 ◎場景︰遍及新芳春茶行、迪化街歷史建物、板橋435藝文特區、剝皮寮歷史街區等30處古蹟與歷史建物,陳設超過50個場景 ◎歷史容顏︰深入介紹郭雪湖、陳澄波、陳植棋、李石樵、蔡雪溪、石川欽一郎、鄉原古統、蔣渭水 ◎美術︰以工筆復刻出近百幅的素描、水彩、油畫、水墨、膠彩作品。 ◎戲劇︰介紹當代戲劇《終身大事》1923年中國胡適、《金色夜叉》日本明治時期尾崎紅葉、《社會公敵》1882年挪威易卜生、《狸貓換太子》民初海派京劇

目錄

緣起︰從歷史側身走過的一代 楔子︰阮的青春夢、自由夢、戀愛夢 第一部 時光旅圖——走進歷史裡的大稻埕 第一章 場景︰重現舊日時光 臺灣場景︰新芳春茶行、迪化街歷史建物、板橋435藝文特區、剝皮寮歷史街區、臺灣大學徐州路校區、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東之畫廊 美國場景︰金山大橋、Fort Baker海邊、Sausalito海邊、海上遊艇、舊金山市山坡街景、藝術宮、望海山莊 日本場景︰江戶東京建築園、小金井公園 第二章 歷史容顏︰戲劇裡的真實 陳植棋/陳澄波/郭雪湖/石川欽一郎/鄉原古統/蔡雪溪/李石樵/倪蔣懷/楊肇嘉 第三章 美術︰穿越時空的魔法師 第四章 服裝︰不同於中國的臺灣美學 第五章 戲劇︰虛實難分的戲中戲 《終身大事》——1923年胡適/《金色夜叉》——日本明治時期尾崎紅葉/《社會公敵》——1882年挪威易卜生/《狸貓換太子》——民初海派京劇 第六章 音樂︰百川匯流的文化饗宴 第二部 重溫舊夢——紫色大稻埕影視小說 第一章 畫咱ㄟ黃金時代 第二章 我的人生,我自己決定! 第三章 轉一個彎,就是不同的風景 第四章 走自己的路 第五章 一旦妥協,就是破滅! 第六章 夢想,近在眼前 第七章 哪ㄟ沒路,是我不敢走! 第八章 囝好,我就好 第九章 我的理想就是你 第十章 為藝術而生,為藝術而死 第十一章 驚驚袂得等!有機會就要拼! 第十二章 不要被欲望所迷惑,要問問自己真心所愛 第十三章 一丈不到,萬丈無功r 第十四章 不論得不得獎,都要記得初衷是什麼 第十五章 一個人的「格」有多大,是看你怎麼面對失敗 第十六章 要超越臺灣而愛臺灣! 第十七章 用咱ㄟ熱情,實現咱ㄟ夢! 第十八章 書就是給人看的,書是頭腦的補品 第十九章 對藝術工作者來說,貧窮就是福氣 第二十章 沒路,自己開!我陪你! 第二十一章 扶家業是要從苦澀到甘甜,一步一步走過來的 第二十二章 若是有伴鬥陣行,就算走卡慢,也會走卡遠 第二十三章 要能畫一輩子的畫,才叫畫家 第二十四章 畫格即是人格,教不來的,需要用「心」體會 第二十五章 為了家人,是幸福,不是辛苦! 第二十六章 不管怎麼變,咱堅持把代誌做好! 第二十七章 大稻埕,我回來了! 第二十八章 如果沒想清楚這條辛苦的路,何必走一半呢! 第二十九章 世上最堅強的人,就是那個最孤立的人 第三十章 我有的,只有我手上的筆,和我畫出來的圖 第三十一章 「土角厝」簡單也真心,像咱本來的形,本來的心! 第三十二章 油麻菜籽,隨風吹,一旦落土,也要拚一次! 第三十三章 唯有勇敢前進者才能開拓活路 尾聲 風雨之後,希望的光,總是在的! 附錄1. 說故事的人︰劇組幕後心得 附錄2. 每一顆螺絲釘都是重要的︰演職員表、感謝名單 附錄3. 追本溯源︰參考書目

序跋

緣起:從歷史側身走過的一代
  2009年,謝里法教授的六十萬字小說《紫色大稻埕》出版後,活躍於謝老師字裡行間的1920~40年代臺灣少年美術家們,一直是志於用影像保留歷史的青睞影視心中的夢幻題材。講述清朝時期臺灣客家人的電影《一八九五》、重新描繪1970年代客家家庭移民到三重,隔著淡水河遙望希望之都的戲劇作品《在河左岸》。即使在賀歲片《雞排英雄》裡都特別放進老歌〈望春風〉,並找李天祿老師兒子陳錫煌老師,指導男主角學習布袋戲偶操作。電影《大稻埕》中讓全臺超過三百多萬人次觀眾認識了郭雪湖老師的畫作〈南街殷賑〉和蔣渭水醫師,這些都是青睞影視努力述說臺灣故事的影視作品。   臺灣本土的故事,過去一直不受重視,甚至被刻意掩蓋,真相難尋。幸好近年民間有一股力量開始自己追尋、自己挖掘,當然也就發展到影視作品上。青睞影視的創辦人葉金勝先生在大稻埕已傳承了四代,因此針對大稻埕有一系列作品,從1999年電影作品《天馬茶房》,到2005年戲劇作品《浪淘沙》都持續關注大稻埕題材。《紫色大稻埕》更是臺灣第一部以畫家生平為主的戲劇作品,就像謝里法老師所說︰「如果將這些故事放進學術的冷凍庫未免無情。」因而開始創作成小說。而我們也秉持著這樣的精神,將六十萬字小說改寫擴充成五十萬字的劇本,並將當年的茶行以及永樂座的戲劇發展加入,在文化部和三立電視臺的全力支持下,完成了《紫色大稻埕》的戲劇作品版本。   《紫色大稻埕》以電影手法拍攝,以精緻的作工留下臺灣藝術史,期待讓30年代的精采與無奈、榮耀與沮喪,都能如實保留,不在臺灣人的集體意識中缺席。   在我心裡還有一個沒有完成的「野心」,就是讓一群同時代的人物,不僅是美術界,甚至文學、音樂、戲劇、教育及財經等各界人士的活動,在臺灣土地的舞臺上能有效地貫串成一齣戲,那麼畫家出現在一個整體的文化活動中,才更能衡量出他們應有的分量,從而襯托出更寬廣的人生格局。——謝里法
楔子:阮的青春夢、自由夢、戀愛夢
  1924年,臺灣已被日本統治了將近30年。大稻埕的永樂座才剛落成,宜蘭線鐵路年底就要通車,臺北大橋也快蓋好。淡水河上,戎克船南來北往,殷賑南街,人潮絡繹不絕,是臺灣面對世界的門戶,也是民主文化發芽的土壤。   新建的江記茶行,氣派優雅,滿溢茶香,女人低頭揀茶枝,男人肩上扛茶箱。生意人喝茶論經濟,文化人飲酒說理想。老闆江民忠眼光獨具,生意通四海,三名妻妾攜手同心,打理內外。唯有獨子逸安,心不在茶行……   七彩的青春夢   青春少年,七彩人生,手中的畫筆,要畫出怎樣的臺灣風景?茶行少爺江逸安愛畫畫,想考美術學校,卻掙脫不了繼承家族事業的壓力。考上臺北工業學校的郭雪湖,放棄大好前程,只想畫出眼前的真實風景。   日本美術老師石川欽一郎和鄉原古統,帶來現代美術思潮,影響了多少青年學子。素描、水彩、油畫、膠彩……黑白的山水從此有了色彩,熱帶島嶼,奔放的光影,倪蔣懷、陳澄波、顏水龍、廖繼春、陳植棋、李石樵、楊三郎、郭雪湖、林玉山、陳進、林阿琴……這些名字和作品,在帝展、臺展、臺陽展裡發光發熱,他們筆下的臺灣風景,成為後人永恆的回憶。   永遠的自由夢   1895年,竹竿綁(鬥)菜刀的武裝抗日,在1920年代轉為遊行抗議的文裝抗日。由臺灣文化協會主導,爭取臺灣議會設置的請願運動已進行了好幾次。因為「治警事件」被捕的蔣渭水等人,暫時出獄面臨審判。臺灣人沒有因此氣餒,反而更加團結。   在政治上爭取自治,走向現代民主;在文化上創新獨立,畫熟悉的家鄉,唱自己的歌,演臺灣的故事……在被壓抑限制的土壤裡,奮力開出自己的花。   從廈門回來大稻埕的石銘,在自家宅院成立了銘新劇團,他要把自由進步的思想觀念藉由戲劇演出傳達給大眾,破除迷信,擺脫傳統,創造命運。就在熙攘往來的南街上,一位鄉下女孩慌亂卻堅定的眼神吸引他的目光,那正是他等待已久的女主角——莊如月。   迷離的戀愛夢   童養媳的莊如月為了尋找自己的未來,離開宜蘭養家,來到繁華的大稻埕。永樂座演出的京劇、南管、新劇、電影……讓人眼花撩亂。宜蘭同鄉蔣渭水先生的演講,讓如月停下腳步,想要聽得更清楚。石銘一眼看出了如月的潛力,如月站上舞臺,成了眾人的焦點。逸安想畫出如月的美,石銘卻成就了如月的夢。   家裡安排的相親對象彩雲,溫柔婉約,是逸安永遠的後盾;如月獨立堅強,舞臺上不停歇的腳步,讓逸安怎麼也追不上。憤世嫉俗的石銘,曲折顛簸半生,終於回到家的港灣。   只想專心畫畫,不想成家的雪湖也終於遇到他一生的知己——林阿琴。家世貧富的差距,阻擋不了兩人的真心,不畏艱難,攜手同行。

內文試閱

第一部 時光旅圖——走進歷史裡的大稻埕
  《終身大事》誰來決定?   媒妁穿梭、據命直言,是傳統女性的宿命。離開了宜蘭,劇中如月一心想要追求一個「不一樣的人生」,脫離童養媳受人擺布、想當然爾的命運。走進繁華的大稻埕,化身為算命師的劇團團長——石銘,交給她《終身大事》的演出傳單,劈頭便問她:「要來問終身大事嗎?你的終身大事,誰來決定?」依然懵懂的如月,並不知道,這一問,預示的是她的未來一生。   1923年,《臺灣民報》轉載胡適的劇本《終身大事》,向臺灣了介紹中國新文學。翌年「臺灣新劇第一人」張維賢就和朋友成立了「星光戲劇研究會」,冬天在「摘星網球會」球友陳奇珍的大厝內,搭蓋了一座戲棚,首度試演《終身大事》。   在張維賢《我的演劇回憶》中寫著,此次演出效果不錯,「這一齣劇因為男女老幼、社會各級階層均能理解,所以頗獲好評。尤其這些演員大半都是受過中等教育以上的業餘者,當時被認為是最規矩正經的模範青年,因之大受各界矚目。」在這齣戲演出前,臺北僅有日本的「改良戲」,演出者多為流氓,少有女性,因而被稱為「流氓戲」,不受當時社會的尊重。星光繼《終身大事》後,持續「有益社會」的文化演出,使戲劇及演員的社會地位提高不少。   而寫下了臺灣新劇第一頁的獨幕劇《終身大事》也有著不凡的身世。1919年,胡適先生受易卜生《傀儡家庭》的影響,在一天內以英文寫成。劇中描寫中產家庭獨生女田亞梅為爭取婚姻自主,叛逆離家的故事。劇情簡單,但戲中反對封建思想,呈現女性開始擁有自主意識的主題,卻對當時的社會問題和戲劇創作,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胡適先生為北京的美國大學同學會完成這個作品時,卻沒有人敢演出劇中離家的田小姐。後來為了一群女學堂學生要演出,胡適便將它翻譯成中文,但拿到劇本的女學生們,依然沒有人敢擔任這個思想前衛的角色,劇本竟又回到了胡適手上。胡適在後來的〈跋〉中寫道:「我們常說要提倡寫實主義。如今我這齣戲竟沒有人敢演,可見得一定不是寫實的了。」   是否寫實?《紫色大稻埕》中的如月代表了那一代亟欲突破傳統,由「文化協會」所帶領的文化改革思潮只是其中的一個面向。改變的路,不總是輕鬆,卻始終漫長。透過戲劇的演出,從「山頂尾溜」來的如月破繭而生,不是對眾人,而是對自己,蛻變吶喊著:「我自己的人生,我自己決定。」   《金色夜叉》的掙扎   《金色夜叉》是日本明治時期小說家尾崎紅葉的作品,於1897年1月1日至1902年5月11日在《讀賣新聞》連載,轟動一時,《讀賣新聞》也因此成為當時最暢銷的報紙。讀者們每天引頸期盼小說後續的情節發展,沒想到還沒等到結局,尾崎紅葉就因為胃癌過世,留下未完成的作品。   父母雙亡的貫一被阿宮的父母收養,兩人從小一起長大,漸生情愫,也得到阿宮父母的默許。但銀行家之子富山唯繼出現後,阿宮的內心卻為之動搖,最後選擇嫁給富山。貫一受此刺激,成為放高利貸的魔鬼,即是書名《金色夜叉》的由來。   明治時期正是日本步向現代化,開始往資本主義發展的過程,金錢和物質欲望迷惑了大眾,過去重視的義理和情感逐漸被忽視,尾崎紅葉藉著這個「愛情與麵包」的通俗小說點醒大眾,引起共鳴,至今歷久不衰。   當時《金色夜叉》還沒連載完,就已經被改編成新派劇演出,此後多次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男女主角貫一和阿宮訣別的熱海成為熱門的觀光景點,現在都還能看到貫一穿著木屐,一腳踢開阿宮的塑像。   就在中國發生五四運動的1919年,幾個在東京讀書的臺灣學生張深切、吳三連、張暮年、張芳洲、黃周等人,排演了《金色夜叉》等幾齣戲,於中華青年會館義演。張深切回憶當時:「我們沒有所謂導演,會館幾位幹部好像有田漢、歐陽予倩、馬伯援等人幫忙了我們的化妝和演出。暮年飾《金色夜叉》的貫一,芳洲飾御宮(阿宮),暮年的演技相當優秀,芳洲體格胖肥,姿態既不婀娜,又發不出女人聲音,演來有點滑稽,大家都笑了……」這應該是臺灣知識分子參演新劇最早的紀錄。張深切後來回臺也組織了劇團,創作不少劇本演出。   這不禁讓人想起1907年,同樣在東京,中國留學生李叔同、曾孝谷、歐陽予倩等組成「春柳社」,演出《茶花女》《黑奴籲天錄》,被認為是中國現代戲劇的開端。當時李叔同反串茶花女瑪格麗特,據說演出前節食了幾天,還做了好幾套女裝,演出相當成功。   後來臺灣曾經於1924年1月,在西門町「活動寫真館」世界二館放映松竹版的電影《金色夜叉》,隔年新世界館也推出日活版(松竹、日活為當時日本電影公司)。   同時期,與文化協會關係緊密的彰化「鼎新社」,及臺北的「星光演劇研究會」都曾先後演出過《金色夜叉》。   1926年4月下旬,「星光」為了幫「愛愛寮」募款,在永樂座公演三天,張維賢說當時不知如何表現《金色夜叉》中熱海的夜景,最後絞盡腦汁,向電力公司租借五百燭光的照光燈兩座,燈前做架,用玻璃刷色,照出夜景。並在海景的布景後設臺架,用厚紙剪出月亮的樣子,內裝小電球,按時間之進行而移動,以表現劇中之時間。這種講究舞臺布景與效果的演出,在臺灣應該是第一次。   就像《金色夜叉》中愛情與麵包難以抉擇一樣,當時新劇的演出分為兩派,一派以傳遞文化與思想啟蒙為使命,作為政治宣傳的「文化劇」;另一派則是以張維賢為代表,著重在追求戲劇演出的藝術成就。   電視劇《紫色大稻埕》中,借用張維賢的經驗,安排銘新劇團演出《金色夜叉》,石銘飾演貫一,如月飾演阿宮,逸安幫忙舞臺布景繪製,婉華調教如月演技。戲中戲的三角戀情,映照著戲外四個人撲朔迷離的情感關係,角色們把說不出口的話藉戲傳情,真假難辨,讓人看得心癢難耐。
第二部 重溫舊夢——紫色大稻埕影視小說 第二章:我的人生,我自己決定!
  前天趁著夜裡從宜蘭山上偷跑出來的如月,張大眼睛甩著左右兩側綁著的頭髮,好奇看著眼前大稻埕的一切。她出生到現在見過的人加總起來都沒眼前的多,五顏六色的招牌醒目地掛在各個牌樓之間、載貨的三輪車快速來來往往,嚇得她左避右閃,像個驚慌的迷途小鹿。她緊抓著隨身攜帶的布包,三分好奇七分警惕地照著手上的地址條找門牌。   「你的終身大事,誰來決定?算命仙幫你看命看相看流年,咁ㄟ當決定你的終身大事?」   如月站在劇團宣傳用的算命攤前,被「終身大事」四個字吸引,眼神直溜溜地盯著扮演算命師的石銘。其實就童養媳來說,她不算是歹命的,她沒有受過大部分女人受過的虐待和折磨,養兄阿勇雖然憨直卻也對她照顧有加,比起當時窮苦人家的女孩,她算是幸運的。她心裡一直知道「送做堆」這天總會來到,只是她心裡總覺得空盪盪,日子一到,她反倒逃了,她得從山裡出來,逃離那個宿命,她不想要就這樣被定下一生,過一輩子。   如月被擠進蜂擁而來的人群裡,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只能來來回回緊張地穿梭。這不是她習慣的世界裡會發生的情景,她警戒而慌張,卻也充滿好奇。   「在臺灣設立議會,是咱的權利!不論再請願多少次,我和同志都會繼續努力!」   遠遠,她看見穿著白西裝的蔣渭水被簇擁著演講,她不認識他,但是他的聲音很有穿透力,即便在如此混亂吵雜的地方,都能清晰聽見他講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   「一個獨立的國家要有獨立的文化。獨立的人要有獨立的自我!」   獨立的自我?是的,這便是她要的!一進了大稻埕,這句話瞬間就填補了她心中的空洞。群眾的吶喊聲和遠處傳來的鞭炮聲,也像為自己找到定位而慶賀著。茫然之際,聚眾的場面已變得混亂,逸安注意到了這個初來乍到,卻出落得精緻的女孩。出於善意,逸安拉起了如月的手,衝出被警察驅散的人群。   「我有腳!我自己會跑!」   她連同鄉好友錦玉留給她的地址都還沒找到,就被捲進這場因街頭演講導致的警民衝突中,如月對於企圖拯救她的逸安並不領情。她是跑出來的,她相信靠自己也能逃出這場紛亂。她要獨立,她已經看到不一樣的世界,她想過不一樣的人生。她相信自己,更勝過任何一個出手幫她的人。   「出來,就沒回去的路了!」   ◇ ◆ ◇ ◆ ◇   如月找到了在Colour喫茶店工作的同鄉錦玉,喫茶店裡的開放自由,讓她看到文明的世界,並和逸安再度重逢。逸安並不計較如月曾經的無禮,反倒熱情大方地出借心愛的《臺灣》雜誌,並介紹學生們口中的文化頭——蔣渭水,以及愛畫畫的金火和老是拿著請願傳單衝進來躲警察的陳植棋。這些溫暖的友情對如月來說,是大稻埕對她的接納,讓落腳在此的她安心。   逸安領著如月來到了永樂座。看著上海京劇團當家花旦婉華的風姿綽約,如月嚮往著戲臺上這個嶄新的世界,一個故事一個人生,人生不被別人定義決定,她可以擁有千百種不同的人生劇本。當時的如月,或許對女性自主意識這些新潮名詞還懵懵懂懂,但是《終身大事》劇中簡單明瞭的對白,她懂。她不斷對自己重覆吶喊︰「我自己的人生,我自己決定!」
第七章:哪會沒路,是我不敢走!
  火車行到伊都阿妹依多丟,哎唷峒空內,峒空的水伊都丟丟銅仔伊都,阿妹伊都丟阿伊都滴落來。   如月以一曲家鄉調〈丟丟銅仔〉,算是通過了石銘的徵試,當石銘邀請如月出演《終身大事》的女主角時,如月自然也義無反顧的決心擔綱這個逃避命運的前衛角色。從此如月就鮮少往上海京劇團去了,她三天兩頭向喫茶店請假排練新戲,在石銘的協助下,識字不多的她把劇本倒背如流,用盡全心全意。   然而,永樂座大舞臺的正式彩排,卻成了如月跨不過去的檻。是她自己選擇離開家鄉來到大稻埕,是她自己選擇了演戲,但是燈光如此炫目,偌大的舞臺只有孤身的自己。她第一次感到勢單力孤,毫無救援,明明臺詞都背得很熟了,明明排練過好多好多次,她腦海裡卻一片空白,一個字也說不出來,呆若木雞地含著淚杵在臺上。「這條路若不是妳要走的,就放棄吧!」逸安出於心疼的勸慰讓她瞠目結舌。   「放棄?你這項不做,可以揀別項!我不是!我現在放棄,就什麼都沒有了!」如月比任何人都更懂自己。如月氣自己的沒用,也氣逸安的不懂她。真正的夢想,是不可能一次失敗,就放棄的。逸安追求繪畫是那麼熱情而無懼,為什麼竟如此看待「我的」夢想?!如月茫然又氣惱地走在山間,忽地抬頭,發現前面已無去路。怕高的她,從小就不敢走吊橋,橫亙在兩山之間的吊橋,對她來說,從來都不是路。   「哪會沒路?!是我不敢!」山風從耳際吹過,吊橋的繩索在風中吱吱作響,是心底的聲音在說話。如月肩頭一凜,轉過身面對吊橋,一步一步走向前。過去在鄉下,大家都說童養媳的她沒有別條路可走,現在眼前有路,居然因為害怕不敢向前?   如月搖搖頭用力地否定自己的恐懼,鼓起勇氣向前跨出一步,雙手緊緊抓著繩索,什麼也不看地走向吊橋,即使全身僵硬,臉色慘白,她也要加快腳步,往彼岸走過去。如月回頭看著自己走過來的吊橋,滿臉盡是征服的笑容。「不管風景多美我都不要看,一心往前走,就有路了!」這個挑戰而產生的心念彷若咒語,跟隨著如月,成了一生面臨抉擇時的方向。
第八章:囝好,我就好!
  如月成功登上了夢想的舞臺,初試啼聲即大獲好評。但逸安卻在通往夢想的階梯上就被人從身後揪著領子拽了下來。這一次,不是江父,是他的親娘,江家三太太桂香。   逸安從長工阿明的手裡騙來了二娘麗美轉交的茶行帳款,帶著行李跑到火車站和植棋碰面,打算坐火車到基隆乘船渡日,植棋雖然不贊成逸安這樣的作法,卻也拿他沒奈何。江家知道逸安拿走了帳款,全都亂了套,尤其是桂香,嚇軟了雙腳還是讓阿明攙著她找金火去,金火一定知道逸安去了哪裡。   金火帶著哭哭啼啼的桂香找到火車站,還沒找到逸安,先看見如月。桂香的心臟簡直要停了,不是偷跑去東京,是私奔……如月是來送養兄阿勇回宜蘭的,看到桂香連哭帶跪的求她不要耽誤逸安的前程,一臉愕然。   「逸安若隨妳走,我在江家就待不下去了。」   ◇ ◆ ◇ ◆ ◇   大戶人家三妻四妾,並不總是戲劇性的毒辣鬥爭,尤其在臺灣早期的商行,家裡的女人們多半兼負著不同的使命,純樸的心性達成一定的共識,那便是以夫為天,共同為一姓之家操持家務、扶持男丁。茶行的女人們尤其閒不下來,茶工要顧、茶山要巡,裡裡外外分工合作的支撐一個江記。   在江家,大娘素蓮是頭家的牽手,是家內事的主持,地位不容分說;二娘麗美頭腦好、處事圓滑,應酬、帳務一應由她管理;至於三娘桂香,她有逸安,也只有逸安。   桂香原是揀茶枝的女工,由於素蓮無子,麗美又連續生女,為了家業的繼承,素蓮看中乖巧憨直的桂香讓江父納進家門為妾。桂香也爭氣,一入門就生了兒子,從此母憑子貴,成了江家三太太。   逸安是江家所有人的指望,他的未來,是畫筆還是算盤?關係著幾百戶人家的生計。他同時也是庶子,非正統所出。就因為這樣,他還需要明媒正娶一個真正的千金,來鞏固他的地位。說穿了,逸安的命運,就跟臺灣一樣,大戶人家的偏房庶子,什麼都做不了主。   自從逸安帶如月進江家畫像,桂香就揣著一顆心,七上八下,深怕他學人家自由戀愛。很少有主張的她發了瘋似的堅持讓逸安去相親,大娘素蓮自是了解桂香的苦處,行動派的二娘麗美也立即給逸安找了個門當戶對的千金。畢竟,三個娘都指著一個兒子,立場是相同的,不管是誰生的,終究逸安是她們唯一的仰賴,江家未來的希望,不能有任何閃失。   ◇ ◆ ◇ ◆ ◇   現在逸安跑了,徹底扯斷了桂香緊繃的神經。她對不起招她進門的大娘、對不起善待她的頭家、對不起江記茶行……尤其逸安若是和一個女人家跑了,頭家的顏面要往哪裡放?她光想都覺得腳底發寒。所以她在火車站一看到如月,還來不及說話就先哭著跪倒了,沒了逸安,她就沒了脊梁骨。   逸安原本看到桂香和金火跑來,還往火車站裡頭躲,但是看到桂香哭腫的雙眼向如月無助地討著:「逸安咧?阮逸安咧~」他實在心疼。金火看見他、植棋等著他、如月瞪著他,逸安訕訕地走了出來,不為別的,他不想讓桂香這麼為難,這麼傷心。他知道他可以走得痛快,但桂香往後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一場沒有完成的革命就這樣草草結束。逸安面對江父的高壓還可以挺直了腰桿,強硬地爭取,那是少年郎的骨氣。但是面對桂香的眼淚,他就完全沒輒,那是他作為一個兒子對阿娘唯一希望的回應。

影音

作者資料

三立電視

自1991年創立以來,堅持「原創」精神,以百分百自製為核心經營,創造戲劇、娛樂、音樂、財經、新聞等五大內容,並延伸出六個電視頻道,是臺灣最大的內容創作基地。積極發展「文創」與「新媒體」。在文創發展出版《華流》《愛玩客》雜誌,在新媒體上發展《三立新聞網》及《電電購》。在虛擬與實體、人文與科技的生活型態上,建構一個結合平面媒體、電子媒體、行動媒體、整合行銷、明星經紀的「全媒體服務概念」,期望透過「文創」與「新媒體」,創造華流。 三立電視是臺灣人的電視臺,擁有臺灣特有的善良、熱情、認真、踏實、多元和創造力,堅持自製內容,讓臺灣文化由本土扎根,傳遞正面能量,向國際延伸!

青睞影視

創始人葉金勝與潘鳳珠為臺灣資深影視工作者,致力深耕在地文化,至今已改編拍攝16位以上臺灣作家文學小說,堅持將更多臺灣的故事拍出來,讓更多人認識自己土地的文化。 葉天倫是臺灣新生代電影導演,擅長在商業模式的熱鬧喜趣中,將庶民生活的真情刻劃,與臺灣社會文史的觀察及省思並存其間。與身兼統籌、編劇的妹妹葉丹青,兩人從小就隨著忙碌的父母在片場、剪接室長大,耳濡目染之下,培養了對影視工作的濃厚興趣,而後成為影視圈合作無間的兄妹檔,攜手合作的電影《雞排英雄》《大稻埕》均創下破億佳績,電視劇《愛。回來》《含笑食堂》獲金鐘獎14項入圍肯定。

基本資料

作者:三立電視青睞影視 出版社:圓神 書系:圓神文叢 出版日期:2016-08-01 ISBN:9789861335858 城邦書號:A610155 規格:平裝 / 全彩 / 224頁 / 17cm×23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