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宗教 > 其他宗教相關
不安的智慧:憂慮年代裡身心解放的秘密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內容簡介

◆1951年出版至今暢銷不斷,歷久彌新的經典鉅作 ◆以西方思維邏輯呼應東方古老智慧的犀利洞見與創新論述 ◆長踞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現代哲學類第一名、讀者佳評4.5顆星 顛覆所有深信不疑的事物 指引生命真理的完美指南 當上帝、信仰、未來無可依靠時 「不安」是必然 但它更是智慧真理 每本書都是一個旅程,但這本書的目標是漫無邊際地遊走各方,從幾乎無人願意駐足的焦慮狀態開始。它找出一般人共同信念的漏洞,也不在乎神聖的事物,甚至加以嘲諷。艾倫.沃茲彷彿不怕這樣做已經很沒吸引力,居然還提出一個悖論——宣稱「不安全感」不僅可治心病,還是一扇通往隱形現實世界的大門。只有在那裡,才能找到治癒恐懼和焦慮的方法。 【各界強力推薦】 「閱讀艾倫.沃茨挑戰了我們探索新的思維途徑,激勵我們過更充實的生活。他的傳奇活在《不安的智慧》書中,此書直指人心之內在智慧、銳利機智,以及深得人心的風度。書中所流露對於我們的永恆關注,其清晰度和智慧真的是無與倫比。絕對是一本極其重要的書。」 ——古瑞德.莫泰森(《三杯茶》作者) 「沃茨可能是當代西方對於東方學科的最佳詮釋者,他具有『用生花妙筆寫出不可言傳內容』的天賦。」 ——《洛杉磯時報》 「此書完全顛覆有關人類存在的所有思維。世界嚴峻條件迫使我們必須面對這個問題:『人是否生活在一個永遠不會感到安全的世界裡,像許多人一樣被剝奪了宗教的撫慰?』作者表明,這個問題包含了內在的解決方案——即最高幸福感、至高無上的精神洞察力和確信的心理狀態,只會存在於了解無常和不安全不可避免、且跟生活密不可分時。此書用簡單明晰的風格書寫,書中訊息彷彿及時雨。」 ——書籍交易所(倫敦) 【美國亞馬遜讀者4.5星長銷好評】 「我八歲年幼時,手中首次拿著此書,是父親給我的禮物。不知怎的,他認為藉由讓我在小小年紀就發現這樣的見解,能為我指出一條他自己太晚才得見的知識途徑。當然,八歲的我的生活和想法尚不足以了解沃茲暗示的許多以自我為中心的意義,但智慧啟迪已經開始。我從來沒有停止過。那時至今已經近二十年,我總是在對於宇宙和自己『處世』越來越不清晰和不自在時重讀此書。唯一的問題是,我發現自己不斷重買此書,因為我一直在送給別人。那些人在當時似乎比我更需要清晰度。但是我總會回到這本書上。」 「我是一個治療師,對大多數病人都推薦這本不可思議、充滿見地的書,特別是那些飽嘗焦慮失調與控制症問題痛苦的人。艾倫.沃茲的真知灼見超於同時代人一個世紀。『動物的快樂來自當下愉悅的一刻。』但就人而言,我們由於試圖保證下一刻的愉悅而錯過了當下。在我看來,對所有在這個迷戀安全感世界進行治療的治療師而言,艾倫的書非讀不可。這是一本偉大的書!是我的心理治療聖經之一!」 「我這輩子已經讀過這本書三次:一次是在我二十歲出頭、被一個我頂禮膜拜深愛的女人草草甩了之後;之後是在六十歲左右、被診斷出患有黑色素瘤而等待手術時。每次讀它時,若不是改變了我的生命,必定多多少少改變了生命軌跡。最後一次是現在,這本書教我如何直接接受一個可能被宣判的死刑。我高度推崇此書。」

內文試閱

第二章、痛苦和時間
  有時候,幾乎我們所有人都會羨慕動物。牠們受苦和死亡,卻似乎不覺得那是「問題」。牠們的生活好像並不複雜。餓了就吃,累了就睡,而主導牠們那些未來規劃的似乎是本能而非焦慮。就我們所能做的判斷,每一個動物都是這麼忙於眼前事務,以至於腦中從未有過質疑生命或未來是否有意義的念頭。對動物而言,快樂在於眼前的及時享受,而不是對於未來歡愉的保證。   這不僅因為動物相對不敏感。牠們的視力、聽力和嗅覺的敏銳度往往遠超過我們,動物極度喜歡食物和睡眠是不容置疑的。儘管牠有敏銳的感覺,但大腦就是不夠敏感。牠比我們更有理由屬於墨守成規的生物; 牠不會說理,牠的記憶和預知能力也極為有限。   毫無疑問,敏感的人腦為生命添加了難以估計的豐富內容。但我們為此付出極大的代價,因為全面敏感度的增加讓我們特別容易受傷害。人能藉由較不敏感而減少脆弱性,多像石頭而少像人一點,也因而較無法享樂。敏感度需要高度的柔軟性和脆弱性,而眼球、耳膜、味蕾和神經匯聚在大腦高度細緻的有機組織中,不僅柔軟和脆弱,也容易受損。活體組織似乎很難在減少精緻性和易損性時,卻保持活力和敏感性。   如果我們要感受強烈的歡愉,就也必須承擔強烈的痛苦。我們愛快樂、恨痛苦,但似乎不可能享有前者而略去後者。事實上,看起來這兩者似乎必須以某種方式交替,因為持續的歡愉是一種刺激,若不想它停止,就必須予以加強。加強之道若非讓觸角因摩擦而堅硬,就是將其化為痛苦。一個人持續享用豐盛的食物,最後只會破壞食欲或生病。   那麼接下來也可說,當我們發現生命的良善時,死亡就必定是同層級的邪惡。我們愈能愛另一個人,享受此人陪伴,那麼在此人死亡或離去時,必定也會感受較強的悲傷。意識的力量愈深入經驗,就要為得到這種知識付出愈大的代價。難怪有時候,我們會想知道生活是否在某個方向沒走得太遠、是否得不償失,以及逆轉生物進化至唯一可能的另一個方向,也就是說,退化到動植物和礦物那種平和狀態是否真的比較不好。   這類事總是有人嘗試。受過愛情或婚姻重創的女性發誓決不讓別的男人玩弄自己的感情,於是扮起了內心堅硬、尖酸刻薄的老處女角色。幾乎大家最常見的情況是,敏感的男孩在學校裡學到披著「硬漢」外殼處世。成年後為了自衛,他扮演起凶狠殘暴的(彷彿《舊約》裡)「非利士人」角色,視所有知識性和情感方面的文化為「娘娘腔」。這種類型的生活反應,發展到極致就是自殺。深深自苦的人即使活著,也處於自虐式的局部自殺,因為他的一部分已經死了。   那麼,看來如果我們想做完全合乎人性、充分生活和醒覺的人,就必須願意為了歡愉而受苦。如果沒有這樣的意願,就無法增加知覺的強度。但是一般來說,大家都不願意這樣,甚至可能因為願意而被視為怪異。鑑於「我們的本性」如此抗拒痛苦,因而「願意」忍受痛苦到某種程度,似乎是不可能和無意義的事情。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過的生活是矛盾加上衝突。因為意識同時涉及歡愉和痛苦,而爭取歡愉的同時要排除痛苦,實際上是在爭取意識的喪失。既然這樣的損失在原則上等於死亡,就意味著我們愈為生命(就快樂而言)奮鬥,實際上就愈傷害我們所愛。   確實,這就是人為他所愛之物努力到極致的普遍態度。因為人類活動大部分是為了永遠保持那只在變化中才可愛的經驗和快樂。音樂之令人喜悅,是因為其節奏,以及節奏如何宣洩出來。然而,在你抓住這段音樂展現的方式、並拉長一個音符或和弦而超出其時間時,節奏就被破壞。生命正是處於同樣一個流動的過程中,「改變」和「死亡」是其必要的部分。努力排除它們,就是在摒棄生命。   然而,交替著痛苦和歡愉的簡單經歷,絕非人類核心問題。我們之所以希望生命有某種意義,之所以尋求上帝或永生,不是僅僅試圖擺脫瞬間感受的痛苦。我們也不是因為任何此類理由而建立長期保護自己的態度和角色。真正的問題不是由任何瞬間對痛苦的敏感性所造成,而是來自我們奇妙的記憶力和遠慮。   動物只要眼前開心就得到快樂。但人幾乎不可能滿足於此。他更看重有愉快的回憶和期盼——尤其是後者。有了這些保證,他就可以忍受極其悲慘的當下。如果沒有這個保證,就算處於即時生理快感之中,也可能產生淒慘之極的感覺。   有一個人,他知道接下來不到兩星期就要動手術。但眼前這一刻,他並無身體上的痛苦;他有足夠的食物可吃;他被朋友和親情所包圍;他如常在做自己一向感興趣的工作。但不斷出現的恐懼已經帶走他享受眼前這一切的力量。他對周遭事物不再敏感,腦中全是尚未出現的事。這不是因為他用實事求是地思考、設法決定自己是否應該動手術,或者計劃著萬一自己去世如何照顧家人,以及如何安排個人事務。這些決策早先已經作出了。他只是以完全徒勞的方式設想手術,既破壞了眼前的生活樂趣,也無益於解決任何可能的問題。可是他就是無法不讓自己處於這種妄想中。   這是典型的人類問題。人們恐懼的對象可能不是即將到來的手術;反而可能是下個月的房租問題、戰爭或社會混亂形成的威脅、或儲蓄是否足夠應付老年、或最終的死亡問題。這種「眼前攪局者」可能即使到了未來也不會出現。它可能來自過往經驗、某個創傷留下的回憶、某個犯罪案件,或某個過往失檢的言行,它們以悔恨或罪惡感攪擾現在。記憶和期盼的力量如此強大,以至於對大多數人而言,不屬於現在的過去和未來卻比現在還真實。除非過去已經被「清理」,而未來保證「光明」,否則現在不可能活得開心。   毫無疑問地,記憶、預測、以及從斷續時刻的倉促混亂中理出時序的能力,都屬於敏感度發展極好的結果。在某種程度上,這是人類大腦的成就,帶給人類生存和適應生活最了不起的力量。但我們通常使用這種力量的方式,很容易就破壞了它所有的優點。因為我們若是無法充分活在現在,那麼記憶和預測的能力也沒什麼意義。   除非我真能在美食當前時好好享用,否則規劃下週的食物有什麼用?如果我因為忙於籌劃下週吃什麼,因而無法充分享用眼前的食物,那麼等到下週的飯菜變成「眼前的食物」時,我就會重蹈覆轍。   如果我此刻的幸福很大程度要靠評估快樂回憶和期待而決定,那麼我就只會是模模糊糊地感受現在。等我一直期待的好事降臨時,我依舊是模模糊糊地體驗。因為我會形成瞻前顧後的習慣,使自己難以經歷此時此地的生活。進一步而言,如果我對於過去和未來的覺察影響,讓我無法敏銳感覺當下,那麼我就必須開始好好思考,看看自己是否確實活在真實世界裡。   畢竟,未來遲早會變成現在,因而未來其實沒有多大意義、也沒什麼重要。規劃一個不會立即成為現在的未來,差不多就跟規劃一個日後會發現我「缺席」的未來一樣荒謬。而這個我所規劃的「未來」來到我眼前時,會發現我是直直望著它的背後、而不是與它面對面。   這種生活在對於幻想的期待而不是眼前現實中的情況,是那些只為賺錢而活的商人特別有的問題。極多有錢人在賺錢和積累財富方面的知識遠勝於如何使用和享受財富。他們不是真正活著,因為他們總是在「準備」去活。他們大多數人不是在謀生,而是在賺取利益,因而到了可以放鬆時也無法放鬆。許多「成功」人士退休後無聊又痛苦,於是回去工作,目的只是避免被年輕人取代。   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運用記憶和預測的方式使我們較不能適應生活。我們如果必須先確保幸福未來才能享受愉快眼前,就無異於「緣木求魚」。 我們不會有這種保證的。最好的預測比起確定性,也只是可能性而已;更何況並且盡我們所知,每個人最終都將受苦和死亡。那麼,我們如果不能在欠缺未來保證的條件下快樂地生活,必定也無法適應生活在一個儘管有最好的計劃、卻會有意外及死亡的有限世界裡。   如此說來,以下就是人類的問題:意識每有所增加,就會有一個代價要付出。我們不可能在不對疼痛更敏感的情況下更有快感。透過記住過去,我們可以規劃未來。但規劃快樂的能力卻被懼怕疼痛和未知所中和。進而言之,對於過往和未來的敏銳度的增加,讓我們等量地減少當下的敏銳度。換句話說,我們似乎達到了知覺優勢被劣勢蓋過的境界,極端的敏銳度反而使我們失去適應能力。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覺得自己的身體和周遭世界產生衝突,可堪慰籍的是,我們可以想到自己在這個充滿矛盾的世界不過是「寄居者和旅客。」 因為如果我們的願望不符合有限世界可以提供的任何事,似乎就是說我們的本性不屬於這個世界,那我們的心就不是為了有限、而是為了無限而存在。我們靈魂的不滿似乎是具有神性的符號和烙印。   但渴望某事是否就證明那事一定存在呢?我們知道那完全未必。我們認為自己是另一個世界的公民、並且在離開塵世後可以回到心靈渴望的真正家鄉,或許令人安慰。但如果我們是這個世界的公民,而靈魂的不滿得不到最終的滿足,那麼大自然把人帶來世間,是否大錯特錯呢?   因為就人而言,生命似乎無可救藥地自相矛盾。要快樂,我們必須擁有得不到的東西。大自然似乎為人設計了不可能滿足的欲望。人愈享用歡愉之泉,就愈有可能感受痛苦。它給了我們一丁點控制未來的力量,但代價是知道我們最後必定會失敗的挫折感。如果我們覺得這種狀況很荒謬,其實只表示大自然已經在我們身上孕育了痛斥它本身荒謬的智慧。「意識」似乎是大自然巧妙的自我折磨模式。   當然,我們不願意相信這是真的。但其實很容易就可以看出,大多數的推理只不過是一廂情願的想法——是大自然推延自我毀滅、讓白痴行為可以繼續的方法。因此,僅僅推理是不夠的。我們必須更深入地思考。我們必須審視內心已經清楚的現世及其本質,找出其本身是否真的矛盾,也就是渴望那我們永遠不可能樂在其中的純粹安全感和無痛狀態。

作者資料

艾倫.W.沃茨

擁有神學碩士學位和神性博士學位,最為人所知的是他對於一般印度和中國哲學的詮釋,特別是在禪宗方面。 不過,由於不屬於任何宗派,他是享有二十世紀最具原創性和「不墨守成規」的哲學家之一。沃茨在哲學和宗教心理學領域撰寫了二十幾本書,在世界各地以多種語言出版,包括暢銷書《禪之道》。 他是一位充滿熱情的講師,經常出現在廣播節目中,並曾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主持熱門的電視帶狀節目「東方智慧和現代生活」。他於一九七三年去世。

基本資料

作者:艾倫.W.沃茨 譯者:馬勵 出版社:橡樹林文化 書系:眾生系列 出版日期:2017-01-12 ISBN:9789865613341 城邦書號:JP0121 規格:平裝 / 單色 / 240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