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內容簡介
「除了金澤之外,還真沒有其他城市會讓我如此頻繁造訪。」
一介金澤狂熱旅行者的視角,30多年深度觀察與追尋,
從歷史人文、職人精神、古都文學、加賀料理與日常片刻各種角度,
帶你見識從未感受過的金澤美學與內涵。
金澤,小巧秀麗的北陸明珠,她保留從江戶時代流傳的加賀百萬石餘韻與武家文化,孕育出既溫厚風雅、卻又頑固無畏的性格。作者村松友視藉由長期旅行其中的深度觀察,從悠久歷史、傳統工藝、加賀料理、街巷光景到溫暖人情等多方視角,真實呈現金澤不思議面貌。
初代藩主前田利家開創加賀百萬石榮光的歷史傳奇;三文豪秋聲、鏡花、犀星與金澤這片土地的關聯;藝妓藏身在紙糊窗門後所吹奏的「闇笛」;金澤人自豪且琅琅上口的能樂文化;豐臣秀吉時代流傳至今的加賀料理「治部煮」;甚至是讓新價值觀在此地紮根的金澤二十一世紀美術館誕生......作者透過細膩的文筆與入微的觀察,將金澤保有傳統情懷又喜歡創新變革的精神,如實地傳達出來。
除此之外,在「和」文化逐漸式微的這個世代氛圍中,金澤迄今仍有一群老藝匠堅守著傳統工藝與文化堡壘,像是製作加賀竿與毛針的「目細八郎兵衛商店」、製作金澤和傘的「松田和傘店」、燒製大樋燒的「第十代大樋長左衛門」……這些金澤人的自傲與執著,伴隨著百年如一日的傳統景致與歷史氛圍,存續至今。
金澤工藝之美
金澤和傘的特徵是在傘面使用了手抄的楮皮紙,傘面上的楮皮紙會刷上紫蘇油與桐油,因此開闔時會飄出一股油香,頗富金澤情趣。從日本的日常生活中消失的和傘,仍經常能在金澤街上目睹。
金澤三文豪
金澤三文豪——德田秋聲、泉鏡花、室生犀星,在同一個城市中,竟然密集出現三位在日本文學全集必然會登場的文人,能說不是一件令人驚訝的事嗎?況且,他們活躍的時期還大致重疊,這又更讓人驚訝了。
金澤人的廚房
近江町市場除了是旅人們悠閒散步、物色紀念品的場所之外,更是金澤人的「廚房」,在市場裡看到金澤人彼此打招呼,笑談「你也來了啊……」是常見的光景。此外,身著和服的太太們一面想著丈夫的下酒菜或是當季食材有哪些、一面在市場中漫步穿梭的身影,也是近江町市場非常有韻味的風景。
金澤人這種形象
他們既有都市色彩也具備地方特色的氣質,保有古典情懷仍喜愛變革,金澤人這種形象實在無法輕易地用三言兩語來形容,或許,並非是金澤人這一形象難以歸納出個具體的樣子,而是無法被歸納分類才是金澤人的特色吧!
【風雅推薦】
旅遊部落客 卡瓦納
日本美食作家 和菓子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教授 蔡增家
內文試閱
第一章 與「闇笛」的相遇
目前為止,我並不是與金澤這座城市完全無緣,十九年的編輯生涯中,為了工作我曾造訪金澤兩次;大約三十五年前開始以作家一職維生時,為了採訪和演講也去了金澤好幾次。但是孕育了加賀百萬石文化的金澤茶屋街等處,對我來說完全像是虛構的景色,只要走在「東」或「西」的茶屋街一會兒,不知為何全身就像被緊張感籠罩,跟在京都的感覺不同;可能是面對這個城市裡形成的微妙文化香氣,我私下感到膽怯吧。
即使走在街道上,我也只是在路過的蕎麥麵店或生魚片店裡用餐,然後瞧瞧路邊攤販或酒吧,心情上完全沒有餘裕感受金澤的加賀百萬石的街道;這大概是因為自認很難融入這座城市,所以「遭遇」那裡的文化對我來說是很勉強的事情。
就在這段時光裡,某一天,從我居住的東京吉祥寺附近一間我常去的小料理店,名叫「黑貓」的老闆口中,聽到「影笛」一詞。似乎是說金澤有一種叫做「影笛」的東西⋯⋯我感覺這個詞彙當中有奇妙地吸引著我的東西。童年時過著優渥生活的男子,從某個時刻開始因為某事性格大變,整個人散發著詭異的氛圍,就像是要帶給人世間一團煙幕一般……我會任性地做這樣的聯想,大概是因為「黑貓」老闆的個性與「影笛」一語莫名地十分契合的緣故吧。
金澤有東、西、主計町三茶屋街,所謂「影笛」,是指其中西茶屋街的料亭「美音」的老闆娘,從她師父那裡繼承下來的……
從前,讓笛藝在金澤的邦樂界裡扎根的是一位叫藤舍秀蓬的人,東茶屋街的藝妓・壽美子後來成為秀蓬的弟子,獲得藤舍秀壽的稱呼。壽美子即使在宴會上也會吹笛給客人聽,但到了一定年齡之後,她不復在客人面前吹笛,而是隱身在屏風或紙拉門後,在那裡吹笛給宴會上的客人聽。這個在年老色衰後,仔細思量下的不得已的辦法,卻絕處逢生地得到好評,不知從誰開始流傳起「影笛」這個稱呼。
吹笛人隱藏身影所吹出的笛音,有著難以形容的清寂之趣,別有風情。大家的評價隨著話語流傳開來,創造出與在眼前吹笛不同的領域,這件事的始末對我來說是非常有趣的故事。
直到壽美子連出席宴會的體力都沒有之後,「影笛」不得不面臨從茶屋街消逝,而決心繼承「影笛」的就是壽美子(藤舍秀壽)的弟子藤舍秀扇,也就是西茶屋街「美音」的老闆娘峯子。據說峯子拜託師父後得到許可,「美音」的宴席上也能聽得到「影笛」了。
聽了這個故事後,我利用行事曆的空檔,像是被邀請一樣去了金澤,這是我第一次受到工作以外的奇異心情騷動所慫恿而造訪金澤。這趟旅程對我來說,也是之後 我與金澤這座城市長達三十年的結緣之始。
只是,我既不是世人所謂對花街宴席文化瞭若指掌的專家,也不是擁有能深度鑑賞美妙笛音的品味的雅士,只不過是被「影笛」這個詞的聲響完全吸引住而已。那時的我老實說,真的覺得很膽怯,是先拜託金澤的友人S幫我預約,然後才去到西茶屋街。從「美音」的玄關,我畏畏縮縮地走進去,迎接我的是老闆娘峯子,她擁有江戶之子節奏「砰砰砰」的金澤腔,很簡單地就能讓人放鬆心情。我從玄關爬上從正面看起來非常陡峭的階梯,進入房間後簡單打了招呼,老闆娘將場面交給其他藝妓,她的身影就從房間裡消失,這個晚上似乎還有其他兩組客人的宴會。
藝妓幫我倒酒,我笨拙地以酒杯就口,就在寤寐之間 ,我快要不支入睡的時候,其中一位藝妓站了起來,把房間的燈關掉,在只有紙罩座燈光源的昏暗中,有一段短暫的空白——。
之後傳來的音色,像從不知名的遠方湧來微風的聲響,留下殘音後又再次遠去,原來是「影笛」終於要開始了。我在這個不知道是微亮還是微暗的空間中,一邊被耳朵聽到的笛音所吸引,一邊想像著其他房間中客人的心情,他們大概沉浸在和我相同的感受裡吧。他們應該也是一樣,在只有紙罩座燈光源的空間中,被不知從何處傳來的笛音所吸引,而將身體託付給這個旋律。完全互不認識的同伴們,在不同房間中側耳傾聽著相同的笛音⋯⋯這份感覺也讓這個空間玄妙的況味更加濃厚。
不久後,笛音開始大幅度地上下揚抑,忽左忽右,忽遠忽近地晃動,挑逗著聽眾的聽覺。在最高潮的音色像要切開黑暗那樣響起後,笛音又像是即將要熄滅的燭火般安靜地搖晃著,然後停止。
我這才注意到:從頭到尾我的手是拿著酒杯舉在半空中的,我趕緊慌張地把喝到一半的酒喝完。這時每個房間都傳來掌聲,我也學他們拍手。只是,房間變亮了,我仍然處在發呆的狀態中。
剛才,支配著不知道微亮還是微暗空間的笛音,到底是什麼東西呢?那笛音與年老藝妓藏身在屏風陰影處,跟由迴避、顧忌、謹慎所組成的清寂世界,完全是不同的東西。雖說聽「影笛」時看不見眼前理應存在的吹笛者身影,但仍然可以知道吹笛的人就是屏風後面的那一個人。
但是剛才的笛音,不要說吹笛者,就連聲音從哪裡來、要往哪裡去都完全捕捉不到。其實,在我走上陡峭樓梯後,老闆娘峯子就坐定架好笛子……這是我後來才知道的事情。不知從何處傳來、不知吹笛者是誰的笛音,讓我沉迷其中,連舉在半空中的酒杯都忘了遞到唇邊。
比起是某個人吹奏的,這笛音更像是從闇夜之中被編織出來的。可以說吹笛者不是人類,而是闇夜吧。
(這不是影笛,稱呼它為闇笛或許比較貼切……)
我心中充滿這樣的想法。
「啊,好累!」
峯子爽朗的身影出現在眼前, 伴隨著能讓人感覺到「工作終於結束了⋯⋯」的聲音,同席的人馬上一同拍起了手,其他房間的客人也是這樣的吧。
看著既幽默又認真的峯子一臉天真的表情,讓我起了捉弄她的心思。
「與其說這是影笛,不如說是從闇夜中被編織出來的闇笛吧!」
我這樣說,峯子作勢要打我,然後一臉狐疑地盯著我看,眼珠子往斜上方轉動了一下,最後視線又再度看向我。
「沒錯!」
峯子一邊這樣說,一邊好像很有趣地笑了起來,峯子似乎用她自己獨特且無拘無束的感受力,理解了我看似玩笑的詞語。我認為將「影笛」和「闇笛」兩個詞彙拉出來比較的話,無論是高級感還是清寂的品味,都是「影笛」比較好,但是以帶點色情、邀請人來花街的詞語來說,「闇笛」的策略是比較好的。
峯子聽完我這樣說,再度用訝異的神情盯著我看,眼睛咕嚕咕嚕地轉著。
「嘻嘻。」
她果然像是覺得很有趣般地同意了我的看法。後來峯子說,東茶屋街和「影笛」比較契合,而西茶屋街則適合「闇笛」。無論如何,那時的峯子似乎非常喜歡「闇笛」這個稱呼。所以影笛從藤舍秀蓬→藤舍秀壽→藤舍秀扇一脈傳承下來,在西茶屋街「美音」的老闆娘之後變成了「闇笛」,直到今日。
真是不勝惶恐⋯⋯不過以如此爽快的作風,接受了我在不負責任之旅中玩笑般的提案,可以看得出峯子終究是心胸寬大的人。「闇笛真不錯,西屋酒家。」峯子帶有江戶腔節奏的金澤腔振奮了我,我也覺得「闇笛」和西茶屋街真的非常合拍。此後,我就經常滿心歡喜地前往金澤,外行人的厚顏無恥是沒有極限的。作者資料
村松友視
一九四〇年生於東京。慶應義塾大學文學部畢業。曾任職中央公論社,現為作家。 一九八二年以《時代屋的女人》獲得直木獎。 一九九七年以《鎌倉的婦人》獲得泉鏡花文學獎。 著有《我是角力的支持者》、《百合子小姐是什麼顏色》、《幸田文的火柴盒》、《苦艾酒物語》、《俵屋的不可思議》、《帝國飯店的不可思議》、《老人的祕訣》、《北之富士》等書。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