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社會科學 > 文化研究
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6-「宗教怎麼來的?為什麼人會相信看不見的神?」:寫給所有人的宗教入門書
left
right
  • 庫存 = 7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6-「宗教怎麼來的?為什麼人會相信看不見的神?」:寫給所有人的宗教入門書

  • 作者:布克哈德.懷茲(Burkhard Weitz )
  • 出版社:麥田
  • 出版日期:2018-11-27
  • 定價:299元
  • 優惠價:9折 269元
  • 書虫VIP價:236元,贈紅利11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224元
  • (更多VIP好康)
  •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內容簡介

◆德國最受歡迎的思辨讀本——世界宗教篇◆ ▌榮獲德國閱讀推廣協會「青少年通俗專業書籍獎」▌ ◎為何基督教、猶太教與伊斯蘭教要爭奪同一個聖地? ◎為什麼有些猶太教徒會在頭上戴頂小帽? ◎穆斯林必須做《古蘭經》中所說的事嗎? ◎佛教徒與印度教徒有何差異? ◎什麼是「瑜珈」與「業」? 在這個無國界的世界裡,倘若我們對其他宗教有所認識, 不僅能促進和諧,對自己也會有更多的了解。 黃克先 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專文導讀 蔡源林 政治大學華人文化主體性研究中心副主任/鄧元尉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助理教授/ 鄭仰恩 台灣神學院教會歷史學教授、國立台灣大學兼任教授——好評推薦! (依姓氏筆畫排列) ★「倫理學課程的必讀教材!」 ——《最新青少年文學》(Jugendliteratur-aktuell) ★「這本書專為青少年而寫,但成年人也能從中找到許多有趣的答案。」 ——《Paulinus》 ★「一本能喚起理解的書,若無這樣的理解,奢言真正的寬容。」 ——《西德匯報》(Westdeutsche Allgemeine Zeitung) ◎為什麼了解不同的宗教是如此重要? 台灣的社會多元開放,能夠海納擁有不同文化與宗教背景的人。 這雖然有趣,能夠擴大我們的視野,但卻也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誤解與衝突。 所以,了解這些背景,可說是極為重要。因為當我們對其他宗教有愈多的認識, 也就愈能以寬容的態度,去對待與你有著不同信仰的人。 本書承繼「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系列一貫風格, 以簡單明瞭的語言,搭配生動有趣的插畫,在具體明白的提問中, 為年輕讀者清楚說明與世界各大主要宗教有關的種種事實及整體脈絡。 作者文筆流暢,內容難易適中,主題面面俱到;描述宗教的方式十分宜人,不會令人反感。 更難能可貴的是,在處理這些嚴肅且複雜的題目時,仍能讓讀者不失閱讀的樂趣。 這是一本內容充實、深入淺出的宗教入門書,不僅適合在學的青少年,更是所有人的入門書。 ◎理解宗教是什麼以及不同宗教的面貌,成為培養新一代公民、向下扎根之工作不可或缺的元素。 本書可說是一本很成功的認識宗教的入門書籍。它涵蓋了世界幾個主要宗教, 甚至有一章是與我們的文化切身相關、源於中國的華人宗教。 同時,每一部分採用對宗教了解有限的人常會提出的問題做為開頭, 藉此引介各宗教傳統裡的各種有趣典故及歷史事件,結合宗教徒日常生活的經驗與需求, 讓讀者在脈絡中理解並能感受到,宗教是種實際被各種文化及地區內的人們活出來的產物, 而非只是龐大、古板、專制的一套枯燥知識及古怪作法。 作者也同時呈現,宗教律令及儀式之所以如此,大多跟宗教徒身處的社會脈絡、 人文風俗、物理環境息息相關,亦回應一個實踐信仰的人本身的生物需求、美感經驗、 倫理堅持、文化慣習。如此,讀者即使不信仰或認可某教,但基於同屬於人的前提, 仍可同理信仰者的考量及作為。 ——黃克先(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目錄

總導讀1 「借鏡」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  沈清楷(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 總導讀2 一份給青少年參與社會討論的基礎知識  陳中芷(德國畢勒佛大學、維藤.赫德克大學文化反思學院歷史系博士生/自由寫作者) 專文導讀 從人們的生活認識宗教  黃克先(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前言 ◎第1章 什麼是宗教? .為何對於宗教有所了解是如此地重要? ・到底什麼是宗教? ・宗教會傳授些什麼? ・宗教的故事都是些胡說八道的廢話嗎? ・究竟為何人們會說「日安」? ・信徒從何得知他們應該遵循什麼? ・什麼人在宗教裡有話語權? ・什麼是對,什麼是錯? ・一個宗教到底有多少的追隨者? ◎第2章 一神論宗教 .人們需要一位神明才能解釋這個世界嗎? ・猶太教徒、基督徒與穆斯林──是親人還是仇敵? ・為何猶太教徒、基督徒與穆斯林只相信一位神? ・創世故事的背後隱藏著什麼? ・一神論宗教如何面對災難? ・信徒從何得知神對他們有何要求? ・一神論宗教的神公正嗎? ・惡魔和地獄是怎麼回事? ◎第3章 猶太教 .一個宗教,一個民族? ・人們可以只因出生而成為猶太教徒嗎? ・重點在於信仰?這點不適用於猶太教徒 ・為何有些猶太教徒會在頭上戴頂小帽? ・以色列的十誡是怎麼來的? ・一週七天是猶太教徒發明的嗎? ・在猶太教徒看來,上帝是如何創造這個世界? ・從前我們全是素食者嗎? ・為何猶太教徒要將奶和肉分開? ・為何猶太教的男孩得要行割禮? ・猶太人從何時起算是成年? ・猶太婚禮如何舉行? ・為何猶太人會於秋季時在陽台上搭個小屋? ・猶太人在哭牆邊哭訴些什麼? ・逾越節所要紀念的是什麼? ・誰在贖罪日和解? ・以色列是個猶太人的國家嗎? ◎第4章 基督教 .基督徒真的只相信一位神? ・對於基督徒來說,是相信上帝重要、還是行善重要? ・基督徒如何看待《聖經舊約》? ・如何才能成為基督徒? ・誰是拿撒勒的耶穌? ・什麼是基督教的聖誕節? ・基督徒真的相信耶穌的母親是個處女嗎? ・基督徒必然愛好和平嗎? ・聖徒有什麼重要性? ・罪會遺傳嗎? ・基督徒必須時常告解嗎? ・基督徒在聖餐禮中都吃些什麼? ・十字架是什麼? ・耶穌真的曾經死而復生嗎? ・什麼是東正教徒與天主教徒? ・應該說是福音教派還是反對教派? ・為何人們要蓋那麼巨大的教堂? ◎第5章 伊斯蘭教 .一個極其簡單的宗教有著怎樣的面貌? ・「伊斯蘭」是什麼意思? ・如何才能成為穆斯林? ・宣禮員都在吟詠些什麼? ・穆斯林必須做《古蘭經》所述之事嗎? ・遜尼派到底是什麼人? ・伊斯蘭教是否要求砍斷小偷的手? ・伊斯蘭教的婦女是否受到壓迫? ・伊斯蘭教是否也有類似「洗禮」的儀式? ・穆斯林在禱告時都會做些什麼? ・穆斯林必須佈施多少錢給窮人? ・齋戒月究竟是什麼時候? ・除了齋戒月,穆斯林還有哪些節慶? ・前往麥加朝聖會發生什麼事? ・如何區分什葉派與遜尼派? ・為何德爾維希要不停地旋轉? ・穆斯林是否必須發動聖戰? ・伊斯蘭教是種暴力的宗教嗎? ◎第6章 印度教 .印度教是不是一種宗教? ・印度教徒講述些什麼? ・什麼是「瑜珈」與「業」? ・印度教徒負有怎樣的責任? ・印度教徒會慶祝什麼節慶? ・什麼是生命法則? ・種姓到底是什麼? ・印度教徒信奉神明嗎? ・印度教有些什麼神明? ・印度教徒是否會膜拜神像? ・印度教的婦女是否受到壓迫? ・什麼是世界靈魂? ・為何某些印度教徒總在念誦「哈瑞奎師那」? ・為何印度教徒不吃牛? ◎第7章 佛教 .人們能否利用「業」搞政治? ・人們能否在另一個人身上重見某位亡者的靈魂? ・佛陀是誰? ・佛教徒是悲觀論者嗎? ・是否有過以佛教之名發動的戰爭? ・佛教徒與印度教徒有何差異? ・十二歲的我們與八歲的我們是同一個人嗎? ・要如何才能成為佛教徒? ・佛教的寺廟具有怎樣的外貌? ・為何某些佛像會有許多的手臂? ・人們如何才能前往純淨的國度? ・喝茶與佛教有什麼關係? ◎第8章 中國的宗教 .中國人到底多有宗教性? ・關於遠古時期,中國人都訴說了些什麼? ・孔子教導了些什麼? ・人們應該順著自己的直覺嗎? ・儒家是不是一種宗教? 名詞解釋

序跋

【作者的話】
     一回,有五個瞎子想要知道一頭大象究竟長成什麼樣。他們分別從各個方面去觸摸牠。有個瞎子摸到象鼻,他大叫:「像條蛇耶!」另一個瞎子摸到象腿,他說:「像根柱子喔!」第三個瞎子摸到象耳,他認為:「像一大片棕櫚葉啊!」第四個瞎子摸到象背,他表示:「其實是像座山!」第五個瞎子摸到的則是象尾,他大喊:「分明是像支掃把才對!」這個故事是佛教徒所流傳下來的。他們想要藉此表達的是:人類就像這群瞎子,若是人們想要描述些什麼,每個人所掌握到的,總只是整體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因此,每個人所見到的世界,都會與他人所見到的世界有所不同。 或許,在你認識的同齡者中,有某些人會去參加天主教或福音教派的「堅信禮」(confirmation)課程。或許你自己也會去參加這類課程。或許,在你的同學中,有些同學是猶太人,他們會為「猶太教成人禮」(bar mitzvah)做準備;那有點像堅信禮,只不過是猶太教的。或許你本身是個穆斯林,你很好奇,那些信仰基督教的同學在他們的宗教課程中,到底都學了些什麼。你們可能偶爾也會互相討論自己所信奉的宗教。或許,在討論的過程中,你們的情況就有點像上述的瞎子摸象。每個人都相信,自己正確地理解了某些事物,然而每個人所說的,卻又都有所出入。本書想要告訴你的是:人們基於不同的宗教會對他們自己的人生有多麼不一樣的理解,他們又會以多麼不一樣的方式來安排自己的人生。   若是你對其他的宗教有所認識,你也會對自己有更多的了解。這就有點像是,你第一次去某個朋友家吃晚餐。也許,在你家裡,你們習慣全家一起吃飯;然而,在你朋友家裡,他們卻習慣每個人各自去冰箱找東西吃。你可能會覺得,自己還滿喜歡朋友家這種自由自在的方式;只不過,另一方面,缺少了你所熟悉的全家共進晚餐的氛圍,卻又讓你感到有點失落。當人們認識信奉別的宗教的人時,情況也會類似這樣。人們會訝異地發現到,其他人的生活方式有多麼地不同。人們也會了解到,他人所學的是怎樣的歷史,什麼對他人來說是重要的,甚至是神聖的,他人又是如何慶祝某些節日。同時你也會領悟到,相形之下,你自己的生活方式又有什麼特殊之處。是以,本書的目的在於,幫助你對自己及信奉其他宗教的他人有更好的認識。   我為本書挑選了6種世界性的宗教,分別是: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佛教和儒教(儒家)。由於它們在全球各地各有非常多的信徒,因此它們全都是世界性的宗教。雖然全球僅有1,500萬的猶太教徒,相較於為數超過10億的穆斯林,與為數超過20億的基督徒,可說是小巫見大巫,不過我還是把猶太教列為一個世界性的宗教。對於歐洲人來說,猶太教其實非常重要。至於另一個大型宗教——錫克教(Sikhism),我在本書就姑且略而不談。「特本頭巾」(turban)是錫克教男性常見的頭飾。他們的宗教信仰有點類似於印度教,也有點類似於伊斯蘭教。目前全球約有2,200萬的錫克教徒,人數明顯多於猶太教徒。儘管如此,我還是決定不納入這個宗教。對於一本以世界性的宗教為主題的入門書來說,那或許反倒會讓讀者感到困惑。   期盼你能喜歡這本書。祝你閱讀愉快!

內文試閱

  〈到底什麼是宗教?〉      專家學者一再嘗試說明什麼是宗教。只可惜,至今為止,沒有人能夠成功做到。有些人認為,宗教關乎的是人們相信些什麼。        也有一些人表示,在所有的宗教裡,都有一位或多位神明受到崇拜。但這也不盡然正確。並非每個印度教徒都崇拜神明。此外,佛教徒則認為,雖然正如存在著人類與動物,同樣也存在著眾神,不過,這個世界卻不是由任何神明所創造,世界的命運也並非由任何神明所左右。至於儒家裡是否存在著神明,這個問題則遭到了拒斥。對於信奉儒家思想的人來說,這個問題並不重要,真正重要的其實是在人生中正確地行為。       所有的宗教都有一套特別的人生哲學,一套關於人生的理論。然而這些理論卻不只是理論。它們往往都還包括了關於世界和生命是如何產生,以及有朝一日世界又會如何走向終點等各種多采多姿、充滿幻想的解釋。宗教也包括了某些總是遵循著相同模式的特殊行為,像是禮拜、祈禱、齋戒、節慶、殯葬和追思先人等。宗教性的建築物則包括教堂、猶太教堂、清真寺、寺廟、神壇、道場、神社等。此外,宗教還有一些所屬的標誌,所謂的「符號」,例如十字(架)、七燭台、新月、跳舞的四臂濕婆神、蓮花、太極等。最後,但卻非最不重要的是,所有的宗教都對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有著十分明確的看法。      ● 德語的「Religion」(宗教)一詞源自於拉丁語的「religio」。對於古羅馬哲學家塞內卡(Lucius Annaeus Seneca, 106-43 B.C.)來說,宗教就是認真、謹慎地為神廟服務。      〈宗教會傳授些什麼?〉      每個宗教所傳授的東西都有所不同。他們各有一些包山包海的教義,像是關於人們應該如何行為、世界是如何形成、人們應該如何想像神明……        如果一個小孩用手去觸摸燒燙的爐子而被燙傷,他就曉得:我往後不能再去摸爐子!這種不好的經驗會成為那個小孩的教訓。儘管如此,還有很多小孩沒有摸過燒燙的爐子,還不曉得會被爐子燙傷這件事。大多數的小孩之所以學到這件事,都是因為他們的父母曾是那些被燙傷的小孩。他們學到了某些事情、某些教訓,但未曾親自受到傷害。       除了這些對待日常事物的教訓以外,人們還有關於人生本身的一些教訓。這些寶貴的教訓能夠幫助我們好好地應付我們自己的人生。這一切往往都是宗教的教義。它們涉及到哪些行為是對的、哪些行為是錯的、哪些事物在人生中是重要的、世界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哪些神明在統治著這個世界……       許多宗教的教義非常具有理論性;至少乍看之下如此。例如,當佛教徒說:人生就是痛苦,痛苦則是欲望所造成。或者,當印度教徒說:人的靈魂與世界的靈魂是一體的。這樣的教義,唯有當人們獲得了相關的說明,才有辦法理解。舉例而言,基督徒說:耶穌同時是人也是神。他們想說的是:一方面,耶穌確實曾經生而為人;另一方面,耶穌所說的話,對於基督徒而言是絕對正確的,因為那是上帝透過耶穌所說出。       穆斯林所信奉的教義說:神有99個名字。為何不是97或102個名字呢?他們的教義並未解釋。對於他們來說,神的名字是「阿拉」、「仁慈者」、「最神聖者」、「和平者」、「保護者」等等。這些教義幫助了穆斯林,讓他們得以對自己所信仰的神明有更好的了解。      ● 在基督教裡,人們也根據希臘文將宗教的教義稱為「Dogma」(意即教義、教條、信條)。      〈宗教的故事都是些胡說八道的廢話嗎?〉      宗教的故事涉及到世界的開始與結束,涉及到愛、恨、和解、紛爭、良善和墮落等。乍看之下,它們往往不合邏輯、難以置信,而且令人感到困惑。        然而,提供與確實發生的事情有關的報告,或是傳遞科學可驗證的事實,這些都不是宗教故事的目的。事實上,宗教的故事旨在告訴我們,該如何去理解生命和這個世界。       舉例來說,印度教徒就訴說了以下這樣的故事:從毗濕奴(Vishnu)的肚臍上生出了一朵蓮花,後來這朵蓮花就化成了梵天(Brahma)。只要梵天的眼睛一張,就會產生一個世界。只要祂的眼睛一閉,那個世界就會再度消失。梵天一共活了432,000歲,接著毗濕奴的肚臍又生出一朵新的蓮花,繼而化為一個新的梵天……藉由這個故事,印度教徒學到了:存在著無限多生而復滅的世界,生命是不斷地重複,因此個別的生命其實是十分微不足道。       猶太教徒則說了一個完全不一樣的故事。根據這個故事,上帝在時間起始時,創造了這個世界以及時間。在此之前,還有在所有的時間結束之後,都沒有時間;當上帝審判了所有的人類及其行為後,時間將不復存在。因此,每個生命都是重要的,因為那是上帝所要的。到了時間的終點,上帝將會根據每個人的行為審判每一個人。       印度教徒認為,生命是由一連串的重複所構成,人們必須順從生命的法則。猶太教徒則強調,每一個生命都是獨特的,人們應該好好利用自己的生命去做些什麼,因為每個人都只有唯一的一條性命。      ● 希臘語的「故事」叫做「mythos」。德語的「Mythen」就是宗教的故事。      〈信徒從何得知他們應該遵循什麼?〉      知悉某項事物有兩種方式,要不就是有人告訴我們、要不就是我們親自去探究。誠然,宗教包括了宗教的教義和宗教的典籍。       人們會從導師、師父或傳教士那裡獲得相關的解釋。中國人,要不就是從老師那裡、要不就是從父母那裡,獲悉孔子的學說。在佛教中,唯有經驗豐富的冥想大師,才識得更高層次的意識狀態。在冥想方面,他們是唯一能為年輕僧侶指路的人。在伊斯蘭教裡,人們會向某些智者,所謂的「謝赫」(sheikh;亦即伊斯蘭教的教長),請求給予人身方面的建議。每週五他們都會去參加共同的禱告,那裡會有一位「伊瑪目」(imam)負責傳教。而當猶太教徒想要知道,自己該如何遵循宗教的法規,他們則會就教於「拉比」(rabbi)。       人們多半會在宗教性建築裡找到宗教的導師,像是在廟宇、修道院、猶太教堂、清真寺或教堂等場所。每個宗教都有這類建築。印度教徒會建造華麗的神廟,他們每天都能在那裡見到傳教士。基督教的傳教士每個星期日(經常也會一週多次)都會和教區的信徒一起在教堂裡做禮拜。儒家基本上沒有什麼宗教性建築,因此只有極其少數的儒家廟宇。不過,在許多儒家信徒的家中,倒是會設置一個小型的神壇。       可是,宗教的導師是從哪獲得他們的資訊呢?他們是從每個世界性的宗教所擁有的神聖典籍裡。猶太教徒稱自己的神聖典籍為《塔木德》(Talmud),基督徒稱《聖經》(Bible),穆斯林有《古蘭經》(Koran),印度教徒有《吠陀》(Vedas)與《奧義書》(Upanishads),佛教徒稱自己的神聖典籍為「契經」(sutra),儒家信徒所擁有的則是孔子的語錄。      〈猶太教徒、基督徒與穆斯林——是親人還是仇敵?〉      事實上,親人之間偶爾也會發生爭執,例如為了遺產。令人遺憾的是,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往往會忘了,他們其實應該相互扶持。       猶太教、基督教與伊斯蘭教可說是具有「親屬關係」的宗教。它們都是源自古猶太宗教;之中誰「承繼」了正統,眾說紛紜、各說各話。猶太教徒表示:自己是「原版」,其他的則都是冒牌。基督徒表示:自己更新了猶太教,今日的猶太教已經過時,伊斯蘭教則是憑空虛構。穆斯林則表示:自己的宗教是這三者當中最新的,從而也比其他兩者更為先進。       這三種宗教有著共同的聖地,也為了這些聖地爭執不休。如今位於耶路撒冷的伊斯蘭教重要聖地——圓頂清真寺(The Dome of the Rock)與阿克薩清真寺(Al-Aqsa Mosque),從前都是猶太教聖殿所在之處。根據傳說,這三個宗教的信仰典範亞伯拉罕(Abraham),幾乎在此親手殺害自己的兒子以撒(Isaac)。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也是在此登上七重天。猶太教徒總是指責穆斯林,摧毀了他們的舊神殿,還在上頭蓋了伊斯蘭教的聖地。有一回,有位猶太教徒遭到逮捕,因為他居然打算炸毀圓頂清真寺,藉以重建猶太教的神殿。就連在亞伯拉罕墳墓所在地的希伯崙(Hebron),至今猶太教徒與穆斯林仍舊為了誰才能在聖地禱告爭執不休。       猶太教徒與基督徒擁有同樣的神聖典籍:《聖經舊約》。他們兩者幾乎是同時在慶祝他們的宗教節慶。然而,過去有很長一段時間,猶太教徒卻遭到基督徒的排斥、迫害與殺戮。      ● 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某些地方對猶太教徒、基督徒與穆斯林來說,同屬於聖地。而這也是至今仍一再發生戰爭的原因之一。      〈為何猶太教徒、基督徒與穆斯林只相信一位神明?〉      每個宗教或許都會帶點真實的成分。難道我們不能像是將猶太教、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相互混合嗎?如此一來,我們或許就能從這三種宗教中各得到一點東西。       一神論宗教的重要信念之一就是:只有唯一的一位神明,這位神明要求信徒服從於祂。一點點這個宗教加上一點點那個宗教,在一神論宗教裡是行不通的。       在這當中,亞伯拉罕(伊斯蘭教稱之為易卜拉欣)對於猶太教徒、基督徒與穆斯林而言,同樣都是一位「聽話」的信徒最好的榜樣。在距今大約3500年前,亞伯拉罕甚至確實曾經存活於今日的伊拉克北部一帶。根據傳說,上帝(真主)命令亞伯拉罕離開他的故鄉。亞伯拉罕服從上帝(真主)的命令。上帝(真主)許諾他擁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土地和許多的後代,雖然當時亞伯拉罕年事已高。       當亞伯拉罕終於老來得子,上帝(真主)居然殘忍地要求他殺死自己的兒子以撒。這是亞伯拉罕希冀一輩子好不容易才盼來的兒子。沒了以撒,上帝(真主)那個「會有許多後代」的承諾,根本毫無意義。儘管如此,亞伯拉罕還是服從了上帝(真主)的命令。他幾乎就要將以撒殺死。然而,上帝(真主)識得了亞伯拉罕的順從,在最後一刻阻止了這項犧牲。       猶太教徒、基督徒與穆斯林都認為,這項忠誠測試遠遠超過一個人所能承受的極限。當亞伯拉罕其實只能將上帝(真主)想像成一個殘酷的教唆殺人者時,他在一個極其為難的處境下守住了對上帝(真主)的信念。那些信徒認為,如此虔誠的信仰,著實令人肅然起敬。也因此,亞伯拉罕被這些一神論宗教尊為信仰之父。      ● 猶太教、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由於它們都可回溯自亞伯拉罕,因此也被稱為「亞伯拉罕諸教」(Abrahamic religions;或稱亞伯拉罕宗教)。      〈猶太人在哭牆邊哭訴些什麼?〉      德文中的「Mischpoke」(家人)、「Ganove」(小偷)和「meschugge」(瘋癲的)等詞彙有何共同點呢?它們都源自於一個幾近滅亡的語言:意第緒語。       意第緒語(Yiddish)是種混合了德語、希伯來語、波蘭語和俄語的語言。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意第緒語曾是東歐數百萬猶太人的母語。令人遺憾的是,在1940到1945年期間,他們絕大多數都慘遭納粹黨人殺害。時至今日,僅剩少數的人還說著意第緒語。       從意第緒語的命運我們不難看出,猶太人經歷過怎樣的苦難。納粹所發動的大屠殺,可說是施加在猶太人身上最嚴重的犯行。如今人們會在每年4、5月的「大屠殺紀念日」(Holocaust Memorial Day;希伯來文為Yom Ha'Shoah)紀念這段悲慘的歷史。       除此之外,在歷史的進程中,猶太人還蒙受了不少災難。7月或8月的「聖殿被毀日」(Tisha B'Av)﹝編注1﹞,紀念的是猶太人在中古世紀時所遭受的迫害,以及耶路撒冷的猶太聖殿兩度被毀。聖殿的牆基(如今稱為「哭牆」〔Wailing Wall〕)位於耶路撒冷的老城裡,每天都會有成千上萬的猶太人湧向那裡。他們多半都是去那裡做個人的禱告,只有少數人會去那裡哭訴。       實際上,猶太人有許多理由哭訴,但猶太教是一種快樂的宗教。另一個紀念日:普珥節(Purim)﹝編注2﹞,則是紀念波斯大臣哈曼(Haman)意圖滅絕猶太民族的那段歷史。所幸,波斯國王亞哈隨魯(Achashverosh)愛上了猶太女性以斯帖(Esther),這場恐怖的屠殺計畫才遭到阻止。紀念時,人們會朗讀以斯帖、亞哈隨魯和哈曼的故事。每當提到惡人哈曼的名字,人們便發出啪嗒啪嗒的噪音。為何如此悲慘的場合會營造歡樂的氣氛呢?某些猶太人表示,回首那些生存遭受威脅的過往是如此地可怕,以致人們只能在歡樂的節慶中承受它們。       猶太教並非只會遭受外敵危害。在承平時期,如果猶太人與非猶太人之間的區別消失,同樣也會造成危險。因為,在這種情況下,猶太教將不復存在。冬季裡的一個節慶:光明節(Hanukkah),所要紀念的是另一種威脅。大約在距今2300年前,希臘人統治著以色列,他們希望猶太人能過和他們一樣的生活,在聖殿裡慶祝希臘人的節慶。猶太人成功地抵抗了希臘人的同化企圖。然而,當他們總算又能在聖殿裡慶祝猶太人的節慶時,他們卻無油可以點燈。就在這時,一個奇蹟發生了。      少許的燈油居然維持了8天之久。        時至今日,猶太人會在12月的光明節時將9枝燭台置於窗台上,藉以紀念這個奇蹟。他們會用第9根蠟燭逐一點燃燭台上的其他8根蠟燭。如此一來,所有的人都能在街上看見:猶太教依然生氣勃勃。      ● 許多猶太人會把祈願紙條塞進哭牆的縫隙裡。      ● 猶太人在他們的歷史上經常遭受迫害。普珥節便是為了紀念波斯帝國大臣哈曼迫害猶太人的那段歷史。      ● 光明節的慶祝相當隆重。兒童會玩光明節陀螺遊戲,人們會拜訪親戚;是個如假包換的家族節慶。      ﹝編注1﹞:猶太教徒會在這天進行一年一度的禁食,紀念耶路撒冷第一聖殿和第二聖殿的被毀。      ﹝編注2﹞:普珥節是慶祝波斯帝國時期猶太人免於滅族的節日。猶太人在這天也會吃一種三角點心,叫做「哈曼之耳」。哈曼是打算殺死所有猶太人的波斯大臣,吃這種點心以示對他的報復。      〈一個極其簡單的宗教有著怎樣的面貌?〉      這裡所要尋找的是一個一神論宗教,無論是聰明或愚笨、富有或貧窮,每個人都能很快就記住它的教義。       這個極其簡單的宗教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敬拜真主。雖然真主創造了這個世界,而且總是引導與管理著萬事萬物,但為此還是要有某人,一位使者,傳達真主的旨意,傳達祂的啟示。這位使者會告訴信徒,必須如何過活才能合真主的意。每個信徒都必須向真主及其使者「表白信仰」。第二,信徒必須定時向真主「禱告」。第三,他們必須行善,例如「布施」窮人。       第四,他們應該每年至少一次銘記自己所信奉的宗教。「齋戒」則是這方面最簡單而有效的方法。一個人若是禁食一段時間,他就會發現自己平常過得有多好。他將感謝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此外,他不是飽食終日、懶懶散散地四處遊蕩,而是保持空腹、清醒。一個禁食的人可以專注於自己所信仰的宗教。為了讓放棄進食沒有那麼困難,最好所有的人同時進行齋戒。       現在就只剩一件事。如果世界各地有那麼多人都屬於這個宗教,他們勢必構成一個非常強大的運動。為了一生至少見證一次這場運動有多麼強大,他們應該與來自世界各地志同道合且盡可能多的人聚上一聚。就連在這方面,同樣也有一個古老且有效的方法,那就是:盡可能多的信徒同時動身去朝聖。       這個適於所有人的簡單宗教不待創立,它其實早已存在。它稱作:伊斯蘭教。      ● 伊斯蘭教的信仰有5大支柱:向真主表白信仰、禱告、布施、齋戒、朝聖。      〈「伊斯蘭」是什麼意思?〉      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人是穆斯林,他們所信奉的宗教是伊斯蘭教。伊斯蘭一詞源自阿拉伯文,意思就是「順從(真主的旨意)」。        穆斯林並不認為,真主一舉創造了這個世界之後,如今這個世界是根據它自己的自然法則繼續存在。事實上,正在發生的一切,只是因為真主想要它們那樣發生。即使那些事情對他們來說或許是沉重的命運打擊,穆斯林還是會接受它們。這是他們獻身於真主的一個象徵。       伊斯蘭教的神聖語言是阿拉伯語。在這種語言中,輔音對於一個詞彙的意涵至關重要。輔音「s-l-m」不僅構成了「islam」這個詞(意即順從),也構成了「salam」這個詞(意即和平)。這背後所隱含的想法就是:一個順從真主意旨的人,將找到自己的平靜。他或者她就是一個「muslim」(穆斯林,亦即信仰伊斯蘭教者);這個詞彙同樣也是由輔音「s-l-m」所構成。       穆斯林區分了兩種可以順從真主旨意的方式。他們可以在精神上順從真主,竭盡所能好好地鑽研真主的信條及律法,全心全意地對真主禱告。這種精神上的態度,也就是認真地對真主表示忠誠,阿拉伯語稱為「iman」。這個詞彙有著與希伯來語的禱告詞「amen」同樣的輔音。另一方面,人們也能透過行為來順從真主的旨意。以行動來實現自己的宗教信仰,穆斯林稱之為「ihsan」,意即完美、卓越。這個詞彙提醒了虔誠的穆斯林,自己的所作所為應該盡可能盡善盡美。人們的一切行動真主全都看在眼裡,藉由自己虔誠地獻身,人們就能取悅真主。      ● 伊斯蘭一詞意即順從。一位穆斯林應當順從上帝的旨意。      〈如何才能成為穆斯林?〉      如果一種宗教像伊斯蘭教那麼簡單,成為穆斯林必然也很容易。事實上,只要說幾句話,人們就能皈依伊斯蘭教。        一個想要成為穆斯林的人,只需在證人面前表白自己的信仰即可。他們大致上會這樣表示:「我能證明,除了真主以外沒有其他的神,而穆罕默德則是真主的使者。」用阿拉伯語來說,聽起來大概就像這樣:「La ilaha illa ’lah, Muhammad rasul Allah。」在這句話中,「Allah」(阿拉)一詞在阿拉伯語中就是「真主」的意思。許多穆斯林認為,他們在用德文稱真主時也必須說「Allah」,而不是「Gott」,因為在伊斯蘭教的神聖典籍《古蘭經》裡,真主自稱為「阿拉」。不過,阿拉卻並非真主的名字,只是阿拉伯語指稱「真主」的詞彙。人們也能將它翻譯成德文。       認信真主及其使者,當然並非只是隨口說說而已。穆斯林同樣也要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取信於他的見證人,他們同樣也得同意接受伊斯蘭教的其他幾個支柱:禱告、布施、齋戒、朝聖。至於要怎麼做,那就是他個人的事情。直到見證人看到他確實認真看待自己的認信,他們才會承認他是一個真正的穆斯林。       一個穆斯林並不需要像改信猶太教的人那樣,去認識自己所要信奉的宗教的種種戒律與習俗。他也不需要像基督徒那樣,去信仰特定的教義。伊斯蘭教完全不是信仰的體系,而是某種過活的方式。某些穆斯林試圖以熱情與奉獻的方式去實現自己的宗教信仰。某些穆斯林則毋寧輕鬆以對。他們相信,伊斯蘭教的道路是正確的道路,但他們早已不遵守所有的規則。      ● 表明信仰真主及其使者穆罕默德的人就是穆斯林。      〈伊斯蘭教的婦女是否受到壓迫?〉      女性必須戴上面紗,男性則否。男性可以提出離婚,女性則不行。在伊斯蘭教裡,沒有男女平權。       「一位在頭部沒有遮掩的情況下禱告的女性,會讓羞恥降臨在她的頭上。」這個句子並非出自《古蘭經》,而是出自《新約》,基督徒的《聖經》。《古蘭經》裡只有提到婦女應用「喜瑪爾」(chimar;一大塊通常覆蓋於頭上的布料)遮掩住自己的胸部與自己的魅力。「魅力」是否同樣也指頭髮和臉孔,這是見人仁見智的問題。某些穆斯林的理解是,婦女應該完全把自己遮掩住。某些穆斯林則認為根本沒有必要戴頭巾。       根據伊斯蘭教法,如果負擔得起的話,伊斯蘭教的男性可以擁有多名妻子。現代的穆斯林則反對這種說法,他們認為,先知要求男性必須同等愛護自己的每個妻子,但沒有人能夠做到這一點,所以每個男人只能娶一個妻子。       嚴格的法學派認為,觸碰陌生女性會污染男性。因此我們往往會見到,男性穆斯林在向一位女性問候時不會伸出手來。在許多信奉伊斯蘭教的地區,女性甚至不許和陌生男性有任何的眼神接觸。伊斯蘭教的女性基本上是被從公共的部分裡切割開來。客人見不到為他們準備食物的婦女。       根據伊斯蘭教法,伊斯蘭教的男性可以對自己的妻子提出離婚。他們只要向對方表達3次想要離婚的意思,他們就算離婚了。伊斯蘭教的女性卻沒有這樣的權利。不過,虔誠的穆斯林其實鮮少會將自己的妻子掃地出門。律法雖然允許這麼做,但卻對於這種行為給予不好的評價。      ●《古蘭經》並未明白要求婦女必須配戴頭巾。      〈印度教是不是一種宗教?〉      「Hindu」所指的大抵就如同Indian一詞。嚴格說來,「Hinduism」(印度教)所指的則是,印度人所共有一個古老歷史的宗教。        事實上,並沒有「一種」稱為印度教的宗教,而是有許多不同形式的印度教。曾經有人打趣地說:「印度教裡什麼都有,就連和它相反的也有。」這句話說得十分貼切。我們也可以說:印度教一詞指涉印度所有可回溯到極其古老的典籍的宗教,或至少宣稱回溯自那些極其古老的典籍。這些古老的典籍包括《吠陀》和《奧義書》等等。印度教徒非常珍視這些典籍;耐人尋味的是,事實上,卻只有少數印度教徒確實熟悉它們。       四部《吠陀》本集如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它們是用古老的梵語所寫成。其中的內容十分深奧難解:有關於獻祭牲畜的規定,以及給人強烈感受的禱告曼怛羅(mantra)及火神阿耆尼(Agni)的詩歌。時至今日,大多數的印度教徒再也無法確實理解那些內容,因為實在過於古老。儘管如此,他們還是覺得自己受這些典籍所約束。       相形之下,《奧義書》與印度教徒的距離比較近。它們同樣也有超過兩千年的歷史。這些典籍記載了師父如何將關於心靈的奧義傳授給弟子。至今仍有許多印度教徒努力試著從這些奧義中學到一點什麼。       印度教徒還有些共同的東西。他們都知道某些神明,例如濕婆(Siva)、毗濕奴(Vishnu)、黑天(Krishna)和羅摩(Rama)等。只不過,早已不是每位印度教徒都會敬拜這每個神明。      ● 印度教是種非常多元的宗教。它所使用的語言是梵語。      ● 並非所有印度教的神明都在其最古老的典籍裡被提到。      〈什麼是「瑜伽」與「業」?〉      對一個印度教徒來說,瑜伽是宗教的修練。像是冥想。或是藉由去做命運要求我們去做的事來履行責任。這正是《薄伽梵歌》所講述的。        《薄伽梵歌》所講述的英雄阿周那有個疑惑。他既是戰士,也是國王。他的軍隊已經準備好要上戰場,想要奪取他王國的敵人就站在他的面前。然而,正當阿周那想率領自己的軍隊迎戰時,他卻看到自己的親友居然在敵營中。這使得他猶豫不前。一旦戰事開啟,他將不得不對他們痛下殺手。這並非阿周那所願,這會令他心碎。這時他最想做的就是拋棄一切,放棄自己的王國,隱居山林。       就在此時,阿周那的馬車夫說話了。他說:「阿周那,身為戰士的你負有某種責任。你必須戰鬥。你不能臨陣脫逃,不能隱遁到山林裡去冥思。在你履行自己身為戰士的責任後,你大可好整以暇地去做那些事。」       那位馬車夫其實是神明黑天。祂只是化身為馬車夫。阿周那從祂那裡學到了:每個人都必須熱情地履行自己的人生責任。這麼做並不是為了獲得獎賞。在他看來,履行責任是在為神明犧牲,在為黑天犧牲。這是一種宗教的修練。以印度教的古老語言來說,「宗教的修練」就叫「瑜伽」(yoga)。       黑天還說道:「當一個人死去,死去的不是他的靈魂,只是他的身體。之後靈魂會在另一個身體上繼續活下去。」因此,如果阿周那在戰場上殺死他的親友,他殺死的只是他們的身體,而非他們的靈魂。       在這裡,阿周那反映了印度教的信念:死後靈魂不會消失。      它們會在別的生物身上繼續存活。        他們會在哪裡繼續存活,這點則取決於「業」(karma)。根據「業」,高尚的行為會得到高尚的結果,卑鄙的行為會得到卑鄙的結果。對於印度教徒來說,「業」是某種如同重力一般的自然法則。正如重物會掉往地面、輕物會飄往空中,惡行會有惡報,善行則會有善報。舉例來說,一個邪惡的心靈來世將會轉生為牲畜。相反地,一個高貴的心靈則將轉世為高貴的人,例如轉世為祭司,因為祭司在印度教中被視為特別高貴的人。      ●「業」所指的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 印度教徒相信靈魂轉世。高尚的人會重生為高尚的人,卑鄙的人會重生為卑鄙的人。

延伸內容

【推薦文】從人們的生活認識宗教
◎文/黃克先(台大社會學系副教授)   宗教,可說是最古老的人類制度之一,在歷史長河中帶領無數人在度過此生之際,思索生命的意義及方向。即使人們經歷了思想啟蒙、物質文明的突飛猛進、日新月異的科技,宗教仍歷久不衰地活躍著。即使一直有激進的世俗主義者或無神論人士斷言在他們眼中蒙昧無知大眾的古老體系終將從人類歷史舞台上褪去,但同時也有不少人(即使自己沒有信仰)從宗教中發現其恆在的價值:例如,回應人們各種人生困厄、難以預料的災難時的情緒,尋求此生意義和自我定位,以及凝聚滿足人親密需求之團體。從今日的眼光來看宗教,它雖然不是認識這個物理世界的最佳教材,卻仍提供不少人安身立命、心靈叩問的重要指南。   在世界許多先進地區,包括歐洲、美國,都發現沒有宗教信仰的人愈來愈多,但我們也看到人們的靈性需求依然不歇,嘗試用創新及與時俱進的方式來表述並實踐自身對超驗存在的信仰。另一方面,宗教也在1980年代後,重新回到公共領域的舞台,在許多重大的政治、社會議題上積極參與,許多暴力事件也被宣稱與宗教信仰間的衝突密切相關。因此,理解宗教是什麼及不同宗教的面貌,成為培養新一代公民、向下扎根之工作不可或缺的元素。台灣的宗教多元性及活潑發展程度堪稱世界數一數二,宗教議題經常登上新聞版面,居住的鄰里街角也常見到宗教場所或活動熱鬧進行,我們理應對宗教有更多的認識,本書就是一極佳的入門。   宗教源遠流長且各自有其傳統,想藉由一本輕薄短小的書介紹這個議題本屬不易。然而,《向下扎根!德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世界宗教篇》可說是一本很成功的認識宗教的入門書籍。它涵蓋了世界幾個主要宗教,甚至有一章是與我們的文化切身相關、源於中國的華人宗教。同時,每一部分採用對宗教了解有限的人常會提出的問題做為開頭,例如,「為何人們要蓋那麼巨大的教堂?」、「人們需要一位神明才能解釋這個世界嗎?」、「『伊斯蘭』是什麼意思?」、「是否有過以佛教之名發動的戰爭?」藉此,引介各宗教傳統裡的各種有趣典故及歷史事件,結合宗教徒日常生活的經驗與需求,讓讀者在脈絡中理解並能感受到,宗教是種實際被各種文化及地區內的人們活出來的產物,而非只是龐大、古板、專制的一套枯燥知識及古怪作法(然就此而論,作者撰寫的〈中國的宗教〉一章是個例外,或許因為種種限制,無法以同樣的方式介紹之)。很多時候,人們以為宗教徒就是單向式承受來自古早以前或遠在天邊的神祕力量的指示,無從選擇地被動執行命令,但本書作者也同時呈現,宗教律令及儀式之所以如此,大多跟宗教徒身處的社會脈絡、人文風俗、物理環境息息相關,亦回應一個實踐信仰的人本身的生物需求、美感經驗、倫理堅持、文化慣習。如此,讀者即使不信仰或認可某教,但基於同屬於人的前提,仍可同理信仰者的考量及作為。   本書篇幅有限,自然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可成為一起點,引發讀者興趣後,再一窺源遠流長的各宗教傳統之堂奧;以下提供兩點參考。首先,台灣或中文世界的讀者或許可以在閱讀時進一步思考,作者描述的「宗教」及相關現象,與我們在本地看到的或從小接觸的宗教是否全然一致。本書以世界宗教為標題,作者又在西方世界成長且接受基督教神學訓練,是以對宗教的描寫,較偏向一神論的制度性宗教,強調清楚且排他的宗教隸屬,宗教的教義、經典、組織也相對明確且別於世俗。然而,在宗教當中有不少並不具備上述特性,好比我們相對熟悉的華人民間信仰,或是日本神道教、韓國薩滿教等。這個面向也有待讀者自行探查。回過頭來說,今日全球(西)化的影響,有許多本地宗教徒及宗教團體,亦以一神論制度性宗教為仿效對象,在組織方式、崇拜儀式、美學建築,乃至於思想體系上,日益趨同於一神論制度性宗教。其次,誠如前述,全球許多地方自稱無信仰者或無神論者愈來愈來多,但嚴格說來,其中不少人的思想及做法卻仍帶著某些宗教特質;超驗出現的形式或許不似以往那麼崇高、威嚴、強大,又或許也仰賴特定權威的協助以接觸超驗,只是與權威的關係改變了,也可能組織的方式變得更彈性、信眾關係變得更流動。這樣的新趨勢也值得對宗教感興趣的讀者進一步探詢。

作者資料

布克哈德.懷茲(Burkhard Weitz )

1965年生,幼時曾居住在巴勒斯坦的伯利恆。高中畢業後,先後於畢勒費爾德、漢堡和阿姆斯特丹修習神學,並前往美國費城修習比較宗教。在培訓成為牧師的期間,曾於多所普通中小學教授宗教課程。1999年,進入《週日德意志匯報》(Deutschen Allgemeinen Sonntagsblatt)擔任記者,其後轉往基督教雜誌《基督月刊》(Chrismon)服務。做為自由撰稿人,亦為神學專業文獻撰寫評論以及報章雜誌撰稿。目前與妻子和兩名子女定居於法蘭克福。

基本資料

作者:布克哈德.懷茲(Burkhard Weitz ) 譯者:王榮輝 繪者:薇瑞娜.巴浩斯(Verena Ballhaus) 出版社:麥田 書系:不分類 出版日期:2018-11-27 ISBN:9789863446118 城邦書號:RV1143 規格:膠裝 / 雙色 / 160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