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社會科學 > 社會議題
向下扎根!法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1-「什麼是種族歧視?在日常生活中又如何被複製?」:追根究柢各種沒來由的成見與誤解
left
right
  • 書已絕版已絕版,無法販售
  • 向下扎根!法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1-「什麼是種族歧視?在日常生活中又如何被複製?」:追根究柢各種沒來由的成見與誤解

  • 作者:塔哈爾.本.傑隆(Tahar ben Jelloun)
  • 出版社:麥田
  • 出版日期:2019-01-28
  • 定價:280元
  • 購買電子書,由此去!

內容簡介

◆扎根不停歇!法國最受歡迎的思辨讀本◆ 社會心理學博士暨龔古爾文學獎得主── 塔哈爾.本.傑隆獲頒聯合國之友「全球寬容獎」作品 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二十年來暢銷不墜/法國、德國中學教育官方指定讀物 ★學習尊重,是每個生命存在的重要課題★ ●恐懼陌生人或外國人、恐懼外地來的人、恐懼和我不同或不像我的人,或恐懼我不認識但別人說是危險人物的人……看似與我們連結度不高的種族歧視議題,實則隱伏在你我日常生活之中,尤其今日這塊土地已有百萬計的新住民與外籍移工,我們是否曾無意中輕易藐視他人,即使對方並未做錯事? 千萬別忘記、別隱瞞,也別忽略。 ──爸爸,什麼是「陌生人」? ◎為什麼到處都有種族歧視? ◎什麼是「拒絕」與「推辭」? ◎種族主義總有一天會消失嗎? ◎法國在外籍移民來之前有種族歧視嗎? ◎種族歧視的三個主要原因是不是害怕、無知與愚笨? ▍面對孩子的打破砂鍋問到底,我們可以選擇用討論思考甚或辯論的方式,一同學會思索、捍衛人生而為人的價值。 作者塔哈爾.本.傑隆於一九九七年二月,帶十歲女兒一同參加反移民法的示威遊行,因而展開父女之間關於排外與種族主義的對話。該書修稿不下十五次,作者直視眼前的事實到探尋歷史脈絡,從根本重新思考關於歧視的問題;他善用其心理學背景,潛心思考並以容易理解的方式,提出精確而有說服力的答案,不會因為對象是孩子就敷衍帶過。 全書以對話方式進行,作者極盡一切可能,用比喻、舉例、解釋和各種言說方式讓女兒理解什麼是「種族主義」這個攸關當代社會一切不平等的源頭,以及隨之而來在政策上可能的惡劣發展,比如仇視陌生人所衍生出的生活現象和種種問題,甚至也討論了歐洲的反猶主義。 塔哈爾.本.傑隆:「孩子總是充滿好奇心地提出許多問題,他們希望能收到明確、有說服力的答案,因此我們不能用哄騙的方式對待他們的問題。沒有其他人的視角比孩子更適合去了解人類並非天生有種族歧視,而是後天養成這件事。這本書最初是為了回答我女兒的問題而寫,但同樣也希望能提供兒少讀者閱讀,趁他們對種族歧視還沒有偏見前先了解它。至於成人讀者,希望這本書能讓家長曉得如何回答自己孩子的問題,因為他們的疑惑往往會是我們意想不到的問題……」 【本書特色】 ◎收錄王志宏(《經典雜誌》總編輯)‧劉政暉(台東均一高級中學社會科教師)精彩導讀。 ◎甫出版即席捲法國書市,前四個月銷售二十三萬冊。出版二十年,其類似散文的對話文體,平白而精簡地解釋抽象議題的功力,一直是這類書籍中的翹楚,影響力至深;本書為二○一八年法文最新版直譯。 ◎作者對伊斯蘭與阿拉伯文化、非洲和法國文化的混生現象有深刻的體驗與反省,對於「邊陲和中央」的關係也有異常尖銳的觀察力,也因此對一個社會如何接納「陌生人」非常敏銳。這種敏銳反應在許多細小的敘述之中──    ◆你覺得我會變成種族歧視者嗎? 妳有可能會變成這樣的人,但端看妳未來接受的教育而定,最好的方式是去了解與避免種族歧視。無論大人或小孩,面對一位沒做壞事但與自己不一樣的人時,都可能會有排斥的感覺或行為,這種情況經常發生。每個人都有不喜歡或有不當舉動的時候,在面對不熟悉的人會感到焦慮,認為自己比他好,相較之下,我們會產生優越感或自卑感,然後排斥他,不希望與他作鄰居,更別說當朋友;原因很簡單,因為他跟我們有差別。 此書的魔力是當作者援引歷史來佐證自己的觀點時,這當中並沒有憎恨的感覺,是父親慈祥地對女兒循循善誘的解釋,而女兒的再發問,也成了議題延伸的動機,如此父女的對話,思與辨之間仿如一場親子球賽的來來回回。父親總是試著將球回到女兒能接到的地方,原是嚴肅內容也神奇地淡化許多,更成了讀者最易於消化的閱讀模式。 ——《經典雜誌》總編輯 王志宏 這本書自一九九七年出版後,反覆再版,並翻譯成多國文字,這些文字對於扳回世界的歪斜,對於抵禦那些靠著歧視而得利的惡勢力來說,絕對功不可沒。雖然無法根除歧視,但是可以一點一點地抑制、節制。雖然這世界並不那麼「講道理」,但是,「講道理」仍是唯一可掌握的辦法。歡迎你也貢獻一點。 ——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負責人 張正 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涉及了棘手且複雜的種族議題,作者耐心地回覆女兒的問題,這本論調誠懇、滿載生活常見例子的對話集就此誕生。未料此書不僅成為法文世界中的經典,還被列為中學生的統一讀本;而在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之後,終於因機緣來到台灣,讓中文世界的我們也有機會以更多元的視角,思索「種族歧視」的大哉問。 ——台東均一高級中學社會科教師 劉政暉 塔哈爾.本.傑隆深知要抵抗種族歧視必須從兒童教育著手,這本書沒有艱澀的理論,正因為列舉日常生活的鮮活例證,反而穿透力強勁。作者談的是歐洲的種族歧視現象,套用在台灣社會可一點都不陌生:現今有七十多萬名移工在台灣各地回應著我們的經濟和家庭的種種需要。……是檢視我們自己的種族歧視的時刻了。 ——《哲學的力量》作者 羅惠珍 【各界好評】(依姓氏筆畫排列) 一本書店 王志宏 《經典雜誌》總編輯 李貞慧 親職作家暨閱讀推廣者 沈清楷 比利時魯汶大學哲學博士 林怡辰 彰化縣原斗國中小國小部教師 邱景墩 戀風草青少年書房店長 洪麗芬 信鴿法國書店負責人 張 正 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負責人 陳正菁 浮光書店店長  黃哲斌 新聞工作者 黃雅嫺 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學者 溫美玉 全台最大備課趴創始人 廖芸婕 跨國自由記者 趙彥寧 東海大學社會系特聘教授 劉政暉 台東均一高級中學社會科教師 羅惠珍 《哲學的力量》作者 

目錄

專文導讀 尋找華文世界裡的傑隆父女——王志宏(《經典雜誌》總編輯) 專文導讀 帶點「人味」的法式哲思——劉政暉(台東均一高級中學社會科教師) 二○一八年新版序:二十年後種族歧視依然如故 二○○九年再版序 前言 父女對話 結語 文章資料與讀者回饋 1——相關法律 2——對年輕的國高中生演講 3——讀者的回饋 ● 讀者來函 ●「王八蛋」一詞 ●「殖民」一詞 ● 十字軍東征 ● 生活日常 ● 我不是種族歧視者,可是…… ● 軼聞趣事 ● 蝴蝶實驗證實血緣關係面臨危機 4——仇恨高漲(父女對話後續) 5——排外與種族歧視 6——積極平權措施 7——文章收錄:  普遍的種族歧視  移民與國家認同  杯葛與種族歧視  對伊斯蘭教的恐懼  普遍的警戒心  現代化殺手  給穆斯林的一封信  穆斯林必須挺身而出  對墨索里尼的緬懷在義大利仍未消失 "

導讀

【專文導讀一】尋找華文世界裡的傑隆父女
◎文/王志宏(《經典雜誌》總編輯)   我必須承認,《向下扎根!法國教育的公民思辨課1:種族主義篇》一書不厚、文字通暢易讀,雖然是作者塔哈爾.本.傑隆與十歲女兒梅莉葉之間的對話,原是設定八到十四歲的讀者,且是針對「種族歧視」這個乍看之下在台灣並不是一個嚴重的議題。但,我有點輕忽了,它著實不若表象的輕薄。該書藉由與女兒定義「外來者」開始談起。傑隆一家是摩洛哥裔的法國人,也是被認定的「外來者」,當然容易感同身受,他旁徵博引,運用十歲女兒能了解的解釋與溝通後女兒的回應,將種族歧視乃至種族滅絕的緣由與現狀做了剴切的說明。   此書的魔力是當作者援引歷史來佐證自己的觀點時,這中間並沒有憎恨的感覺,是父親慈祥地對女兒循循善誘的解釋,而女兒的再發問,也成了議題延伸的動機,如此父女的對話,思與辨之間仿如一場親子球賽的來來回回。父親總是試著將球回到女兒能接到的地方,原是嚴肅內容也神奇地淡化釵h,更成了讀者最易於消化的嬝盲狾﹛C   此書出版的二十年間,塔哈爾.本.傑隆喚起了跨國大眾對這議題的重視,書中也收錄了釵h讀者回饋,更包括他在各國演講後與觀眾的交流。他承認直到今日「種族歧視」並未在人類社會消失,他也知曉有人類的地方,歧視就會存在,一本書無法改變成年人的想法,如果能由父母陪讀,是不是能改變些釩鈭𡘾H他認為消除種族歧視,應該由教育做起,因為我們至少還能教育兒童。   雖是他國異鄉的「種族歧視」,但嬝甽﹛A思緒總不由然地去比對思考台灣的現狀。而歧視實際上也不曾從台灣消失,僅是我們不曾明顯地標明著:即使封閉的島嶼相對與外界的交流少了釵h,我們仍一路承繼著種族歧視的包袱,從大漢族沙文主義傳統上將中原四周的異族一律加上「番」或「蠻」的標籤開始,即令飄海渡台的先民,仍延襲一脈將原住民視為野蠻一族,統一稱為「番仔」。而國民黨撤退來台,以少數管理多數,操弄省籍議題,造就了日後一度本省與外省相互歧視的因果。近年來台灣的外籍配偶人數達五十三萬之譜,他們在政府官方與民眾百姓間或多或少承受著有色眼鏡看待的不平,而百萬計的新台灣之子,是否因先天立足點的不平等,對社會能否無差異的融合,或又形塑出一群如同原先省籍議題的新族群;也不要忽略在假日的台北車站和中山北路上短暫地與同鄉噓寒問暖、近七十萬名的藍領外勞,雖是為自家亦廣義地為著台灣打拚,然捫心自問,我們是否曾與碧眼金髮老外等同對待過?甫結束的公投,充斥著諸多歧視與荒謬的流言,沒錯,歧視仍豐富地在這個島上,附身在如同性婚姻等不同的議題上。   如果我們有一本書是原住民的父母與他們的子女談種族歧視;如果我們有一本書是外配與新台灣之子的歧視對談;如果我們有不同顏色的族群來兩代對談,藍綠乃至於白的差異是什麼;如果我們有一本書是雙性戀的家長與同性戀子女的對話,如此包容著體諒與關懷的思與辨過程,是否能消弭誤解,更填補認知的差距?歧視並不會從人類社會中消失,但教育可以減少歧視的產生。重視思與辨的過程讓多樣與多元的社會多姿,是我們可以努力的方向。我們應該尋找華文世界裡的眾多傑隆父女,至少我們可以教育,至少我們還能懷抱信心與希望。   作者的結語雖是老調,但必須印記在你我心中:曉得每一張臉都是不平凡的、是獨一無二的,你永無法遇見兩張一模一樣的臉。這與美醜無關,因為美醜是相對的事,但是每張臉都象徵了一個生命,而所有生命都需要被尊重,沒有人有權利汙辱別人,每個人該享有擁有尊嚴的權利。對一個人生命的尊重,也是透過人生命所有的美好與不平凡、所有的差異與偶然表示敬意。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
【專文導讀二】帶點「人味」的法式哲思
◎文/劉政暉(台東均一高級中學社會科教師)   浪漫的法國人,懂哲學?懂思辨嗎?事實上,他們不僅「懂」,更是近代世界幾個最重要思潮發源地。相較起務實的德國哲學,法國的思想更讓人感受到多一些的「人味」。 這或頂P其歷史有關。   兩百多年前,無數的法國先烈為追求理想,以鮮血喚醒人民推動法國大革命,將「自由、平等、博愛」精神流傳到世界,雖之後王室復辟,浪漫畫派巨匠德拉克羅瓦(Eugène Delacroix)以一幀〈自由引導人民〉(La Liberté guidant le peuple),間接鼓舞了社會氛圍,法國人再度為世界開啟了民族主義與自由主義的浪潮。   在《伏爾泰的朋友們》(The Friends of Voltaire)一書中,有句用來闡釋法國哲學家伏爾泰(Voltaire)思想的名言:「我並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法蘭西一直以來,都是身體力行自己哲學思維的先鋒,然時至今日,理當體現「尊重」真諦的法國,卻是二十一世紀西方世界中,遭到恐怖攻擊死傷最為慘重的國家之一。   成也民主,敗也民主。長年倡導人權的法國,在當代民意趨向下,產出了失敗的社會融合制度。在面對蔓延法國社會的種族歧視氛圍,有群有志之士無畏政治、無畏威脅、無畏他人評價、無論自己的國籍,只為人權挺身而出。   本書即為一例。   這位作家來自北非的摩洛哥,當年由自身感受出發,帶著年幼的女兒走上巴黎街頭,一同加入抗議不合理的移民教育法行列。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涉及了棘手且複雜的種族議題,塔哈爾.本.傑隆耐心地回覆女兒的問題,這本論調誠懇、滿載生活常見例子的對話集就此誕生。沒想到此書不僅成為法文世界中的經典,還被列為中學生的統一讀本。 這本書在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之後,終於因機緣來到台灣,讓中文世界的我們也有機會以更多元的視角,思索「種族歧視」的大哉問。 誰是陌生人?   在法文中,「陌生人」與「外國人」是同一個字,父女對話開頭以「爸爸,什麼是外國人?」玩了個同義字遊戲,作者巧妙地將一般人對外國人的歧視,連結到因為自身對他人文化的「陌生」上。換言之,他嘗試用各種方法,讓自己的女兒乃至眾位讀者知曉人類之所以會有歧視發生,大多是對其他文化不了解所致。   本書中提到釵h改善種族歧視的方式,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與認同的,莫過於「對抗種族歧視最好的方法就是『請人家吃飯』!」的概念。   身為在台灣「種族最為多元的縣市——台東」任教的教師,我過去為了讓學生從彼此間的文化同理擴大到對異國文化的尊重,設計出「煮一道『當地』菜、準備一首『當地歌謠』到漁港」的「文化肯認」課程。孩子們先是費盡心力搜集資料、採購與烹飪食材、練習陌生的語言歌曲,並在移民署協助之下,實際帶著這些成果到富岡漁港,與印尼及菲律賓籍的漁工坐在一起交流。   這個將「客體」轉為「主體」且具有主動性的美食體驗,讓「陌生的他人」成為「自己人」後,孩子們漸漸愛上東南亞文化,也啟動了他們自發性籌辦「移動圖書館」、「移工中文課」等行動的內在動力,使其真正成為改善台灣社會現有不平等境況的積極公民。   不過與上述課程中,固有歧視者挺身為被歧視者發聲的角度相比,做為在殖民母國生活的本書作者,即使處於文化權力不平等下弱勢的一方,他的作品卻照樣一針見血地點出了法國的社會問題。此舉沒惹毛法國人,主流社會大力讚賞之餘,世界各地的社會及教育工作者也紛紛投以關注,其論點之完整與說服力可見一斑。 世俗國家,停!看!聽!   嬝炙赫扆艉@需要提醒之處,是作者的思維仍與持有「世俗國家」(secular state)招牌的法國具有極為類似的文化脈絡。   生長於伊斯蘭文化圈的作者在面對法國政府的「布卡禁令」(burqa ban),也就是不准穆斯林女性(包含在校園內)穿著罩袍等傳統服飾的規定時,表達支持的態度。這個法令讓為穆斯林女警戴頭巾執法背書的英國,還有多半支持自由主義的國家多所批評。連亞洲觀點也是如此,如記者三井美奈所著之《伊斯蘭化的歐洲》一書中,就對於這個禁令背後的政治操作、社會不平等與女性自我主體性,做了深入的描述,提出女性穿著布卡就是「在宣揚宗教?」甚至「遭受迫害嗎?」等疑問。   然而大家也別擔心,嬝炙籉颾挭y本來就得帶著距離,才可能讓「思辨」發生,作者某個不同的觀點,反倒可能成為激發更深入想法的觸媒。 就來點「法式哲思」吧!   談到種族歧視,讀者最熟悉的莫過於出現在課本上的美國。美國遲至一九六八年馬丁.路德.金恩博士遭刺殺後,才廢除種族隔離政策,而法國則是早在一八七九年就選出了非裔的巴黎市長。觀念如此摩登的法國,對比今日法國社會的不平靜與眾聲喧嘩,仍持續不斷地從「人」的角度進行反思與論證,可說是「法式哲思」的精髓所在。   作者說,「世界上只有一種『人』。」   他站出來少見地以阿拉伯人身分提出「反猶就是反阿拉伯人」的論點,以中立的角度呼籲各式歧視都得消失,鏗鏘有力地強調「任何『歧視』,都是對自身的『歧視』」這個真理。 很遺憾的,台灣仍處在人權被假新聞、錯誤資訊操弄的時代,無論從「移工議題」、「同婚議題」到「原住民議題」,真相與真理似乎皆不是公眾所追求的目標。整個社會正因此共同承擔著無知與恐懼不斷交疊、相乘的後果。   我十分盼望以深思熟慮卻易懂的語句,帶出「法式哲思」可親魅力的這本書,能讓台灣跨年齡層的讀者看見不同的世界並開始思考,讓我們的社會有機會向平等與和諧更大步地靠近。

序跋

  二○一八年新版序:二十年後種族歧視依然如故      梅莉葉,      千萬別忘記、別隱瞞、別忽略。      種族歧視是千真萬確的事實,非意外,也非歷史過失。      種族歧視存在於繁榮的人類社會裡,      各種感覺互相衝撞而引發戰爭,      不只優越感,      也有權威感使然,讓人們輕易藐視他人,即使他人並未做錯事,      或者認為自己能隨意評論他人相異之處,認為差異是不平等的記號,      或者認為有錢就是有勢。      千萬別忘記,      人非豺狼虎豹,      別以可憐的動物做為比喻,牠們從未挑起戰爭,      人純粹就是人。      人是自己最好的敵人,      人好戰,以戰爭消滅毀他人,      以戰爭羞辱他人,將一切化為烏有,      以戰爭拆毀家園,      以戰爭玷汙純真的孩子與長者。      噢女兒,不論何處,種族歧視已深植人心,      即使身處孤島仍會有憎恨、輕視與羞辱的目標,      有恨才能活著,才能感覺自己活著。      人或許可以選擇愛,      但愛並不簡單,      必須值得被人愛,      必須吸引人愛,必須顯現曖昧不明、隱藏在笑容裡的愛。      女兒,妳了解關鍵在教育,與日常教育息息相關,      必須堅持教導孩子價值觀、教導他們學習尊重。      尊重是偉大的謙卑,使人類文明有了意義,      尊重是走向他人,在他們有困難、面臨窘境或需要幫助時伸出援手,      尊重是認同人與人之間有差異但彼此相似。      人無論身形、膚色或使用的語言、秉持的信念、抱有的疑慮、追尋的欲望、從事的工作、揮舞的瘋狂或超脫一切的智慧,人與人並無價值上的不同。      女兒,學習尊重是每個生命存在的課題,      因為我們所有人都需要被尊重才能生存,也才能進行有人文高度的事。      噢女兒,我時常跟妳聊到爺爺奶奶,跟妳說他們的想像與世界,妳喜歡他們的處世態度,認為物質的資產是無法以普世事物價值來衡量。      當人們遺忘存在,遺忘自己存在於世,遺忘自己之於他人存在時,人們會變得極度渴望占有,終日被占有的執念縈繞心頭。      妳在法國出生,熟悉爸媽的祖國。      對妳來說,摩洛哥是承繼自父母,記憶裡的另一部分。      妳察覺生活模式有差異後,立刻對女性的社會條件以及人們對非洲黑人的種族歧視感到驚訝,非洲黑人試圖從撒哈拉沙漠以南來歐洲尋找更好的生活。      妳在旅行時看過許多事物,了解人們須探索新的世界、造訪其他國家與文化才能消弭種族歧視,因為種族歧視來自於無知、對未知的恐懼,也來自宗教喚起的仇恨。      女兒,今日寫這篇文章給妳不僅是為了上述事情,也是因為妳跟著這一本全世界上百萬名孩童閱讀過的小書一起成長。如今尤甚過往,我們必須再提高警覺反抗如同災難的種族歧視。      千萬別忘記,      別隱瞞,      也別忽略。      不管種族歧視對人民、遠親近鄰、熟人或陌生人的生活帶來多少威脅,或讓世界和平陷入危機,我知道妳永遠會小心、勇敢應對。      還記得嗎?妳十歲時,我帶妳參加一場示威遊行,上街為無身分文件的居留者發聲。所有人約好下午兩點在巴黎東站集合,那天有好多人參加,那是法國人與外籍居留者經常集體遊行的年代。為什麼提起這段往事呢?因為很少人能順利成為法國公民,他們得再上街頭替移民者或無身分文件的外國人捍衛。      爸爸希望能做為榜樣,讓妳盡早學會思索、捍衛人生而為人的價值,例如人權、爭取平等及公平。我們一起上街示威遊行,我為妳感到驕傲,雖然妳不斷提出疑問,好奇為什麼我們得參加遊行。提問是很好的事,只是當時的我認為回答妳問題的時候未到,所以試圖移開話題卻惹妳生氣,直到某一刻,我意識到不能再迴避妳的問題時,我才跟妳說:「好吧,晚上回家我們再一起研究。」不過,妳不喜歡「研究」這個字,我才改口說:「我會認真回答妳所有的問題,而且不只是妳的問題,是同年齡的孩子們都會有的困惑。究竟種族歧視從何來,為什麼有種族歧視,以及如何反抗它。」      當晚,我就妳的提問做出回答,不過我感覺妳並不滿意答案,似乎希望我用更簡單的詞彙讓妳和年齡相仿的孩子都能理解,因此我才請妳把問題寫下來給我。隔天,妳和妳最好的朋友一起來找我,交出兩頁滿滿的問題,從那天起,我開始著手進行有教育意義的事,也將困惑妳的問題放在心上。      六個月過後,我寫了六十多頁,想先讓妳閱讀,不過妳花了點時間才決定是否要讀,最後是我們倆一起閱讀。每當妳讀到複雜或有疑惑的句子或說法時,妳通常會立刻反應,我也會將妳的看法納入考慮,並將寫好的文章給阿爾貝.雅卡爾(Albert Jacqurd)教授閱讀,他曾寫過幾本重要著作探討不平等的社會如何轉變某些差異。      這本小書在出版前曾在許多人手上傳閱,有教師、歷史學者、朋友,最後傳到我的編輯馮斯華.佩羅(Françoise Peyrot)手上,她是法國瑟依(Seuil)出版社的總編輯之一,是她對書名有了想法。她跟我說:「你覺得有需要向梅莉葉解釋種族歧視,我們也要讓做父母的跟你一樣覺得有需要向他們的孩子解釋種族歧視,我們就把書名訂為《向我女兒解釋種族歧視》。」      妳很高興能參與這份工作,但妳很快便開始保持距離,我猜是這故事讓妳感到有點不好意思,也或許是因為害羞。妳不喜歡書的封面是妳的側面照,但這張美麗的照片可是偉大的攝影師布魯諾.巴貝(Bruno Barbey)所拍的!      書出版時,妳人在別處,我還記得一窩蜂的媒體讓妳感到不自在。瑟伊出版社每天售出好幾千本書,這本小書相當成功,而法國人彷彿看了我們倆一起完成的書才發現他們的社會有種族歧視存在。這本書在《快訊週刊》(L’Express)的排行榜上長達一年多,是暢銷書第一名,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甚至被翻譯成世界語!《紐約時報》花了四分之三頁的篇幅報導;德國出版了有聲書,在柏林推廣時,獲得德國內政部長親自推薦。聯合國也為這本書頒發了與包容有關的獎項,時任聯合國祕書長科菲.安南(Kofi Annan)希望能在紐約親自頒獎給我,但他因事務繁忙,頒獎典禮便委由他的夫人擔任主席,在一間大型的玻璃屋裡舉行。無論在何處,記者總會向我問起妳的事,但我沒有跟妳說,因為知道妳會生氣。妳看,親愛的梅莉葉,這本書在全世界獲得了廣大迴響,在義大利也跟在法國一樣成功,得到許多獎項肯定。妳記得嗎?妳親自到都靈領獎,我還留有一張照片是編舞家莫里斯.貝嘉(Maurice Béjart)與電影導演羅曼.波蘭斯基(Roman Polanski)圍繞著妳的照片,當時妳還未滿十一歲,就已經成名了!不過妳並不想要這個名氣,有一次妳陪我到德國為這本書領獎,我們把握了機會觀光,在統一後的柏林大道上散步。      這本書的影響力從某個時間點起便超越我原本的想像。開始有人在學校裡讀這本書,而我也應學校、反種族歧視協會、媒體的邀請做了上百場演講,每個地方都有一樣的問題與擔憂,因為種族歧視在全世界每個社會裡都存在,我變成向人們解釋這場世界性災難的人。我還記得到南非德爾班一所學校拜訪時,那裡少數族群之間、印度人與非洲人之間的種族歧視相當嚴重;去賽拉耶佛時,我也在克羅埃西亞、賽爾維亞、波士尼亞的孩子們眼中看見相同的恐懼與偏見;同樣的情形也發生在巴勒斯坦與猶太學生共存的一所實驗學校裡。四處都是恐懼,四處都暗藏仇恨。印度是民主國家,但種族歧視卻幾乎像官方允許存在一樣,更難跟印度人討論這話題。有一天,妳問我摩洛哥人是否是種族歧視者。我對妳的問題感到相當驚訝,因為這就像摩洛哥人不認為自己有種族歧視一樣,他們總認為別人才有種族歧視,可是反黑人的種族歧視在摩洛哥各社會階層相當普遍,而且反猶主義在猶太人離開摩洛哥到以色列之後也開始出現。我曾問妳:「為什麼妳認為摩洛哥是例外?我們也會在摩洛哥發現與其他國家同樣的缺點。」      二十年來,妳見證了極右派民族陣線的發展,他們曾兩次進入總統大選第二輪投票:二○○二年席哈克(Chirac)對讓-馬利.勒朋(Jean-Marie Le Pen);二○一七年馬克宏(Macron)對瑪琳.勒朋(Marine Le Pen)。二十年來,在歐洲各地如奧地利、德國、義大利、比利時與荷蘭都發現了同樣的發展,極右派政黨在符合民主的方式下獲得相當多的支持,確實更接近權力中心了。      我們如何以及為什麼會走到今天這一步?      若不挑起移民問題——這是民族陣線慣用的論點——或不挑起人們對伊斯蘭教的恐懼,極右派政黨便無法在各選舉中獲得支持。      恐懼是非常好的手段。不管極右派論點的真偽,讓選民感到害怕或是散播令人擔憂的訊息都是有效的宣傳手段。      歐洲各地的極右派人士刻意混淆移民與移民後代——前者從其他地方來到歐洲,後者在歐洲出生、成長,應該被視為歐洲公民——可是不論左派或右派政府,移民後代幾乎皆被政府忽略、不受承認。恐怖主義以伊斯蘭教為名(通常帶有誤解與錯誤詮釋),從這些年輕人裡徵召聖戰士,並在政治宣傳的強力影響下改變他們對生命本能的態度,從迎向生命轉向迎接死亡,將自己對死亡的渴望強加於他人身上。      我以法國為例來說明人類這種普遍的行為。我們必須承認法國向來是種族歧視特別嚴重的國家,反猶主義一直以來都是致死的種族歧視,數十年來多次造成法國內部分裂。妳知道德雷弗事件(L’affaire Dreyfus)正是發生在法國,源自一名法國陸軍上尉的名字,他因爲猶太身分被控叛國。當時法國文學家埃米爾.左拉(Émile Zola)為此於《震旦報》(L’Aurore)發表一篇文章表達憤怒,標題為〈我控訴……!〉,也因為這篇家喻戶曉的文章,眾人才意識到這名上尉的清白。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法國警察於一九四二年七月十六、十七日在巴黎逮捕外國裔猶太人,將他們集體送至納粹集中營,歷史上稱為「冬賽館圍捕事件」:一萬三千一百五十二名猶太人被捕,其中有四千一百一十五名孩童死於集中營。      種族歧視總是能找到擁護者與下手目標。      接著,反波蘭、義大利及西班牙移民的種族歧視開始殘害法國社會。去殖民化後,尤其在阿爾及利亞獨立戰爭之後,反馬格里布的種族歧視更是普遍存在於法國社會。一般來說,法國反阿拉伯的種族歧視在一九七三年第一次石油危機後開始大幅提高。      一九七五年,法國總統季斯卡(Valéry Giscard d'Estaing)推動家庭重聚政策,有了第一批出生自移民家庭的法國人。這些移民後代經歷過辛苦的階段,因為不被認同,很難或無法融入法國社會;有些年輕人轉而去犯罪,反抗這不願提供機會給他們的社會。他們的父母束手無策,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孩子走向歧途,有些人輟學,有些人逃家不知去向。      法國監獄裡百分之七十是馬格里布裔的法國年輕人,皆曾犯過輕罪。二○一五年一月十七日的《每日電訊報》(The Telegraph)寫道:「法國監獄六萬七千五百名的罪犯裡,估計有百分之七十是穆斯林,這些穆斯林僅占法國人口的百分之八。」然而,這些年輕人正是在監獄裡認識伊斯蘭教與基本教義派。第一批基本教義派人士就是出自監獄。      伊斯蘭教的出現,其實回應了一個國家忘記自己有照顧某些族群的義務。      隨著以伊斯蘭教為名的第一批恐怖攻擊發生,無論是蓋達組織或「伊斯蘭國」在美國或歐洲發動的攻擊,對伊斯蘭教的排斥很快便衍生出「伊斯蘭恐懼症」這個新詞彙,表達人們對伊斯蘭教與穆斯林的仇視。如此的仇視卻又因恐怖主義加劇,使得反西方人、反基督徒、反猶太人,以及反無信仰者的種族歧視更透過網路廣泛傳遞。      梅莉葉,      我撫養妳和妳的兄弟姊妹長大,讓你們在自由、政教分離的想法中成長。我從未強迫你們要有宗教信仰,也記得曾向你們解釋世界上三個一神論宗教的宗旨與基本價值。你們在穆斯林文化中長大,因為你們的祖父母祥和地信仰伊斯蘭教,你們從小看著他們禱告,遵循齋戒、宰牲、開齋的節日及赴麥加朝聖。      可是若對照你們祖父母祥和信奉的伊斯蘭教,你們不會了解媒體口中的「伊斯蘭主義」從何而來,這是個狂熱、激進的觀點,毫無任何宗教的奧妙,只會一味導向恐怖與死亡行動。      妳在大部分政治人物的言論裡可發現,他們試著不去混淆伊斯蘭教與伊斯蘭主義者,但是社會並不在乎兩者間微妙的差別。對於大部分歐洲公民而言,伊斯蘭教必須對撼動他們國家的恐怖事件負責。      對伊斯蘭教的不信任始於面紗事件,隨後因罩袍而立法禁止宗教信仰符號外顯。一切始於一九八九年,兩名女高中生帶著面紗到學校,想要強調她們的差異與穆斯林身分。      我們或許應該避免引人注目,就像我們平常展現自己那樣;也許事情就不會引起軒然大波而影響整個國家,也不會讓媒體趁機大肆渲染宗教入侵國家認定的政教分離的公領域,這是宗教無權進入的空間。      梅莉葉,妳知道法國是個政教分離的國家,一九○五年才立法將宗教與政治分離,這是經歷長久的抗爭之後,才得以投票通過的法條。      政教分離是什麼?讓我先告訴妳它不是什麼。它並不是排斥或仇視宗教,也不是用來反對法國所有宗教信仰者的戰爭機器。      政教分離是一項原則,確認宗教——無論哪個宗教——不能出現在公領域、學校、醫院及行政機構裡,因為宗教屬於私領域範疇。      宗教屬於自由意識,受政教分離的原則保障,讓所有公民能自行選擇信奉宗教或不信奉,在私人生活時間從事宗教活動或完全不從事。      法國正是在此原則上立法禁止宗教信仰符號外顯,接著更投票通過禁止穿戴罩袍的法案,而罩袍是將女性身體從頭到腳遮掩的服飾,不過這條法令對有些穆斯林來說難以接受,因為他們認為女性身體本來就不該於公眾場合袒露。然而,他們卻以自由為名,宣稱每個人都有權選擇自己的穿著與生活方式。但從根本上看來,讓女性穿罩袍,其實是排斥西方的生活模式,拒絕接受歐洲女性的社會地位。政教分離的法國自此開始與部分穆斯林人口產生代溝。      梅莉葉,      還記得我們從摩洛哥丹吉爾(Tanger)回巴黎的那趟旅程嗎?登機時,妳看見一名穿罩袍的女子,戴著黑手套不露出身體任何一個部位。她身旁一名像巴基斯坦人的男子,身穿傳統長袍(Djellaba),臉上留著長鬍子。女子懷裡抱著嬰兒。妳當時驚訝地跟我說:「這可憐的女人活在牢裡,而且是移動式牢房,還有她跟隨丈夫的樣子,毫無埋怨、一句話也沒說……」我還記得妳當時很憤怒、很無法理解的反應。然後妳接著說:「巴黎機場的海關不可能讓她踏進法國。」      在飛機上,我們看這名全身罩黑的女子吃東西,是用叉子把食物送進罩袍裡,看了實在很惱人。妳說:「可是奶奶、姨婆、表姊妹、堂姊妹們都沒穿這種罩袍。這不是伊斯蘭教吧!」      妳說對了。伊斯蘭教從未強迫女性穿著否定個人的衣服,讓她變成如此令人憎厭的物品。《古蘭經》只提到三項關於面紗的事:當我們禱告或與非家人的男子碰面時,我們需要遮住頭髮。全黑罩袍源自阿富汗與巴基斯坦的傳統,這是害怕女性身體、女性自由及女性欲望的男人對伊斯蘭教的錯誤詮釋。      當我們抵達巴黎奧利機場時,妳跟著這對夫婦想觀察海關的反應,我記得妳就排在這名女子後面。她選擇了女海關負責的窗口排隊,輪到她時,她拿出酒紅色護照,稍微掀起面紗,與員警沒有任何對話下便通過海關。      我們都對此驚訝不已,妳甚至想跟海關討論這件事。但最後妳對自己說,這其實不關我的事。      提起這段我們經歷過的往事是為了讓妳記得,因為這些看似鬼魂的女子,人們愈來愈覺得伊斯蘭教是將女性視為次等生物的宗教。      恐怖主義以伊斯蘭教為名,被人以獨斷狂熱的方式詮釋,從一九九二年十二月起,由蓋達組織於葉門、利比亞、埃及、巴基斯坦、阿爾及利亞犯下幾樁恐怖攻擊後開始為人所知。二○○一年九月十一日全世界都看見四架民航客機偏離航道,其中兩架撞毀了紐約世貿雙子星大樓,造成三千人喪生。      這場令人注目、死傷最慘重的恐怖攻擊,將使阿拉伯與穆斯林世界承受嚴重的後果。      妳還記得那天是週二晚上,我們看著電視陷入了沉默,有點像在墓園裡一樣。還記得妳妹妹的反應嗎?當時才七歲的她便說,從今以後再也不拒絕在學校餐廳吃豬肉了。因為在她的認知裡,穆斯林已視同可濫殺無辜的人。      那天,我決定要寫一本書向孩子與他們的父母解釋什麼是伊斯蘭教。      從那時起,全世界活在隨時可能發生恐怖行動的恐懼之中,更讓人感嘆的是,恐懼的氛圍並不會像魔術般消失,其他死亡攻擊連續在穆斯林國家發生,如埃及、阿富汗、摩洛哥、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利比亞、馬利、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敘利亞,而且西方國家也同樣無法倖免。為了懲治世貿雙子星大樓恐攻事件的肇事者,當時的美國總統布希在二○○三年三月出兵伊拉克,讓伊拉克憤而變成與全世界為敵的恐怖分子巢穴。「伊斯蘭國」也宣稱在伊拉克成立。後續發生的事妳也很清楚,法國、西班牙、英國、比利時、荷蘭、土耳其及其他國家都發生了多起恐怖攻擊。伊斯蘭國威脅了全世界,並與基督徒(尤其是中東基督徒,如埃及基督徒——科普特人)、猶太人,以及他們認為「有信仰錯誤」的壞穆斯林勢不兩立。      恐怖分子在犯案前都會高喊「真主至大」(Allah Akbar),使得世人皆認為伊斯蘭教必定與卑劣殘酷的恐怖主義有密切關聯。      妳現在了解為什麼宗教會逐漸被聯想到狂熱分子的犯罪行為,這些人其實都來自西方國家,比如法國,而法國並未妥善對待移民後代,導致他們對這殘忍的國家懷恨在心。這也能解釋為什麼梅拉(Mohammed Merah)會犯下殺人案,狠心對馬格里布裔法國士兵、孩童——沒錯,是孩童——以及猶太人下毒手。同樣用扭曲伊斯蘭教的方式,另一批恐怖分子冷血殺害了《查理週報》(Charlie Hebdo)的記者,造成十二人死亡、四人重傷,並在巴黎文森門附近的猶太商店挾持、殺害猶太人,那天是二○一五年一月七日。      沒錯,我們相當震驚、懼怕、無言以對。我們隨後到共和廣場靜坐抗議,與受害者家屬一起表達恐懼與團結。      恐怖主義是最卑劣的種族歧視行為。沒錯,種族歧視會引發殺戮,這已經不是新聞,納粹主義便曾以極度恐怖的實際行動進行反猶種族歧視。      我們以為這場靜坐抗議會讓種族歧視的邪念離去,但事實卻不然,伊斯蘭教如今就像在被告席的宗教犯一樣。我們該如何為祂辯護,將祂從無信仰也不遵守法治的罪犯設下的圈套裡救出?      就在法國忙著包紮舊傷口時,新恐怖攻擊以更出人意料、更凶殘的方式襲擊法國的生活模式與自由原則。二○一五年十一月十三日,恐怖攻擊瞄準巴黎巴塔克蘭劇院(Bataclan),造成一百三十人死亡、四百一十三人受傷,並在同一天攻擊在同一個地區的餐廳與咖啡館。如此恐怖的夜晚,卻只因幾個人假阿拉與先知之名,行屠殺無辜者之實。      重提這些事是想讓妳明白,反穆斯林、反阿拉伯人、反移民的種族歧視是在怎樣的脈絡中形成,並造成法國人之間產生誤會與危機。      恐怖事件並未到此為止。      貨車衝撞事件發生在二○一六年七月十四日晚上,尼斯涼爽的空氣讓民眾出門到盎格魯街沿海邊放鬆散步。一名罪犯駕駛貨車衝撞人群,釀成八十四死、三百三十一傷,其中有許多以為自己安全生活在人權國家的穆斯林家庭。法國為了這樁將伊斯蘭當作屠殺宣傳口號的攻擊,舉國哀悼。      二○一六年七月二十六日,在盧昂附近的聖艾蒂恩居胡費市(Saint-Étienne-du-Rouvray),八十五歲的神父與和平人士賈克.漢彌爾(Jacques Hamel)在教堂裡遭人割喉殺害。      人們再也無法忍受的恐懼又再次得寸進尺。      這罄竹難書的罪行同樣由「伊斯蘭國」宣稱犯案。      二○○六年,二十三歲的青年伊藍.哈利米(Ilan Halimi)被自稱「野蠻幫」的一群人綁架。這群凶殘的暴徒折磨他三週,希望藉此拿到許多贖金。因為猶太人一定很有錢,不是嗎……      他遭殘忍凌虐後死去。這不只是殘暴的罪行,也是種族歧視、反猶主義的罪行。      十一年過後,二○一七年,六十五歲的老婦莎拉.哈利米(Sarah Halimi)遭非洲裔鄰居殺害。他將她扔出窗外活活摔死,而法庭卻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才承認這是件反猶謀殺案。      同樣的事件再度發生在八十五歲的老婦蜜海兒.諾爾(Mireille Knoll)身上,她曾於一九四二年奇蹟般地逃過冬季賽館圍捕事件,如今卻遭兩名嫌犯毆打、用刀刺死並焚屍,只因為她是猶太人。      這件在法國發生的事,當年納粹無法做到但兩名殺人犯卻做到了,因爲他們對猶太人心懷仇恨而且手段凶暴殘忍。      種族歧視會引發殺戮。      種族歧視不會停止也不會緩減,種族歧視存在生活中,仔細檢視著每張臉、繞著每個身體打轉,並在無預期的情形下落到某些人身上。      不,種族歧視並非城市裡蔓延的幻想、謠言、噪音、影子;不,種族歧視是有歷史、有過去、有回憶的男人與女人們,他們被無限的仇恨刺激,反對他們根本不認識或不熟識的人。      除了上述罪行,有些穆斯林或猶太墓園也常遭到破壞,種族歧視也不讓死者好好安息。      梅莉葉,      二○一八年四月二十一日,《巴黎人日報》(Le Parisien)刊載了一份三百位名人聯署的宣言譴責「法國新伊斯蘭反猶主義」;同一時間,法國阿爾班.米榭爾出版社(Édition Albin Michel)出版了《法國新反猶主義》(Le Nouvel Antisémitisme en France)一書。      讀完這份宣言後,我感到很為難。      縱使伊斯蘭主義者反猶太人是不容質疑的事,我也在文章裡重複提過、也譴責過,不過我們必須了解這些恐怖分子受到各種仇恨的刺激。他們確實仇視猶太人,但也仇視與他們不同立場、崇尚和平的穆斯林、異教徒及其他宗教。      這份宣言強調猶太人「比起他們的穆斯林同胞多了二十五倍遭攻擊的風險」,並且重申近幾年來共有十一位猶太人遭到謀殺(有些是被凌虐)。      這些都是事實。反猶主義在歐洲各地持續成長,不只因為伊斯蘭恐怖主義。在德國發生的反猶事件一年內增加兩倍,從五百九十件增至九百四十七件。在奧地利、波蘭及其他歐洲國家更出現新納粹運動,有百分之五十一的波蘭人拒絕他們的女兒嫁給猶太人。      在法國,人們總將反猶主義歸咎於伊斯蘭主義者,這樣的意見背後,即使不明說,人們也會直接聯想到伊斯蘭教。事實證明,簽署宣言的人們「要求神學權威人士重新詮釋古蘭經經文,將陳舊過時、教唆殺害、有關嚴懲猶太人、基督徒及無信仰者的經文刪除」。      我們不能一邊對抗反猶主義,一邊開啟對穆斯林的仇視;人們確實不會明說,但卻很容易認為伊斯蘭主義者的脫序行為與伊斯蘭教有關,這點我們很清楚。      三十多位伊瑪目在主持禮拜時做了回應,他們站在反抗反猶主義的立場上重申,無論受害者是誰,都有必要消滅種族歧視。《人權宣言》第一條明確表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      反種族歧視是每分每秒都在進行的抗爭,須伴隨我們正在做的事情一起,避免讓我們顧此失彼,過度關注某一類種族歧視。每個人都應該擁有尊嚴與被尊重的權利。      種族的概念無法用科學方法定義,法國國民議會在二○一八年六月二十七日透過法制委員會的議員投票,將種族(race)一詞從法國憲法中刪除。因此在法國,無論人們的膚色或基因特徵為何,都不能以種族的概念做區分。國民議會的這項決議是近二十年來的重大事件之一,重挫了努力想具體化、說服人相信他們偏見的種族歧視者,因為後者聲稱人類是由許多「種族」構成,並且暗指「白種人」理所當然比其他種族優越。然而,除了人類的多元性之外,人類只有一種,即使人類是由好幾十億張臉孔所組成。      近年來,許多難民從敘利亞與伊拉克戰爭逃出,大批難民湧入歐洲的問題也讓法國陷入困境。法國政府對庇護政策改採強硬態度,拒絕幫助在海上漂泊的難民,背棄了「法國為庇護之地」的優良傳統。      同時,法國也出現了「認同世代」(Génération identitaire)運動,主要由年輕人組成,主張反對「外國人入侵」,提出法國成為全白人的天主教國家的要求。他們更監視邊境,要求內政部長對他們的主張做出回應。而如此危險的轉變,將使法國在無包容心者的施壓下走向倒退與封閉之路。      梅莉葉,種族歧視不但沒消失還變得更普遍,種族歧視者說的話也更無分寸,依舊將移民者當成攻擊對象,尤其是穆斯林移民。至於反猶主義也依舊存在,這不只是住在歐洲偏鄉居民或聖戰士造成的後果,就我所知,這也是住在貧窮郊區、誤入歧途的某些孩子們所引起,而反猶主義造成的不安全情勢,迫使某些猶太家庭選擇移民到以色列。      現今的法國需要平靜下來,恢復其共和國價值、復興接納與庇護的傳統。挑起族群衝突並無任何好處。種族歧視是法國所有公民的共業,不論你是何種出生、信仰,有著哪種膚色、夢想與憧憬。      二○一八年七月二日      塔哈爾.本.傑隆

作者資料

塔哈爾.本.傑隆(Tahar ben Jelloun)

當代「馬格里布」最具代表性的法語作家。 1944年生於北非摩洛哥,18歲進入摩洛哥丹吉爾的法語學校就讀,隨後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大學修習哲學,並熱中於寫詩。1971年移居法國,隔年起為法國《世界報》(Le Monde)撰稿。1975年攻讀社會心理學博士學位。隨後幾年發表為數甚多的小說,1987年以《神聖的夜晚》(La Nuit Sacrée)獲得龔古爾文學獎。 1988年出版《Le Racisme expliqué à ma fille》大獲好評,除全球翻譯成40多種語言發行,更獲頒聯合國之友「全球寬容獎」。2002年出版《L'Islam expliqué aux enfants et à leurs parents》,亦是法國亞馬遜熱銷書籍之一。2004年,以《暗夜無盡》(Cette aveuglante absence de lumière)榮獲國際IMPAC都柏林文學獎。2008年獲頒法國榮譽軍團勳章。小說作品有20多種語言譯本,其中《廚房裡的葡萄》(Les Raisins de la galère)成為德國兩個邦高中會考中法文科目的指定閱讀書目。 作者官方網頁:http://www.taharbenjelloun.org/

基本資料

作者:塔哈爾.本.傑隆(Tahar ben Jelloun) 譯者:黃聖閎 出版社:麥田 書系:不分類 出版日期:2019-01-28 ISBN:9789863446187 城邦書號:RV1146 規格:膠裝 / 單色 / 224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