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從那一天起,山下同學在「家裡之外」,就不再開口說話了!
他不是不說話,而是沒有辦法開口。
你願意理解、擁抱這樣的孩子嗎?
能遇見《山下同學不說話》這繪本,真的是令人感到非常欣慰,這是一本非常少見,深刻描述選擇性緘默症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所遭遇到的困境。讀起來,令人相當心疼與不捨。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
封面上,山下同學的表情,就令人忍不住多看一眼。這孩子在想什麼?想哭是嗎?緊緊抿著的嘴唇, 控訴著什麼的雙眼……。當一個孩子難以規訓,納入常規秩序時,是不是有可能多一點等待與包容呢?
——游珮芸(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本書譯者)
班上有一個奇怪的男生——山下同學,從一年級直到六年級,同班的同學從來沒有聽他說過一句話。儘管如此,除了不說話,他跟其他同學一樣搗蛋,而其他的同學,則會嘲笑或者想用各種方法逼他說話,但山下同學還是有辦法躲過所有刁難的處境。直到畢業典禮那天……
本書是作者山下賢二的親身體驗。因為上學第一天受到太大的驚嚇,山下同學一直到國中之前,都未曾在學校說過一句話。跟山下同學一樣,有一些孩子也因為社交焦慮,在特定的狀況下沒有辦法說話,這種「選擇性緘默症」的孩子,在學校力很容易受到忽略與誤解,人際關係、學習狀況都會受到影響。在本書中,作者藉由山下同學的經歷,讓讀者能夠進一步認識與理解這樣的孩子,而我們應該如何與這樣的孩子相處?如何接納多元?或許是讀了這本繪本,大小讀者可以一起討論的議題。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
林真美(兒童文學工作者)
黃惠綺(「恵本屋文化」書店店主、童書譯者)
黃晶晶(台灣選擇性緘默症協會 理事長)
溫柔推薦
延伸內容
【推薦序】誰不想自由自在開口說話?
◎文/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說話看似很自然的一件事情,但對於選擇性緘默症孩子來說,在眾人面前開口說話,卻是一件焦慮、痛苦、煎熬、難熬、害怕的事情。
這些孩子並非一般人所謂的害羞、內向或個性的問題,當然也不是,他人所誤解的高傲、古怪、疏離或難以相處。
在選擇性緘默症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總是經歷了許多不為人知的委屈,這些委屈來自於身旁家人與校園裡老師,對於孩子的不瞭解,「說個話,有什麼大不了的」「這麼簡單你也不會回答?」「不說,你就繼續站著。」
同時,也來自於同學之間的訕笑、揶揄、嘲諷,「老師,他是不是啞巴?」「老師,他那麼笨,不要再問他了」「不要跟他在一起玩,你問他,他也不會回答你。」
但是孩子並非故意如此。很想說,卻不是一般人想像中,那麼的容易。
在國內外,一般人對選擇性緘默症的認識,是非常的陌生與不解。這些孩子的困境總是被漠視,數不盡的批評、數落,讓孩子的內心一次又一次的受傷。
且隨著時間慢慢的過去,孩子長期對於說話的焦慮,明顯影響到日常生活與校園學習,也逐漸對自己產生挫敗、否定與懷疑。
能遇見《山下同學不說話》這繪本,真的是令人感到非常欣慰,這是一本非常少見,深刻描述選擇性緘默症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所遭遇到的困境。讀起來,令人相當心疼與不捨。
透過繪本的閱讀,讓一般的孩子知道,原來在自己身旁,正有著一位被遺忘,被誤解,總是沈默,沒有聲音,情非得已的同學。
當有了深切的瞭解,進而能夠接納這些孩子的身心特質,同時釋放出友善的對待,我相信將能漸漸的催化出,選擇性緘默症孩子的開口契機。
透過繪本的閱讀,讓選擇性緘默症孩子瞭解,原來在世界上的某些教室角落裡,竟然能夠遇見像自己一樣遭遇的山下同學們。原來自己並不孤單,也更堅信自己絕非故意。
閱讀《山下同學不說話》讓自己有了共鳴,內心裡那份被瞭解,被接納,深深被打動。終能讓選緘兒有了一股動力,想要突破緘默的巢臼,期待能像其他同學一樣,自由自在的,讓自己的聲音破繭而出。
【導讀】這樣的孩子,惹人厭嗎?
◎文/游珮芸(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所長)
《山下同學不說話》是故事作者本人、山下賢二童年的真實經歷。
山下賢二何許人也?喜歡到日本旅遊的文青或是愛書人,可能都聽過京都一家傳說級的獨立書店——「Gake(崖)書房」:亂石堆砌的外牆仿似懸崖,一台迷你寶馬的前半段車身,突出在牆外,「名符其實」懸掛在崖上。不只書店的外貌吸睛,內部的陳設與選書,也別具主人的風格。這間成立於2004年的書店,2015年搬家了。重新開幕後,更名為「HoHoHo座」。HoHoHo 擬似日語的一種笑聲,加上「座」字,有一種劇場感,完全不是傳統書店會取的名號。總之,這位山下賢二,可說是個性派、創意十足又特立獨行的人物。
山下賢二在他自傳式的散文作品《Gake書房的時代》中,有一篇描寫他童年時期不說話的文章; 這段過往,新銳畫家中田郁美將它改編為繪本。實際的事件發生在幼稚園入園的那一天,老師要每位小朋友說出自己的名字,三歲的山下因為是一號,第一個被問到。山下從來沒有自我介紹過,又有點害羞,一時語塞,老師更加催促他 ; 讓山下更加緊閉雙口。從那一天起,山下在「家裡之外」,就不再開口說話了,一直到他小學畢業。他自己意識到上國中之後,可能不說話行不通,才主動說話了。散文中也提到,學校老師與他的父母如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希望他能在學校開口說話,母親也陪他去「諮商治療」,但執拗的他依舊堅持貫徹自己的「原則」。
精神醫學上有種「選擇性緘默症」,是一種社交焦慮症,患者可以正常說話,但在特定情境下,即使想說話,也發不出聲音、說不出口。不過,山下賢二的狀況,以他自己所言,是他自身的選擇。不論事實如何,如果有個小朋友,在學校、在班上,絕對不開口說話,夠讓老師頭痛了吧?會不會也惹同學們討厭呢?
繪本《山下同學不說話》中,設定了一位和山下賢二小學同班六年的女同學,以小女孩的視角,來觀看、敘說班上這位「奇怪的男生」。因為敘述者是同儕,且是一位個性溫和的女孩,所以幫讀者與主角之間,拉開一些距離,保持旁觀者的「客觀」與「清明」。這種敘事策略下,我們無法進入山下的「內心」世界,但卻可以看到周遭的反應。繪本中,老師們是包容的,同學們也是友善的,沒有壞心眼的霸凌。面對「奇怪的孩子」,周邊的人該如何反應?如何相處?如何接納多元?或許是讀了這本繪本,大小讀者可以一起討論的議題。
本書繪者中田郁美是經常在台灣的畫廊展出作品的畫家。她以細緻的鉛筆線條,精準地勾勒出人物的輪廓,再著以淡彩。耐心工筆的絲絲髮線與擅長捕捉孩童「不可愛」的表情,是她獨具的風格。在她細緻秀雅的筆下,孩童雖仍有緋紅的雙頰,但不再只是大人眼中「可愛」、「討喜」、「純真」的模樣,或捉狹、皺眉、委屈、欲言又止、狐疑、訕笑、驚訝、害羞、嫌惡、不屑……,以各種神情呈現孩童複雜的內心狀態。
封面的山下同學的表情,就令人忍不住多看一眼。這孩子在想什麼?想哭是嗎?緊緊抿著的嘴唇,控訴著什麼的雙眼……。你願意理解、擁抱這樣的孩子嗎?不是笑臉迎人,而是側身疏離的孩子?當狀況有些複雜,是不是可以不急著下定論?當一個孩子難以規訓,納入常規秩序時,是不是有可能多一點等待與包容呢?作者資料
山下賢二
1972年日本京都出生。2004年創立獨立書店「Gake(崖)書房」。 2015年4月1日「Gake(崖)書房」搬離舊址,重新開幕更名為「HoHoHo座」。著有《Gake書房的時代》(夏葉社),編著《我開辦咖啡店的那天》(小學館)。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