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7
- 放入購物車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一行禪師 與孩子一起做的正念練習:灌溉生命的智慧種子(隨書附贈練習音樂CD)
- 作者:一行禪師(Thich Nhat Hanh)、梅村社群(Plum Village Community)
- 出版社:橡樹林文化
- 出版日期:2021-08-19
- 定價:470元
- 優惠價:79折 371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2月25日止
-
書虫VIP價:371元,贈紅利18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52元
- (更多VIP好康)
本書適用活動
分類排行
-
吃飯超輕鬆,一起BLW吧!:增進手眼協調、感覺統合能力,強化咀嚼能力,促進牙齒、顱顏骨生長,降低過敏,好睡好健康!
-
經典古文小寓言:讀動物故事、打造文言文基礎、閱讀素養題全部學起來!(高詩佳老師作品)
-
校外教學到海底(國際十一項大獎肯定《校外教學到月球》系列作)
-
校外教學到火山(國際十一項大獎肯定《校外教學到月球》、金鴨子圖畫書獎《校外教學到海底》系列作)
-
戒吃、戒抓,告別異位性皮膚炎(暢銷修訂版):台大過敏免疫風濕科權威醫師 生活、飲食止癢觀念、經驗分享
-
125遊戲,提升孩子專注力隨身口袋版:90個找出躲藏物遊戲,隨時隨地玩出孩子的專注力
-
125遊戲,提升孩子專注力隨身口袋版:45個密碼破解遊戲,隨時隨地玩出孩子的專注力
-
貓頭鷹遊客中心(失物招領所系列作品,亞馬遜讀者5顆星推薦,法國年度最佳書籍獎得主,「好書大家讀」入選推薦)
-
GUSTAVE小壞蛋古斯塔夫(《世界上最棒的貓》Higuchi Yuko樋口裕子驚喜之作)
-
神奇小狗雷克斯
內容簡介
就算世界不夠美麗
練習正念,你就可以創造奇蹟!
跟著一行禪師的教導,回到愛和理解,
成為智慧慈悲的自己!
讓我們與孩子一起
跟著一行禪師學習教科書裡沒教的事,比如——
正念呼吸、正念走路、正念吃飯、正念睡覺、正念玩耍……
就在每一個正念鐘聲響起時,
停下正在做的一切,
放下手機、平版、滑鼠與遙控器,
就只是感受所感受的,
讓我們專注在「自己」,
去體會什麼是全然地活著,
以及享受生命的真正美好!
一行禪師說:「我們需要找到讓孩子們喜悅的練習,這非常重要。因為如果我們不能跟孩子們在一起,那就缺了點什麽。一旦讓孩子們參與練習,父母也會覺得開心。」
本書是一行禪師所教導關於孩子正念練習的完整概述,讓親子與師生都能一起實踐正念、灌溉生命的智慧種子。書中以一行禪師的正念思想為主軸、在梅村社群和孩子們的練習為背景,涵括85個實作活動、多幅彩色精美繪圖、29首音樂歌曲與修習引導,還有來自世界各地參加禪修營者的體驗分享,以及一行禪師與孩子們純真的智慧問答……。透過這些動態或靜態且饒富禪意的正念練習,讓孩子們在自在的環境裡,練習關注身體與自己的感受,覺察當時當刻與學習照顧情緒,從中拓展生命視野與生活經驗。
正念教育是極具內涵且影響深遠的身心教育。經由閱讀和討論來瞭解正念固然重要,然而其最受推崇之處在於,僅僅簡單的練習就可實證並獲得正念帶來的益處!跟著書中的指引,從每天只做一個正念練習開始、逐漸增加,就能幫助大人與孩子一起釋放壓力、提升專注力與增加自信心,同時處理各種困難的情緒、增進親子/師生關係與互動品質,無論父母、老師或孩子,都能正念地與自己、與彼此同在。
目錄
【推薦序1】台灣的教育多了正念,就會更圓滿! /張世傑
【推薦序2】此刻,正念鐘聲響起! /林麗玲
前言
1 正念如何有所幫助
2 在梅村和孩子們一起練習
3 培養我們自身的正念
4 正念呼吸和聆聽鐘聲
5 我自在:禪修
6 加強彼此以及與地球之間的聯繫
7 智慧和慈悲
8 集體遊戲和享受自然
9 培養我們的幸福,擁抱我們的痛苦
10 充滿愛的教室:療癒困難
11 萬物相連,萬物相續
參考資源
正念資源示例
致謝
附錄:CD歌詞及引導詞
內文試閱
分享
和孩子們一起 沒有什麼要做的
——法容法師(Brother Phap Dung),於美國鹿苑寺(Deer Park Monastery)
在「練習」和「不練習」當中並沒有明確的界線。事實上,當我們和孩子們分享時,最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忘記我們在分享練習。我們在場,就只是這樣的平凡,就是使任何活動愉快的基礎。我們如何反應,我們為人的品質,我們的溫暖與和善,都是最讓孩子們受益的。平和而不著痕跡的,我們可以和孩子們在特定活動中分享奇妙和喜悅。
僅僅活在當下
我們的基本練習,是為自己和身邊的的人正念地活在當下。正念幫助我們認識到自己的內外正在發生什麼。我們可以透過放鬆、活在當下來感受到孩子們和四周氛圍。在美國,孩子們管這個叫「玩樂」、「聚集」或者「放鬆」。這種奇妙的存在方式,其核心仍是練習沒有目標,練習舒適、自在地對待當下的處境。
當我們進入孩子們的空間,與他們的圈子融合時,並不強求什麼事情發生。我們有很多空間和時間,不著急。然後,從一個微笑、大笑、一次分享,緩緩打開心房,事情就這樣暢順無阻,自然而然地進行下去。
和孩子們在一起並沒有什麼嚴格的規則;除了可能要保持一定的敬畏和強烈的好奇,實際上並沒有特定的方法。這就像我們即將前往一個從未去過的地方,全神貫注、保持警覺,準備好去探險。
所謂「玩耍」,其實就是和孩子們在一起。讓孩子向我們透露他或者她是什麼樣的人,他如何說話,她的聲音是什麼樣的,他如何走動,她喜歡玩什麼,他的微笑,她臉上的所有表情,他有什麼夢想,她的整個存在。就是敞開心扉接受孩子的本來面目,並即興回應他們。既是和他們一起玩耍,也是照顧他們。讓我們的互動成為一種動中禪吧!
和睦與多樣
有時候我們把孩子們按照年齡或者語言分成若干個小組,因為在更熟悉的小組中孩子們會感覺更舒適。然而,有的孩子卻在不同年齡和語言的大圈子裡,感到更大的接受度和包容性。其實,孩子們體驗文化和年齡的差異本身就是很好的一課。而且,讓孩子們體驗如何包容「困難的」或「不同的人」,以及看看工作人員是如何處理這些差異和接納所有文化、語言和年齡也很重要。
自發的玩要與施教
安排活動固然很好,但是自發的活動可能也很生動和充實。所以,我們的安排中留有自發的空間。我們知道孩子們的活力程度之後,做出適當的調整。例如,當孩子們活力充沛時,我們就做一些戶外運動,不過有時候深度放鬆(被孩子們稱為睡覺禪)也很有效,因為過度活躍可能意味著孩子們已經累了。當孩子們平和而專注時,我們就做一些室內的活動,比如畫畫或者講故事。自發活動沒有固定規則。要激發良好的互動、創造性和促進成長,既需要專注,也需要靈活,兩者缺一不可。
挑戰的時刻:個人故事
和孩子們在一起時,我們彼此都有學習和連結的重要時刻,在一生中都難以忘記。這使得和孩子們在一起變得特別有意義,而且很充實。我們學會很多,包括了解我們自己,我們的認知,我們的脆弱。
有時候我們會以為自己是成年人了,就得掌控局勢,就得看上去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我們以為不應該讓孩子們看到自己脆弱的一面,或者不應該讓孩子看到我們失去權威。但是有時候,當我們這些成年人在當下一刻真實表達自己的感受、坦承自身的不足,就會發生奇蹟。我們可以真實面對自己,真實面對當下發生的一切;不要被固有觀念束縛,不必覺得事情非得如何;擁抱當下,相信這真真實實的當下就是好的。一旦這種真誠包容和接受發生了,孩子們和整個集體環境也就會發生變化。
遭遇背叛——法容法師,於美國鹿苑寺
有一次,我教給四、五十個孩子鵝卵石禪,事情進展得不太順利。孩子們年紀大小不一,從幼童到青少年都有,其中有四、五個男孩,可能覺得我的分享有點無聊,就努力要分散我的注意力。我跟他們每個都很熟悉,他們和家人來寺裡時,我照顧過他們每一個人,也都和他們每一個人一起玩過。可是,只要我一開始分享,他們就合夥起來干擾我,我很難繼續下去。這也影響了其他的孩子們。我的額頭滲出了汗水,房間裡每個人都意識到這兒有麻煩了。大家都在等待,看有誰能恢復平靜。因為我和孩子們很親近,所以我不想在場的法師趕走他們中任何一個人。但我還是覺得這些年輕的男孩子們背叛了我。他們在眾人面前使我難堪,我覺得受傷而且生氣。
當我第三次拿起鵝卵石,並引導說:「第一塊鵝卵石代表了一朵花,它代表了我們有能力保存內心的『純淨』。」結果,他們又開始干擾我,我忍無可忍。汗水仍在我的臉上流淌,我放下雙臂,閉上眼睛,開始注意自己的呼吸。我放棄了,局面已經不受控制。房間變得安靜了,每個人都在等我重新開始講話。當我意識到自己的憤怒和受傷時,內在的惱熱便漸漸散去,慢慢冷卻。我說,「吸氣,我受到傷害。呼氣,受到傷害也沒什麼。」一位女法師邀請鐘聲。「吸氣,我覺得遭遇朋友的背叛。呼氣,我帶著愛和理解對他們微笑。」我繼續這樣的引導禪修一會兒,接納自己的感受,特別是接納房間裡正在發生的一切。每個人都知道正在發生什麼,但是沒有人知道該怎麼辦。
當大家意識並重視這個局面時,情況就發生了變化。用一行禪師的話來說,我們用「真名」來稱呼現狀。那幾個男孩子們被認出來了。他們引起了小組其他人的注意,但是也引起了別的——大家都意識到他們正在干擾小組的活動。我覺得他們明白這些,因為他們的身體運動發生了改變。他們開始坐直,安靜下來,他們開始聆聽,並留意小組的活動。
那天早上的活動最後變成了如何處理我們的情緒和難題,而不是鵝卵石禪了。我們詢問孩子們,當其他孩子分散他們的注意力時,他們有什麼感覺?當他們覺得煩惱或混亂時,他們如何處理?結果那天早上的經歷對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益。
現在回想起來,我明白了!一開始我們就應該將小組分成兩組,並及早對那幾個男孩子們的行為作出回應。我也明白了,我太執著於那天早上應該如何度過。我不接受教室裡當下發生的事情,卻竭力要維護自己固有的想法。我並沒有尊重自己的感受。我們本可以請那幾個男孩子們離開教室,這樣事情就可以如期進行。不過,這次體驗對我來說也是難得的一課,因為我學會當我可以如實認知當下且坦然接受時,不管那一刻是悲傷、憤怒還是其他感受,我的觀念就會發生變化,小組的集體觀念也會有所改變。
白蛾菩薩——法容法師,於美國鹿苑寺
有天晚上,當孩子們圍著圈唱歌跳舞的時候,一隻白蛾飛入這圈裡和我們一起跳舞。她停在我旁邊的地毯上,我跪了下來向她打招呼。在我剛說了:「孩子們,多奇妙啊!一隻美麗的白蛾唱著歌加入我們。」時,一個年幼的男孩快速地跑過來,狠狠的踩了飛蛾好幾下。另一些男孩也跟他一起踩。一個女孩驚恐地尖叫起來。其他孩子也都嚇壞了。僧團的其他僧尼抱著孩子,安慰他們。我撿起死了的飛蛾,將牠帶到外面,歸還大地。我回來時,房間裡寂靜無聲。我坐在圈子中央,閉上眼睛,專注的呼吸了幾分鐘。一位女法師請了一下鐘聲。
我開始為白蛾祈願,並表達了我們的愧疚。我們為自己的拙劣而愧疚。「親愛的白蛾,請原諒我們沒有認識到你的美麗以及你對我們的恩賜。你因為我們的無知、暴力和拙劣而犧牲了生命。我們祈願此刻的你已經到了詳和平安之處,祈願你離開我們時沒有太痛苦。對於所發生的一切,現在我們感到十分難過。你來到我們身邊,分享你的奇妙、你的舞蹈和你對孩子們的愛。然而我們不明白。我們被蒙蔽,被我們的興奮情緒、我們殺戮弱小生命的習性以及缺乏照顧所有生命的能力所蒙蔽。這不是一個人的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需要負責。我們承諾下次會做得好些。我們承諾尊重任何生命個體,植物、動物,甚至是爬蟲、昆蟲。我們承諾不殺生,不被自己的暴力習性控制,不殘害屬於這個世界的美好事物。」接著,我們邀請每位孩子講講他們的感受,表達他們所受到的傷害,跟飛蛾說,請求她寬恕我們的行為。「親愛的白蛾,謝謝您和我們在一起。」「我們很抱歉,傷害了你,殺害了你。」「我們希望你還好。」當每個孩子分享了他們的想法、男孩子們為自己的行為感到後悔時,整個房間的氛圍發生了改變,之前因此而哭泣的小女孩也感到安慰。
這次經驗成為討論的基礎。我們分享了生活中對於蚊子、蠕蟲、蝴蝶和爬蟲的態度,我們如何對待牠們,其實牠們和我們一樣想活下去。結果這次討論非常深刻、真實,在我所帶領的同齡兒童的「兩願」分享會中是最難得的。謝謝你,白蛾菩薩,謝謝你的恩賜和犧牲。
擁抱——英嚴法師,於美國碧岩寺(Blue Cliff Monastery)
詹姆士是一個七歲的小男孩。他有兩個好朋友,分別是七歲的保羅和八歲的伊夫。他們三個可要好了。小組裡其他四位成員都是女孩。不管計劃什麼活動,女孩子們都聽從我的意見,但是詹姆士和他的朋友們卻默默反抗,對我的看法和建議不予回應。
如果孩子們和我去散步,詹姆士和他的朋友們就跑開去玩他們自己的遊戲。如果我們在兒童房間裡畫畫或者做手工,他們三個就在外面繞著房子跑。如果我們做短劇,他們就玩點別的。整個禮拜都這樣度過。
我不知道怎麼辦。我不想訓斥或者強迫他們做任何事情,但是我讓他們知道,隨時都歡迎他們參加小組活動。
那週的最後一天晚上,我們舉辦了玫瑰儀式(Rose Ceremony),以表達對父母的尊敬。儀式結束之後,詹姆士的媽媽前來問我詹姆士是否可以擁抱我?詹姆士就站在他母親後面。我覺得非常驚訝。他過來的時候,看上去那麼害羞、那麼脆弱,完全不是他一直以來孩子王的樣子。我擁抱著他的時候,感到內心深深的喜悅。我也注意著不要把他抱得太緊或者貼得太緊。三個呼吸之後,詹姆士還是抱著我不放。他抱得更緊了,不肯放手。
我意識到,原來詹姆士接受了過去一週發生的一切。他感覺到也領悟到了所有的一切。那並不是我們在做的活動或者我們在學的練習。詹姆士體會到的是我們對他和他朋友的接納態度。我們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以及我們怎麼對待孩子們,都在他們的心中留下印記。
分享
ㄧ位教師分享她的苦惱
——來自一行禪師禪修營中細心聆聽的環節
我住在紐約布魯克林,我教一個有三年級和四年級的班。我非常擔心我的學生。他們很焦慮,腦子裡有太多事情。我看不到他們的害怕和焦慮有什麼出口。
有時候如果教室裡十分混亂,我會停下所有事情,說:「我們得停一會。」我關了燈,然後問:「發生什麼了?為什麼情緒這麼高漲?為什麼每個人都這樣混亂?」孩子會告訴我,「我昨晚沒怎麼睡。」「我住的大廈很吵。」「我等媽媽下班回家。她一直到半夜才回來。」「我沒吃早飯。」我們會討論這些,這樣做很有幫助,然後我們回到正軌。我發現,如果不理解學生的焦慮,或只是說「我必須上完這節數學課。」那麼,我不僅錯過了這節課,而且我也錯過了接觸這些孩子的機會。
我想,親愛的父母們,希望你們可以花更多的時間和孩子們在一起。從我一個老師來看,我認為對孩子最大的幫助,是細心聆聽孩子正在經歷什麼。孩子很擔心你們,他們也擔心自己。我們應該一起照顧他們;我們應該讓他們用話語來表達自己的感受。我們應該給我們的孩子出口——聆聽的耳朵,正念傾聽。
家園一般的教室
禪修不再是個人的練習。我們必須以僧團、以社群的方式來練習。我們以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規模來練習五項正念練習。在教室裡老師應該有時間聆聽學生的煩惱和困難。這會為學生們帶來安慰,使得他們有能力學習和接受我們想傳遞的內容。學生也應該有機會瞭解老師的煩惱和困難。老師可以分享他們的苦痛和深層的渴望。一位老師或一位年紀較大的學生可以承擔協調者的角色,使得對話和分享成為可能。如此一來,我們就能把教室轉換為僧團、社群及家園。
老師和學生可以編設一些輕鬆的環節,例如欣賞音樂、一起走路呼吸或一起飲食。這樣我們就能成為一家人。我們有能力組織活動,使得教室成為家園,這樣才有可能溝通、相互理解並釋放痛苦。這有助於教學,教育可以變得歡喜。哪怕作為老師的我們沒賺很多錢,我們依然可以在傳遞智慧和愛的工作中得到很多歡喜。
需要做些什麼才可以使教室成為讓老師和學生快樂的地方?這是一個禪公案,禪修的主題——如何幫助孩子們想到學校和教室的時候會覺得快樂?如何讓老師想到他們班級的時候會覺得精神抖擻?老師可以使用自己的才能和想像,加上他們學生的才能和想像,讓教室成為一個大家在一起的美妙地方。這是有可能的。
愛的支持小組
如果教室裡有痛苦,老師可以幫助孩子成立愛的支持小組,幫助理解和轉化痛苦。學生和老師可以選擇兩位、三位、四位或五位孩子來組成小組。成立愛的支持小組的目的是在班級裡練習平和,為班級裡所有同學和老師帶來喜悅。當第一組的孩子們有一些傾聽的經驗之後,其他的孩子可以輪流參加愛的支持小組,學習細心聆聽的練習。其實,學生經歷的痛苦多數來自誤解。太多時候,孩子感受不到別人傾聽和理解他們。透過細心聆聽和深刻觀察的練習,離苦之道會自然顯現。細心聆聽和觀察我們的痛苦為班級帶來歡喜與和諧。
為了在班級裡轉化痛苦,你可以在愛的支持小組裡特意編設深度、慈悲的聆聽環節。「親愛的老師,我們需要一個環節告訴你我們所有的困難和苦惱。我們中很多人在家庭、班級感到苦惱,我們希望你能瞭解我們的痛苦。」這是合情合理的要求,而且透過對學生的聆聽,你已經在練習佛陀的教導——深入觀察你痛苦的本質。學校的管理者應該允許我們去編設這樣的環節,那是老師坐在那裡細心聆聽他們學生的困難和苦惱。
有一個夏天在梅村,一位七、八歲的小女孩哭了又哭,她很痛苦。她說她不知道為什麼每天老師都讓她如此痛苦,為什麼老師對她特別挑剔;她不知道如何才能停止這一切。儘管去學校很難,但她也必須每天去。整個僧團聆聽她時,我們之中很多人,包括大人都哭了。很多人經歷了同樣的痛苦。
如果你的班級裡有愛的支持小組,這樣的孩子可以來小組裡分享她的痛苦。「我受苦;請幫助我。」那麼小組成員會坐下來,說,「我們準備好傾聽你。告訴我們你的苦惱吧。」每個人傾聽她的故事。愛的支持小組可以想辦法幫她少受苦。他們可以選擇一兩個孩子去告訴老師她的苦惱。「親愛的老師,我不知道為什麼那個孩子每天哭,但是她說她因為你而有很多煩惱。她確實苦惱,她並不想責備你;她只想知道如何停止痛苦。請告訴我們,我們可以做點什麼幫助她不再受苦。」小組這樣去和老師講,尋求幫助,我想,老師會嘗試做點什麼以改變局面。
當然,如果這個孩子足夠堅強,他可以直接跟老師說。「老師,我不知道為什麼你每天都挑剔我,你讓我很難過。我不知道我做了什麼。請你告訴我,我有什麼不好的地方,我會盡力改正。」她可以使用類似如此愛的語言。但是如果孩子不夠自信,那麼孩子可以請求愛的支持小組來處理問題。這種處理方式非常和平。
老師也應該告訴孩子們他們在家裡也有苦惱,如果再在班級裡受苦他們會受不了。如果班級裡有愛的支持小組,孩子們可以鼓勵他們的老師說出來,告訴大家她的苦惱。孩子們理解老師的苦惱之後,他們會更加溫和,他們將懂得如何支持和配合老師。師生間缺乏良好的溝通,是不可能幸福的。老師會無心教學,學生也會無心學習。
延伸內容
【推薦序1】台灣的教育多了正念,就會更圓滿!
◎文/張世傑 正念教育作家
曾在香港一睹一行禪師的風采,他可以說是正念的祖師之一,曾經拜讀過他的正念書籍,也看了他的《正念的奇蹟》紀錄片,受益匪淺。因為正念的實修把我從人生的谷底拉上來,於是推動正念心靈教育變成我人生的志業,雖然人微言輕也沒有足夠資源,但是一路跟隨內心的動能,在台灣出版正念教育書籍、拍正念教育紀錄片、辦全國正念教師工作坊、線上覺察團練、正念歌曲演唱會和成立正念覺察自學團,一路邊玩邊推動正念心靈教育,覺得很開心也很有意義。心靈教育是我們教育中最根本的一環,但卻沒有被好好重視,於是各種教育亂象層出不窮,而這本書正可以點出教育的核心,讓我們重新省思教育的根本。
書中提到教育系統只關注在成績上的相互競爭,很少重視學習社交技巧和情緒控制,而正念教育就是幫助孩子培養各種技巧,來增加自身的平和,乃至增加周圍世界的平和——我也是同樣的想法。台灣的教育從六年、九年國教的「智性教育」(教育1.0),進步到十二年國教的「適性教育」(教育2.0),期待下一波深層的「覺性教育」(教育3.0)可以到來,我稱之為心靈翻轉教育,相信每一個小孩的光明潛能,幫小孩找到他們的「內在老師」,那麼他們就可以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發現生命本來的幸福,找到生命的意義,勇敢自我實現,這才是學校教育的根本。
正念就是活在當下的人生態度,並有生活化的練習方法,父母老師很需要,小孩更需要,多年來常在正念中心帶領正念親子工作坊,累積一些好評後,有點自我感覺良好,但是看完這本書後,才覺得「一山還比一山高」,值得向大家好好推薦。正念的基本精神就如書中所提的「先照顧好自己」,這並非是自私,這世上最需要被照顧的是自己,其他的人會因為我們照顧好自己後而自然獲益,所以照顧好自己是最偉大的任務,書中有提到很多自我安頓的方法,像正念鐘聲、暫停、深度放鬆歌曲、呼吸室、鵝卵石禪、緩慢行走、五感的覺察練習……等,各種充滿創意和深度的自我覺察活動,如果我們的小孩從小就練習,並將之當作是主科來要求,相信小孩會培養出自我安頓的能力,消極上預防各種自傷傷人的事件,積極上讓他們發現心靈的終極幸福。
找到自我覺察的幸福後,更進一步將這個幸福與人連結,書中的聆聽別人、擁抱禪、重新開始、愛的真言等活動是和別人進行愛的交流。與大自然的連結活動更是精采,尤其和樹互動的部分我最喜歡,老師和家長帶小孩到戶外時很適合用這些活動來帶領。另外小孩和一行禪師的對談也很有趣,小孩非常純真,禪師的回答很有禪趣,還有一些老師分享帶領正念時遇到的問題及實用的對治方法,書中最讓我佩服的是善用多元的正念體驗活動和歌曲,這些活潑的方式將會讓小孩更享受與領受。
當我們教育現場出現越來越多的問題,而且沒有隨著教改而改變多少時,相信正念教育會帶領我們從心找到答案,發現心靈的喜悅能量,教育要進步,不只是制度要轉變,更要從心靈轉化,從當下開始,期待下一波的正念寧靜革命為我們翻轉幸福。
【推薦序2】此刻,正念鐘聲響起!
◎文/林麗玲 正念教養專家、兒少專業工作者、MBPS正念親職教養系統創建者(社會工作師、大陸高級心理諮詢師、美國麻州大學醫學院正念中心(CFM)正念減壓MBSR合格教師、英國牛津正念中心(OMC)正念認知治療MBCT合格四階教師)
噹!噹!噹!
正念是什麼?
正念,不是一味要求正確或正面,正念的正,是正在發生的意思。
正念,是專注覺察,是身心合一,是不馬上評價,給自己一個覺察的空間,以便做出慈愛和智慧的回應。
正念,幫我們打開一個澄明的視角,看見自己,也看見他人(孩子),慈愛自己,也慈愛他人(孩子)。
練習正念有什麼好處?
眾多科學研究已證實,正念對人們的益處:減低壓力與焦慮,提升專注力與覺察,增強學習力,改善睡眠品質,增加身心健康,與情緒相處和調適能力,改善溝通與增進人我關係,提升幸福感。
接到寫序的邀請,我正在大陸進行為期二十多天從兒童、青少年及父母、親子家庭的一系列正念成長營。
這是很特別的共時性,我正在做的與書中想傳達的有著相同的精神和方向。
每個人都可以是自己的心理學家,每個人內在都藴藏著正念種子,只需適當的陽光、空氣、水,加上適當的園丁,種子自然成長茁壯。
在兒童及青少年營中,孩子一起學習當自己的正念園丁,透過覺察自己坐著、站著、躺著及運動遊戲中的呼吸,與自己呼吸成為好朋友;透過各種鑲嵌在活動、走路、吃飯、洗碗、床務等生活中的各式正念練習,深深體驗正念帶給自己的好處與喜悅;在正念表達性藝療、正念心理劇和遊戲療癒活動中,一起體驗、反思與看見自己的影響力和人與人的相互影響,也就是本書提到萬物相連相繫的概念。
一行禪師說:「你無法向他人傳播智慧和見地。這種子早就在那裡。好的老師觸動這些種子,讓它們覺醒、發芽、成長。」是的,我們只是全心全意的提供每個孩子安全、自在與都被看見,充滿慈愛的氛圍,讓孩子在營隊中安心嘗試,學習成為自己的生活主人。碰到挫折時,安心自在的覺察與反思對挫折的各式想法,並展開更廣闊的看見,因應變化,調節並接受改變是生活的一部分。
我們只是真實的在陪伴孩子,就在營中展開滋養自己的正念雙翅——時刻不帶評價的覺察與智慧、慈愛的回應。把學習轉化到自己的生活中,對自己包容接納並激勵自己,也學習定出切合實際的目標,進而勇敢行動,為自己負責。
在家庭中「好的老師」是誰呢?當然就是父母(主要照顧者)嘍!
父母和老師一樣都在做滋養人的工作。每個人都是一座花園,也是自己這座花園的園丁,一個乾枯雜草叢生的花園,是需要園丁花時間整理、灌溉,養育的。當自己這座花園沒有愛、歡笑與生命力,也很難去滋養另一座花園。所以父母與老師花時間培養自身的正念,學習平和的與真實的自己同在,用正念滋養自己,也允許和自己強烈的情緒在一起,覺察傾聽它,並對自己智慧和慈愛的回應,是非常重要的。
這也是我創建正念親職教養系統(MBPS)的初心,希望陪伴許多父母(老師)從自身練習正念,保持覺察並能穩定溫和的「智慧」教養開始,而非急躁、焦慮、控制、指責、溺愛、忽略……的「暴力」教養,成為孩子足夠好的外在支持力量,進而能滋養孩子處理壓力和管理困難的內在力量,這更是一行禪師和梅村一直在做的事。
很多父母心中最大的遺憾是:孩子成長得太快,還來不及參與,就已經無法參與!等能空出時間,卻已不知道該怎樣和孩子相處,孩子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時光無法倒流,真的只能把握當下。在多年的正念兒少與親子臨床工作中,我發現有很多父母其實非常希望和子女共學正念,本書也提到如果我們不能跟孩子們在一起修習正念,那就缺了點什麽。一旦讓孩子們參與練習,父母也會覺得開心。
呼應本書的重要概念,我們在正念親子營,提供爸爸媽媽放下工作、家務、電視、電腦、手機……的干擾,全心全意「專心」地與孩子相處的機會。在親子營的時光裡,如同書中的梅村,我們透過各式輕鬆有趣的正念練習與親子遊戲,一起親子互動、親子協作加上親子心理劇,大人與孩子同步學習正念生活、解決問題、面對挫折、感恩與欣賞。共同學習、經歷、分享、實踐練習放下批判、保持單純,真實看見彼此,用正念與情緒做朋友,練習深深諦聽與說愛語。共同學習成為自己足夠好的園丁,滋養內心的正念花園。一起用正念滋養幸福親子、及夫妻共同教養的關鍵時刻。這樣的關係連結,讓內心有安定、有補給能量的滋養站,是每個家人在外面打拼面對挫折時,最佳復原力的溫床!
一系列的正念成長營,無論大人小孩,我們每個人從練習覺察呼吸開始,再展開覺察自己、他人、環境的相互關係,不管是靜的、動的,無論是站著、坐著、躺著,遊戲與生活中每個日常活動都可以成為我們的正念練習場。事實證明,每個人若能充分覺察周遭所發生的事,在不同的環境中就具有自我調整與調節的能力。充滿慈愛的家庭、教室氛圍會為家人、孩子提供可以安心覺察,嘗試各種可能性的歷程,碰到活動或人際上挫折時提供支持,讓人能自在的反思與再行動。不管大人小孩,當人感受到自己能真實自在的做自己,成長、轉化與改變就會出現!
如果你因著各種原因,無法親臨經驗與孩子一起修習正念的活動,本書有著豐厚的智慧和資源,細膩又仔細,搭配著美妙又深意的歌曲,圖文並茂地像和風,像清流,也似一座安穩的山,溫柔與堅定地訴說著其中的奧妙與方法。
此刻,正念鐘聲響起——
親愛的園丁,讓我們隨著書練習,帶著愛、歡笑、生命力,滋養自己、孩子及與所有人事物的關係,讓屬於你和孩子獨特的正念花園繁花盛開!作者資料
一行禪師 Thich Nhat Hanh
1926年生於越南中部,十六歲在慈孝寺當見習僧,為臨濟宗第四十二代傳人。後赴美研究並教學。 1960年代越戰期間返國從事和平運動,對於越南的年輕僧眾起了重大啟發,戰爭結束代表參加巴黎和談。越南赤化後,一直留在西方弘法,直至2005、2007年才分別返回越南。 1967年美國黑人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恩提名他角逐諾貝爾和平獎。 1982年在法國南部建立了「梅村」(Village Des Pruniers)禪修道場,並赴世界各地弘法。 1995年曾到台灣弘法並主持禪七法會。 2011年再次受邀來台進行寶島諦聽之旅,包括在花博戶外會場的「百人花博自在行禪」。 2017年推出首部紀錄片「正念的奇蹟」(Walk with me)。 為當今國際社會中最具宗教影響力的僧人之一,以禪師、詩人、人道主義者聞名於世。著作超過一百本,都是教導人們在生活中實踐佛法,已在台灣出版的有:《與生命相約》《你可以不怕死》《正念的奇蹟》《觀照的奇蹟》《見佛殺佛》《你可以,愛》《祈禱的力量》《一心走路》《建設淨土》《接觸大地》《回到家,我看見真心》《愛對了》《一行禪師講金剛經》《一行禪師談生命真正的快樂》《一行禪師談正念工作的奇蹟》《初戀三摩地》《一行禪師講阿彌陀經》《正念的奇蹟》《一行禪師 心如一畝田》《一行禪師 你可以不生氣》等。 相關著作:《一行禪師 佛雨灑下─禪修《八大人覺經》《吉祥經》《蛇喻經》《中道因緣經》》《一行禪師講《入出息念經》:一呼一吸間,回到當下的自己》《祈禱的力量》《我真正的家,就在當下——一行禪師的生命故事與教導》《一行禪師講《心經》》《一行禪師 活在正念的愛裡:從慈悲喜捨的練習中,學會愛自己也愛他人》《一行禪師 與孩子一起做的正念練習:灌溉生命的智慧種子(隨書附贈練習音樂CD)》《一行禪師 你可以不生氣:佛陀的最佳情緒處方》《一行禪師 心如一畝田:唯識50頌》《正念的奇蹟 (電影封面紀念版)》《一行禪師講《阿彌陀經》》《初戀三摩地》《一行禪師談正念工作的奇蹟:在工作裡找到成功+快樂的模式》《一行禪師談生命真正的快樂:金錢與權力能帶給你什麼?》《一行禪師講金剛經》《正念的奇蹟》梅村社群 Plum Village Community
由一行禪師創立的共修中心。 相關著作:《一行禪師 與孩子一起做的正念練習:灌溉生命的智慧種子(隨書附贈練習音樂CD)》基本資料
作者:一行禪師(Thich Nhat Hanh)、梅村社群(Plum Village Community)
譯者:陳潔華
出版社:橡樹林文化
書系:眾生系列
出版日期:2021-08-19
ISBN:9789860689013
城邦書號:JP0146X
規格:PUR膠裝 / 部分彩色部分黑白 / 328頁 / 17cm×22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