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雙11寵粉購物節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社會科學 > 社會議題
剩餘靈魂的收藏者:巴西日常革命的田野筆記
left
right
  • 已售完,補書中
    貨到通知我

內容簡介

◇⊱—2019美國國家圖書獎「翻譯文學類」入圍作品—⊰◇ 面目迷濛的大國,一張張充滿故事的臉孔…… 巴西,拉美第一、世界第六的大國, 除了政經情勢、嘉年華與足球, 我們對於那兒人們的生活實態, 卻是充滿刻板印象、誤讀錯解……甚而茫霧懵然。 透過知名記者布魯恩的這本作品精選, 你將看見大眾媒體聚焦的「都會巴西」之外,邊緣與底層的真實! -------------- 從亞馬遜雨林到貧民窟,涵蓋廣大巴西的人性刻劃 耶莉娥妮.布魯恩是南美洲的知名記者,向以多元聲音的寫作而聞名, 她為那些大眾流通的文字難以完整呈現的人們提供發聲管道。 布魯恩的筆引領她進入了巴西最邊緣化的社區: 她造訪亞馬遜雨林,試著了解原住民的接生文化與實態; 她住進聖保羅的貧民窟,見證婚禮的喜悅,也見證毒品與槍枝帶給青年的悲劇; 她跋涉山水穿越泥濘,捕捉現代淘金熱的繁華與蕭條。 布魯恩擅長對話,極其敏銳更富有洞察力, 她造訪這些地方,透過訪談讓讀者得以一窺私密的日常與非凡的人生: 下葬幼子的貧窮父親、吞嚼玻璃的街頭表演者, 度過人生最末115天的女人……, 還有一個意圖拯救城市「剩餘靈魂」的拾荒囤積者。 巴西,不是一個易解的單純之國, 而是由複數的族群縱橫疊加交錯所形構。 布魯恩擅用在地方言,文筆充滿生命力, 本書是這位國際知名作家的重要報導文學作品。 【本書特色】 巴西,甚或整個南美洲間或出現在新聞報導裡,然而除了那些以都會為核心的政經情勢或運動、節慶,我們對於那兒人們的生活實態,卻是那麼地迷濛。透過美洲知名記者布魯恩的這本作品精選,將可以看見新聞焦點外巴西人們的真實生活。 【各界推薦】 在彷彿身臨其境的詩意散文中,布魯恩讓「眾多巴西之聲」集體發聲,包括雨林裡的接生婆、老人之家的住戶、癌症末期患者、亞馬遜雨林分布廣泛的人口。 ——《紐約客》(The New Yorker) 在布魯恩的文章中,那些我們容易忽視的人們,人性歷歷可見。她透過寫作呼籲大家對自己周遭的各種生活更有所覺。 ——《犁頭》雜誌(Ploughshares) 布魯恩並未避而不談令巴西聲譽蒙上陰影的暴力與貧困,但她最大的才能是側寫那些老被當成普羅大眾的人們,她呈寫出了這些人的人性。在寫作過程中,她尊重他們對快樂與正義的追求——那是他們的日常革命。 ——《書架通報》(Shelf Awareness) 一位傑出的記者使平凡的生活變得不同尋常,她捕捉了人們所有的迷惘與靜靜的反抗。 ——《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星級推薦 布魯恩呈現了那些被排除在財富與特權之外的人們,如何抵抗這個無所不用其極地將他們邊緣化的社會。多虧了她敏銳而驚險刺激的報導,書中的人與故事不會很快為世人遺忘。 ——《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 知名記者耶莉娥妮.布魯恩以抒情而真心的描述,讓我們深刻體會巴西的日常生活與他們的故事,直到我們不只看到單一的巴西印象,而是許多巴西人。 ——芙蘭西絲.德.朋吉斯.皮布雷斯(Frances de Pontes Peebles),巴西知名作家 耶莉娥妮.布魯恩要求我們在每一頁審視深思特權的目光……並思考如何將其轉化為藝術,最終化為行動。 ——方濟各.坎圖(Francisco Cantú),美國作家,懷丁獎(Whiting Award)得主,著有《來自美墨邊界的急件》等書 耶莉娥妮.布魯恩道盡一切,她獨特的觀點有助於理解今日的巴西。 ——胡安.巴布羅.維拉洛伯斯(Juan Pablo Villalobos),墨西哥作家,賀雅德獎(Herralde Prize)得主 耶莉娥妮.布魯恩對人類的洞察並沒有受到流行用語玷汙,也沒有認定她或他們應該有什麼感受而受到影響。她的同情是廣泛、細微而合乎人道的。 ——湯姆.斯雷(Tom Sleigh),美國詩人、戲劇家、散文家與學者 這個令人身臨其境的故事,透過多元的觀點,呈現這趟大半被雨林覆蓋的巴西之旅,令人痛心的人道描述,文筆引人入勝,對於理解為什麼地球是我們最大的財富至關重要。 ——卡普卡.卡薩波娃(Kapka Kassabova),獲獎難數的詩人、小說、報導文學作家

目錄

目次 前言:在不同的世界之間 雨林裡的接生婆 窮人的喪事 瘋子 雜音 有個小鎮名叫布拉西棱加 對抗畸形靈魂的伊法 惡魔澤伊的巴西 阿岱奧想飛 吃玻璃的男人 老人之家 剩餘靈魂的收藏者 死亡世代的母親們 中土民族 聲音 瓊昂請求海孟妲一同以死作為犧牲 囚禁 餵養孩子們的女人 致謝 英文版譯者的話 出版致謝

序跋

前言 在不同的世界之間
身為記者,或者該說如我這般的記者,意味著得要成為一個雙面人;而對向的那一面便是母語的世界,那個人們初生而至的世界。這本書所描寫的人物,生來就都說著巴西語,這種語言源自殖民者的葡萄牙語,摻雜了過去巴西原住民的腔調,還有當年來到此地的各種非洲黑奴腔調;他們的發聲方式已不純正,提高聲調的眾多方式裡混雜了主人的母音與子音。他們的主體語言受到了影響,在葡萄牙殖民者脅迫下必須稜角分明、尖銳劃分之處,他們留下了婉轉的聲線。他們在過去鞭子抽打之處創造著音樂。我所說的「巴西語」(或「巴西葡萄牙語」)是一種反抗的語言。這是我的語言,也是書中所有巴西人的語言。 這些以不屈服的語言所述說的真實故事,於此首度以英文呈現。本書的夢想之一,是期望此番的交會不要成為某種帶有暴力意味的行為,而是帶來一種可能性。出版之際,有些國家正努力築起更高的圍牆,用以防止叛亂的語言入侵他們自認純粹的正統;他們害怕的,是受到其他現有體驗的汙染。如此說來,這本書將我那語言的革命性質帶進了英語中,而這也是書所應該做的——書應當對世人當頭棒喝,打破屏障。如果你翻開了它,翻開這本由一個巴西記者撰寫的書,那麼肯定你也不喜歡那些藩籬。 每當我造訪英語系國家都會發覺,巴西對於多數人而言並非真實存在;巴西只存在於嘉年華與足球的刻板印象中,還有貧民窟、光屁股與暴力,近年來則又多了政治腐敗。在本世紀的頭十年,巴西吸引了全球的注目,因為金屬加工工人出身的路易斯.伊納西奧.盧拉.達.席爾瓦(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不僅當選總統,更施展魔法,在不撼動富人特權的狀況下,成功減少了貧窮人口。所謂的「第一世界」特別喜歡這種魔法,因為它,地球上地緣政治中明顯的不平等,差異變小了,儘管這種不平等具有深厚的歷史根源。此外,這種魔法人人滿意,因為沒有人必須為了達到最低社會公正標準而失去任何東西。但幾年之後還是證實了,世上不存在魔法。既然巴西沒能施展魔法,自然就回歸到了原先的處境,繼續存在於「富裕」世界想像的背景中。如果有人說財富必須重新分配,好讓那些無足輕重的小人物不再死於飢餓與子彈,那他肯定不會是個受歡迎的人物。 二○一八年,巴西重回世界矚目的鎂光燈下,因為雅伊爾.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當選了總統,他提倡酷刑並為施加酷刑的人辯護,他侮辱黑人、女性與同性戀,他宣稱少數族群必須消失,而他的政敵則注定要流亡或入獄。二○一○年代的尾聲,巴西加入了某些選民行為矛盾的國家陣營裡,人民藉由投票(選出獨裁者)反抗著民主。再一次,在字裡行間堅守與眾不同與獨特的反叛,以及日常的小小革命,成為在此文化淪喪之際得以讓生活堅定不移的必須。 巴西是個僅以複數存在的國家,即巴西人民。若只是單數,一切都將不可能。既然我們是複數的巴西人民而非單數,自然也就有許多巴西的聲音存在。我身為記者的挑戰是聆聽這些迥異的聲音,將之轉換成文字,並禁絕遺漏其中蘊含的訊息,盡量完整呈現他們訴說的世界。然而,這是一種我在嘗試的同時就已經失敗了的挑戰。 在全球最大的這片熱帶雨林,巴西占有其中最廣的一部分;在這個人為導致氣候變遷的世界,熱帶雨林成了一種策略財富。當人類不再害怕災難或擔心他們恐懼的災難成真,雨林就成了一種力量。自從一九九八年以來,我便頻繁探訪亞馬遜雨林,傾聽著關於人們、樹群與動物的故事。撰寫這篇前言時,我已經在阿爾塔米拉(Altamira)住了一年了,這座城市就位於亞馬遜雨林欣古河(Xingu River)河畔。 這本書從一場雨林中的誕生開始寫起,結束於聖保羅都會區(Greater São Paulo)周邊的一場死亡。聖保羅是巴西最大的都會區,也是全球十大都會區之一,人口多於兩千萬,超過葡萄牙與荷蘭等國。我不住在亞馬遜雨林的時候,就會住在這座建築荒漠中;河流在這裡交會,覆蓋在混凝土墳墓之下,每當我們行經其上往往快步走過。我把自己的身體當成橋樑,置身於這些形形色色的巴西人民之間。 本書收錄的故事,來自我人生中的兩段記者生涯。較短的專題報導寫於一九九九年,當時的我任職於巴西南部的報紙媒體《零時刻》(Zero Hora),那裡也是我的出生地;我負責的是名為〈無人見著的生活〉(The Life No One Sees)的專欄撰文,每週六刊出。在這個一整版的頁面中,我寫著那些一般被定義為「平常人」的生活。他們不是報紙上的那種新聞人物,他們的生與死被縮減寫成一小則短文,好比註腳一般,無足輕重到幾乎在頁面上一閃即過。我撰寫這個專欄的目的是為了告訴人們,世上沒有所謂平常的生活,只有受到馴化的眼睛,而這樣的眼睛無法洞見每個生活其實都是由不平凡轉化而來的。 若我們的眼睛不想被馴化,便要知曉每個個人生活所具有的獨特性,而這正是我將每一則小小的報導編織起來的原因。這些「未發生的事」(unhappenings,這是我造的詞,用以描述我所進行的報導工作)背後的政治意涵,就是沒人能被取代。因此,某些人的生活並不比其他人的還要有價值。累積了幾年,這些報導集結出版,並有幸獲得了巴西最大的報導文學獎。 本書後段收錄的八則短篇報導,則道盡了驅使我成為記者的動機。每個人赤裸裸出生,如何從擁有甚少,直至最終創造出一整個人生,這種種一切都令我著迷不已。這個動機也是帶領我們經歷這麼多世界與這麼多語言的關鍵。我想從這些執著的人身上學習如何賦予意義、創造人類的存在。生活就是我們創作的第一部小說。這部小說,我們稱為「現實」,就是我報導的實質內容。 一篇報導很短簡,卻需要大量的調查。我相信新聞報導,那是每日歷史的文字記錄,如實地記下生活傳述的訊息,就像是見證一般。我進行新聞工作時嚴謹以對、追求切實、重視用詞準確。但我也確信,現實的脈絡複雜不只由文字交織而成,其中還有質感、氣味、色彩、手勢。汙點、失落、暴行、各種細微差別,以及靜默、毀滅,也都錯綜融合成為現實。 我個人對新聞報導的看法是過去三十年建立起來的,我的人生幾乎每天都致力於接觸陌生的世界——不僅我看他們陌生,他們看我也很陌生。大家常說,你得上街踏破鐵鞋才找得到新聞,但新聞不只存在街上。一則報導還需要最原始的基進運動:跨越你自己這道鴻溝。或許這才是最深刻也最艱難的行動,它要求你跳脫自我,融入他人,融入那個他方的世界。唯有打開所有的感官去傾聽,才能做到這一點。那種傾聽裡,沒說的話與說出口的一樣重要,聲音和迴響也與寂靜一樣重要,家具的質感與選擇貼在牆上的畫一樣重要。氣味與缺席,否認、驚嚇與猶豫,咬指甲的痕跡、選擇或遺忘的機巧,分歧,還有被遺留的一切。 既是新聞報導,意味著我們得脫掉自己的衣服,套上他人的穿著。也就是說,我們得屏除自己的偏見、判斷、世界觀,這麼做是為了讓世人得知在這個星球上還有其他的存在經驗,且不僅只存在,而是那麼的獨一無二。然後,再走過漫長的路回來孕育文字,寫下這篇文章傳述的訊息,而這一切皆由這具從當地返回傳播新聞的身體交織而成。透過這一系列寫作報導的傳遞動作,他方成了彼與此。 透過這種姿態,我才能為那些報導沒有寫到的人們達到上述境界。身為記者,我發現自己常常遇上以口述方式創作文學的文盲;他們所給予我的滋養,重要性並不亞於圖書館架上的知名作家。拄著鋤頭靠在石頭上,或把釣魚竿放進獨木舟的男男女女,以充滿詩意的散文述說自己的生活,而這一切均源自世上獨一無二的人生經驗。他們大方分享自己的故事,沒有意識到在述說的同時,他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宇宙。經過三十年,如今這些人成了一群對我影響深刻入骨的人。而這種與他人真實交集的過程是無害的。 書中收錄較長的九篇報導,其中七篇寫於本世紀頭十年,從二○○○年到二○○八年,我任職於聖保羅的新聞週刊《新時代》(Época);而這些篇章也收錄在另一本書《街頭之眼:尋找真實人生文學的記者》(Olho da Rua— uma repórter em busca da literatura da vida real)裡。這些文章展現了我在新聞報導中絕不妥協的行事風格。在〈雨林裡的接生婆〉中,我試著放下自己的定見(過去的經驗積累而成的),在整個報導過程裡頭,我最主要的工具便是傾聽。 做為記者(以及身為一個人),我一直認為,知道如何聆聽,比知道如何提問更重要。如果可能,我甚至不希望自己開口去提出第一個問題。我總覺得所謂的第一個問題,其實與我自身比較有干係,遠勝於我想了解的對象。此外,第一個問題還會向受訪者洩漏了採訪者的期望。第一個問題相當於一種控制形式,而身為稱職的傾聽者,我必須放棄控制,所以我只會說:「告訴我……」。你永遠不知道人們訴說自己的故事會從哪裡切入。 一旦我們臣服於故事,任它由外而內澈底顛覆我們,記者這份工作帶來的就只有喜悅。如果我走一遭阿馬帕州(Amapá)或聖保羅地區,回來卻毫無改變的話,我就會放棄報導了。身為記者,意味著每篇報導都會帶來一次重生,以及自我的重新創造。當然,最好是透過自然分娩。 如果你是個像是聆聽音樂般的閱讀者,你將發現《剩餘靈魂的收藏者》收錄的每篇報導自有其詞彙、節奏與布局;要是並非如此,將對我產生重大的影響。即使我穿越整個巴西,穿梭於每個巴西人內在的巴西世界,我依然沒有真正離開自己的家。倘若我無法洞悉他人的語言,沒有聽懂不同地區蘊含的每一種人生所傳遞的訊息節奏,那麼,我寫的不過就是我自己,以及我那受限的語言。即使擁有其他人名或所謂的其他故事,我也只是個寫著新故事、觀點卻單一的寫作者而已。 我的挑戰在於必須維持局外人的立場,這麼做是為了保有好奇的雙眼,倘若我想看透奪目的表象,這是必不可少的。但我必須注意,絕不能讓觀光客的觀點汙染了自己,因為觀光客總是透過自己的偏見或想像來看待現實,他們只看自己想見的,只相信自己認定的真相——若是如此,你根本不需要離開家門。 記者相當於貼近隱私的外來者。每當進入他人的世界,我都必須搞清楚一件關鍵的事:別人向我引介自己的世界時,她會呈現什麼給我看,還有,她不讓我看見的又是什麼?她會引我踏上什麼樣的路?她會用什麼樣的詞彙來為自己的領土命名,包括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為什麼她選擇這些詞彙? 經過三十年的報導生涯,死者始終縈繞在我心中,他們的生命不會因為我的譴責而有所改變。我一直在尋找詞彙,試圖用最合適的文字描述他們的故事,好讓世人聽見;我尋思著究竟要怎麼做,才能讓這些已經入土的人成為回憶,不致連他們的聲音都被埋葬了。而我花了些時間才明白,欠缺的不是文字或聲音,而是耳朵。 我不太了解自己。每當我覺得稍微了解一點了,就又會揭露更多自己的另一面,然後逃離自己。或許,我唯一確定的是自己是個記者。靈魂進駐一具又一具的身體,將不同體驗轉化成文字,是構成我本質的決定性因素,而這已融入骨子裡了。我對無限荒謬的現實擁有不成比例的愛,而這份愛影響了我所有的世界觀。瓜拉尼蓋約瓦族(Guarani-Kaiowá)好幾個世紀以來遭到各式各樣的謀殺,儘管如此,他們依然抵抗不屈。我跟他們學到了另一個字:ñe’ẽ,這個字指的是「文字」與「靈魂」同時存在。正是在這他者的語言中(既非我的,亦非你的),我找到了足以定義自己這番追尋的詞彙。在兩個世界之間的漩渦裡,我想要成為能夠產生作用的文字。 在這本書中,一如在人生裡,我能獻上的唯有自己。我希望這樣就足夠了。 阿爾塔米拉,巴西,二○一八年七月十一日

內文試閱

雜音 在此,我們稱他為T。 第一次見到他的時候,他的眼睛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從那雙眼睛看得出來,眼睛的主人發現了什麼不可思議的事物了!他終於看見了,但腦子卻還沒轉過來。那是一副始終驚訝,卻又伴隨著懷疑的表情,像是在期待著有人能夠立刻且隨時向他保證,這一切都是個錯誤,好重建他的信心,讓他的世界轉回正確的軌道。他說:「他們知道,他們一直都知道自己正在殘殺我們,但他們仍然持續這麼做」。他沒有看著我,而是望向介於裡與外之間的地方,他似乎被困在了那裡。 此刻,我正在他位於聖保羅都會區的家中,他說完這句話之後便沉默了。他的沉默讓人燠熱難當,雖然天氣一點也不熱;熾熱的,只有他的話語。起初我聽見時,聲音是很微弱的,但那噪音其實一直都在,如同蚊子嗡嗡的聲音一般,讓人不會立刻察覺,所以我充耳不聞。我尋覓著聲音的源頭,遠離他那雙飽受蹂躪的眼睛。雜音愈來愈大聲,突然間,我搞不懂之前為何沒有聽見。我的耳朵把自己的注意力吸引到了他的胸口。他穿著一件襯衫,雖然熨燙得很平整,但還是稍有些皺褶。 一時之間,我全神貫注地看著那件襯衫,竟感動不已。以前我看過其他人穿著這樣的襯衫,全都是些窮人的襯衫,大多是貧窮工人穿的,每件襯衫都承載了巨大的勞累,如同一整個人生般巨大。襯衫的剪裁很差,布料的品質挺好的,但卻印著過時的花樣。襯衫上可見到許多磨損,不過非常乾淨,顯然是深愛丈夫的妻子精心熨燙過的,好讓她的男人在記者面前看起來體面一點、可敬一些。最重要的是這麼一來,他看起來才會像他該有的樣子——一個擁有收入的勞工,終生待在同一家公司的勞工。 這件襯衫也傳達了一個窮人的恐懼——害怕被貼上不中用的標籤,不斷受到警察羞辱,永遠得證明自己不是小偷、沒殺過人、白天不睡懶覺、沒裝病蹺班、不是那個在錯誤時間出現的錯誤的人。日復一日,竭力證明自己的無辜,比規矩更規矩。他結婚時穿的鞋子也在說著類似的故事,那是雙黑色的尖頭鞋,穿在腳上顯得非常笨拙,那厚厚的鞋底注定就是要踩在工廠地板上的。然而,這雙鞋是適合現在這個場合的,泰半他的妻子這樣向他保證過。記者幾乎是權威的象徵,跟VIP貴賓沒兩樣。他一打開門,在他的雙眼回到正常位置之前(原先他的眼睛一直飄移著,彷彿受到驚嚇般),他又迅速走了回來,並拿出員工手冊遞給我。我的員工手冊鮮少離開抽屜,它從來不是帶給我驕傲的來源;但他的,這個貧窮工人的員工手冊卻是一種證明,而在一個讓他生來就備受懷疑的社會裡,更是保護他的盾牌。 我們依然站著。我伸出了手輕輕擋住那本藍皮本子,這個動作總是令我尷尬。「你不需要給我看,」我說,「我相信你,先生」。而他,顯然相當沮喪。他要我坐在雙人椅上,同時拉出一把藤椅自己坐下。我要求換個地方,解釋說我寧願坐直一點,這樣比較好寫字。他不太能理解,但還是同意了。然後,他把藍皮本子放在我們中間的茶几上,旁邊擺了一個插了塑膠玫瑰的花瓶、一張阿帕雷西達聖母(Nossa Senhora Aparecida)的照片,還有一個相框,裡頭是全家人站在婚禮蛋糕的前方笑著,蛋糕上裝飾了巨大的粉紅冰花(雛菊,或許吧?)與兩個小小的雕像(新郎與新娘)。他小心翼翼放下藍皮本子,彷彿自己那雙因為操作機械而變得粗糙的雙手會傷到它。然後,它就一直放在那裡,像座紀念碑般在那保護著他,免得被我給傷害了。 可是我分心了,我試圖找到雜音,那個聲音引起我注意到他襯衫上的白色小鈕扣。在那些鈕扣底下,他的胸口痛苦而緩慢地起伏著。這會兒,那個聲音幾乎變成轟鳴了。為什麼我之前完全沒注意到呢?從那一刻起,我發覺自己總在正視著它,聆聽他的胸口上下起伏,彷彿他的肺想要趁每次呼吸多吸進一些空氣,卻次次徒勞無功。我想,就像離開水的魚試圖呼吸一樣的失敗。那是一尾下一刻就會死掉的魚,而他自己心知肚明。他那呆滯的目光,像極了魚被扔上岸的模樣,根本毫無準備就從自己熟悉的世界被丟了出來。 突然間,我尋覓這麼久的雜音籠罩了整個房間,而且當他繼續說話時,那個雜音似乎就快蓋過他的聲音了。沒多久我就受不了那個雜音,一度想要找出按鈕,好把它關掉,彷彿它是老戲劇裡法庭天花板上的電扇。我清楚地知道永遠擺脫不了這個雜音,就像我也擺脫不了那個表情一樣。此刻,他從呆愣中回神過來,並且盯著我:「你聽到了嗎?」他怎麼知道?我很尷尬。「某天晚上,我便再也無法和我太太跳舞了,那時是我第一次聽到這個聲音。當時我們正在跳舞,每個人都知道我的舞步極佳,就在我準備好好秀一下時,旋轉了幾圈之後就不得不停下來,我喘不過氣來。」 我聽他說著,同時也聽著他胸口那斷斷續續的聲音。我想要逃走,但強迫著自己繼續坐在那兒。他似乎沒有注意到我的不安。T想要傾訴,而我應該是想聽的;然而我卻只想逃離那個雜音,它也開始讓我感到窒息了。「我再也聽不見歌詞了。我只聽到身體裡發出的聲音,那東西偷走了我的空氣。」東西?我複述了一遍,輕聲質疑,就像精神分析師在診療間的無菌環境下打斷他的話。 「那東西,你知道的,就是石棉。」他再度看著我。他用大手輕輕揉了揉胸膛,他的中指因為某次受傷而扭曲了,或許是一場勞工事故。我在記事板上寫了下來,準備等一下問問他。「它就在我的身體裡。我即將死去,而它將會一直留在我的裡面。」他似乎再度陷入迷茫的狀態。 T說個沒停,彷彿他不是在對我說話,而是對某個只存在於他內心的人說。「當初工廠開張,每個人都想要一份工作。工廠規模很大,大家都覺得很棒,它代表進步與成長即將到來,而我們想要參與其中。我還年輕,家人從農村來到了城市,追求著更好的生活;我想,如果自己每件事都做對了,就可以跟著公司一起前進。你知道的,跟公司一起成長,那是我們當時的想法。我想,我確實進步了。」他在自己的屋子裡,用雙手做出向外橫掃的動作。當我透過他的眼睛去看時,這間簡單卻建得很好的磚房瞬間變大了。 我無法忘懷他此刻眼神中的黑暗。鋼筆從我手裡滾落到地上,這完全就是我慌亂時會出現的舉動。我靜靜地等待著,他的胸口上下起伏,就像一輛行駛在陡峭山壁的老車,還有雜音。我試著想像,他太太怎能忍受整夜聽著心愛男人胸口發出這種聲音,明明想要關掉它,卻知道聲音消失之時就是他的死期;她心知這個雜音永遠會是自己聽過最美妙的聲音,而且每一天都將愈來愈短促。我慌亂地看著她,還以為她聽見了我腦子裡的話語,因為她整個人沉坐進沙發裡,一副想要鑽進去的樣子。 此時的氣氛讓我不知所措,壓得我喘不過氣來,動彈不得。我向來堅信,為了聽見他人的心聲,必須忍受這種沉默,但此刻我卻違反了這個信念,用了比平常更大的聲音提出了一個魯莽的問題。現在,我聽起來這麼像是一個記者——直接,客觀。你什麼時候發現石棉在殘害你的身體的?他嚇了一跳,似乎花了點時間來適應訪談節奏的改變。「什麼時候?」誰、什麼事、哪裡、何時、為什麼與如何——這是每個新聞系學生會在課堂上學到的六個問題,必須在報導的一開頭就給出正確答案,彷彿光用幾個句子就能回答這些問題,而這六個問題就能道盡事件的關鍵一樣。關鍵的是這個雜音,而它沒有變成文字。 「第一批生病的人出現了,但我們不知道這些事環環相扣,這可不像伊波拉病毒。病情進展緩慢,你先是喘不過氣、容易疲倦,直到後來,你甚至再也沒辦法去麵包店買麵包,也不能跳舞。」T說起話來像個機器人,我知道他正盡力回答,但他的心思似乎不在這裡。「你必須明白,」此時,他再度看向我,但依然像是沒在看著我。「這間工廠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我們就是這樣看待它的。它就像是一個大家庭。他們這樣告訴我們,而我們也當真了。在這座城市裡,能進工廠工作是很體面的事,我們都感到自豪。我簡直是把工廠抱在胸前不放,你知道嗎?」他停下來喘口氣。他是否意識到,此時自己確實把工廠抱在胸口裡?他確實心知肚明,我很快便發現了。「我們真的很自豪,我不能說謊,我很喜歡在那裡工作。我的一生都在那裡,我在那裡撫養孩子,當我帶著兒子們去工廠,說著自己在那裡工作時,我感到心滿意足。那是男人的工作。我怎會知道自己將以另一種方式,把工廠真的抱進胸口裡?」他回到呆滯無神的表情。 我搞錯了。T並不完全神遊至他處,而是同時存在於他處與當下。他仍然在講故事,儘管他知道這個故事永遠講不完。這有點像呼吸,即使愈來愈難吸到空氣,他依然設法吸進足夠的空氣,好讓自己活下來。每當他停下話語,不只是因為他回到了自己的恐懼裡,也是因為他喘不過氣來。T已經精疲力竭了,二十世紀背叛了他。 我面前這位衰弱的工人來自失敗的現代,社會進步與強大的幻想,隨著空氣消失。他的身體已經跨到了二十一世紀,像是一顆受到腐蝕的星球。然而,他是第一個付出代價的人。一開始他還以為是抽菸的關係。菸,沒有粉末——石棉粉。如今真相譴責了他,他失去的不只是本身具體的存在,而是他所相信的一切、他的本質,以及他過去所有的生活。這間工廠,一部非常真實而殘酷的機器,根本沒把他當成自己的孩子看待。那些工廠的老闆,那些遠方的紳士,擁有外國的名字,在他這類人身上只看見骨頭與肌肉。確實,名副其實的,正是他的身體造就了二十世紀最成功的產業之一。鎮上工廠啟用的那天,那些偉大的石棉皇帝很清楚,一旦這些人跨進工廠大門,手上自豪地抓著小藍皮本子,他們幾乎就已經注定踏上窒息而死的命運。再不然就是死於百分百致命的侵略型石棉癌——間皮瘤。進入工廠,就等於踏上通往死刑的第一步,而那些工廠老闆全都心知肚明。 「我花了很長時間才相信他們其實都知道,我們全都花了很長時間才明白。即使生病,即使喘不過氣,我們依然花了很長時間才相信事實竟是如此。」他說,再次開口的他聲音如此低沉,我不得不俯身向前才聽得見。你什麼時候開始相信的?我輕輕問道。他沒有回答,而是在杯子裡放了三勺糖,動作從容,彷彿正在內心某個檔案中尋找答案。 然後,他的聲音就像刀子一樣,劃破了我的白日夢,把我的注意力帶回了當下。「我唯一確定的是,當他們敲上了這扇門,」他指著自家大門,「給我錢,要我在一張紙上簽名,上面聲明我放棄控告公司的權利。」你簽了嗎?我打斷他的話,我的焦慮用錯了地方。他看著我,而我第一次在他的眼神裡看見恨意,那裡面如此黑暗,令我坐立難安,像是椅子坐起來很不舒服似的。後來,他們告訴我他的眼睛是藍色的,但我並不相信;他們向我保證絕對是藍色的,但我所見的並非如此。那雙眼睛裡沒有天堂,只有地獄。 他太太把手放在他的膝蓋上,好像在安慰他;再一次,他似乎沒有注意到。然而,他從我的手上迅速把筆搶過去,抓著筆說:「不,我絕對不簽,我也永遠不會就此了事。他們必須承認自己謀殺了我們,法庭將迫使他們承認對我們的所作所為。我就要死了,但全世界都會知道他們是殺人犯。」 我沒等他停下來喘口氣,就直接插嘴。如果世上沒有正義呢?我知道自己很殘忍,他的爆發是一種力量的最高呈現,也是他最終極的嘗試——試著死得像個人樣。但我得提這個問題,因為我知道正義並不存在;至少,在他的有生之年不會有,或許永遠也不會有。他也明白自己會敗訴,但正義是他擁有的一切希望,我沒有權利動搖如此脆弱的幻想。當時的我還不夠成熟,面對如此接近死亡的人類性命,我不知道如何碰觸這種微妙而脆弱的生命。即使如此,他似乎沒在聽我說話。他胸口的轟鳴聲咆哮出莎士比亞戲劇的憤怒。 「這裡的一切都是石棉。我的房子是石棉。他們給我石棉,跟水泥混在一起,就可以拿來在我們的院子裡蓋牆和石板。我的屋頂裡面有石棉,我的蓄水池是用石棉做的。他們給我石棉,而我感謝他們!還有,你想知道的話,我不羞愧地說,就連我的內褲都是用石棉袋子做的,還染成了藍色。」 他說話時臉孔扭曲變形,我第一次注意到他的臉頰凹陷了,他渾身灰白,簡直就像個骷髏人,外面只覆蓋了一層薄到幾乎透明的皮膚。「我帶孩子們在灰色的粉塵裡玩耍,他們覺得那些粉塵很美。那是快樂的一天,我們全都不知情。或許我已經判了自己的孩子死刑,我親生的孩子。然而,我並不知道。」他的黑眼睛第一次蓄滿了淚水。但他沒停下來,此時他說著話就如河水般川流不息。「我的太太終其一生都在盆裡清洗我那些浸透了石棉的衣服,她可能會是下一個。我是個罪孽深重的男人,我害慘了自己的家人,你懂嗎?」我了解,但無法洞悉明白,永遠也做不到。「對他們來說結果可能更糟,他們可能得石棉癌,那個病叫什麼?」間皮瘤,我低聲說道,彷彿這可怕的疾病可能成形,在我們之間化為實體。 T又坐了下來。我以為他會回到那個介於外面與內裡的地方,但他沒有。他說:「把這件事寫下來。」我本能地坐直了身體。然後他宣布,用他那雙黑色的眼睛盯著我,一個字一個字地說:「我,是用石棉做的。」 他把手放在胸前。此時他的太太輕聲地哭了,她撿起破掉的杯子碎片,上面的小花摔得粉碎。在這間房子裡,就連沒有生命的花也逃不了滅亡的命運。我點了點頭,沉默不語。那東西,那個他體內的東西,我熟知的石棉,過去我曾經研究過,一旦人吸入石棉纖維就會沉澱在肺裡面,無法排除。沉澱在裡面,不——石棉像樁子一樣把自己豎立在肺裡,產生病變。身體為了自癒而有所反應。但石棉纖維繼續損害肺,而身體繼續嘗試自癒。久而久之,年復一年,肺就變得疤痕累累,再也無法發揮正常功能,無法吸氣與呼氣。慢慢地,漸漸地,這就是我面前這個男人身上發生的事,而這個過程是不可逆的。T正接近那個時刻——他的肺會被疤痕組織阻塞,自己窒息。他們稱之為「石肺」。然後,T會死於恐懼中,他的大腦命令身體吸進空氣,但他的肺卻無法起伏。接著,一切都會結束。 我當時應該保持沉默,原諒自己,然後離開。但我不知道怎麼離開,而我永遠也不會知道了。不知怎麼地,我也被困住了,拚命想掩蓋那奄奄一息的肺發出的聲音。接著我做了不可饒恕的事,我重複問了那個不該問的問題,一錯再錯:「如果沒有正義呢?」他茫然地看著我,彷彿聽不懂這個問題。他的太太打斷了對話,試圖為我們解套:「想來點新鮮的咖啡嗎?」她擠出微笑。我差點擁抱了她。「我可以馬上煮杯咖啡。」她起身,帶著裙子上的花園離開,留下我們頹喪凋萎。 他再度盯著我,此刻的表情傷心不已。他的悲傷比他的恨意更加打擊我。我開口問了其他問題,甚至聊起天氣,問著是不是要下雨了,但他示意我安靜,並說:「如果世上沒有正義,我就沒法像個人般的死去。」 「那會像什麼?」我問道。 「我將如螻蟻般死去。」 我沒問為什麼是螞蟻,他想表達的感受超過了字面上的意思。跋涉數十公里之後,我回到了家,卻仍舊繼續聽見那個雜音。我在這裡寫下的所有詞彙全都失敗了,這些文字只透露了描述他的呼吸聲是多不可能的事,其餘什麼都沒表達。恐懼拒絕被說出來。 † † † 三年後。 T已經戴上氧氣罩一百天了。石棉跨國公司的代表帶著一份文件來醫院給他簽名。如果他不簽,他的家人就連一毛錢的賠償金都拿不到。如果他們簽了字,拿到的金額不到一萬一千美元。「這幾乎是我們之前付給你們的三倍」,那個人說,「你拿到的錢會比你的同事還多」。T正經歷最後的痛苦。我很想知道,那個西裝筆挺的傢伙站在他面前遞出紙筆之際,是否聽見他胸口發出的聲音。T簽了名。 支票結清的那天晚上,雜音停息了。

作者資料

耶莉娥妮.布魯恩(Eliane Brum)

身兼作家、記者與紀錄片工作者。曾獲西班牙國王獎、美聯社獎等,超過四十個新聞獎與榮譽。西班牙《國家報》(El País)專欄作家,並與《衛報》(The Guardian)合作。著有小說《一二》(One Two)與五部非小說文集。

基本資料

作者:耶莉娥妮.布魯恩(Eliane Brum) 譯者:沈維君列蒙 出版社: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2021-11-10 ISBN:9789865081195 城邦書號:A6800742 規格:平裝 / 單色 / 304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