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聖誕月‧最後加碼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傳記
霹靂盛典:風起雲湧40年(限量典藏盒)
left
right
  • 庫存 = 5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霹靂盛典:風起雲湧40年(限量典藏盒)

  • 作者:黃文章(強華)
  • 出版社:時報出版
  • 出版日期:2022-05-24
  • 定價:1200元
  • 優惠價:79折 948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2月25日止
  • 書虫VIP價:948元,贈紅利47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900元
  • (更多VIP好康)

內容簡介

霹靂盛典:風起雲湧40年 限量典藏盒 ~內含ABC~ A《霹靂盛典——風起雲湧40年》典藏版乙冊 B【悅讀霹靂手提肩背袋】乙個 尺寸:33*37cm(寬*高) 底寬:10cm 材質:12安帆布 加工:手提把與側背帶 印刷:雙面不同版 C【與霹靂同在驚喜紀念品】乙個(以下3物隨機入1) -霹靂無敵紀念胸章- 尺寸:5.6*5.6cm 材質:馬口鐵 款式:33+1款(隨機1款) -霹靂膠卷風書籤- 書籤尺寸:22*5.5cm 包裝尺寸:22*22cm 材質:PET 款式:6款(每款4入)(隨機1款) -魔吞十二宮晶透鑰匙圈- 尺寸:9.5*5cm 材質:金屬、壓克力 款式:6款(隨機1款) ***** 不只素還真, 布袋戲與霹靂是台灣人最重要的瑰寶! 第一本霹靂董事長黃文章(強華)著作 第一本徹底洞悉布袋戲技藝 第一本收錄百張幕後花絮與偶照 ***** 那時候片廠員工之間的情感非常緊密,就好像家人一樣……大家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要吃好吃的就大家一起去,要認真拚就大家一起熬夜不睡覺。那時候經常動不動就在攝影棚過夜,大家也不會覺得有什麼好計較的。 星期天不用拍戲的時候就會一起出去玩,或是去打球,大家就像一個大家庭一樣。 一起經歷過那個時代的老幹部,就會跟霹靂有堅深的革命情感。 ***** 清乾隆、嘉慶年間,布袋戲隨著閩南移民進入台灣。 由泉州來台授藝的黃阿圳傳藝給落籍西螺的蘇總(人稱「總師」)。 總師後來把戲班「錦春園」交棒給來自雲林土庫的徒弟黃馬。 台灣布袋戲第一世家——雲林黃家——的故事就此揭開序幕。 黃馬正是五洲園黃海岱先生的父親、 黃俊雄先生的祖父、 霹靂布袋戲黃文章(強華)和黃文擇的曾祖父,也是黃亮勛的高祖父。 黃家五代人鍥而不捨地改良布袋戲、推廣布袋戲, 成就如今台灣掌上傳奇當代盛典。 布袋戲是台灣相當重要的民間藝術,也是最為人知悉的常民文化。 霹靂布袋戲發展史中那些趣味、情感、戲劇性的事件,一則則串起了整個台灣布袋戲橫跨40年的歷史脈絡,也正好契合著台灣人所共同經歷的40年生命經驗。其中不僅能看到不同世代對傳統藝術的嚮往期待,更能帶領尚未接觸布袋戲的新世代讀者一窺民間技藝的豐富多彩。 本書由霹靂布袋戲創辦人黃文章(強華)自布袋戲起源聊起,看布袋戲百年變化,技術革新與登上電視、電影的革命;同時進一步深入布袋戲文化、布袋戲人的語言、音樂、武俠夢,以及心路歷程;並回顧那些年與台灣觀眾一起走來的歲月,與未來布袋戲將如何再戰100年。

目錄

第一部 布袋戲的故事 【葉郎引言】功名在掌上:布袋戲說從頭 1.跳島戰術:百年布袋戲的奇幻旅程 2.求新求變:布袋戲的技術冒險史 3.一脈相承的布袋戲電影夢 第二部 布袋戲文化的細節 【葉郎引言】身高三尺三的文化守門員 4.囂張還是𪁎趒?布袋戲戲白的語言文化 5.不同凡響:進擊的布袋戲音樂 6.布袋戲江湖——市井小民的武俠夢 第三部 布袋戲人的故事 【葉郎引言】布袋戲人的江湖 7.溯源:素還真是戲班生活的縮影 8.霹靂布袋戲的五代傳承 9.尋找布袋戲中的女性身影 第四部 和觀眾一路走來 【葉郎引言】妨害農工作息的布袋戲迷現象 10.跑給觀眾追:布袋戲和粉絲的百年追逐 11.布袋戲讓政治人物也瘋迷 12.那些年,和台灣一路走來 第五部 布袋戲再戰100年 【葉郎引言】從民間藝術到文武半邊天 13.聚集文武人才的霹靂布袋戲大家庭 14.順流逆流:霹靂布袋戲的失敗學 15.退休與接班:且聽下回分解

內文試閱

第一部 布袋戲的故事 【葉郎引言】功名在掌上:布袋戲說從頭 「相傳:此戲發明於泉,約三百年前,有梁炳麟者,屢試不第,一日偕友至九鯉仙公廟卜夢。仙公執其手,題曰:功名在掌上。夢醒,以為是科必中,欣然赴考。及至發榜,又名落孫山,廢然而歸。偶見鄰人操縱傀儡,略有所感,自雕木偶,以手代絲弄之,更見靈活,乃藉稗史野乘,編造戲文,演於里中,以抒其胸積。不料震動遐邇,爭相聘演,後遂以此為業,而致巨富,始悟仙公托夢之靈驗。」——《台灣省通志》卷六《學藝志藝術篇》 布袋戲又叫做掌中戲。根據學者吳明德先生在〈布袋戲名稱考述〉中的說法,之所以用「布袋」稱之,是因為早年單人演出者(即「肩擔戲」)為了便利於在不同的演出地移動,總會用一個大布袋來裝所有演出道具。這個布袋在演出的時候還可以用來圍出臨時的戲台,藉以遮住主演的身體,只露出手上的偶讓觀眾看到。因為布袋和演出如影隨形,當時的人才又把掌中戲稱為「布袋戲」。 布袋戲這門民間藝術的起源本身就是一個戲劇性十足的傳奇故事: 據說明朝萬曆年間,泉州一名教書為生的秀才梁炳麟,從鄰人的傀儡戲演出中得到了靈感,決定將操作不便的傀儡改良成可以直接用一隻手掌操作的偶,以手代線來演出。他還運用自己因為參與科舉考試而熟讀的歷代正史加上各種稗官野史的調劑,當成布袋戲最主要的演出素材。這門橫空出世的民間藝術形式隨即一炮而紅。 有趣的是,這個起源故事也夾帶了稗官野史風格的調劑。有一說,這名屢試不中的落魄書生某次應考前曾到福建仙游縣的九鯉湖仙公廟求籤。求籤前一晚他先夢到福祿壽三仙等眾神扮仙祝賀,第二天又在仙公廟抽了一支上籤說:「三篇文章入朝廷,中得三鼎甲文魁;功名威赫歸掌上,榮華富貴在眼前。」 《台灣省通志》中記載的另一個版本則是省略掉抽籤這個橋段,直接讓白髮老翁托夢向梁生提示更簡單易懂的五個字——「功名在掌上」。 無論哪一個版本,寓意都是一樣的。梁炳麟誤讀了「功名在掌上」這五個字的真意,以為自己馬上要飛黃騰達、加冠進祿。直到屢次落第後改以布袋戲/掌中戲為生,並因而聲名大噪之時,梁生才終於領悟托夢/籤詩中的「掌上」涵義。 從頭到尾功名一直都在他手中變化萬千的偶身上。 就算真有梁炳麟其人,這些起源故事顯然都已經過說書人的加油添醋和挪用變造。 所以另外一個傳說中的布袋戲起源地——漳州,就直接把另一位漳州人士孫巧仁套用在同一個故事線裡頭,照本搬演一模一樣的情節。更有甚者,乾脆把泉州人梁炳麟和漳州人孫巧仁兩個不同宇宙的角色組成了一個超級英雄團體,說兩人同在揚州夢仙宮抽到同一支籤詩。緊接著同時名落孫山的這對難兄難弟開始相偕出遊,並在旅程中看到傀儡戲的演出,隨後一起研發出了布袋戲。 同時囊括梁炳麟和孫巧仁的版本,立意或許跟漫威電影復仇者聯盟差不多,重點就在於取不同角色各自的優勢來提高集體戰力。梁炳麟學問好,孫巧仁則練過武術,於是衍生了文戲武戲都精采、風靡三百載的布袋戲藝術。 三百年前的起源故事,只能憑藉這種不精確的喝水傳話方式來讓後人揣測真正的發展歷程。幸運的是,過去一百年布袋戲落腳台灣的發展歷程,還有很多見證者可以提供第一手資訊。霹靂布袋戲的黃文章(強華)董事長就是其中之一。 清乾隆、嘉慶年間,布袋戲隨著閩南移民進入台灣。由泉州來台授藝的黄阿圳(因客居鹿港而被稱做「鹿阿圳」或「圳師」)傳藝給落籍西螺的蘇總(人稱「總師」)。總師後來率先將圳師原本比較偏向南管系的「白字仔」布袋戲,改用更熱鬧的北管當成後場音樂。總師隨後把自己的戲班「錦春園」交棒給來自雲林土庫的徒弟黃馬。 台灣布袋戲第一世家——雲林黃家——的故事就此揭開序幕。因為黃馬正是五洲園黃海岱先生的父親、黃俊雄先生的祖父、霹靂布袋戲黃文章(強華)和黃文擇的曾祖父,也是黃亮勛的高祖父。 就像當年志在功名的書生最後轉了個彎變成布袋戲祖師爺,黃家歷代原本的人生計畫其實不一定都有布袋戲在裡頭。然而也如同以因地制宜、與時俱進著稱的這門民間藝術本身一樣,沒有計畫就是最好的計畫。 以下這幾篇文章,黃文章(強華)將替大家回顧布袋戲在這一百年中,如何身手矯健地在不同的新媒介裡頭搭建自己的舞台,以及台前台後,黃家五代人如何鍥而不捨地改良布袋戲、推廣布袋戲。 以下就是「功名在掌上」的台灣版傳奇故事……

作者資料

黃文章(強華)

兼任導演、編劇雙重身分,是霹靂集團的董事長,更是台灣雲林布袋戲世家的第四代掌門人、五洲園始祖黃海岱之孫、黃俊雄之子。 生長於布袋戲世家,從第三代黃俊雄手上接下重任,維持台灣的傳統文化,不斷為布袋戲尋找新生機,以豐富的文化內涵與布袋戲結合,不斷推陳出新。 1994年8月,黃文章(強華)與黃文擇兄弟成立「霹靂衛星電視台」,頻道內容以布袋戲、歌仔戲等台灣傳統戲曲為主。 1998月4月,首次擔任電影導演,正式開拍第一部布袋戲電影《聖石傳說》,2000年上映為當年國片票房第一名,並發行海外,希望能將台灣傳統藝術推廣到國際間。 1998年8月,首次讓布袋戲登上國家戲劇院。

基本資料

作者:黃文章(強華) 出版社:時報出版 書系:M.I.T 出版日期:2022-05-24 ISBN:4712966627226 城邦書號:A2203414 規格:精裝 / 全彩 / 384頁 / 25.7cm×34.5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