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社會科學 > 社會議題
無住之島:給臺灣青年世代居住正義的出路
left
right
  • 庫存 = 5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無住之島:給臺灣青年世代居住正義的出路

  • 作者:廖庭輝
  • 出版社:衛城出版
  • 出版日期:2022-09-28
  • 定價:450元
  • 優惠價:79折 356元
  • 優惠截止日:2030年12月31日止
  • 書虫VIP價:356元,贈紅利17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38元
  • (更多VIP好康)
本書適用活動
【百大暢銷書75折起】挑起你的求知欲,滿足閱讀癮!

內容簡介

經濟發展了,政治民主了 我們卻還沒有安穩的家? 無論月薪多少,每個人都有要求安穩居住的權利! 當房價已成天價,我們還只有拚命存錢買房一條路嗎? 買不起房子,是因為自己不夠努力? 買房=拚經濟?推動保障居住權益的政策=犧牲經濟? 打破居住權益的迷思,我們其實有不同的選擇! 臺灣是一座「無住之島」。根據統計,臺灣平均房價與人均所得比將近十倍,房價更被國際評比為「極度不可負擔」。然而,房價明明那麼高,為何社會仍舊鼓勵買房?除了背負千萬房貸,還有其他方法可以讓我們住的安穩嗎? 買不起房,不是一個人的事,而是所有人的事 長久以來,高舉經濟發展大旗的建商、缺乏完善住宅政策的政府,以及夢想炒房致富的大眾價值觀,三者共同造就了臺灣的高房價景觀。原本賴以居住與生活的家,就此成為難以負擔的商品。原本應當人人享有的居住權益,則成了少數人才有權享有的圖利工具。 本書指出,這種少數人獲益的高房價制度,不僅已讓臺灣成為無住之島,更會賠掉整個臺灣社會的未來。當買不起房的青年世代淪為崩世代,在租屋黑市中孤立無援,卻還要被貼上不努力與不爭氣的標籤,最終只會加劇社會與世代對立,更將全面衝擊國家的人口結構、年金制度與勞動體制。長遠來看,每個人都將為此受害。 「家」不該只是商品:重新思考「居住」的意義 身處無住之島的無助青年,真的有可能打破炒房致富的惡性循環,重新定義「家」的價值,找到居住正義的新方向嗎? 這正是長年研究都市改革的廖庭輝,希望透過本書解答的問題。本書藉由回顧臺灣三十年的住宅運動,帶領讀者展開一段「何謂住宅、何謂家」的思索歷程,一步步回顧臺灣高房價的歷史成因,分析各種買房迷思背後的人為與制度因素,同時試圖解開住房商品化的困境。 各界閱後書評: 一九八九年房價狂飆,揭竿起義,一晃三十三年過去,我也已經退隱江湖移居美國,但臺灣仍有許多戰友奮力戰鬥至今,實在令人感佩。「居住是基本人權」是你和我都必須存有的觀念,不管你的月薪是多少,你都有權要求安居。貢獻與分配嚴重失衡!大家不表達,政府就會怠惰,以為社會很公平、人民很知足。我要誠摯推薦本書對臺灣居住權奮鬥的整理與分析,更期待未來的年輕人再次「憤怒」起來!——李幸長,無殼蝸牛運動發起人 本書完整紀錄了臺灣戰後住宅政策及住宅運動演進發展史,亦是從倡議觀點對住宅運動研究的教戰手冊。 作者認真爬梳了大量官方、學界、媒體,運動組織的內部資料,加上本身投入住宅運動政策倡議工作,掌握了許多珍貴的第一手資料,這是外部媒體及研究者所無法獲取的深度視角。 推薦本書給關心居住正義、住屋運動發展的讀者們。——呂秉怡,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 重大問題,如居住,知識上區分Polity、Politic、Policy三個角度,制度、政治、政策,述說行動者眼中應然與實然、理想與行動、框架與界線。「經濟發展了,政治民主了,為什麼我們還住不好?」廖庭輝自問,也自答,他冷靜沉痛地梳理過去,洞悉當前,他說:「居住權」。願能引領困眾回到日耳曼法哲學家耶林的示語:「為權利而鬥爭」,此其時矣。——林佳和,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憲法學者 居住權是台灣社會最值得關注的社會議題之一,《無住之島》對於1980年代以來的無殼蝸年等反高房價運動、民主轉型過程裡政黨輪替下的居住政策變遷,以及關鍵學者與首長的政策論述,進行完整回顧,同時對當前的高房價困境,提出金融管制、囤房稅、租屋市場、租金抵稅與擴大社宅等五大建議,是台灣居住權議題必讀的傑作!——林宗弘,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崩世代》作者 無住之島,一語雙關點出在臺灣要買房很無助,社會住宅抽不到無法住;臺灣居住政策,沒有談到居住本質,只有考量房地產交易,導致三十年來薪水沒漲房價大漲。龐大房貸壓力,衍生出消費力降低;租店成本高,導致商業衰退;政府不敢得罪少數房屋大戶,只能採用政策補貼,而無法從市場結構來對症下藥,在本書都有精闢的剖析,並提出具體的建言,值得一讀。——林于凱,高雄市議員、《公門菜鳥飛》作者 如果想了解臺灣的居住正義,這是一本不可不讀的好書!——吳宗昇,輔仁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卡債受害人自救會顧問 住宅運動已經多年,臺灣房價毫不回頭地飆高,租屋環境一年比一年險惡,到底發生什麼事了?廖庭輝詳盡爬梳三十多年來住宅政策的發展和囿限,從中尋找突圍方法。這不只是一本所有無住與無助之人必看的書,更是所有人都不該錯過的書。——徐禎苓,作家、《流浪巢間帶》作者 關於臺灣落實居住正義的艱難,《無住之島》爬梳了三十餘年來關於居住權問題的政策決策及社會運動的脈絡,提供讀者一張清晰的地圖,並標示出其中的關鍵轉折,讓社會更能抽絲剝繭的掌握問題樣貌。無疑,立基於作者的研究者和行動者雙重身分拳拳到位的深入分析,這本書亦將成為未來滿足人民「安穩居住」需求政策決策的重要參考。——孫友聯,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 多年前廖庭輝(洛書)參與住房改革組織相關運動就和我有密切接觸,雖然他剛從研究所畢業,還很年輕但卻充滿對住房改革的熱忱和學習動力。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實際積極參與住宅修法及政策倡議等相關活動,累積許多居住正義實踐的心得,如今很高興他能將這些經驗撰寫出書,提供給臺灣青年一條世代居住正義的出路,相當有意義且值得參考。 此書內容豐富,除詳細說明臺灣的住房問題,特別是針對年輕人買不起、又租不好、更住不到的居住困境外,也非常淸楚描述臺灣住房改革運動的發展歷史,讓社會可以進一步凝聚共識,成為未來年輕人為自己居住環境努力的方向。 住房最重要是要讓「家」不要成為投資炒作的「商品」。重新思考「居住」內涵,勉強辛苦有負擔壓力的「擁有」房子,或者只想透過借貸「投資炒作」房子,賺取未來可能價差,忍受資金周轉及房價變動風險,如此「拚房」與「賭房」心態,對年輕人未必是有品質且有品味的生活居住方式,值得深思!——張金鶚,政治大學地政系退休教授 「青年世代必須為父輩的貪婪、財團的炒作以及政府的放任,承受高房價之苦,以及延伸出來的各種居住困境。」 買這本書,讀完它,然後記得:不要買房、用腦投票、參加社區組織、支持居住正義運動。這樣,你的人生跟臺灣的未來,說不定還有點希望。——鄭中睿,台灣青年勞動九五聯盟理事 《無住之島》作者廖庭輝藉助歷史回顧呈現出臺灣「居住不正義」的實況與困局:買房路走不通、房產結構扭曲、居住權難倡議、住宅運動卻步……青年世代的居住權似乎遙不可及。這讓我想起希伯來聖經裡有一個「拿伯葡萄園」的故事,呈現強權奪取弱者土地的悲劇,主角拿伯勇敢對蠻橫的亞哈王說:「上主不准我把祖產讓給你。」這是猶太人對土地的基本態度,祖先領受上帝恩典所分得的土地絕對不能買賣或轉讓給別人。結果,藉助國家政治機器的操弄與運作,拿伯被殺、土地被奪。然而,先知以利亞的聲音仍然勇敢發出,挑戰霸權。但願本書也成為先知的聲音!——鄭仰恩,濟南教會神學與教育牧師、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研發中心特約研究員 臺灣的居住問題不僅嚴重侵蝕生活品質,更已威脅到整體經濟發展。這本書充分顯露問題的複雜性。居住困境之所以三十年如一日,原因絕非「炒房」這麼簡單;而是國家欠缺整體規劃、年輕民主國家的人民與政府之間尚未找出共同推動改革的方法、加上人民在財務不安全感之下利益彼此對立的結果。 這絕非單一政策或從單一方向就能解決。本書給了一個很好的起點,值得以讀書會的方式細部研讀,找到關鍵槓桿,推導政治上可行的方案,才能跨出真正改革的第一步。——劉維人,《北歐不是神話》、《不穩定無產階級》譯者 臺灣房價高漲,拿來住的房子竟然變成了投資工具,白手起家的年輕人普遍買不起房,到底為什麼臺灣的房價這麼高?年輕人除了買難道沒有別的選擇?這本書或許提供了我們另一種思考。——cheap,Youtuber 【專文導讀】 陳東升|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金權城市》作者 彭揚凱|OURs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 【各界好評推薦】 李幸長|無殼蝸牛運動發起人 呂秉怡|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 吳宗昇|輔仁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卡債受害人自救會顧問 邱威傑|臺北市議員 林佳和|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憲法學者 林宗弘|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崩世代》作者 林于凱|高雄市議員、《公門菜鳥飛》作者 徐禎苓|作家、《流浪巢間帶》作者 孫友聯|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 張金鶚|政治大學地政系退休教授 鄭中睿|台灣青年勞動九五聯盟理事 鄭仰恩|濟南教會神學與教育牧師、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研發中心特約研究員 劉維人|《北歐不是神話》、《不穩定無產階級》譯者 cheap|Youtuber ★臺灣第一本住宅運動史,爬梳歷年重大的住宅政策攻防, 同時幫助讀者思考與居住正義相關的重要議題: ・空屋率高,房價卻仍居高不下,這違反供需法則的現況是如何造成的? ・臺灣政府只有房地產政策,沒有住宅政策? ・房地產增值,是誰拿走了最大的利益? ・是誰讓我們相信,住宅是投資獲利的商品,而忘了真正重要的,是滿足居住需求的家? ・攸關我們每個人權益的居住議題,為何我們卻如此軟弱無力? ・跳脫商品思考,我們如何重新拿回居住的主導權?

目錄

推薦序 從所有權到居住權——住宅運動的理路轉變/陳東升 推薦序 居住正義的求索之旅/彭揚凱 自序 買房這條路已經走不通了——未來我們該如何爭取居住的權利? 第一章 臺灣居,真的好不易! 第二章 八○年代末期:住宅運動初萌芽 (無殼蝸牛運動後的崔媽媽基金會與OURs) 第三章 金融風暴到扁政府時代:居住權進入倡議 第四章 馬政府時代:進入法制面改革攻防 (住宅團體與行動小事典) 第五章 民進黨二次執政:改革的美麗與哀愁 第六章 經濟發展了,政治民主了,為什麼我們還住不好? 第七章 住宅運動的下一步

內文試閱

第二章 八〇年代末期:住宅運動初萌芽 臺灣居住不正義的現況,有其歷史淵源。首先是政府遷臺初期無意處理住宅問題。後來因政治經濟局勢的轉變,一度試圖透過國宅政策積極介入。 但到了八〇年代末期,政府在與民間市場的競爭中退居二線,反而開始鼓勵民間市場自由發展,並順勢推卸其政策責任,將住宅問題「去公共化」為純粹取決於個人努力的問題。 一九八九、一九九〇年民間發起的「無殼蝸牛運動」,正是戰後以來政府對住宅問題缺乏有力辦法的民怨展現,試圖要求政府重新擔負住宅政策發展的職責;在運動落幕後,政府也在一九九二年自行發動「二次土改」試圖解決土地商品化造成的國家發展問題。但這兩場運動與改革最終卻無法合力,而在面對土地金權階層的反抗時雙雙潰敗與沉寂。 臺灣高房價的歷史成因  戰後初期:軍隊與移民湧入,政府無力且無意處理 臺灣的住宅問題,與戰後國民政府遷臺的發展政策息息相關。雖然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有不少第三世界國家都在處理住宅問題上面臨困境,但臺灣戰後初期所面對的住宅問題卻有本質上的不同,並非都市化的人口遷移問題,而是因為國軍與政治難民湧入臺灣。這批一九四九年前後來到臺灣的移民約有兩百萬餘人,短短數年之內臺灣的人口增加了三分之一,當然會引發住宅問題。 在五〇年代初期,政府的統治思維仍以反攻大陸為主軸,其核心工作是將臺灣打造成反攻大陸的復興基地,根本無力也無意處理住宅問題。住宅問題首次躍上檯面,是在一九五三年的克蒂颱風後。克蒂颱風造成數以千計的人無家可歸,許多國大代表也成為受災戶。由於政府必須靠國大代表的支持維持正當性,因此政府動用美援資金,於一九五五年至一九五七年興建了八千五百戶各類住宅。這竟意外成為戰後臺灣住宅政策的起點。但直至此刻,一般民眾的住宅問題仍不在其政策視域當中。 一九五〇年代的臺灣,住宅尚未商品化,民間也還沒有出現專門建造住宅出售的建商,一般都是自地自建自用的住宅。除了公務人員以外的人口,大多只能接收、購買或佔有在市區空地上興建的違建聚落。可以說政府遷臺初期,在住宅問題上幾乎毫無作為,僅採放任的態度讓人民自行透過違建等「非正式住居」(informal settlement)解決住宅需求。  六〇年代:民間建商的崛起 韓戰過後,臺灣被納入美國的圍堵戰略,是美國反共體系的一環,因此解決住宅問題成為維繫臺灣安定的當務之急。在美國顧問浦路加(Hugo. V. Bmeha)的堅持下,政府於一九五七年制定了《興建國民住宅貸款條例》,但當時國防預算就佔了總預算的八成五,所以實際上政府沒有能力提供貸款解決住宅問題,加上一九五八年美援贈款及貸款停止,一九六四年後央行也不願意大量提供國宅貸款。 因此直至一九七五年該條例廢止時,只興建了十二萬五千餘戶,扣除公教住宅、災難重建住宅等類別,實際進入到住宅市場的國宅僅五萬六千戶左右,對整體住宅市場供給並未發揮重要效果。這個時期都市地區的國宅,尤其是臺北市的國宅多數都是「整建住宅」。整建住宅是政府提供給拆遷戶的安置住宅,政府為了整頓交通或是興辦公共建設,必須拆除原地舊有的建物,因此居住在公共建設預定地上的住戶,就搬遷至政府提供的整建住宅。所以儘管蓋了整建住宅,但實質的住宅供給並未增加。 六〇年代都市充滿了違章建築,一九六六年起臺北市實施「違章建築處理四年計畫」,預計拆除一萬四千多戶違建,並規劃興建整建住宅,預計安置至少一萬兩千戶,但實際上最後僅安置一千兩百多戶。面對住宅極度欠缺的狀況,被拆除的違建戶往往轉移到其它地方搭建新違建。 政府為什麼不重視住宅建設,其中一個原因是要將資源集中於產業發展。一九六〇年政府於高雄臨海開發第一個工業區,並於一九六六年於高雄前鎮設置加工出口區,出口導向的加工貿易是當時國家發展的核心政策。由於資源有限,新興的民間建設產業與當時的加工出口產業有著一定程度的競爭對立,政府不願提供民間建設產業融資優惠與補貼,政府希望透過「拚經濟」,提升國民所得,經濟成長,住宅問題便能迎刃而解。 但六〇年代是臺灣經濟成長與都市化快速發展的時期。因此都市擴張,人口集中至都市,民眾只能透過新興的民間建商取得住宅,由於政府沒有提供優惠貸款等政策協助營建業發展,民間建商便自行發展出以「預售」作為集資的房產銷售模式。隨著六〇年代的經濟起飛,住宅市場發展迅速,民間建商已逐漸成為住宅的供應主力。 儘管如此,臺灣的住宅存量依然不足,根據行政院一九七一年的統計,一九五七至一九六八年,臺灣住宅約增加二十七萬五千戶,人口卻增加了三百九十六萬。住宅供給遠遠趕不上都市化、人口增長的速度,造成房價飆升。  七〇年代:政府重回住宅供應的嘗試與失敗 民間建商雖然逐漸崛起並成為供應主力,但其價格往往十分昂貴,難以解決嚴重的住宅問題。加上六〇年代的經濟起飛與都市化發展,又進一步地推升房價上揚。例如臺北市的新建公寓,在一九六六年時每坪價格為三千七百元,到了一九六八年已經上漲到七千五百六十元,使得鄉村移入都市的人口難以進入市場購屋。到了七〇年代初期,住宅供給已經成為最主要的都市問題,加上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等國際情勢的轉變,國內民生的穩定就成為了政府的重要課題,其中住宅供給是首要關鍵。 在這個階段,政府採取的是「一手壓制,一手興辦」的大有為政府策略,強力且大範圍地介入住宅問題,一方面壓抑民間市場,另一方面興建國宅。在壓抑民間市場方面,政府採取了許多手段,如第一次石油危機後下令要求建材限價、五樓以上限建、頒布建築融資禁令,第二次石油危機時則下令追查購屋資金、空地限期建築使用、調整土地增值稅。在興建國宅方面,一九七五年通過《國民住宅條例》,計畫直接興辦國宅售予低收入家庭,預計從一九七六年至一九八一年的六年內要興建十萬戶國宅;在一九七九年時,又將興建國宅納入後來的「十二大建設」當中,目標為十年興建六十萬戶,並以憲法中的「民生主義」作為其正當性來源。 但這些努力的成效卻非常有限。首先,政府對民間市場採取的壓制手段,沒有辦法解決經濟發展後新興中上收入者對住宅的需求。雖然政策壓制對房價漲勢產生顯著打擊,但都市人口增長與中產階級的增加,也讓房價始終沒有下跌。其次,由於國宅計劃初期組織機構不健全,加上人力資金未能配合,以及土地難以取得等原因,一九七六至一九八一年預計興建的十萬戶,至計劃期限為止僅執行七萬兩千五百戶,完工則不到一半,且真正分配給民眾公開承購的國宅戶數僅佔總數的百分之三十八。 另一方面,國宅政策本質上是提供給低收入群體的社會福利政策,雖然售價相對市場住宅低廉,但目標群體的還款能力卻也相應更差。在「蓋得少、蓋得慢、蓋得不夠便宜」的狀況下,國宅開始出現滯銷現象並衝擊國家財政,同時物價成本持續上漲,在國防與經濟建設預算擠壓社福預算的情形下,興辦國宅不但沒有造成經濟發展的正循環,反而成為了財政上的無底洞。 當現實和最初的構想出現鴻溝,政府又再次逃避供應住宅的責任與承諾,而悄悄地將主角的位置還給了民間住宅市場,在下一章節的政策分析中,可以看見政府的立場轉變。  八〇年代:經濟自由化,政府退居住宅供給二線 時間來到一九八〇年代,上述壓抑民間住宅市場的政策已經造成影響,而國宅也產生一定的作用。雖然國宅的數量不多,僅佔住宅存量的百分之五,但此時國宅有政府補貼支持,而且屬於非營利性質,因此在八〇年代,民間房地產市場已被壓制,甚至出現跌價與滯銷。 另一方面,由於第二次石油危機引發物價上漲,也使得國宅成本同步上升,原本國宅政策主要照顧的中低階層已經開始無力負擔。另一方面,政府為了處理國宅滯銷,選擇降價並放寬原有的承購限制,使得國宅一變成為中上階層願意接受的物件,卻也造成國宅與建商興建的民間住宅在有限的市場內相互競爭,雙雙滯銷,如「白宮」、「華美」等大型建商也接連倒閉。 面對國宅問題,政府的首要任務是解決國宅滯銷帶來的財務危機。但由於民間建商一直扮演著住宅供應主力的角色,其產業衰微帶來的危機同樣將對社會造成衝擊,政府亦不能完全坐視不理,因此在一九八二年解除建築業融資禁令。 與此同時,臺灣「超額儲蓄」的問題愈加嚴重,房地產金融已成為解決過度積累之閒置資金的重要手段,且在政治上美國的雷根主義要求臺灣經濟更加「自由化」,利率連年調降,造成八〇年代後半期的臺灣就此進入資本狂飆的年代。 一九八六年政府推動「建築經理公司」制度,作為投資、購屋、融資三者間的中介角色,並降低原先規劃的國宅興建數量,象徵政府對於住宅市場改以監管為主,實質上等同宣告與民間競爭「住宅主要供給方」的目標已然失敗。 一九八七年七月政府解除外匯管制,新臺幣對美元大幅升值,熱錢大量湧入臺灣並注入股票市場與房地產市場,一九八七年初,股票指數約一千點,至一九九〇年二月已經超過一萬兩千點。一九八七年臺北市宣布興建捷運系統、一九八八年釋出兩千餘億的公共設施保留地徵收款,全臺房價開始連續三年暴漲。 八〇年代的房價上漲,與六〇、七〇年代的數波房價漲勢背後原因大不相同。先前房價上漲的主因為人口增加和都市化的剛性需求。一九六一年至一九七〇年,全臺灣人口從一千一百一十四萬人成長至一千四百七十五萬人。而一九七〇年至一九八〇年則是臺灣都市化成長最快的十年。但一九八五年至一九八九年,都會地區人口並未明顯增加,平均國民所得只增加百分之十九,在上述游資湧入、房地產金融化加劇的背景下,房價卻上漲了百分之一百八十。薪資成長與房價漲幅逐漸脫鉤,而租屋市場也日益火熱,在一九八九年初至七月之間,臺北市房屋租金調幅平均在百分之五十以上並持續攀升。  房價飆漲與住宅需求去公共化:運動山雨欲來 整體而言,在九〇年代之前,雖然政府曾經試圖成為住宅供給的主力角色,但在實際規模上卻從來沒有真正成為主力,政府的政策也並未能產生經濟層面的正向循環,反而造成沉重的財政負擔,在經濟自由化的浪潮中宣告失敗。 另一方面,隨著房市逐漸火熱,預售屋搶購潮開始出現,建商制定的定型化契約造成許多糾紛。最後政府的走向由「試圖成為住宅供給的主力」轉為退居二線,改為「維繫市場秩序與公信力」,並建立「建築經理公司」制度作為新政策走向的開端。 到了這個階段,政府的「住宅政策」實質上等於只是維持不動產資本市場活絡的「房地產政策」,政府介入主要是處理市場內的漏洞與紛爭。在臺灣住宅問題的發展過程中,民眾解決住宅問題的主要方式仍然是由個人「自己努力找辦法」,而政府在「大有為政府」的國宅政策失敗後,逐漸將民眾的居住困境轉化為關乎努力工作、認真儲蓄、置產投資之個人議題。住宅問題被從公共政策的領域「去公共化」,此後「居住權」等同於「財產權」,若無法擁有房產就無權享有居住的穩定,也讓人民產生了「房價不能漲,否則居住權將受損;但也不能跌,否則財產權會受損」的矛盾心理。 自六〇年代開始的都市人口集中與經濟快速增長,一直到八〇年代末期的房價暴漲,「房地產是最佳投資標的」已經被烙印為整整一代人的認知。在這二十年當中,臺灣的住宅長期維持高度商品化,政府對於市場的干預失敗,房產稅賦過低,強調家庭、個人努力存錢買房,將居住問題轉化為個人勤奮問題,並以提高住宅自有率作為進步指標。但在住宅自有率不斷上升的同時,房價也持續飆漲,臺灣住宅自有率自一九七六年的百分之六十七,至一九八九年已上升至百分之七十九;臺北市新屋平均房價亦從一九七六年的每坪兩萬八千一百元漲至一九八九年的每坪二十八萬四千五百元。 面對房價快速飆漲的衝擊,臺灣的住宅問題又重新成為民眾生活的重大議題。與此同時,解嚴帶來的政治自由化,新興的社會力量也開始崛起。正是在此時空背景下,爆發了臺灣戰後首次大規模的住宅運動,住宅運動與倡議團體初次登上歷史舞台,成為住宅政策的重要倡議者。

作者資料

廖庭輝

筆名洛書,東海大學社會學系碩士,碩士論文《從無殼蝸牛到巢運:臺灣住宅運動的倡議模式形構與轉化》獲得第二屆「臺灣住宅建築學生論文獎」以及臺灣社會研究學會二〇二一「批判與實踐碩士論文獎」。現任社會住宅推動聯盟與OURs都市改革組織合聘政策研究員,臺北市政府住宅審議會第三屆委員。 學生時期曾參與巢運的夜宿活動,進入住盟與OURs擔任政策研究員後,推動了《住宅法》、「實價登錄2.0」的修法倡議,是住宅運動政策倡議路線的實際參與者。

基本資料

作者:廖庭輝 出版社:衛城出版 出版日期:2022-09-28 ISBN:9786267052464 城邦書號:A1690128 規格:平裝 / 單色 / 384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