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雙11寵粉購物節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社會科學 > 社會議題
你有數字病嗎?:數學、數據、績效、演算法,數字如何控制我們的每一天
left
right
  • 庫存 = 8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本書適用活動
人生煩惱聊天室,忘憂87折起!

內容簡介

如果你是運動選手,你必須知道──  在籃球場上,背號較小的球員平均得分比背號較大的球員高;曲棍球選手的背號則是越大越好,平均得分最高的是九十一號!  體育競賽中銅板得主的開心度勝過銀牌得主,原因是銀牌輸給了金牌,但銅牌贏得上台的機會! 如果你追求身心健康,你必須知道──  「整數」對我們心情影響很大,適逢30/40/50歲時,我們會認為自己有夠老,幸福感也比其他歲數時下滑!  利用運動手環監控每日運動量,會讓你的表現變好一點……但也只有好一點點而已啦,最後你的內在動機會下降,還無法持之以恆!  對住宿、吃飯、看電影、就醫都要評分,不僅破壞體驗、讓你標準越來越嚴苛,也越來越難得到滿足! 如果你是公司老闆或高階主管,你必須知道──  發業績獎金的正面效應又低又短,還很容易產生反效果!  員工會調整做事的順序以符合業績目標,但那些沒被列在KPI上卻很重要的事情就被徹底放生!  餐廳名稱裡的數字越大,顧客越會提高晚餐預算,也有機會賺得越多! 如果你是一名政黨候選人,你必須知道──  只要你的按讚數越高,大家就會認為你的話語有可信度,且甚至不用點進影片看你說了什麼!  不管數字正確與否,只要你在政策裡加上數字,大家就會認為這是理性客觀科學務實! 如果你是社會政策制定者,你必須知道──  那些很在意社群媒體追蹤數與按讚數的人是危險的,他們不僅比較容易焦慮,道德感還比較低!  數字有定錨效應,先喊出一個數字,數字就能會發揮影響力,讓人的判斷跟著數字的大小跑!  假如一個數字出現在一場審判的初期,那麼當數字較小時,最後判出來的刑期往往也跟著縮小;如果數字大,那被告就會面對被判重刑的風險! 上述例子一再告訴我們,數字正在改變我們對於身體、心理、個人認知、人際關係,還有社會的一切觀感。 你今天走了多少步路?上周睡了多少小時?跟伴侶多久做愛一次?BMI符合標準嗎?Instagram收到多少顆愛心?Tinder向左或向右滑了幾次?有幾個臉友?那現實中的朋友呢?……不過才幾年前,我們壓根不在乎一天走了多少步、螢幕使用時間有多長、也不在乎朋友的數字有沒有破百破千,跟他人相比如何;但如今的我們事事追求KPI、聚餐必須選在評分最高的餐廳,就連睡覺也要戴上智能手錶追蹤睡眠品質。我們已然來到一個凡事都可以量化、也可以評分的數字爆炸時代。 瑞典最特立獨行的經濟學教授麥可.達倫以及海里格.托爾布約恩森,透過解開歷史從古至今的數字迷思(奇數是男生,偶數是女生)、認知心理學與數字作用(當我們聽到數字1-4的小數字時,身體會往左邊走,而6-9等較大的數字,則會讓身體往右靠),並引用不同國家的科學實驗成果(數字=金錢,所以按讚數越高、追蹤人數越多,我們會越像一個有錢的王八蛋),從中了解數字如何滲透我們的頭腦與身體,影響思考與感受,並且在你未曾知覺的情況下,影響你做的每個決定。 麥可與海里格寫道,依賴數字的生活對人的影響有好有壞。而在本書中,兩人將以幽默的口吻與有趣的實例,探究數字與身體、自我認同、表現、體驗、人際、經濟、新聞、社會之間的關係,讓你在數字數代中防範「量化」與「比較」帶來的不快樂,擁有更幸福、健康的生活方式。 名人推薦語 我們的日子充滿了各種數字的滋長,包含我們走路的步數、睡眠的分鐘數,以及對餐廳的評價。在31,234個詞彙中,麥可和海里格以批判性但時而幽默的眼光來看待量化的世界,他們揭示了儘管量化有許多說不出的好處,但過多地追求「圓周率」可能對我們的健康有害。──裴吉(Scott E. Page),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布朗傑出講座教授,《多模型思維:天才的32個思考策略》作者 這本書提供現代社會中數據暴政一劑發人深省的解毒劑。透過研究我們如何被愚弄、刺激和壓垮的心理學,兩位作者提供了一個成功的論據,主張我們應該戒除對數字的依賴。──艾利克斯.貝洛斯,《數字奇航》作者 每個人都應該讀這本書。這是一本聰明而富有洞察力的作品,它將完全改變你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湯瑪斯.埃里克森,《拆解人性的四色溝通術》作者 以清晰、熟練的寫作,將科學置於哲學視角中,這本書對現代人熱中於「數量多於質量」的概念提供了迷人的光芒。──《出版人周刊》 兩位作者提供一系列引人入勝的趣聞、研究和歷史事件,即使是最不懷疑論的人也會深感不安……這是一本令人憂心但令人信服的數字反對論評論。──《柯克斯書評》 兩位作者引用了各方研究以及引人入勝的趣聞來支持他們的論點……這本書結構完整、語氣幽默,又充滿了實例,讓它易於閱讀,還能提升你的生活品質。──《圖書館期刊》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數字的歷史 1-1 數祕術的誕生 1-2 畢達哥拉斯與神祕主義學派 1-3 什麼樣的數字受歡迎 1-4 生命靈數 第二章 數字影響你的身體 2-1 運動能力 2-2 老化速度 2-3 直覺反應 2-4 認知能力 第三章 數字與你的形象 3-1 數字=金錢 3-2 按讚數就像多巴胺 3-3 比較地獄 3-4 被稱斤論兩的自我 第四章 數字有讓表現更好嗎 4-1 更瘦、更健康、更快,真的嗎 4-2 你的數據在誰手中 4-3 老大哥正在掌控你 4-4 量化的副作用 第五章 數字能改變經驗 5-1 愈來愈不幸福 5-2 你原本喜歡這東西嗎 5-3 誘發恐懼的能力 第六章 被打分數的人際關係 6-1 評分焦慮 6-2 你的戀愛績效 第七章 數字作為一種貨幣 7-1 數字愈高,道德愈低 7-2 遊戲化的社會 7-3 數據商機無所不在 7-4 數字資本主義 第八章 數字可以帶風向 8-1 數字都是「真的」嗎? 8-2 假數字與假新聞 8-3 數字能改變你眼中的「事實」 第九章 社會也被數字控制 9-1 定錨效應與判斷力 9-2 數字並不科學 9-3 數字會產生錯誤的原因 9-4 先射箭再畫靶 9-5 行為心理學與評量 9-6 評鑑霸權 9-7 管理與量化 第十章 數字是人為的 10-1 數字並非永垂不朽 10-2 數字並非放諸四海皆準 10-3 數字並非永遠正確 10-4 數字並非永遠精準 10-5 數字不是客觀的 10-6 數字(說來說去)還是很了不起 參考書目

內文試閱

第二章 數字與你的身體 這一章我們會更仔細去看人體如何被數字「入侵」,看數字如何影響我們的強弱、變老的過程,以及移動的方式。事實上,我們重新設定了一部分的原始大腦,而這一部分的人腦跟地球上其他的動物一樣,都會自動對數字產生反應。 所以,沒錯,我們已經變成了數字的動物。 2-3直覺反應 數字對我們身體強弱與衰老於否的影響,是心身症(psychosomatics)一個很好的實 例:數字會讓我們的內心產生各種不同的想法,而後這些想法又會影響到我們的身體。不僅如此,在不知不覺的情況下,我們還是會出於本能地受到數字影響。 一到四的小數字會讓我們自動想往左靠,六到九的大數字則會把我們往右邊帶。可以證明這一點的實驗還不少,而且都蠻好玩的。比方說,曾有實驗請受試者一邊走路一邊咕噥一些隨機的數字,然後突然叫他們轉彎,正好說到小數字的會傾向於左轉,說到大數字的會傾向於右轉;同理,剛左轉完的人會比較容易說出小數字,而剛右轉完的人會比較容易說出大數字。不只是走路,其他動作像是跑步、或是有東西飛過來要接住的時候,人腦中所想數字跟他們第一時間的轉向都有這樣的連動關係。 無論東西來自右邊或左邊,我們用手接住東西的能力也同樣會受到數字的牽動。話 說,手部與手指的肌肉會在我們看到或聽到數字時自動產生反應:小數字會讓手略為收縮,大數字會讓手鬆動。這點經過把電極連到人手上去測量肌肉活動,然後朝人丟東西看能否接住的實驗,已經獲得確認。 學者稱這些由數字控制、而且會影響我們身體與視線的動作模式叫作「反應代碼的空間——數字關聯」(Spatial-Numerical Association of Response Codes,簡稱SNARC),意思是我們傾向在後退時聯想到小數字、在前進時聯想到大數字;同理,我們會想著大數目加速往上走,會想著小數目往下坡路走。 只要你想著1、2、3等數字並以此類推,你肯定會在腦海中看到1從左邊出發,然後從2、3開始一路往右移,直到10為止,就像一條數線。或者從10開始倒數到1時, 你心眼視線會一路往下探。而這恰好解釋了何以英文中的倒數計時會叫作countdown,也就是「往下數」。另外在日常的言談中,我們也會形容數字「起起伏伏」。 SNARC指出人對於空間與數字的理解是連在一起的。大腦中連接空間與數字的部位就在前額葉後方,這個區塊稱為頂內溝(intraparietal sulcus),縮寫是IPS。腦部掃描的研究顯示,頂內溝除了會在我們看到或想起數字的時候被啟動,也會在我們評估深度與距離、把注意力轉往不同方向、在移動中以手做出反射性的反應時,都受到啟動。 由此我們可知數字跟我們許多基底性與生理性的動作都有著神經上的連結,而且我們對數字多多少少會有一種直覺式的反應。學者有時候稱頂內溝裡的腦細胞是「數字神經元」:這些細胞彷彿經過標註似的專門要對數字產生反應,而且所需的反應時間比起我們對文字產生反應的時間要短上很多。 我們可以推定這是因為大腦把數字連結到了我們先天的生存本能。我們生來就有能力去區分身邊各種事物在量或數上的大小之別。一個出生四天的嬰兒已經能看得出大小積木、一塊跟兩塊積木、或兩塊跟三塊積木之間的差別;六個月大時,我們就能翻譯數字,所以寶寶聽到三響鼓聲,就會自動看向上面有三個點的圖片,而不會看只有兩個點的圖片;寶寶還會在有人當面改變積木數目時立即產生反應,或是在他們看到物體大小改變時有所反應。這種能力除了人類以外,猿類有,貓咪也有。若干實驗已經證明了人猿跟貓咪可以看到兩顆球:學者會用屏風遮擋牠們的視線,然後趁隙拿走或添加一顆球,等學者移開屏風,人猿或貓咪會一副很震驚的模樣,好似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 對數字跟體積產生反應,可能意味著生與死的差異,因為這關係到動物能不能快速判讀敵人,或是能否覓得巢穴或食物;這也可以解釋何以數數兒的能力並不是人類所獨有,那幾乎已經可以說是一種動物的本能。比方說學者已經成功教會了人猿與貓咪——甚至還有鴿子以及(每個實驗室都少不了的)白老鼠——去把兩個可以吃的物體加起來,不加起來就吃不到。哈佛學者艾琳•帕波伯格(Irene Pepperberg)甚至利用好幾年的訓練,教會了她的灰鸚鵡艾力克斯數到六。不過,儘管鸚鵡跟其他動物可以數出球、種子、人跟單字等東西的數量,但我們人類從四歲起就能把牠們甩開,因為我們會發展出一種獨特的能力:使用數字,並平等地對數字做出回應。大多數人早在能認字寫字之前,就先開始學會數字,並且把數數用的手指跟數字連結起來,然後在大腦頂內溝創造出特定的數字神經元,藉此導引自身的動物本能去對數字與體積產生反應。換句話說,我們設定了大腦自動並快速地回應數字,彷彿生死交關一樣,也不管那些數字究竟有什麼含意。 有鑑於此,數字可以在生理上影響我們,讓我們變強或變弱、變小或變老,讓我們往東或往西,也就不足為奇了。其他不值得我們大驚小怪的還有數字何以能在許多方面及脈絡下影響我們,但我們卻渾然不覺;以及數字既可以拉我們一把,也可能拖我們後腿,只因為數字把直覺性的動物反應連結到了八竿子打不著的事物上。 第七章 數字等於貨幣 幾十年來,人類針對金錢的心理效應進行了各種研究,而要說這些研究讓我們懂得什麼,那就是金錢導引著人的思想與行為。我們說過只要看著鈔票、摸著鈔票,人就會受影響,就會變得更加唯我獨尊、自我中心、冷漠無情,我們稱之為渾蛋效應,還記得嗎?碰到錢,人就會產生一種凡事都是買賣的現實思想,會比較不願意助人,也會做出更多自私的選擇。近期的研究也愈發顯示與錢走得愈近的人,就愈容易外遇、愈不愛分享,各種決定的道德水準也愈發低落。 有沒有可能數字正以著貨幣的身分在做著一模一樣的事情? 7-1數字愈高,道德愈低 為了查清楚這件事,我們把問卷發給了八百名挪威人。首先我們請教他們有無追蹤自身的數字:包括有無長期記錄自己的健康數據?清不清楚自己在社群媒體上有多少朋友跟追蹤者?他們有沒有掌握自己財務狀況的變化?亦即有沒有習慣關注自己投資的股票、基金,乃至於自己的紅利積點跟存款餘額?之後我們搬出各種道德兩難,看他們在各種地方「便宜行事」的傾向是弱是強。這些道德兩難的題目五花八門:在公司偷一點影印紙、撞到別人的車子、在排了很久的隊之後買到了咖啡,但店員卻多找了錢等。這些道德選擇情境有趣歸有趣,但完全是其來有自。結果你猜我們問出什麼結果? 我們發現記錄自身「健康數據」跟受試者的道德感之間,存在一種弱的負相關性,頻繁使用Fitbit運動手環與Strava軟體的人,會比全體受試者的道德低下一點;比起什麼活動追蹤器都不使用的人,他們也會稍微自我中心一點。 至於那些會在「社群媒體」上追蹤自身數據與按讚數的人,結果就更令人沮喪了,這些人不僅有較高的焦慮傾向,而且也在道德判斷上顯著遜於他人:他們覺得偷一點老闆的東西、燒一點盜版軟體,還有把多找到的錢暗藏起來,都算無傷大雅。 我們還發現習慣更新自身財務現狀的人也有同樣的模式。他們在道德兩難問題中的表現較不可取:他們會把工作放在與親友為伴之前,甚至於他們會比較仇外。這樣調出來的雞尾酒還真可口,是吧? 為了解釋金錢對人道德觀的負面影響,美國學者常提出所謂的「自足心態」──也就是當你有錢到一個程度,你會比較獨立,覺得自己不需要別人幫忙也過得下去──這於你有沒有似曾相似之感? 前幾章我們提過一個與跑速有關的數字研究(看人跑得比平均值快或慢),當時我們得到的就是同一種結論:只要讓受試者以為他們表現得比實際上好,他們就會自信爆棚,進而產生一種「自給自足」的感受。他們也會在牽涉到冒險的行為上得到比較好的結果。 而當我們讓他們回應同樣的道德兩難問題時,你覺得會發生什麼事情?嗯,跑步成績的數字很高,讓他們產生出一種優越感,覺得自己比別人強──由此他們會傾向於在不同的處境中表現得出格一點,不受拘束一點,就跟那些與錢有接觸的人一模一樣,也跟那些發現他們在IG上有很多人按讚的人一模一樣。所以會擾亂我們道德羅盤的東西不只是錢,其他類型的數字也有這種效果。數字甚至不需要代表什麼東西,它可以就「只是」一個數字或一個數學問題。 在一系列的實驗中,來自香港與美國的學者發現人會穩定地變得更自私自利、更不誠實、也更自我中心,而觸發這種狀態只需要一個數學問題。他們的實驗內容很簡單:受試者被隨機分成兩組,一組人得解開一個文字問題、另一組則需要計算一個數字問題,解完題後他們得玩一場博奕遊戲,一個所謂的獨裁者賽局,而當中他們有一個選項是可以自行保留更多錢並對其他人說謊。結果,需要計算數學題的那組比較常說謊,也始終保留更多錢給自己。很不堪對吧,但這就是現實。 這些實驗也很清楚地指出了一項事實,那就是身為人類,我們對於文字跟數字的反應是不一樣的。數字就像貨幣,會讓我們變得更自我、更沒溫度、更不感性。數字還會誤導我們的道德羅盤,讓我們判斷失準。 有段期間我需要主持很多會議,當時為了自娛,我會有系統地觀察與會者是否會相互幫忙倒咖啡。在有保溫瓶放在桌上的會議中,你可以選擇只幫自己倒、或是順便問你旁邊的人要不要咖啡。而你應該能猜得到我觀察到了什麼。沒錯,當我們討論數字、預算與排名時,人主要會幫自己倒;至於比較質性的討論與文件則會讓更多人去進行「咖啡社交」,顧及別人,甚至有人會傳起糖果袋或餅乾盤。順道一提,我還注意到有些堅持徹底匿名而我原本就認識的教授,對(論文的)影響因子跟H指數極度感興趣。這些教授非常在意他們的論文有多常被引用,並且會頻繁地去Google Scholar與ResearchGate上欣賞他們的數據;而在遇到有新任務要做、或有雜務要跑腿時,也是同一群教授開溜得最快。我並不是說這是什麼科學調查,但作為軼事證據,這還挺酷的。 海里格 第九章 被數字控制的社會 本書到目前為止,我們花了許多篇幅聊到數字是如何影響身為個體的我們——你的自我形象、個人意見、個人表現跟人際關係,乃至於你的行為動機跟幸福與否。而數字能影響我們個人,自然也可以影響到作為群體一分子的我們。一本討論數字如何影響我們生活的書,自然也會是一本討論數字如何影響整體人類社會的書。用全社會的立場去看待這一切的角度一直存在,就看我們要不要主動看一眼。 9-4 先射箭再畫靶 有時候,數字本身沒有錯,但它可以遭到曲解,造成的結果就是根據這些數字所做成的結論與決策會極其瘋狂。數字被曲解的原因可能有二,一個是你在數字中看到了你私心想要看到的模式與連結;另一個則是你著實曲解了數字,也曲解了數字背後的原理。而這兩種陷阱的結合可以極具殺傷力。 讓我們來看看第二種:你將兩個數字或兩個單位的某種連結誤解為一種因果關係。這種搞混了連動性與因果關係的烏龍,是許多學者的最愛,他們最喜歡在晚宴中大家快不行了的時候,把一些令人莞爾的案例丟出來逗大家開心。比如近期臉書上一個叫「挪威農業之友」(Friends of Norwegian Agriculture)的社團,就為這一點做了很好的示範,主要是社團上的一篇貼文寫著:「我們老是被說挪威人吃這麼多肉對身體不好,但這張圖(該篇貼文的附圖)顯示挪威人的平均壽命其實是隨著肉品的消耗量而同步增長。」 各位可以一邊咀嚼這點,一邊聽我們介紹其他的例子。 一九九九年,CNN引用著名的《自然》(Nature)雜誌上的一篇研究報導,開燈睡的孩子會有更高的機率在日後罹患近視。撐起這項研究的數字非常清楚:開燈睡是因,近視是果。然而在事隔一段時間後,其他學者深掘這個問題,他們發現家長近視跟兒童近視間存在高度的正相關,並一併注意到近視的家長常常讓孩子夜裡開燈。所以你看到了嗎? 家長近視是因,兒童近視與夜裡開燈都是果。一名學者不帶感情地說,「我們認為這可能是因為家長本身視力差。」也許比起睡覺開不開燈,遺傳才是小孩會否近視更具參考性的指標。 在一些因果關係執念較強的主題上,我們能夠先射箭再畫靶地找到論點的佐證。幾十年來,香菸業者都靠著十分可疑的相關性資料在駁斥抽菸與罹癌之間的關係。而反疫苗與陰謀論網站也往往能找到壓倒性的證據來支持它的各種主張,包括疫苗會導致流產。同一時間,這些業者與網站也會刻意忽視一項事實,那就是世間有太多平凡無奇的事情會剛好也平凡無奇地一起發生:接種疫苗的孕婦何其多,自然流產的案例又何其多,所以為數不少的女性會在接種完疫苗的二十四小時內流產,其實沒什麼好大驚小怪,就是剛好而已。如果你還是不放心,那請容我告訴你,科學研究已經扎扎實實地證明了孕婦接種疫苗是安全的,不是「普通安全」或「還算安全」,是「非常安全」。 那篇關於平均壽命與肉品消費的臉書貼文,你已經花時間思考過了嗎? 除了人的壽命變長跟吃肉量變多,你還能想到其他數字也在一九五○跟二○二○年之間由小變大嗎? 吃肉變多有害健康跟人的壽命變長,這兩件事有沒有可能在理論上其實並不衝突? 「相關性」與「因果關係」之間的差異是很好用的笑話哏。比方說,美國人的起司消耗量高度相關於每年被床單纏住因而死亡的人數,但你會說這兩個數字間存在因果關係嗎?應該不至於吧。然而,在其他的連結中,當兩個數字在邏輯上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而且會同步變化的時候,那就連經驗豐富的學者都會被糊弄,會假定那當中存在著一種實際上不見得存在的因果關係。這種事天天發生在企業裡、組織中、政治論戰裡,還有家家戶戶的晚餐餐桌上,而且討論的主題包山包海——人工流產、疫苗、經濟、營養品的補充,乃至於肉類的消費。 身為人類,我們還有一種傾向是會在讀取數字時受到自身價值觀與政治立場的影響。有時候我們閱讀數字,會像是惡魔翻開了聖經:我們常希望數字可以告訴我們一些言外之意。心理學家時常論及兩種互有關係的現象,一種叫「認知偏誤」(confirmation bias),另一種叫「動機推理」(motivated reasoning):我們會傾向於去尋找,乃至於強調那些能確認我們自身論點的數字與發現。比方說你喜歡葡萄酒,那你就會看重那些宣揚酒類有益健康的研究,而提醒飲酒有其風險的研究則會被你放在一邊。你不會想點開那些說喝酒會致癌的文章。假設你不相信氣候變遷是由人類造成的,那相關的數字在你的眼中跟那些全心擁抱的人眼中,就會像是兩種東西,你們像是分別戴上了兩副不同的眼鏡。如果你支持川普,那CNN報的就全是假新聞。這是一種任誰都可能不小心掉進去的洞。假設你在挪威養肉牛,那你跟素食人士讀起那些關於肉品消費跟平均壽命的數字,內心就會是兩樣情。 但就算是「數字宅男宅女」,也難免會掉進認知偏誤的陷阱,只是他們掉進去的方式可能跟你想得有點不同。二○一七年的一項研究顯示,數學好的人會更常用他們的能力去解讀與自身世界觀「有衝突」的數字與問題。這是不是有點反直覺呢? 對於那些能確認他們觀點的數字,他們反而不會投注太多心思,會不假思索地接受那些數字。也就是說,數字宅宅會優先剖析那些「與他們為敵」的數字,行有餘力再去分析那些支持他們觀點的數字。而這也就證實了一點:人會選擇性地去進行推理,並因此陷入認知偏誤的陷阱。

作者資料

麥可.達倫(Micael Dahlen)

瑞典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行銷與消費者行為學教授,主要研究範圍為經濟學、人類福祉和社會福利。他所寫的書籍主題廣泛,涉及行銷、幸福、連環殺手和社交媒體等不同主題,並已被翻譯成多種語言。達倫教授是一位國際知名的演講家、Podcast主持人,自稱為「太空人」(Asktronaut)。目前住在瑞典斯德哥爾摩。

海里格.托爾布約恩森(Helge Thorbjørnsen)

挪威經濟學院策略與管理系教授。研究重點為消費者心理學、行為經濟學、幸福學、決策和科技應用。目前住在挪威卑爾根。

基本資料

作者:麥可.達倫(Micael Dahlen)海里格.托爾布約恩森(Helge Thorbjørnsen) 譯者:鄭煥昇 出版社:時報出版 書系:NEXT 出版日期:2024-01-23 ISBN:9786263747326 城邦書號:A2203742 規格:平裝 / 單色 / 288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