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息 김숨
1974年生於蔚山,大田大學社會福祉系畢業。
1997年,以〈關於慢〉入選《大田日報》「新春文藝」,隔年再以〈中世紀的時間〉榮獲「文學村新人獎」,正式於文壇出道。並曾榮獲「現代文學獎」、「大山文學獎」和「李箱文學獎」等。
她擅長描寫人物的心理,關注的議題也深入社會、十分廣泛,包括以「六月民主運動」為題的《L的運動鞋》;講述1937年的蘇聯「高麗人集體流配」事件的《漂泊之地》,更榮獲第51屆「東仁文學獎」。
金息的目光也觸及到女性與弱勢群體。除了描寫婆媳、女人關係的《女人與她們進化的天敵》;在2016年出版的《最後一個人》,是韓國第一部以「慰安婦」議題為主軸的長篇小說。她歷時2年,研究了300多條受害者證言,詳細縝密之程度猶如「紀錄片式小說」,本書也售出日文、英文版權。
她希望透過文學,持續關注「慰安婦」議題,以「個人」的記憶喚起「共同體」的記憶與重視。2018年,她再度以滿洲慰安所的15歲少女為主角,發表小說《流逝的信》。其他作品有《我美麗的罪人》、《水》、《丟掉那隻黃狗》等。
1997年,以〈關於慢〉入選《大田日報》「新春文藝」,隔年再以〈中世紀的時間〉榮獲「文學村新人獎」,正式於文壇出道。並曾榮獲「現代文學獎」、「大山文學獎」和「李箱文學獎」等。
她擅長描寫人物的心理,關注的議題也深入社會、十分廣泛,包括以「六月民主運動」為題的《L的運動鞋》;講述1937年的蘇聯「高麗人集體流配」事件的《漂泊之地》,更榮獲第51屆「東仁文學獎」。
金息的目光也觸及到女性與弱勢群體。除了描寫婆媳、女人關係的《女人與她們進化的天敵》;在2016年出版的《最後一個人》,是韓國第一部以「慰安婦」議題為主軸的長篇小說。她歷時2年,研究了300多條受害者證言,詳細縝密之程度猶如「紀錄片式小說」,本書也售出日文、英文版權。
她希望透過文學,持續關注「慰安婦」議題,以「個人」的記憶喚起「共同體」的記憶與重視。2018年,她再度以滿洲慰安所的15歲少女為主角,發表小說《流逝的信》。其他作品有《我美麗的罪人》、《水》、《丟掉那隻黃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