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心媚、蘇奕瑄、羅景壬、曾令毅、渡邊將人、阿潑、許世輝、丁啟文、鄭婉玭、黃鵬仁、林志儒
《零日攻擊》原創劇本書 作者
鄭心媚
從新聞編輯室到職業編劇,始終捕捉著台灣政治與文化現實的脈動。作為金鐘獎得主與前新聞記者,以擅長描繪東亞民主、媒體與身分認同的張力而聞名。主要作品有:《零日攻擊》、《商魂》、《鏡子森林》、《國際橋牌社》、《奇蹟的女兒》、《燦爛時光》等。
羅景壬
金獎廣告導演,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研究所。1996年起從事劇場/電視節目企劃、編導等工作。執導包括台灣、中國兩地的商業廣告片超過1500部。
蘇奕瑄
大學畢業後進入巴黎法國自由電影學院學習電影導演實務,作品兼具人文關懷與影像敘事張力。以《公視人生劇展-青苔》獲得第53屆金鐘獎電視電影獎。其他代表作品:《失物招領》、《家族無共識》、《返校》、《青春並不溫柔》等。
曾令毅
淡江大學歷史系兼任副教授。
渡邊將人
芝加哥大學碩士、早稻田大學博士、慶應義塾大學教授。
阿潑
文字工作者。
許世輝
1983年生於台南。曾參與劇組工作,現專職編劇工作,擅長將社會觀察與鄉土情懷融入創作中。曾以《沉默風暴》獲優良電影劇本首獎、《1989:叛國青年返鄉必修課》入圍優良電影劇本。並以《講話沒有在聽》、《查無此心》分別入圍第24、25屆台北電影獎最佳編劇。
丁啟文
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和哲學系雙主修畢業,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劇本創作藝術碩士。劇本曾多次獲台北文學獎,短片作品《失去》曾入選台北電影節,並獲金穗獎評審團特別獎。入圍金穗獎的作品還有《當代溝通的文本方式》、《高清有碼》、《注意看,這個女人》。
鄭婉玭
作品橫跨電視電影、連續劇、綜藝節目等。2009年以《我的阿嬤是太空人》獲第44屆金鐘獎『迷你劇集編劇獎』,公視《大債時代》入圍金鐘獎迷你劇集編劇。其他代表作品有:《粽邪3:鬼門開》、《戀戀木瓜香》、《搖滾保姆》等。
黃鵬仁
曾任中天新聞台主播、公視台語台《台灣新眼界》主持人,早期曾與編劇吳洛纓共同撰寫《滾石愛情故事》單元〈最後一次溫柔〉,擅長展現都會關係題材的敘事能量。
林志儒
1984年參與了柯一正執導的電影《淡水最後列車》導演組工作,自此投身於影視產業。其戲劇作品屢獲金鐘獎多項獎項肯定,也曾以電影《牆之魘》獲得印度國際影展最高榮譽金孔雀獎。其他代表作品:《有生之年》、《不能沒有你》、《肉身蛾》等。
鄭心媚
從新聞編輯室到職業編劇,始終捕捉著台灣政治與文化現實的脈動。作為金鐘獎得主與前新聞記者,以擅長描繪東亞民主、媒體與身分認同的張力而聞名。主要作品有:《零日攻擊》、《商魂》、《鏡子森林》、《國際橋牌社》、《奇蹟的女兒》、《燦爛時光》等。
羅景壬
金獎廣告導演,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研究所。1996年起從事劇場/電視節目企劃、編導等工作。執導包括台灣、中國兩地的商業廣告片超過1500部。
蘇奕瑄
大學畢業後進入巴黎法國自由電影學院學習電影導演實務,作品兼具人文關懷與影像敘事張力。以《公視人生劇展-青苔》獲得第53屆金鐘獎電視電影獎。其他代表作品:《失物招領》、《家族無共識》、《返校》、《青春並不溫柔》等。
曾令毅
淡江大學歷史系兼任副教授。
渡邊將人
芝加哥大學碩士、早稻田大學博士、慶應義塾大學教授。
阿潑
文字工作者。
許世輝
1983年生於台南。曾參與劇組工作,現專職編劇工作,擅長將社會觀察與鄉土情懷融入創作中。曾以《沉默風暴》獲優良電影劇本首獎、《1989:叛國青年返鄉必修課》入圍優良電影劇本。並以《講話沒有在聽》、《查無此心》分別入圍第24、25屆台北電影獎最佳編劇。
丁啟文
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和哲學系雙主修畢業,北京電影學院電影劇本創作藝術碩士。劇本曾多次獲台北文學獎,短片作品《失去》曾入選台北電影節,並獲金穗獎評審團特別獎。入圍金穗獎的作品還有《當代溝通的文本方式》、《高清有碼》、《注意看,這個女人》。
鄭婉玭
作品橫跨電視電影、連續劇、綜藝節目等。2009年以《我的阿嬤是太空人》獲第44屆金鐘獎『迷你劇集編劇獎』,公視《大債時代》入圍金鐘獎迷你劇集編劇。其他代表作品有:《粽邪3:鬼門開》、《戀戀木瓜香》、《搖滾保姆》等。
黃鵬仁
曾任中天新聞台主播、公視台語台《台灣新眼界》主持人,早期曾與編劇吳洛纓共同撰寫《滾石愛情故事》單元〈最後一次溫柔〉,擅長展現都會關係題材的敘事能量。
林志儒
1984年參與了柯一正執導的電影《淡水最後列車》導演組工作,自此投身於影視產業。其戲劇作品屢獲金鐘獎多項獎項肯定,也曾以電影《牆之魘》獲得印度國際影展最高榮譽金孔雀獎。其他代表作品:《有生之年》、《不能沒有你》、《肉身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