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札特等人/作曲
作曲者: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
在音樂史上留下六百多部精采作品的莫札特,享年僅三十六歲。他出生在奧地利的薩爾斯堡,父親是小提琴家、管風琴家、音樂教育家兼作曲者。家學淵源,加上民間藝術的薰陶,使他很早便展現出驚人的才華。他六歲開始巡迴歐洲,在皇家貴族前舉辦鋼琴演奏會,八歲寫了第一部奏鳴曲,十六歲時寫出第一部歌劇。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權貴們開始對這位「神童」失去興趣,莫札特便陷入極度的困境,過早結束了生命。
《魔笛》是一部廣受全世界歡迎的德國歌唱劇。它是莫札特最後一部,也是最完整的一部作品。首演於1971年9月30日,在維也納郊區的維德劇院舉行,由莫札特親自指揮,獲得全場熱烈的歡呼。但在首演後幾個月,莫札特便與世長辭了。
《魔笛》的故事乍看之下雖然荒誕無稽,但實際上卻無比的豐富及深奧,而且還兼具大眾化戲劇中童話式的趣味,以及崇高嚴肅的神祕性。而莫札特豐富多彩的音樂風格,也適切的表現出這個故事的多面性。全劇在音樂的風格和調性上,有這麼多變化,但仍然讓人感到井然有序不凌亂,不愧是音樂大師最後的偉大傑作。
作曲者 : 普羅高菲夫(Serge Prokofiev)
生於十九世紀末的蘇俄作曲者普羅高菲夫,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作曲者之一。他的父親是一位農業工程師,母親則是優秀的鋼琴家,自然也成了他的啟蒙音樂老師。他從很小就在音樂上展露出不凡的天才,五歲時譜寫了幾個鋼琴小品,九歲時便完成他生平第一部歌劇。普羅高菲夫在1918到1932年之間旅居國外,在各國間巡迴演出及創作,回國定居後便更確定他的音樂方向。
他在1936年兒童編寫的音樂劇《彼得與狼》,內容敘述彼得和動物們合作擊退大野狼的故事。童心未泯的普羅高菲夫,細心挑選不同的樂器來代表劇中的每一個角色,長笛是小鳥兒,雙簧管是鴨子,豎笛是小貓,低音管是老爺爺,大灰狼當然是三支法國號了,而勇敢的彼得則是一組弦樂四重奏,正好可以形容彼得各種不同的心情。簡單的故事架構及豐富的樂曲,深受世界各地的小朋友喜愛,也是一般熟悉古典音樂及樂器的入門作品。
作曲者:比才(Georges Bizet)
比才出生在巴黎,父親是聲樂老師,母親是鋼琴家,他很小便顯現出色的音樂天分,四歲便能讀譜,九歲進入巴黎音樂院,二十歲因獲得羅馬大獎,得以前往羅馬留學。但由於他的家境清寒,必須靠教學的收入來維持生活,因此無法專心創作。直到二十五歲時獲得了贊助,他才寫出他的首齣歌劇《採珠者》。他在三十一歲結婚之後,又陸續寫了歌劇《札米列》、《柏斯佳麗》以及《阿萊城的姑娘》的配樂等。完成於1875年的《卡門》是比才的最後一部歌劇作品,也是歌劇史上的第一齣寫實主義歌劇,曲調充滿西班牙地方的色彩和熱情,可惜當時的聽眾覺得太過激情,首演時沒有很受歡迎。比才因憂心此劇的票房而生了重病,三個月後就因心臟病去世,享年僅三十七歲。然而在他去世幾十年後,他的一些重要的作品才陸續被人發掘,並且備受推崇,成為當今受人重視的經典之作。
作曲者:普契尼(Giacomo Puccini)
普契尼於1859年出生於義大利,是當今世上最偉大的的歌劇作家之一,與莫札特、華格納、威爾第並列四大歌劇作家。他一生當中總共創作了十二齣歌劇,其中最膾炙人口的作品就是《波西米亞人》、《托斯卡》、以及《蝴蝶夫人》。
愛情是普契尼作品中一貫的主軸,為了讓他的愛情故事更豐富,更具有吸引力,普契尼注入了不同的文化色彩,《蝴蝶夫人》也不例外,全劇瀰漫著一股哀美淒婉的日本風情,內容描述美國軍官對一個日本女子始亂終棄的故事。原本是美國劇作家貝拉斯可(David Belasco)根據一篇連載小說,改編成舞台劇演出形式,後經普契尼採用,重新編寫成歌劇版本。故事雖然通俗,但經過普契尼精心的編排,故事呈現了強大的的高潮與張力,帶領著觀眾情緒隨之起伏,並凸顯了東西文化不同的價值觀。普契尼在人性的刻劃上面更是高手,常藉著小人物,來表現人性當中可悲亦復可憫的一面,讓人在走出劇院之後仍然低迴不已。
在音樂部分,普契尼的著墨更深。除了研讀傳統五音的日本樂譜之外,印度的音樂、佛教的梵唱,也都融入西方的交響樂中,形成濃厚的異國風味。
作曲者:羅西尼(Gioachino Rossini)
羅西尼不僅在十九世紀的義大利,就是在整個歐洲也是一位非常受歡迎的歌劇作曲者。他出生在義大利東岸的一個小城派薩羅,幼年時家境清寒,與任職樂團喇叭手的父親學習小喇叭,之後他進入音樂學校就讀,但最後並沒有完成正式的學院訓練。不過他很早就開始參與實際演出——像是在樂團中彈奏大鍵琴或在教堂中奏樂賺取外快,從中所學習到的經驗對他的歌劇創作有莫大的幫助。他平生的歌劇作品將近有五十部,其中最廣為流傳的,除了《塞爾維亞理髮師》之外,還有《威廉.泰爾》及《阿爾及利亞的義大利女郎》等。
《賽爾維亞理髮師》是羅西尼在1816年時所作的。這齣歌劇是根據法國的劇作家波馬謝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首演時的場面極為混亂,不但演員一團糟,甚至還有貓跑上了舞台,但這並不能損傷這個作品卓越的藝術性,它依然迅速贏得人們的喜愛,在今天已經是最重要的經典歌劇之一。
原著:德國民間故事
作曲者:韋伯(Carl Maria von Weber)
德國音樂家韋伯,出生於一個旅行劇團領班的家庭。他從小就隨著父母旅行各地演出,對戲劇非常熟悉,對德、奧兩國的民間風俗也有深入的體驗。
韋伯自幼跛腳,一生不良於行,加上家庭經濟困苦,都完全無損於他音樂上的創作。他十歲時學習鋼琴,後來又學作曲。二十七歲後,先後擔任布拉格歌劇院和德雷斯頓交響團的常任指揮,作風嚴謹,從舞台調度到服裝設計、燈光、甚至劇院經營都親自過問。在他的主持下,這兩個劇院和樂團都成就卓著、名聲顯赫。
在德國歌劇發展史上,他的代表作《魔彈射手》,是以德國民間故事為題材,用德國歌唱劇形式寫成,音樂富有德國民謠風格,搭配的樂曲充滿浪漫氣氛,被公認為德國第一部民族歌劇。此外,他還有作許多鋼琴曲和管絃樂曲,其中以鋼琴曲「邀舞」最為膾炙人口。
作曲者:華格納(Richard Wagner)
華格納是十九世紀末德國最偉大的音樂天才,也是公認的浪漫音樂之集大成者。他出生於德國萊比錫一個小官吏之家,從小父母就培養他對戲劇的興趣,使他後來創作歌劇時,能夠得心應手一個人兼寫劇詞和音樂。華格納的藝術才賦從童年開始便已顯露,十五歲時,第一次聽到貝多芬的作品,感受非常深刻,立下了為音樂獻身的決心。
他十八歲進入萊比錫大學,學習作曲理論,二十歲後,華格納一邊作曲,一邊到歐洲各地從事指揮活動。1842年他的歌劇《黎恩濟》演出成功,使他一鳴驚人。1849年因參加暴動失敗,華格納逃至蘇黎世避難,過著流亡的生活。接下來的時間,他醞釀這一生的巨著:《尼貝龍的指環》。這齣劇由四部歌劇組成:《萊茵河的黃金》、《女武神》、《齊格菲》、《諸神的黃昏》,以中世紀德國民間敘事詩為素材,華格納還查閱了一些傳說與詩篇,最後按照他自己的風格整理成腳本。這齣劇從草案開始,經過二十餘年的歲月才完成,總共要連續四夜才能演完。其中的序曲就是《萊茵河的黃金》。
華格納認為,詩與音樂都是因為戲劇的需要而結合,他的音樂突破了理論的侷限,讓音樂與劇本更緊密結合,改變了十九世紀後半的歌劇型態,對於音樂史的影響,無法以三言兩語道盡。難怪古典音樂史上,很少有人會像華格納一樣那麼自傲,他曾經寫信給朋友說:「我天生就異於常人,我必須有智慧與尊榮相伴。我所要的都是這個世界虧欠於我的!」這段話或許會讓很多人不敢恭維,可是華格納的確是罕見的藝術天才,整個十九世紀後半,歐洲都籠罩在他的旋風之下,新進音樂家爭相模仿他的風格;貴族、富商、甚至連國王都願意為他服務,這就是華格納的魅力。
作曲者 : 史特拉汶斯基(Igor Stravinsky)
《火鳥》是一部改編自俄羅斯民間故事的芭蕾舞劇,由福金編導、史特拉汶斯基編曲。在編舞與執導方面,福金突破許多傳統的限制,創造非凡的舞台效果。在編曲方面,為了配合故事,史特拉汶斯基也由俄國的民謠中採取優美的旋律編曲,然而濃厚的民族情感,卻掩藏不了他原創性的才情,與高超美妙的管弦樂技法。他的成功作品不僅為舞劇的演出推波助瀾,也讓自己站上世界的音樂舞台。
史特拉汶斯基生於1882年俄羅斯聖彼得堡西方的奧拉寧邦,父親是一位傑出的劇場低音演唱家,因此史特拉汶斯基從小習樂,十歲便能即興作曲。雖然他遵循父親的意願唸完大學的法律系,但是畢業後卻仍然無法放棄自小接觸並深愛的音樂。因此不久之後,便受邀於俄國芭蕾舞團的經紀人謝爾蓋‧狄亞基雷夫,為俄羅斯民間故事的芭蕾舞劇編曲——這就是史特拉汶斯基第一次為音樂劇編曲的作品,1910年在法國巴黎首演,便轟動一時,從此聲名大噪。
作曲者:柴可夫斯基(Peter Ilyich Tchaikovsky)
俄國作曲者柴可夫斯基出生於烏拉山上西邊的小鎮佛根斯克,自幼生性靦腆、多愁善感,喜愛俄羅斯民間音樂和莫札特的歌劇。他並沒有音樂神童的經歷,十歲至二十二歲之間的十二年中,被迫與法律為伴,音樂只能當成業餘嗜好。1862年,他終於獲得了全心投入音樂藝術的權利,開始了他的創作生涯,三十年間,創作了數量可觀的歌劇、舞劇、交響曲及鋼琴曲等。1893年夏天,柴可夫斯基完成了絕筆之作「第六交響曲悲愴」,他曾稱它像是一首安魂曲,但它似乎是個詛咒,在初演後第四天,柴可夫斯基據說因為喝了一杯生水,突然染上霍亂,經過五天的掙扎後離開人世,享年五十四歲。
「只有從藝術家靈魂的深處傾瀉出來的音樂,而又被靈感所感動的音樂,才能夠感動聽眾,占有聽眾。」柴可夫斯基曾對自己音樂下了這樣的批注。很少有作曲者像他一樣受到觀眾歡迎,因為他的旋律極為優美,充滿了熾熱的情感,直接訴諸人心,所以能打動觀眾。不過,或許是他本身的天性,以及終生不順遂的感情生活,讓柴可夫斯基大部份的音樂作品中,蕩漾著淡淡的哀愁。相形之下,他的芭蕾舞劇作品《天鵝湖》、《睡美人》、《胡桃鉗》則顯得優雅柔美許多。
《睡美人》舞台劇是柴可夫斯基於1889年完成的,改編自普羅爾特的童話故事。當時柴可夫斯基的工作非常繁忙,飽受神經衰弱之苦,為了逃避工作壓力所引起的悲觀情緒,他手裡經常拿著一本劇本,就是《睡美人》。所以柴可夫斯基曾對人說,這齣舞劇的音樂是為了他自己而作的。《睡美人》自1890年聖彼得堡公演至今,一百多年來,一直是世界各舞團必備的舞蹈演出,它無疑是柴可夫斯基音樂與芭蕾舞劇最高境界的呈現。
作曲者 : 柴可夫斯基(Peter Ilyich Tchaikovsky )
俄國作曲者柴可夫斯基出生於烏拉山西邊的小鎮佛根斯克,自幼便表現出驚人的音樂天分,但因父母的反對,並沒有繼續。直到二十三歲時,他才終於決定放棄原有的法律工作,投身於他所熱愛的音樂,從此世界上多了一位偉大的音樂家。
生性靦腆的柴可夫斯基,以他纖細而敏感的心情詮釋文學與音樂,在封閉自守的音樂環境中,為斯拉夫民族注入了活躍的生命力。身為一名作曲者,柴可夫斯基擁有兩項偉大的天賦:一是他能結合鮮明流暢的管弦樂法,創作出優美的旋律;二是他能在音樂中表達自己強烈的情感,所以才能利用各種不同的音樂語言,成功的傳達自己的意念與情感。
1876年,三十六歲的柴可夫斯基受莫斯科國家劇院經理貝季列夫委託,為當時正大受歡迎的芭蕾舞編曲。柴可夫斯基於次年完成這部《天鵝湖》,可惜就像他許多的作品一般,天鵝湖因舞台與服裝的關係並未獲得好評,一直到他死後,俄國舞劇鬼才伊凡諾夫重新編曲演出,才讓世人肯定這部不朽的作品,成為柴可夫斯基三大芭蕾劇當中最受歡迎、知名度也最高的一部。
在音樂史上留下六百多部精采作品的莫札特,享年僅三十六歲。他出生在奧地利的薩爾斯堡,父親是小提琴家、管風琴家、音樂教育家兼作曲者。家學淵源,加上民間藝術的薰陶,使他很早便展現出驚人的才華。他六歲開始巡迴歐洲,在皇家貴族前舉辦鋼琴演奏會,八歲寫了第一部奏鳴曲,十六歲時寫出第一部歌劇。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權貴們開始對這位「神童」失去興趣,莫札特便陷入極度的困境,過早結束了生命。
《魔笛》是一部廣受全世界歡迎的德國歌唱劇。它是莫札特最後一部,也是最完整的一部作品。首演於1971年9月30日,在維也納郊區的維德劇院舉行,由莫札特親自指揮,獲得全場熱烈的歡呼。但在首演後幾個月,莫札特便與世長辭了。
《魔笛》的故事乍看之下雖然荒誕無稽,但實際上卻無比的豐富及深奧,而且還兼具大眾化戲劇中童話式的趣味,以及崇高嚴肅的神祕性。而莫札特豐富多彩的音樂風格,也適切的表現出這個故事的多面性。全劇在音樂的風格和調性上,有這麼多變化,但仍然讓人感到井然有序不凌亂,不愧是音樂大師最後的偉大傑作。
作曲者 : 普羅高菲夫(Serge Prokofiev)
生於十九世紀末的蘇俄作曲者普羅高菲夫,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作曲者之一。他的父親是一位農業工程師,母親則是優秀的鋼琴家,自然也成了他的啟蒙音樂老師。他從很小就在音樂上展露出不凡的天才,五歲時譜寫了幾個鋼琴小品,九歲時便完成他生平第一部歌劇。普羅高菲夫在1918到1932年之間旅居國外,在各國間巡迴演出及創作,回國定居後便更確定他的音樂方向。
他在1936年兒童編寫的音樂劇《彼得與狼》,內容敘述彼得和動物們合作擊退大野狼的故事。童心未泯的普羅高菲夫,細心挑選不同的樂器來代表劇中的每一個角色,長笛是小鳥兒,雙簧管是鴨子,豎笛是小貓,低音管是老爺爺,大灰狼當然是三支法國號了,而勇敢的彼得則是一組弦樂四重奏,正好可以形容彼得各種不同的心情。簡單的故事架構及豐富的樂曲,深受世界各地的小朋友喜愛,也是一般熟悉古典音樂及樂器的入門作品。
作曲者:比才(Georges Bizet)
比才出生在巴黎,父親是聲樂老師,母親是鋼琴家,他很小便顯現出色的音樂天分,四歲便能讀譜,九歲進入巴黎音樂院,二十歲因獲得羅馬大獎,得以前往羅馬留學。但由於他的家境清寒,必須靠教學的收入來維持生活,因此無法專心創作。直到二十五歲時獲得了贊助,他才寫出他的首齣歌劇《採珠者》。他在三十一歲結婚之後,又陸續寫了歌劇《札米列》、《柏斯佳麗》以及《阿萊城的姑娘》的配樂等。完成於1875年的《卡門》是比才的最後一部歌劇作品,也是歌劇史上的第一齣寫實主義歌劇,曲調充滿西班牙地方的色彩和熱情,可惜當時的聽眾覺得太過激情,首演時沒有很受歡迎。比才因憂心此劇的票房而生了重病,三個月後就因心臟病去世,享年僅三十七歲。然而在他去世幾十年後,他的一些重要的作品才陸續被人發掘,並且備受推崇,成為當今受人重視的經典之作。
作曲者:普契尼(Giacomo Puccini)
普契尼於1859年出生於義大利,是當今世上最偉大的的歌劇作家之一,與莫札特、華格納、威爾第並列四大歌劇作家。他一生當中總共創作了十二齣歌劇,其中最膾炙人口的作品就是《波西米亞人》、《托斯卡》、以及《蝴蝶夫人》。
愛情是普契尼作品中一貫的主軸,為了讓他的愛情故事更豐富,更具有吸引力,普契尼注入了不同的文化色彩,《蝴蝶夫人》也不例外,全劇瀰漫著一股哀美淒婉的日本風情,內容描述美國軍官對一個日本女子始亂終棄的故事。原本是美國劇作家貝拉斯可(David Belasco)根據一篇連載小說,改編成舞台劇演出形式,後經普契尼採用,重新編寫成歌劇版本。故事雖然通俗,但經過普契尼精心的編排,故事呈現了強大的的高潮與張力,帶領著觀眾情緒隨之起伏,並凸顯了東西文化不同的價值觀。普契尼在人性的刻劃上面更是高手,常藉著小人物,來表現人性當中可悲亦復可憫的一面,讓人在走出劇院之後仍然低迴不已。
在音樂部分,普契尼的著墨更深。除了研讀傳統五音的日本樂譜之外,印度的音樂、佛教的梵唱,也都融入西方的交響樂中,形成濃厚的異國風味。
作曲者:羅西尼(Gioachino Rossini)
羅西尼不僅在十九世紀的義大利,就是在整個歐洲也是一位非常受歡迎的歌劇作曲者。他出生在義大利東岸的一個小城派薩羅,幼年時家境清寒,與任職樂團喇叭手的父親學習小喇叭,之後他進入音樂學校就讀,但最後並沒有完成正式的學院訓練。不過他很早就開始參與實際演出——像是在樂團中彈奏大鍵琴或在教堂中奏樂賺取外快,從中所學習到的經驗對他的歌劇創作有莫大的幫助。他平生的歌劇作品將近有五十部,其中最廣為流傳的,除了《塞爾維亞理髮師》之外,還有《威廉.泰爾》及《阿爾及利亞的義大利女郎》等。
《賽爾維亞理髮師》是羅西尼在1816年時所作的。這齣歌劇是根據法國的劇作家波馬謝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首演時的場面極為混亂,不但演員一團糟,甚至還有貓跑上了舞台,但這並不能損傷這個作品卓越的藝術性,它依然迅速贏得人們的喜愛,在今天已經是最重要的經典歌劇之一。
原著:德國民間故事
作曲者:韋伯(Carl Maria von Weber)
德國音樂家韋伯,出生於一個旅行劇團領班的家庭。他從小就隨著父母旅行各地演出,對戲劇非常熟悉,對德、奧兩國的民間風俗也有深入的體驗。
韋伯自幼跛腳,一生不良於行,加上家庭經濟困苦,都完全無損於他音樂上的創作。他十歲時學習鋼琴,後來又學作曲。二十七歲後,先後擔任布拉格歌劇院和德雷斯頓交響團的常任指揮,作風嚴謹,從舞台調度到服裝設計、燈光、甚至劇院經營都親自過問。在他的主持下,這兩個劇院和樂團都成就卓著、名聲顯赫。
在德國歌劇發展史上,他的代表作《魔彈射手》,是以德國民間故事為題材,用德國歌唱劇形式寫成,音樂富有德國民謠風格,搭配的樂曲充滿浪漫氣氛,被公認為德國第一部民族歌劇。此外,他還有作許多鋼琴曲和管絃樂曲,其中以鋼琴曲「邀舞」最為膾炙人口。
作曲者:華格納(Richard Wagner)
華格納是十九世紀末德國最偉大的音樂天才,也是公認的浪漫音樂之集大成者。他出生於德國萊比錫一個小官吏之家,從小父母就培養他對戲劇的興趣,使他後來創作歌劇時,能夠得心應手一個人兼寫劇詞和音樂。華格納的藝術才賦從童年開始便已顯露,十五歲時,第一次聽到貝多芬的作品,感受非常深刻,立下了為音樂獻身的決心。
他十八歲進入萊比錫大學,學習作曲理論,二十歲後,華格納一邊作曲,一邊到歐洲各地從事指揮活動。1842年他的歌劇《黎恩濟》演出成功,使他一鳴驚人。1849年因參加暴動失敗,華格納逃至蘇黎世避難,過著流亡的生活。接下來的時間,他醞釀這一生的巨著:《尼貝龍的指環》。這齣劇由四部歌劇組成:《萊茵河的黃金》、《女武神》、《齊格菲》、《諸神的黃昏》,以中世紀德國民間敘事詩為素材,華格納還查閱了一些傳說與詩篇,最後按照他自己的風格整理成腳本。這齣劇從草案開始,經過二十餘年的歲月才完成,總共要連續四夜才能演完。其中的序曲就是《萊茵河的黃金》。
華格納認為,詩與音樂都是因為戲劇的需要而結合,他的音樂突破了理論的侷限,讓音樂與劇本更緊密結合,改變了十九世紀後半的歌劇型態,對於音樂史的影響,無法以三言兩語道盡。難怪古典音樂史上,很少有人會像華格納一樣那麼自傲,他曾經寫信給朋友說:「我天生就異於常人,我必須有智慧與尊榮相伴。我所要的都是這個世界虧欠於我的!」這段話或許會讓很多人不敢恭維,可是華格納的確是罕見的藝術天才,整個十九世紀後半,歐洲都籠罩在他的旋風之下,新進音樂家爭相模仿他的風格;貴族、富商、甚至連國王都願意為他服務,這就是華格納的魅力。
作曲者 : 史特拉汶斯基(Igor Stravinsky)
《火鳥》是一部改編自俄羅斯民間故事的芭蕾舞劇,由福金編導、史特拉汶斯基編曲。在編舞與執導方面,福金突破許多傳統的限制,創造非凡的舞台效果。在編曲方面,為了配合故事,史特拉汶斯基也由俄國的民謠中採取優美的旋律編曲,然而濃厚的民族情感,卻掩藏不了他原創性的才情,與高超美妙的管弦樂技法。他的成功作品不僅為舞劇的演出推波助瀾,也讓自己站上世界的音樂舞台。
史特拉汶斯基生於1882年俄羅斯聖彼得堡西方的奧拉寧邦,父親是一位傑出的劇場低音演唱家,因此史特拉汶斯基從小習樂,十歲便能即興作曲。雖然他遵循父親的意願唸完大學的法律系,但是畢業後卻仍然無法放棄自小接觸並深愛的音樂。因此不久之後,便受邀於俄國芭蕾舞團的經紀人謝爾蓋‧狄亞基雷夫,為俄羅斯民間故事的芭蕾舞劇編曲——這就是史特拉汶斯基第一次為音樂劇編曲的作品,1910年在法國巴黎首演,便轟動一時,從此聲名大噪。
作曲者:柴可夫斯基(Peter Ilyich Tchaikovsky)
俄國作曲者柴可夫斯基出生於烏拉山上西邊的小鎮佛根斯克,自幼生性靦腆、多愁善感,喜愛俄羅斯民間音樂和莫札特的歌劇。他並沒有音樂神童的經歷,十歲至二十二歲之間的十二年中,被迫與法律為伴,音樂只能當成業餘嗜好。1862年,他終於獲得了全心投入音樂藝術的權利,開始了他的創作生涯,三十年間,創作了數量可觀的歌劇、舞劇、交響曲及鋼琴曲等。1893年夏天,柴可夫斯基完成了絕筆之作「第六交響曲悲愴」,他曾稱它像是一首安魂曲,但它似乎是個詛咒,在初演後第四天,柴可夫斯基據說因為喝了一杯生水,突然染上霍亂,經過五天的掙扎後離開人世,享年五十四歲。
「只有從藝術家靈魂的深處傾瀉出來的音樂,而又被靈感所感動的音樂,才能夠感動聽眾,占有聽眾。」柴可夫斯基曾對自己音樂下了這樣的批注。很少有作曲者像他一樣受到觀眾歡迎,因為他的旋律極為優美,充滿了熾熱的情感,直接訴諸人心,所以能打動觀眾。不過,或許是他本身的天性,以及終生不順遂的感情生活,讓柴可夫斯基大部份的音樂作品中,蕩漾著淡淡的哀愁。相形之下,他的芭蕾舞劇作品《天鵝湖》、《睡美人》、《胡桃鉗》則顯得優雅柔美許多。
《睡美人》舞台劇是柴可夫斯基於1889年完成的,改編自普羅爾特的童話故事。當時柴可夫斯基的工作非常繁忙,飽受神經衰弱之苦,為了逃避工作壓力所引起的悲觀情緒,他手裡經常拿著一本劇本,就是《睡美人》。所以柴可夫斯基曾對人說,這齣舞劇的音樂是為了他自己而作的。《睡美人》自1890年聖彼得堡公演至今,一百多年來,一直是世界各舞團必備的舞蹈演出,它無疑是柴可夫斯基音樂與芭蕾舞劇最高境界的呈現。
作曲者 : 柴可夫斯基(Peter Ilyich Tchaikovsky )
俄國作曲者柴可夫斯基出生於烏拉山西邊的小鎮佛根斯克,自幼便表現出驚人的音樂天分,但因父母的反對,並沒有繼續。直到二十三歲時,他才終於決定放棄原有的法律工作,投身於他所熱愛的音樂,從此世界上多了一位偉大的音樂家。
生性靦腆的柴可夫斯基,以他纖細而敏感的心情詮釋文學與音樂,在封閉自守的音樂環境中,為斯拉夫民族注入了活躍的生命力。身為一名作曲者,柴可夫斯基擁有兩項偉大的天賦:一是他能結合鮮明流暢的管弦樂法,創作出優美的旋律;二是他能在音樂中表達自己強烈的情感,所以才能利用各種不同的音樂語言,成功的傳達自己的意念與情感。
1876年,三十六歲的柴可夫斯基受莫斯科國家劇院經理貝季列夫委託,為當時正大受歡迎的芭蕾舞編曲。柴可夫斯基於次年完成這部《天鵝湖》,可惜就像他許多的作品一般,天鵝湖因舞台與服裝的關係並未獲得好評,一直到他死後,俄國舞劇鬼才伊凡諾夫重新編曲演出,才讓世人肯定這部不朽的作品,成為柴可夫斯基三大芭蕾劇當中最受歡迎、知名度也最高的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