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性公民權:「知情同意中,曖昧不明的性界線到底是誰界定的?」哥大里程碑研究,剖析性侵害與權力、階級、空間交錯的社會性因素
-
她物誌:100件微妙日常物件裡不為人知的女性史
-
小書店大繪集:意想不到的空間,都能變成個性書店!44家日本獨立書店、私人圖書館、讀書咖啡廳等閱讀空間測繪觀察
-
如果你想道歉,隨時都可以來──「佐世保小六女童殺人事件」背後,那些大人無法回答的問題
-
生命的尋路人(附彩頁經典重出):古老智慧對現代生命困境的回應
-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與地方創生:以藝術重生的產廢之島,見證負面遺產如何成為居民的希望之海!
-
藏傳密續的真相:轉欲望為智慧大樂道
-
服從權威(原著出版50週年紀念版):有多少罪惡,假服從之名而行?
-
焦慮的意義:寫給所有飽受不安所苦、尋求憂慮本質與人生意義的人
-
誰的「國語」?誰的「普通話」?:從官方政策、教育現場、大眾傳媒到常民口說習慣,看兩岸語音標準化如何為社會規範、身分認同與國族政治服務
內容簡介
作者資料
史帝芬‧茨威格(Stefan Zweig)
奧地利作家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在二戰期間,為躲避納粹迫害流亡國外,輾轉英美,最後落腳於巴西,1942年與妻子一道在里約熱內盧的家中自殺。 史帝芬‧茨威格出生於世界文化之都維也納,年紀輕輕就周遊列國,懂得多種外國語言,廣交天下名士,著作暢銷全球,無論是開羅還是開普敦,無論是里斯本還是上海,無論是巴塔維亞還是墨西哥城,他的作品都大受歡迎。在他流亡經過的每座城市都受到國際和文壇知名人士的盛情歡迎。在流亡期間,他的創造力並未衰竭,先後完成多部著作。 史帝芬‧茨威格十七歲時即發表他的第一首詩歌,1901年時出版第一本詩集,之後陸續發表中短篇小說集,在三十歲時已經得到一些名聲。 史帝芬‧茨威格與俄國的契訶夫和法國的莫里亞克被公認為二十世紀三位最傑出的中短篇小說家,三者中以茨威格的譯本最多,銷行量多達數百萬冊,並且被拍攝成電影。其著作深受佛洛伊德心理學的影響,著重描述人物的內心世界,擅長刻畫幽暗複雜的內心衝突,作家羅曼‧羅蘭稱他是一位「靈魂的獵者」。 史帝芬‧茨威格寫過的中短篇小說達上百部,其中著名的有《一個陌生女子的來信》、《熱帶癲狂症患者》、《象棋的故事》、《灼人的秘密》、《一個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時》等。
基本資料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