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499輕鬆升級VIP
目前位置:首頁 > > 商管理財 > 職場工作術 > 工作技巧
一份值得熱愛的工作……在哪裡?「人生學校」的職涯新提案,錢和快樂一起賺!
left
right
  • 新書尚未入庫
    貨到通知我
  • 一份值得熱愛的工作……在哪裡?「人生學校」的職涯新提案,錢和快樂一起賺!

  • 作者:人生學校(The School of Life)
  • 出版社:方舟文化
  • 出版日期:2025-04-16
  • 定價:420元
  • 優惠價:79折 332元
  • 書虫VIP價:332元,贈紅利16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15元
  • (更多VIP好康)

內容簡介

「有沒有一種工作,可以讓你除了賺錢,還能賺快樂?」 ★亞馬遜4.6星好評!Goodreads超過千位讀者真情推薦! ★人生學校的職涯新提案──了解自己,才能找到真正有成就感的工作! 「我不討厭我的工作,其實也說不上喜歡……」 「我該換個跑道嗎?不過大家都認為這份工作前景很好……」 「我真的適合這個產業嗎?可是我都花了大學四年讀這科系……」 「我想找一份有興趣的工作,但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 許多人都在努力追求讓自己「熱愛的工作」,卻發現現實並不如想像,或許已經換了無數間公司,但內心的空虛感依然存在;或許始終沒有踏出那一步,因為自己也不知道什麼才叫「理想工作」。 工作只會帶來痛苦(和薪水),興趣又賺不到錢(但很快樂)── 難道,我們真的只能在賺錢和快樂之間選擇嗎? 選錯職涯,帶來的是 40 年的掙扎與懷疑;選對工作,讓你每天都充滿熱情與成就感。 人們一直被教育要「努力工作」,但問題是,我們從來沒被教過「如何找到值得努力的工作」。 由暢銷作家、哲學家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創立的「人生學校」, 希望幫助你真正理解:什麼樣的工作才真正適合我?為什麼我會對工作不滿?如何找到結合才能和現實需求的職業? 不論你是── 正在害怕自己畢業即失業的大學生; 剛進職場,還不確定自己真正想做什麼的新鮮人; 做著穩定但毫無熱情的工作,想知道有沒有更好選擇的老鳥; 想換工作,卻害怕選錯、沒有方向的斜槓猶豫派; 厭倦了職場迷茫,想找到「值得投入」的職業探索者。 ▍這份實際可行的職涯新提案,會帶你一步步找到「真正適合我的工作」▍ ◆12個工作「快樂點」測試:我到底喜歡什麼?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擺脫職業執念──你真的愛這份工作,還是在想像中暈了船? ◆分析產業的「輸出」與「輸入」:我喜歡看書,就該進入出版業……? ◆好工作≠完美工作:如何找到讓自己願意投入 10 年的職業? 目前的工作讓你很不爽,裸辭、躺平、安靜離職可以短暫喘口氣, 但如果沒有真正解決問題,迷惘和焦慮仍然會回來。 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關鍵不在運氣,而在方法。 這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我們從來沒學過如何做出正確選擇。 人們總以為,有個標準化的方法能告訴自己:「這就是你的天職!」; 但如果莫札特採納性向測驗的建議,他可能變成「婚禮規畫師」(見本書前言)。 測驗無法告訴你真正的答案, 你得在世界中試探、摸索、調整後,才會找到屬於自己的最佳位置。 即使AI技術再強大, 但人工智能無法取代的,是你的熱情,發現問題、創造需求的能力。 找到自己和世界的交匯點,那就是真正適合你的工作! 以全新方式看你的興趣、天賦和職業選擇── 一份值得熱愛的工作,讓你錢和快樂一起賺!

目錄

前言|理想的工作──不能只夢,還得想 1真心喜愛的工作,很重要嗎? 2沒人教過我們怎麼「找工作」 第一章|但是,我沒有目標 1志業,是種迷思 2你少了一把「捕蟲網」 行動指南|探索你的職涯方向 在快樂時刻中挖掘滿足感 讓嫉妒成為改變的動力 找出「興奮點」,才會看見理想的工作 第二章|哪些工作能讓你幸福? 12個關鍵「快樂點」 1為什麼有人「愛」工作? 行動指南|快樂點與需求的黃金交叉  2別對夢想工作暈船了! 行動指南|設計理想工作徵才廣告 3我愛閱讀,所以適合做出版…… 行動指南|你的工作日常長什麼樣子?探索職業的實際樣貌 4你不了解的真實體驗 行動指南|模擬「誠實訪談」,檢視你的理想職業 第三章|阻礙你前進的錯誤信念 ◎外在框架:你真的可以自由選擇嗎? 1祖傳三代的……職業框架 行動指南|破解職涯成見:重新審視家庭對工作的影響 2跨世代修復工程 行動指南|別踏入同樣的困境  3你的成就或許是他們的遺憾 行動指南|職涯成長的隱形代價 ◎內在障礙:為什麼你不敢改變? 4自信與內心的聲音 行動指南|你都怎麼對自己說話? 5完美主義的陷阱 行動指南|拆解完美主義的迷思 6責任的陷阱──熱情vs. 務實 行動指南|重新思考工作的本質 7冒牌者症候群 行動指南|你以為只有你不完美? 8職業投資陷阱:以前的時間都浪費了……? 行動指南|刺破你的「時區泡泡」 9如果這真是個好點子,早就有人做了 行動指南|好點子就藏在感受中 10追求進化,而非革命 行動指南|先從小小的冒險開始 11記住:人們終將死去 行動指南|如果時間不夠了,你還會這樣過日子嗎? 第四章|如何找到長久的職業滿足感? 1快樂與期待管理 2自我同情:不要讓迷惘變成自我厭惡 3「理想工作」的真相 4與工作再次墜入愛河 5夠好的,工作

內文試閱

【前言】理想的工作──不能只夢,還得想 沒人教過我們怎麼「找工作」 在尋找一份充實而有意義的工作時,通常會遇到各種障礙。其中一些已經有過充分的探討,且有完善的機構和系統能幫助我們克服。 1.缺乏技能 許多高成就感的工作,都需要具備特定技能或專業知識。你或許得擁有在叢林中迫降飛機的能力,或是在關鍵的會議上用東亞的語言進行協商談判;你或許得對於內耳的解剖構造,或是水泥的延展性有著精確深入的知識。有許多學校、大學和科技大學應運而生,幫助我們解決了專業性不足的問題。人們已經變得越來越擅長克服技能上的不足。 2.缺乏相關機會的訊息 有時候,要知道好的職缺在哪裡也不容易。以前的人沒有輕易尋找職缺的好方法。例如,你或許是某個莊園最理想的管理員,不過卻因為一個再平凡不過卻無法改變的原因而無法勝任──你根本沒聽說這個職缺。你的個性和專業或許非常適合擔任某個紡織廠的廠長,卻因為不認識任何有力人士而無緣,只能繼續困守於前程黯淡的水閘管理員一職。這項致命性的因素,如今也已經被鎖定和破解。我們發明了各式各樣的求職單位、獵頭公司和社群網站,讓人們 能妥善掌握不同類型職缺的狀況。 3.缺乏明確目標 然而,尋找合適工作的最大障礙依然存在,而且並未受到如同前兩者的關注:要找到適合自己、自己也喜歡的工作非常困難。不知道自己的目標是最大的障礙,如果無法克服,那麼即使我們獲得良好的教育,即使市場提供了許多機會,都無法發揮作用。 令人驚訝的是,在這個問題上,人們投注的心力竟然出奇地微小。當然, 我們稍加關注過,學校和大學都會建議學生和輔導員好好坐下來,花一、兩個小時好好討論,也會進行性向測驗,希望能幫助我們找到和個性相符的職涯路線。許多性向測驗都是以「邁爾斯—布里格斯類型指標」(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簡稱MBTI)為基礎,而這份問卷最初是在二十世紀上半葉設計的。 如果莫札特做了性格測驗…… 這類測驗通常包含數百道多選題,大部分會要求受試者針對「在戶外工作」、「在零售業幫助客戶」等敘述,勾選「不感興趣」到「極度喜歡」的評分。 測驗的立意良善,希望能辨識出我們的人格類型──一般來說有16種,從ISTJ(內向型:擅長感知、思考和判斷)到ENFP(外向型:擅長直覺、感受和知覺)。接著,測驗會幫助我們找到能發揮這些人格特質的工作。 然而,如今我們已經知道,這類診斷型測驗都有相當重要且有趣的缺點。你可能已經覺得內容太過冗長(得花將近一個小時),但有鑑於這個議題的重要程度(如何找到好的職涯),這樣的內容其實還是顯得太過簡短。 除此之外,測驗固然可以幫我們注意到自己很有創意,但理性思考的分數較低,或是適合扮演團隊領導者的角色,適合與客戶應對等,卻無法聚焦在我們個人的能力上。我們最終面對的或許是過度寬廣的職涯選項:測驗結果可能告訴我們「你適合與動物相處的工作,或是與金融有相關的職涯」。 如果想知道我們現在所採用的方法有多麼不足,或許可以看看歷史上那些擁有極具成就感職業的人,思考一下當前的職涯測驗會給他們什麼樣的建議。 假設莫札特(Mozart)做了16型人格測驗,繳交答案後,他可能會得到以下的建議: .你適合能發揮文字或設計方面想像力的職位。 .可能的領域包含藝術、表演、寫作、視覺設計、擴散思考、商業創意,以及調整現有思維、發想新的點子,和在沒有暨存規則的情境中工作。 .可能適合的職業:圖像設計、職訓顧問、婚禮規劃、公關人員。 這和歌劇《唐.喬凡尼》(Don Giovanni)或《A大調單簧管協奏曲》(Clarinet Concerto in A Major, K.622),可以說八竿子也打不著。如此荒謬的情境,向我們反映了這類的測驗完全無法幫助個人聚焦。如果想要自我實踐,那麼當代的測驗看起來是缺乏統整性和實質效益。 對於莫札特來說,真正有幫助的職涯建議必須更具體。他必須找到最理想的測驗,直擊人格特質的關鍵核心,以及自身的優勢和弱點,然後提出類似下方的引導: 「借鑑晚期巴洛克清唱劇的複雜性,將其簡化,並擴充情感表現的範圍。嘗試與風趣但具備哲學思維的作曲家合作。測驗結果顯示,你適合將諷刺或幽默的元素融入莊嚴盛大的場景。將你對死亡的懊悔和焦慮集中,創作一首安魂曲。總體目標:重新定位西方音樂文化的發展方向。」 人格測驗的局限並不只出現在少數天才的例子。如果測驗僅僅對千分之一的人口無效,那不會是什麼太大的問題。但更令人不安卻又精準的看法是:有大量的優秀人才,因為在關鍵時刻缺乏良好的建議和引導,而未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雖然是莫札特這類極端的案例引起我們的注意,但無法取得真正量身打造建議的問題,影響了我們每個人。或許有很多人都隱約感覺自己應該能夠做出真正改變世界的事情,卻無法準確說出「是什麼」或「該如何實現」。我們迫切需要更多元且精確的引導資源。 英國詩人托馬斯.格雷(Thomas Gray)在鄉村的墓園裡看著農工的墓碑時,悲傷地沉思著無法發揮的才能如何被虛擲。他想知道這些人的模樣,以及如果生在更好的環境,他們能有何等成就: 或許在這被忽視的荒蕪之地,埋葬了曾經燃燒炙熱天賦的心;他們的雙手或許能揮舞帝國的權杖,或是撥弄琴弦,喚起人們的狂喜。 許多花朵在無人見證時盛開,芳香徒然消散在荒原的風中。 另一位沒沒無聞的彌爾頓,或許就在此處安息。 ──〈鄉村教堂墓園的輓歌〉 (Elegy Written in a Country Churchyard, 1751) 格雷真誠流露的想法令人難受,某種程度也有些荒謬:如果有正確的機會和引導,所謂的平凡人也都有能力做出重大貢獻。 最適合你的工作,可能還不存在 如今,真正的障礙已經不再是教育不足,或是找不到好的機會,反而是無法正確分析自己的能力,也缺乏清晰的發展方向。然而,當前職業診斷測驗所能勉強做到的,距離這個目標還天差地遠。 目前職涯性向測驗主要的問題之一,是嚴格局限於「已經存在」的職業項目。這也不意外,畢竟在測驗編制時,就業市場相對穩定,職涯選擇也普遍有明確的界定。然而,有個可能性是,某人最適合(也最可能喜歡)的工作現在還不存在。最能幫助你發揮潛能的工作,可能還沒有被發明出來。 假如1925年,36六歲的詹姆斯.麥肯錫(James O. McKinsey)接受了剛剛問世的16型人格測驗,結果會顯示他的優勢在於智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建議的職業則集中在學術上(事實上,他不久前甫升任教授)或產業界。 然而,測驗結果不會引導他發現自己真正擅長的事情──整合這兩個領域。測驗無法建議他尋找新的工作類型,所以他的追尋之路將無比孤單。幸運的是,最終他找到了自己的道路。隔年,他成立麥肯錫顧問公司(McKinsey & Company),首創了管理顧問的概念,成功結合研究和實務上的決策,為企業提供更有系統的管理建議。 諸如16型人格等測驗所提出的職業建議,僅局限於既有的職業,無可避免地讓我們偏離了那些可能真正令人興奮、最具潛力的職涯之路。 我們不應該因為困惑而自責。這是文化設下的難題:讓我們相信理想的職業存在,卻又未能教導我們如何發現自己的才能和興趣。 這本書的目標,就是要修正這個悄悄侵蝕我們人生、打擊希望的問題。

作者資料

人生學校(The School of Life) 人生學校是一個致力於幫助人們過上更充實生活的全球性組織。透過書籍以及各類課程與活動,鼓勵深度思考,並幫助個人在職涯、人際、社交、情感平衡等方面獲得滿足。無論是透過文字、社群還是對話交流,這個品牌都在引導人們探索自我與世界的連結。 作為一個快速發展的國際品牌,人生學校的YouTube 頻道擁有超過 900 萬訂閱者,影響力遍及全球。由知名作家艾倫.狄波頓(Alain de Botton)領導的出版團隊,將人生學校的核心理念轉化為條理清晰、沉穩可靠的書籍內容。無論是探索個人成長,還是尋找智慧指引,每一本書都經過精心策劃,致力於為讀者提供實用且富有啟發性的見解。

基本資料

作者:人生學校(The School of Life) 譯者:謝慈 出版社:方舟文化 書系:職場方舟 出版日期:2025-04-16 ISBN:9786267596586 城邦書號:A2420199 規格:平裝 / 單色 / 240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