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力心態:Google模式的未來思考
- 作者:弗雷德里克.佛特(Frederik G. Pferdt)
- 出版社:天下文化
- 出版日期:2025-05-27
- 定價:420元
- 優惠價:79折 332元
-
書虫VIP價:332元,贈紅利16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15元
- (更多VIP好康)
分類排行
-
持續買進:資料科學家的投資終極解答,存錢及致富的實證方法
-
街頭商學院:企管顧問的江湖筆記
-
MBA必讀50本管理經典:一本書速學最關鍵‧最精要‧最高效管理思維與應用
-
提問式銷售聖經:頂尖業務都在學,從新手到高手,超業教練林裕峯教你用問句引導客戶心理,創造銷售顛峰,這樣問就成交!
-
一本書讀懂匯率: 44個匯率關鍵概念,看懂全球經濟脈動,做對投資理財決策
-
巴菲特財報學(新修版):跟股神學投資,用會計知識解析價值投資法
-
時間管理,先吃了那隻青蛙【25年暢銷經典版】:告別拖延,布萊恩.崔西高效時間管理21法則
-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紀念典藏版):巴菲特50年智慧合夥人查理.蒙格的人生哲學
-
刻意領導的八大修練:從自我回饋與修正出發,培養能與時俱進的領導力
-
致富的心魔:金錢、成功與自我懷疑的致富人生
內容簡介
★ NEXT BIG IDEA CLUB年度選書
當未來不再有劇本,你得靠創意活下來。
當AI的文章寫得比人類還好
當機器人的體能與精確超越人類
當人生規劃都變得不可能
──創意,將會是你最重要的原動力。
本書作者弗雷德里克.佛特(Frederik G. Pferdt)是Google第一位首席創新傳道者,被稱為「創意教皇」、「創意博士」的他,不但在史丹佛大學教授創新、創意和設計等開創性課程,並打造出Google無可取代的創意團隊。
他要告訴你的是:不需要天分,你一樣可以創造出顛覆市場的絕佳點子!
■ 要找出問題嗎?不要光是問「怎麼會有這個問題」,試著問:怎麼做,可以讓情況更糟?
■ 會議中有人提出糟糕透了的點子?不要說「不」,先說「好」試試看。
■「框架」沒有不好,甚至可能讓問題變得更好。
你知道要擁抱不確定性、你知道要反向思考,你知道問題比答案還重要。但要怎麼做?
在本書中,佛特不只分享訣竅,更聯手Google菁英告訴你:我們是這樣訓練思維、這樣打破困境、這樣找到問題的。
他要告訴你:
未來,不必靠預測,你得要有自己的創意算力。
目錄
你的未來嚮導
序 這裡,就是起點
第1章 未來與你
你對未來了解多少?未來又對你知道多少?創造力和想像力能使你具有準備好迎向未來的心態,帶你到任何你想去的地方。
未來vs.你的未來/你準備好迎接你的未來了嗎?/檢視你目前面對未來的心態/洞視創造力/想像力的重新想像
第2章 激進的樂觀
激進的樂觀主義者看到的不只是「還有半杯水」。從他們的框架來看,問題變成機會。他們會擁抱卓越結果的願景,百分之百相信每一次的經驗都會帶來更好的東西。
當你說「好」/好,但是……?/重新建立框架
第3章 毫無保留的開放
毫無保留的開放是像自由落體般投入他人的懷抱,不是因為你相信他們會接住你,而是你相信,無論他們是否接住你,你都能從中受益。為了擴展自己的視野,你勇敢接受這個挑戰。
開誠布公/相信自己/樂於分享/尋求多樣性
第4章 引燃你的好奇心
如果好奇是你的強迫症,這樣的好奇心會把你變成未知領域的原住民,讓你沉浸在神祕和驚奇之中,探索你未曾走過的路。「如果……(會怎樣)?」就是你的口頭禪。
跨越你的預設思維/用所有的感官來探索/坦然面對未知/尋找問題
第5章 不停的實驗
持續不斷的實驗推動即時發現,能快速反覆測試想法,一直驅使你朝向學習的方向前進。你要尋求的不是偉大的頓悟,而是許許多多小小的洞見──這些見解能引發新的想法。
如果這樣,會怎樣?/尋找安全區/測試、設計、原型、重複、執行/迎向風險/翻開新篇章
第6章 擴展同理心
同理心的擴展能使一種人類經驗與另一種產生連結,是你在通往未來的道路上創造的交叉點與建立的橋梁。
從第一人稱到第二人稱/填補缺口/以人為本的視角
第7章 你的X特質
X特質是你獨特的超能力,是在你內心熾熱燃燒的力量,對於現今發生在你身上的事以及你的未來,都有強大的影響力。
列出你的人生里程碑/仔細審視自己/化圓為方
第8章 為未來做好準備的日子
為未來做好準備的生活是什麼樣子/你想要怎麼活?
致謝
注釋
內文試閱
摘自【第3章】
改變你的思維模式:紙飛機
在紙上寫下一個關於未來的問題:「如果……會怎麼樣?」這個問題是對你個人或你的團隊或組織很重要的事情,你想了很久或很想做的事情。把紙折成紙飛機,塞進你的手提包或口袋,然後過你平常的生活。
每次你在口袋裡摸到或在包包裡看到這個紙飛機,環顧四周,在附近找一個人,想像飛機飛向他們會發生什麼事。他們會撿起來讀嗎?如果像這樣,跟陌生人分享你的夢想或願景,你會有什麼感覺?如果他們看到紙飛機,但視若無睹呢?你會尷尬或覺得自己的想法不重要嗎?在不知道結果會如何的情況下,分享關於自己的事情,不只是相信自己,也有可能與他人建立連結。
樂於分享
一九九○年代末期,軟體開發開源模式的出現讓一些人坐立不安。一家公司免費釋出自己研發的原始程式碼,而且允許他人修改,或在其基礎上開發自己的產品──這種做法似乎很瘋狂。其實,這個概念由來已久,百年來甚至可能是最大的創新動力。
如果我說的是分享一些簡單的東西,不是價值幾十億美元、有版權的軟體,你就會鬆一口氣。話雖如此,那種毫無保留且開放的特有分享方式也是有目的的──甚至是精心計算過的──如Linux。我們分享是為了開啟未來的可能性和機會,而且把分享看作是會有巨大回報的投資。
分享的做法開闢了通往發現的途徑。每一次分享都會引發一連串的互動和事件,朝多個方向展開。這就像是一種冒險方式的選擇,一次分享引領你走向X,而另一次分享使你走到Y,每一次分享都會產生一連串的結果。分享愈多,可以探索的途徑就愈多。
你在分享時,付出了一些東西,但你也得到回報。你獲得的回報可能不會立即顯現,甚至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才會看到。其實,多重影響的浪潮不斷湧出、回流,每次都會以不同的效果沖刷你。
由於我們活在一個為了分享而建立的巨大科技網路裡,我要指出,我不在乎你用什麼工具分享,我只關心你是否真的分享,以及可能與他人分享什麼。
首先是分享想法。
分享想法是一種表現信任的行為。想法是很微妙的東西,就像是在你腦海裡正在成形的草圖,是你私人的東西。歷史上有一籮筐想法被嘲笑和誤解的故事,也就難怪你會想保護自己的想法。但是,有一點要注意:想法是透過社會互動不斷建構出來的生命體,需要混合、交流和傳播,才能知道它是否有價值。當然,想法也可能受到一些大大小小的打擊和破壞,然而如果你能從一個想法的分享學到東西,這個想法就會變得強大。
一旦你分享一個想法,你的心態是開放的,接受這個想法可能或不能變成什麼。你不再苦思冥想,直到這個想法盡善盡美,它已經脫離你的掌控了!在我加入Google之前,我有一個念頭,想要建立創新培訓中心和社群。我還沒擬定計畫,甚至沒有一個完整的概念,我就開始跟不同部門的人分享這個想法。從專業角度來看,這麼早就說出我的想法實在有點危險,因為別人會很容易找出破綻,甚至讓這個計畫胎死腹中──畢竟我還是個新人。沒想到很多同事聽我說起這個計畫,隨即露出興奮之情。他們的回饋最終使我在Google設立創意技能創新計畫(Creative Skills for Innovation program),與全世界分享我們的創意。這個計畫簡稱CSI實驗室,已是相當著名的一項創新計畫。
與人分享、建立連結是另一個通往開放的強大管道。與某一個人萍水相逢卻有相見恨晚之感,這種經驗令人興奮莫名,但我們卻很容易忘了這麼做。有多少次,你為了生活奔波勞碌,幾乎不會抬頭看在這人生之路上遇見的每一個人?
關於分享的最後一點很簡單:把你的注意力放在你要與之分享的人身上。無論你是在跟同事開會,還是和朋友共進晚餐,或是在店裡買東西,你都得全神貫注。如果你專心一意,任何互動對你(和其他人)都有更大的價值。若是你注意力分散,一心二用,如一邊看手機,或是一面在心裡盤算要做哪些事──在這樣的交流中,你的貢獻較少,學到的東西更少,感受也變少了。不管你專心與否,你花的時間一樣多,但你得到的卻少得多。更糟的是,注意力分散會減損互動的潛力。如果你不能完全開放,無法從互動獲益,為什麼還要這麼做?
可以找一天,儘量把全部注意力放在每一次互動上。如此一來,你會發現很多常錯過的細節,從臉部表情,到某一個獨特的用語,乃至對「言外之意」的關切。當中有很多有意義和可行的訊息,要不是特別用心,根本就察覺不到。集中注意力看起來可能像是資產負債表上的負債,因為會花費時間成本,但實際上是資產。我保證這麼做你會獲得更多。
延伸內容
【各界好評】
世界每天巨變,已經沒有完全安穩的地方了,學會大膽想像、創新思考、和敏捷應變的能力是生存的唯一法則。這本書來得正是時候。
──程世嘉,iKala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Google模式》告訴我們怎麼經營公司,這本書則讓我們知道如何啟發人。當AI解放了生產力,企業勝出的關鍵將是創造力,而正確的領導方式,永遠是員工維持創造力最關鍵的因素之一。
──游舒帆,360°商業思維學院院長
本書是充滿樂觀精神的指南,剖析一種新的心態,也就是對不斷的實驗抱持毫無保留的開放態度,讓夢想家能夠成為塑造理想未來的行動者。
──丹尼爾.品克(Daniel H. Pink),紐時暢銷書《動機,單純的力量》作者
未來不只一條路,它不屬於Google,不屬於AI,只屬於願意挺身、實現理想的人。本書激勵人心、實用,這時出版正是時候,值得與他人分享。
──賽斯.高汀(Seth Godin),行銷大師、全球暢銷書《紫牛》作者
作者以敏銳的洞察力和豐富的經驗,揭示未來不一定會充滿恐懼和猶豫,而是充滿機會和樂觀之地。為了自己,你該勇敢投身於未來。
──提姆.布朗(Tim Brown),創意公司IDEO執行長暨總裁
這是一本變革指南,教你如何把握機會,打造你所嚮往的未來。
──塞巴斯蒂安.特龍(Sebastian Thrun),史丹佛大學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Waymo和Google X實驗室創辦人
作者資料
弗雷德里克.佛特(Frederik G. Pferdt) Google第一位首席創新傳道者,塑造出全球最具傳奇色彩的創意文化。他在Google創立創新實驗室(CSI Lab)與車庫(The Garage),培訓數萬名Google員工學習如何想像和實驗新想法。此外,他還在史丹佛大學教授創新、創意和設計等開創性課程,長達十餘年。 他鼓吹的未來思維以及準備好面對未來的實踐法門,受到全球各地的企業、政府、非營利組織和企業家所採用。《快公司》(Fast Company)、《哈佛商業經理人》(Harvard Business Manager)、《明鏡周刊》(Der Spiegel)、BBC新聞(BBC News)等超過兩百五十家媒體都曾報導他的研究,有些媒體稱他為「創新博士」、「創意教皇」。 他出生於德國,接受全球教育,目前與家人居住在加州聖塔克魯茲,過著以自然為中心的實驗生活。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