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偽善賊:北一喜多捕物帖三
-
記憶書店浮光堂【暢銷250萬冊「文學少女系列」作者,讓人再次心動的療癒之作】
-
天才雷普利【雷普利系列01】(限量附贈海史密斯逝世30週年紀念版「作者親繪酷貓」書籤):犯罪小說史上最令人不安的經典
-
驅邪【首刷礦山小鎮觀光指南袋,內附六大怪談海報:第七怪談是什麼?】
-
詭屋 2:11張平面圖
-
火車怪客【限量附贈作者親繪「伴讀貓咪」精美藏書票】(海史密斯逝世30週年紀念版):「交換殺人」的開創之作,心理驚悚的永恆經典!
-
別江(何偉作品集06,2025年最新作品)
-
大家都喜歡恐怖故事(首刷限定附贈恐怖故事借書卡)
-
謎團的香氣從麵包店飄散而出
-
我心中的陌生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帕慕克凝望市井人物的家族巨著)
內容簡介
波赫士鍾愛「廢墟」的意象,不下於「圖書館」。
一篇「環形廢墟」和「通天塔圖書館」就足以買通所有的波赫士迷。但是古往今來,不獨波赫士對「廢墟」著迷。情有獨鍾者,從歌德、福樓拜、濟慈、雪萊、拜倫到狄更斯、亨利‧詹姆斯、畢卡索等都在其列。
連日本的大書店都有廢墟這個類別,足足兩三落書櫃之多。歐洲十八世紀,甚至曾經興起過「造廢墟運動」,為了美學的理由,興建「廢墟」,這是多麼充滿矛盾與美感的行動!
然而,廢墟,何迷人之有?何又謂廢墟呢?
文明的遺跡理所當然有廢墟,然而,斷壁殘垣(建築),死亡(人體),大自然裡的破敗景象(地理),人為的破壞(戰爭),糾結的工廠建築(產業的廢墟),都市的廢墟,慘劇現場(交通意外,火災),以及斷簡殘篇(遺稿),莫不是「廢墟」。
班雅明論廢墟,將廢墟美學推上了現代美學的高峰。在他的眼裡,一切的不完整,支離破碎,正是對整體的破壞,這種廢墟的美感,是一種在時間終點上,帶給人的驚異與震驚。
「人在廢墟」就此領讀者神遊藝術與文學中的廢墟。
作者資料
克里斯多佛‧武德爾德(Christopher Woodward)
英國的藝術史學家。目前擔任英國巴斯(Bath)霍爾本手工藝博物館(Holburne Museum of Art)的總監。作者對廢墟的興趣始於任職約翰.宋恩爵士(Sir John Soane)博物館館長之時。深受宋恩爵士與十八世紀廢墟美學的影響。曾以廢墟為主題,多次策展。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