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律師帶你看校園大小事: 老師和家長必知的44個霸凌防制和性平觀念指南
-
基督的奧秘:一個被遺忘的事實,如何改變我們所見、所信與盼望的一切
-
西藏女性上師的隱密世界
-
神經科醫師的名畫探案:美學×醫學×歷史的疾病探案之旅!偵探醫師解剖東西藝術珍品,自人物的表情、肢體、動作與感官線索,拆解神經疾病密碼
-
不死拉丁語:生物學名、現代民主、長春藤大學校訓、日本漫畫……從政治、宗教到近代大眾文化,拉丁語並非死去的語言,而是通往知識的大門
-
圖解易經:讀懂《易經》的第一本書,全譯插圖暢銷版
-
世界民藝之旅:看見手作工藝的風土與文化之美
-
人生的坑,都在歷史課本裡:人體圖像化記憶,從此輕鬆讀通歐洲史
-
東亞大競逐1860-1910:中日俄三國環伺下的朝鮮半島,塑造現代東亞權力版圖的另一場大博弈
-
口袋沒你想得那麼簡單:從功能配件到文化象徵,小小口袋如何裝進性別、權力與身體政治
內容簡介
【關於我們】《i室設圈│漂亮家居》延續《漂亮家居》雜誌精神,朝空間設計專業為依歸,以成為「空間設計專業養成誌」自許。轉型後的《i室設圈│漂亮家居》以「洞見Insight」──分析時事梳理國際產業新趨勢聯結在地,提供企業品牌與設計人嶄新觀點;「智庫Think Tank」──遴選國內外空間設計案,解析設計創意與實踐落地,挖掘新銳潛力設計人;「生態系Ecosystem」──以設計力串聯各產業提升競爭優勢,跨域專家齊聚論述碰撞創新火花為作品牌核心,成為設計人學習、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知識平台。
《i室設圈│漂亮家居》每年1月、4月、7月、10月出刊。對應產業以搭建多元設計平台為核心,補足學校沒教的設計這門事、提供跨領域設計與創新知識,給予設計人更實用的內容;對應知識以提供專業設計、不同領域內容帶動設計跨域學習,同時著重本土與外來設計並重的多國學習。
CONTENTS
1_COLUMNS
建築人觀點/竹工凡木設計研究室創辦人邵唯晏
建築人觀點/JC. Architecture & Design 柏成設計創辦人邱柏文
建築人觀點/Üroborus Studiolab / 共序工事創辦人洪浩鈞
2_DESIGN
Architecture建築設計/2025年日本國際博覽會波蘭國家館
Interior室內設計/Tiffany&Co.新加坡樟宜機場外立面
Designer空間設計人/偶然設計共同創辦人/領域學者__曾令理
3_TOPIC──數位製造時代現在式:從AI到3D列印,打破設計與製造界線
在AI生成設計、3D列印與機器手臂編程逐漸普及的今天,設計已不再只是紙上構想,而是延伸到製造現場的完整流程。從工法、流程、設計語言到工具本身,設計師的角色與思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轉變。這不只是科技導入,更是一場關於創作觀念與空間實踐的革新。本期主題將從「工具」出發,觀察它如何一步步改寫我們對空間的理解與實踐方式。
INTERVIEW數位工具下的空間設計新革命
從手繪時代,到參數建模、AI 生成與機器協作,設計師與工具的關係正展開新的變化。工具不再只是實現構想的輔助,而開始塑造創意、編寫空間語言,並在製造流程中發揮作用。本單元將呈現它們如何逐步滲透設計與製造核心,帶來空間觀念、施工技術與設計角色的轉變。
I-SELECT數位工具下的空間設計實踐
隨著數位工具與技術快速演進,建築與室內設計正從構想到製造迎來全新面貌。本單元透過案例聚焦「參數化設計」、「CNC雷射切割」、「3D列印」與「機器手臂」等數位工具,探討它們如何影響設計與施工流程,並展示這些工具如何突破傳統模式,改寫設計語言與製造方法。
4_VISION──從視角、細節,打開設計維度
IDEA──數位互動展演的科技體驗
隨著數位技術進步,空間不再只是單向觀看,而是成為觀眾能直接參與、改變展品或展示內容的互動舞臺。透過人工智慧、參數化設計與即時製造技術,使用者可藉由數位介面影響生成內容,甚至創造專屬實體作品。科技介入讓每個人都成為空間故事的共同創作者,也為品牌展示空間帶來沉浸感與互動體驗,提升與觀眾的連結。
DETAIL──預鑄構件在空間設計中的創新應用
預鑄構件作為現代建築技術的一部分,正逐漸被廣泛應用於空間設計領域。透過模組化設計,預鑄構件不僅提升施工效率,也為設計師提供更多創意發揮的可能。部分構件在工廠預先製作,再運至現場組裝;也有現成構件直接運至現場,依據設計需求與施工條件靈活運用。本單元將聚焦預鑄構件在空間設計中的創新應用,探討它如何改變建築與室內設計的發展。同時,透過案例分析,深入了解預鑄構件如何突破傳統空間設計模式,並展示其在設計語言與建造流程中的核心角色。
5_BEYOND──破圈而出.跨域學習
PEOPLE──以數位工具為利器,實現精準製造--洋鑫先進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佘承鑫
二十餘年前,洋鑫先進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佘承鑫便踏入職場,起點是一間家族模具工廠。他從模具事業起步,歷經造船、醫療器材到建築空間設計的跨界合作,數十年間逐步實踐數位工具與傳統工藝的結合,而其所一直在嘗試的數位製造技術已成為許多領域尋求協助、合作的重要資源。
CROSSOVER──數位製造時代的跨域協作與整合
數位時代下,設計師的角色正快速演變,他們不再只是設計或工地現場的執行者,而需要掌握從數位設計到製造的全流程,具備跨域協作能力,與數位製造工程師、結構工程師及施工團隊共同實現創意。數位工具不僅提升精準度與效率,也促進即時協作。本次對談以「數位製造時代的跨域協作與整合」為題,聚焦設計師如何在數位時代重新定位創意與人文價值,並分享數位工具在設計、製造與施工流程中的革新應用。
6_ACTIVITY產業訊息──市場脈動‧產業交流
AWARDS──2025 TINTA金邸獎揭曉.亞洲青年設計力崛起
第十三屆TINTA金邸獎正式揭曉,本單元完整呈現獎項分析、金獎作品介紹以及得獎名單一覽。青年設計師以創新視角回應當代生活需求,透過自然材質、彈性空間與在地文化融合,展現對環境、生活與社會議題的敏銳觀察。這些作品不僅展現亞洲設計新勢力,也突顯空間改變的力量,為設計人帶來對未來空間的啟發,激發更多創新可能。
目錄
目錄
FROM EDITOR
012 編輯台上
COLUMNS
014 建築人觀點│邵唯晏
016 建築人觀點│邱柏文
018 建築人觀點│洪浩鈞
DESIGN
022 ARCHITECTURE│2025年日本國際博覽會波蘭國家館
028 INTERIOR│Ti any&Co. 新加坡樟宜機場外立面
034 DESIGNER│偶然設計共同創辦人/領域學者──曾令理
TOPIC──數位製造時代現在式:從AI到3D列印,打破設計與製造界線
042 INTERVIEW 數位工具下的空間設計新革命
048 I-SELECT 數位工具下的空間設計實踐
參數化設計
048 參數化設計突破限制,打造蝶翼結構
CNC雷射切割
054 數位技術形塑起伏弧度洞穴風
3D列印
060 數位工藝建構曲線空間的新語彙
066 以數位製造詮釋科技與傳承之晶圓
074 3D列印水泥技術再現水韻、豐富地景
080 數位工法打造混凝土景觀樂園
087 輕量大結構,3D列印重塑都市景觀
機器手臂
092 機械手臂×3D列印,建築施工新革命
100 機器手臂操控,一次印出整間店
VISION
IDEA│數位互動展演的科技體驗
106 光、水、聲交織的沉浸建築場景,開啟多重感官體驗
112 虛實共生,超越有機的藝術實踐
118 大阪萬博null²,金屬薄膜開啟虛實交錯邊界
124 科技點亮信仰,與靈共在的水文地景
130 從療癒島嶼出發,打造數位共創體驗
DETAIL│預鑄構件在空間設計中的創新應用
136 數位製造帶入未來發展意象,重塑職校教育現場
142 模組構件應用於教學空間,轉化為靈活的生態展示盒
146 克服異地施作與缺工挑戰,預鑄家具成就學童閱讀樂園
150 預鑄展櫃設計,重塑文化品牌新風貌
154 預製鐵件拼接,開啟日式老屋再生語境
158 臺南國際建築三年展以預鑄構件解構辦桌入厝文化
BEYOND
164 PEOPLE│以數位工具為利器,實現精準製造──洋鑫先進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佘承鑫
170 CROSSOVER│數位製造時代的跨域協作與整合──方俊傑 VS. 曾令理 VS. 盧彥臣
ACTIVITY
180 AWARDS──2025 TINTA金邸獎揭曉.亞洲青年設計力崛起
作者資料
i室設圈│漂亮家居編輯部
1. 搭建跨領域專業整合設計的平台。 2. 以系統化方式論述空間設計知識。 3. 以包容作為在地與國際連結橋梁。 4. 以前瞻、宏觀態度打開設計視野。 5. 齊心前行,找出產業未來的方向。 i室設圈 | 漂亮家居網站https://iecosyst.com/ 相關著作:《i室設圈│漂亮家居10:住宅現在進行式,nLDKX改寫家的可能性》《i室設圈│漂亮家居09:2025辦公空間設計特集》《第一次裝潢就上手,尺寸完全掌控懶人包》《i室設圈│漂亮家居08:2025住宅設計特集》《第一次裝潢就上手,軟裝選搭懶人包:掌握預算分配,選對家具家飾,風格美感滿分,讓家變身網紅打卡點》《第一次裝潢就上手,系統家具選搭懶人包》《i室設圈│漂亮家居04:2024住宅特集》《圖解吧檯設計:從屬性類型、功能尺寸、動線設計、照明材質,一本全解!》《i室設圈│漂亮家居03:旅行在地‧感受設計》《i室設圈│漂亮家居02:究極。米其林餐飲空間新顯學》《塗裝工法百科:表面材質處理X刷、滾、噴、鏝、特殊工法全覽X施作程序與監工關鍵》《圖解櫃體百科:六大櫃體╳七大區域╳特色拆解,300+櫃體、施工圖面一次網羅》《拒當菜鳥 我的第一本裝潢計劃書【暢銷典藏修訂版】:100種裝潢事件180個裝修名詞小百科一次學會》《i室設圈│漂亮家居01:聚焦全球空間大賽金獎》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