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台灣廟宇深度導覽圖錄
-
人生不踩雷的藝術:52個如何避免毀掉人生的技巧
-
創造力的修行:打開一切可能
-
如果你想道歉,隨時都可以來──「佐世保小六女童殺人事件」背後,那些大人無法回答的問題
-
焦慮的意義:寫給所有飽受不安所苦、尋求憂慮本質與人生意義的人
-
記憶台灣1:從生活文化、教育信仰,看見台灣多元視角的每一幕
-
小書店大繪集:意想不到的空間,都能變成個性書店!44家日本獨立書店、私人圖書館、讀書咖啡廳等閱讀空間測繪觀察
-
犯罪手法系列1─法醫科學研究室:鑑識搜查最前線,解剖八百萬種死法(暢銷新版)
-
走進老地方的時光機:台灣巷弄祕境的前世今生
-
犯罪手法系列2─毒物研究室:250種具有致命效果的經典毒物、植物、藥物和毒品(新版)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將傳記書寫推至巔峰的經典之作!
國際知名中國近、現代史專家、當代漢學研究最傑出的代表人物──史景遷,繼《康熙》、《婦人王氏之死》後,個人最重視的一本著作。
一位詩人般的史學家、一部幾近文學作品的歷史傳記、一趟令人驚奇的影響力之旅……
豐富的層次與複雜的呈現,是大多數職業史學家所無法寫出的精緻作品,令人感動且不可思議的出色!
「利瑪竇在《西國記法》中,向我們展現了一組清晰的形象。……現在我就把它看作是進入記憶之宮本身的通道……輕而易舉地跟隨著利瑪竇開始第一次心靈之旅。我們一同朝門裡走去,進入大廳,然後向右轉,逐個仔細察看那些形象……」
1577年,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1552-1610),為了傳播基督信仰與西方思想,從義大利出發到了明朝的中國。在中國三十多年,他繪製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世界地圖,與徐光啟等人一同翻譯歐基里德的《幾何原本》,同時將《四書》翻譯成拉丁文……在西方他是令人景仰的傳教士與「漢學家」;在東方則將他視為促進文化交流的科學家。
史景遷敘述這位帶給世界歷史巨大影響的人物時,大膽拋棄常見的編年傳記寫法,而以利瑪竇自己創造的形象架構起一座儲存記憶事件的宮殿──以《西國記法》中敘述如何以空間結合心像來記憶的四個中文,加上四幅利瑪竇聖經故事版畫,分別作為每一章的引述,接著運用他最擅長的敘事技巧、精心鋪陳,細膩的呈現了當時複雜的個人情感以及宗教上的事件。
縱觀本書,史景遷把利瑪竇不平凡的一生,化為一幕幕栩栩如生的場景,讓讀者彷彿超越時空,跟隨著利瑪竇一起,細細回味了那個十六世紀末、東西方文化撞擊的世界。
這不但是一部關於卓越歷史人物豐富細膩、引起共鳴,且令人信服的記述,其對於十六世紀反宗教改革的歐洲與在同時期的明朝中國之描述,使其躍升成為一本重要的世界史作品。
本書描寫探討的背景,主要以利瑪竇出生(1552)前二、三十年展開的宗教改革與新舊教對立、歐洲各國間不斷發生的戰爭為起點,特別是利瑪竇抵達中國(1583)後東西方圍繞著宗教所發生的種種事情,直至利瑪竇逝世後數年為止。這段期間,也正是明神宗在位時期,明朝面對內政腐敗、對倭寇的恐懼與中日朝鮮戰爭等紛至沓來的問題而無力收拾。
透過史景遷以無數條細微如絲的東西方文獻史料,一棟置放了利瑪竇的傳教生涯事蹟,以及其大時代的東西方事件交錯所建構的華麗宮殿,躍然紙上。
【好評推薦】
◎「本書堪稱一部文學作品,但同時又包含了如此廣泛的史料運用。這是大多數職業史學家所無法著筆寫出的歷史作品。」~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 1907-1991),中國問題專家
◎「無論對東方或西方而言,本書是十六世紀晚期文化史的、最吸引人的描寫。」~娜塔莉.澤蒙.戴維斯(Natalie Zemon Davis, 1928-),西方史學泰斗
◎「本書宛如一整個世紀的描寫,書寫的形式與內容同樣卓越……由一系列的視覺呈現組織而成;因之創造了利瑪竇的世界之豐富的層次與複雜的呈現,堪稱一本不同凡響、精緻的成品,令人感動卻不可思議的出色!」」~紐約時報書評
作者資料
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
一九三六年出生於英國,是國際知名的中國近現代史專家,自一九六五年於美國耶魯大學歷史系任教,二○○八年退休。著作極豐,包括《追尋現代中國》、《雍正王朝之大義覺迷》、《太平天國》、《改變中國》、《康熙》、《天安門》、《曹寅與康熙》、《胡若望的疑問》(以上由時報文化出版)、《大汗之國:西方眼中的中國》(商務)、《婦人王氏之死》(麥田)、《利瑪竇的記憶宮殿》(麥田)。。
基本資料
作者: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
出版社:麥田
書系:麥田人文
出版日期:2009-01-21
ISBN:9789861734637
城邦書號:RH1114X
規格:穿線膠裝 / 單色 / 424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