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1分鐘圖解孫子兵法:拿破崙、曹操、李世民、麥克阿瑟、武田信玄、稻盛和夫都推崇,翻譯逾30國語言,千年兵法智慧,輕鬆掌握領導與應變之道!
-
1分鐘圖解三十六計:孫武、諸葛亮、曹操都在用,拿破崙、比爾蓋茲都在讀,看透人性,輕鬆掌握商場、職場與生活智慧,人人都能靈活運用的生存計謀!
-
室內空間計畫學【全新增訂版】:入門╱進階 最重要概念建立必備寶典,室內設計立體動線邏輯與實作力完全激發
-
如何蓋一座大教堂?:學習工程師「解決問題的思維」!從重大歷史工程到日常小物,一窺創新與發明背後的故事
-
我是誰?我在哪?「我」根本不存在──東方哲學奇才聯盟,帶你看穿人生bug
-
律師帶你看校園大小事: 老師和家長必知的44個霸凌防制和性平觀念指南
-
圖解易經:讀懂《易經》的第一本書,全譯插圖暢銷版
-
罪、罪犯與他們的產地:第一本最接近台灣民情與文化的犯罪心理全解析,原來「罪」與「犯罪」和我們想的不一樣
-
茶杯與顱器:禪密相逢時
-
山稜上的無名英雄:從背工到高山協作,雪巴人、巴爾蒂人在大山深處寫下自己的勝利
內容簡介
布赫迪厄社會學作品的奠基之作,也是社會學與人類學的經典之一。
皮耶.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堪稱法國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研究橫跨社會學與人類學,其著作所發揮的影響則遍及整個社會科學,包括政治學、教育學、經濟學、史學等。他有紮實的田野研究經驗,也提出許多具有原創性、洞察力的理論概念。
布赫迪厄思想的焦點則指向社會學的基本問題,亦即主觀主義與客觀主義、結構與行動的對立,並試圖超越這些對立。在學術的場域裡,他除了著作等身以外,也發起創立知名的歐洲社會學中心,乃至於在學術場域以外,也極為關心弱勢族群,並積極參與反全球化運動。
誠如本書英譯本譯者(Richard Nice)所說,《實作理論綱要》是布赫迪厄社會學作品的奠基之作。實際上,這本書也充分體現前述的思想特性,它是社會學與人類學的經典之一,也結合了布赫迪厄在阿爾及利亞的田野工作與他對實作理論的創見,其焦點更是在於超越主觀主義與客觀主義的矛盾對立。乃至於這本書也是對學術研究活動的反省,因此不僅是一本學術著作,也是一個深具反省力的學者以其實作活動指向他自身、徹底貫徹自己思想的具體展現。
延續本書的成果,布赫迪厄逐步具體化自己的實作理論,寫就《實踐感》、《實踐理性》等書,也繼續發展他對學術活動的反思,相關著作還有《人:學術者》、《巴斯卡沉思錄》等書。
在《實作理論綱要》一書中,布赫迪厄提出了習性(habitus)概念,來描繪社會文化的結構因素如何刻畫在行動者的身體中,但又以一種非機械、決定論的方式,展現為多樣的、具創造性的言行實作。藉此,他結合了結構與行動的分析,說明了客觀結構如何內化為行動者內在的秉性系統,並外化為日常生活中各式各樣的實作。這樣的見解為布赫迪厄後來所發展的生成結構主義奠定了基礎。
此外,布赫迪厄的象徵資本概念,不僅點出象徵符號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也在馬克思主義的經濟資本以外,別開生面地深化了我們對權力、不平等,乃至於這些權力關係的複製與延續等的理解,也開啟了他隨後在《再生產:一種教育系統理論的要點》等書中,繼續探討關於階級關係如何自我再製。
本書的中譯本是根據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的英文版所翻譯,但布赫迪厄本人卻也在英譯過程中參與了本書的修訂。換言之,英譯本本身就可以被視為是原典,甚至更能夠反映出布赫迪厄的思想轉變。
作者資料
皮耶.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
法國一代社會學大師,1930年生,後於巴黎大學文學院及高等師範學院受教,取得哲學教師資格。自1964年起先後任教於法國高等研究應用學院及高等社會科學院,1981年成為法蘭西公學社會學教授。長期主編《社會科學研究學報》(Actes de la recherche en sciences sociales),奠定其法國社會學研究主導地位。1996年自立門戶,開辦「以行動為由」出版社(Liber-Raison d’agir),專門出版社會科學宣傳小冊。終其一生,布赫迪厄不斷透過學術論辨及社會參與投身世界,著作俱稱經典,主要作品有《區判》、《學術人》、《國家貴族》、《繼承者》、《藝術的法則》、《社會學問題》、《世界的苦難》、《論電視》、《防火牆》、《實作理論綱要》、《所述之言》等。2002年辭世。 相關著作:《以火攻火:催生一個歐洲社會運動》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