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如果你想道歉,隨時都可以來──「佐世保小六女童殺人事件」背後,那些大人無法回答的問題
-
小書店大繪集:意想不到的空間,都能變成個性書店!44家日本獨立書店、私人圖書館、讀書咖啡廳等閱讀空間測繪觀察
-
誰的「國語」?誰的「普通話」?:從官方政策、教育現場、大眾傳媒到常民口說習慣,看兩岸語音標準化如何為社會規範、身分認同與國族政治服務
-
焦慮的意義:寫給所有飽受不安所苦、尋求憂慮本質與人生意義的人
-
一億總下流?——老害、少子化、多死社會……老人國日本的社會難題與國家危機
-
了凡四訓【白話插圖.暢銷紀念版】:南懷瑾、李叔同、稻盛和夫一致推崇,儒釋道三家思想精髓,立命、改過、積善、謙德,東方第一勵志奇書
-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與地方創生:以藝術重生的產廢之島,見證負面遺產如何成為居民的希望之海!
-
藏傳密續的真相:轉欲望為智慧大樂道
-
取消文化:從啟蒙的興起到網路公審,失控的言論自由如何成為當代民主與政治上的困境?
-
當光亮照破黑暗:達賴喇嘛講《入菩薩行論》〈智慧品 〉
內容簡介
在本書中,保羅坎伯士斷言美國的法律制度已經出現嚴重的心理疾病症狀。纏身多年與所費不貲的訴訟與審判過程,經常是一百頁冗長的法院判決,外加一千頁的橫陳在律師面前的法條,連律師都要戒懼顫抖,遑論好訴訟的大眾在終日漫長的作證庭上所遭受的煎熬,大家簡直都要成為一群瀕臨強迫性精神官能症的病人了。坎伯士指出此種瘋狂很弔詭地竟是源於美國人對理性的崇拜,與深信凡是訴諸法律途徑終究有解的想法。從許多案件的深入探討、美國大學籃球聯盟對學生運動員的種種規範、以及辛普森案,從最棘手的墮胎爭議與醫療人員協助自殺,到取締毒品與試圖在公共場所規範人民行為等等議題,坎伯士凸顯出法律對於它尋求解救的問題過度誇大的現象。在最後一章中,作者提出了他的呼籲:與其謙卑地了解法律制度的理性限制,不如採取中庸之道。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