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持續買進:資料科學家的投資終極解答,存錢及致富的實證方法
-
供應鏈之死與 PI 的崛起:實體 AI 如何革命性的推動下一個時代智慧物流暨供應鏈管理、改變我們賺錢的方式
-
台灣AI大未來:解析最新的AI趨勢、台灣情勢、企業布局與個人發展
-
大量買進: 專注本業,閒錢All In——大俠武林教小資變富有的實戰練習
-
國家為什麼會破產:橋水基金應對大週期的原則
-
AI融合策略:工業巨頭如何擁抱人工智慧、即時數據,華麗轉型成為未來智慧工業
-
AI時代短影音爆紅百科全書!冒牌生的漲粉變現必知65問(短影音爆紅不是運氣,是技術!)
-
不確定性的力量(Next Big Idea Club年度選書):在變動時代擁抱未知,突破思維框架,提升創造力與決策能力
-
職場不是自助餐,哪能只挑你要的?「葳老闆」周品均的30道職場辣雞湯
-
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之證券心理學(新修典藏版)
內容簡介
當金融商品變成了「除了投資人,但所有參與的券商都有利可圖」,你就該斷然拒絕再當傻呼呼的投資人!
若券商像個不負責任的情人,熱情又強力地殷勤促銷、卻不保證未來獲利。
這時,你得先懂金融商品設計、操作的潛規則,然後清醒掂掂自己是否玩得起!
一般人對股票、基金、債券等慣用的金融商品好似很了解,事實上是充滿了誤解與迷思;對近年來流行的衍生性金融商品以為很難懂,實際上操作概念說穿了卻不難掌握。
只要深入懂得金融商品本身如何被設計和操作運用、掌握參與的券商都在想什麼……等潛規則,就能了解其中門道。門道通了就能避免犯錯、提高獲利機會;不通,最後不免蝕本短利、甚至倒貼白忙一場。
【精采內容】
◎給一般人投資的商品,是專業機構不屑一顧的東西。
◎若無法選擇期滿清償的方式,投資人注定吃虧。
◎只要商品設計得愈複雜,券商愈容易謀利。
◎看似為投資人考量,愈可能讓你無利可圖。
◎現金股利多的股票不代表前景好,甚至是不利的。
◎「王牌」只是機率,基金經理人並無獲利實力。
作者資料
永野良佑
金融分析師 畢業於日本一橋大學經濟學系。長期在外資金融機構中,負責信用交易及結構性 融資領域的分析工作。除了身為《會計情報旬刊》(中央經濟社)雜誌內「分析 師觀點」單元之作者群的一員以外,文章也散見於《資產管理月刊》(綜合 UNICOM)等眾多雜誌。著作也相當豐富,包括《實踐結構性融資》(中央經濟 社)、《專家絕不會買的金融商品》(2006年,扶桑社)、《讓您不再上當的投資者 術》(2007年,東洋經濟新報社)、《購買金融商品不上當》、(2007年,Mynavi Corporation(譯註1))《不知不可的「金融」基礎與常識》(2008年,FOREST出 版)、《全世界最好懂的金融教科書》(2011年,秀和SYSTEM)等書。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