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性公民權:「知情同意中,曖昧不明的性界線到底是誰界定的?」哥大里程碑研究,剖析性侵害與權力、階級、空間交錯的社會性因素
-
她物誌:100件微妙日常物件裡不為人知的女性史
-
小書店大繪集:意想不到的空間,都能變成個性書店!44家日本獨立書店、私人圖書館、讀書咖啡廳等閱讀空間測繪觀察
-
如果你想道歉,隨時都可以來──「佐世保小六女童殺人事件」背後,那些大人無法回答的問題
-
生命的尋路人(附彩頁經典重出):古老智慧對現代生命困境的回應
-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與地方創生:以藝術重生的產廢之島,見證負面遺產如何成為居民的希望之海!
-
藏傳密續的真相:轉欲望為智慧大樂道
-
服從權威(原著出版50週年紀念版):有多少罪惡,假服從之名而行?
-
焦慮的意義:寫給所有飽受不安所苦、尋求憂慮本質與人生意義的人
-
誰的「國語」?誰的「普通話」?:從官方政策、教育現場、大眾傳媒到常民口說習慣,看兩岸語音標準化如何為社會規範、身分認同與國族政治服務
內容簡介
奧斯汀(1775-1817),文學史上第一個偉大的女性作家,以《理性與感性》、《傲慢與偏見》、《曼斯菲爾莊園》、《愛瑪》和《勸導》等作品成為世上最受歡迎的偉大作家之一。本書作者從奧斯汀生前的書信、第一本奧斯汀傳記、奧斯汀家族撰寫的回憶錄以及後世學者的研究,為讀者描繪出奧斯汀的一生,讓讀者得以一窺她的社交生活、家居生活,還有交友情形。
奧斯汀在十九世紀即備受推崇,有些作家認為她是僅次於莎士比亞的作家,文學家卡萊爾(Thomas Carlyle)更將她與莎翁相提並論,二十世紀的著名小說家毛姆則將她列為世界十大小說家之一。對於這位終身未嫁,從未遠離家鄉的才女來說,她的生活儘管平淡如水,但環境提供了完全適合她的才能的題材。作者詳細介紹奧斯汀的出生背景、宗教與政治環境,與奧斯汀小說中不斷敘述的氛圍加以比對,讀者可以清楚看出奧斯汀如何在早期小說如《理性與感性》即流露出過人的天賦,而在她的成熟之作如《傲慢與偏見》、《曼斯菲爾莊園》、《愛瑪》將其才華發揮至完美的境地。
本書共附137張圖片,以奧斯汀本人和家族的畫像,以及周遭人事物的圖片來呈現奧斯汀人生的各個階段,讀者彷彿穿越時光隧道,親眼見證這位「最完美的女性藝術家」的生命歷程。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