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我是誰?我在哪?「我」根本不存在──東方哲學奇才聯盟,帶你看穿人生bug
-
1分鐘圖解孫子兵法:拿破崙、曹操、李世民、麥克阿瑟、武田信玄、稻盛和夫都推崇,翻譯逾30國語言,千年兵法智慧,輕鬆掌握領導與應變之道!
-
1分鐘圖解三十六計:孫武、諸葛亮、曹操都在用,拿破崙、比爾蓋茲都在讀,看透人性,輕鬆掌握商場、職場與生活智慧,人人都能靈活運用的生存計謀!
-
室內空間計畫學【全新增訂版】:入門╱進階 最重要概念建立必備寶典,室內設計立體動線邏輯與實作力完全激發
-
如何蓋一座大教堂?:學習工程師「解決問題的思維」!從重大歷史工程到日常小物,一窺創新與發明背後的故事
-
律師帶你看校園大小事: 老師和家長必知的44個霸凌防制和性平觀念指南
-
圖解易經:讀懂《易經》的第一本書,全譯插圖暢銷版
-
罪、罪犯與他們的產地:第一本最接近台灣民情與文化的犯罪心理全解析,原來「罪」與「犯罪」和我們想的不一樣
-
茶杯與顱器:禪密相逢時
-
彩虹丹青:融合見地與修持的成就口訣
最近瀏覽商品
內容簡介
強調方法與方法論的優先性,是臺灣地區歷史學訓練的普遍現象。本書作者從音樂與文學的角度,論析五四史學的方法與方法論意識,並探討五四史學方法與方法論的優先性,如何影響現代中國史學與當代臺灣史學。
國族建構是晚清學者的重要論題,後五四時代民族主義史學的興起,繼承了國族論述的脈絡,本書作者提出考據與經世雙主題變奏的觀點,論析後五四到抗戰時期民族主義史學興起的緣由及其影響。
臺灣地區的歷史學研究與歷史教育,是作者近年關切的主題;本書以計量方式客觀呈現臺灣地區歷史學研究的趨勢,並論析臺灣中、小學歷史教育的種種面向;對國民中學認識臺灣課程所引發的教科書風波與論戰,歷史教育的國家立場主體性,九年一貫課程面臨的挑戰等論題,均有深入分析。
本書論題環繞現代中國史學與當代臺灣史學,書中各篇所論,具有與時代同呼吸、共脈搏的特色,史料翔實,見解新穎,允為相關論著之佳構。
作者資料
彭明輝
筆名吳鳴,台灣花蓮人,原籍客家,1959年生,東海大學歷史系畢業(1981),政治大學歷史學博士(1993),現任政治大學歷史系專任副教授;研究範圍主要為近、現代中國史學史,近年亦投注心力於當代臺灣史學研究與臺灣歷史教育;著有《疑古思想與現代中國史學的發展》、《歷史地理學與現代中國史學》、《舉頭三尺有神明:中和地區的寺廟與聚落發展》、《中文報業王國的興起:王惕吾與聯合報系》、《歷史花蓮》等;並撰寫國中教科書《認識台灣.社會篇》(台北:國立編譯館,1997;與林富士合寫)。文學創作以散文為主,內容主要以成長歷程的農村經驗,及歷史情境的思維為主題,1990年代以後漸轉向學院式思考;結集作品有《湖邊的沈思》、《長堤向晚》、《結愛》、《晚香玉的淨土》、《素描的留白》、《我們在這裡分手》、《浮生逆旅》等。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