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排行
-
性公民權:「知情同意中,曖昧不明的性界線到底是誰界定的?」哥大里程碑研究,剖析性侵害與權力、階級、空間交錯的社會性因素
-
她物誌:100件微妙日常物件裡不為人知的女性史
-
小書店大繪集:意想不到的空間,都能變成個性書店!44家日本獨立書店、私人圖書館、讀書咖啡廳等閱讀空間測繪觀察
-
如果你想道歉,隨時都可以來──「佐世保小六女童殺人事件」背後,那些大人無法回答的問題
-
生命的尋路人(附彩頁經典重出):古老智慧對現代生命困境的回應
-
瀨戶內國際藝術祭與地方創生:以藝術重生的產廢之島,見證負面遺產如何成為居民的希望之海!
-
藏傳密續的真相:轉欲望為智慧大樂道
-
服從權威(原著出版50週年紀念版):有多少罪惡,假服從之名而行?
-
焦慮的意義:寫給所有飽受不安所苦、尋求憂慮本質與人生意義的人
-
誰的「國語」?誰的「普通話」?:從官方政策、教育現場、大眾傳媒到常民口說習慣,看兩岸語音標準化如何為社會規範、身分認同與國族政治服務
內容簡介
本書以歷史典故和飲食為主軸,介紹歷史中幾道知名的菜或地方菜跟中國史上的知名人物、事件的關聯。範圍從雞鴨魚肉到驢肉馬肉,甚至到前一陣子報章廣為討論的揚州炒麵等,就其發源典故,史上記載,菜式演變,配合上時人對其評語傳頌,皆有詳細介紹。
這是一本重量級的飲食文化書,喜愛讀史書的人,可以從中窺探飲食文化的堂奧;對飲食有興趣的人,可以加深自己在文化史略方面的深度和涵養;對現代人來說,能夠掌握飲食的精妙和歷史的韜略,再加上傳送不絕的人物故事──讓吃這件事,不光只是填飽肚腹這回事,也是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多重滋味,多重體驗,從有形到無形的藝術和學問。
作者資料
朱振藩
平生雅好文史,酷愛書法,喜讀兵書,尤醉心於美酒佳餚,以「愛吃、能吃、敢吃、懂吃」著稱。涉獵極廣,除飲食外,對相術、命理、風水等皆有深入研究。曾教授過面相、書法、飲食、謀略等課程,並陸續在各報章雜誌廣開有關飲食、面相及風水等專欄。 「食之聖者也」,簡稱「食聖」,又號「現代食神」、「台灣首席美味鑑賞大師」。 於飲食一道,敢為天下先,雖千萬里亦往矣,且食量恢宏,品過佳肴逾萬道、美酒過千種;知味識味,究飲食之源,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著作達四十部以上,飲食類為大宗,近作有《饕掏不絕》、《識味》、《識相》、《點食成經》、《六畜興旺》、《味外之味》、《新版食林外史》等等。 曾任台北市政府「孔廟再生計畫」顧問(其間推廣台北儒家菜)、百彥餐飲學苑「儒道特色餐飲專案」顧問,以及中央研究院「筆墨譚心(延闓日記)網站」專案撰稿;先後在多地的報章雜誌廣開專欄達二十餘個;屢屢受邀演講、品評、參訪、交流。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