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雙11寵粉購物節
目前位置:首頁 > > 心靈勵志 > 心靈成長
今天也要用心過生活(新版)
left
right
  • 庫存 = 5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今天也要用心過生活(新版)

  • 作者:松浦彌太郎
  • 出版社:麥田
  • 出版日期:2019-08-29
  • 定價:260元
  • 優惠價:79折 205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1月26日止
  • 書虫VIP價:205元,贈紅利10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194元
  • (更多VIP好康)

內容簡介

在看不到的地方也保持天真, 就算沒有成長也沒關係,只希望常保新鮮。 讓因忙亂的社會和人際關係而失焦的心,矛頭能繼續對準自己。 ◆本書介紹的祕訣,便是藉由發問「為什麼?」,使每天都像全新的一天。 ∷ ∷ ∷ ∷ ∷ ∷ ∷ ∷ ∷ ∷ ∷ ∷ ∷ ∷ ∷ ∷ ∷ ∷ ∷ 不管是誰,什麼都不去思考、隨波逐流過日子, 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著,再苦悶不過了。 幫自己定下許多「自我改造計畫」,早上起床就有了目的。 除了在生活與興趣上花心思, 也試著在工作和人際關係領域「自我改造」吧。 如此一來,你就能以自己的手,來掌控自己的人生。 不管多小的事都沒關係,每天做一件新嘗試; 年紀愈大,愈要鼓起勇氣挑戰新事物。 希望今天也是無可取代的一天。 ∷ ∷ ∷ ∷ ∷ ∷ ∷ ∷ ∷ ∷ ∷ ∷ ∷ ∷ ∷ ∷ ∷ ∷ ∷ 松浦彌太郎試著列舉了許多自身的經驗,說明如何與生活中一件件的大小事面對面,一一深思。不只是用腦袋,而是以自己的全身全靈來認真看待。花心思為每個提問找到答案,生活中便處處可見用心與新發現。能像品嚐美食或喝一杯讓人放鬆心情的熱茶,品味每一天,這就是幸福。

目錄

前言 起床後的深呼吸 第1章 健康的早餐:調整自己,打好生活的根本 .每天「自我改造」 .「早安」的功效 .讓自己從容的一小時 .發現樂趣,開心下工夫 .發現新的自己的捷徑 .清潔的自信 .起而行的行動家 .舒服的節奏 .用心的飲食 .優雅地執筷 .乾淨的姿態 .遇見「老師」 .快活的笑容 .好奇的眼神 第2章 上乘的午餐:在與人和社會的交際間,加進秩序和喜樂吧! .分享快樂 .授與的規模 .開始在崩壞當時 .人際關係養成 .馬卡龍溝通法 .幫對方製造開口的機會 .乾脆地道歉 .凜然的誠實 .有變通餘地的約定 .謊言的尾巴 .不過是讓百步 .獨處是種奢侈 第3章 圓融人生的香料:要懂得生活的智慧與樂趣 .香味的功用 .「不知道」的箱子 .散發樹木香氣的地圖 .歷史上的小事情 .輕鬆寫信 .閱讀旅行 .親身經歷的筆記 .輕柔的舉措 .雙臂交抱是大忌 .愛護你的手腳 .生活中的減法 .治療「不夠的病」 .金錢種子 .自己的決算表 第4章 平和的晚餐:每一個今天,都要過得很仔細 .一天一次觸碰 .孤獨是基本條件 .慢慢延燒的暖意 .做選擇的訓練 .捨棄「苟且」的態度 .不要說「麻煩」 .想做的事與應該做的事 .自己的用途 .你這個人的設計 .徹底地休息 .不貪心的規則 .願望這種魔法 .純潔的愛戀 .變身空無的練習 .無我的幸福 ◎後記 想以等不及明天到來的心情,說「晚安」

內文試閱

  ‖乾淨的姿態      要開始一件事之前,首先要重視整潔。保持乾淨,是做人的禮貌。      我認為萬物的基礎,就在乾淨。比起「會做什麼事、有什麼資產」,我覺得氣質乾淨的人,更值得尊敬。      對我而言,要保持乾淨,有條「這原則一旦崩毀,自信就會喪失」的分界線。我無法不認為,不管是再聰明、再有能力的人,一旦因為習慣而顯得邋遢的話,就是嚴重失格。因為,必須打好乾淨的基礎,自在的生活、好的工作和新點子才能孕育而生。      要保持乾淨的姿態,即便年歲增長,經歷過各種事,也不能失去天真。對新事物感到興奮,遇到開心的事會手舞足蹈,不失去這種真率的氣質,是長大成人後需要小心留意的事。      做錯事了就乾脆道歉,失敗了就認輸,絕不說謊,總是抱持正直親切的心。這些,就是保持心的潔淨的方法。      每件事都很簡單,可是要做好也很不容易。所以,我時不時會問自己:「這麼做乾不乾淨?」乾淨,除了是生活的態度,人的外在同樣也必須保持整潔。尤其是姿勢,格外重要。      就算穿高級的衣服,姿勢不好,只是糟蹋了衣服;相反地,簡樸的衣服穿在姿勢好的人身上,看起來就像高級品。      總是低著頭走路,身體斜一邊站著,久而久之,人就會變得膽小畏縮。姿勢不好還會對脊骨和內臟造成負膽,使人思緒混沌。      為了不使生活和工作也跟著歪曲,請重視自己的健康,留心保持端正的姿勢吧。      不必刻意說討人喜歡的話,不用矯飾,就保持端正的姿勢和真率的心,過著乾淨的每一天吧。      ⦾坐下時有前傾的壞習慣,請盡快改過來吧。   ⦾腳跟和耳後等平時不容易看見的身體部位,也要保持清潔。      ‖授與的規模      人生不是由你做了什麼、從事什麼工作、做出什麼東西決定的。關鍵在於,你授與了別人多少。      不過我所說的授與,給的並不是物品,而是生活的智慧、舒心的方法、對新事物的看法。發現許多像這樣的見解,盡可能與人分享,我認為這也是使自己幸福的方法。      我已經年過四十,正好走到人生的中間點。      人活了半輩子,累積了許多經驗,能夠傳授給其他人。人生才過了一半,也還有勇氣摧毀既有的成績,從零開始追求更美好的新事物。      所以,我決定先從身邊的人開始,希望傳授一些經驗給他們。不是只藏在自己的抽屜裡,我決定不藏私地分享出去。我認為這是我這個年紀的人應負的社會責任。      事實上,不管身處什麼年代、什麼立場,人都不得不給予。      「為了讓我更成長,公司應該怎麼栽培我?」      「為了改善社會,國家應該怎麼做?」      如果只是像這樣一味等待,只知要求,那你什麼都得不到。你必須自己先付出,回饋必然會到來。      「可是我沒有足以教人的本事」,不用去煩惱這件事,因為不管是誰一定都有可以傳授給別人的東西。你要做的,只是先找到那是什麼。      即使不懂什麼人生智慧,可是你知道要如何逗人笑,安撫人心,那就這麼去做吧。所有的事都虛心、奮力地去做,展現你純潔真誠的心。      等到你辦到了,接下來請去思考授與的規模,你只能讓眼前的人笑嗎?還是你能夠讓世上無數的人笑?因為授與的規模愈大,你得到的回饋也會愈大。說不定,那就是所謂的成長也不一定。      ⦾如果有自己想要的東西,就先讓給別人。   ⦾就算只是小東西也沒關係,準備好自己能夠給予他人的東西,以便隨時都能拿出來。      ‖開始在崩壞當時      收音機、皮包也好,自行車也一樣,世上沒有不會壞的東西。      「反正已經用很久了,買新的還比較便宜」,或許這就是現今的世道。東西直接丟了比較省事,也不會有人說閒話。      不過東西壞了,我還是比較喜歡修理使用。因為有東西會壞這個大前提在,我認為東西壞了正是開始的時候。東西壞了,不丟棄、不添購新品,矢志修好它,花時間修繕,我認為直到那時,那才真正成為你的東西。      與人交往也一樣,經過衝撞、摩擦、崩壞、產生嫌隙,然後,才正式開始。      始終保持和睦氣氛的交往很浮淺,一直要到發生糾紛,表露真心,互相傷害,一直以來的交情崩毀的那一刻起,你才算與那個人產生關係。      人心比物品易壞,而且可能會壞上數次。每一個重要關頭,我們都像站在分岔路口。      只是一心想從紛爭中脫身,甚至不惜捨棄與那人的關係?或是,選擇不退卻,與對方面對排解,努力地、用心地修補彼此的關係?      我總是選擇後者。這就跟修理東西一樣,不,是更勝於此的艱苦試煉。直接面對那個人,不惜顏面,說不口的事、羞於告人的事化作言語告白,有時像個孩子嚎啕大哭。心情絕不容許一絲敷衍。      儘管過程痛苦,但是當傷口和裂痕被細心修補之後,雙方的關係一定會更加深入、豐富,體會到平靜與滿足的心境。      所謂豐富,指的並不是眼睛看得到的表相,而是隱藏在其中的故事。      就像是不斷修修補補穿了十年的鞋,對我而言,它不再是一雙尋常的鞋。最初磨壞鞋跟的那趟旅程的回憶,幾年後使得鞋尖綻線的那場意外,以及每次都細心替我修補鞋子的修鞋師傅的心意,使得那雙鞋成了一項凝聚心意的寶物。就算別人不知曉,但上頭有屬於自己的故事,就比任何昂貴的新品都更有價值。      與人的交往也是一樣,「我們曾碰上那種事,不過一起克服了」,有愈多共同的回憶,雙方的友情也會變得更充實。      聽到有些夫婦自從交往以來一次也沒吵過架,總讓我覺得落寞、難以理解。有這種感覺的難道只有我一人嗎?      物品經過長年耗損也會逐漸消磨,與人相處,熟悉之後如果不起摩擦反而危險。      只要把毀壞當作前提,你就能直截了當地與對方溝通。人數不用多,這樣的對象只要有幾個,人生就能變得豐富充實。      ⦾只要抱著即便壞損也要修復的打算,有話就無須隱忍不說。   ⦾認真地看待每段關係,就不需要過多的朋友和物品。      ‖輕柔的舉措      把杯子擱在餐桌,關上門,摁電梯按鍵。      這幾個再尋常不過的動作,有人做起來優美,有人做起來卻顯得粗魯。      再舉個例子,放下電話聽筒時,不要咔擦一聲地重重放下,而是等到確認對方已經掛斷了,再緩慢地輕聲放下聽筒。因為這種輕柔和緩的舉止,可以催生出美。      具備良好的電話禮儀的人並不少,那麼生活中的每一個行動,何不都以同樣文雅的舉措來完成。      畢竟,被人重重地放下杯子,任誰都不會覺得愉快;相反地,看到杯子和緩地、輕柔地被放在面前,則感覺備受禮遇。      我偶爾會在車站觀察人群,研究主題是人在通過驗票口的時候,會如何出示悠遊卡。      我發現有的人是使勁敲擊,有的人只是輕輕觸碰一下。機器機能優良,其實不管以哪種方式都感應得到,但乘客的舉止因人而異,而且還反應出那人的性格,教我看了大為驚奇。      那些通過驗票口會猛敲車票夾、弄出巨聲的乘客,上車後常常一屁股就重重坐在空位,座椅的震動驚嚇到隔壁乘客,引人側目;有些女乘客看似嫻靜,但舉止卻粗魯不堪,也教人看了難過。      所謂禮節,也就是面對世間的禮儀成規。雖然沒必要做到心口不一過分慇懃的地步,至少也要在心中對鄰座乘客說聲「不好意思」,敬重地坐下。只要這麼做,不管是男性或女性,看上去都會優雅許多。      禮節和規矩不該是受制於人的事,應該由自己來制定。譬如說法律並沒有禁止在電車上嚼食口香糖,但你並沒有那麼做,因為你覺得自己「都是大人了,還在人前嚼口香糖嚼得咂咂作響,太難看了」,於是選擇自律。      除此之外,人的舉止透露出來的不只是修養,還能反映出那個人的心。因為人會無意識地做出粗魯的行徑,往往是在身體疲勞、精神焦躁的時候。      其次,觀察的對象也不限世人,我反倒是時常仔細觀察自己。      在險些被工作和思緒壓垮的夜晚,我注意到自己竟敲打著公寓的電梯按鍵,趕緊喃喃地制止自己:「不行這樣、不行這樣。」      把自己的舉止是否文雅,也列入自我檢查的指標吧。如果發現自己舉止變得粗魯,就溫柔地引導自己回復正軌吧。      在人前人後都做到彬彬有禮,是極為困難的事,但這也是件美麗至極的事。      如果每一個人的舉止都能彬彬有禮,或許根本就不需要公共規範的存在。      ⦾關門時、在房間裡走動時,都請放輕力道。   ⦾沉靜與優雅作為修養,彼此息息相關。      ‖治療「 不夠的病」      有兩句話,我無論如何都不想說出口。      那就是「沒錢」和「沒時間」。      「我想培養興趣,可是我沒錢,而且我很忙,根本沒那個時間」,或許你的朋友裡就有人曾這麼說。      沒錢買菜、學習、出去旅行。      沒時間做菜、休息、學習。      我覺得能夠若無其事說出這種話的人,根本早就放棄維持健全的身心。      因為如果跟尋常人一樣工作、跟尋常人一樣生活,卻「沒錢也沒時間」,那只能解釋成他得了一種病,病名就叫「不夠的病」。      當然,除非是遇上突如其來的意外和急病,家人發生意外,「因為花了大筆急用金,所以沒錢;因為要看護病人,所以沒時間」,那還可以理解。      可是,如果是像尋常人一樣生活卻沒錢也沒時間,那狀況就不一樣了。      均衡的飲食、抒解壓力、學習,要做到以上幾件事,並不需要花上龐大的金錢和時間,只需要一點餘錢和一點時間,我認為如果處在健全的狀態,一定可以籌措出那些金錢和時間。      可以說「沒錢」的,只有還沒有工作的學生。      有資格說「沒時間」的,只有因為特殊理由而進退兩難的人。      只要你是貢獻社會的一員,「沒錢、沒時間」這幾句話就絕不能說出口。      倘若,你腦中閃過一絲這樣的念頭,那就是你檢視自己狀態的好機會,去確認自己是不是生了「不夠的病」。就像感冒時會重新檢討生活和飲食習慣,一旦你覺得「不夠了」,就去了解原因。只要你能找出病因,一定能夠痊癒。「不夠的病」並非是不治之症。      ⦾就像是把過錯推給他人,是種可怕的行為。   ⦾只要把「不夠」一詞列入禁句,就能看見新的解決之道。      ‖捨棄「 苟且」 的態度      每個人都會遇上特別忙碌的日子。      像是資料提出的截稿日,或是在一天之內必須清洗大量的衣物、完成衣櫃的換季等狀況。      遇到這種情形,恐怕你會將全副精神都集中在眼前「最忙的那件事」吧。把那件事視為最優先,至於其他的事則敷衍了事。      當你忘我地鍵入資料到電腦,同事苦著一張臉來找你,也只是虛應著回答;你集中心神整理衣物,不管孩子問什麼都心不在焉,一味敷衍應付。然而,這麼做真的好嗎?      或許你會覺得「總比置之不理要好吧」。況且,乍看之下,苟且了事似乎不會造成什麼重大後果。      可是,究竟對你而言,製作資料和你的工作夥伴,哪一邊比較重要?      對你來說,替衣櫃換季是應該比照顧孩子更優先的事情嗎?      愈是忙碌的時候,愈應該認清真正重要的事是什麼,養成確認優先順位的習慣,否則事態漸漸會演變成可怕的局面。「苟且」的次數逐漸積累,一點一點地侵蝕你的生活,不知不覺間你的世界就全變了樣。      與其苟且應付過去,我倒寧願自己因為埋頭工作和同事起了爭執,或是孩子受到忽視哭了起來。為什麼?因為這時候你便有機會放下手邊的工作,苦惱地意識到:「這下不好了。」      如果順利敷衍過去,表面上雖然維持平和,但水面下卻已經開始受到侵害,這才是可怕的事。      就拿書店「COW BOOKS」的例子來說,有時候店裡一忙,員工可能顧不得抬頭,低著頭就向顧客打招呼。      「歡迎光臨,謝謝惠顧。」      雖然依舊出了聲,可是那已經不是「問候」,不過是「聲音」。如果接受苟且行事,有出聲或許就算了事,可是我們想打造的應該不是這種隨便的書店才對。      假使索性完全不出聲,待客不周的缺點便會浮上抬面,相反的,如果嘴巴上念得若有其事,過失便會被模糊焦點。      人每天都被事情推著走,要時時不忘重要的事確實不容易,所以,我時不時會放下手邊的事,去思考應該要怎麼做。      要改掉苟且行事的毛病,最好先暫停一下手邊的事。      像在「COW BOOKS」,全體員工會針對工作方式進行討論。      而我們得出結論,對店裡而言最重要的事,不是顧及員工整理商品的方便,而是要打造出一個讓顧客得以與書本相遇的環境,以及接待客人。      於是我們便致力設想在工作忙碌時要怎麼做才不會輕慢客人,並嘗試去執行。就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順利改正了一個苟且的行為。      不管是家庭或職場,我想都是一樣的。請時時去檢查,自己是不是以苟且的態度來對待真正重要的事物。人與人的糾紛大都能靠溝通解決,所以,請一起停下腳步好好談談吧。      ⦾請重新審視自己是否把重要的事當成虛應故事。   ⦾尋常小事也仔細做好,就成了特別的事。      ‖徹底的休息      沮喪的時候,我會讓自己沮喪到底。      以要墜落到深淵的打算,一個人躲起來。有時候為了隔絕外界的紛擾,還會逃到「避難所」展開一趟避難之旅。      很多時候,人會想哭。甚至有些時候,人會想死。我是一個成人、一個父親,是社會上的一分子,但我也是個有血有肉的人。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如此。所以,痛苦時根本不必去粉飾太平。      覺得悶悶不樂,就放自己休假去吧。      也許要花上一星期,也許要十天,就當作身患重病,名正言順地給自己休假吧。      人要活著最基本的要素就是「自己」,所以以自己為優先、去珍惜自己,並不是任性自私的舉動。      心理疾病有藥可醫,周遭的親友也會提供關懷打氣,然而最後能救你的,終究只有你自己。掉到地獄深淵的那一刻,除了自己,沒人能助一臂之力。      所以沮喪的時候,不要藉酒消愁狂歡解悶。      傷心的時候,不要忍住眼淚強顏歡笑。      不要因為覺得自己是成人了,就擺出無所謂的表情,什麼都忍下來。      哀嘆吧。悲傷吧。放聲哇哇大哭吧。      就像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忍住吐意也無濟於事,把積壓的苦悶一口氣吐出來吧。      然後等到眼淚乾了,再與最害怕的那件事——自己懷中的黑暗——面對面,事情總有能夠克服的一天。等到克服了,人便會不可思議地變強。      每次看到朋友遇到了煩心的事遲遲無法看開,我便會這麼對他說:      「那是你還哭不夠吧,你是不是在忍耐著什麼事呢?」      對了,那你呢?最近,你好好哭過了嗎?      ⦾先找好一個沮喪的時候可以躲進去的避難所吧。不管那是一本書,還是附近的公園。   ⦾要正視自己是件可怕的事,但是絕對有鼓起勇氣一試的價值。      【後記】想以等不及明天到來的心情, 說「晚安」      我父親收集了許多彩券。      全都是沒中獎的彩券。父親似乎是把數十年份沒中獎的彩券給珍藏起來了。      感到不解的我有一次問父親原因,而他是這麼回答的:      「如果把沒中獎的彩券丟掉,感覺以後永遠都中不了。」      或許那些沒中獎的彩券對父親而言就像是護身符吧。      我不買彩券,我的護身符則是一直以來曾吞下過無數次的、許許多多可恥又可悲的失敗。      而我把失敗和成功全都收集起來,並一直在尋找「下一個大獎」。      直到好長一段時間過去,我才發現人生其實並沒有所謂的沒中獎的彩券,因為失敗和成就互為卡片的表裡,兩者其實是一組的。      舉個例子,我高中輟學後在美國流浪過幾年。在當時,這是「失敗」,甚至稱得上是我人生的黑暗時期,可是沒想到就在不知不覺間,這段經歷竟成了使我這個人得以成形的「寶物」。      翻開表面是「失敗」的卡片,就變為成就雖小但顯示「成功」的卡片。在人生的旅途上,點點散落著一張張的卡片,就將那些卡片連成一條線吧。      用心地度過今天,就是將卡片翻轉過來的方法。      也是將一張張散落的卡片連成一線的方法。      更重要的,我認為這也是使自己日日更新的方法。      我很不喜歡被分類。被人以頭銜稱呼,感覺就像被人強制看作零件似的,令我想拔腿就逃。我希望自己不是父親,不是總編輯,不是經營者,什麼都不是。只是原原本本的「松浦彌太郎」。      沒有商品名,也沒有華美的包裝和品牌,我想當「今早現採的產地直送商品」,不貼上標籤,直接將最赤裸裸的自己送到明天。      為了辦到這點,我希望自己每一天都能有所不同。淌著汗水努力,我希望找到幫自己加油的方法。我不想只是聽從偉大的人的意見,我想用自己的腳去找,用自己的手去抓住。我想,有這種想法的應該不只有我才對。      從這層意義看,這本書裡的內容不過是我的見解。      或許,在你心中也有一本相似的祕笈。這次雖然由我代表出書,但下一個將內容加工、催生出更好的作品的,或許就是你也說不定。      據說美味的料理是經過擁有食譜的人一個傳一個傳授出去,風味漸漸改變,變得愈來愈美味,最後味道才臻至完美。      世界各地的餐桌上頭擺著各自有些差異的美食,你招待我到你的餐桌,我招待你來我的餐桌,你來我往。如果,人生的智慧、巧思與新發現也能趁此機會得到交流的話……      看來,今天我也能以等不及明天到來的心情道「晚安」了。      
今天也要用心過生活。松浦彌太郎

作者資料

松浦彌太郎

1965年出生於東京。高中未畢業,即隻身遠赴美國等地遊歷闖蕩,體驗最純粹的生活。回國後,便按照自己的步調,一步一步實現開設書店的夢想,現任「Oishi kenko Inc.」董事,同時也是書商、作家。 1992年|成立販賣舊雜誌和專業書籍的「m&co.booksellers」。 1994年|於赤坂「Huckleberry」內設置書店;1997年將店面遷移至中目黑。 2000年|創立以兩噸重貨車為載具的移動書店「m&co.traveling booksellers」。 2002年|與GENERAL RESEARCH創辦人暨設計師小林節正於中目黑共同開設「COW BOOKS」。 2003年|於南青山Dragonfly CAFE開設「COW BOOKS」二號店。 2006年|開始接任日本老牌生活雜誌《生活手帖》總編輯。 2015年|成立「生活的基本」網站,擔任CEO。 2017年|接任「Oishi kenko Inc.」董事迄今。 著有《本業失格》、《口哨目錄》、《最糟也最棒的書店》、《旅行的所在》、《今天也要用心過生活》、《嶄新的理所當然》、《謝謝你》、《不能不去愛的兩件事》等作品。 相關著作:《不能不去愛的兩件事(暢銷新版)》《今天也要用心過生活(新版)》《謝謝你(新版)》《嶄新的理所當然(新版)》《給40歲的嶄新開始(新版)》《不能不去愛的兩件事(新版)》《給40歲的嶄新開始》《不能不去愛的兩件事》《嶄新的理所當然》

基本資料

作者:松浦彌太郎 譯者:張富玲 出版社:麥田 書系:不分類 出版日期:2019-08-29 ISBN:9789863446804 城邦書號:RV1005X 規格:平裝 / 單色 / 168頁 / 13cm×19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