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雙11寵粉購物節
目前位置:首頁 > > 心靈勵志 > 心靈成長
你可以活得不辛苦:安頓身心,讓人生更喜悅的50 個禪智慧
left
right
  • 庫存 = 2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你可以活得不辛苦:安頓身心,讓人生更喜悅的50 個禪智慧

  • 作者:大愚元勝
  • 出版社:悅知文化
  • 出版日期:2024-01-08
  • 定價:380元
  • 優惠價:79折 300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1月26日止
  • 書虫VIP價:300元,贈紅利15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285元
  • (更多VIP好康)
本書適用活動
型男老總愛說書,75折起

內容簡介

【發售五日,火速再刷!】 日本超人氣網紅和尚,台灣首度出版! YT「大愚和尚的一問一答」追蹤者突破60萬, 單輯影片觀看突破200萬次 本書集結了來自數百位諮詢者的50個人生煩惱, 以及從絕望般的悲痛中拯救自己的方法。 →怎麼交到真正的朋友? →有人說我壞話,該怎麼應對? →遇到處不來或是討厭的人怎麼辦? →該怎麼樣才能擺脫貧窮? →為什麼公司不幫我加薪? →要怎麼做才能改變自己? →我得了癌症,怎麼讓心情平靜? →心情低落,什麼都沒力氣做…… →該怎麼停止焦慮? →為什麼活著這麼痛苦? 日本福嚴寺第三十一代住持大愚元勝, 自2014年起, 在YouToube頻道以「一問一答」的形式, 接受來信諮詢,獲得熱烈迴響。 在答覆提問的過程中,大愚和尚深感: 痛苦存在著共通模式,多數人都能從中找到共鳴, 而佛教的本質, 就是釋迦牟尼說過的「放下痛苦的方法」。 就像生病是身體所發出的警訊, 當「心」告訴你「活得好辛苦」, 就是對現在「生活方式」的提醒。 翻開目錄,尋找與你的心相呼應的章節吧! 一定能在大愚和尚的溫柔話語, 與深入淺出的佛教道理中, 找到為你而寫的當下解答。 日本讀者好評 ● 雖然是書本形式,但感覺像看影片般輕鬆就能吸收。 ● 用平易近人的方式,告訴大家【真正的佛教】是什麼。 ● 從今以後遇到困境,會想要重複閱讀的書。 ● 過得比想死還要更痛苦的時候想讀的書。這本書教會了我從其他書籍或網站上都無法知道的事。

目錄

前言 釋迦牟尼所教導、「放下痛苦的方法」 Chapter 1 終結人際關係痛苦的方式 01 千萬別結交的「四種人」:只拿不給的人、只會出一張嘴的人、甜言蜜語的人、放浪形骸的人 02 不刻意躲避「說壞話的人」,「壞話」總有一天也會過去 03 在本人不在時稱讚對方,能讓對方打從心底感到開心 04 處不來的人、討厭的人、不樂見的人,全是有助於自我成長的「人生導師」 05 「接受心」寫作「愛」 06 問候是「避免與人衝突的最高智慧」 07真正的朋友,在孤獨中結交 08 優秀的人無需言語,也能心靈相通 09 幫助他人的行動,總有一天會回饋到自己身上 Chapter 2 該如何面對工作上的煩惱? 10 「書本」中不存在真理,真理存在於「實踐」之中 11 透過網路能學到「技術」,卻無法真正學到「心」 12 「全力以赴」、「認真以待」,才能打動人心 13 不觀他人作不作,但觀自身行,作也與未作 14 先有「想法」。為了實現想法,於是產生創意,接著做出美麗貼心的商品 15 莫忘初衷,默默努力,就是工作的本分 16 優秀的上司,是懂得把自己的工作託付給下屬的人 17 經營事業的方式合「理」時,就會開始獲利 18 工作最重要的是「元氣」,而不是「錢」 19 比起「努力」與「才能」,更重要的是面對工作的「態度」 Chapter 3 避免受金錢左右的思維 20 如何成為有錢人 21 金錢是取得「真正重要東西」的工具 22 想要擺脫貧窮,就必須大方付出 23 「如何正確賺錢」與「如何正確花錢」 Chapter 4 該如何面對疾病或健康的問題? 24 當死亡來臨,擺脫迷惘最好的方法是平靜接納 25 只要以理所當然的態度,做「理所當然的事情」,便能保持身心健康 26 不依賴藥物,也能維持健康的方法 27 吃飯不是為了填飽肚子,而是支撐生命健康的泉源 28 「每天帶著使命感而活」,就是健康長壽的祕訣 29 出家人之所以長壽的原因 Chapter 5 如何面對有關孩子、家庭的煩惱? 30 你都不屬於自己了,怎麼會把孩子當成所有物? 31 真心斥責,真心擁抱,真心信任。當父母不敞開心胸,孩子也不會打開心房。 32 孩子在世界上「最愛的地方」 33 我們現在的行為,決定後代子孫的興衰 34 研究超過一萬個家庭,發現「興旺之家」的共同點 35 燒香除了緬懷故人,也是對自身的心的修行 Chapter6 該如何面對戀愛與婚姻的煩惱? 36 性行為是與「真正相愛的人」培養「真愛」的行為 37 扔掉與戀人有關的「紀念品」,也一併扔掉眷戀 38 從失戀的痛重新振作的三個步驟 39 佛教告訴你「好男人」、「好女人」的定義 40 配偶的任務是了解「對方想過什麼樣的人生」,並成為將之實現的助力。 41 修復瀕臨瓦解之夫妻關係的兩項教誨 Chapter7 從煩惱、焦慮、壓力、悲傷中脫身 42 不追憶過去,亦不須期盼未來;過去事已滅,未來也尚未到來。專注今天該做的事情吧 43 人少了「刺激」就無法生存。但刺激過多,也無法生存 44 所謂「珍惜生命」,就是別忽視「當下」 45 承認「我在生氣」,正是克服「憤怒」情緒的第一步 46 聽到別人批評中傷,左耳進、右耳出即可。不接受就不會生氣 47 拯救自己的心、遠離絕望悲傷的方法 48 「煩惱」與「不安」的真面目? 49 緩和焦慮,有更簡單的方法 50 實踐「四聖諦、八正道」,就能得到心靈平靜,不再受苦 後記 「痛苦」是為了提醒你,注意自己在不知不覺中累積的「生活方式」 參考文獻

序跋

前言 釋迦牟尼所教導、「放下痛苦的方法」   既然你拿起了這本書,是否表示此刻的你,內心也懷抱某些痛苦呢?或許不是你,而是你所珍視的人心中有「苦」。倘若如此,請翻開這本書,看看是否有引起你注意的地方。   本書的內容是關於釋迦牟尼說過的「放下痛苦的方法」,是為了在人際關係、工作、金錢、健康、家庭等方面有所煩惱的人而寫的。   我們感受到的痛苦,是內在創造出來的東西   釋迦牟尼曾觀察自己的痛苦,並找到痛苦的原因,以及放下的方法。在歷經曲折後,他放下了自己的苦惱。不過,並非向上蒼祈禱,也不是以縱情享樂暫時忘卻痛苦,更不是經由刻苦修行帶來的肉體疼痛,藉此逃避。   釋迦牟尼的做法是透過打坐,探詢「痛苦」的根源,並徹底觀察痛苦的發生與過程。結果,他因此明白──我們所感受到的痛苦,原來竟不是來自於外在,而是源自於我們的內在。痛苦,是由我們自己所創造出來的。   我們總是傾向把造成自身痛苦的原因,歸咎於外部環境或他人,期待自己以外的能有所改變。也總是活在強烈的欲望驅使下,希冀別人、甚至是宇宙真理,也都能跟自己想的一模一樣。   不過,事實上,所謂的痛苦,就是從「現實」與「個人自以為是的想法」之間的落差而來。   佛教將好惡、不安、不滿、憤怒、欲望、嫉妒、吃醋、固執、虛榮等情感,通稱為「苦」。   「苦」絕非來自外在,而是自己內在所創造的東西。當你能夠理解這個真相,才會發現緊抓著痛苦不放的,其實正是自己。接下來要做的,就只是放手。但是,要鬆手卻非常困難。   我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但確定自己不想當和尚   現在說著這些話的我,也曾經為了強烈的欲望和自以為是,痛苦迷惘。   我從小就是位於日本愛知縣小牧市、擁有五百四十年歷史的禪寺「福嚴寺」的佛弟子。第一次拿佛經是三歲,第一次參加葬禮是五歲。我在師父的嚴厲管教與難以忍受的傳統規矩中長大,對這一切都很反感,因此上了高中之後,始終煩惱著未來的出路。   我想不到自己將來要做什麼,只知道無論如何,都不想出家當和尚。我告訴自己:「不想出家當和尚,就必須自立自強。」於是,我離開日本去了國外,也曾創業,成立過好幾家公司。   在事業上,我曾經因為積欠將近一億日圓的債務,每天煩惱到睡不著覺,不知該如何是好。   在人際關係上,也經歷過想疏遠的人不肯離開、不想分離的人反而離開了我的苦澀。   有段時期,不僅看不到自己的未來,也不知道該向誰請教才好,只好在不同國家之間流浪,尋找幸福的青鳥。   被救護車緊急送進醫院的情況不止一兩次,心中也不時有「我受夠了」、「好想結束」、「乾脆一了百了」的念頭。   然而神奇的是,每當這種時候,我總是會不自覺地走向佛寺的正殿,獨自待在裡頭,放聲大哭。一定是因為小時候師父說過的那些話語,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中吧。   佛祖會安靜聽你說話,幾個小時都無妨   我的師父曾建議我,感到迷惘時,就安靜跪坐在佛祖面前吧。     「有時候,你不想聽父母的話,也聽不進老師的話。當你覺得自己就要撐不下去時,別多想,到佛祖面前跪著就是。只是跪著,什麼都不說也沒關係。如果有話想說,佛祖也不會介意安靜聽你說上幾個小時。」   於是,我不顧自己對出生於寺院的怨恨,不顧自己不當和尚的決心,在痛苦到無處宣洩時,已經不自覺在佛祖跟前大哭。   現在回想起來,當我深陷痛苦深淵時,假如沒有「佛祖面前」這個去處,或許早已無法像現在這樣能活著寫下這本書了。   遇到問題、感到苦惱時,能夠參考的就是「佛經」   此外,當我遇到問題而感到滿心苦惱時,還有一套參考書,可以幫助我擺脫糾結,那就是「佛經」。   釋迦牟尼三十五歲才悟道,直到八十歲辭世為止的四十五年之間,他走遍各地,對每個遇到的人所面臨的痛苦提供解答。這就是佛教的起源。釋迦牟尼的教誨,超越兩千六百年的時間、超越民族、超越國境、超越性別,直到今天仍然受到世界各地民眾的景仰。正是因為在這當中,存在著救贖的真理。   所謂的真理,是指即使時空改變,也不會隨之變動的定律和智慧。而記錄這些真理的,正是佛經。   注意到這點之後,除了吟誦佛經,我也開始從佛經中找尋靈感,以面對在現實社會中遇到的問題。而這麼一做之後,我發現:「佛經中記載的內容,對於人生所有的煩惱,從怎麼洗臉、冥想、如何專注、家庭和樂、教養子女、健康到資產累積的方式等,都提供了具體的提示。」   透過閱讀經書,吸收其中的智慧,就能使之成為自己的養分再付諸實踐。成為面對人生各種疑難雜症時,思考判斷的標準,從而解決自工作到人際關係的各種問題。   於是,我的精神狀態不可思議地穩定了下來,也不再受到日常生活的瑣碎小事所影響。   與此同時,我和家人以及身邊其他人的關係也有了轉變。那些成天憤世嫉俗、口中盡是抱怨的人離我遠去,愈來愈多正直坦率、像家人般值得信賴的夥伴進入我的生活。   在事業方面亦然。員工開始把工作當成是自己的事,主動擔負任務、制定規則、提出目標,並靠著自己的創意,跨越來到眼前的高低起伏,進一步提高營業額。現在,我已把自己創立或經營的公司轉讓出去,專心在住持工作上。   就在我個人發生了轉變後,許多人開始陸續上門,找我諮詢。大家的煩惱,包括:戀愛、健康、不明白活著的意義、找不到未來夢想、工作和教養子女等,我總會利用工作的空檔,傾聽並且一一回覆。   開始經營YouTube頻道後發現的四件事   偉大的智者釋迦牟尼,發現了「放下痛苦的方法」,並流傳給後世,卻有許多人不清楚佛教有這樣的教義,反而獨自苦苦掙扎,深陷於內心糾葛之中。佛寺是什麼?和尚扮演什麼樣的角色?佛教中提到哪些放下痛苦的方法?——我是否該更積極地把這些傳遞給社會大眾知道?   有了這樣的想法後,我開始嘗試使用YouTube影音平台,推出「大愚和尚的一問一答」這個節目。   我與弟子兩人默默開始頻道的經營,沒有宣傳也沒有告訴家人。五年後的現在,竟已經有超過四十萬人訂閱,瀏覽量也以每個月五千人的速度持續增加。   在節目中,我以佛教教誨和個人經驗為基礎,針對觀眾提出的人生問題,提供類似處方箋的建議。而自從開始上傳影片後,我才注意到以下四件事。   第一件事是:「多數人都希望遠離謊言和偽裝,袒露真實的自己。」   網路諮詢有個好處,那就是因為無法當面說話,有時反而更能吐露出內心深處的真實想法。   假如這位菩提寺 的住持知道你的長相和地址,應該很難向他透露自己不為人知或不願回顧的過去、此刻真實的傷痛、家人的隱私等赤裸的內容吧。因為這點考量,找我諮詢登記的人都使用暱稱,也不用寫下地址等個人資訊,不過,大多數的諮詢者在寄來諮詢內容時,都還是寫下了真實姓名和聯絡方式。當中不乏知名企業的高層主管、社長祕書、政治人物、醫生和藝人。   儘管網路諮詢的隱密性高,他們仍願意透露自己的真實身分。我很感激他們對我的信賴,也體認到,原來每個人都希望在某處展現真實的自己,也渴望能找到這麼做的地方。   第二件事是:「透過具體說出並檢視痛苦,人多少能放下一些痛苦。」   我會請諮詢者在信件中,盡可能仔細地描述自己的痛苦。其中也有人詳盡描述自己至今的人生,內容堪比一本書的份量。   然而,在收到那封諮詢信後沒過幾天,我收到了另一封來信。對方寫道:「我前幾天寄了諮詢內容過去,但發現自己把一切全寫下來之後,整個人煥然一新,彷彿已經替那些事情畫下了句點。實在抱歉,不過我已經沒事了,請您優先諮詢其他更苦惱的人吧。」   當問題擺著不去整理,那些隱約留在心裡的事,就會發酵為煩惱。   人類必須透過文字思考。透過文字煩惱,透過文字迷惘,透過文字感受心靈上的折磨。為了寄出諮詢信,就必須先整理自己的內心,把煩惱寫下來。而透過這樣的過程吐出痛苦,再從客觀的角度檢視,就能夠發現自己痛苦的原因。   第三件事是:「痛苦不分男女老幼,也不分國籍。」   根據YouTube後臺的觀眾數據分析,以及我們收到的諮詢信、道謝信,「一問一答」的觀眾與諮詢者,年齡最小是十一歲,最大超過八十歲。而且,除了日本,國外也有不少人,希望佛教能夠拯救他們脫離人生的煩惱。   也有愈來愈多人利用YouTube的CC協作字幕功能,免費替我的影片加上外文字幕,等我注意到時,已經有不少影片已經加上英文、中文、韓文、德文、法文等字幕。二○一九年七月,我甚至收到北美觀眾的邀請,在洛杉磯舉行了法會。   第四件事是:「痛苦具有共通模式。」   目前,「一問一答」的待答件數,已超過一千三百件。按照每週一到兩次的影片更新速度來看,怎麼也回覆不完。收到的信件中,有些是「我已經撐不下去了,好想死」這類絕望吶喊,協助節目影片拍攝和上傳的工作人員,起初還會著急表示:「我們必須加快影片更新的速度!」   可是我們後來發現,那段不知道能不能從上傳影片中得到回答的「等待時間」,其實可以幫助諮詢者們檢視自身的痛苦。在等待回覆的期間,不少諮詢者會回過頭去觀看現有的影片,找尋是否有能幫助自己的內容。   開始觀看其他影片不久,他們就會意識到,原來痛苦的,不是只有自己。   在陸續看了針對不同煩惱的回答後,多半會發現某些放下痛苦的方法,正好可以適用,於是他們會再寫信告訴我:「我的煩惱已經從您給其他人的建議影片中得到解答,謝謝您。」   由此可知,「痛苦」並非個人專屬的東西。痛苦存在著共通模式,而且,多數人都能夠從中找到共鳴。   本書的內容是我針對截至目前為止收到的煩惱諮詢,所給出的「放下痛苦的方法」。書中一共列舉了五十個案例,包括人際關係、工作、金錢、事業經營、育兒、家庭、戀愛、疾病等煩惱。各位無需專注從頭閱讀到尾,只要在心中對於工作、家庭、日常生活感到不安、不滿或有壓力時,翻開本書,相信應能從中找到放下痛苦的提示。   若能透過本書,幫助各位讀者放下各種痛苦,我會非常開心。

延伸內容

【型男老總私讀小碎念】
◎文/城邦書虫總經理 林福益   人生誰沒有煩惱?健康、財富、感情、人際關係、工作成就……,每個人心中可能都有說不出的苦,不知道如何排解,而成為折磨自己的痛苦。所以我們常會感慨:人生好難,做人真辛苦。   面對煩惱,應該先思考的是煩惱的起因。因人際關係不好而痛苦,可能是過度在意了不需要在意的人;覺得錢賺得太少不夠用,可能問題在於不懂得如何正確花錢,將錢用在最有意義的事物上;被七情六欲影響覺得痛苦萬分,或許是自己沒有好好體察自己的心,盲目因外在眼光而焦慮……   我們感受的痛苦,是內在創造出來的東西。當煩惱變成痛苦,或許是心發出的警訊,提醒你好好檢視自己的生活方式:是不是「活得好辛苦」。如同生病,也是身體發出的警訊。要放下痛苦,決定權最終還是自己啊!

影音

作者資料

大愚元勝

佛心宗大叢山福嚴寺住持、慈光管理公司董事長、慈光集團會長。 法號「大愚」的意思是大智若愚,為抵達不受任何事物拘束的自由境地之人。駒澤大學畢業後,前往曹洞宗大本山總持寺修行,後於愛知學院大學取得文學碩士學位。身兼和尚、企業家、作家、演講家、治療師、空手道家五重身分,體現「非僧非俗」的特別和尚。 從小即為愛知縣小牧市五百四十年歷史的福嚴寺弟子。三歲習經,五歲參加葬禮,十歲取得僧籍,卻因寺裡嚴厲的師父和艱苦的生活,再加上身為住持之子的壓力,心生反彈離開寺院。 三十二歲創業,成立多項事業並成功步上軌道。在實際感受到員工教育就是品格教育後,在將滿四十歲時決心回到寺院。之後將事業轉交後進,踏上印度至日本的沿途傳道之旅,周遊二十三國,了解當代寺院與僧侶的現況。 二○一五年,接任福嚴寺第三十一任住持,二○一九年,重回佛教本質,以「培養慈悲心、智慧、佛性」為宗旨,創立佛心宗,不受慣習慣與常識拘束,啟用寺院會員制度。目前除了住持工作,也培養內門弟子僧侶,並在網路上創辦可學習「佛教本質與現實生活運用」的佛心僧學院,舉辦「佛教經營曼陀羅研究會」,培育心技體兼備的次世代經營者等,透過各種方式傳遞佛教。 考慮到地方寺院今後將會因人口減少、少子高齡化而消失,提出「寺院住宿體驗」與「寺院城」企劃。以「打造人,打造生存意義,打造城鎮」為主題的寺院城構想,成功吸引日本國內外經營者的注意。 另外,因來自有飲食障礙且反覆割腕的少女母親之諮詢,開始在YouTube上經營煩惱諮詢節目「大愚和尚的一問一答」,五年來突破四十萬人訂閱,人數以每月五千人的速度持續增加中。 曾在三菱UFJ銀行、Daiki電機公司、孝建工程公司、小牧市立桃陵中學、北海道富良野市立富良野小學等舉行演講、員工在職進修課程等。

基本資料

作者:大愚元勝 譯者:黃薇嬪 出版社:悅知文化 出版日期:2024-01-08 ISBN:9786267406243 城邦書號:A1720384 規格:平裝 / 單色 / 288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