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庫存 = 7
- 放入購物車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內容簡介
從戰後到當代,從再現、解構到新定義,專屬此地的獨特建築故事
臺北故宮、國父紀念館、歷史博物館、大成館⋯經典案例一一解說
1949退到臺灣後,在這樣的政治意識形態下,戰前的中國古典建築新式樣之創作在臺灣回到了原點,從塗抹改造日治時期留下的資產重啟嘗試的過程,直到邁向成熟,已經來到民主政治與解嚴的時代。-台灣現代建築學會理事長黃俊銘
若要描寫二次戰後發生在臺灣的政治與建築之關係,「宮殿式建築」可說是最佳的對象-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副教授暨系主任王俊雄
從國府遷臺開始,這個歷史其實已是國族國家的「重建」。而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作為國家的重大文化政策,建築作為空間的文化形式,其空間象徵的展現成為一大重點。-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名譽教授夏鑄九
臺灣戰後的建築發展更複雜且糾結,使得建築史研究格外不易。而在諸多發展脈絡中,又以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是最難突破的一環,因為其匯集了建築、政治、歷史、文化與思想等複雜因素於一體。-成功大學建築系名譽教授傅朝卿
過去三十餘年來,臺灣建築學者多以臺灣戰後國民政府來臺的時代背景,探索現代構造結合中國傳統建築語彙的思想、觀點和象徵意義,甚少以建築個案的分析和論証,這本正好可彌補、縫合、鏈結。-中原大學建築學系教授黃承令
1949到1975年間在臺拔地而起的宮殿式建築,獨樹一幟的鮮明形象,訴說著非西方國家及其專業者在現代建築運動的道路上,因為糾結於國族認同,而無法跳脫傳統跟現代思辨的命運。本書的寫作即環繞著這樣的背景而展開,探討這些存在於國族山河畫軸中的樓閣,多樣且深刻的傳統塑造過程。透過歷史的深描,撥解國立歷史博物館與南海學園、《明堂新考》與大成館、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父紀念館等個案,是如何在國府推動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趨勢中,創造出歷史與起源、明堂溯古考據和道統、政權與文化正統、國族深層文化空間等議題的形貌,多維度的現代性光點隨之浮現。
專家聯合推薦
臺灣博物館基金會董事長 王時思
台灣現代建築學會理事長 黃俊銘
實踐大學建築系副教授暨系主任 王俊雄
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名譽教授 夏鑄九
成功大學建築系名譽教授 傅朝卿
中原大學建築學系教授 黃承令
目錄
出版序/王時思
推薦序
建築表象與史實的糾葛/黃俊銘
重寫一個矛盾的時代/王俊雄
現代性的幽靈及其圖象/夏鑄九
為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開創研究新路/傅朝卿
深描的現代性/黃承令
著者序/重探傳統與現代
第壹章 導言
宮殿式建築的時代
現代性與空間的文化形式分析取徑
現代中國建築論述實踐的萌芽與轉軌
關注議題
第貳章 歷史的計畫:國立歷史博物館及南海學園建築群
斷裂與疊加:國家歷史博物館的誕生與建構
模仿論的移植與落實
小結
第參章 天人合一的建築:《明堂新考》與大成館
考據、想像與設計落實:《明堂新考》與大成館
「天人合一」與有機哲學的交織
小結
第肆章 「中國正統」的建構與辯證:國立故宮博物院
「中國正統」論述的表徵實踐
「中國正統」的解離與故宮品牌化之路
小結
第伍章 現代中國文化空間範型的創造與擺盪:國父紀念館
競圖與形式協議
追尋文化空間的深層結構樣貌:現代中國空間
小結
第陸章 結語
異質地方與現代性的光點
移植的現代性
附錄
參考文獻
圖版出處
內文試閱
斷裂與疊加:國家歷史博物館的誕生與建構
「南海學園」是國民政府遷臺後建造的第一組重要公共建築群,是呈現國形貌的重要櫥窗。根據蔣中正認為需把文化設施置於公園的指示,教育部長張其昀便參照了西方博物館群,如美國史密森機構(Smithsonian Institution)的經驗,在1953年選定日治時代的臺北苗圃一側,塑造以「文藝復興」為目標的教育園區。國立中央圖書館舊址(1955)、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後更名為國立歷史博物館)(1955)、國立臺灣科學館(1959)、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1957)、獻堂館(孔孟學會設立處)(1960)等拔地而起,是戰後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大規模展開的參照基礎。
國立歷史博物館,在1950年代初期,因蔣中正指示而設立。開館目標為「加強民族精神教育,促進國民心理建設」,職責是「掌理關於本國歷史、文物、美術品之蒐集、展覽及有關業務之研究考訂等事宜」。創辦初期強調「戰鬥文藝」與「推動民族精神」,1960年代因為館藏跟空間雙雙擴充,加上政府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建築象徵與文化內容的改造旅程逐步開啟。
(一)日本帝國風貌
開館時因為財政拮据,決定繼續使用日治時期建造的迎賓館,該館完工於1916年(大正5),主要的興建目的是為了提供「始政二十年臺灣勸業共進會」之大型展覽與休憩使用,由總督府技師中榮徹郎、森山松之助設計,近藤十郎、井手薰、芳賀等人協助完成,總體建築是「木造二階方形洋式スレート葺」,使用阿里山檜木、石板瓦葺為建築材料,可謂是中央長型主樓結合不對稱的東、西兩翼,西翼為兩層樓建築,東翼為一層。在主樓前方設有「車寄(門廊)」,鄰近荷花池的部分有緣側。初時一樓的大部分空間會用來供給來賓休憩和招待茶食,二樓設有貴賓室、宴會場和食堂,曾接待過載仁親王殿下同妃殿下、臺灣總督樺山資紀、民政長官後藤新平等人。
1917年由原本的館舍功能轉成總督府商品陳列館,主要陳列臺灣、華南、南洋等地的商品,作為臺灣島內工商業發展的參考。在1936(昭和11)年臺北公會堂(今中山堂)興建以前,此處是大型展覽會與產業展的重要展示場域。1938(昭和13)年臺灣總督府殖產局把商品陳列館遷到臺北電話交換局,使用單位改成總督府分廳舍官房營繕課。7這個區域在建功神社(1928)及參道、武德殿、總督府舊廳舍移築等陸續設置後,殖民母國的帝國風情漸濃。
經比對1917(大正6)年、1921-1930(大正10 至昭和5)年間的〈建物臺帳〉,和1941 年總督府分廳舍(營繕課)的防空暗幕設備工事平面圖,發現這棟建築的功能雖然經過幾次變動,但基本空間架構未變,增築區位盡在東翼,如:1922 年增加倉庫、1933 年設立風呂,1939 年將倉庫建築增改成藍圖室和值夜室、車庫等。1944 年「總督府官房營繕課原圖倉庫新築其他工事」圖則呈現出主體建築和右側增建部分已經連接。
(二)中華帝國國族歷史圖象的建構與呈現
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的國史敘事戰後初期,館舍是由臺灣省林業試驗所管轄的臺北貯金管理所使用,之後又借給臺灣郵電總局作為員工宿舍。1955 年12 月4日教育部長張其昀指示改由國立歷史文物美術館進駐,包遵彭館長與王宇清、姚夢谷、何浩天共同策劃,因經費拮据僅有新臺幣五萬元開辦費。1956 年3 月12 日開館時建築並未更動,僅清掃就開展。因為無館藏也沒有購買文物的經費,為了能夠透過展覽表達「以全民族歷史演進為中心,透過藝術功能,予文字的國史以證實」,館方邀請建築、藝術、考古學的專業者投入展品製作與規劃:敦煌壁畫陳列室由羅寄梅設計,胡克敏複繪,「名勝建築」室則由盧毓駿設計,其中八個建築與雕塑模型是由楊英風、楊景天仿製。一樓館舍的展出順序是禮器、樂器、兵器、歌劇、交通、用具、文房(六藝)、書畫、敦煌石室、人像(聖哲畫像,巨型彩畫)。之所以從禮樂開始, 主要強調孔子推崇周公制禮作樂以收文治之功,和中國古代以「禮」治國,為政以德的王道思想,具有結合藝術與政治的想法。二樓展示國史上之首都﹝如西京(今西安)、北平﹞、工具、家具、名勝建築(如雁塔、盧溝橋、天壇、泰山、廬山、雲岡石窟模型)、服裝織物(如漢藏日韓越、刺繡織錦等)、印刷術、遊藝(如娛樂競技),這些展示表達國家地理區位的參照座標,已從日出東方轉換成中華帝國。「展示的中國」讓歷史地景與政權合法性得以結合。
1956年5月教育部撥交日本歸還在中日戰爭時所掠奪的古物,還有一批曾由河南博物館收藏的文物,並在當年7月開放「日本歸還古物特展」與「中原文物特展」。前者從七七抗戰19週年的國族災難和臺灣光復的角度出發說明古物歸還的意義;後者則展出安陽殷墟、新鄭鄭塚、輝縣、仰韶、廣武等地出土的商周禮器、樂器、兵器和漢唐陶器,強調中原文明的遺存,並指出早年遷徙到臺的閩、客族群,具有深厚的中原文化淵源。
1957年蔣中正蒞館巡視,指示更名為國立歷史博物館,但仍因預算有限,所以軟硬體的改善採取逐年變換的方式。隔年因為古物安全的考慮,館方拆除緣側改為「書畫畫廊」,並新建「古物陳列室」,這只是小規模的改動,基本上仍保持和式建築的外觀和格局。
兩個象徵主體的混雜並存
1961年以降,博物館建築外觀有較大的改動,一月動工增建的部分是在原建築物的兩側加建長餘90公尺的長廊,以展出山水、花鳥與書法作品為主的「國家畫廊」。除了有綠瓦丹赤牆的中國宮牆象徵外,牆上還有門洞,門板上裝飾著巨型門釘,屋簷下鑲嵌武梁祠石刻浮雕,寓意孔子周遊列國。原建物的入口「唐破風」屋頂車寄(門廊)、主體建築中大型的「入母屋造式」(歇山頂)及「千鳥破風」仍然存在,是一種日式與中國宮殿式混雜並置的現象。考慮結構安全性,館方逐年抽換原有木構,直到1962年才全部更換完畢。該年9月正式創建「歷史教學研究室」,將許多展品供各級學校講授考古、歷史美術各類課程使用。
1962年至1964年間啟動大規模的改造工程,請永立建築師事務所的沈學優、任偉恩、張亦煌(1920-2002)負責設計,最顯著的變化便是拆除車寄、設立博物館的門樓和大廳。五開間的門樓、歇山屋頂及綠瓦丹赤牆塑造了館舍的主調性,門外一對大石獅雄踞兩側,總體意象頗有借鑒紫禁城內廷的重要門廳建築「乾清門」,並拉高到兩層樓的樣貌,增加垂直向上感,使建築立面更添氣勢,這時既有的日式主樓已被遮擋在後。門廳大門兩側各有一對由淡水匠師莊武男彩繪之門神「神荼、鬱壘」,亦在端景處懸掛「蔣中正戎裝像」;室內天花則參考「乾清門」天花彩繪的十一方藻井蟠龍,樑間角花仿自紫禁城「保和殿」,左右牆壁仍是日本木樓。
從象徵的角度來看,「乾清門」是清代順治、康、雍、乾數朝廣泛使用的御門聽政和接納寶物之地,此門樓的意象頗有把博物館入口門廊看成是納寶處的意涵;而端景上的蔣中正戎裝像則遙指戰鬥文藝時期的政權領導人,是中華帝國皇朝的合法主政者,反攻大陸重回北平是重要的歷史任務。
1963年館舍持續增建,二樓增加「美術教學研究室」、「中國文字陳列室」、「中國古代工藝陳列室」,三樓則改建為行政中心,又把當年的「國家畫廊」拓寬約一倍。這時候的博物館正門已遷移到臨南海路,使中軸線更為明確。
1965年為紀念國父百年誕辰,特在古物陳列室上方闢建「國民革命史蹟陳列室」,由利眾建築師事務所的林柏年建築師負責設計,根據該單位在同年6月1日提出的「國立歷史博物館增建工程」竣工圖說,圖號K1的「配置圖及其他詳圖」,顯示1958年到1965年間一到三樓歷次增建的狀況。特別是該份圖說裡由「力霸鋼架構股份有限公司」繪製的「國立歷史博物館二樓加建(圖號1827)」的「鋼架立面圖」,標示日治時期的舊樓建築被包圍在裡頭並繼續使用。在1970年11月改建以前,五開間的正門門樓已拓寬成為七開間,整個館舍在兩邊側翼被拉長的狀態下,「廊道型」的觀展邏輯和紀念性越發強烈,參觀者經由不斷洄游的動線安排後,最終仍回到紀念性的中軸裡。
在建築象徵大幅度被改變時,1965年9月2日舉辦「北京人」特展,訴說著國族起源的故事。這個展覽的起因是美國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The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為了促進中美學術文化交流,將收藏的「北京人」頭骨模型和復原像贈送給館方,連同河南侯家莊出土的殷人頭骨、四川出土之宋明人頭骨,及臺灣山區與海南島、琉球出土的人頭骨一同展出,並由專家繪製「北京人」故居和「北京人獵罷歸來圖」,共兩百餘件。考古學家李濟在展覽期間以「想像的歷史與真實歷史之比較」為題,進行演講,談到「周口店發掘的輝煌成就,以及北京人的出現,對於為進化論做證據的價值與力量……因為這證明了遠在三千三百年以前殷商的中國人,是已經混合了蒙古種各類型的一種民族。尤其值得特別提出的,為他與新石器時代存在的五個類型頭骨,可能代表五個不同地方的成分;但是在殷商王國的大一統之下,他們的生活方式以及文化水準,很顯然已大半同化了。照我過去的研究,中國民族的形成,在歷史間經常地變動……進一步地說,在秦以後所見的歷史現象,似乎早已開始於三千三百年前的殷商時代,也許在更遠的時候,在一萬年前的周口店上洞時代就開始了」,此展將中國民族的形成、臺灣與中國大陸的密切關係及中國史觀具體結合在一起。
國族正統建築形象的完成
1970年因為原有建物無法負荷使用需求而決議改建,此案仍由林柏年建築師設計;1972、1974、1975年的使用執照顯示此案工程分三期進行,到了1975年才全部完成。根據1970年10月24日的「國立歷史博物館改建工程圖」圖號K的配置圖顯示,改建並非把舊館建築完全拆除,而是將中間主體建築拆除重建,其餘的部分則盡可能地保留,在工程中仍局部開放參觀。這次的館舍擴建計畫,將原本和式建築象徵完全拔除,但因分階段施工,且未全部重新規劃動線,導致館內動線混亂。
此案的整體規劃可分成:(1)仿中國古老的地上建築漢闕、(2)博物館前的空地與園林、(3)博物館正館建築三個部分。因基地前方面臨主要交通幹道南海路,後端緊鄰植物園荷花池,腹地窄長且面積短小,故較難呈現禮制建築的神聖性與儀典性。中央展覽大樓呈現樓閣式的建築外觀,外繞一圈廊柱和迴廊,採北方宮殿式建築重檐歇山式屋頂,屋檐基本保持水平,只在四個屋角微微向上起翹,連同正吻、垂脊獸與仙人走獸,頗似借鑒紫禁城保和殿。博物館建築前方的龍溪亭、水池、假山泉瀑及楊柳若干株等景觀則是由楊英風設計。
延伸內容
【推薦序】為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開創研究新路
◎文/傅朝卿(成功大學建築系名譽教授)
比起世界各國戰後的建築,或是臺灣本身戰前的建築,臺灣戰後的建築發展更複雜且糾結,也使得建築史的研究格外不易。在諸多發展脈絡中,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是最難突破的一環,因為其匯集了建築、政治、歷史、文化與思想等複雜因素於一體。截至1990年代末,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的研究,因受限於政治氛圍與檔案加密兩大因素,無法突破,多數的研究只能從表相的外型切入,深入者不多。近年,因為政治解禁與資料解密,使得研究者能不受政治羈絆與壓力進行客觀的論述,更能接觸到第一手的建築圖說與檔案史料,使得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的研究在臺灣有新的可能性。其中,本書開創了一條研究新路。
本書除了導言與結語外,主要內容分為四章,分別以國立歷史博物館、中國文化大學大成館、國立故宮博物院與國父紀念館為論述主體,各章也各自有其論述觀點。第貳章中,作者將國立歷史博物館推回到日治時期的「始政二十年臺灣勸業共進會展覽館」、「商品陳列館」與「國立歷史文物館」的三世前身,由此再成長演化成最後的國立歷史博物館的國族道統象徵, 論述跳脫了單純建築硬體,更將每一時期的歷史背景與展示內容的軟體,視為不可分離的文本,讓讀者對國立歷史博物館的理解,有了全新的視角。第參章中,作者由大成館建築設計者盧毓駿的著作《明堂新考》出發,不僅論述了大成館本身與明堂的關係,更衍生到整個校園配置與明堂廣場的脈絡,使讀者能對這所以「中國文化」為校名的大學早期之校舍與校園的規劃與設計意涵,能有更清晰的認知。另一方面,盧氏喜倡的「天人合一」說如何搭上明堂與現代建築,作者也以大成館來回應,算是嘗試,也算突破。
第肆章中,作者將臺北的故宮博物館拉回了1925 年的紫禁城神武門場景,再跟隨著戰亂於1948 年開始陸續遷臺後的北溝陳列館,再到1961 年美國與國民黨政權因為一場文物美國巡迴展催生的國立故宮博物館,讓讀者看到了政權正統似乎一部分由這座博物館和館內的文物所支撐。也因正統之需,國立故宮博物院無法擺脫中國古典式樣的宿命已經決定,成為再好的現代主義作品都無法沾邊的絕緣體。此章,作者也觸及到邁入二十一世紀後,故宮博物院「品牌化」、「本土化」、「精緻化」與「國際化」的議題,似乎也在引導讀者思考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的軟硬體,在當代永續發展上的另類可能性。第伍章的主體國父紀念館是作者長年投注關懷的對象,作者2006 年完成的博士論文就是以王大閎建築師、中國建築現代化與殖民現代性為主軸。歷經十多年,作者已經可以更加成熟的悠遊應用各種原始史料,對國際建築潮流所造成時代性的影響也更能掌握,最後的論述涉及到類型學、空間深層結構及社會結構之於國父紀念館的討論,都能令人眼睛為之一亮。
從第壹章導言的背景與理論鋪陳,透過四件作品所建構的第貳章到第伍章,最後以「異質地方與現代性的光點」及「移植的現代性」的結語,本書呈現作者過去研究成果的再焠煉,也展現了作者在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研究這條漫長道路上開創的一條新路,可喜可賀!作者資料
蔣雅君
現任中原大學建築學系專任副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建築、規劃與保存學院訪問學者、《城市與設計學報》主編。研究領域為建築歷史與理論、空間的文化形式,近年研究主要關注中國近代與臺灣戰後的建築現代性,並教授臺灣當代建築專論、都市研究導論、世界建築史、近代建築史、建築理論、建築設計等課程。 任教期間,同時擔任臺灣現代建築學會秘書長、臺灣建築史學會理事、王大閎建築研究與保存學會監事等專業服務工作。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