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雙11寵粉購物節
目前位置:首頁 > > 人文藝術 > 人文史地 > 世界史地
二戰:帝國黃昏與扭轉人類命運的戰爭【限量書盒版】
left
right
  • 庫存 = 1
  • 放入購物車放入購物車
    直接結帳直接結帳
  • 放入下次購買清單放入下次購買清單
  • 二戰:帝國黃昏與扭轉人類命運的戰爭【限量書盒版】

  • 作者:李察.奧弗里(Richard Overy)
  • 出版社:衛城出版
  • 出版日期:2024-08-28
  • 定價:1930元
  • 優惠價:79折 1525元
  • 優惠截止日:2024年11月12日止
  • 書虫VIP價:1525元,贈紅利76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1448元
  • (更多VIP好康)
本書適用活動
2024雙11寵粉購物節,全館$11起!
  • 2024感恩月/外版金利嗨
  • 人生煩惱聊天室,忘憂144折起!
  • 【百大暢銷書75折起】挑起你的求知欲,滿足閱讀癮!

內容簡介

世界歷史繞不開的山頭,非軍事迷也需要的知識座標 對史上最重要戰爭的認識,不能停留在上個世紀! 二戰研究第一把交椅、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沃夫森歷史獎得主 李察.奧弗里 Richard Overy 匯聚40年的封頂之作 「一部真正的二戰全球史。」──方德萬,《戰火中國》作者 二戰85週年 × 終戰80週年 上一場大戰的陰影尚未遠去,世界就已經往下一場大戰奔去 究竟是什麼力量,驅動全球上億名男女,投入這場空前絕後、影響至今的軍事衝突? ╔═══════════════════════════════════╗  ▍ 限量版書盒.設計理念  盒面飛機圖案燙金,從正面的小型雙翼機,到背面的四引擎重型轟炸機,既象徵  技術進步,也映照出本書所述二戰的時間跨度。整體設計簡潔典雅,兼具保護與  收藏價值。 ╚═══════════════════════════════════╝ 4大典範轉移:長時段 × 全球尺度 × 混合型戰爭 × 帝國爭霸史觀 7項分析主題:政治、軍事、經濟、道德、民防、心理、法律 ★ 強勢攻占《紐約時報》排行榜 ★ 問鼎美國軍事史協會.傑出圖書獎 ★ 榮獲英國皇家三軍聯合國防研究所.最佳軍事史圖書獎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帝國仍是世界秩序的主宰,象徵文明、進步與現代。二戰結束之後,「帝國」兩字就此破產,成為沒有國家敢自稱的髒字。二戰改變了一切,但這場戰爭為何爆發?如何變成規模遍及全球的大戰?又對人類社會及世界歷史帶來什麼影響? 過去半世紀以來,無數書籍碰觸過這些問題的冰山一角,卻沒有一部完整的通史類著作能像本書一樣,將各個專業面向統整連結起來,既還原戰爭始末及經過,也深入剖析戰爭中的政治、軍事、經濟、道德、民防、心理與法律。不僅如此,本書更試圖跳脫「歐戰為主、太平洋戰場為輔」的西方傳統敘事,代之以廣納亞洲與歐美非的全球史視野,同時揚棄「善良民主國家對抗邪惡法西斯極權」的簡單二分法框架,看見這場史上最慘烈戰爭背後的複雜與細緻。 這是你我都可能聽過、卻未曾真正理解的一段歷史,出自於全球首屈一指的二戰史權威。隨著今日世局走向不安與動盪,全球衝突的隱憂再度浮上檯面。或許沒有哪個時刻,比現在更需要重新認識二戰,那場扭轉人類命運的戰爭。 ◎非軍事迷也需要的知識座標:無論是法西斯主義或俄烏戰爭,空襲戰火下的日治臺灣或國民政府的抗日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都是21世紀的我們在回望過去、引用歷史時最常參照的指標。這場戰爭是如此重要,我們對它的認識不能只仰賴零碎且真假難辨的網路資訊,而是迫切需要一部能系統性梳理各個層面與不同領域的著作,分析及統整宛如萬花筒般的龐雜知識,同時藉由非軍事迷也能讀懂的語言,建立起對這段歷史共同的認知基礎。 ◎全面更新過去50年的研究成果:臺灣書市已有好些年沒有針對二戰史的專門著作,過去我們對這場戰爭的認識,絕大多數仍來自於李德哈特、夏伊勒、哈夫納或塔克曼的著作,以及著名政治家或軍事將領的回憶錄。這些確實是一時之選的經典,卻也幾乎都成書於五六十年前。半世紀以來,已有無數迷思被挑戰及打破、無數新觀點出現,蘇聯與東歐檔案的解密、東亞戰場的重新評估、獨裁者的動機內心世界與分析、戰爭對社會及個人的影響、非正規與不對稱作戰的興起……等。唯有全面翻新腦內的認知地圖,才好在21世紀繼續談二戰,認識這場戰爭與我們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關係。 ◎特別收錄別冊:5篇專文、14頁地圖、18頁人名地名中英對照表,方便閱讀時同步參照。

目錄

◎上冊 臺灣中文版作者序 致謝 前言 序章 鮮血與廢墟:帝國戰爭的年代 第一章 民族帝國與全球危機(1931-1940年) .新帝國時代 .英法走向二戰的曲徑 .帝國之戰:西線戰場 .瀑布般的災難 第二章 帝國的幻夢與現實(1940-1943年) .英國問題 .世界島與心臟地帶 .種族與空間:統治戰時帝國 .一個沒有猶太人的帝國 第三章 民族帝國的終結(1943-1945年) .帝國的盡頭:艾拉敏、史達林格勒、瓜達康納爾島 .戰爭就像買彩券 .代價高昂的勝利 .最後行動:無條件投降 ◎中冊 第四章 動員與總體戰 .軍事動員 .經濟動員 .男性人力與女性人力 .抗爭與生存 第五章 軍事作戰的技藝 .裝甲作戰與空中作戰 .兩棲作戰的興起 .戰力加成:無線電與雷達 .戰力加成?情報與欺敵 .勝負之間:戰時的學習曲線 第六章 經濟戰與戰時經濟 .量產武器 .民主兵工廠與《租借法案》 .切斷資源:封鎖與轟炸 第七章 正義與非正義的戰爭 .戰爭正當化 .並非如此「良善的戰爭」 .人民戰爭:打造「集體道德」 .反戰運動與和平主義的兩難 ◎下冊 第八章 民防與敵後抵抗 .民防人員 .各種面貌的戰時抵抗 .抵抗運動與同盟國 .我們輸了,但我們必須戰鬥:猶太人的抵抗 第九章 戰時情緒與心理 .戰爭造成的精神官能症 .維持士氣 .後方民眾的情緒 第十章 戰爭暴行與戰爭罪 .違反戰爭法規與戰爭慣例 .種族犯罪 .戰爭與性暴力 .罪與罰 終章 從殖民帝國到民族國家:新全球時代的誕生 .帝國的終結 .用鮮血換取獨立 .民族國家的世界 .新帝國取代舊帝國? ◎特別收錄別冊 外國媒體與國際學界推薦 臺灣各界試讀推薦 楊肅献:從全球史的視角重新認識第二次世界大戰史 張國城:二戰史給臺灣社會的啟示 葉浩:致力於調整二戰敘事下歐亞時差的巨著 劉文:戰爭與性別政治的矛盾交錯 揭仲:審訂者序 地圖參考 中英譯名對照表

序跋

【臺灣中文版作者序】 我在撰寫本書時有一個重要企圖,我希望把第二次世界大戰視為一場真正的全球衝突,這表示在東亞、歐洲與中東發生的每一場衝突,都值得我們給予同等的重視。 臺灣是亞洲戰爭的一部分,身為日本的殖民地,其資源與人力遭受日本殖民強權的剝削,這種狀況與歐洲帝國主義國家剝削殖民地與自治領的狀況並無不同。日本帝國的擴張,侵占了中國大部分地區與東南亞,如果日本的軍事行動獲得成功,那麼臺灣將成為東京有效統治下廣大領土集團的一小部分。1945年,日本帝國計畫的失敗,使臺灣陷入妾身未明的狀態,擺脫了殖民統治,卻要面對中國勝利後蔣介石國民黨政權的統治。 臺灣原本有可能在1945年遭美軍入侵,但美軍最後並未採納這項計畫,而是決定進攻沖繩、硫磺島,然後進攻日本本土。美國空軍從中國起飛轟炸臺灣的軍事與工業目標,但除此之外,臺灣並未像菲律賓那樣淪為戰區。1945年10月,日本正式宣布投降,使臺灣在歷經五十年日本殖民統治後,重新回歸中國。臺灣如何在國民政府統治下成為中國的一部分,這個過程仍有待討論,然而無論如何,臺灣都不可能像日本另一個重要殖民地韓國一樣取得獨立地位。臺灣成為中國的一省,並且跟大陸一樣受到恐怖統治與貪汙腐敗的荼毒。1947年,民眾的抗爭引發「二二八事件」,數千名臺灣人因抗議中國統治而遭到屠殺。 1949年,國民黨政權在大陸遭中國共產黨擊敗,蔣介石只好放棄大陸,退守臺灣,並把臺灣視為僅剩的中國領土,繼續維持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的席次。蔣介石在臺灣建立了威權獨裁體制。臺灣獨特的國際地位受到西方的支持,它除了是中國與日本從1890年代到1945年長達五十年衝突的產物,也是西方與全球共產主義進行冷戰的結果。時至今日,臺灣依然是個潛在的衝突地區,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與之後各種複雜因素影響遺留下來的深刻後果。 在本書中,我試圖將東亞的歷史放入漫長的帝國主義歷史架構中。日本帝國的崩潰,與1945年後二十年間英國、法國與荷蘭殖民帝國的瓦解,改變了整個南亞與東亞的歷史。殖民帝國的退出,為中共興起成為全球強權鋪路,也促成大陸邊緣地帶四小龍的崛起:臺灣、新加坡、南韓與香港。舊時代帝國主義的失敗,使亞洲得以邁出自己的步伐,甚至改變了全球經濟發展的均勢。這個改變的地緣政治現實,正是二戰日本及其軸心國盟邦戰敗所帶來的重要影響。 很高興看到本書的繁體中文版問世。我希望在閱讀本書之後,讀者能更瞭解上個世紀的局勢如何形塑今日的臺灣,以及臺灣所在的亞洲與世界。

內文試閱

第二次世界大戰帶來難以形容與難以計算的苦難、剝奪與死亡。在此之前或之後,沒有任何一場戰爭能與其比擬,就連第一次世界大戰也無法望其項背。這場牽連廣泛的殘酷戰爭,為歷史學家帶來各方面的挑戰。1940年代之後的時代變遷,使我們愈來愈難想像在這個世界上曾有超過一億名男性(與遠少於此數的女性)穿上軍服、拿著武器奔赴前線戰鬥。 我們也很難想像各個大國能說服民眾同意將高達三分之二的國家產出投入於戰爭之中,而數億人必須承受戰爭帶來的貧困與飢餓,或在衝突永無止盡的需索下,忍受自己在和平時期努力積攢下來的財富與儲蓄遭受奪取與破壞。我們同樣也難以體會轟炸、流離失所、徵用與偷竊帶來的慘重破壞、剝奪與失落。戰爭尤其對我們今日的感受構成挑戰,使我們難以理解為什麼會有數十萬人犯下如此令人髮指的殘暴行徑、恐怖主義與犯罪行為。 過去,人們若要解釋二戰為何爆發,只需要歸咎於希特勒、墨索里尼及日本軍方在歐洲與東亞的帝國野心,如何激起了愛好和平的國家群起抵抗。無論是標準的西方敘述或蘇聯的官方戰史,都把焦點放在同盟國與軸心國的軍事對抗。軍事結果固然重要,但過度聚焦於軍事結果只會產生更多疑問,例如引發戰爭的深層危機為何?戰時為何存在各種性質迥異的衝突?戰爭背後存在著哪些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脈絡?最後,即使二戰在1945年正式結束,為什麼往後很長一段時間卻還是持續出現不穩定的暴力衝突? 我這部二戰史的新穎之處,奠基在四大重要假定之上。首先,傳統的「1939年到1945年」分期已不再管用。因為戰爭早在1930年代初就已經在中國開打,1945年後過了十年才在中國、東南亞、東歐與中東結束。把戰爭限定在1939年到一九四五年,也許提供了二戰敘事的核心,但整起衝突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1931年日本占領滿洲,往下則可延續到二戰引發的最後幾場內戰,這些衝突在1945年時都還打得難分難解。 其次,應該將第二次世界大戰理解為全球性的事件,而不只是一場為了擊敗軸心國的歐洲戰爭,加上太平洋戰爭作為點綴。我們還需要看到中歐、地中海、中東與東亞。這些地區的動盪不安,同樣危及了全球穩定,更解釋了戰火為什麼不只發生在幾個大國之間,還延燒到遙遠的地區地。相較於在歐洲戰場擊敗德國,亞洲的戰事及其結果對戰後世界的影響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現代中國的建立與西方殖民帝國的崩解,都是亞洲在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之後的結果。 第三,必須將這場大戰重新定義為好幾種不同戰爭的混合。最主要的形式就是我們熟知的國與國之間的戰爭,包括侵略戰爭與抵抗侵略的戰爭,因為唯有國家才有能力動員充足資源與維持大規模武裝衝突。但除了主要軍事衝突之外,還有內戰與「平民戰爭」(civilian wars),前者諸如中國、烏克蘭、義大利與希臘的內戰,後者則可能是反抗占領軍(包括軸心國與同盟國占領軍)的解放戰爭,也可能是民眾為了自衛而進行的戰爭。有時候不同形式的戰爭會在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中彼此重疊或匯聚,例如俄國的游擊隊或法國的抵抗運動。平民動員使第二次世界大戰更具有「總體戰」的特徵,也影響了二戰的進行方式。 最後,上述三個要素,時間、空間與定義,都源自以下這第四項論點:這場漫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其實是最後一場帝國對帝國的戰爭。

延伸內容

審訂 揭仲|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 專文推薦 楊肅献│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名譽教授 張國城|臺北醫學大學通識中心教授 葉浩│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劉文│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揭仲|中華戰略前瞻協會研究員 各界推薦 明居正│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名譽教授 汪宏倫│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沈明室│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安所所長 伍碧雯│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廖小娟│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黃春木|建國中學歷史科教師 蔡蔚群|北一女中歷史科教師 于倉和│資深軍事譯者 相振為│Podcast「軍事相對論」主持人 ☆ 方德萬(Hans van de Ven)/《戰火中國》作者 芮納.米德(Rana Mitter)/《被遺忘的盟友》作者 約翰.達爾文(John Darwin)/《帖木兒之後》作者 理察.埃文斯(Richard J. Evans)/《納粹帝國三部曲》作者 賽門.蒙提費歐里(Simon Sebag Montefiore)/《耶路撒冷三千年》作者 齊斯.洛韋(Keith Lowe)/《二戰後的野蠻歐陸》作者 丹尼爾.因莫瓦爾(Daniel Immerwahr)/《被隱藏的帝國》作者 蓋瑞.巴斯(Gary J. Bass)/《東京大審判》作者 格佛瑞.羅伯斯(Geoffrey Roberts)/愛爾蘭軍事史家 傑洛米.克蘭(Jeremy A. Crang)/蘇格蘭軍事史家 馬克.蒙茲克拉羅斯(Mark Montesclaros)/美國陸軍戰爭學院講師 強納森.克魯格(Jonathan Klug)/美國陸軍上校 葛蘭特.霍華德(Grant T. Harward)/美國陸軍軍事史研究中心研究員 傑瑞.萊納柏格(Jerry D. Lenaburg)/資深軍事分析師

作者資料

李察.奧弗里(Richard Overy) 二戰研究第一把交椅,沃夫森歷史獎得主,學院專業與大眾書寫兼具。相信史家必須向學院外的大眾分享歷史,而不是把歷史變成專門獨享且難以親近的學科。 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皇家歷史學會會士。曾任教於劍橋大學、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現為艾希特大學歷史學系名譽教授。曾在英美學界1980年代「二戰起源」的學術論戰中扮演重要角色。2007年獲英國筆會頒發二戰史寫作殊榮「赫塞爾‧蒂爾特曼獎」(Hessell-Tiltman Prize),2001年亦榮獲美國軍事史協會頒發「塞繆爾.艾略特.莫里森獎」(Samuel Eliot Morison Prize),以表彰其對戰史研究的傑出貢獻。 著作等身,出版或主編近三十本著作,包括《泰晤士世界史》、《牛津二戰史》、《紐約時報二戰全紀錄》、《盟軍為何勝利》、《獨裁者:希特勒的德國與史達林的俄國》、《訊問:深入納粹菁英的內心世界》、《俄國與二戰》、《戰略轟炸與二戰》、《皇家空軍的誕生》、《不列顛空戰的迷思與現實》、《納粹德國的經濟復甦1932-1938》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源》等。

基本資料

作者:李察.奧弗里(Richard Overy) 譯者:黃珮玲 出版社:衛城出版 書系:Beyond 出版日期:2024-08-28 ISBN:8667106518376 城邦書號:A1690164 規格:盒裝 / 黑白 / 1472頁 / 14.8cm×21cm
注意事項
  • 本書為非城邦集團出版的書籍,購買可獲得紅利點數,並可使用紅利折抵現金,但不適用「紅利兌換」、「尊閱6折購」、「生日購書優惠」。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