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防詐騙
同慶台北國際書展+會員日
目前位置:首頁 > > 心靈勵志 > 心靈成長
終結數位焦慮:拯救被手機綁架的網癮世代,腦神經科學家實證「積木法則」,從原子習慣找回大腦專注力
  • 新書尚未入庫
    貨到通知我
  • 終結數位焦慮:拯救被手機綁架的網癮世代,腦神經科學家實證「積木法則」,從原子習慣找回大腦專注力

  • 出版社:創意市集
  • 出版日期:2025-02-18
  • 定價:450元
  • 優惠價:75折 338元
  • 優惠截止日:2025年2月10日止
  • 書虫VIP價:338元,贈紅利16點 活動贈點另計
    可免費兌換好書
  • 書虫VIP紅利價:321元
  • (更多VIP好康)

內容簡介

我們被手機操控還是掌握手機優勢? 美好的生活品質,藏在使用手機的微妙習慣中! 平均每個人一天花費約4-5小時在手機上,大約是我們清醒時間的1/3。我們用手機來中斷自己的工作與社交,拖延那些更重要的任務,奔向無止盡的數位誘惑,特別是在我們感到無趣或焦慮的時候。然而如此自然,出於本能,幾乎想都不用想的舉動,讓我們從未去思考,高度依賴手機會對大腦產生什麼影響。 ◎你是否常無意識的去拿手機? ◎你是否覺得自己無法掌控使用手機的時間? ◎你是否經常檢查手機,而非讓那些真正重要而有趣的事來到你眼前? ◎你是否會先把所有app滑過一遍,再心甘情願的開始重大任務? ◎你是否曾想戒除手機成癮症,但卻一再功虧一簣? 並非所有習慣都是「壞」的,養成健康的數位習慣,將阻力變成你工作與學習的助力! 跟著書中實踐方法,帶領「過曝世代」學會在網路世界、數位世界和虛擬世界改變大腦運作模式找回專注力。。 建立數位世界的原子習慣,找出屬於自己的積木法則──習慣拼圖──解鎖潛能,提升工作與學習效率。 如何使用本書 本書將為您解釋我們到底如何以及為何,養成了各自的手機習慣,以及我們可以做點什麼來改變它們。 第一部分--基礎工作 首先,我將討論為什麼我們覺得手機可能具有成癮性(即使科學研究並不支持這一點)。我們不是基於恐懼採取行動,而是打算透過了解大腦在你查看手機時,實際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搞清楚為什麼這種行為會變得難以控制。我會介紹構成大腦機制的重要部分,並探討「意志力」這種備受推崇的人格特質。本部分的目的在於讓你轉變心態,從感到無助到擁有能力,還會提供一些基本策略,這些策略將會徹底改變你在應對困難時的作法。 第二部分--習慣拼圖 在第二部分中,我們將深入探討形成「習慣」背後的複雜科學。我將向各位介紹我獨特的方法論——「習慣拼圖」。這個概念闡述了在你的大腦中建立和植入習慣,必須具備的四個基本要素,尤其必須關注那些促成我們一般數位習慣的形成因素。此部分的探索將會以詳細的實用指南作為總結,並提供各位實用的工具和策略,以徹底重新改變你的數位習慣。 第三部分--解鎖你的潛力 最後,我將深入探討焦慮、睡眠、心理健康和社群媒體等具體領域,檢視它們跟手機使用以及數位世界之間的複雜關係。根據你在前兩部分所獲得的知識,便可針對本身特別困難的領域,進行處理和解決。這種做法將讓你可以批判性地檢視這些領域與科技的關聯,制定個性化的改進策略,從而解鎖你的完整潛力。本書最後這個部分,專注於未來時對於大腦的保護,指導你如何在未來的數位挑戰中,把你的認知健康,保持並增強在最佳狀態。 本書主要重點是我們與智慧型手機的關係。雖然有問題的習慣通常圍繞著智慧型手機(也就是我們手上這部最個人化且無所不在的設備),但我們討論的原則,同樣適用於任何形式的數位互動。在本書中,除了手機的使用之外,我還會用到「網路世界」、「數位世界」和「虛擬世界」等術語,為智慧型手機之外的數位習慣,提供更廣泛的背景,其中包括平板裝置、各種電腦以及電腦提供的眾多應用程式,和網路平台等。

目錄

導言: 手機時代 第一部分--基礎工作 1 手機讓你上癮了嗎? 2 執行功能和自動駕駛 3 執行電池 實踐 - 基礎工具組 第二部分--習慣拼圖 4 解構習慣 5 提醒 6 非常小的行動 7 獎勵 8 重複 實踐 -爲自動駕駛大腦重新編碼 第三部分--釋放您的潛力 9 專注 10 睡眠 11 心理健康 12 社群媒體 13 未來 14 多工處理 vs 注意力切換 實踐 -專注法 最後的話 參考文獻

作者資料

費伊‧貝蓋蒂 博士 Dr. Faye Begeti

英國腦神經科學家、腦神經醫師,任職於牛津大學附設醫院,目前主要研究帕金森氏症。 IG: the_brain_doctor

基本資料

出版社:創意市集 書系:ideapool 出版日期:2025-02-18 ISBN:9786267488652 城邦書號:2AB738 規格:膠裝 / 單色 / 320頁 / 17cm×23cm
注意事項
  • 若有任何購書問題,請參考 FAQ